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给排水管道坡度是如何计算的
坡度(slope)是地表单元陡缓的程度,通常把坡面的垂直高度h和水平宽度l的比叫做坡度内( 或叫做坡比)用字容母i表示。【即坡角的正切值(可写作:i=tan坡角)】坡度的表示方法有百分比法、度数法、密位法和分数法四种,其中以百分比法和度数法较为常用。 (1) 百分比法 表示坡度最为常用的方法,即两点的高程差与其水平距离的百分比,其计算公式如下:坡度 = (高程差/水平距离)x100% 使用百分比表示时, 即:i=h/l×100% 例如:坡度3% 是指水平距离每100米,垂直方向上升(下降)3米 ;1%是指水平距离每100米,垂直方向上升(下降)1米 。以次类推! (2) 度数法 用度数来表示坡度,利用反三角函数计算而得,其公式如下: tanα(坡度)= 高程差/水平距离 所以α(坡度)= tan-1 (高程差/水平距离) 不同角度的正切及正弦坡度 角度 正切 正弦 0° 0% 0% 5° 9% 9% 10° 18% 17% 30° 58% 50% 45° 100% 71% 60° 173% 87% 90° ∞ 100%
2. 请帮忙计算坡度,污水管道50米,坡度千分之三,请问高差是多少如何计算的
坡度千分之三,就是每米3mm,50米长高差=50*3=150mm=15cm
3. 排水管坡度怎么算
给排水管道的坡度=(管首的管底标高-管尾管底标高)/管总长。不过在现实生活中室内排水管坡度都是不采用计算的方法的,因为计算的过程十分复杂,都是采用定值,比如50毫米的排水坡度为3.5%等。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8.5.23规定:凝水盘的泄水支管烟水流方向坡度不宜小于0.010,冷凝水干管坡度不宜小于0.005。而《通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9.3.5规定:冷凝水排水管坡度宜大于或等于0.008。
(3)污水管千分之三坡度怎么计算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室外的排水管坡度一般是没有范围的,但是室外排水管坡度也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管道的材质、管径的大小、流速的大小等各个方面都影响排水管坡度的设置。
另外室外排水管道坡度的设置与管道安装于验收有着非常严格的规定,室外排水管安装需要对部分项工程进行细部验收,项目经理、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共同参与检验批的质量验收,如果有分包项目,分包项目还需要不同的人员进行分别验收与签字。
室外排水管坡度是没有限制性要求。但是室外排水管坡度与室内排水管坡度就不同了,室内排水管坡度设置相对比较复杂,所以都不在分区域、分方位进行单独计算而是采取一个特定的数值,直接确定排水管坡度。
4. 排水坡度规范是怎样的
市政排水一般的坡度在千分之一到千分之三之间。具体要通过水力计算。一般来说小于千分之回一答,排水坡度太小流速太低,如果坡度太大,坡降比较厉害。比如千分之三的坡度,一公里埋深就要增加3米,从最浅处埋深1米计算,一公里后埋深就是4米了,两公里后就是埋深7米。所以千分之三的坡度埋深就增加的很厉害。如果管道埋深很深就会增加施工困难,另外还造成无法接入附近的河道和其他管道,在一定距离必须设置泵站提升水位后再行排放。
其实排水工程的坡度有时是倒算的,先确定坡度然后确定管道直径。因为下游管道埋深是确定的,下游接入的窨井或排放口的标高是确定的,然后最上游的标高通常也要参照其上游的管道标高,所以也是基本确定的。然后根据流量,管道类型(混凝土管还是塑料管)确定管径,同时保证上游管径不大于下游管径。
5. 请帮忙计算坡度,污水管50米,坡度千分之三,请问高差是多少如何计算的
坡度=高差÷水平距离
根据题意可知:坡度=千分之3=0.003,水平距离=50米
则高差=50×0.003=0.15米
6. 市政排水一般的坡度在千分之多少到千分之几之间
市政排水一般的坡度在千分之一到千分之三之间。横向陡坡不得陡于1:6。
具体要通过水力计算。小于千分之一,排水坡度太小流速太低,如果坡度太大,坡降比较厉害。
千分之三的坡度,一公里埋深就要增加3米,从最浅处埋深1米计算,一公里后埋深就是4米了,两公里后就是埋深7米。
千分之三的坡度埋深就增加的很厉害。如果管道埋深很深就会增加施工困难,另外还造成无法接入附近的河道和其他管道,在一定距离必须设置泵站提升水位后再行排放。
宽度大于3 m且表面未采用铺面封闭的中央分隔带排水时,将降落在分隔带上的表面水汇集在分隔带中央低洼处,并通过纵坡排流到泄水口或横穿路界的桥涵水道中。
分隔带的横向陡坡不得陡于1:6;分隔带的纵向排水坡度。在过水断面无铺面时不得小于0.25%,在过水断面有铺面时不得小于0.12%。
(6)污水管千分之三坡度怎么计算扩展阅读:
城市道路交通水平的指标有:
道路密度是行政区域内单位面积的道路总长度,中等城市道路密度为5.2~6.6(km/km),2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道路密度为5.4~7.1(km/km)。
城市道路面积密度是城市道路面积与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之比,2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为15%~20%。一般为8%~15%。
人均道路占有率是行政区域内道路面积与人口数量之比,城市人均道路占有率规划为7~15m/人。
道路排水包括路面排水部和路边排水部。
所述路面排水部从下至上依次为:基层、防水层、透水层,所述防水层上方设有路面排水沟槽;
所述路边排水部包括设置于道路两侧与所述路面排水部相邻的透水路沿石,以及所述透水路沿石下方的路边排水沟槽。
所述透水路沿石包括:透水表层和透水强化层,所述透水表层中含有透水材料,所述透水强化层与所述透水表层内表面相邻接;所述透水强化层内具有空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