① 巴氏消毒原理
巴氏消毒法(Pasteurization):利用热力杀死液体中的病原菌或一般的杂菌,同时不致严重损害其质量的消耗方法。由巴斯德创用以消毒酒精类,故名。加温61.1~62.8℃半小时,或71.7℃15~30秒钟。常用于消毒牛奶和酒类等。
超高温杀菌(UHT),是指加热温度为135℃~150℃,加热时间为2~8秒,加热后产品达到商业无菌的杀菌过程。超高温杀菌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有效地杀死微生物,并较好地保持食品应有的品质。简单的理解就是,在超高温条件下,没等营养物质受到破坏,实际微生物就已经被杀死了,所以有效的保持了营养价值而且达到消毒目的。巴氏(巴斯德)杀菌和UHT(瞬时超高温灭菌)是有非常大的区别的。
② 巴氏消毒法基本原理有哪些
主要原理: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越低,细菌繁殖越慢;温度越高,繁殖越快。但温度太高,细菌就会死亡。不同的细菌有不同的最适生长温度和耐热、耐冷能力。
巴氏消毒其实就是利用病原体不是很耐热的特点,用适当的温度和保温时间处理,将其全部杀灭。但经巴氏消毒后,仍保留了小部分无害或有益、较耐热的细菌或细菌芽孢,因此巴氏消毒牛奶要在4℃左右的温度下保存,且只能保存3~10天,最多16天。
操作方法
目前国际上通用的巴氏高温消毒法主要有两种:
第一种是将牛奶加热到62℃-65℃,保持30min。采用这一方法,可杀死牛奶中各种生长型致病菌,灭菌效率可达97.3%-99.9%,经消毒后残留的只是部分嗜热菌及耐热性菌以及芽孢等,但这些细菌多数是乳酸菌,乳酸菌不但对人无害反而有益健康;
第二种方法将牛奶加热到75℃-90℃,保温15s-16s,其杀菌时间更短,工作效率更高。但杀菌的基本原则是,能将病原菌杀死即可,温度太高反而会有较多的营养损失。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巴氏灭菌法
③ 什么是巴氏消毒液 它的消毒原理是什么
1、巴氏消毒液指的是法国生物学家路易·巴斯德于1862年发明的消毒方法。该方法主要用于牛奶上,杀灭牛奶里含有的病菌。
2、它的消毒原理纤氏是:在一定温度范毁敏散围内,温度越拿穗低,细菌繁殖越慢;温度越高,繁殖越快。但温度太高,细菌就会死亡。不同的细菌有不同的最适生长温度和耐热、耐冷能力。巴氏消毒其实就是利用病原体不是很耐热的特点,用适当的温度和保温时间处理,将其全部杀灭。
④ 纯化水管道什么方法消毒
四川高德特为你解答:纯化水管道一般采用巴氏消毒的方法进行系统消毒。关闭内所有使用点容,检查储罐中的水是否满足要求;用回水末端的热交换器将系统中的纯化水加热到80℃以上,并且在此温度下保持120分钟。灭菌过程中,要保持系统中的纯化水处于循环状态。
⑤ 纯化水设备系统常见的消毒方式有哪几种
1、 紫外线杀菌消毒方法
在纯化水设备当中,紫外线杀菌是常用的杀菌方法,主要有杀菌、降解TOC和破除臭氧的作用。它可以减慢水系统中的新菌落生产速度进而影响生物膜的形成,但对已经生成的生物膜是无效的,只对浮游微生物部分有效。紫外线杀菌的效果有紫外线的强度、紫外线的光谱度和照射时间决定。当波长为253.7mm时可以获得优质的杀菌效果。
2、臭氧杀菌消毒方法
臭氧杀菌通过氧化作用破坏微生物膜的结构,可以灭杀细菌繁殖体和芽孢、病毒、真菌等,还能够破坏肉毒杆菌霉素。在制药纯化水设备系统中,纯化水水罐、各种过滤器、膜和分配管网系统中都会有微生物繁殖和滋生,臭氧能够有效除去水中的卤化物并降解生物膜,同时没有残留物,是目前纯化水系统和高纯水系统中能连续去除细菌和病毒的好方法。臭氧杀菌方法已经成为国内外主流的制药纯化水消毒方式。
3、巴氏杀菌消毒方法
巴氏消毒用于纯化水设备正常运行时的微生物抑制。经过巴氏消毒后的纯化水设备系统仍然有小部分无害或者有益、较耐热的细菌,同时消毒操作时间相对较长,常采用80℃以上的热水循环一两个小时才能完成巴士消毒。优点是可以有效的控制纯化水系统中的微生物污染水平在50CFU/ml,并且可以控制纯化水设备的内毒素在5EU/ml的水平。
⑥ 巴氏消毒法介绍 关于巴氏消毒法简介
1、巴氏灭菌法,也称巴氏消毒法(法语:Pasteurisation),是法国生物学家路易·巴斯德(LouisPasteur)于1865年发明的消毒方法。该方法主型亩要用于牛奶上,杀灭牛奶里含有的病菌。
2、巴氏灭菌法产生来源于巴斯德解决啤酒变酸问题的努力,是一种利用较低的温度既可杀死病菌又能保持物品中营养物质风味不变的消毒法。常常被广义地用于定义需要杀死各种病原菌的热处理方法。
3、巴氏消毒法经后人改进,用于彻底杀灭啤酒、酒、牛奶、血清蛋白等液体中病原体的方法,也是现世界通用的一种森歼牛奶消毒法卜春森。
⑦ 巴氏消毒法原理
巴氏杀菌只是消毒,不是完全杀死细菌,而是杀死正活动着的细菌。总有一部分休眠了。
来源于巴斯德解决啤酒变酸问题的努力,是一种利用较低的温度枯烂既可杀死病菌又能保持产品中营养物质风味不变的消毒法,常常卖码被广义地用于定义需要杀死各种病原菌的热处理方法。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越低,细菌繁殖越慢;温度越高,繁殖越快。但温度太高,细菌就会死亡。不同的细菌有不同的最适生长温度和耐热、耐冷能力。巴氏消毒其实就是利用病毒不是很耐热的特点,用没配漏适当的温度和保温时间处理,将其全部杀灭。但经巴氏消毒后,仍保存小部分无害或有益、较耐热的细菌或细菌进入休眠状态。
⑧ 纯化水的巴氏消毒法应什么讲述
准确的水抄应该叫做袭用巴氏消毒的方法来消毒纯化水的系统单元来保证纯水系统的TOC指标或者控制纯化水系统的二次污染的风险。
巴氏灭菌法(pasteurization),亦称低温消毒法,冷杀菌法,是一种利用较低的温度既可杀死病菌又能保持物品中营养物质风味不变的消毒法,常常被广义地用于定义需要杀死各种病原菌的热处理方法。
⑨ 巴氏消毒法基本原理 巴氏消毒法基本原理介绍
1、巴氏消毒法的基本原理:巴氏杀菌是将混合原料加热至68~70℃,并保持此温度30min以后急速冷却到4-5℃。因为一般细菌的致死点均为温度68℃与时间30min以下,所以将混合原料经此法处理后,可敏做谈杀灭其中的致病性细菌和绝大多数非致病性细菌;混合原料加热后突然冷却,急剧的热与冷变化也可以促使细菌的死亡。
2、在一定温度范围桥碰内,温度越低,细菌繁殖越慢;温度越高,繁殖越快(一般微生物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8℃—37℃)。但温度太高,细菌就会死亡。不同的细菌有不同的最适生长温度和耐热、耐冷能力。
3、巴氏消毒其实就是利用病原体不是很耐热的特点,用适当的温度和保温时间处胡物理,将其全部杀灭。但经巴氏消毒后,仍保留了小部分无害或有益、较耐热的细菌或细菌芽孢,因此巴氏消毒牛奶要在4℃左右的温度下保存,且只能保存3~10天,最多16天。
⑩ 巴氏消毒原理
把被消毒的物品把加热到61.1~65.6摄氏度之间,作用30分钟。由于巴氏消毒法所达到的温度低,故达不到灭菌的程度。但是它可使布氏杆菌、结核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等致病微生物死亡,可以使细菌总数减少90%-95%,故能起到减少疾病传播,延长物品的使用时间的作用。
由于它消毒时的温度不高,较少破坏食物的营养成分。且方法简单。在农村家庭中可用于牛奶、婴幼儿食用的人乳、合成食物及酱油等调味品的消毒。
巴氏消毒最先用于牛奶的杀菌,其目的是杀死牛奶中可能存在的所有有害微生物(包括一切致病菌)。
在巴氏消毒法发明前,由于当时还未发明抗菌素,但现在世界上也有一些地方的人喜欢喝生牛奶,比如我国的内蒙。据科学家调查,在内蒙牧民肺结核病人中,有10.6%的患者有喝生牛奶的习惯。
巴氏消毒法还用于消毒啤酒、白酒等东西,经过巴氏消毒的啤酒叫熟啤,为普通啤酒;不经巴氏消毒,只能冻藏保鲜的啤酒就是生啤。
参考链接:网络-巴氏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