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口服混悬剂简介
kǒu fú hún xuán jì
oral suspensions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口服混悬剂指难溶性固体药物,分散在液体介质中迅答,制成供口服的混悬液体制剂。也包括干混悬剂或浓混悬液。[1]
用适宜的量具以小体积或以滴计量的口服溶液剂、口服混悬剂、口服乳剂的液体制剂称为滴剂。[1]
口服混悬剂在生产与贮藏期间均应符合下列有关规定。[1]
一、口服混悬剂的分散介质常用纯化水。
二、根据需要可加入适宜的附加剂,如防腐剂、分散剂、助悬剂、增稠剂、助溶剂、润湿剂、缓冲剂、乳化剂、稳定剂、矫味剂以及色素等,其品种与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不影响产品的稳定性,并避免对检验产生干扰。
三、不得有发霉、酸败、变色、异物、产生气体或其他变质现象。
四、口服混悬剂的混悬物应分散均匀,放置后若有沉淀物,经振摇应易再分散,并应检查沉降体积比。
五、单剂量口服混悬剂的含量均匀度等应符合规定。
六、除另有规定外,应密封,遮光贮存。
七、口服混悬剂在标签上应注明“用前摇匀”;以滴计量的滴剂在标签上要标明每毫升或每克液体制剂相当的滴数。
除另有规定外,口服混悬剂应进行以下相应检查。[1]
【重量差异】除另有规定外,单剂量包装的干混悬剂照下述方法检查,应符合规定。
检查法取供试品20个(袋),分别称量内容物,计算平均重量,超过平均重量±10%者不得过2个,并不得有超过平均重量±20%者。
凡规定检查含量仔昌滚均匀度者,一般不再进行重量差异检查。
【装量】除另有规定外,单剂量包装的口服混悬剂装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取供试品10个(袋、支),分别将内容物倾尽,测定其装量,每个(袋、支)装量均不得少于其标示量。
多剂量包装的口服混悬剂照最低装量检查法(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ⅩF)检念余查,应符合规定。
【干燥失重】除另有规定外,干混悬剂照干燥失重测定法(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ⅧL)检查,减失重量不得过2.0%。
【沉降体积比】口服混悬剂照下述方法检查,沉降体积比应不低于0.90。
检查法除另有规定外,用具塞量筒量取供试品50ml,密塞,用力振摇1分钟,记下混悬物的开始高度H0,静置3小时,记下混悬物的最终高度H,按下式计算:
沉降体积比H/H0
干混悬剂按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比例加水振摇,应均匀分散,并照上法检查沉降体积比,应符合规定。
⑵ 如何用溶解度判断为溶液或混悬液
分类口服制剂可分为口服溶液剂、口服混悬剂和口服乳剂3类。定义口服溶液剂指药物溶解于适宜溶剂中制成的供口服的澄清液体制剂。口服混悬剂指难溶性固体药物分散在液体介质中制成的供口服的混悬液体制剂。也包括干混悬剂或浓混悬剂。口服乳剂指悄基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制成的供口服的稳乱运乱定的水包油型乳液制剂。滴剂指用适宜的量具以小体积或以滴计量的口服溶液剂、口服混悬剂、口服乳剂的液体制剂。质量要求口服溶液剂、口服哗档混悬剂、口服乳剂应符合以下质量要求:①口服溶液剂、口服混悬剂的分散介质常用纯化水。②根据需要可加入适宜的附加剂。如防腐剂、分散剂、助悬剂、增稠剂、助溶剂、润湿剂、缓冲剂、乳化剂、稳定剂、矫味剂以及色素等,其品种与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不影响产品的稳定性.并避免对检验产生干扰。③不得有发霉、酸败、变色、异物、产生气体或其他变质现象。④口服乳剂应呈均匀的乳白色,以半径为10 cm离心机4 0O0 rjnlin的转速离心15 min,不应有分层现象。⑤口服混悬剂的混悬物应分散均匀,放置后的沉降物经振摇应易再分散,并应检查沉降体积比。⑥口服滴剂包装内一般应附有滴管、吸球或...
⑶ 炉甘石洗剂
甘油、羧甲基纤维素钠都为助悬剂纯化水为溶剂1、难溶性药物2、药物的剂量超过了溶解度而不能以溶液的形式应用时3、两种溶液混合时药物的溶解度降低而析出固体药物时4、为了使药物产生缓释作用条件下
⑷ 药学专业知识一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最佳选择题
1.灭菌与无菌制剂不包括
A.注射剂B.植入剂
C.冲洗剂D.喷雾剂
E.用于外伤、烧伤用的软膏剂
2.葡萄糖注射液属于注射剂的类型是
A.注射用无菌粉末
B.溶胶型注射剂
C.混悬型注射剂
D.乳剂型注射剂
E.溶液型注射剂
3.水难溶性药物或注射后要求延长药效作用的固体药物,可制成注射剂的类型是
A.注射用无菌粉末
B.溶液型注射剂
C.混悬型注射剂
D.乳剂型注射剂
E.溶胶型注射剂
4.对于易溶于水,在水溶液中不稳定的药物,可制成注射剂的类型是
A.注射用无菌粉末
B.溶液型注射剂
C.混悬型注射剂
D.乳剂型注射剂
E.溶胶型注射剂
5.关于注射剂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药效迅速作用可靠
B.适用于不宜口服的药物
C.适用于不能口服给药的病人
D.可以产生局部定位作用
E.使用方便
6.一般注射液的pH应为
A.3~8B.3~10
C.4~9D.5~10
E.4~11
7.《中国药典》规定的注射用水应该是
A.无热原的蒸馏水
B.蒸馏水
C.灭菌蒸馏水
D.去离子水
E.反渗透法制备的水
8.关于常用制药用水的错误表述是
A.纯化水为原水经蒸馏、离子交换、反渗透等适宜方法制得的制药用水
B.纯化水中不含有任何附加剂
C.注射用水为纯化水经蒸馏所得的水
D.注射用水可用于注射用灭菌粉末的溶剂
E.纯化水可作为配制普通药物制剂的溶剂
9.为配制注射剂用的溶剂是
A.纯化水B.注射用水
C.灭菌蒸馏水D.灭菌注射用水
E.制药用水
10.用于注射用灭菌粉末的溶剂或注射液的稀释剂
A.纯化水B.注射用水
C.灭菌蒸馏水 D.灭菌注射用水
E.制药用水
11.注射用水和纯化水的检查项目的主要区别是
A.酸碱度B.热原
C.氯化物D.氨
E.硫酸盐
12.注射用青霉素粉针,临用前应加入
A.注射用水B.灭菌蒸馏水
C.去离子水D.灭菌注射用水
E.蒸馏水
13.关于热原的错误表述是
A.热原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
B.致热能力最强的是䓬兰阳性杆菌所
产生的热原
C.真菌也能产生热原
D.活性炭对热原有较强的吸附作用
E.热原是微生物产生的一种内毒素
14.具有特别强的热原活性的是
A.核糖核酸B.胆固醇
C.脂多糖D.蛋白质
E.磷脂
15.关于热原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可被高温破坏
B.具有水溶性
C.具有挥发性
D.可被强酸、强碱破坏
E.易被吸附
16.热原的除去方法不包括
A.高温法B.酸碱法
C.吸附法D.微孔滤膜过滤法
E.离子交换法
17.注射用的针筒或其他玻璃器皿除热原可采用
A.高温法B.酸碱法
C.吸附法D.微孔滤膜过滤法
E.离子交换法
18.配制注射液时除热原可采用
A.高温法B.酸碱法
C.吸附法D.微孔滤膜过滤法
E.离子交换法
19.关于热原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具有耐热性
B.具有滤过性
C.具有水溶性
D.具有不挥发性
E.具有被氧化性
20.不能除去热原的方法是
A.高温法B.酸碱法
C.冷冻干燥法D.吸附法
E.反渗透法
21.关于热原污染途径的说法,错误的是
A.从注射用水中带入
B.从原辅料中带入
C.从容器、管道和设备带入
D.药物分解产生
E.制备过程中污染
22.关于热原耐热性的错误表述是
A.在60℃加热1小时热原不受影响
B.在l00℃加热,热原也不会发生热解
C.在180℃加热3~4小时可使热原彻底破坏
D.在250℃加热30~ 45分钟可使热原彻底破坏
E.在400℃加热1分钟可使热原彻底破坏
23.关于热原的错误表述是
A.热原是微量即能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异常升高的物质的总称
B.大多数细菌都能产生热原,致热能力最强的是䓬兰阴性杆菌产生的热原
C.热原是微生物产生的一种内毒素,它存在于细菌的细胞膜和固体膜之间
D.内毒素是由磷脂、脂多糖和蛋白质所组成的复合物
E.蛋白质是内毒素的致热中心
24.制备易氧化药物注射剂应加入的抗氧剂是
A.碳酸氢钠B.焦亚硫酸钠
C.氯化钠D.依地酸钠
E.构橼酸钠
25.制备注射剂应加入的等渗调节剂是
A.碳酸氢钠B.氯化钠
C.焦亚硫酸钠D.枸橼酸钠
E.依地酸钠
26.制备易氧化药物注射剂应加入的金属离子螯合剂是
A.碳酸氢钠B.氯化钠
C.焦亚硫酸钠D.枸橼酸钠
E.依地酸钠
27.下述不能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是
A.加入助溶剂
B.加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C.制成盐类
D.应用潜溶剂
E.加入助悬剂
28.溶剂的极性直接影响药物的
A.溶解度B.稳定性
C.润湿性D.溶解速度
E.保湿性
29.有关溶解度的正确表述是
A.溶解度系指在一定压力下,在一定量溶剂中溶解药物的最大量
B.溶解度系指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溶剂中溶解药物的最大量
C.溶解度指在一定温度下,在水中溶解药物的.量
D.溶解度系指在一定温度下,在溶剂中溶解药物的量
E.溶解度系指在一定压力下,在溶剂中溶解药物的量
30.影响药物溶解度的因素不包括
A.药物的极性B.溶剂
C.温度D.药物的颜色
E.药物的晶型
31.配制药物溶液时,将溶媒加热,搅拌的目的是增加药物的
A.溶解度B.稳定性
C.润湿性D.溶解速度
E.保湿性
32.咖啡因在苯甲酸钠的存在下溶解度由1: 50增至1:1是由于
A.增溶B.防腐
C.乳化D.助悬
E.助溶
33.苯巴比妥在90%的乙醇溶液中溶解度最大,90%的乙醇溶液是
A.助溶剂B.增溶剂
C.消毒剂D.极性溶剂
E.潜溶剂
34.制备难溶性药物溶液时,加入吐温的作用是
A.助溶剂B.增溶剂
C.乳化剂D.分散剂
E.潜溶剂
35.制备5%碘的水溶液,通常可采用的方法是
A.制成盐类B.制成酯类
C.加增溶剂D.加助溶剂
E.采用复合溶剂
36.关于注射剂特点的说法,错误的是
A.药效迅速B.剂量准确
C.使用方便D.作用可靠
E.适用于不宜口服的药物
37.下列给药途径中,一次注射量应在0.2ml以下的是
A.静脉注射B.脊椎腔注射
C.肌内注射D.皮内注射
E.皮下注射
38.注射剂的优点不包括
A.药效迅速、剂量准确、作用可靠
B.适用于不能口服给药的病人
C.适用于不宜口服的药物
D.可迅速终止药物作用
E.可产生定向作用
39.注射剂的质量要求不包括
A.无菌
B.无热原
C.无色
D.渗透压与血浆的渗透压相等或接近
E.pH与血液相等或接近
40.只能肌内注射给药的是
A.低分子溶液型注射剂
B.高分子溶液型注射剂
C.乳剂型注射剂
D.混悬型注射剂
E.注射用冻于粉针剂
41.可用于静脉注射脂肪乳的乳化剂是
A.阿拉伯胶
B.西黄蓍胶
C.豆磷脂
D.脂肪酸山梨坦
E.十二烷基硫酸钠
42.不存在吸收过程的给药途径是
A.静脉注射B.腹腔注射
C.肌内注射D.口服给药
E.肺部给药
43.关于纯化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可作为制备中药注射剂时所用饮片的提取溶剂
B.可作为制备中药滴眼剂时所用饮片的提取溶剂
C.可作为配制口服制剂的溶剂
D.可作为配制外用制剂的溶剂
E.可作为配制注射剂的溶剂
44.在维生素C注射液处方中,不可加入的辅料是
A.依地酸二钠B.碳酸氢钠
C.亚硫酸氢钠D.羟苯乙酯
E.注射用水
45.制备VC注射液时应通入气体驱氧,最佳选择的气体为
A.氢气B.氮气
C.二氧化碳D.环氧乙烷
E.氯气
46.对维生素C注射液错误的表述是
A.可采用亚硫酸氢钠作抗氧剂
B.处方中加入碳酸氢钠调节pH使成偏碱性,避免肌内注射时疼痛
C.可采用依地酸二钠络合金属离子,增加维生素C稳定性
D.配制时使用的注射用水需用二氧化碳饱和
E.采用l00℃流通蒸气15min灭菌
47.关于输液叙述不正确的是
A.输液中不得添加任何抑菌剂
B.输液对无菌、无热原及澄明度这三项,更应特别注意
C.渗透压可为等渗或低渗
D.输液的滤过,精滤目前多采用微孔滤膜
E.输液pH在4~9范围
48.关于输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输液是指由静脉滴注输入体内的大剂量注射液
B.除无菌外还必须无热原
C.渗透压应为等渗或偏高渗
D.为保证无菌,需添加抑菌剂
E.澄明度应符合要求
49.关于血浆代用液叙述错误的是
A.血浆代用液在有机体内有代替全血的作用
B.代血浆应不妨碍血型试验
C.不妨碍红血球的携氧功能
D.在血液循环系统内,可保留较长时间,易被机体吸收
E.不得在脏器组织中蓄积
50.凡是对热敏感在水溶液中不稳定的药物适合采用哪种制法制备注射剂
A.灭菌溶剂结晶法制成注射用无菌分装产品
B.冷冻干燥制成的注射用冷冻干燥制品
C.喷雾干燥法制得的注射用无菌分装产品
D.无菌操作制备的溶液型注射剂
E.低温灭菌制备的溶液型注射剂
51.滴眼剂的质量要求中,与注射剂的质量要求不同的是
A.有一定的pH B.与泪液等渗
C.无菌D.澄明度符合要求
E.无热原
52.有关滴眼剂叙述不正确的是
A.滴眼剂是直接用于眼部的外用液体制剂
B.正常眼可耐受的pH为5.0~9.0
⑸ 纯化水,甘油,聚乙烯醇的作用
纯化水主要用于清洗和制备实验室轮扒含试剂、药品、化妆品等,可去除水中的杂质、离子和微生物等,保证实验或制品的纯度和质量。
甘油在医药、食品、化妆品等领域中被广泛应用。它可以增加药物的稳定性、改善口感、防止皮肤脱水等。在制备口腔护理用品时,甘油还可以增加产品的黏度和粘附性。
聚乙烯醇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常用于制备胶水、润滑剂、纸张和纺织品等。它具有此肢良好的粘合性和溶解性,可作为胶水的主要成分,同时也可以作为表面活性剂,改善腊笑产品的润滑性。在纺织品中,聚乙烯醇可以用作纤维加强剂,提高织物的强度和耐磨性。
⑹ 低分子溶液剂-糖浆剂
(一)概述
糖浆剂(syrups)系指含有药物、药材提取物和芳香物质的浓蔗糖水溶液,供口服应用。化学药物糖浆剂含蔗糖量应不低于65%(g/ml).药材提取物和芳香物质的糖浆剂,含蔗糖量应不低于60%(g/ml).单糖浆浓度为85%(g/ml)或64.7%(g/g),用作矫味剂和助悬剂。
糖浆剂的特点:蔗糖和芳香剂能掩盖某些药物的不良味道,易于服用,尤其受儿童欢迎;糖浆剂中少部分蔗糖转化为葡萄糖和果糖,具有还原性,能防止糖浆剂中药物的氧化变质;如单糖浆等含蔗糖浓度高的糖浆剂,由于渗透压大,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受抑制;低浓度的糖浆剂易因真菌、酵母菌和其他微生物的污染而变质,故应添加防腐剂。
糖浆剂的质量要求:糖浆剂含糖量应符合规定,药剂应澄清,含药材提取物的糖浆剂,允许有少量轻摇即易散的沉淀;如有必要时加入适量的乙醇、甘油或其他多元醇作稳定剂,以防止沉淀的产生。如需添加其他附加剂,其品种和用量应符合国家有关部门的相关规定,且不得影响产品的稳定性,并注意避免对检验产生干扰。糖浆剂在贮存期间不得有酸败、异臭、产生气体或其他变质现象。
糖浆剂的分类:按用途不同糖浆剂可分为:①单糖浆:不含药物,可供制备含药糖浆及作为矫味剂、助悬剂应用。②芳香糖浆剂:含芳香挥发性物质,如宏薯橙皮糖浆、姜糖浆等,主要用作矫味剂。③含药糖浆剂:含有药物,用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二)制法
⒈ 热溶法:蔗糖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将蔗糖加入沸纯化水中,加热溶解后,再加可溶性药物,混合,溶解,滤过,从滤器上加适量纯化水至规定容量,即得。此法适用于制备对热稳定的药物的糖浆剂。对热不稳定的药物,则在加热后,适当降温方可加入药物。此法的优点是蔗糖容易溶解,趁热容易滤过,所含高分子杂质如蛋白质加热凝固被滤除,制得的糖浆剂易于滤清,同时在加热过程中杀灭微生物,使糖浆易于保存。但加热过久或超过100℃时,使转化糖含量增加,糖浆剂颜色容易变深。
⒉ 冷溶法:系在室温下将蔗糖溶于纯化水中制成糖浆剂。冷溶法的优点是制成的糖浆剂颜色较浅,较适宜用于对热不稳定的药物和挥发性药物。但制备过程易被微生物污染。
⒊ 混合法混合法系将药物与单糖浆均匀混合而制成。
糖浆剂中药物的加入方法:①水溶性固体药物或药材提取物,可先用少量纯化水溶解,再加入到糖浆中混合;水中溶解度较小的药物可先用少量其他适宜的溶剂使之溶解。①可溶性液体药物和药物的液体药剂可直接加入糖浆中搅匀,必要时滤过。③药物如为含醇制剂,当与单糖浆混合时易发生混浊,可加入适量甘油助溶或加滑石粉助滤,滤至澄清。①药物如为药材的水性浸出药剂,应将其纯化除去杂质后再加入单糖浆中,以免糖浆剂产生混浊或沉淀。
制备糖浆剂的注意事项:①制备应在清洁避菌环境中进行,及时灌装于灭菌的洁净干燥容器中。②应选择质优的白糖。③严格控制加热的温度、时间,并注意调节pH值,以防止蔗糖水解后生成转化糖。④糖浆剂应在30℃以下密闭贮存。
(三)糖浆剂易出现的问题
糖浆剂在制备与贮藏过程巾,容易出现下述质量问题。
1.霉败问题糖浆剂容易被微生物污染,使糖浆长霉和发酵导致酸败、药物变质,特别是低浓度的糖浆剂更易发生霉败。其原因往往是由于所用的蔗糖和药物不洁净,用具、容器处理不当,生产环境不符合要求。解决办法应严格迅绝悔控制原料的质量,在规定的洁净环境中制备,及采用适当方法对用具、容器进行处理,并及时灌装。对于低浓度的糖浆剂应添加适宜防腐剂。常用的防腐剂为:羟苯酯类亩正,其用量不应超过0.05%;苯甲酸和苯甲酸钠,其用量不应超过0.3%,应用这些防腐剂时,应将糖浆剂pH值调至酸性(pH≤4).此外,八羟基喹啉硫酸盐0.001%、桂皮醛0.01%~0.1%、挥发油及焦糖等也用于糖浆的防腐。防腐剂联合使用能增强防腐效果。
2.沉淀问题糖浆剂在贮藏期间产生沉淀,多是由蔗糖质量差,含有大量高分子杂质,由于这些杂质的逐渐聚集而出现混浊或沉淀。可在单糖浆滤过前加入蛋清、滑石粉等,吸附高分子和其他杂质。含有浸出药剂的糖浆剂,亦可因浸出药剂中含有不同程度高分子杂质而产生沉淀,制备时可将其滤除。另外,高浓度的糖浆剂在贮藏中可因温度下降而析出蔗糖的结晶,加入适量甘油、山梨醇等多元醇可改善。
3.变色问题糖浆剂制备时加热温度高,时间长,特别是在酸性条件下加热,可促使生成转化糖而使颜色变深。含着色剂的糖浆剂,在还原性物质和光线的作用下可逐渐退色。
(四)举例
磷酸可待因糖浆
处方磷酸可待因5g
纯化水15ml
单糖浆q.s.
共制1000ml
制法取磷酸可待因溶于热纯化水中,加单糖浆至全量,即得。
注(1)本品为镇咳药,用于激烈咳嗽。口服,一次2~l0ml,1日10~15ml.极量一次20ml,一日50ml.
(2)本品系麻醉药,应按麻醉药品规定供应使用。
(3)本品可致依赖性,不宜持续服用。小儿和老年人对磷酸可待因异常敏感,可产生呼吸抑制,应减量慎用。
(4)本品在水中溶解度为1:3,在热水中1:0.5,故用热水溶解。
⑺ 执业药师考点:注射剂的溶剂与附加剂
执业药师考点:注射剂的溶剂与附加剂
一、注射用水
(一) 纯化水、注射用水和灭菌注射用水
纯化水:原水经蒸馏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或其他适宜方法制得的供药用的水,不含任何附加剂。可作为配制普通药物制剂的溶剂或试验用水,不得用于注射剂的配制。
注射用水:纯化水再经蒸馏所制得的水,亦称为无热原水。为配制注射剂用的溶剂。
灭菌注射用水:注射用水经灭菌所制得的水,是无菌、无热原的水。主要用于注射用灭菌粉末的溶剂或注射液的稀释剂。制药用水包括纯化水、注射用水与灭菌注射用水。
(二)注射用水的质量要求
除一般蒸馏水的检查项目如PH、氨、氯化物、硫酸盐与钙盐、硝酸盐与亚硝酸盐、二氧化碳、易氧化物、不挥发物及重金属等均应符合规定外,还必须通过细菌内毒素(热原)检查和微生物限度检查。
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注射用水和蒸馏水的检查项目的主要区别是热原 B.中国药典规定注射用水用蒸馏法制备
C.注射用水是指纯化水再经蒸馏所制得的'水,亦称为无热原水 D.注射用水不同于一般的药用纯化水,主要在于无菌
E.注射用无菌粉末临用前用药用纯化水溶解
答案ABC
(三)原水的处理 离子交换法、电渗析法、反渗透法;
(四)蒸馏法制备注射用水
1.蒸馏水器 塔式蒸馏水器 多效蒸馏水器 气压式蒸馏水器
2.注射用水的收集和保存 注射用水应在80℃以上或灭菌后密封保存、65℃以上保温循环存放。
3.注射用水的检查 一般检查几个主要项目,如氯化物、重金属、PH、铝盐。热原一般定期检查。
二、注射用油应无异臭、无酸败味;在10℃时应保持澄明。碘值、皂化值、酸值应符合要求。
三、其他注射用溶剂 乙醇、甘油、丙二醇、聚乙二醇、苯甲酸 苄 酯、二甲基乙酰胺
四、注射剂的附加剂
为了提高注射剂的有效性、安全性与稳定性,注射剂中除主药外还可添加抗氧剂、螯合剂、增溶剂、渗透压调节剂等其他物质,这些物质统称“附加剂”。
常用附加剂如下:
增溶剂、润湿剂或乳化剂:吐温、聚乙 烯 吡咯烷酮、普郎尼克等。
缓冲剂:醋酸,醋酸钠、枸 橼 酸,枸 橼 酸钠、乳酸、酒石酸、酒石酸钠。
助悬剂:甲基纤维素、 羧 甲基纤维素钠、明胶。
鳌合剂:EDTA-2Na抗氧剂: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焦亚硫酸钠、硫 脲 等
抑菌剂:三氯叔丁醇、苯甲醇、羟苯丁酯、羟苯丙酯、酚。
局麻剂:盐酸普鲁卡因、利多卡因;
渗透压调剂:氯化钠、葡萄糖;
;⑻ 铅蓄电池中需要加蒸馏水,这个蒸馏水能不能用纯净水代替啊
这是不可以的。
电瓶需要的是团搭慎蒸馏水,也就是100%的水,没有任何杂质,对电瓶中的电解液无任何影响,如果有杂质或离子,就会扰乱电解液的使用状况。
外面卖的瓶装纯净水,是通过自来水过滤而来的,无论有多少层(有的商家提出27层等)过滤,总会有很细微的杂质或离子在其中,所以是不能用的。
蒸馏水制备方法
按蒸馏器皿可分为玻璃、石英蒸馏器,金属材质的有铜、不锈钢和白金蒸馏器等。按蒸馏次数可分为一次、二次和多次蒸馏法。此外,为了去掉一些特出的杂质,还需采取一些特殊的措施。例如预先加入一些高锰酸钾可除去易氧化物;加入少许磷酸可除去三价铁;加入少许不挥发酸可制取无氨水等。所以水的电阻率是很低的,达不到MΩ级。去除氨氮和硅酸盐的效果很差,去离子效果也不好,不能满足许多新技术的需要。
超纯水制备方法
传统的纯水方法不能制备出超纯水,化学意义上纯水(液态的H2O)的理论电导率为18.3MΩ.cm。人们生产的纯水是达不到理论值的,但18 MΩ.cm似乎
是可以达到的,对于这种水,有的称为高纯水,有的称为超纯水,目前还没有系统的定义。也没有划分等级界限,从商业观点看叫超纯水似乎比高纯水更好听一些。笔者以为还是看电导率指标更准确一些。
现在制备超纯水的方法是将各种纯化水的新技术科学地结合起来,不仅能生产超纯水,而且变得非常容易。目前市售的超纯水器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自来水进去超纯水出来,非常方便。而且使用寿命也越来越长。
超纯水器制备超纯水的原理和步骤大体如下:
1.原水:可用自来水或普通蒸馏水或普通去离子水作原水。
2.机械过滤:通过砂芯滤板和纤维柱滤除机械杂质,如铁锈和其他悬浮物等。
3.活性炭过滤:活性炭是广谱吸附剂,可吸附气体成分,如水中的余氯等;吸附细菌和某些过滤金属等。氯气能损害反渗透膜,因此应力求除尽。
4.反渗透膜过滤:可滤除95%以上的电解质和大分子化合物,包括胶体微粒和病毒等。出于绝大多数离子的去除,使离子交换柱的使用寿命大大延长。
5.紫外线消解:借助于短波(180nm-254 nm)紫外线照射分解水中的不易被活性炭吸附的小有机化合物,如甲醇、乙醇等,使其转变成CO2和水,以降低TOC的指标。
6.离子交换单元:已知混合离子交换床是除去水中离子的决定性手段。借助于多级混合床获得超纯水也并不困难。但水的TOC指标主要来自树脂床。因此高质量的离子交换树脂就成为成功的关键。所谓高质量的树脂,就是化学稳定性特别好,不分解,不含低聚物、单体和添加剂等的树脂。所谓“核工业级树脂”大概就属于这一类树脂。对树脂的要求是质量越高越好。可惜国内很少有人在这方面下功夫,满足于生产大路线。
7.0.2μm滤膜过滤,以除去水中的颗粒物道每毫升1个(小于0.2μm的口经过上述各步骤处理后生产出来的水就是超纯水了。应能满足各种仪器分析,高纯分析,痕量分析等的要求,接近或达到电子级水的要求。
南京权坤的BDP系列超纯水器,分为基础型和多用型两种。技术指标比较先进,采用膜过滤与离子交换技术相结合,对水质进行在线自动检测和控制,可长期稳定的获得高质量的水。总之,纯水是可以完全替代蒸馏水加电瓶的。
纯净水指的是不含杂质的H₂O,所以从含义上是与蒸馏水一样的,但现在的市场上的纯净水并不是这个概念的水,而是含杂质少塌敬的水,所以现在市场上的纯净水是不能与蒸馏水一样的,也是不能代替蒸馏水的,
不能,纯净水也叫去离子水,但其中还是含有热源的,常温保存就可以了,而蒸馏水是无热源的,而且蒸馏水要在80度储存,如果不按要求储存还是会染菌的,可见蒸馏水是无杂质和热源的,它要比纯净水严格。
除湿机排出的水是冷凝水,不是蒸馏水。铅酸电池内补充的水一般是蒸馏水、去离子水或者专用补充液枝弊。不建议使用除湿机冷凝水。供参考。
最好不要,纯净水不是蒸馏水,中间有包括过滤沉淀过程,含有微量矿物质的。
纯净水指的是不含杂质的H₂O,简称净水或纯水,是纯洁、干净,不含有杂质或细菌的水,如有机污染物、无机盐、任何添加剂和各类杂质,是以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水为原水。通过电渗析器法、离子交换器法、反渗透法、蒸馏法及其他适当的加工方法制得而成,密封于容器内,且不含任何添加物,无色透明,可直接饮用。
蒸馏水就是将水蒸馏、冷凝的水,蒸二次的叫重蒸水,三次的叫三蒸水。低耗氧量的水,加入高锰酸钾与酸工业蒸馏水是采用蒸馏水方法取得。(简单地说就是水沸腾后液化成的小水滴)
纯净水与蒸馏水最大的差别在于纯净水内没有无机盐等杂质,而蒸馏水含有少量微量元素。
在以下情况下,纯净水可以替换蒸馏水:
饮用。我们平时烧开的水就是蒸馏水,纯净水可以代替蒸馏水饮用。但是纯净水短时间内能够帮助排泄人体内的毒素,长期饮用时可能会导致体内铅的含量超标。因为钙和铅在人体中是竞争关系,一方增多,另一方就会减少,反之,一方减少,另一方就会增多,纯净水中没有钙,人体就会吸收大量的铅,从而导致人体内含铅量超标。
做试验用。一般做化学实验配置溶液之类的操作用的都是蒸馏水,在这种情况下纯净水可以替换蒸馏水。
蒸馏水就是接近纯水的水了。是无法得到真正的纯水的。二蒸水即可以近似于纯水。
纯净水 是只任何指标都达到标准的(矿物,杂质) 蒸馏水 是水蒸发所的 里面不含有(或极少含有)矿物
⑼ 制剂通则——注射剂
注射剂系指药材经提取、纯化后制成的供注入氏差体内的溶液、乳液及供临用前配制或稀释成溶液的粉末或浓溶液的无菌制剂。
注射剂可分注射液、注射用无菌粉末与注射用浓溶液。
注射液 系指注射入体内用的无菌溶液型注射液或乳液型注射液。可用于肌内注射、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等。其中,供静脉滴注用的大体积(除另有规定外,一般不小于100ml)注射液也称静脉输液。
注射用无菌粉末 系指供临用前用适宜的无菌溶液配制成溶液的无菌粉末或无菌块状物。可用适宜的注射用溶剂配制后注射,也可用静脉输液配制后静脉滴注。无菌粉末用冷冻干燥法或喷雾干燥法制得,供直接分装;无菌块状物用冷冻干燥法制得。
注射用浓溶液 系指临用前稀释供静脉滴注用的无菌浓溶液。
注射剂在生产与贮藏期间应符合下列有关规定。
一、除另有规定外,药材应按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方法提取、纯化、制成半成品,以半成品投料配制成品。
二、溶液型注射剂应澄明。乳液型注射剂应稳定,不得有相分离现象,不得用于椎管注射;静脉用乳液型注射液分散相球粒的粒度90%应在1μm以下,不得有大于5μm的球粒。静脉输液应尽可能与血液等渗。
三、注射剂所用溶剂必须安全无害,并不得影响疗效和质量,一般分为水性溶剂和非水性溶剂。
(1)水性溶剂最常用的水性溶剂为注射用水,也可用0.9%氯化钠溶液或其他适宜的水溶液。
(2)非水性溶剂常用的非水性溶剂为植物油,主要为供注射用的大豆油,其质量应符合“大豆油(供注射用)”标准;其他还有乙醇、丙二醇、聚乙二醇等的水溶液。
四、配制注射剂时,可根据药物的性质加入适宜的附加剂。如渗透压调节剂、pH值调节剂、增溶剂、抗氧剂、抑菌剂、乳化剂、助悬剂等。所用附加剂应不影响药物疗效,避免对检验产生干扰,使用浓度不得引起毒性或过度的刺激。常用的抗氧剂有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和焦亚硫酸钠,一般浓度为0.1%~0.2%;常用抑菌剂为0.5%苯酚、0.3%甲酚、0.5%三氯叔丁醇等。多剂量的注射液可加适宜的抑菌剂,抑菌剂的用量应能抑制注射液中微生物的生长,加有抑菌剂的注射液歼隐皮,仍应用适宜的方法灭菌。除另有规定外,一次注射量超过15ml的注射液,不得加抑菌剂。静脉输液与脑池内、硬膜外、椎管内用的注射液均不得加抑菌剂,慎用增溶携宏剂。
五、注射剂常用容器有玻璃安瓿、玻璃瓶、塑料安瓿、塑料瓶等。容器的密封性,须用适宜的方法确证。除另有规定外,容器应符合有关药用玻璃容器和塑料容器的国家标准规定。容器用胶塞特别是多剂量注射液用的胶塞应有足够的弹性,其质量应符合有关国家标准规定。
六、生产过程中应尽可能缩短注射剂的配制时间,防止微生物与热原的污染及药物变质。静脉输液的配制过程更应严格控制。注射用无菌粉末应按无菌操作制备。[医学 教育网搜集整理]
七、灌装标示装量不大于50ml的注射剂时,应按下表适当增加装量。除另有规定外,多剂量包装的注射剂,每一容器的装量不得超过10次注射量,增加装量应能保证每次注射用量。
标示装量/ml 增加量/ml 标示装量/ml 增加量/ml
易流动液 黏稠液 易流动液 黏稠液
0.5
1
2
5 0.10
0.10
0.15
0.30 0.12
0.15
0.25
0.50 10
20
50 0.50
0.60
1.0 0.70
0.90
1.5
接触空气易变质的药物,在灌装过程中,应排除容器内空气,可填充二氧化碳或氮等气体,立即用适宜的方法熔封或严封。
八、熔封或严封后,一般应根据药物性质选用适宜的方法和条件及时灭菌,以保证制成品无菌。注射剂在灭菌时或灭菌后,应采用减压法或其他适宜的方法进行容器检漏。
九、除另有规定外,注射剂应遮光贮存。
十、加有抑菌剂的注射剂,在标签上应标明所加抑菌剂的名称与浓度;注射用无菌粉末应标明所用溶剂。
十一、用于配制注射液前的半成品,应检查重金属和有害元素。成品不再检查。
【装量】 注射液和注射用浓溶液装量应符合下列规定。[医学 教育网搜集整理]
标示装量不大于2ml者取供试品5支,2ml以上至至50ml者取供试品3支,开启时注意避免损失,将内容物分别用相应体积的干燥注射器及注射针头抽尽,然后注入经标化的量具内(量具的大小应使待测体积至少占其额定体积的40%),在室温下检视。测定油溶液的装量时,应先加温摇匀,再用干燥注射器及注射针头抽尽后,同前法操作,放冷,检视。每支的装量均不得少于其标示量。
标示装量为50ml以上至500ml的注射液及注射用浓溶液照“最低装量检查法”(附录Ⅻ C)检查,应符合规定。
【装量差异】 除另有规定外,注射用无菌粉末装量差异限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检查法 取供试品5瓶 (支),除去标签、铝盖,容器外壁用乙醇擦净,干燥,开启时注意避免玻璃屑等异物落入容器中,分别迅速精密称定,倾出内容物,容器用水或乙醇洗净,在适宜 条件下干燥后,再分别精密称定每一容器的重量,求出每瓶(支)的装量与平均装量。每瓶(支)装量与平均装量相比较,应符合下列规定,如有1瓶(支)不符合规定,应另取10瓶(支)复试,均应符合规定。
平均装量 装量差异限度
0.05g以下至0.05g ±15%
0.05g以上至0.15g ±10%
0.15g以上至0.50g ±7%
0.50g以上 ±5%
凡规定检查含量均匀度的注射用无菌粉末,不再进行装量差异检查。
【可见异物】 除另有规定外,照“可见异物检查法”(附录ⅪC)检查,应符合规定。
【不溶性微粒】 除另有规定外,溶液型静脉用注射液、溶液型静脉用注射用无菌粉末及注射用浓溶液照“注射剂中不溶性微粒检查法”(附录Ⅸ R)检查,应符合规定。
【有关物质】 按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方法处理后,照“注射剂有关物质检查法”(附录ⅨS)检查,应符合有关规定。
【无菌】 照“无菌检查法”(附录ⅩⅢB)检查,应符合规定。
【热原】或【细菌内毒素】 用于静脉的注射剂按各品种项下的规定,照“热原检查法”(附录ⅩⅢA)或“细菌内毒素检查法”(附录ⅩⅢD)检查,应符合规定。
⑽ 丙二醇卡波姆甘油纯化水纤维素透明质酸他混合是崔情剂吗
不是,辩亮指丙二醇卡波姆甘油纯化水纤维素透明质酸他混合物不是崔惰剂。崔惰剂(也称崔胶)是键液一种化学物质,它能够将液体和固体混合物转化为稠糊悬浮体。它们有助于改变物质的性能,可以增加黏度,增加稠携配度,增加料理中的水分,以及改善某些物质的外观和口感等。丙二醇卡波姆甘油纯化水纤维素透明质酸他混合物可能具有改变液体和固体混合物的性能,但它不是崔惰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