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纯水中 只有极少量的水解离
更新1:
这一题的答案是18个水分子进行解离 (1*10的10次方)*(1.8*10的-9次方)=18 每一百亿个水分子 其中只有18个水分子解拍饥离
② 蒸馏水不导电,但水却又是弱电解质,电离出H+和OH-,那水到底导电么= =
纯水是导电的,曾有人把蒸馏了五十遍的水拿去测量,结果发现还是导电的,不过电导率十分微弱而已。
水是弱电解质,可电离为OH-和H+,常温下其浓度之积(即水的离子积常数)=1*10^(-14),
可见答题时我们要说纯水是弱电解质。如果问你在绝对意义上导电否就说是!模糊地问是不是绝缘体就说否。
另外,什么东西都能够微弱地导电,就连乙醇胡侍李(离子积常数=10的负17次方,)甲烷、乙烷(分别为10的负40次方和10的负50次方)等等绝缘体也可极微弱地导电!
绝缘体的定义是不容易导电的物质。
没有绝对意义上的绝缘体。
并不是能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能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这是一般人常犯的错误
当然可以!物质是否导电不光是看物质本身的特性,还要看当时的环境!只要物质能存在可导电的离子!
强与弱的区别就在于谁的离子浓度高谁就强!
简单来看你把离子比喻成运电的工人,当然工人越多他的导电的能力就越强!好了吗?明白了吗、
水的电离程度很小,只有部分电离,属于弱电解质,故答案为:对.
解离出来的浓度太少,可以忽略不计
纯净水导电的原理在于水的电离、水中电解质的水解和电离,这些都导致水多种的离子浓度增大,其中后者是主要的原因.
纯水本身不含有其他电解质,他的确发生了电离(极其微弱)。而水的电离程度是极其微弱的,导电能力极低。纯水不是绝对不能导电,而是导电能力极低,通常称之为不导电.非常高的电压也能够使纯水导电,称之为击穿。
不是。导电性强弱主要考虑在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大小。像硫酸钡难溶,但是是强电解质,即使他很强,但在溶液中离子浓度不大,依旧导电性弱。另外,对于弱电解质来说,假如它投入很多很多的量,可能导电性比强电解质投入很少很少量的溶液导电性强、
电解质是在水中或熔融状态下可以产生离子的化合物。而电解质可以分为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而弱电解质是不能完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而纯净的水是可以微弱的电解出小量离子的,是不完全电离,所以是弱电解质。而复分解反应是以生成难电离的物质作为判断现象之一的,所以说强电解质生成了弱电解质水,也就是发生了复分解反应
纯净的醋酸不能导电。
它的水溶液能导电。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弱电解质也一样。
补充一下,
一是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不导电的东西,只是电阻大小的不同而已,理论上不导电的也就只有电阻无穷大的了。
绝缘材料是不导电的吧。可是物理中都已经说过,这并不是绝对的,只是其电阻很大很大,小流很小很,所以认为不导电
导不导电,不是看它能不能导电,而是看它的电阻有多大而定的
所以纯水能够导电很正常,可不是因此而认定它就是导电的~~
蒸馏水几乎是纯净的,里面不含电解质
自来水中由于做过一系列的处理,里面含有很多电解质离子
胶体有个性质,那就是胶粒是带电的,在水中的稳定性属于介稳态,当胶粒遇到自来水中的电解质离子就会由于电荷间的相互吸引发生聚沉,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实验失败
原创答案
祝你学习进步!
③ 为什么纯净水在暖壶里很难开
因为没有杂质就没有汽化核,过了沸点水也不沸腾,容易爆沸,加点碎瓷片就好了。
④ 纯净水导电吗
纯净水”,也就是一般的饮用水,是导电的,它里面含自由移动离子和其他一些杂质,所以导电.还有一种,就是所谓的“纯水”,它是不导电的,从化学上讲,水本身是极弱的电解质,发生很微弱的电离。
⑤ 纯水不能导电, 但是水是电解质, 它会解离出H+和OH-, 为什么会不能导电呢
解离出来的浓度太少,可以忽略不计
⑥ 解离度受什么因素影响
影响因素:
有多种因素,包括PO2、Hb本身的性质、含量、pH、PCO2、温度、2,3-DPG和CO等。
1)当pH降低,PCO2升高,温度升高,2,3-DPG增高,氧离曲线右改耐移。
2)当pH升高,PCO2、温度、2,3-DPG降低和CO中毒,曲线左移。
解离度公式的研究方法:
1、为了克服物质在纯水中难溶而难以测定其解离常数的问题,可以采用有机溶剂与水的混合溶剂来代替纯水,通过测定物质在不同体积比的有机溶剂和水的混合溶剂中的解离常数,再应用一定的数学方法来得到在纯水中的解离常数。
2、当某种物质在溶液中达到解离平衡时,该溶液中同时存在物质的分子和离子状态,而这两种状态对同一波长的光的吸收度是不同的,因此,用分光光度计测得的溶液的吸光度是溶液中分子和离子吸光度的综合表现。
3、采用毛细管电泳法时需要配制不同pH的缓余歼兆冲溶液,配制过程比较复杂,并且应用毛细管之前要经过几个小时的电动清洗,样品溶液的黏度往往对竖租结果有比较大的影响。但是此方法简单快速,运行成本低,分离效率高,并且有高的灵敏度。
⑦ 纯水不导电,为什么水是电解质
非纯净水导电的原理在于水的电离、水中电解质的水解和电离,这些都导致水多种的离子浓度增大,其中后者是主要的原因. 纯水本身没有含有其他电解质,而水的电离程度是极其微弱的,使之根本无法导电.
⑧ 是纯水更容易蒸发,还是溶解杂质的水更容易蒸发
在同来等体积和同等冷却环境下,温度略源高的液体比温度略低的液体(非纯水)先结冰的现象,被称之为“姆潘巴现象”,也称“姆佩姆巴效应”(音译),以坦桑尼亚学生埃拉斯托·姆潘巴的名字命名。对于姆潘巴现象,物理学家曾提出几种可能的假设,其中包括水分更快蒸发导致热水体积变小,一层霜隔绝了温度更低的水以及溶质浓度存在差异。
因为水中含有钙、镁离以及碳酸根、碳酸氢根、硫酸根等。当水达到一定度后,其中的钙、镁离与酸根结合,生成碳酸钙、碳酸镁、硫酸钙等析出沉淀,从而形成水垢。一般水中含钙离较多,故水垢的主要成分一般为钙盐。
⑨ 如何求水的解离度
电离度(α)= (已电离弱电解质分子数/原弱电解质分子数)*100%。
解离度的计算公式:α=(已离解的弱电解质的浓度/弱电解质的起始浓度)*100%,解离度的单位为1,习惯上也可以百分率来表示,解离度可通过测定电解质溶液的依数性求得。
不同的弱电解质在水中电离的程度是不同的,一般用电离度和电离森郑常数来表示。
计算公式:电离度(α)= (已电离弱电解质分子数/原弱电解质分子数)*100%。
影响水的电离程度的因素:
1、温度:由上述可知,温度升高,水的电离程度增大,即电离度α增大。
2、酸或碱性:当在纯水中加入酸或碱时,水的电离平衡均逆向移动,使水的电离程度减绝老小,即电离度α减小;且当c(H+)与c(OH-)相等时,影响并春升程度相当。
3、能水解的盐:当在在纯水中加入能水解的盐时,盐电离出的弱酸根阴离子或弱碱的阳离子就会跟水电离出H+或OH-结合,促使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使水的电离度α增大。
⑩ 纯水能解离出氢离子吗非纯水能电离出氢离子吗为什么求解释。
能。
纯水可以导电,但十分微弱(导电性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忽略),属于极弱的电解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