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废水污水 > 中国一年造纸产生的废水有多少

中国一年造纸产生的废水有多少

发布时间:2025-02-18 05:54:14

㈠ 造纸工业有哪些污染源

造纸工业的污染源具体有以下三点:

1、原料制备过程中产生粉尘、树皮、木屑、草末;制浆和碱回收、漂白过程中产生废气、粉尘、废水、石灰渣等。

2、抄纸过程中产生的白水,都含有污染物。

3、噪声公害,也是造纸工业的一大问题。

造纸工业对环境的污染可分为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3类。

造纸工业环境污染与防治固体废弃物有腐浆、浆渣、树皮、碎木片、草、草根、草末、含硅白泥、石灰渣、硫铁矿渣、煤灰渣等,它们侵占场地,沥滤出来的浊水污染水体和地下水源。

(1)中国一年造纸产生的废水有多少扩展阅读:

污染防治可分厂内就地无害化处理和厂外废水处理两类。

厂内治理包括:

1、加强备料(除尘、除泥沙、去皮、去髓等),采用水膜除尘器,减少备料车间粉尘污染,收集废料,燃烧回收热能,如使用树皮、木屑、草末烧锅炉。

2、收集跑冒滴漏黑液、绿液、白液,用电子计算机控制测量其浓度,自动送回相应的槽缶,减少排污。

3、提高蒸煮黑液提取率,加强管理,增加逆流洗浆段数,减少随洗后浆带走的蒸煮黑液量,并采用完善的蒸煮废液回收化学品和热能的技术,如碱回收,以及其他的废液综合利用技术。

厂外废水处理:

1、全厂总排出口的废水在排入水体前,进行一级或二级处理,然后排入水体,或将废水用于灌溉,利用土壤和植物净化废水。

2、一级处理主要是去除悬浮物,有沉淀过滤及气浮等方法,个别厂在废水中加絮凝剂,可去除部分溶解性胶体有机物,如木素和色素等。

3、二级处理为生化处理,主要去除BOD。

㈡ 工厂造纸的时候,对水的污染究竟有多大

造纸废水水质

造纸工业既是水污染大户又是用水大户。据不完全统计,其废水排放量达20多亿吨,占全国工业废水排放量的11%以上,COD排放量更是多达300多万吨,占全国 COD排放量的42%,居第一位。近年来,由于水资源的匮乏、经济的持续增长,导致水资源价格的不断提高以及面对严峻的环境污染形式,国家对环保执法力度的进一步加大,要求造纸企业寻求一种符合国家环保政策要求的新工艺、新技术,来实现造纸废水的循环利用。

造纸工业所产生的废水具有种类繁多、水量大、有机污染物含量高特点,属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废水来源于制浆及造纸各个工艺环节中,其物理性质及有机污染物的浓度各不相同,针对废水的特征确定有效的处理工艺,当前用于造纸工业废水处理的主要方法有沉淀、气浮、吸附、膜分离、好氧生物、厌氧生物等处理方法以及几种工艺结合的处理方法。

㈢ 造纸污水处理技术

造纸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一定的地位,纸和纸板的消费水平,是衡量现代化水平与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同时众所周知,造纸工业是水污染大户。据不完全统 计,1995年全国县及县以上造纸企业排放废水量约为24亿吨,占全国工业废水排放量的11%,居第三位;COD排放量为300余万吨,占全国COD排放 量的42%,居第一位。由此可见,为了控制污染,保护环境,迫切需要解决造纸工业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问题。
造纸工业既是水污染大户又是用水大户。例如,以商品浆和废纸为原料的造纸生产,根据规模、设备状况、生产管理等因素,吨纸水耗为数十吨~上百吨之间,一座年产10万吨的造纸厂,每日耗水量约25,000m3~35,000m3。为了节省我国有限的水资源,寻求经处理后造纸废水的回用可行性,亦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具有显明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的新课题。
2 造纸(废纸类)废水来源与性状

2.1污染成份
废纸类造纸废水是以废纸、商品浆(大多为进口漂白木浆)为主要原料,生产多种规格的白纸板、白卡纸、箱板纸、瓦楞纸等产品。排放的废水主要来自废纸的碎 浆、筛选、浮选及抄纸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如根据生产需要有脱墨工序的话,则还有脱墨废水等等。废水中的主要成份是细小悬浮性纤维、造纸填料、废纸杂质和少量果胶、蜡、糖类,以及造纸生产过程中添加的各类有机及无机化合物。废水的特点是,SS、COD均较高。在COD的组成中,非溶解性COD较高,约占60%以上,溶解性COD较低。而溶解性COD又是较难生物降解。
2.2水量和水质
目前,国内造纸(废纸类)企业因原料、设备、 工艺操作等不同,排水量差异较大。通常吨纸产品的排水量在100~200m3,低者小于50m3,高者超过200m3。废水水质因排水量而异。吨纸产品排 水量低,则排放废水中污染物浓度高;反之亦然。据测算,在一般情况下,造纸(废纸类)的产污系数为70~90kg COD/t纸。据此推算废水水质如下:
吨纸产品排水量为60.0m3左右时,SS 2000~2500mg/l
COD 2200~3000mg/l
吨纸产品排水量为100.0m3左右时,SS 700~1100mg/l
COD 800~1200mg/l
吨纸产品排水量为150.0m3左右时,SS 500~800mg/l
COD 600~900mg/l
吨纸产品排水量为200.0m3左右时,SS 400~600mg/l
COD 500~600mg/l
2.3 废水回用(链接)
根据造纸(废纸类)生产工艺,碎浆、打浆和冲网工序中的生产用水,对SS的要求较高,而对COD的要求不高。如碎浆、打浆用水,一般地要求 SS≤100mg/l,冲网用水SS≤30mg/l,COD可在150~200mg/l。若在处理过程中能有效地降低SS,并且去除大部分CDO,则使处 理水水质有可能满足诸如打浆、冲网等生产用水的要求,从而实现部分处理水生产回用,减少排放量。
自2002年以来,本公司从事废水处理和废水回用多年,承担着大量企业废水处理工程项目。经使用表明,这些设施的处理效果良好,不仅使处理水达标排放,而且达到了部分水生产回用。现将有关处理与回用技术介绍和探讨如下,供参考。

3 造纸(废纸类)废水处理技术

3.1造纸(废纸类)废水处理及回用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造纸(废纸类)废水主要为有机和无机物所污染,废水中的SS和COD含量高,而N、P含量偏低。根据国家排放标准的规定和回用水的要求,此类废水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去除SS和COD污染物质。
废水中的COD由非溶性COD和可溶性COD两部分组成,通常,在造纸(废纸类)废水中,非溶性COD占COD组成总量中的大部分,因此,当SS被除去时,非溶性COD同时亦可大部分被降低。
废水中的BOD同COD的比值一般约为0.15~0.25,生化性较差,大部分BOD和可溶性CDO主要应用生物方法去除。
3.2技术概况
国外,在欧洲有采用厌氧处理技术,对高浓度的造纸(废纸类)废水,如脱墨废水先进行预处理,而后再同其他废水混合进行好氧处理。这种处理方法的前提是需要有相应的生产工艺和先进的生产设备相配套,提高废水中可溶性CDO的浓度,使之能适宜进行厌氧处理。而在北欧、亚洲和我国的台湾地区,比较广泛采用的是物化—生化处理方法。使处理水水质达到排放要求。
目前,我们采用的处理技术通常有:
(1)气浮(链接)或沉淀法(链接)
沉淀或气浮法可去除大部分SS,同时可去除大部分非溶性COD。对一些吨纸产品排水量在200m3左右的小型企业,由于排水量大,废水浓度低,通过气浮或沉淀处理后,处理后出水水质有可能接近或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但是,污染物排放总量不能达到控制目标。
(2)气浮或沉淀法同生物处理法相结合
废水先经气浮或沉淀去除大部分SS和非溶性COD,而后再用生物处理方法进一步去除COD和BOD,使COD和BOD均能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对于吨纸产品废水排放量在150m3以下,废水COD在800~1000mg/l以上的大、中型企业来说,由于原废水SS和COD浓度较高,不可能期望 通过气浮或沉淀处理的方法使处理水水质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这样,势必要在物化处理之后,采取比较经济、实用、有效的生物处理方法,最终使处理水水质达 到排放标准。
3.3集回收、回用和废水处理于一体的综合处理技术
由上述可知,目前国内外对造纸(废纸类)废水的处理大多着眼于使处理水水质达标排放上。我们认为,根据造纸(废纸类)生产的特点和所产生废水的性状,将废水处理同纤维回收、废水回用结合起来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加以考虑,似更为合理,使废水处理更能适应环境保护和生产发展的要求。我们经过近多年的工程实践,拟制了较能符合我国国情的造纸(废纸类)废水综合处理技术。这种技术的基本要点是:
(1)采用斜管过滤,以去除相当部分的SS和非溶性CDO。并且可以进行纤维回收回用。
(2)采用高效气浮,去除大部分SS和非溶性COD,部分水可回用于碎浆、打浆生产用水。
(3)采用A/O法生化(链接)处理,出水达标排放。视需要,部分水再经过滤,使出水SS≤30mg/l,可回用于造纸冲网生产用水。

5问题讨论

(1)从大量的造纸(废纸类)废水处理工程实践表明,我们所采用的集回收、回用和废水处理于一体的综合处理工艺和技术是可行的,有效的,达到了预期目的。
① 对中、小型的老企业,由于吨纸产品排水量大,约150~200m3,原水SS和COD浓度较低,当采用过滤 — 气浮或沉淀方法进行处理时,可去除大部分SS,去除率可达75~95%。在去除SS的同时,非溶性COD亦被除去,COD去除率为60~85%。由于此类 废水的COD值不高,一般为400~700mg/l,而非溶性COD又占较大比重。所以,一般地,处理水水质为pH 7~8,COD150mg/l以下,SS 70mg/l以下,接近或达到国家排放标准,部分水可以生产回用。
② 对新建的大型企业,由于吨纸产品排水量小,约20~60m3,废水SS和COD浓度较高。虽然经沉淀法一级处理后,SS去除率为70~80%,COD去除 率为70%左右,但是因为原废水浓度较高,经一级处理的出水水质仍然不能达标,必须要进行后续生物处理,以去除可溶性COD所组成的有机污染物。经生化处 理后,一般地,处理水水质为pH 7~8,COD 100mg/l以下,BOD 20mg/l左右,SS 20~50mg/l左右,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并且可部分回用于生产。
(2)一级处理可采用高效气浮或混凝沉淀方法。一般情况下SS去除率 为90%左右,处理水SS为100mg/l以下,出水可部分回用于打浆等生产用水。混凝沉淀法是一种成熟,稳定和通用的处理方法。同气浮法比较,电耗比较 低,操作较简单。但是,在相同条件下处理效果不如高效气浮法。若为了达到相同的处理效果,势必适当增加投药量。两种处理方法的选用可结合企业情况因地制 宜,因厂制宜地选择。但是,当一级处理后的出水要回用于生产时,由于气浮对SS和COD的处理效果较好,因此更是逊色。
(3)二级处理采用生 化处理方法,我们采用的是国外的A/O(兼氧-好氧)处理法。这种A/O处理法有别于国内于90年代初一些专家和研究者提出的“兼氧-好氧生物处理法”。 后者主要是针对高浓度或好氧生物难降解废水的处理。通过兼氧段的兼氧微生物作用,使废水中复杂的、大分子有机物水解酸化,而成为易于被好氧微生物摄取的简 单的、小分子的有机物。为了在兼氧段达到水解酸化目的,在A段水力停留时间一般为4~6h。而我们在工程中所采用的A/O处理技术,A段的主要作用是对菌 种的筛选与优化,在A段微生物只是对有机物进行吸收和吸附,而对有机物的分解主要是在O段完成的。因此,A段停留时间短,约1.0h以下。由于大部分有机 物在兼氧槽中被脱磷菌所收咐,因此,在氧化槽(0池)中的丝状菌生长受到抑制,可形成沉淀性能良好的污泥,避免污泥膨胀。
(4)根据造纸(废 纸类)生产的特点,某些生产工序对生产用水水质要求主要是SS,例如:碎浆、打浆用水要求SS≤100mg/l,造纸冲网用水要求SS≤30mg/l,而 对COD的要求可在200mg/l以下。因此,一般情况下,经过物化处理的废水部分用于打浆,生化处理后出水部分回用于冲网生产,是可行的。这可节约我国 有限的水资源,为企业开辟了第二水源,在经济上又可减少取水费用,有利于降低成本。
(5)造纸(废纸类)废水的SS含量高,特别在初期运行中,由于工艺、设备等方面原因,SS值往往大大高于设计值,因此对污泥的脱水和出路问题一定要慎重对待。在实践中由于污泥问题而影响处理效果和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的不乏一例。在污泥处置问题上主要
注意三个环节:一是初沉池前的预处理;二是初沉污泥的及时排除;三是,污泥脱水设备的效率与能力。

6初步结论

(1)以商品浆和废纸为原料的造纸废水是造纸工业水污染的重要的和主要的组成部分,搞好造纸(废纸类)废水处理对减轻造纸工业污染有着重大意义。
(2)大量工程实践表明,根据以商品浆和废纸为原料的各个造纸企业的排放水量和水质情况,采用纤维回收、废水处理和回用的综合处理技术是可行的。分别不同的情况,可使处理水水质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且部分回用于生产,还有部分纤维回收。有显著的环境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
(3)污泥的处置与出路问题一定要慎重对待。

㈣ 造纸工业废水主要成分

制浆造纸废水的成分复杂,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纸浆方法、产品种类和原料种类等。
悬浮物质主要来自备料工段的树皮、草屑、泥沙以及炉灰、矿渣等,还有各工序流失的纤维、填料等。
废水中的BOD主要来源于制浆蒸煮工序,纤维素分解生成的糖类、醇类、有机酸等。在化学浆中,蒸煮废液的BOD5发生量占80%以上。
COD和着色物质主要来源于制浆蒸煮工序的木素及其衍生物。
废水中的有毒物质主要有蒸煮废液中的粗硫酸盐皂、漂白废水中的有机氯化物(如二氯苯酚、氯邻苯二酚等),以及微量的汞、酚等。然而,这些有毒物的含量通常很小,其中漂白废水中的有机氯化物的毒性和“三致”作用在发达国家中引起广泛关注。
中国造纸工业的污染尤为严重。草类纤维原料比重较大(约占60%),企业规模小,生产工艺和设备落后,原材料、能源和耗水量大,导致污染问题更加严重。1985年估算,我国造纸工业年排水量为370亿立方米,仅次于化学工业和钢铁工业,位居第三位,约占工业废水总排放量的1/10。排放的BOD5负荷每吨产品为210kg,年排放BOD5为173万t,占全国BOD5总排放量的1/4。

㈤ 给一些造纸对森林树木造成破坏的数据,比如一年多少公顷

造纸业在中国是重度污染行业,有人称,中国的造纸业是“用白纸染黑了河水”。几十年来。中国为造纸业越来越大的生产力付出了高昂的生态代价。

据2002年中国环境年报公布的数据表明,中国纸业的排水量为35.3亿立方米,占全国工业总排水量的18.2%;COD(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排放量287.7万吨,占全国总排放量的40.8%。这只是监测到的数据,实际情况要更严重。

小造纸厂是造纸业最大的污染源。据南京林业大学李忠正教授介绍,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有造纸企业1万多家,其中90%是年产1万吨,甚至是几千吨的小厂。

中国之所以能有如此多的小造纸厂,直接原因是这些小纸厂使用的是草浆,成本较低。但是残余草浆和漂白过程中排放的废液却形成了最主要的污染源。目前业内公认,草浆黑液的处理技术在世界范围内还未完全解决,特别是中小规模的造纸企业在这方面更有欠缺。可以说,以草浆为原料的中小造纸厂,生产即代表污染。

这种“以草为主”造纸工艺在芬兰早已被淘汰.据UPM中国首席代表、亚太地区业务发展副总裁素依兰(Soile Korhonen)女士介绍,目前芬兰的造纸厂基本都是使用木浆,污染要轻得多。UPM是世界上最大的森林与造纸工业集团之一,在芬兰拥有93万公顷森林。木浆造纸需要的投资比草浆造纸要高得多.工艺也先进的多,一些小的造纸厂根本不具备这个能力。

芬兰没有小造纸厂吗? “曾经有过,现在没了.”素依兰女士说,芬兰造纸业在其逾百年的发展中,小造纸厂不是倒闭了就是被兼并了,现在全国只剩下四家“巨无霸”级造纸企业。她认为,即使政府不出面关停小纸厂,它们未来也会被市场淘汰;政府出面干预,加速了小纸厂的灭亡,会减少它们对环境的危害。

完善的环境保护制度是芬兰能够在环境可持续指数(ESI)的排名中名列第一的主要原因。芬兰是世界上最早制定环保法的国家,与法规相辅相成的还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

从1992年9月起,芬兰政府通过实行环保许可证制度,对工厂的排放物进行严格限制,促使企业选择最有效的措施控制排污,并在生产过程中随时监测废水、废料和废气中的有害物质含量。工厂企业在设计规划、改造扩建及采用新原料时,必须首先申请并获得有关当局颁发的环保许可证。
通过环保许可证制度,芬兰环保部门还可随时获得工厂企业废水或废气排放的有关资料,从而实现对企业是否严格执行有关规定进行监督。这项制度效果明显,目前占芬兰全国工业污水总排放量90%的造纸工业污水已基本得到净化,城市污水的净化处理率也达到了百分之百。

素依兰女士说,环保设施是芬兰工厂的一部分。在设计工厂时就已经考虑到了,而不是建成工厂后再加进去。将环保设施作为工厂的一部分进行建设比工厂建成后再添加环保设施成本要低很多。

UPM常熟纸厂紧靠长江,造纸用的是长江水.“但是我们排到长江里的‘污水’比这些水从长江引
人工厂时还要干净。”素依兰说。

UPM常熟纸厂采用世界最先进的污水处理设备,整个系统全部实现自动控制和在线监测,监测系统与环保局信息网络连接。自投产以来,出水水质各项指标均优于国家一级排放标准。通过处理污水还可以回收一部分木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为企业节约了原料成本。

“我们的产品是一流的,我们也把环保成果看成我们的一种产品,理应也是优质的。对于企业来说,环保是企业信誉的一方面,特别是对于造纸企业.很难想象一个不顾环保的企业能够在世界市场上建立良好的声誉。”

UPM非常注重环保宣传与沟通。集团和分支机构负责公关事务的人员与环境管理人员一起,策划和实施环境公关工作。例如,集团下属的许多纸厂和浆厂都定期举行“开放日”活动。来访的有客户、新闻媒体、学生、当地居民和环境官员。他们可以了解工厂的生产情况、环境达标情况,并可以直接与厂方沟通交流。从2001年起, UPM还在南京大学设立了“芬欧汇川环境保护奖学金”,用以奖励学业优异的环境专业的学生。

UPM在环保方面的成绩为它在世界市场上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2004年底公布的年度道琼斯全球可持续发展指数林产品和纸张行业类公司的排名中,UPM名列榜首。2003年3月,UPM常熟纸厂顺利通过了IS014001环境管理系统认证。UPM常熟纸厂还获得了“国家环境保护百佳工程”称号,这个荣誉对于一家造纸企业来说尤为难能可贵。

正是因为有了UPM这样注重环保的企业,芬兰才不会出现中国这么严重的水污染问题。

造纸不以牺牲森林为代价

芬兰造纸工业发展了100多年,森林覆盖率不但没有下降,反而增加了,达到了70%,素依兰女士解释说,这主要得益于芬兰完善的森林管理制度。芬兰的所有林地都有明晰的产权,林地主人在卖掉一定数量的林木后,必须在原地重新种植树苗,以保证森林使用的可持续性。有了这一制度的约束,中国的对森林过度砍伐、无人问津的情况在芬兰不可能出现。

UPM科学地管理着集团在芬兰境内拥有的92万公顷森林,同时,通过符合环保的木材采购行为来影响更大范围的森林采伐行为。例如,集团开发了一系列追踪木材原料来源的办法,确保不购进保护区木材、不购进政府不允许采伐的木材等等。森林环保认证也是集团积极支持的活动。UPM的森林管理部门还担负维护森林生态平衡的责任,将护林的工作提高到保护生态的高度,例如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多种小生态等等。

另外。芬兰企业对木材的利用率高得惊人,达到了100%。拿UPM来说,树木采伐后,较粗的部分运往木业分部下属工厂,生产锯木材或胶合板;较细的部分和树梢、枝桠等运往造纸厂制浆造纸。制浆后的废料如树皮、浆渣可燃烧,用于造纸能源;木材加工及胶合板生产的废料木屑则可以作为浆厂的原料。这种最大限度地利用木材是保护森林资源的有效措施。

2004年5月,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专程到芬兰考察了芬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管理,以及芬兰森林工业的集约经营,此行的重点是参观UPM的一家工厂。

2005年4月,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在访问芬兰期间也参观了芬欧汇川的林业采伐经营和林浆纸一体化工厂。

㈥ 造纸厂污染多大

造纸工业是我国污染环境的主要行业之一。国务院要求,到 2000 年底以前,全国所有工业污染源都必须达标排放。解决中国造纸工业的污染已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

目前我国制浆造纸工业污水排放量约占全国污水排放总量的 10—12%,居第三位;排放污水中化学耗氧量约占全国排放总量的 40—45%,居第一位。造纸工业已成为我国污染环境的主要行业之一。

制浆造纸生产中的废水主要是蒸煮废液、中段废水和造纸白水三部分。蒸煮废液的污染负荷约占全部制浆造纸废水的 80%,是最主要的污染源,其次是中段废水。造纸白水回改技术,在我国已普遍推广。大型纸机一般都采用了多园盘过滤机,中小企业则采用气浮池或多园盘过滤机进行白水回收,使造纸白水得到了充分的回用,有的已实现封闭循环。造纸白水的污染治理在技术上已没有障碍。蒸煮废液和中段废水的污染治理是我国造纸工业污染防治的重点和难点。

木材制浆造纸蒸煮衫历废液的污染治理,无论是碱法或酸法制浆,在国际上,技术都已成熟。我国造纸原料中,木材原料品占很小的比重或配搜,在自制浆中,木浆比例不足 10%。国内以木材为原料的化学浆厂基本均已配套了碱回收系统,碱回收率可达 90% 以上。尽管回收率仍低于国际先进水平,但运行良好。少量生产漂白木浆的中段废水,由于采用传统的 CEH 三段漂,虽然还没有解决二恶英的污染问题,但经两级处理,还可以达标排放。

我国以非木材为原料的制浆造纸企业普遍规模小,装备比较落后,其废水的污染治理程度远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存在的问题多,是最主要的污染源。

我国造纸原料以非木原料为主,非木原料中又以麦草为主。制浆方法以碱法为主,其他还有很少量的酸法制浆和亚铵法制浆。非木原料蒸煮废液的特性与木材原料相比有很大的不同。据测算我国麦草碱法化学浆年产量约 340 万吨左右,每年用碱量约 100 万吨。目前,大多数企业没有配套的碱回收系统。通过碱回收系统回收的碱不到 5%,95% 以上的烧碱连同被溶解的有机物被排入水体。全国麦草浆 CODcr 的排放量约占整个造纸工业排放总量的 74% 以上。

早期的麦草浆碱回收设计,大都参照和沿用了木浆的设计参数,结果使碱回收系统难以正常运行。油耗高、成本高,碱回收率很低,运行故障多。由于碱回收率低,部分污染负荷被转移到中段废水来处理,使得中段废水的处理费用居高难下,进而影响整个企业的经济效益。对麦草制浆废水还不能实现经济有效的治理,这是我国造纸工业污染防治面临的一大难题。

针对麦草浆碱回收的问题和难点,国内曾有一些研究人员进行了其他污染治理技术的研究,方法达十多种。诸如通过超滤和电渗析法分别回收木素和碱,还有通过裂解法回收烧碱以及醋酸等多种裂解产品;还有的通过酸析木素,然后对澄清液进行生化处理等等。这些探索和实践也使造纸工作者进一步认识到传统的碱回收方法仍然是治理麦草碱法化学浆蒸煮黑液污染问题比较适宜的方法。对麦草浆碱回收一些技术难题,如黑液的降粘、除硅、提高提取率和碱回收率,还需要继续进行攻关。 彻底解决中国造纸工业污染问题,必须结合造纸行业结构调整的整体要求,从原料结构、装备水平、企业规模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 我国造纸工业较为严重的污染状况是多种原因造成的。非木材原料比例过大、企业规模过小、装备落后造成对污染较难实现经济有效的治理,是最重要的原因。当前要积极采取一些措施,如:扩大使用商品木浆和二次纤维,充分回收利用废纸,积极推进林纸一体化,加快发展造纸速生丰产林基地,努力提高木材原料比重;支持一批重点企业通过技术改造达到比较合理的生产规模,实现装备技术水平的跨越,并彻底解决污染问题;支持 3.4 万吨/年以上规模的麦草化学浆生产线通过建设碱回收和中段水处理系统,实现达标排放;加强造纸工业环境保护领域新技术、新设备的研究与开发,学习、借鉴、卖帆引进国际先进技术、装备,逐步提高造纸工业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的水平,实现我国造纸工业持续稳定发展。 QQ1075032707

㈦ 工厂造纸的时候,对水的污染究竟有多大

造纸工业是水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同时也是大量用水的行业。据不完全统计,该行业的废水排放量超过20亿吨,占全国工业废水排放量的11%以上,COD排放量高达300多万吨,占全国COD排放量的42%,位居各行业之首。随着水资源短缺、经济增长,水资源价格不断上升,以及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国家加大了环保执法力度,造纸企业被迫寻找符合国家环保政策的新工艺和新技术,以实现造纸废水的循环利用。造纸工业的废水具有种类多、水量大、有机污染物浓度高等特点,是工业废水中难以处理的一种。废水来源于制浆和造纸的各个工艺环节,其物理性质和有机污染物浓度各不相同。针对废水的特点,确定有效的处理工艺至关重要。目前,用于造纸工业废水处理的主要方法包括沉淀、气浮、吸附、膜分离、好氧生物处理、厌氧生物处理等,以及这些方法的组合。
一、造纸废水来源
废水的水质和排水量以及产污量相关。产污量受原料、制浆得率的影响,同时,产污量与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助剂有关。例如,在造纸过程中,有机化学品作为添加剂或助剂,并不完全保留在纸张中,流失到废水中的部分会对排水水质产生影响,导致COD等指标升高。可吸附有机卤化物的来源主要是含氯漂白剂、消毒剂和部分添加剂(如湿强剂等)。因此,根据原料种类、化学品投加量、生产工艺、产品类别、回用废水治理程度和回用量,通过物料衡算来确定制浆造纸废水的污染物产生情况。
二、各生产工序废水水质
备料废水的污染物排放量根据原料种类和备料方法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以原木为原料时,废水中COD、BOD和SS分别为0-10kg/t浆、0-5kg/t浆和0-8kg/t浆;以非木材为原料时,废水中COD、BOD和SS分别为20-60kg/t浆、8-20kg/t浆和30-80kg/t浆。
化学制浆废水主要包括蒸煮废液、洗选漂废水和制浆各个环节产生的溢流水等。蒸煮废液在化学制浆生产过程中污染物产生量最大,例如碱法制浆黑液包含了制浆造纸过程中90%以上的污染物,其中含有大量木质素和半纤维素的降解产物、色素、戊糖类、残碱及其他溶出物。蒸煮废液的污染负荷与制浆得率、制浆工艺条件等密切相关。由于化学浆得率较低,废液中BOD、COD和SS分别为350-425kg/t浆,经碱回收后产生的污冷凝水中BOD和COD分别为5-10kg/t浆、10-30kg/t浆,SS含量极低,可忽略不计。
洗选漂废水主要来源于洗选未漂白纸浆产生的蒸煮废液残留物,这一环节排出的废水中的污染物被称为洗涤损失。

阅读全文

与中国一年造纸产生的废水有多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洗浴废水余热回收机组 浏览:903
道路雨污水井怎么算土方 浏览:822
宿舍内饮水机多少度 浏览:815
自来水过滤壶哪个牌子好 浏览:952
淋浴的花洒有水垢了怎么洗 浏览:988
热法超滤膜 浏览:441
c过滤器模式 浏览:816
喝污水的游戏叫什么 浏览:432
废水桶如何做成玩具 浏览:258
空调冷凝提升泵示意图 浏览:706
医疗污水设计流量计算 浏览:91
工厂饮水机开关坏了怎么办 浏览:751
长油度醇酸树脂漆 浏览:735
提升泵干式与湿式 浏览:575
大型水处理反渗透设备 浏览:467
太阳能热水器水箱怎样清理水垢 浏览:686
医疗废水特点 浏览:715
医疗废水do 浏览:895
怎么判断废水可不可以进生化 浏览:148
饮用水反渗透除垢剂 浏览: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