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血液透析基础知识问答
血液透析是清除体内过多的水分,并将经过净化的血液回输,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血液透析基础知识问答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血液透析基础知识问答
1、血液透析清除毒素的原理
透析是指溶质从半透膜的一侧透过膜至另一侧的过程,任何天然的(如腹膜)或人造的半透膜,只要该膜含有使一定大小的溶质通过的孔径,那么这些溶质就可以通过弥散和对流从膜的一侧移动到膜的另一侧。人体内的“毒物”包括代谢产物、药物、外源性毒物,只要其原子量或分子量大小适当,就能够通过透析清除出体外。其基本原理是弥散和对流。弥散就是半透膜两侧液体各自所含溶质浓度梯度及它所形成的不同渗透浓度,溶质从浓度高的一侧通过半透膜向浓度低的一侧移动。对流也称超滤,是指溶质和溶剂因透析膜两侧的静水压和渗透压梯度的不同而跨膜转运的过程。
临床上用弥散现象来分离纯化血液使之达到净化目的的 方法 即为血液透析的基本原理。
血液净化技术的基本原理有:弥散、对流、超滤及吸附等。
2、诱导透析用于何种病人、原理、方法
诱导透析要根据病人的一般情况、残余肾功能、年龄及原发病等综合考虑开始血液透析的时间,一般情况,在肾小球滤过率10毫升/分钟、血清肌酐超过8毫克%左右时开始血液透析。 儿童 、高龄、糖尿病患者由于体内肌肉容量较少,血清肌酐水平也低,不能准确反映肾功能,而且儿童需要生长发育,高龄、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多,需要适当提早透析,可在肾小球滤过率15毫升/分钟,血清肌酐6--8毫克%时开始透析。刚开始透析的新病人因体内存留的尿毒症毒素较高,不能一开始就使用常规透析的方法进行透析,需要采取诱导透析的方法使病人逐步适应。否则可能出现严重的并发症。诱导透析的原则是在病人能够耐受的条件下进行小剂量、短时间、多次数透析。方法一般是使用较小面积的透析器,首次透析时间在两小时左右,脱水2升左右;次日或隔日透析3小时,此后可逐步进行4小时的常规透析;脱水量根据病人水、钠潴留的情况决定。为了预防失衡综合症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可采用少量、多次透析,必要时使用高张溶液如 10%的氯化钠、50%的葡萄糖溶液、20%甘露醇等。诱导透析期间病人容易出现不适应和并发症,要和医护人员良好配合,以适时采取防治 措施 。
3、什么是失衡反应?
失衡综合症:主要原因是血液透析使尿毒症病人血液中尿素氮等小分子物质被很快清除,血浆中的渗透压降低,而此时血管外组织、细胞内的尿素氮等尚未清除,渗透压高于血浆,水分从血浆向组织、细胞内转移所引起。在中枢神经系统可造成脑水肿、颅内压上升引起头痛、恶心呕吐、血压上升、意识障碍、痉挛等。渗透压的变化可使一些病人的眼压升高,表现为眼球胀痛、眼眶及前额部头痛。还有的患者出现腹痛。水分向血管外转移还可导致血压下降、心律失常、无力等,一般在透析停止后一天内消失。可以用10%氯化钠或50%葡萄糖等静脉注射治疗。使用较低血流量、较小面积透析器可防止血浆渗透压下降过快,是预防失衡综合征的主要方法;另外使用高钠透析、点滴高张溶液也可防止血浆渗透压降低过快、维持有效的循环血量,预防失衡综合征发生。生物相容性好的透析器可降低血液和透析膜发生反应,对避免发生低氧血症和血压下降也有益处
4、什么是首用综合症,有哪些类型?
血透首次使用综合征是由于使用新透析器产生的一组症候群,临床分为 A型 (过敏反应型)和 B型 (非特异型)。
主要表现:使用新透析器后1小时内患者出现低血压、呼吸急促、胸背痛、烧灼、瘙痒发热感、血管性水肿、荨麻疹、流鼻涕、流泪、腹部痉挛。
处理方法:①严重者可暂停透析,血液不回输给患者,用肾上腺素、抗组织胺药或激素。②轻者继续透析,无特殊处理方法。
5、透析并发症有哪些?
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或结束时发生的与透析治疗本身有关的并发症为急性并发症。包括:失衡综合征、首次使用综合征、症状性低血压、高血压、心跳骤停、心律失常、急性左心衰、热原反应、出血及急性溶血等。
血液透析的慢性并发症有:感染、贫血、神经系统并发症、透析性骨营养不良、心力衰竭、关节淀粉样病变、皮肤瘙痒等。
6、透析器的分类
透析器是人工肾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由透析膜和支撑结构组成,根据膜的支撑结构、膜的形状及相互配置关系,基本上可分为三大类:平板型透析器、蟠管型透析器、空心纤维型透析器。近年来出现的高通量透析器有空心纤维型和积层型两种。
现在常用的透析器是空心纤维型透析器,由8000~15000根毛细管形的空心纤维膜构成,内径200~300微米,壁厚20~30微米,血流由纤维中心通过,周围与透析液接触。透析膜为半透明膜,它只能允许小分子物质不能透过,当血液通过半透明膜时,血中小分子物质如肌酐、尿素及电解质,可通过半透明膜进入透析液,而膜外侧透析液中的电解质也可通过半透明膜进入血液。这种通过半透明膜发生的物质移动现象称为弥散。透析就是物质通过半透膜的弥散作用,把血液中的代谢废物排出体外。水分的排出主要依靠人工肾的超滤析机超滤程序控制系统来调节。
7、低血压发生的原因、处理方法
原因:有效血容量减少,血管收缩力降低,心源性及透析膜生物相容性差,严重贫血及感染等。
多发生于超滤过度、血容量不足、应用降压药、醋酸盐透析、透析中进食等情况,部分与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心包积液等心源性因素有关,应针对病因进行处理。
表现:典型症状为出冷汗、恶心、呕吐,重者表现为面色苍白、呼吸困难、心率加快、一过性意识丧失,甚至昏迷。
处理:取头低脚高位,停止超滤,减慢泵的流速,吸氧,必要时快速补充生理盐水100-200ml或50%葡萄糖溶液20ml,输血浆和白蛋白,并结合病因,及时处理。
8、 营养评估的指标
所有维持性血透(MHD)患者在透析前均应采用综合性指标来进行营养状态的评估,检查指标包括患者透析前或稳定状态下血白蛋白、通常体重百分比、标准体重百分比。
血清白蛋白、血肌酐和肌酐指数、胆固醇水平等是反映患者营养状态的有效指标,其他测定方法还有人体测量学指标(包括三头肌或肩胛下皮肤皱褶和上臂中部周径)、双能X线吸收计量法(DXA)、干体重等。测定PNA或PCR是了解患者体内蛋白质平衡状态的有效方法。
血液透析设备血液透析的设备包括血液透析机、水处理及透析器、共同组成血液透析系统。
1、 血液透析机:是血液净化治疗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治疗仪器,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机电一体化设备,由透析液供给监控装置及体外循环监控装置组成。它包括血泵,是驱动血液体外循环的动力;透析液配置系统;联机配置合适电解质浓度的透析液;容量控制系统,保证进出透析器的液体量达到预定的平衡目标;及各种安全监测系统,包括压力监控、空气监控及漏血监控等。
2、 水处理系统:由于一次透析中患者血液要隔着透析膜接触大量透析液(120L),而城市自来水含各种微量元素特别是重金属元素,同时还含一些消毒剂、内毒素及细菌,与血液接触将导致这些物质进入体内。因此自来水需依次经过滤、除铁、软化、活性炭、反渗透处理,只有反渗水方可作为浓缩透析液的稀释用水。而对自来水进行一系列处理的装置即为水处理系统。
3、 透析器:也称“人工肾”,由一根根化学材料制成的空心纤维组成,而每根空心纤维上分布着无数小孔。透析时血液经空心纤维内而透析液经空心纤维外反向流过,血液/透析液中的一些小分子的溶质及水分即通过空心纤维上的小孔进行交换,交换的最终结果是血液中的尿毒症毒素及一些电解质、多余的水分进入透析液中被清除,透析液中一些碳酸氢根及电解质进入血液中。从而达到清除毒素、水分、维持酸碱平衡及内环境稳定的目的。整个空心纤维的总面积即交换面积决定了小分子物质的通过能力,而膜孔径的大小决定了中大分子的通过能力。
4、 透析液:透析液由含电解质及碱基的透析浓缩液与反渗水按比例稀释后得到,最终形成与血液电解质浓度接近的溶液,以维持正常电解质水平,同时通过较高的碱基浓度提供碱基给机体,以纠正患者存在的酸中毒。常用的透析液碱基主要为碳酸氢盐,还含少量醋酸。
血液透析的适应与禁忌适应症
一、 急性肾损伤:凡急性肾损伤合并高分解代谢者(每日血尿素氮BUN上升≥10.7mmol/L,血清肌酐SCr上升≥176.8umol/L,血钾上升1-2mmol/L,HCO3-下降≥2mmol/L)可透析治疗。非高分解代谢者,但符合下述第一项并有任何其他一项者,即可进行透析:①无尿48h以上;②BUN≥21.4mmol/L;③SCr≥442umol/L;④血钾≥6.5mmol/L;⑤HCO3-<15mmol/L,CO2结合力L;⑥有明显水肿、肺水肿、恶心、呕吐、嗜睡、躁动或意识障碍;⑦误输异型血或其他原因所致溶血、游离血红蛋白>12.4mmol/L。决定患者是否立即开始肾脏替代治疗,及选择何种方式,不能单凭某项指标,而应综合考虑。
二、 慢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的时机尚无统一标准,由于医疗及经济条件的限制,我国多数患者血液透析开始较晚。透析指征:①内生肌酐清除率<10ml/min;②BUN>28.6mmol/L,或SCr>707.2umol/L;③高钾血症;④代谢性酸中毒;⑤口中有尿毒症气味伴食欲丧失和恶心、呕吐等;⑥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肾性高血压或尿毒症性心包炎用一般治疗无效者;⑦出现尿毒症神经系统症状,如性格改变、不安腿综合征等。开始透析时机时同样需综合各项指标异常及临床症状来作出决定。
三、 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凡能够通过透析膜清除的药物及毒物,即分子量小,不与组织蛋白结合,在体内分布较均匀均可采用透析治疗。应在服毒物后8~12h内进行,病情危重者可不必等待检查结果即可开始透析治疗。
四、 其它 疾病:严重水、电解质及酸解平衡紊乱,一般疗法难以奏效而血液透析有可能有效者。
禁忌症
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改进,血液透析已无绝对禁忌症,只有相对的禁忌症。
休克或低血压者(收缩压<80mmHg)
严重的心肌病变导致的肺水肿及心力衰竭;
严重心律失常;
有严重出血倾向或脑出血;
晚期恶性肿瘤;
极度衰竭、临终患者;
精神病及不合作者或患者本人和家属拒绝透析者。
『贰』 难治性心力衰竭的治疗
用于心衰的各阶段的常规治疗措施,均能用于难治性心力衰竭,应注意处理各种并发症,包括睡眠障碍、抑郁、贫血、肾功能不全等。另外还需特殊治疗手段,包括心脏移植、左室辅助装置、静脉持续滴注正性肌力药以缓解症状,如果肾功不全,出现难治性水肿,可用超滤法或血液透析。
1.控制体液潴留
患者的症状常与水、钠潴留有关,治疗的关键是控制体液潴留。呋塞米用量可加大,或联用多巴酚丁胺或多巴胺,有引起氮质血症的可能。如果出现严重肾功能不全、难治性水肿,可用超滤法或血液透析,患者望恢复对利尿剂的敏感性。
2.神经内分泌抑制剂的应用
患者耐受性差,对ACEI和β受体阻滞剂应从极小剂量开始使用,ACEI易致低血压、肾功能不全,β受体阻滞剂易导致心衰恶化,当收缩压小于80mmHg时,则二药均不能使用。当有显著体液潴留时,近期曾应用正性肌力药者,则不用β受体阻滞剂。ARB是否与ACEI同样有效,还需证据,但也易引起低血压和肾功能不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限于肾功能正常的患者。高钾血症可引起肾功能受损者的危险。
3.静脉应用正性肌力药或血管扩张剂
静脉滴注多巴酚丁胺、米力农等正性肌力药和硝酸甘油、硝普钠等血管扩张剂,作为姑息疗法,可缓解短期(3~5日)症状,情况一旦稳定,改用口服治疗方案。能中止静脉应用正性肌力药的患者,不推荐间歇静脉滴注正性肌力药。当等待心脏移植的患者无法中断静脉治疗时,允许持续静脉输注多巴酚丁胺、米力农。
4.机械和外科治疗
左室辅助装置适用于内科治疗无效、长期依赖静脉正性肌力药物、LVEF<25%、预期一年存活率<50%,且不适于心脏移植术者。心脏移植适用于无其他可选治疗方法的重度心衰患者,作为终末期心衰的一种治疗方式,与传统治疗相比,它会增加生存率、改善运动耐量和生活质量。心脏移植的主要问题是移植排斥,这也是术后一年死亡的主要原因。免疫抑制剂及并发症影响着长期预后,研究结果显示,联合3种免疫抑制治疗,患者术后5年存活率可提高到70%~80%。
『叁』 血液净化技术的血液滤过
1 血液滤过的原理
生理情况下肾脏产生尿液依赖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肾小球滤过率取决于肾血流量、滤过压力、滤过膜面积和通透性等因素。两个肾脏肾小球基膜面积总和为1.5m2,血浆流量600ml/min,肾小球有效滤过压6.0kPa,滤过率125m1/min。全日的原尿量为180L,经肾小管将大部分的水和有用物质重吸收后,最后排出的尿液仅为原尿量的1%左右,约1500ml。
血液滤过(HF)是模仿肾单位的这种滤过重吸收原理设计的一种血液净化方法,以对流转运的方式清除溶质。它是将患者的血液引入具有良好通透性并与肾小球滤过面积相当的半透膜滤器中,当血液通过滤过器时,在负压的牵引下,滤过膜孔径范围内的所有溶质均以相同的速度跨过滤器,血浆内除蛋白质、细胞以外的溶质及大量水分被滤出,从而清除潴留于血中的有毒代谢产物(溶质)及过多的水分,在清除溶质的同时补入一定量的置换液,维持体液平衡。
血液滤过(HF)的滤过率大小取决于滤过膜的面积、跨膜压、筛选系数和血流量,由于滤过器的膜面积可以接近于肾小球的膜面积,但由于体外循环的血流量仅为肾血流量的1/6~1/3,单纯依靠动脉血压不能在短时间内滤出足够的溶质,因此必须有较大的压差才能获得与肾小球可比的滤过率,而每一次HF治疗中的滤液量要达到15~20L左右,才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为了补偿被滤出的液体和电解质,保持患者机体内环境的平衡需要补回一定的液体和电解质以代替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一般的计算方式是:
滤出总量(废液量)=超滤量+补液量。
在进行血液滤过时,既可先进行(单纯)超滤,然后一边滤出一边补液,或者在开机就进行边滤边补,也可以先(单纯)超滤后再进行补液,依次循环进行。不管采用哪种方式滤过,超滤速度都不能超过2000ml/h,如有心功能不全或低血压、呼吸衰竭等症状的患者不能超过1000ml/h,超滤的总量不超过5000ml,但最重要的还是患者身体能承受这种脱水速度和总量。对于超滤的总量和速度问题,医护人员应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并且在平时的血液滤过中注意积累经验。
血液与血透主要区别在于:血透是依赖半透膜两侧的溶质浓度差所产生的弥散作用进行溶质清除,其清除效能很差。正常人肾小球对不同分子量的物质如肌酐和菊粉的清除率几乎都一样。血液滤过模仿正常肾小球清除溶质原理,以对流的方式滤过血液中的水分和溶质,其清除率与分子量大小无关,对肌酐和菊粉的清除率均为100~120ml/min。故血滤在清除中分子物质方面优于血透,与正常人肾小球相似。
2 血液滤过溶质的清除方式
血液滤过(HF)与传统的血液透析(HD)清除溶质的机制不同。前者主要利用压力梯度,通过对流原理,清除中、小分子能力相等,而血液透析通过弥散原理,清除率与分子量成反比,对小分子的清除优于中分子,因此可见血液滤过对中分子的清除优于血液透析。
肾小球滤过膜的截留分子质量为80000u,目前使用的血液滤过器滤过膜的分子截留量为10000~50000u,最近已有报告新合成的膜分子截留量达60000u。透析膜的孔径则很小,分子质量300u上的物质均不能通过。下表列出了某些物质的分子质量。一些中分子物质如甲状旁腺素(PTH)、β2-微球蛋白(β2—MG)等均小于滤过器膜分子截留量,故HF时可被清除。
表2 低分子蛋白和某些中分子毒素的分子质量(u)
β2-MG 11 800
转铁蛋白 76 000
溶菌酶 15 000
a1-糖蛋白 44 000
前白蛋白 54 980
白蛋白 66 500
维生素B12 1 335
甲状旁腺激素 9 000
菊酚 4 200
3 血液滤过的适应症
(1)顽固性高血压:药物和血液透析不能控制的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应用血滤后,血压都恢复正常。可能与血滤时清除了血浆中某些加压物质有关。也可能与血滤时心血管系统及细胞外液比较稳定,减少了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剌激有关。
(2)水潴留和低血压:对于水潴留伴有低血压的患者,不可能通过血透排除足够的水分,因为透析早期即出现低血压和虚脱。这些患者如果改换血液滤过,循环障碍的表现明显改善。血滤最主要的优点就是能清除大量的液体而不引起低血压。
(3)高血容量性心力衰竭
这类病人在血液透析时往往会加重病情,而血液滤过则可减轻或治疗这类心衰,原因为:① 血液滤迅可迅速清除过多的水分,减轻心脏前负荷。② 虽然脱水效果好,使血容量减少,但它属于等渗脱水,使外周血管阻力增高,保持了血压稳定性。③ 清除大量水分后,血浆白蛋白浓度相对升高,有利于周围组织水分进入血管内,减轻水肿。④ 不需使用醋酸盐透析液,避免了由此引起的血管扩张和心脏收缩力抑制。由于上述种种优点,故对于利尿剂无厍应的心功能不全患者,血液滤过是一个有效的治疗方法。
(4)尿毒症心包炎:在持续血透病人,尿毒症心包炎发病率达20%~25%,原因未明,改作血滤后,发现心包炎治疗时间较血透短,可能是血滤脱水性能好,清除中分子毒性物质较好之故。
(5)周围神经病变
(6)急性肾衰竭:持续或间歇的血滤是急性肾衰的有效措施。CAVH对心血管功能不稳定、多脏器功能衰竭、病情危重的老年患者有独特的优点。
(7)肝昏迷:许多学者认为血滤对肝昏迷治疗效果比血透好,但比血浆置换、血液灌流差。
(8)对HD耐受差者。
关于血液净化的更多内容,详情欢迎咨询我司客服☎️
『肆』 急性心衰还能透析吗
心衰患者是可以继续透析的。如果患者是肾功能不全进行透析,那么进行透析期间,可以要把体内多余的水分有毒物质排出体外,这样对于减轻心衰的症状是有帮助的。对于严重的心力衰竭患者,通过药物治疗效果差,可以通过持续的床旁血滤来改善心衰的症状,这也属于一种透析方式。
如果肾衰患者合并心衰,进行透析,一定要进行心电血压的监护。随时观察患者的心率情况,血压情况,意识情况和呼吸情况,还有血氧饱和度。患者如果出现不舒服的症状,要尽快地评估病情,必要的话要暂停透析。针对于心力衰竭,一定要注意记录患者的每日出入水量,控制患者的液体入量和出量。
如果患者心功能不全,水钠潴留非常严重,同时合并了肾功能不全,排尿减少,这种情况下患者无法自身排出体液,就需要机械的辅助,临床上常用的辅助排水的机器有超滤,血液滤过以及血液透析治疗。超滤针对心衰,无论其是否合并肾功能不全的病人,使用它相对较为安全;血液滤过或血液透析,一般针对心衰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病人,血液滤过时间更长,对血流动力学影响更小,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心衰的患者,而血液透析适用于心衰,合并肾衰的常规病人。
『伍』 血液滤过器与高通透析器的区别
血液滤过器与来高通透析器自的区别如下:
1、设备使用的区别:
滤过需使用无菌、无病毒、无致热源的配置液,对设备要求更严格。滤过主要通过对流方式清除毒素,而透析主要通过离散和少量对流及吸附清除毒素。
2、容量控制的区别:
滤过时注射体内的液体容量需与清除体外的液体容量一致,但透析无要求。滤过时超滤体外的液体可能为20-40ml,而透析一般为3000-4000ml左右,滤过对透析器性能要求更高。
3、临床作用的不同:
透析器是一个体外“人工肾”,血液和透析液借助半透膜进行水电解质的交换,从而达到吐故纳新的目的。
血滤所用滤器的基本结构类似于透析器。滤过膜是高分子聚合材料制成的超薄膜,具有组织相容性好、高滤过率、不易吸收蛋白等优点,这也是它扮演肾小球滤过膜角色所必需的特点。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血液过滤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高通量透析器
『陆』 心衰如何治疗
心衰是各种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我们的心脏就像一个一直在工作的“血泵”,不停的把血液输送到全身,当心脏疾病导致心脏受到损害时,泵血的功能就会下降,输出的血量就不能满足身体器官和组织的需要,就会产生心衰。
心衰会对心脏这个重要的“机器”产生磨损,产生一系列我们不希望看到的后果。首先就是心衰的各种症状会影响日常的生活,常见的是呼吸困难,开始可能只是活动时出现,病情加重时就连睡觉或休息时也会呼吸困难,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其次,心衰可能造成多种并发症,比如心律失常、呼吸道感染、血栓、肺栓塞、中风、肾功能衰竭、消化系统疾病等。需要引起重视的是,如果任由疾病发展,心脏可能会罢工,这时候就会产生最大的危害——猝死。
我们都知道,当机器老化时,及时采取一些保护措施会使它的使用时间更长一些,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心衰,也就是说,心衰是可以进行治疗的。尽管发生心衰时,心功能分级随时间趋于加重,但大部分患者症状并不是持续性恶化,药物治疗和饮食变化在心室功能无显著变化的情况下能明显改善或加重运动耐量。
早期主要是针对心衰危险因素进行治疗,比如控制高血压、血脂、血糖、肥胖,戒烟限酒,避免对心脏有毒性的药物,可以适当应用ACEI或ARB等药物;随着心衰的进展需要增加药物的种类,比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醛固酮受体阻滞剂、地高辛、伊伐布雷定等,严重者可能需要植入除颤仪、心脏移植、超滤等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