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单纯超滤简介
dān chún chāo lǜ
单纯超滤是通过对流转运机制,采用容量控制或压力控制,经过透析器或血滤器的半透膜等渗地从全血中除去水分的一种治疗方法。在单纯超滤治疗过程中,不需要使用透析液和置换液。
1、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各种原因所致的严重水肿。
2、难治性心力衰竭。
3、急、慢性肺水肿。
无绝对禁忌证,但下列情况应慎用。
1、严重低血压。
2、致命性心律失常。
3、存在血栓栓塞疾病高度风险的患者。
患者的意识状态、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等。
全面了解患者容量负荷状态,如水肿程度、 *** (能否平卧)、心脏舒张期奔马律、双肺底部湿性罗音及胸、腹腔积液情况等。如条件允许,应测定中心静脉压(CVP)和(或)肺毛细血管楔嵌压(PCWP),以客观评估患者的血容量状态。
了解并观察患者脏器出血及各种引流液和伤口的渗血情况,检测出凝血相关参数。
应全面了解患者的肾功能、血清白蛋白水平、血清电解质浓度(血清钾、钠离子等)及酸堿平衡状态(CO2CP 或做血气分析)等,为确定治疗处方提供依据。
可依据各医院实际情况,选择普通血液透析机、单纯超滤机或连续性床旁血滤机等。在单纯超滤过程中,血液透析机处于旁路状态,连续性床旁血滤机置换液、透析液处于停止状态,通过跨膜压完成超滤过程。
临时(中心静脉导管)或长期血管通路(内瘘),参照血管通路建立章节。
推荐选择中、高通量的透析器或血滤器,可根据患者的体表面积、水肿程度选择适宜的滤器面积。
(一) 选择单纯超滤,还是缓慢连续性超滤(slow continuous ultrafiltration,SCUF)应从患者病情及设备条件等方面权衡利弊后确定。SCUF 是利用对流原理清除溶质和水分的一种特殊治疗方式,特点是不补充置换液,也不用透析液,与单纯超滤比较,SCUF 的超滤率较低,持续时间可视病情需要延长,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患者更容易耐受,适用于心血管功能状态不稳定而又需要超滤脱水的患者。
(二) 单纯超滤原则上每次超滤量(脱水量)以不超过体重的4%~5%为宜。
(三) SCUF 的超滤率一般设定为2~5ml/min,可根据临床实际情况适时调整,原则上一次SCUF 的超滤液总量不宜超过4L。
参照血液净化的抗凝治疗。
1、普通肝素首剂量0.3~1.0 mg/kg,追加剂量0.1~0.5mg/kg•h,间歇性静脉注射或持续性静脉输注(常用),治疗结束前30~60 分钟停止追加。应依据患者的凝血状态个体化调整。
2、低分子肝素一般选择60~80IU/kg(4000~5000IU),推荐在治疗前20~30 分钟静脉注射,无需追加剂量。
3 、阿加曲班一般首剂量250μg/kg 、追加剂量2μg/(kg·min) , 或2μg/(kg·min)持续滤器前给药,应依据患者血浆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的监测,调整剂量。
参照血液净化的抗凝治疗章节。
1、打开设备开关,按照操作程序进行机器自检。
2、正确无菌操作,按顺序依次安装管路,连接透析器或血滤器,注意应将透析器或血滤器的滤出液出口在上端,以避免滤器膜外室中产生气体。
3、连接预冲液袋,预冲液推荐选择可用于静脉输入的袋装生理盐水1000ml,进行密闭式预冲,尽量避免使用瓶装生理盐水做预冲液,以减少开口。对于临床上有高凝倾向的患者,推荐使用肝素生理盐水浸泡管路和滤器30 分钟,肝素生理盐水浓度一般为4%(配制方法为:生理盐水500ml 加入普通肝素20mg),可根据临床实际情况做相应调整;肝素生理盐水浸泡过的管路和滤器,在上机前应给予不少于500ml 的生理盐水冲洗。
4、打开血泵开关,进行预冲,要求血泵速度小于180ml/min,依次将动脉壶、肝素管、滤器和静脉壶等部位的气体排净,确保整个管路系统充满液体,调节动静脉壶液面在2/3 处。预冲液体量按照不同透析器或滤器说明书的要求去做,如无特殊要求,不应少于800ml 生理盐水。
5、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和治疗要求设置超滤量、超滤时间;通常超滤率设定为1~2 L/h,但可依据实际临床情况进行调整。首次超滤量原则上不超过3L。
6、严格无菌操作,建立患者的血管通路,并给予抗凝药物。
7、调整血流量,血流量由50ml/min 开始,根据患者病情变化,缓慢提升血流量至150ml~200ml/min,并依据临床实际情况适时调整。血流量与超滤率一般为4:1,当血流量过低不能满足超滤率要求时,机器将会报警。
8、完成目标超滤量后,将血流量调整至80~100ml/min,用生理盐水回血后下机,结束单纯超滤治疗。
1、单纯超滤过程中注意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等循环状态指标,有条件的医院推荐监测患者的有效循环血量情况,依据患者的各项指标变化,调整超滤率。
2、单纯超滤过程中注意监测动脉压、静脉压、跨膜压以及滤器的凝血情况,有条件的医院推荐监测凝血参数,动态调整抗凝药物用量,必要时可用生理盐水100ml 冲洗滤器。
由于滤器质量或运输及存放损坏,或垮膜压过高可导致滤器破膜,血液进入超滤液内,此时必须立即更换滤器。
由于患者存在高凝状态,或使用的抗凝药物剂量不足,或因静脉回血不畅,血流缓慢或血压降低等原因均可导致滤器和管路发生凝血,此时应立即增加抗凝药物(肝素或低分子肝素)剂量;有条件的医院应急检抗凝血酶Ⅲ活性,如果患者抗凝血酶Ⅲ活性低于50%,应改用阿加曲班作为抗凝药物;若静脉压、跨膜压在短时间内突然升高,管路、滤器颜色加深,应立即回血,避免凝血;若在下机时回血阻力突然升高,怀疑滤器管路有凝血时,应立即停止回血,以免血栓进入体内。
使用抗凝药物剂量过大,可引起单纯超滤中患者发生出血情况,此时对于使用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的患者,应暂时停用,并给与适量的鱼精蛋白拮抗,对于选用阿加曲班作为抗凝药物的患者,应暂时停用阿加曲班20~30 分钟,然后减量应用。
超滤率过大可导致低血压发生,通常发生在单纯超滤后程或结束前,在血清白蛋白或血红蛋白(Hb)水平明显降低的患者身上更易发生。患者早期表现为打哈欠、背后发酸、肌肉痉挛,或出现便意等,进而可有恶心、呕吐、出汗、面色苍白、呼吸困难和血压下降。此时应降低超滤率,必要时补充生理盐水或血清白蛋白制剂,对于经过上述处理后血压仍不能恢复正常的患者,应停止单纯超滤,并给予积极救治。
对于心血管状态不稳定的患者,单纯超滤过程中有出现致命性心律失常,甚至猝死的可能,如出现上述情况,应立即停止单纯超滤,并给与积极抢救。对于这样的患者原则上推荐采用缓慢连续性超滤(SCUF)模式治疗。
(一) 患者血细胞比容(Hct)水平越高,越容易在单纯超滤过程中因血液浓缩、血液粘度上升而使血流阻力增加。因此对于Hct 较高的患者,应适当增加抗凝药物的剂量。
(二) 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越高,单纯超滤过程中血清蛋白成份越容易黏附于滤器膜上,而影响超滤效果;若血清白蛋白水平过低,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可以导致单纯超滤过程中患者组织间隙中的水分回流入血减少,血管再充盈不足,容易发生低血压而难以完成超滤目标,此类患者在单纯超滤过程中是否补充血清白蛋白制剂,应依据临床实际情况做出判断。
(三) 温度过低将增加血液粘度,影响超滤效果。因此,单纯超滤过程中应注意给患者保温。
(四) 单纯超滤过程中,血液中电解质成份将随水分等比例清除,因此超滤结束后患者体内各种电解质的总量、尤其是钠离子总量将降低;而超滤引起的有效循环血容量的下降,将 *** 交感神经兴奋,促使钾离子从细胞内移向细胞外,因此,超滤结束后患者血清钾水平可能升高。
(五) 选择高通量滤器,有助于完成目标超滤量;但超滤过程中氨基酸等营养物质的丢失也会因此而增多。
㈡ 腹膜透析的常见并发症是什么
腹膜透析的早期并发症
1、出血 手术置管后出现血性透析液较常见,多为术中切开部位出血流入腹腔所致,用透析液反复冲洗后逐渐变淡、消失。严重出血者较少见,原因可能为术中止血不仔细。若出血持续不止,需切开重新缝合,
2、渗漏 多见于老年、肥胖和腹壁松弛的的患者,也可由于置管后立即透析所致,分为腹壁渗漏和管壁渗漏。为预防渗漏发生须提前置管。一般置管10天后在进行腹膜透析时发生渗漏机会较少。若发生渗漏须排空腹腔,停止腹膜透析至少24—48小时,用血液透析进行过滤,应用各种方法仍有渗漏者应重新置管。
3、堵塞 腹透管堵塞后引起腹透液流入和流出不畅。引起堵塞的常见原因有:肠管压迫堵塞,血凝块或纤维蛋白凝块堵塞,网膜包裹,腹腔内肠管粘连,导管扭曲等。可针对不同原因采取导泻、肝素或尿激酶冲管,重新置管等方法。
4、移位 腹透液入液顺畅而流出受阻时应考虑导管移位,腹部平片可见导管末移除真骨盆腔。预防移位的方法是使用末端弯曲的鹅颈管,用直管应避免导管出口向下。发生导管移位后可使用X线下用导丝进行复位。
5、疼痛 一般是由于灌液过快,对肠管产生强大的冲击力或引流结束时对肠管的抽吸作用。这种疼痛一般是暂时的,数周后患者即可适应,疼痛减轻或者消失。在开始透析时应尽量放慢透析入液速度,引流时也可适当保留少量透析液在腹腔内。另外,温度过高,高糖渗透液,PH过低等也可刺激腹膜引起疼痛,应注意避免这些因素。
6、呼吸功能不全 腹腔内灌液后压力升高,膈肌上抬,对已有肺部疾病的患者容易发生呼吸功能不全。肺换气功能障碍又可导致炎症。因此应注意加强护理,多做深呼吸,治疗呼吸系统原发性疾病和控制感染。
7、胸腔积液 见于先天性胸膜膈肌裂孔者,其在腹膜透析数日后出现呼吸困难,胸腔积液。对胸腔有大量积液者应立即放出腹透液、抽吸胸腔积液。于胸腔内注入50%葡萄糖或纤维粘合剂可有助于胸膜各级裂空闭合粘连。
8、其他并发症 尿毒症腹膜透析患者还可并发水电解质紊乱,心血管系统并发症,高血糖,急性胰腺炎等。
腹膜透析的慢性并发症
1、皮肤出口和隧道感染 出口感染指导管出口处出现脓性分泌物,伴或不伴透析管周围红肿。出口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肠道杆菌,也可见真菌感染。隧道感染表现为隧道表面皮肤充血、红肿并有明显的触痛,隧道周围存在蜂窝织炎,可从外口自行溢出或经按压后溢出血性或脓性分泌物。
2、腹膜炎 是导致腹膜透析患者反复住院、透析失败乃至死亡的主要原因。透析液变浑浊是最早出现和最常见的临床表现,腹痛是腹膜炎的常见症状,多为急性发作,开始时为轻度,局限性,若不加控制,腹痛逐渐加重遍及全腹。大约20%的患者可有便秘或腹泻。若透析液常规检查蛋白含量增高,白细胞数大于100个/mm3或者白细胞计数不高而多形核细胞大于50%,应高度怀疑腹膜炎的发生。
3、丢失综合症 由于CAPD患者每日可有腹透液丢失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导致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免疫力低下及频发感染。因此宜补充适量的蛋白质,维生素等。
4、糖及脂类代谢紊乱 腹透液中的葡萄糖在透析过程中被吸收,患者易出现高血糖,体重增加。糖代谢异常的情况下可以继发高脂血症,血清甘油三酯及胆固醇升高,之类代谢紊乱。
5、背痛 慢性腹透患者腹腔内持续保留2—3L液体,脊柱处于前突位,可引起背肌紧张酸痛。
6、腹疝 腹膜透析患者腹腔内压力增加,可在腹壁薄弱处形成腹疝,如脐疝、切口疝、腹股沟疝及膈疝等。腹疝发生后应立即停止腹膜透析并作疝修补。
7、腹透液渗漏 少数患者可出现腹透管出口周围腹透液渗漏现象,表现为腹透液储出量减少,渗漏处局部皮肤黏膜水肿,皮下积液,患者体重增加。
8、腹膜超滤功能下降 腹膜透析持续数年后会逐渐出现不同程度的清除率和超滤下降。目前认为与腹膜粘连或硬化引起腹膜面积较少、长期透析致腹膜效能透析效能下降、长期使用同一批号的醋酸盐透析液以及严重的腹膜炎、透析液PH值过低,导管刺激及药物等因素有关。
临床上根据腹膜通透性改变将腹膜超滤功能低下分为2型。1型与间皮微绒毛丧失和细胞分离增加有关,表现为腹膜通透性增加。该型为可逆,透析停止一段时间后腹膜即可恢复超滤功能。但如果继续透析会发展为2型,此型不可逆。2型与腹腔多发性粘连和硬化包裹性腹膜炎有关,表现为通透性减低。近年来有报道指出钙离子拮抗剂能改善超滤率。磷脂酰胆碱是一种表面活化剂,在透析液中加入该药,也可改善腹膜的超滤率。
㈢ 血液透析的并发症
血液透析并发症包括急性并发症与远期并发症。急性并发症是指在透析过程中发生的并发症,发生快,病情重,需急诊处理;远期并发症是在透析相当长一段时间后发生的并发症,起病缓慢,但病情重,危害更大,需加强防治。 (一)透析膜破裂
1 .紧急处理
( l )一旦发现应立即夹闭透析管路的动脉端和静脉端,丢弃体外循环中血液。
( 2 )更换新的透析器和透析管路进行透析。
( 3 )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症状和体征情况,一旦出现发热、溶血等表现,应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2 .原因
( l )透析器质量问题。
( 2 )透析器储存不当,如冬天储存在温度过低的环境中。
( 3 )透析中因凝血或大量超滤等而导致跨膜压过高。
( 4 )对于复用透析器,如复用处理和储存不当、复用次数过多也易发生破膜。
3 .预防
( l )透析前应仔细检查透析器。
( 2 )透析中严密监测跨膜压,避免出现过高跨膜压。
( 3 )透析机漏血报警等装置应定期检测,避免发生故障。
( 4 )透析器复用时应严格进行破膜试验。
(二)体外循环凝血
1 .原因 寻找体外循环发生凝血的原因是预防以后再次发生及调整抗凝剂用量的重要依据。凝血发生常与不用抗凝剂或抗凝剂用量不足等有关。另外如下因素易促发凝血,包括:
( 1 )血流速度过慢。
( 2 )外周血Hb过高。
( 3 )超滤率过高。
( 4 )透析中输血、血制品或脂肪乳剂。
( 5 )透析通路再循环过大。
( 6 )使用了管路中补液壶(引起血液暴露于空气、壶内产生血液泡沫或血液发生湍流) 。
2 .处理
( l )轻度凝血:常可通过追加抗凝剂用量,调高血流速度来解决。在治疗中仍应严密检测患者体外循环凝血变化情况,一旦凝血程度加重,应立即回血,更换透析器和管路。
( 2 )重度凝血:常需立即回血。如凝血重而不能回血,则建议直接丢弃体外循环管路和透析器,不主张强行回血,以免凝血块进人体内发生栓塞。
3 .预防
( 1 )透析治疗前全面评估患者凝血状态、合理选择和应用抗凝剂是预防关键。
( 2 )加强透析中凝血状况的监测,并早期采取措施进行防治。包括:压力参数改变、管路和透析器血液颜色变暗、透析器见小黑线、管路小凝血块出现等。
( 3 )避免透析中输注血液、血制品和脂肪乳等,特别是输注凝血因子。
( 4 )定期监测血管通路血流量,避免透析中再循环过大。
( 5 )避免透析时血流速度过低。如需调低血流速度,且时间较长,应加大抗凝剂用量。
(三)透析中低血压
透析中低血压是指透析中收缩压下降>20mmHg或平均动脉压降低10mmHg 以上,并有低血压症状。其处理程序如下。
1 .紧急处理 对有症状的透析中低血压应立即采取措施处理。
( l )采取头低位。
( 2 )停止超滤。
( 3 )补充生理盐水100ml或白蛋白溶液等。
( 4 )上述处理后,如血压好转,则逐步恢复超滤,期间仍应密切监测血压变化;如血压无好转,应再次予以补充生理盐水等扩容治疗,减慢血流速度,并立即寻找原因,对可纠正诱因进行干预。如上述处理后血压仍快速降低,则需应用升压药物治疗,并停止血透,必要时可以转换治疗模式,如单纯超滤、血液滤过或腹膜透析。其中最常采用的技术是单纯超滤与透析治疗结合的序贯治疗。如临床治疗中开始先进行单纯超滤,然后再透析,称为序贯超滤透析;如先行透析,然后再行单纯超滤,称为序贯透析超滤。
2 .积极寻找透析中低血压原因,为紧急处理及以后预防提供依据。常见原因有
(l)容量相关性因素:包括超滤速度过快、设定的干体重过低、透析机超滤故障或透析液钠浓度偏低等。
(2)血管收缩功能障碍:包括透析液温度较高、透前应用降压药物、透析中进食、中重度贫血、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及采用醋酸盐透析者。
(3)心脏因素:如心脏舒张功能障碍、心律失常、心脏缺血、心脏压塞、心肌梗死等。
(4)其他少见原因:如出血、溶血、空气栓塞、透析器反应、脓毒血症等。
3 .预防
(l)建议应用带超滤控制系统的血透机。
(2)对于容量相关因素导致的透析低血压患者,应限制透析间期钠盐和水的摄人量,控制透析间期体重增长不超过5%;重新评估干体重;适当延长每次透析时间(如每次透析延长30min)等。
(3)与血管功能障碍有关的透析低血压患者,应调整降压药物的剂量和给药时间,如改为透析后用药;避免透析中进食;采用低温透析或梯度钠浓度透析液进行透析;避免应用醋酸盐透析,采用碳酸氢盐透析液进行透析。
(4)心脏因素导致的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及可能的诱因。
(5)有条件时可应用容量监测装置对患者进行透析中血容量监测,避免超滤速度过快。
(6)如透析中低血压反复出现,而上述方法无效,可考虑改变透析方式,如采用单纯超滤、序贯透析和血液滤过,或改为腹膜透析。
(四)肌肉痉挛
肌肉痉挛多出现在每次透析的中后期。一旦出现应首先寻找诱因,然后根据原因采取处理措施,并在以后的透析中采取措施,预防再次发作。
1 .原因 是处理的关键。透析中低血压、低血容量、超滤速度过快及应用低钠透析液治疗等导致肌肉血流灌注降低是引起透析中肌肉痉挛最常见的原因;血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也可引起肌肉痉挛,如低镁血症、低钙血症、低钾血症等。
2 .治疗 根据诱发原因酌情采取措施,可快速输注生理盐水100ml、高渗葡萄糖溶液或甘露醇溶液,对痉挛肌肉进行外力挤压按摩也有一定疗效。
3 .预防 针对可能的诱发因素,采取措施。
(l)防止透析低血压及透析间期体重增长过多,每次透析间期体重增长不超过干体重的5%。
( 2 )适当提高透析液钠浓度,采用高钠透析或序贯钠浓度透析。但应注意患者血压及透析间期体重增长。
( 3 )积极纠正低镁血症、低钙血症和低钾血症等电解质紊乱。
( 4 )鼓励患者加强肌肉锻炼。
(五)恶心和呕吐
1 .原因 常见原因有透析低血压、透析失衡综合征、透析器反应、糖尿病导致的胃轻瘫、透析液受污染或电解质成分异常(如高钠、高钙)等。
2 .处理
(l)对低血压导致者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2)在针对病因处理基础上采取对症处理,如应用止吐药。
(3)加强对患者的观察及护理,避免发生误吸事件,尤其是神志欠清者。
3 .预防 针对诱因采取相应预防措施是避免出现恶心呕吐的关键,如采取措施避免透析中低血压发生。
(六)头痛
1 .原因 常见原因有透析失衡综合征、严重高血压和脑血管意外等。对于长期饮用咖啡者,由于透析中咖啡血浓度降低,也可出现头痛表现。
2 .处理
(l)明确病因,针对病因进行干预。
(2)如无脑血管意外等颅内器质性病变,可应用对乙酰氨基酚等止痛对症治疗。
3 .预防 针对诱因采取适当措施是预防关键,包括应用低钠透析,避免透析中高血压发生,规律透析等。
(七)胸痛和背痛
1 .原因 常见原因是心绞痛(心肌缺血),其他原因还有透析中溶血、低血压、空气栓塞、透析失衡综合征、心包炎、胸膜炎等。
2 .处理 在明确病因的基础上采取相应治疗。
3 .预防 应针对胸背疼痛的原因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八)皮肤瘙痒
皮肤瘙痒是透析患者常见不适症状,有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透析治疗会促发或加重症状。
1 .原因 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与尿毒症本身、透析治疗及钙磷代谢紊乱等有关。其中透析过程中发生的皮肤瘙痒需要考虑与透析器反应等变态反应有关。一些药物或肝病也可诱发皮肤瘙痒。
2 .处理 可采取适当的对症处理措施,包括应用抗组胺药物、外用含镇痛药的皮肤润滑油等。
3 .预防 针对可能的原因采取相应的预防手段,包括控制患者血清钙、磷和iPTH于适当水平,避免应用一些可能会引起瘙痒的药物,使用生物相容性好的透析器和管路,避免应用对皮肤刺激大的清洁剂,应用一些保湿护肤品以保持皮肤湿度,衣服尽量选用全棉制品等。
(九)失衡综合征
失衡综合征是指发生于透析中或透析后早期,以脑电图异常及全身和神经系统症状为特征的一组病症,轻者可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及躁动,重者出现抽搐、意识障碍甚至昏迷。
1 .原因 发病机制是由于血液透析快速清除溶质,导致患者血液溶质浓度快速下降,血浆渗透压下降,血液和脑组织液渗透压差增大,水向脑组织转移,从而引起颅内压增高、颅内pH改变。失衡综合征可以发生在任何一次透析过程中,但多见于首次透析、透前血肌酐和血尿素很高、快速清除毒素(如高效透析)等情况。
2 .处理
( l)轻者仅需减慢血流速度,以减少溶质清除,减轻血浆渗透压和pH过度变化。对伴肌肉痉挛者可同时输注高张盐水或高渗葡萄糖,并予相应对症处理。如经上述处理仍无缓解,则提前终止透析。
(2)重者(出现抽搐、意识障碍和昏迷)建议立即终止透析,并作出鉴别诊断,排除脑血管意外,同时予输注甘露醇。之后根据治疗反应予其他相应处理。透析失衡综合征引起的昏迷一般于24h内好转。
3 .预防 针对高危人群采取预防措施,是避免发生透析失衡综合征的关键。
(1)首次透析患者:避免短时间内快速清除大量溶质。首次透析血清尿素氮下降控制在30%-40%。建议采用低效透析方法,包括减慢血流速度、缩短每次透析时间(每次透析时间控制在2-3h内)、应用面积小的透析器等。
( 2)维持性透析患者:采用钠浓度曲线透析液序贯透析可降低失衡综合征的发生率。另外,规律和充分透析,增加透析频率、缩短每次透析时间等对预防有益。
(十)透析器反应
既往又名“首次使用综合征”,但也见于透析器复用患者。临床分为两类:A型反应(过敏反应型)和B型反应(表10-2)。其防治程序分别如下。
1 . A 型反应 主要发病机制为快速的变态反应,常于透析开始后5min内发生,少数迟至透析开始后30min。发病率不到5次/10000透析例次。依据反应轻重可表现为皮肤瘙痒、荨麻疹、咳嗽、喷嚏、流清涕、腹痛、腹泻,甚至呼吸困难、休克、死亡等。一旦考虑A型透析器反应,应立即采取处理措施,并寻找原因,采取预防措施,避免以后再次发生。
(1)紧急处理
l )立即停止透析,夹闭血路管,丢弃管路和透析器中血液。
2 )予抗组胺药、激素或肾上腺素药物治疗。
3 )如出现呼吸循环障碍,立即予心脏呼吸支持治疗。
( 2 )原因:主要是患者对与血液接触的体外循环管路、透析膜等物质发生变态反应所致,可能的致病因素包括透析膜材料、管路和透析器的消毒剂(如环氧乙烷)、透析器复用的消毒液、透析液受污染、肝素过敏等。另外,有过敏病史及高嗜酸细胞血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ACEI)应用者,也易出现A型反应。
( 3 )预防:依据可能的诱因,采取相应措施。
l )透析前充分冲洗透析器和管路。
2 )选用蒸汽或γ射线消毒透析器和管路。
3 )进行透析器复用。
4 )对于高危人群可于透前应用抗组胺药物,并停用ACEI。
2 . B型反应 常于透析开始后20-60min出现,发病率为3-5次/100透析例次。其发作程度常较轻,多表现为胸痛和背痛。其诊疗过程如下。
( l )原因:透析中出现胸痛和背痛,首先应排除心脏等器质性疾病,如心绞痛、心包炎等。如排除后考虑B型透析器反应,则应寻找可能的诱因。B型反应多认为是补体激活所致,与应用新的透析器及生物相容性差的透析器有关。
( 2 )处理:B型透析器反应多较轻,予鼻导管吸氧及对症处理即可,常不需终止透析。
( 3 )预防:采用透析器复用及选择生物相容性好的透析器可预防部分B型透析器反应。
(十一)心律失常
多数无症状。其诊疗程序如下:
1 .明确心律失常类型。
2 .找到并纠正诱发因素 常见的诱发因素有血电解质紊乱,如高钾血症或低钾血症、低钙血症等,酸碱失衡如酸中毒,心脏器质性疾病等。
3 .合理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及电复律对于有症状或一些特殊类型心律失常如频发室性心律失常,需要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但应用时需考虑肾衰竭导致的药物蓄积。建议在有经验的心脏科医生指导下应用。
4 .严重者需安装起搏器 对于重度心动过缓及潜在致命性心律失常者可安装起搏器。
(十二)溶血
表现为胸痛、胸部压迫感、呼吸急促、腹痛、发热、畏寒等。一旦发生应立即寻找原因,并采取措施予以处置。
1 .原因
( 1 )血路管相关因素:如狭窄或梗阻等引起对红细胞的机械性损伤。
( 2 )透析液相关因素:如透析液钠过低,透析液温度过高,透析液受消毒剂、氯胺、漂白粉、铜、锌、甲醛、氟化物、过氧化氢、硝酸盐等污染。
( 3 )透析中错误输血。
2 .处理 一旦发现溶血,应立即予以处理。
( l )重者应终止透析,夹闭血路管,丢弃管路中血液。
( 2 )及时纠正贫血,必要时可输新鲜全血,将Hb提高至许可范围。
( 3 )严密监测血钾,避免发生高钾血症。
3 .预防
( l )透析中严密监测血路管压力,一旦压力出现异常,应仔细寻找原因,并及时处理。
( 2 )避免采用过低钠浓度透析及高温透析。
( 3 )严格监测透析用水和透析液,严格消毒操作,避免透析液污染。
(十三)空气栓塞
一旦发现应紧急处理,立即抢救。其处理程序如下:
1 .紧急抢救
( l )立即夹闭静脉血路管,停止血泵。
( 2 )采取左侧卧位,并头和胸部低、脚高位。
( 3 )心肺支持,包括吸纯氧,采用面罩或气管插管。
( 4 )如空气量较多,有条件者可予右心房或右心室穿刺抽气。
2 .原因 与任何可能导致空气进人管腔部位的连接松开、脱落有关,如动脉穿刺针脱落、管路接口松开或脱落等,另有部分与管路或透析器破损开裂等有关。
3 .预防 空气栓塞一旦发生,死亡率极高。严格遵守血透操作规章操作,避免发生空气栓塞。
( l )上机前严格检查管路和透析器有无破损。
( 2 )做好内瘘针或深静脉插管的固定,透析管路之间、管路与透析器之间的连接。
( 3 )透析过程中密切观察内瘘针或插管、透析管路连接等有无松动或脱落。
( 4 )透析结束时不用空气回血。
( 5 )注意透析机空气报警装置的维护。
(十四)发热
透析相关发热可出现在透析中,表现为透析开始后1-2h出现;也可出现在透析结束后。一旦血液透析患者出现发热,应首先分析与血液透析有无关系。如由血液透析引起,则应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1 .原因
( l )多由致热原进入血液引起,如透析管路和透析器等复用不规范、透析液受污染等。
( 2 )透析时无菌操作不严,可引起病原体进入血液或原有感染因透析而扩散,而引起发热。
( 3 )其他少见原因如急性溶血、高温透析等也可出现发热。
2 .处理
( l )对于出现高热患者,首先予对症处理,包括物理降温、口服退热药等,并适当调低透析液温度。
( 2 )考虑细菌感染时做血培养,并予抗生素治疗。通常由致热源引起者24h内好转,如无好转应考虑是感染引起,应继续寻找病原体证据和抗生素治疗。
( 3 )考虑非感染引起者,可以应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
3 .预防
( l )在透析操作、透析管路和透析器复用中应严格规范操作,避免因操作引起致热原污染。
( 2 )有条件可使用一次性透析器和透析管路。
( 3 )透析前应充分冲洗透析管路和透析器。
( 4 )加强透析用水及透析液监测,避免使用受污染的透析液进行透析。 (一)心血管并发症
(二)贫血
(三)钙磷代谢紊乱与肾性骨病
(四)透析相关性淀粉样变性
(五)透析性脑病
(六)消化系统并发症
(七)透析相关腹水
(八)获得性肾囊肿
(九)免疫缺陷
(十)营养不良
(十一)继发性高草酸血症
㈣ 血液透析机的并发症
每次血透过程中或血透结束后几小时内发生的与透析本身有关的并发症。
(一)失衡综合征
常见于尿素氮和肌酐水平很高,尿毒症症状很明显的患者,尤其多见于初次透析及透析诱导期。其原因主要是透后以尿素为主的一些物质在血液和脑组织之间分布不均匀,加上PH值不均衡引起脑水肿及脑缺氧,表现为透中及透后头痛、乏力、倦怠、恶心呕吐、血压升高、睡眠障碍,重症者可有精神异常、癫痫样发作、昏迷甚至死亡。
(二)低血压
血透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原因包括有效血容量减少,超滤过多过快,自主神经病变,血管收缩降低,心钠素水平过高以及降压药物影响等。表现为头晕、胸闷、面色苍白、出汗、黑朦、恶心呕吐、肌肉痉挛甚至意识丧失。治疗主要是迅速补充血容量,同时减慢血流量,减少或暂停超滤。预防措施包括透析器预充,血流量由小渐大,采用序贯透析或高钠透析,并嘱患者控制透析间期体重增加以减少超滤量。
(三)低氧血症
多见于醋酸盐透析,其原因与醋酸盐在体内的代谢及其降低血中CO2和HCO3—浓度有关。透析膜生物相容性差可导致肺毛细血管内白细胞聚集影响换气功能,也是产生低氧血症的一个重要原因。临床表现多不明显,原有心肺疾病的患者或老年人可能出现缺氧症状,甚至诱发心绞痛及心梗。治疗上予鼻导管吸氧即可。预防措施包括:使用碳酸氢盐透析液并使用生物相容性好的透析器。
(四)心律失常
常由低钾血症引起,低钾原因多为反复使用低钾或无钾透析液。溶血时可产生高钾血症从而诱发心律失常,但相当罕见。透前使用洋地黄类药物的患者由于透析中血钾浓度下降及酸碱度变化,可发生洋地黄中毒诱发心律失常。防治措施有:饮食控制含钾食物以防透前高血钾,严格限制透析患者洋地黄类药物的使用,以及使用含钾>3.0mmol/L的透析液。发生心律失常时可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但需根据药物代谢情况调整剂量。
(五)心包填塞
血透中及透后短时间内发生的心包填塞多为出血性,常在原有尿毒症性心包炎基础上由于应用肝素引起心包出血。临床表现为:①血压进行性下降,伴休克征象;②颈静脉怒张、肝大、奇脉、中心静脉压升高;③心界扩大,心音遥远;④B超见心包大量积液等。治疗措施:透析中发生者应立即停止透析,以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填塞症状严重者可予心包穿刺引流减压或直接行外科引流减压。预防措施主要是对疑有尿毒症心包炎患者,尤其是心前区闻及心包摩擦音的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或无肝素透析。
(六)溶血
多由透析液失常及透析机故障引起,如果透析液低渗、温度过高、氯和氯胺或硝酸盐含量过高等,其它还见于异型输血,消毒剂残留等。急性溶血时患者出现回血静脉疼痛、胸闷、心悸、气促、烦躁,可伴严重腰痛及腹部痉挛,严重者有发冷、寒战、血压下降、心律失常、血红蛋白尿甚至昏迷。透析液低渗引起者还可同时出现水中毒或脑水肿。少而缓慢的溶血则仅表现为贫血加重。
(七)空气栓塞
由于透析机有完善的监控措施,空气栓塞很少发生,多由操作失误或管道破损引起。
一次进入5ml以上空气即可引起明显栓塞症状,坐位时主要引起脑栓塞,卧位时主要引起肺动脉高压及急性右心衰,也可出现冠脉栓塞或脑栓塞,体查闻及心脏搅拌音。
(八)脑出血
维持性血透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主要由高血压及抗凝引起,临床表现与非透析患者脑出血类似,治疗亦相同。
(九)硬膜下血肿
常见原因有:头部外伤、抗凝、过度超滤、高血压等。临床表现与失衡综合征类似,但更为持久。头部CT可明确诊断。治疗上以内科保守治疗为主,7~10天内须继续透析者应行无肝素透析或改为腹膜透析。 血透技术使慢性肾衰患者生存期明显延长,然而血透并非完全的肾脏替代治疗,它不能完全清除体内尿素症毒素、不能完全纠正尿毒症引起的代谢紊乱、也不能替代肾脏内分泌功能。随着透析时间延长,毒素积累,代谢紊乱和内分泌失调所引起的问题逐渐加重,可引发一系列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与生存时间。
1、高血压
主要由于水钠潴留、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增高、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上升等原因引起。
治疗首先应限制水钠摄入,注意保持干体重,75%患者可控制血压。无效者可加用降压药物,ACEI类及钙通道阻滞剂为首选。3%~5%患者为难治性高血压,改行腹透或血液滤过可能有效。
其病因除高血压、水钠潴留外,还与贫血、酸中毒、内瘘、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等有关。充分透析脱水,保持干体重是主要治疗方法,其他还须纠正贫血,控制血压及进行营养治疗。
多由原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过度超滤造成冠脉缺血引起。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纠正贫血,保持透析间期体重避免过多脱水等可有效预防其发生。治疗与非透析患者相同。透析中发生心绞痛者,应减慢血流量,停止超滤,并予吸氧和含服硝酸甘油,有低血压者应予扩容。处理无效者应予停止血透再行治疗。反复发作者可改行腹透或血液滤过。
透析开始后2周内出现的心包炎称早期心包炎,2周后出现的 称迟发性心包炎,发病机制均未明确。早期心包炎多有胸闷胸痛症状及心包摩擦音,加强透析可有效治疗。迟发性心包炎多无症状,仅在透析中反复发作低血压,部分加强透析有效,部分需改行腹透。
多由于水负荷过重引起,其它原因有充血性心衰,低蛋白血症和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等。充分超滤水分可迅速改善症状。严格限制水分摄入,充分透析及纠正低蛋白血症可有效预防。
渗出性为主。多由心衰、水钠潴留、肾综、感染等引起,部分为原因不明的特发性尿毒症性胸腔积液。治疗应加强透析和超滤,纠正低蛋白血症,改善全身状态,必要时行胸穿抽液治疗。
包括食道炎、胃炎、胃溃疡、胃排空延迟及消化道出血等。多由尿毒素潴尿损害自主神经造成胃肠运动紊乱;胃泌素代谢异常导致胃酸分泌增多;贫血、营养不良等减弱粘膜保护因素等原因引起。治疗上加强透析多有效,还可使用促进胃肠活动药物、不含铝镁的胃肠粘膜保护剂、抗酸剂等。有消化道出血时应注意抗凝方法的选择。
高血压、高血脂、心衰、糖尿病等血透患者常见病和倍他乐克、血管扩张剂等常用药物均可减少肠道血流,一旦超滤过多,即可诱发肠缺血及肠梗死。表现为剧烈腹痛、恶心呕吐、腹泻、腹胀、休克等。早期快速补充血容量可缓解肠缺血,如无效应怀疑肠梗死,一旦明确诊断即应手术治疗。
血透患者由于肾性贫血而反复输血,增加了乙肝和丙肝感染率,可致铁质于脏脏沉积,引起肝硬化;铝及透析管路中的硅酮也可沉积于肝脏造成损害。血透患者肝损害时黄疸少见,且消化通症状被尿毒症掩盖,难以早期发现。治疗重在预防,如使用促红素以减少输血,避免使用铝制剂等。
绝大部分发生于曾行腹透的患者,其原因包括水钠潴留,腹膜通透性增高,感染,低蛋白血症,心衰,心包疾患,肝硬化等。治疗前应排除结核、肿瘤及肝性腹水。治疗包括限制水钠摄入,充分透析超滤,腹水浓缩回输以及腹腔放液,局部糖皮质激系治疗等。肾移植是解决顽固性腹水的根该方法。
肾促红细胞素(EPO)产生不足是主要原因。其它因素有:造血原料缺乏,透析失血,红细胞破坏增多,骨髓纤维化和铝中毒等。EPO是治疗肾性贫血的主要手段,一般 3000u皮下注射2~3次/周,HCT达到30~33%时可减少剂量并保持HCT于此值,其它治疗包括加强透析,补充造血原料,减少透析失血等,严重贫血可少量输血。
12.继发性甲旁亢与肾性骨病
一般认为血透患者由于钙磷代谢紊乱、活性维生素D3缺乏以及酸中毒等可引起继发性甲旁亢(2-HPT),而2-HPT导致破骨细胞增多、骨胶原纤维合成减少、骨矿化障碍等又引起肾性骨病。临床表现为骨痛、骨折、骨变形、关节肿痛和变形、肌力肌张力下降、转移性钙化及肌腱断裂等。诊断多依靠临床症状、血钙、血磷、I-PTH浓度及骨X线表现等。骨活检是诊断肾性骨病的金指标。治疗主要是补充活性维生素D3,其它还可行血液灌流及手术切除甲状旁腺等。
13.泌尿生殖系统
血透患者泌尿系结石、感染、恶性肿瘤及阳痿、性欲减退等发生率均明显增高。此外获得性肾囊肿多见,其由肾脏本身病变引起,与透析无关,可并发出血、感染及恶变。治疗均为对症,严重时予肾切除。
14.神经系统
主要由铝中毒,尿毒症毒素、甲状旁腺激素潴留,维生素、微量元素缺乏,水电解质紊乱等因素引起。中枢病变表现为注意力障碍、淡膜、妄想、智力衰退,重者有语言和运动障碍,甚或痉挛,痴呆。周围神经病变重要表现为深浅感觉障碍,晚期少数患者出现运动障碍甚至弛缓性瘫痪。自主神经病变表现为低血压,性功能紊乱,汗腺分泌失调,胃肠功能紊乱等。治疗包括避免铝接触,加强透析,改善营养状况,纠正贫血等,必要时改行血滤或腹透。肾移植是最为有效的方法。
15.皮肤
主要表现为皮肤色泽变化、瘙痒、干燥、毛发指甲变化及口腔病变等。其中部分加强透析有效,大部分只能对症处理,无特殊治疗。
㈤ 血液透析常规
适应症
1.急性肾功能衰竭
(1)凡高分解代谢者(血尿素氮每日增长17.85mmol/L)立即进行透析。
(2)非高分解代谢者,但符合下述第一项并有其他任何一项者,即可进行透析:①无尿或少尿48h以上;②血尿素氮≥35.7mmol/L(100mg/dl);③血肌酐≥884μmol/L(10mg/dl);④血钾≥6.5mmol/L(6.5mEq/L);⑤血浆<15mmol/L,CO2结合力L(35Vol%);⑥有明显浮肿、肺水肿、恶心、呕吐、嗜睡、躁动、意识障碍;⑦输血或其它原因所致溶血、游离血红蛋白>12.4mmol/L。
2.慢性肾功能衰竭进行血液透析的目的是维持生命、恢复工作及作肾移植术前的准备。目前人们主张早期透析,透析指征为:①内生肌酐清除率min;②血尿素氮>28.6mmol/L(80mg/d1),或血肌酐>707.2μmol/L(8mg/d1);③血尿酸增高伴有痛风者;④口侍备物中有尿毒症气味、伴食欲丧失和恶心、呕吐等;⑤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肾性高血压或尿毒症性心包炎,用一般治疗无效者;⑥出现尿毒症神经系统症状,如个性改变、不安腿综合征等。
3.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凡能够通过透析膜而被析出的药物及毒物,即分子量小、不与组织蛋白结合,在体内分布比较均匀、而不固定于某—部位者,均可采取透析治疗。如巴比妥类、甲丙氨酯(眠尔通)、甲喹酮(安眠酮)、副醛、水合氯醛、氯氮卓(利眠宁)、海洛因、乙醇、甲醇、乙酰水杨酸、非那西丁、对乙酰胺基酚(扑热息痛)、奎宁、环磷酰胺、异烟肼、砷、汞、铜、氟化物、溴化物、氨、内毒素、硼酸、四氯化碳、三氯乙烯以及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万古霉素、多粘菌素等。透析应争取在8~12h内进行。下列情况并非透析禁忌证:①呼吸暂停;②难治性低血压;③昏迷;④肺部感染;⑤原有肝、肾、肺疾患或糖尿病。
禁忌症
近年来,随着透析技术进展,血液透析已无绝对的禁忌证,只有相对禁忌证:①休克或低血压;②严重的心肌病变导致的肺水肿及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③严重出血倾向或脑出血。
用品及准备
1.患者的准备
(1)全面了解患者发病经过及心、肺、肝、肾功能(滚乱胸片、心电图、肝功能、血脂分析、白蛋白/球蛋白、尿素氮、肌酐、电解质、血气分析及酸碱、肌酐清除率、HBsAg、HCV、血常规、血小板、出血凝血时间、KPTT),生命体征,有无感染以及可利用的血管,以便确定患者是否适宜透析治疗。
(2)临时性血管通路:①颈内静脉插管(方法见中颈内静脉穿刺插管术)。②锁骨下静脉插管(方法见锁骨下静脉穿刺插管术)。③股静脉插管:是建立临时血管通路常用的方法。常采用Seldinger技术经皮穿刺插入多孔双腔导管至股静脉建立血管通路,优点是简易、快速、血流量充足,一般医务人员容易掌握,置管并发症少;缺点是该部位感染率高。④直接穿刺:选用外周动、静脉(足背动脉、桡动脉、股动静脉和正中静脉)建立血管通路。但动脉穿刺难度大,且易损伤血管,导致血肿及动脉瘤,有时血流量还可能不足。⑤动静脉外瘘(Quinton-Scribnershunt)。
(3)永久性血管通路:①动静脉内瘘(Brescia-Ciminofistula):(参见静脉内瘘术)。②其他:亦可采用自体血管、人造血管或经处理后的脐带血管、异种(牛颈动脉)血管等作移植。
2.透析室一般要求①透析室应清洁整齐,空气流通,室温适宜(15-28℃)。②地面用奥扑清洁消毒液洗刷,每日用紫外线灯或电子灭菌灯照射30min.③每日更换清洁床单、枕套、被套。④工作人员入内要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及口罩、换工作鞋,无关人员禁止入内。
3.透析器、透析管道及内瘘穿刺针的准备遵医嘱准备不同类型的透析器,并根据不同类型透析机及不同患者内瘘状况选择不同动、静脉管道及穿刺针。
方法及内容
1.准备
①接通电源,开启供老液水装置。②将透析液吸管插入浓缩透析液桶中,若为透析液中心供给,则应开启透析液中心供给装置。③开启透析机监护器,将透析器及血液管道安装在监护器上,正确连接。④检查透析液电导度、透析液温度及流量。机器进入透析状态后,连接透析器。
2.接管
①动静脉内瘘穿刺后,分别与透析管道动静脉端相连。②动静脉外瘘应在无菌操作下分开动静脉连接管,与透析管道动静脉端相连。③遵医嘱留取血液标本。④将透析管路与内瘘穿刺针或外瘘管牢固连接。
3.透析
(1)开动血泵,将血流量逐渐调至200ml/min以上,肝素泵注入量调至所需值。设定透析液温度,根据患者体重增加情况设定跨膜压(TMP)。检查监护器功能是否正常(空气报警;动静脉压力报警范围;漏血报警;透析液电导度报警),详细记录监护器各种参数。有中心监护站者,应将监护器与机器连接,并开始记录透析时间。(2)单纯超滤者,开启机器超滤键,将TMP调至所需值进行超滤。(3)序贯透析,先超滤1-2h,然后关闭超滤,继续透析。(4)高低钠透析,根据患者情况控制和调节透析液的钠浓度和报警范围。(5)低温透析,可将其透析温度调节至34-35.5℃。
4.结束
(1)透析结束前30-60min先关闭肝素泵。
(2)结束时,以5%葡萄糖盐水250ml将透析器及管道内的血液缓缓驱入患者体内,必要时留血标本作有关检查;拔出内瘘穿刺针,穿刺点点状压迫5-10min,或分离动静脉外瘘管,以连接头将两端严密吻合。(3)将透析液吸管从浓缩透析液桶取出,插入冲洗口冲洗10min.(4)消毒监护器内透析液通道,清洁擦洗机器。(5)关闭透析监护器,切断水源、电源。
附:透析器及血液管道的清洁消毒方法
(一)手工处理方法
1.冲洗用水用反渗水或软化水。用水细菌计数应<200Fu/ml,鲎试验内毒素<1ng/ml.
2.透析结束时透析器及血液管道的处理用驱血后剩余的5%葡萄糖盐水快速冲洗透析器及血液管道残血。
3.正向冲洗水源接透析器管道,冲洗血室。冲洗水压力为25磅/平方英寸(PSI),冲洗清洁为止。
4.反向冲洗水源接透析器的透析液入口,出口塞紧,水压25PSI,冲洗3-10min.
5.灌化学消毒剂用3%双氧水灌满透析器,静置30min,然后用反渗水正反向冲洗。
6.测试中空纤维容积透析器灌满水,维持水压10PSI,时间1-2min,然后把水全部放入一量筒内计算,若容量减少不超过20%,透析器可重复使用,否则应丢弃。
7.血液管道处理血液管道经反渗水或软化水冲洗至清洁为止,若管壁有血凝块附着,可用1%复方次氯酸钠溶液浸泡后冲净。
8.消毒用0.1%-0.3%过氧乙酸分别灌入透析器血室及透析液室、血液管道,空气除泡器及所有分接头处,塞住所有进出口,放置于清洁、干燥处备用。
(二)自动清洗机的使用
按各厂商提供的说明书进行操作。
并发症
血液透析时的并发症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技术性故障引起,完全可以避免;另一类属透析疗法本身所带来的并发症。
1.技术性故障或意外
(1)透析膜破裂:常因静脉端突然阻塞、负压过大或透析器多次复用所致,此时可见透析液被血染。
防治:合理复用透析器,透析膜破裂需更换透析器。
(2)凝血:肝素剂量不足、低血压时间长、血流量不足、血液浓缩、血流缓慢等均可诱发透析器及血液管道凝血。表现为血流缓慢、静脉压升高或降低,随后除气室内泡沫增多或管道内出现凝血块。
防治:①测定血凝时间;②合理应用肝素;③提高血流量;④防止低血压;⑤严重凝血时应立即停止透析,禁止将血液驱回体内。
(3)透析液高温:常因血液透析机加热器失控所致。曾有透析液温度达55℃,患者发生溶血和高钾血症而死亡的报告。
防治:①透析前应认真检修血液透析机温度监护器。②如果发生此意外,透析器及血液管道内血液不能输入体内,应立即输新鲜血使红细胞维持在一定水平,用无钾透析液继续透析,密切注意高钾血症所致的心脏改变。
(4)透析液配制错误:使用低渗性透析液可导致稀释性低钠血症,血清钠<120mmol/L,临床表现为水中毒,如头痛、恶心、肌肉痉挛、丧失定向力、意识错乱、抽搐、溶血,伴有背痛与腹痛。高渗透析液可引起高钠血症、细胞脱水,表现为口渴、头痛、定向力丧失、木僵和昏迷。
防治:①低钠血症发生后应立即改正常透析液透析。②高钠血症发生后,应输入低渗液体,用正常透析液透析。
(5)硬水综合征:常因反渗机故障所致。透析液内钙、镁含量增加,出现高钙与高镁血症,表现为恶心、呕吐、头痛,血压升高,皮肤烧灼感、发痒、发红,兴奋和昏迷。
防治:应用合格的反渗水进行透析。
(6)空气栓塞:常见原因:①血泵前管道有破损;②透析液内有气体扩散到血液内;③肝素泵漏气;④空气捕捉器倾倒;⑤驱血时将气体驱入;⑥接管或溶解瘘内血栓时空气进入体内。临床表现以空气多少、栓塞部位而不同,可有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烦躁、发绀、神志不清,甚至死亡。
防治:①强调预防;②一旦发生要立即夹住管道,左侧卧位,取头低脚高位至少20min,使气体停留在右心房,并逐渐扩散至肺部。吸纯氧(面罩给氧),右心房穿刺抽气。气体未抽出前禁止心脏按摩,注射脱水剂及地塞米松,用高压氧舱治疗等。
(7)发热:透析开始后即出现寒战、高热者,为管道污染或预充血入体内后引起的输血反应。透析lh后出现的发热多为致热原反应。
防治:①严格无菌操作;②透析前应仔细检查透析用品的包装是否完好及消毒有效期;③作血培养;④轻者静滴地塞米松5mg,或用琥珀酸钠氢化可的松50-100mg,重者应停止透析;⑤给予广谱抗生素。
(8)病毒性肝炎:是维持性透析患者严重的感染并发症之一,并可在患者之间交叉传播,甚至可造成对医务人员的威胁,引起肝炎的流行。
防治:①定期检查患者及工作人员的肝功能、乙型肝炎标志物和抗HCV抗体及HCVRNA检测。②工作人员注意个人防护,戴手套和口罩,在透析室内严禁进餐。操作中勿刺破皮肤,如有暴露创口,应暂不从事透析工作。③透析器及血液管道复用需经过氧乙酸消毒。④透析中尽量避免输血。⑤HBsAg阳性患者隔离透析,按传染病患者隔离、消毒措施处理。透析器、血液管道及穿刺针用后丢弃。⑥医务人员及透析患者可以主动免疫、注射疫苗。⑦丙型肝炎可用干扰素治疗。
2.透析治疗所致的并发症
(1)失衡综合征:一般在透析开始后1h发生,迟者可在透析结束后数h.轻者表现为头痛、呕吐、倦睡、烦躁不安、肌肉痉挛;中度者表现为扑翼样震颤、肌肉阵挛、定向力丧失、嗜睡;重者表现为精神失常、惊厥、木僵或昏迷。
防治:①首先进行诱导透析,减少透析时间,增加透析频率,适当提高透析液钠浓度,超滤脱水不宜过快。②出现症状者可静注50%葡萄糖或3%氯化钠40ml,抽搐时静注地西泮(安定)10mg或苯妥英钠0.1-0.2g,注意纠正酸中毒。③重者停止透析。
(2)低血压:透析中低血压多数与过量脱水,血容量急剧下降有关。在很短时间内过量的超滤,致使心搏出量和输出量降低。另外,低氧血症、自主神经功能(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长期低钠透析、醋酸盐透析、心血管功能不稳定、感染、透析膜或过敏性毒素,均可引起低血压。少数患者透析中发生低血压原因不明。
防治: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不同防治措施。①防止过量超滤:每小时超滤不宜超过患者体重的1%,采用定容透析机,定期调整患者的干体重。②改善心功能:心血管功能不稳定者、老年人及儿童不宜采用大面积透析器。③适当提高透析液钠浓度。④改变透析方式:应用碳酸氢盐透析或血液滤过与血液透析滤过。⑤合理应用降压药物。⑥一旦发生低血压,应将患者平卧,减慢血流量,并输入50%葡萄糖注射液100ml,或输白蛋白、血浆或全血,败血症所致者应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3)高血压: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并发症,常会导致心衰及死亡。高血压基本可分为“容量依赖性”和“肾素依赖性”两类。高血压的发生机制复杂,除容量和肾素外,交感神经、钙离子、心房利钠多肽等也可能参与致病。
防治:大多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前有高血压,通过透析治疗可以控制血压。未能控制时,可采取限制水、钠摄入量,加强超滤,降低干体重,合理应用降压药物,改变透析方式(血液滤过、血液透析滤过、不卧床持续性腹膜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