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UPVC管到底是什么
性能特点UPVC管UPVC管是一种以聚氯乙烯(PVC)树脂为原料,不含增塑剂的塑料管材。
随着化学工业技术的发展,现可以生产无毒级的管材,所以它具备一般聚氯乙烯的性能,又增加了一些优异性能,具体来说它具有耐腐蚀性和柔软性好的优点,因而特别适用于供水管网。
由于它不导电,因而不容易与酸、碱、盐发生电化学反应,酸、碱、盐都难于腐蚀它,所以不需要外防腐涂层和内衬。
而柔软性好这又克服了过去塑料管脆性的缺点,在荷载作用下能产生屈服而不发生破裂。
曾经作过这样的试验:把一条DN50mm的UPVC管放在地上,皇冠3.0小汽车在上面开过,管只是扁了,但没有破碎。
然后我们又让满载货物的东风汽车从管子上面压过,同样管子只是变形没有碎裂。
另外,UPVC管有较小的弹性模量因而能减小压力冲击的幅度从而能减轻水锤的冲击力。
U-PVC管内壁光滑,阻力小(UPVC管阻力系数为0.009,而一般的镀锌管。
铸铁管阻力系数为0.012-0.013),因而水力条件好是显而易见的。
当用同样管径的管输送同样液体时,UPVC管比镀锌管、铸铁管的阻力小30%左右;当水头损失相同时,UPVC管的输水能力比铸铁管大20%以上。
由于UPVC管内壁光滑,液体在内流动不会结垢,因而其输送能力不会随运行时间的增强而下降。
而这一点也正是镀锌管和铸铁管不可克服的缺点。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自来水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供水行业除了保证出厂水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外,还必须使通过管网输送的水合格。
人们对自来水的"黄水""黑水"等现象反映强烈,而导制管网水质变差的主要原因是给水管道的锈蚀,特别是冷镀锌管,其管内壁的镀层不稳定,管使用一年半载不长时间就开始锈蚀,造成水中有铁腥味和颜色,埋在地下的镀锌管锈蚀更为严重。
而UPVC管耐腐蚀。
不结垢,能抑制细菌生长,有利于保护水质不受管道的二次污染。
所以UPVC管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尤其是用户水表前的大量埋地管都可以用它。
另外UPVC管还具有重量轻。
运输方便的优点。
UPVC管比重为1.4左右(铸铁管比重为7.4左右),是铸铁管重量的五分之一,采用UPVC管比铸铁管可节约运输费用1/10-1/5。
其搬运,装卸施工都十分方便。
往往供水管道施工环境比较艰苦,施工现场泥泞,如能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缩短施工周期那是最理想不过的事了。
而采用UPVC管就能实现这一理想。
UPVC管重量轻,在安装过程中人工即可搬动,一般不需动用机械。
例如一条DN200长6m的UPVC管自重约55Kg,而同样直径长度的铸铁管自重为304Kg,安装时UPVC管一人扛就行了,而铸铁管需用三人或用机械才能落管,这样大大地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和节省了工时和施工费用。
UPVC管的连接方式有承插胶圈连接、粘合连接以及法兰连接等。
这几UPVC管种连接形式都用不着另挖工作坑可直接在管沟中安装,无需用油麻或膨胀水泥等打接口,可用手动葫芦或用手把管插口端套上胶圈后直接插进承口内,插进的深度可视管尾标记为准。
同类对比UPVC管和PE管都是热塑性塑料管,它们有着共同特性的一面,但在伸缩性。
耐热要求。
抗老化等技术特性方面也有着不同之处。
现将UPVC管和PE管的技术特性对比分析如下:1.UPVC与PE管材性能对比UPVC管管的种类
优点
缺点
UPVC
抗腐蚀能力强,易于连接,价廉,质地坚硬。
不适用于热水输送,接头粘合技术要求高,固化时间较长。
HDPE
质轻,较好的疲劳强度,耐温度性能较好,韧性好,可挠性好
熔接需要电力;机械连接连接件价格较贵。
从上表可以看出,PE管由于其连接的接头价格较贵,这样就制约和妨碍了它的广泛应用。
2.UPVC和PE管材的线胀系数管材
线胀系数a(/0C)
UPVC(硬聚氯乙烯)
6×10-5
HDPE(高密度聚氯乙烯)
18×10-5
MDPE(低密度聚氯乙烯)
16×10-5由此可知PE管比UPVC管有很大的线胀系数,因此在设计中应予以重视。
3.UPVC管耐老化性能的比较发达国家对PVC.PE管材的综合评价如下:内容
评价值
PVC
HDPE
MDPE
耐老化值
20
13由上表可知:从耐老化值。
长期强度来看,PVC管则优于PE管;从破坏形式来看,PE则优于PVC.至于易卷性和熔接性只与安装工艺。
运输等有关,不宜作为评价两种材料的主要指标。
4.UPVC管与PE管的安装连接形式前面说过:UPVC管的连接方式有承插胶圈连接。
粘合连接和法兰连接,对于管径较大的管选用承插胶圈连接较为合适。
如果采用粘合连接在施工时很难保证粘接前管接头部分的绝对清洁,一粒泥沙。
一个小汽泡都将是接口漏水的隐患。
另外粘合还受气温和空气的影响,在室外施工有一定的难度。
PE管的连接形式有电热熔连接和热熔对接连接。
特别是电热熔连接,它是用一个套管将两条管接口处套住,通过套管内部的电热丝加热使套管和两条管熔在一起,工艺上容易达到和保证接口处密实不漏,但这个套管式的接头价格贵。
存在问题尽管硬聚氯乙烯排水管优点十分显着,但在设计及施工使用中仍客观存在着一些问题:1、温度影响UPVC管UPVC管耐热性能差,且在60℃以上环境抗拉强度下降(适用于连续排放温度不超过40℃,瞬时排放温度不超过80℃的生活污水)。
因此,设计使用中应远离热源,如距灶边大于等于400mm,距热水管道间距大于等于200mm,同时热水管道应采取保温措施,不得穿越烟道和防火墙。
低温环境下硬聚氯乙烯塑料排水管抗冲击强度降低。
因此在有空调的设备转换层,可以考虑采用铸铁管代替硬聚氯乙烯排水管,以保证排水安全性。
由于受温度影响大,膨胀系数大,每层立管及较长的横管上均要求设置伸缩节。
由此,其他专业布置时应考虑UPVC管的缺口效应,在与其它管道平行敷设时,塑料管靠边,当交叉敷设时,塑料管在下且应错开,并考虑加金属套管防护。
此外,立管穿越楼板屋面处应作为固定支承点,并应加装柔性护套。
2、刚度影响UPVC是塑料制品,其刚度远不及铸铁管,加上其膨胀系数大,因此必须合理地选择支承,管道最大支承间距如下表:管道最大支承间距(m)
管径(mm)
40
50
75
90
110
125
160立管
1500
1500
2000
2000
2000
2000
200悬吊横管
支管
8000
1000
1500
1800
2000
2200
2500干管
1100
1250
1600对于立管每层应有一个牢固的固定支架,固定支架既可控制管道膨胀方向,也可分担立管自重,还使立管与出户横管连接的管头免于受压过大,引起管道破裂漏水,同时立管底部也应设支墩或吊架等固定措施。
在户外施工中,UPVC管尤其容易受到破坏。
在UPVC与室外综合管网交叉施工时,人工、机械器具足以对其造成不同程度破坏,甚至粉粹、断裂造成管路不通。
管道回填时,UPVC管也常因管道部分架空或遭较大坚硬物压迫而破损。
所以,埋地UPVC管要求基底夯实后,管下方有100mm、管上方有300mm回填砂,且总埋深不少于900mm。
3、建筑防火问题UPVC管中国对PVC塑料阻燃技术的研究普遍存在一点倾向,片面追求氧指数的提高,忽视发烟性能的研究。
统计资料表明,火灾中79%是烟气致死的。
有的UPVC管氧指数高达50%以上,但燃烧时发烟量很大,且维卡温度仅在70℃一90℃之间。
所以UPVC管材虽难燃,但极易较化变形,且烟味极浓,火灾中,一方面产生致命烟气,另一方面,温度超过90℃时管道软化变形,火势在管道穿越部位蔓延,而穿过屋面的排水管或通气管风速更大,则火势蔓延更快。
所以,高层建筑能否应用UPVC管,曾是争论的问题,而争论的焦点则是其防火特性。
UPVC管已广泛应用到高层建筑,但对上述防火问题并未引起足够重视,消防专项验收中也未对UPVC管材安装提出意见。
由于现行GB50045—95、《建筑排水用硬聚氯乙烯管材》GB/T5836.1—92及《建筑排水硬聚氯乙烯管道工程技术规范》CJJ—96等规范均未对如何使用UPVC管加以明确规定,使这一问题“无章可循”。
在呼吁国家相关文件规定的同时,提出一些意见供同仁参考:(1)雨、污水及通气立管尽可能沿建筑物外墙设置。
(2)雨、污水及通气立管在建筑物内时,应设置于管道井内,或用砖、混凝土制块等非燃性材料保护。
(3)排入排水立管的支管,采用金属排水管道,或对支管采取严格防火措施,如钢制套管、无机防火套管等。
(4)排水的配件亦应尽量采用金属制品。
此外。
UPVC排水管在使用中还存在立管消能、减少噪音及防止结露等课题,所有这些均在一定程度上了现有UPVC排水管的推广和使用。
应用领域UPVC管1.自来水配管工程(包括室内供水和室外市政水管),由于UPVC塑料管具有耐酸碱、耐腐蚀、不生锈、不结垢、保护水质、避免水质受到二次污染的优点,在大力提倡生产环保产品的今天,作为一种保护人类健康的理想“绿色建材”,已被中国乃至全球广泛推广应用。
2.节水灌溉配管工程,UPVC喷滴灌溉系统的使用与普通灌溉相比,可节水50%-70%,同时可节约肥料和农量,农作物产量可提高30%-80%。
在中国水资源缺乏、农业生产灌溉方式落后的今天,这对促进中国节水农业生产发展有着极大的社会效益。
3.建筑用配管工程。
4.UPVC塑料管具有优异的绝缘能力,还广泛用作邮电通讯电缆导管。
5.UPVC塑料管耐酸碱、耐腐蚀,许多化工厂用作输液配管。
其他还用于凿井工程、医药配管工程、矿物盐水输送配管工程、电气配管工程等。
技术标准GB/T
5836.2-2006
《建筑排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件》GB/T
10002.2-1996《给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件》GB/T
8801-2007
《硬聚氯乙烯
(PVC-U)
管件坠落试验方法》GB/T
8803-1988
《注塑硬聚氯乙烯
(PVC-U)
管件
热烘箱试验方法》GB/T
8801-1988
《硬聚氯乙烯
(PVC-U)
管件坠落试验方法》GB/T
18993.3-2003
《冷热水用氯化聚氯乙烯(PVC-C)管道系统
第3部分
管件》GB/T
24452-2009
《建筑物内排污、废水(高、低温)用氯化聚氯乙烯(PVC-C)
管材和管件》GB
9644-1988
《硬聚氯乙烯(PVC-U)
饮水管材和管件
铅、锡、镉、汞的萃取方法及允许值》发展现状upvc管经历了导入期和高速发展期,从时间上看,可以分别定义为二十世纪80年代-90年代中期和1995年-2002年左右。
2003年以后,PVC型材行业进入了转型期。
在产品的导入期:生产商普遍追求低造价,简化了门窗型材断面,中大量填充碳酸钙,导致产品性能很低,很多质量问题的出现影响了产品的推广。
1995年开始,一批有实力的企业,开始消化吸收国外欧式型材的技术精华,研制出自己的门窗系列,成为国内塑料门窗的主导,推动门窗的技术更新和发展,也使整个行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高速增长。
进入产品成熟期后,也即从2003年起,许多弊端开始反应出来,过高的利润率导致盲目投资过多,使行业综合产能近300万吨,远高于市场需求;很多新进入的投资者没有从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入手,而是简单模仿,甚至偷工减料,假冒伪劣,行业市场竞争处于非健康状态。
原料市场价格不断上扬,加剧这种非健康的竞争,使部分企业经营处于困境,出现停产或半停产状态。
(剖析主流资金真实目的,发现最佳获利机会。
)这个行业内也存在着生产企业数量多(近400家),产量小产能大(280万吨),需求小(2003年全国型材销售120万吨),产能不能完全发挥的矛盾,年产超过2万吨的企业不到10家,产品质量水平参差不齐,劣质产品仍然有市场,行业质量技术标准过低,不利于技术进步,导致替代品铝材卷土重来。
高档市场(30%)被外国品牌占据,中低档市场无利可图、竞争激烈,最终格局尚未形成。
从工厂分布来看,在392家型材生产厂家中,东南地区37%,山东12%,中部地区17%,东北地区19%,西部地区15%。
从产能的分部来看2003年全国产能280万吨,山东地区9%,中部地区1%,东北地区32%,西部地区7%,东南地区39%。
upvc管材发展展望:“九五”期间,中国获得了经济年均增长8%的速率,在“十五”计划的建议中,明确指出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实施城镇化战略,为全国建材业的发展了广阔的空间。
作为科技发展的产物之一,upvc管材在日常生活中触目可及。
在欧洲,1980年-1990年塑料管的增长率为8%,2001年产量达350万吨,其中PVC管占60%。
美国1985年塑料管产量为160万吨,1999年产量约360万吨,其中,PVC管占78%。
而中国的第一根UPVV扩口管材是于1983年在沈阳塑料厂(现沈阳久利的前身)诞生的,此后,中国大陆具备了PVC给、排水管的生产能力。
二十世纪90年代后期是中国大陆upvc管道的高速发展时期。
期间一些年产能在5万吨以上的工厂陆续建成投产,万吨以上生产规模的upvc管道工厂达30多家。
目前塑料管道的年生产能力为200万吨。
目前,UPVC管已广泛应用到高层建筑,但对上述防火问题并未引起足够重视,消防专项验收中也未对UPVC管材安装提出意见。
由于现行《高层建筑防火设计规范》GB50045—95、《建筑排水用硬聚氯乙烯管材》GB/T5836.1—92及《建筑排水硬聚氯乙烯管道工程技术规范》CJJ—96等规范均未对如何使用UPVC管加以明确规定,使这一问题“无章可循”。
发展前景1998年8月,厦门市建委发出通知,要求所有新建工程中小于400mm给水管道及室内外排水管道都必须采用塑料管材,表明塑料管已进入更广泛的应用空间。
然而,UPVC排水管在使用中表现出的不足之处,仍急待我们开发出强度高、噪音低、防火特性好以及投资低、能耗低的产品,以适应现代建筑市场更深更广的发展需要。
可喜的是,中国外许多科研、生产单位已不断开发出各类新产品,有些已经走向市场,它们代表了UPVC管的发展趋势。
UPVC管中国市场上已出现技术成熟的塑料金属复合管,耐高温、噪声低,但由于价格贵、管径小,适用于高档装饰中的冷热水管道,中国市场上还有刚度好、耐高温的塑钢复合管,但价格也较高,尚无条件用于排水系统;中国还有些单位,已开发出双层塑料管,可减少噪声指标,距走上市场仅一步之遥;部四川消防科学研究所五年前已开发出使用无卤、无锑作阻燃消烟剂的难燃PVC,氧指数达到51%一56%,发烟量较低(烟密度等级为54%左右)且烟气毒性很小,但由于种种原因该技术尚未走向市场。
国外一些先进国家和地区。
如就大量采用加强型二层管,只是在普通UPVC管外部套上一个由石棉或加强纤维水泥复合做成的外壳,大大提高了防火特性。
据介绍,这种技术制成的管道,可耐800o一1010℃高温,火灾中不会产生烟气,也不软化变形,在高层建筑中可随意使用。
而塑料金属复合管、塑钢复合管在发达国家和地区早已广泛使用。
总体来说,中国城市排水工程仍以排水铸铁管、水泥管、钢筋混凝土管为主,当前硬聚氯乙烯排水管的推广和应用虽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总的说来仍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同国外先进国家相比,尚有较大差距。
中国排水管道服务面积不到70%,规划。
到二十一世纪初达到80%这将需要大量硬聚氯乙烯塑料排水管,广阔的市场为塑料管的发展了更好的前景。
❷ 有没有GB/T 7261-2016的文件啊
标准编号:GB/T5836.1-2006中文标准名称:建筑排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代替标准号:GB/T5836.1-1992建筑排水用硬聚氯乙烯管材,标准简介:GB/T5836的本部分规定了以聚氯乙烯(PVC)树脂为主要原料,经挤出成型的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以下简称管材)的材料、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运输及贮存。本部分适用于建筑物内排水用管材。在考虑材料的耐化学性和耐热性的条件下,也可用于工业排水用管材。本部分规定的管材与GB/T5836.2-2006建筑排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件《建筑排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件》规定的管件配套使用国际标准分类号:83.140.30中国标准分类号:G33标准状态:现行标准前言:GB/T5836共分两部分:-GB/T5836.1-2006《建筑排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GB/T5836.2-2006建筑排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件《建筑排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件》。本部分为GB/T5836的第1部分。本部分在参考了ISO3633:2002建筑物内污废水排放系统用硬聚氯乙烯(PVC-U)塑料管道系统(低温和高温)《建筑物内排污、废水(高、低温)用塑料管道系统-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部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硬聚氯乙烯管道在生产和应用实际情况,对原GB/T5836.1-1992《建筑排水用硬聚氯乙烯管材》进行修订。本部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T5836.1-1992,本部分与GB5836.1-1992相比主要区别如下:-增加材料一章;-产品分类中增加弹性密封圈连接型管材;-产品规格由40mm-160mm扩大到32mm-315mm;-增加管道不圆度和倒角要求;-管材弯曲度由簇I%调整为簇0.5%;-取消优等品和合格品分类;-增加管材承口尺寸要求;-管材性能要求中取消了断裂伸长率和扁平试验要求,增加密度和二氯甲烷试验要求;-对于密封圈连接型管材增加系统适用性要求及相应试验方法附录A和附录B.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本部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本部分由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塑料管材、管件及阀门分技术委员会(TC48/SC3)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福建亚通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川路塑胶集团、中国公元塑业集团、浙江中财管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宝硕管材有限公司、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魏作友、贾立蓉、黄剑、丁良玉、代启勇、林少全。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5836.1-1992;GB/T5836-1986引用标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5836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T1033-1986塑料密度和相对密度试验方法(eqvISO/DIS1183:1984)GB/T2828.1-2003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ISO2859-1:1999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用于逐批检验按可接受质量界限(AQL)检索的抽样计划,IDT)GB/T2918-1998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idtISO291:1997)GB/T5836.2-2006建筑排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件建筑排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件GB/T6671-2001热塑性塑料管材纵向回缩率的测定(eqvISO2505:1994)GB/T8802-2001热塑性塑料管材、管件维卡软化温度的测定热塑性塑料管材、管件维卡软化温度的测定(eqvISO2507:1995)GB/T8804.2-2003热塑性塑料管材拉伸性能测定第2部分:硬聚氯乙烯(PVC-U)、氯化聚氯乙烯(PVC-C)和高抗冲聚氯乙烯(PVC-HI)管材热塑性塑料管材拉伸性能测定第2部分:硬聚抓乙烯(PVC-U),氯化聚氯乙烯(PVC-C)和高抗冲聚氯乙烯(PVC-HI)管材(ISO6259-2:1997热塑性塑料管拉伸性能的测定硬聚氯乙烯(PVC-U)、氯化聚氯乙烯(PVC-C)和高抗冲聚氯乙烯(PVC-HI)管材,IDT)GB/T8805-1988硬质塑料管材弯曲度测量方法GB/T8806塑料管材尺寸测量方法(GB/T8806-1988塑料管材尺寸测量方法,egvISO3126:1974塑料管;尺寸测量)GB/T13526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二氯甲烷浸渍试验方法(GB/T13526-1992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二氯甲烷浸渍试验方法,neqISO7676:1990)GB/T14152-2001热塑性塑料管材耐外冲击性能试验方法时针旋转法(eqvISO3127:1994热塑性塑料-抗外部冲击测定-全天候方法)HG/T3091-200。橡胶密封件给排水管及污水管道用接口密封圈材料规范(idtISO4633;1996)标准下载次数:6次标准上传日期:2010-9-24发布日期:2006-03-08实施日期:2006-08-01首次发布日期:1986-02-01英文标准名称:Unplasticizedpoly(vinylchloride)(PVC-U)采用国际标准:无标准类别:国家标准标准页数:15页主管部门:607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归口单位:469-48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起草人:魏作友、贾立蓉、黄剑、丁良玉、代启勇、林少全起草单位:福建亚通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川路塑胶集团、中国公元塑业集团、浙江中财管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文件格式:PDF格式(文件解压后用AcrobatReader打开)大小:24KB下载地址:标准编号:GB/T5836.2-2006中文标准名称:建筑排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件代替标准号:GB/T5836.2-1992建筑排水用硬聚氯乙烯管件,标准简介:GB/T5836的本部分规定了以聚氯乙烯(PVC)树脂为主要原料,经注塑成型的硬聚氯乙烯(PVC-U)的定义、材料、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部分适用于建筑物内排水用管件。在考虑到材料的耐化学性和耐热性的条件下,也可用于工业排水用管件。本部分规定的管件与GB/T5836.1—2006建筑排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建筑排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规定的管材配套使用。国际标准分类号:83.140.30中国标准分类号:G33标准状态:现行标准前言:GB/T5836由两部分组成:-GB/T5836.1-2006建筑排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建筑排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GB/T5836.2-2006《建筑排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件》。本部分为GB/T5836的第2部分。本部分参考了ISO3633:2002建筑物内污废水排放系统用硬聚氯乙烯(PVC-U)塑料管道系统(低温和高温)《建筑物内排污、废水(高、低温)用塑料管道系统-硬聚氯乙烯(PVC-U)))。结合我国生产和应用的实际情况,对GB/T5836.2-1992《建筑排水用硬聚氯乙烯管件》作了修订。本部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T5836.2-19920本部分的技术内容与GB/T5836.2一工992相比较,主要变化如下:-增加了定义和符号和材料两章;-增加了对弹性密封圈连接型管件的规定;-产品规格由40mm-160mm扩大到32mm-315mm;-明确规定了管件不同部位的壁厚要求,并对其他尺寸作了部分修改;-取消优等品和合格品之分;-增加产品密度要求;-将维卡软化温度的要求规定为740C;-增加了系统适用性要求;-增加了附录A本部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本部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本部分由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塑料管材、管件及阀门分技术委员会(TC48/SC3)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南亚塑胶管材(厦门)有限公司、中山环宇实业有限公司、南塑建材塑胶制品(深圳)有限公司、浙江中财管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福建亚通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林少全、许盛光、张慰峰、陈天文、丁良玉、魏作友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5836.2-1992;GB/T5836-1986引用标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5836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T1033-1986塑料密度和相对密度试验方法(eqvISO/DIS1183:1984)GB/T2828.1-2003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IJ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ISO2859-1:1999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用于逐批检验按可接受质量界限(AQL)检索的抽样计划,IDT)GB/T2918-1998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idtISO291:1997)GB/T5836.1-2006建筑排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建筑排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管材GB/T8801硬聚氯乙烯(PVC-U)管件坠落试验方法GB/T8802-2001热塑性塑料管材、管件维卡软化温度的测定热塑性塑料管材、管件维卡软化温度的测定(eqvISO2507:1995)GB/T8803-2001注射成型硬质聚氯乙烯(PVC-U)、氯化聚氯乙烯(PVC-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ABS)和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盐三元共聚物(ASA)管件热烘箱试验方法注射成型硬质聚氯乙烯(PVC-U),氯化聚氯乙烯(PVC-C)丙烯脂一丁二烯一苯乙烯三元共聚物(ABS)和丙烯睛一苯乙烯一丙烯酸盐三元共聚物(ASA)管件热烘箱试验方法GB/T8806塑料管材尺寸测量方法(GB/T8806-1988塑料管材尺寸测量方法,egvISO3126:1974塑料管;尺寸测量)GB/T19278-2003热塑性塑料管材、管件及阀门通用术语及其定义热塑性塑料管材、管件及阀门通用术语及其定义HG/T3091-2000橡胶密封件给、排水管及污水管道用接口密封圈材料规范橡胶密封件给排水管及污水管道用接口密封圈材料规范(idtISO4633:1996橡胶密封-用于供水系统,派水系统和排污管道的密封圈-材料规范)QB/T2568-2002硬聚氯乙烯(PVCU)塑料管道系统用溶液剂型胶粘剂硬聚氯乙烯(PVC-U)塑料管道系统用溶剂型胶粘剂标准下载次数:27次标准上传日期:2010-3-1发布日期:2006-03-08实施日期:2006-08-01首次发布日期:1986-02-01英文标准名称:Unplasticizedpoly(vinylchloride)(PVC-U)采用国际标准号:ISO3633-2002建筑物内污废水排放系统用硬聚氯乙烯(PVC-U)塑料管道系统(低温和高温),采用程度:NEQ采用国际标准:ISO标准类别:国家标准标准页数:主管部门:607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归口单位:469-48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起草人:林少全、许盛光、张慰峰、陈天文、丁良玉、魏作友起草单位: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南亚(厦门)管件有限公司、中山环宇实业有限公司等文件格式:PDF格式(文件解压后用AcrobatReader打开)大小:80KB下载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