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电导率仪,为什么测纯水要用0.1或0.01电极常数的电极,而不是用1.0常数的电极呢
因为有的电导率是很小的,1.0测不准,或者说范围过大
2. 电导率仪的电极常数是如何确定的
以2-电极电导率为例,电极常数通常是指电导率电极内外电极之间的距离和表面积的比值。由此可见,电导率电极在生产完成后,其电极常数就已经固定。除非在使用过程中受到外力作用,改变其物理结构,否则电极常数一般是恒定不变的。3. 纯化水电导率标准是多少
2010版《中国药典》纯化水质量标准中对电导率的规定如下:
10℃ ≤3.6μs/cm,
20℃ ≤4.3μs/cm,
25℃ ≤5.1μs/cm;
药厂的纯化水一般都是0.8-1.4之间,温度低容易得到1以下的数据,温度高的时候一般都会是1.2左右。
在介质中该量与电场强度E之积等于传导电流密度J。对于各向同性介质,电导率是标量;对于各向异性介质,电导率是张量。生态学中,电导率是以数字表示的溶液传导电流的能力。单位以西门子每米(S/m)表示。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是从保护人群身体健康和保证人类生活质量出发,对饮用水中与人群健康的各种因素(物理、化学和生物),以法律形式作的量值规定,以及为实现量值所作的有关行为规范的规定,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以一定形式发布的法定卫生标准。
电导率的测量需要两方面信息。一个是溶液的电导G,另一个是溶液的电导池常数Q。电导可以通过电流、电压的测量得到。
根据关系式K=Q×G可以得到电导率的数值。这一测量原理在直接显示测量仪表中得到广泛应用。
而Q= L/A
A——测量电极的有效极板面积
L——两极板的距离
这一值则被称为电极常数。在电极间存在均匀电场的情况下,电极常数可以通过几何尺寸算出。当两个面积为1 cm2的方形极板,之间相隔1 cm组成电极时,此电极的常数Q=1 cm-1。如果用此对电极测得电导值G=1000 μS,则被测溶液的电导率K=1000 μS/ cm。
(3)纯化水检测中电极常数怎样选择扩展阅读:
为贯彻《环境保护法》和《水污染防治法》,加强地表水环境管理,防治水环境污染,保障人体健康,现制定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为国家环境质量标准该标准为强制性标准,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自2002年6月1日开始实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二00二年四月二十六日颁布。标准名称、编号: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规定,地面水使用目的和保护目标,中国地面水分五大类:
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
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回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
Ⅳ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Ⅴ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各类水用途规定:
Ⅰ类水质:水质良好。地下水只需消毒处理,地表水经简易净化处理(如过滤)、消毒后即可供生活饮用者;
Ⅱ类水质:水质受轻度污染。经常规净化处理(如絮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其水质即可供生活饮用者;
Ⅲ类水质: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一般鱼类保护区及游泳区;
Ⅳ类水质:适用于一般工业保护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Ⅴ类水质: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超过五类水质标准的水体基本上已无使用功能。
4. 如何检测纯水电导率
所需溶液
1.电导率标准液,100μS/cm
2.去离子水
校正标准液
使用100μS/cm 011008作为电回导率校正的答标准液。
校正和测量
1.用100μS/cm的电导率标准液校正电导池常数。
2.用去离子水冲洗电极,轻轻甩去电极上多余的水分。将电极插入装有100μS/cm的电导率标准液的烧杯中,电极至少浸入溶液2英寸(5厘米)。
3.按校正键开始校正。
4.电导率单位出现闪动,表示正在测量。当信号稳定后,电导率单位停止闪动,并显示经过温度校正的标准液的电导率值。
5.按测量键确定并返回测量模式。
6.用去离子水冲洗电极,轻轻甩去电极上多余的水分。
7.将电极插入装有新鲜去离子水的烧杯中,然后立即测量(5秒内)。确保电极至少浸入溶液2英寸(5厘米)。
8.按测量键开始测量。测量过程中μS/cm图标不断闪动,当读数达到稳定时μS/cm图标停止闪动,显示的数值也不再变化。该数值将被自动保存并打印。
9.如需测量其他样品请重复步骤7,8。
5. 测定纯化水电导率,用什么型号的电导率仪比较好啊
测定纯化水电导率最主要是电极常数要选对,纯化一般选择0.1和0.01电极常数的电极 ,这个页面上有具体的介绍,你可以看看,就知道怎么选用电极了。
6. 测纯化水的电导率的电极常数
原因是选0.01所测的电导率0.055是错误的数据,因为这种仪表根本就侧不了那个高纯的水回质,此时所显示的数答据是错误的
这样对你的分子就会造成偏差
不信你可以问问厂家,他们的仪表能不能测到0.055
7. 如何测定电极的电极常数
对于测定电极的电极常数,一种常用的方法是通过电位测定。下面是详细的操作步骤:
准备工作
准备三个电极,包括待测电极、参比电极和工作电极,以及电解质溶液和电位计等实验仪器。将参比电极和工作电极分别插入两个极柱中,并将待测电极放在溶液中。
进行校准
将电位计与参比电极连接,通过电位悔渣差的测量确定参比电极的电位。校准后,将电位计与待测电极连接,记录待测电极的电位。
测定电极常数
将电位计与键前裂工作电极连接,并在工作电极和待测电极之间加上一定的电压。通过测量电位差和电流大小计算电极稿闭的电极常数,公式如下:
电极常数 = 2.303 × RT / F × log(I/i)
其中,R为气体常数,T为温度,F为法拉第常数,I为工作电极和待测电极之间的电流,i为参比电极和待测电极之间的电流。
8. 纯净水电极常数是多少
测量纯净水电导率的电导仪,电极常数常设为1.0,温度设为20°c
9. 水的电导率测定过程
水电导率的测定
1 目的
1.1了解电导率的含义.
1.2掌握电导率测定水质意义及其测定方法.
2 原理
电导率是以数字表示溶液传导电流的能力.纯水的电导率很小,当水中含有无机酸,碱,盐或有机带电胶体时,电导率就增加.电导率常用于间接推测水中带电荷物质的总浓度.水溶液的电导率取决于带电荷物质的性质和浓度,溶液的温度和粘度等.
电导率的标准单位是S/m(即西门子/米),一般实际使用单位为mS/m, 常用单位 S/cm(微西门子/厘米).
单位间的互换为
1mS/m=0.01mS/cm=10 S/cm
新蒸馏水电导率为0.05-0.2 mS/m,存放一段时间后,由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或氨的溶入,电导率可上升至0.2-0.4 mS/m;饮用水电导率在5-150 mS/m之间;海水电导率大约为3000 mS/m:清洁河水电导率为10 mS/m.电导率随温度变化而变化,温度每升高1℃,电导率增加约2%,通常规定25℃为测定电导率的标准温度.
由于电导率是电阻的倒数,因此,当两个电极(通常为铂电极或铂黑电极)插入溶液中,可以测出两电极间的电阻R.根据欧姆定律,温度一定时,这个电阴.值与电极的间距L(cm)成正比,与电极截面积A(cm2)成反比,即:
R=ρ×L/A
由于电极面积A与间距L都是固定不变的,故L/A是一个常数,称电导池常数(以Q表示).
比例常数ρ叫做电阻率.其倒数1/ρ称为电导率,以K表示.
S=1/R=1/(ρ×Q)
S表示电导率,反映导电能力的强弱.
所以,K=QS或K=Q/R
当已知电导池常数,并测出电阻后,即可求出电导率.
3 仪器
3.1 电导率仪:误差不超过1%.
3.2 温度计:能读至0.1℃.
3.3 恒温水浴锅:25±0.2℃.
4 试剂
4.1 纯水(电导率小于0.1 mS/m).
4.2 氯化钾标准溶液C(KCl):0.0100 mg/L
称取0.7456g于105℃干燥2h并冷却的氯化钾,溶于纯水中,于25℃下定容至1000ml,此溶液在于25℃时的电导率为141.3 mS/m.
必要时适当稀释,各种浓度氯化钾溶液的电导率(25℃)见表2-2
表2-2 不同浓度氯化钾的电导率(25℃)
浓度(mol/L)
电导率(mS/m)
电导率( S/cm)
0.0001
1.494
14.94
0.0005
7.39
73.90
0.001
14.7
147.0
0.005
71.78
717.8
5 步骤
阅读有关型号的电导率仪使用说明书.
6 实验结果计算
6.1 恒温25℃下测定水样的电导率,仪器的读数即为水样的电导率(25℃),以 S/cm单位表示.
6.2 在任意水温下测定,必须记录水样温度,样品测定结果按下式计算:
K25=Kt/[1+a(t-25)]
式中:K25——水样在25℃时电导率( S/cm);
Kt——水样在t℃时的电导率( S/cm);
a——各种离子电导率的平均温度系数,取值0.022/1℃;
t——测定时水样品温度(℃).
10. 如何检测化妆品纯水电导率
用上海赛德利来思精密仪器自仪表有限公司的电导率仪测定
方法:取250ML样品溶液备测前尽量避免与空气接触(越纯的水越容易被污染),仪器开机先调常数,电导池常数对应最佳电导率测量范围:
电极常数cm-1 0.01 0.1 1 10
测量范围μS/cm 0.0~2.0 0.2~20.0 2~1×10 的4次 1×104~1×10 5
电导不大于2个微西门子μS/cm是超纯水 ,纯净水你可以先选择电极常数 0.1 和1的。仪器操作简单带温度补偿,自动换算,显示的数值是换算成25度的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