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氨氮高了怎么处理,氨氮是怎么形成的
1. 吹脱法:通过改变气液平衡,将氨氮从废水中转移到气相中。
2. 沸石脱氮法:利用沸石的阳离子交换能力,去除废水中的氨氮。
3. 膜分离技术:通过膜的选择性过滤,实现氨氮的分离和回收。
4. MAP沉淀法:通过添加磷盐和镁盐,促使氨氮形成不溶性沉淀物。
5. 化学氧化法:利用强氧化剂将氨氮转化为无害的氮气。
6. 折点氯化法:通过加入氯或次氯酸钠,氧化氨氮并释放出氯气。
7. 离子交换法:使用离子交换剂,将氨氮从废水中去除。
一、氨氮高了怎么处理
1. 吹脱法:在碱性条件下,利用气液平衡,将氨氮从废水中转移到气相。
2. 沸石脱氮法:应用沸石的阳离子交换能力,处理低浓度氨氮或含重金属的废水。
3. 膜分离技术:通过膜的选择性,实现氨氮的有效分离和回收。
4. MAP沉淀法:向高浓度氨氮废水中加入磷盐和镁盐,形成沉淀物。
5. 化学氧化法:使用强氧化剂,直接将氨氮氧化成氮气。
6. 折点氯化法:加入大量氯或次氯酸钠,氧化氨氮,达到高处理效率。
7. 离子交换法:通过离子交换反应,去除废水中的氨氮。
二、氨氮是怎么形成的
1. 氨氮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中含氮有机物的微生物分解,以及农业活动中产生的氨,随污水进入处理厂或直接排放。
2. 工业排放的含氨气体和粉尘,以及汽车尾气中的氨,在大气中溶解于水,形成氨氮。
『贰』 去氨氮最好的方法
去除氨氮的最佳方法包括折点加氯法、选择性离子交换法和氨吹脱法。
1. 折点加氯法通过向废水中加入氯气或次氯酸钠,将氨氮氧化成氮气,实现化学脱氮。在折点氯化过程中,当氯气加入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废水中的游离氯含量最低,氨浓度降至零。超过这个点,游离氯增多。这一特定点即为折点,相应的氯化过程称为折点氯化。处理氨氮污水所需的氯气量取决于温度、pH值和氨氮浓度。在pH值6~7的最佳反应区间内,接触时间约为0.5~2小时,每氧化1克氨氮需要9~10毫克氯气。为去除残留氯,处理后的水通常需经过活性碳或二氧化硫处理。反氯化过程中,虽然会产生氢离子,但pH值下降通常可以忽略,因此去除1毫克残留氯大约只需要2毫克碳酸钙。折点氯化法的优点在于,通过控制加氯量和流量均化,可以几乎完全去除废水中的氨氮,并达到消毒效果。对于氨氮浓度较低的废水(小于50毫克/升),这种方法经济有效。然而,它需要大量加氯,因此常与生物硝化法结合使用,先硝化再去除微量残留氨氮。氯化法的处理效率可达90%~100%,效果稳定,不受水温影响,尤其在寒冷地区更具吸引力。尽管投资较少,但运行费用较高,且可能产生二次污染。
2. 选择性离子交换法利用对NH4+离子有强选择性的沸石交换树脂去除氨氮。沸石对非离子氨具有吸附作用,对离子氨则进行离子交换,且成本低廉,对NH4+的选择性很强。沸石的离子交换性能与pH值密切相关,最佳交换区域为pH值4~8。pH值小于4时,H+与NH4+竞争;pH值大于8时,NH4+转化为NH3,失去离子交换性能。采用离子交换法处理氨氮浓度为10~20毫克/升的城市污水,出水浓度可降至1毫克/升以下。该方法工艺简单、投资省、去除率高,适用于中低浓度氨氮废水(小于500毫克/升),但对于高浓度氨氮废水,由于树脂再生频繁,操作可能会变得困难。再生液为高浓度氨氮废水,也需要进一步处理。
3. 氨吹脱法通过将废水与空气接触,将氨氮从液相转移到气相。这种方法适用于高浓度氨氮废水的处理。在碱性条件下,铵离子(NH4+)转化为分子态氨,随后通过空气吹脱去除。吹脱法除氨氮的去除率可达60%~95%,工艺流程简单,处理效果稳定。吹脱出的氨气可以用盐酸吸收生成氯化铵,回用于纯碱生产,或用水吸收生产氨水,或用硫酸吸收生产硫酸铵副产品。未吹脱尽的气体可以返回吹脱塔中。但该方法在水温较低时效率较低,不适合在寒冷的冬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