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纯净水的PH值为什么跟温度有关
常温下,纯水是偏酸性的,也就是PH<7。因为水电离出氢离子和氢氧根,由于电离不平衡,氢离子较多,就显微酸性。
随着水的加热,酸性就越强了。水的电离是吸热的,反应向氢离子增多的方向进行,所以PH值越来越小于7。具体的信息,可搜索“水的电离”。
② 温度越高,纯水的PH是越高还是越低
温度升高,水的电离能力上升,[H+]的浓度增大,pH的数值变小,但仍然是中性
③ 温度越高,水的ph值越大
ph减小 离子积常数变大所以c(H )会增大 c(OH-)也会增大 而ph看的是c(H )浓度,氢离子越大酸性越强,酸性越强对应的PH值数就越小
④ 温度对PH值有影响吗
温度对溶液的PH值有影响。
PH的概念是H+浓度的负对数!H+浓度越大,PH值越小。
温度升高: 纯水的平衡右移,H+浓度增大,PH值减小。
硫酸中的水的平衡同样,H+浓度增大,PH值减小;但是,在硫酸溶液中,H+主要是由硫酸电离的,而水电离的可以忽略,所以,通常认为温度的升高,对硫酸的PH值没有影响。
水的电离受温度影响,加酸加碱都能抑制水的电离。水的电离是水分子与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引起的,因此极难发生。实验测得,25℃时1L纯水中只有1×10⁻⁷mol的水分子发生电离。由水分子电离出的H⁺和OH⁻数目在任何情况下总相等。25℃时,纯水中[H⁺]=[OH⁻]=1×10⁻⁷mol/L。
(4)纯水ph和环境温度的关系扩展阅读:
在标准温度(25℃)和压力下,pH=7的水溶液(如:纯水)为中性,这是因为水在标准温度和压力下自然电离出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浓度的乘积(水的离子积常数)始终是1×10⁻¹⁴,且两种离子的浓度都1×10⁻⁷mol/L。
pH值小说明H⁺的浓度大于OH⁻的浓度,故溶液酸性强,而pH值增大则说明H⁺的浓度小于OH⁻的浓度,故溶液碱性强。所以pH值愈小,溶液的酸性愈强;pH愈大,溶液的碱性也就愈强。
通常pH值是一个介于0和14之间的数(浓硫酸pH约为-2),在25℃的温度下,当pH<7的时候,溶液呈酸性,当pH>7的时候,溶液呈碱性,当pH=7的时候,溶液呈中性。但在非水溶液或非标准温度和压力的条件下,pH=7可能并不代表溶液呈中性,这需要通过计算该溶剂在这种条件下的电离常数来决定pH为中性的值。
⑤ 水的酸碱性和温度有没有关系
纯水的酸碱性和温度没有关系。
但是随着温度升高,pH会降低。
纯水里面水的电离和酸碱性半毛钱关系都没有。ph值和温度才能反应溶液的酸碱性(比如常温ph=7 为中性,而 100°C纯水的ph=6然而纯水还是中性)。
ph大小不能反应水的电离强弱,在弱酸溶液中ph<7水的电离是被抑制的,在弱碱溶液中ph<7水的电离是被抑制的。
在碳酸钾溶液ph>7,水的电离是被促进的(碳酸根的水解)。
⑥ 水的ph与温度的关系
1、如果是在空气中的水,由于溶有二氧化碳,含碳酸,显酸性,ph<7,加热后碳酸分解,ph增大
2、如果是纯水,不含二氧化碳,常温下ph=7,温度升高后水的电离度增大,氢离子浓度增大,ph减小
⑦ 纯水在10摄氏度和100摄氏度时的pH,前者和后者得关系是什么
10
摄氏度
的PH约为7点多一点,在
100度
的PH为6。
⑧ 水的酸碱性和温度有没有关系
水的酸碱性与温度无关。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物质的量浓度,下同)大于氢氧根离子浓度,溶液呈酸性;氢离子浓度等于氢氧根离子浓度,溶液呈中性;氢离子浓度小于氢氧根离子浓度,溶液呈碱性。但溶液的pH值与温度有关,如常温下纯水的pH=7,0.01mol/LNaOH pH=12,但100℃纯水pH=6,0.01mol/LNaOH pH=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