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技术有哪些?分享污水处理主要方法
引言:解决污水处理问题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任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化的发展,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变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介绍污水处理的主要方法和技术,帮助读者了解污水处理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一、物理处理方法
1. 筛网过滤:通过筛网过滤,将污水中的固体颗粒和悬浮物去除,常用于初级处理阶段。
2. 沉淀:利用重力作用,使污水中的悬浮物沉淀到底部,常用于中级处理阶段。
3. 浮选:利用气泡的附着作用,将污水中的悬浮物浮起,常用于中级处理阶段。
二、化学处理方法
1. 氧化:通过添加氧化剂,将有机物氧化为无机物,常用于高级处理阶段。
2. 沉淀剂处理:通过添加沉淀剂,使污水中的悬浮物和溶解物沉淀,常用于中级处理阶段。
3. 中和:通过添加酸碱中和剂,调节污水的酸碱度,常用于中级处理阶段。
三、生物处理方法
1. 好氧处理:利用好氧微生物将有机物降解为无机物,常用于中级处理阶段。
2. 厌氧处理:利用厌氧微生物将有机物降解为沼气和无机物,常用于高级处理阶段。
3. 植物处理:利用植物的吸收和降解能力,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和营养物去除,常用于初级处理阶段。
四、高级处理方法
1. 膜分离:利用膜的选择性透过性,将污水中的溶解物和微生物分离,常用于高级处理阶段。
2. 活性炭吸附:利用活性炭的吸附能力,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常用于高级处理阶段。
3. 离子交换: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去除污水中的离子物质,常用于高级处理阶段。
结论:污水处理技术涵盖了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个方面,不同的处理方法可以根据污水的性质和处理要求进行选择和组合。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会采用多种处理方法的组合,以达到更好的处理效果。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环保意识的提高,污水处理技术将不断创新和发展,为保护环境做出更大的贡献。
污水处理技术
② EDI技术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EDI(electrodeionization)技术是一种新的纯水和超纯水制备技术。该技术将电渗析技术和离子交换技术相融合,通过阴、阳离子交换膜对阴、阳离子的选择性透过作用与离子交换树脂对离子的交换作用,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实现离子的定向迁移,从而完成水的深度除盐,水质可达15MΩ.cm以上。在进行除盐的同时,水电离解产生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对离子交换树脂进行再生,因此不需酸碱化学再生而能连续制取超纯水。它具有技术先进、操作简便和优异的环保特性,是纯水制备技术的绿色革命。
如RO反渗透设备:
RO反渗透设备采用当代最先进、节能有效的膜分离技术,反渗透设备其原理是在高于溶液渗透压的作用下,使其他物质不能透过半透膜而将其它物质和水分离开来。反渗透膜的膜孔径非常小,因此反渗透设备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溶解盐类、胶体、微生物、有机物等,反渗透设备可以生产纯水、高纯水,以满足不同行业、不同需求的用户。
当纯水和盐水被理想半透膜隔开,理想半透膜只允许水通过而阻止盐通过,此时膜纯水侧的水会自发地通过半透膜流入盐水一侧,这种现象称为渗透,若在膜的盐水侧施加压力,那么水的自发流动将受到抑制而减慢,当施加的压力达到某一数值时,水通过膜的净流量等于零,这个压力称为渗透压力,当施加在膜盐水侧的压力大于渗透压力时,水的流向就会逆转,此时,盐水中的水将流入纯水侧,上述现象就是水的反渗透(RO)处理的基本原理。
EDI 膜堆是由夹在两个电极之间一定对数的单元组成。在每个单元内有两类不同的室:待除盐的淡水室和收集所除去杂质离子的浓水室。淡水室中用混匀的阳、阴离子交换树脂填满,这些树脂位於两个膜之间:只允许阳离子透过的阳离子交换膜及只允许阴离子透过的阴离子交换膜。
树脂床利用加在室两端的直流电进行连续地再生,电压使进水中的水分子分解成 H+及 OH-,水中的这些离子受相应电极的吸引,穿过阳、阴离子交换树脂向所对应膜的方向迁移,当这些离子透过交换膜进入浓室后, H +和 OH-结合成水。这种 H+和 OH-的产生及迁移正是树脂得以实现连续再生的机理。 当进水中的 Na+及 CI-等杂质离子吸咐到相应的离子交换树脂上时,这些杂质离子就会发生象普通混床内一样的离子交换反应,并相应地置换出 H+及 OH-。一旦在离子交换树脂内的杂质离子也加入到 H+及 OH-向交换膜方向的迁移,这些离子将连续地穿过树脂直至透过交换膜而进入浓水室。这些杂质离子由於相邻隔室交换膜的阻挡作用而不能向对应电极的方向进一步地迁移,因此杂质离子得以集中到浓水室中,然后可将这种含有杂质离子的浓水排出膜堆。
③ EDI与传统混合离子交换技术相比有哪些特点
特点有:
1)能够连续运行,不需要因为再生而备用一套设备;
2)模块化版组合方便,运行操权作简单;
3)水回收率高,EDI的浓水可以回收至反渗透进水;
4)占地面积小,不需要再生和中和处理系统;
5)运行费用低,不使用酸碱。
④ edi纯水设备的超纯水制造历史进程
第一阶段:预处理过滤器——>阳床——>阴床——>混合床;
第二阶段:预处理过滤器——>反渗透——>混合床;
阶段:预处理过滤器——>反渗透——>EDI(无需酸碱)。
近几十年以来,混床离子交换技术(D)一直作为超纯水制备的标准工艺。由于其需要周期性的再生且再生过程中消耗大量的化学药品(酸碱)和工业纯水,并造成一定的环境问题,因此需要开发无酸碱超纯水系统。
正因为传统的离子交换已经越来越无法满足现代工业和环保的需求,于是将膜、树脂和电化学原理相结合的EDI技术成为水处理技术的一场革命。其离子交换树脂的的再生使用的是电能,而不再需要酸碱,因而更满足于当今世界的环保要求。
自从1986年EDI膜堆技术工业化以来,全世界已安装了数千套EDI系统,尤其在制药、半导体、电力和表面清洗等工业中得到了大力的发展,同时在废水处理、饮料及微生物等领域也得到广泛使用。
EDI超纯水设备是应用在反渗透系统之后,取代传统的混床离子交换技术(MB-DI)生产稳定的超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