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水中微生物含量的界定
(1)取1立方米排放废水,按最低标准要求,直径大于等于50微米的活的微生物不超过10个。
(2)取1立方米排放废水,按最低标准要求,直径在10微米到50微米之间的活的微生物不超过10个。
(3)100毫升排放废水,其中毒霍乱弧菌(O1和O139)不超过1个,大肠杆菌不超过250个,,肠道球菌不超过100个。1克废水中浮游生物不超过1个。不考虑其他微生物的数量,只限定这四种微生物的活菌数量。
(菌落是由单个微生物细胞生长繁殖形成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落,所以一个群落相当于最初的一个微生物细胞。)
注:有点绕,不知道我表述清楚没有。
其中第(1)、(2)条,我感觉minimum dimension可能可以翻译成“最小范围”、“最低标准”。要不然好像有点读不通。打个比方,我们可以说“100个人中,他们的最小年龄大于50岁”,也可以说“100个人中年龄大于50岁的有10个。”但是如果说“100个人中,最小年龄大于50岁的人有10个”,那意思就是一个人同时有很多的年龄,这些年龄还有大有小。同理,如果说“最小尺寸大于或等于50微米的可生存生物少于10个”,那意思就是有少于10个的微生物都同时有几个尺寸,其中最小尺寸的大于50。
B. 超滤膜控制水中的微生物是怎么做到的
超滤膜控制水中微生物办法:
1、混凝。微生物可视为胶体,带负电荷,用常版规预处理方法如混凝权、澄清和过滤可去除大部分,但要彻底除去,则十分困难。
2、活性炭吸附。用活性炭吸附水中有机物,减少微生物的营养源。但吸附有机物的活性炭又成为营养充足的微生物理想的与繁殖场所。
3、杀菌。常用的杀菌剂为具有氧化能力的化合物,杀菌剂的加药点尽可能安排在靠前工序中,以便有足够的接触时间,使水在进入膜装置之前完成消毒过程。
C. 超滤膜能过滤掉水中的细菌和病毒吗
超滤膜能过滤掉水中的细菌和病毒
超滤膜是一种孔径规格一致,额定孔径范围为0.001-0.02微米版(即权1——20纳米)的微孔过滤膜。在膜的一侧施以适当压力,就能筛出小于孔径的溶质分子,以分离分子量大于500道尔顿、粒径大于2~20纳米的颗粒。
细菌的大小因种类而差别很大,球菌大小以直径表示;杆菌、螺菌用长度和宽度表示。螺菌的长度一般以菌体两端的距离计算,但按螺旋的直径和圈数计算才是螺菌的真正长度。测量细菌大小一般用显微镜测微尺,常用的单位是微米(micrometer,μm,1μm=10-3mm)。最小的细菌只有0.2微米,最大的可长达80微米,但最常见的多数细菌为:球菌0.5~1微米,杆菌0.2~1.0×0.7~3微米,螺菌0.3~10×1.0~50微米。
病毒比细菌小得多。直径在20~40纳米之间。大的如痘病毒,大小为200×250-350纳米,与小的细菌相近;小的如口啼疫病毒,直径只有22纳米
D. 超纯水中的细菌含量用什么仪器检测
不用仪器,只要无菌操作台,酒精灯,移液管,培养箱,脱脂棉,三角瓶,灭菌锅,培养基培养即可。或者不用培养,有种试纸(好像是进口的,出入境检验就用这个)直接试试就可以。
E. 超滤用臭氧消毒但是细菌反而增长怎么回事
超滤的产品水再用臭氧杀菌,理论上来说是不会细菌反而增长的。除非你的管道、水箱等等外围因素导致的细菌增长。
但是如果你是用臭氧来对超滤膜本身进行杀菌,那就有可能是臭氧把超滤膜给氧化了,导致超滤膜失去了对细菌的截留能力,所以它过滤出来的水里细菌含量当然增长了。
不知道我理解的和我解释的是否清楚,因为你的问题提的不是特别清晰。
F. 水质微生物各含量在多少范围符合饮用水的标准
水质微生物一般以革兰氏阴性细菌为标准,束腰是大肠杆菌,它可以体现出饮用水受污染程度。
生活饮用水经在乳糖培养基培养37℃,24h后菌落数对于生活饮用水,国家标准规定每毫升不得超过100个。
G. 陶氏超滤膜如何控制水中的微生物
超滤是一种加压膜分离技术,即在一定的压力下,使小分子溶质和溶剂穿过一定孔径的回特制答的薄膜,而使大分子溶质不能透过,留在膜的一边,从而使大分子物质得到了部分的纯化。超滤原理也是一种膜分离过程原理,超滤利用一种压力活性膜,在外界推动力(压力)作用下截留水中胶体、颗粒和分子量相对较高的物质,而水和小的溶质颗粒透过膜的分离过程。通过膜表面的微孔筛选可截留分子量为3x10000—1x10000的物质。当被处理水借助于外界压力的作用以一定的流速通过膜表面时,水分子和分子量小于300—500的溶质透过膜,而大于膜孔的微粒、大分子等由于筛分作用被截留,从而使水得到净化。也就是说,当水通过超滤膜后,可将水中含有的大部分胶体硅除去,同时可去除大量的有机物等。
H. 什么指数可以影响超滤出水的SDI 影响SDI值高的原因…
SDI值是污染指数值,代表了水中颗粒、胶体和其他能阻塞各种水净化设备的物体含量。专
我具体不知道什么属指数可以影响超滤出水的SDI ,不过我理论上认为微生物对膜的侵蚀和污染会直接影响SDI值,长期对整个超纯水系统的长期性能会造成很大影响。
I. 生物膜反应器的生物膜反应器微生物量的测量
在正常运行状况下,复合生物反应器下部是固定生物膜滤床,上部是移动床,其微生物量为:
1、CBBR混合液SS为1 604 mg/L,总量约为2.456 g。
2、固定填料生物膜总量为12.036 g。
3、移动床悬浮填料生物膜总量为1.428 g。
4、CBBR微生物总量约为15.92 g。
该工艺对污水除臭起到了很大作用,它的除臭工艺简单且效果显出。复合生物反应器与其他污水处理设备相结合,降低污水处理难度,从而改善周边环境,有效遏制病菌的传播。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新型药剂的产生将继续加大污水处理难度,所以水处理技术仍需随之提升,满足时代发展需求。
4 MBR研究进展
目前,MBR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降低膜污染,提高膜通量;(2)探求合适的工作条件和工艺参数;(3)降低处理工艺的运行成本。
张少辉, 郑平, 华玉妹〔1〕用反硝化生物膜启动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研究等选取不同截留分子量的聚醚砜膜(PES),采用板框式膜组件构成的厌氧MBR对高浓度食品废水进行处理,考察了截留分子量对膜通量和出水效果的影响。
王荣昌,文湘华,钱易〔2〕 分析了生物膜反应器中好氧颗粒污泥形成机理,研究了MBR运行条件对膜过滤特性的影响。
杨玉旺〔3〕研究了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处理污水的研究应用进展。
邢传宏等进行了管式MBR(分置式)处理城市污水的工艺设计,认为运行成本主要由电费、药剂费和人工费等3部分组成。其中电费是最主要的,电耗为2.3kW·h/m3。
鲁敏,曾庆福,张跃武〔4〕对一种新型生物膜反应器处理污水的研究发生了浓厚兴趣。
王亚娥等分析了影响超滤膜通量和过滤阻力的主要因素。
杨磊等对MBR运行过程中的膜污染和清洗进行了较详尽的试验。
李军, 彭永臻, 杨秀山 ,王宝贞 ,杨海燕〔5〕着重研究了序批式生物膜法反硝化除磷特性及其机理。
姜苏等〔6〕研究了一体化A/O生物膜法处理生活污水。
白宇等〔7〕研究分析了污水深度处理生物滤层中菌群的时空分布特征。
陈壁波等〔8〕对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及对造纸废水处理的意义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论证。
Cote P 研究了浸没式膜系统的电耗,包括抽吸泵及曝气2部分。每立方米产水仅耗电0.3~0.6 kW·h,而电耗是运行费用的主要部分。
荣宏伟等〔9〕在实验室条件下对序批式生物膜法生物除磷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出了令人期待的结论。
Wang L-Choo Ho等比较了浸没式和分置式MBR工艺运行时的电耗,结果是,在通量为18L/(m2·h)的情况下,前者电耗仅为0.2~0.4 kW·h /m3,而后者电耗为2~10 kW·h /m3。
鲍立宁等〔10〕在电极生物膜脱氮工艺中反硝化菌相分析方面进行了研究。
MBR因自身特殊的工艺也要求了不同于一般的超、微滤膜材料,但制备针对于MBR所用的膜材料的研究还很少。显然选择合适的膜材料是降低膜污染的一个重要方法,这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5 MBR应用实例
随着研究的深入,国内外已有了MBR应用的实例。实践表明,膜污染严重、水通量低,是限制MBR推广应用最主要的原因。
加拿大Cote P等 报道了北美洲在20世纪90年代MBR发展的概况。其中ZENON环保公司在1996年推出了组件膜面积为46m2、体积密度为63m2/m3的ZW-500型膜生物反应器,该设备已成功地应用于市政污水处理。目前以小规模装置为主,处理能力为10~200m3/d,主要在办公楼、购物中心、学校、医院和疗养地推广使用。装置的水力停留时间(HRT)为24h,SRT为1~2年。滤出液经过紫外线消毒或活性炭吸附后,用作厕所冲洗水。在安大略省建成的日处理污水3 800m3的MBR装置,安装了ZW-500型膜组件144个,总膜面积6624m2。曝气池体积440m3,正常HRT为3.8h;厌氧反应池体积为380m3,HRT为2.4h。运行期间的MLSS浓度为12 000~20 000mg/L,MLVSS浓度仅为MLSS的55%~70%。运行9个月以来出水BOD和有机磷的去除率都接近100%。
日本自1998年以来,着重推广了中水道系统的开发利用。其目的主要是将以厨房排水、洗脸及洗澡后的排水为主体的楼房排水进行处理,然后作为厕所冲洗水再利用。比如,日立工厂建设公司用高浓度活性污泥法和旋转平板超滤膜装置组合而成的系统作为大楼中水道的回用系统。因为膜板旋转,使膜表面的污泥被搅拌,从而可控制膜面污染。
天津清华德人环境公司和天津大学共同研制的MBR已有了一些的应用实例。以处理天津某写字楼排放的污水为例,该写字楼的建筑面积约为17 000m2,采用了日处理能力为25m3 的装置,设备本体占地3.2m2,投资10余万元,能耗为0.8kW·h/m3。处理出水可用作冲厕、绿化及洗车等。
郑斐等〔11〕研制出生物膜法的新工艺—无泡曝气膜生物反应器。
吕晓辉等〔12〕对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脱氮除磷技术情有独衷,使脱氮除磷效率又有了较大的发展。
6结语 1 MBR综合了膜分离技术和生物处理技术的优点,超、微滤膜组件能替代CAS中的二沉池,更有效地进行泥水分离,并延长SRT,提高微生物对污水中有机物的处理能力。经超、微滤膜处理后出水水质好可以直接用于非饮用水回用。系统占地面积小,几乎不排剩余污泥,具有较高的抗冲击能力。 2 MBR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但膜污染仍是制约MBR推广应用的最主要因素。因为MBR中膜材料既要面临活性污泥、污水中固体颗粒的污染,又要面临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侵蚀。虽可以通过控制抽停时间、曝气量等工艺参数以及采用适当的清洗技术来减少膜面的污染,但最有效、最根本的方法是研制出一种抗污染、耐微生物侵蚀的新的膜材料及对膜进行适当的改性。 3 在应用MBR技术处理市政、生活污水并实现中水回用时,还要考虑另外一个关键因素,即运行成本。因此,在研究中要始终将运行成本。作为考虑试验方案和确定试验结果的主要出发点。 7参考文献
1张少辉, 郑平, 华玉妹. 反硝化生物膜启动厌氧氨氧化反应器的研究. 环境科学学报,2004,24(2):220~224
2王荣昌,文湘华,钱易. 生物膜反应器中好氧颗粒污泥形成机理. 中国给水排水,2004,20(3):5~8.
3杨玉旺.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处理污水的研究应用进展. 工业水处理,2004,24(2):12~15.
4 鲁 敏,曾庆福,张跃武. 一种新型生物膜反应器处理污水的研究. 中国给水排水,2004,17(4):5~8.
5 李 军, 彭永臻, 杨秀山 ,王宝贞 ,杨海燕. 序批式生物膜法反硝化除磷特性及其机理. 中国环境科学 2004,24(2):219~223。
6 姜苏, 周集体, 郭海燕, 张志勇. 一体化A/O生物膜法处理生活污水. 中国给水排水,2004,20(5):56~58.
7 白宇, 张杰, 闫立龙, 陈淑芳, 郜玉楠. 污水深度处理生物滤层中菌群的时空分布特征. 城市环境与城市,2004,17(4):21~23.
8 陈壁波,李友明.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及对造纸废水处理的意义. 中国造纸,2004,23(8):47~50.
9 荣宏伟, 吕炳南, 张子辉. 序批式生物膜法生物除磷的试验研究. 湘潭矿业学院学报,2004,19(1):88~91.
10 鲍立宁, 洪桂云, 黄显怀. 电极生物膜脱氮工艺中反硝化菌相分析.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12(5):1~4.
11 郑斐,朱文亭. 生物膜法新工艺—无泡曝气膜生物反应器. 工业用水与废水,2004,35(3):11~14.
12吕晓辉, 胡龙兴.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脱氮除磷技术. 化学工程师,2004,108(9):20~22
J. 其实超滤膜过滤出来的水,和烧开的自来水有什么区别..
一、水的微量元素含量不同
超滤膜过滤出来的水在过滤的过程中虽然去掉了胶体、悬专浮物等大属分子有机物,但是也去除了一些微量元素,自来水只进行了粗过滤和杀菌,所以超滤膜过滤出来的水中的锌等微量元素远远低于自来水。
二、水的处理过程不同
超滤膜过滤是一种筛分的过程,以超滤膜为过滤介质,在一定的压力下,超滤膜表面密布的许多细小的微孔只允许水及小分子物质通过,而体积大于膜孔径的物质则被留下成为浓缩液,从而实现了对水的净化。
烧开的自来水是一种灭菌除垢的过程,自来水经过粗过滤和灭菌去掉了悬浮物杂质和细菌等有害物质,随后自来水经煮沸后除垢并进一步灭菌。
(10)超滤出水中微生物含量扩展阅读
超滤膜的材质很多,包括:聚偏氟乙烯、聚丙烯、聚乙烯、聚丙烯腈、聚氯乙烯等。当超滤用于水处理时,其材质的化学稳定性和亲水性是两个最重要的性质。
化学稳定性决定了材料在酸碱、氧化剂、微生物等的作用下的寿命,它还直接关系到清洗可以采取的方法,亲水性则决定了膜材料对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吸附程度,主要影响膜的通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