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废水污水 > 北京污水管网有多少条

北京污水管网有多少条

发布时间:2024-11-02 14:08:45

① 北京采用什么排水体制

北京采用污水分流的排水体制。

继四海下水道建成之后,又于1955年将内城御河上段改成了暗沟,彻底解决了内城河湖退水和雨水出路问题。

这期间,还修建了安定门、东直门等多条下水道系统。据统计,1953-1957年,北京市新建下水道长度共251公里。这些排水干线工程的建成初步形成了城区雨污水排放的系统。在这一时期,北京市新建区开始按照雨污水分流制建设排水管道,确定了北京城市排水体制。

简介:

雨污分流,是一种排水体制,是指将雨水和污水分开,各用一条管道输送,进行排放或后续处理的排污方式。雨水通过雨水管网直接排到河道,污水则通过污水管网收集后,送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避免污水直接进入河道造成污染。

且雨水的收集利用和集中管理排放,可降低水量对污水处理厂的冲击,保证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效率。

② 我想问一下,市政用管网(污水、雨水、采暖、燃气、给水)一般管径都是多大的,大约每延米造价是多少

采暖管道从DN70到DN350较常见(DN70,DN80,DN100,DN125,DN150,DN200,DN250,DN300DN350),大的管径我见过DN1200,建议查一下预算,回不仅答有你要的各种官网的基本管径,还有预算呢

③ 历史上北京地区河流与湖泉的分布和变化特点,与今天北京城的建设和发展有什么的关

北京的水环境
北京水资源短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北京地表水量的90%来自官厅、密云,两个水库的集水面积在哪儿呢?在河北、山西境内,它不是光在我们北京境内,由于上游水污染日趋严重,官厅水库水质又受到严重影响,密云水库就成为了首都城市生活供水的唯一的地表水源,那么由于地表水可供水量减少,北京市供水只能靠超采地下水来维持,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解决首都水资源问题,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北京水资源短缺,目前已成为世界大都市缺水的典型案例。
就说我们这个水,成为我们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制约因素,那么不能不看到这一点,北京的西面、北面、东面三面环山,西面是太行山,北面是军都山,三面环山这样一种环境,人们称它为“北京湾”。为什么叫北京湾呢?很像一个海湾,大家看看这个图,很像一个海湾。那么北京有五大水系,哪五大水系呢?有永定河水系、西南有大清河水系。我们发现北京市内有北运河水系,也叫温榆河水系。那么从密云水库这里过来的呢?叫潮白河水系,那么东南侧这个叫蓟运河水系。这五大水系,它们的洪积冲积扇联合起来,就给北京湾形成了一个北京小平原。因为北京的这些水流穿山越岭,穿山切谷,携带大量的泥沙,尤其是永定河,经过千百年的流淌,把北京湾逐渐地、慢慢地垫起来了,为北京城的建设营造了一个很好的环境基础。
历史上北京的水
《水经注》上说,北京西北曾有大片的水面,其源头一个是永定河,一个是来自于泉水。这张图后面的这个山就是西山,这片水就是北京西北侧的水,就是今天还能看到的。像历史上北京的西北的水可以说是很多的,这水是哪儿来的呢?刚才说是来自于河流。哪个河流呢?来自于永定河。
历史上,永定河出石景山以后,它是向北流,就沿着太行山的东麓,就现在,比如说像昆明湖,福海,圆明园的福海,清华大学的河塘,北京大学的未名湖,这些水面过去都是永定河的旧河道。
北京的清河,也是永定河的古河道,就在7500年前,永定河是流经清河的。永定河流经北京的面积几百平方公里,就是从南到北,几百平方公里,它是南北经常摆动的,所以永定河通过这种地质构造运动以后,它的水流改变了方向,它向东流了,从八宝山向玉渊潭、紫竹院、积水潭,往东南流了,这样的话它不再往北流了,那么就给西北这一片留下了很好的河湖、湿地。很多地方都有泉水,就是它的那个地势比较低洼的地方,通过西山的山水,通过地下潜流在低洼的地方露出水头来,那么汇集成片,就成了湖泊。所以在北京的这些古籍当中,就能看到很多方面的记载。比如说像《帝京景物略》《宸垣识略》,就是好多这样的书都有记载。
北京的地名上我们就可以看到,比如说北京叫“井”的,三眼井、四眼井、二眼井、大井、小井、铜井、王府井,各种各样的井的名字大大小小有80多个。那就是我们的胡同的名称记录了北京的水,因为地表水丰富,地下水那个时候也比较多,地下水就比较高,所以叫“井”的这种名称就非常多。
像河沿,南河沿、北河沿,你没有河、没有水,哪儿来的南河沿、北河沿呢?金鱼池、二里沟、三里河、白石桥,从北京这地名,这胡同,因为它城市发展的变化、演变,过去的旧河道,过去的这些水面,慢慢地在这个城市建设当中都改变了,消失了,北京的水还是非常丰富的。在几千年前,就是3000多年前,北京市遍地是沼泽,所以北京有一本书叫《水乡北京》。
因为有水,形成了水乡环境,由这种水乡环境又营造了园林环境,这些园林环境,今天给我们,就是说祖先给我们现在留下了这么丰厚的文化遗产,大家看看这个是颐和园,颐和园过去叫什么呢?叫清漪园,清有三点水,是因水而得名,什么清?水清;漪,涟漪,徐徐散开的涟漪,因水而得名,那是在乾隆皇帝那个时代。过去万寿山不叫万寿山,叫瓮山,附近的水面叫瓮山泊,也叫“七里泺”。就是这片水面是因为有这些水,所以就成景,那么最后造园林。到了清朝末期,这个地方又改名叫万寿山,叫昆明湖。
就是这些水,使北京延绵发展了3000多年。所以今天,我们北京可以说是一座非常壮丽的城市。如果说没有充足的水资源,没有水对我们的呵护,北京市发展不了这么悠久的历史。北京作为国都已经有850年的历史了,那都跟水有关系。
焦渴的北京
如果我们沿着北京的周围好好转一转的话,会发现这么一个现象,叫做有河皆干,有湖皆枯。
永定河,流淌了几十万年,那么今天这里筑起了沙雕公园,官厅水库过去都是很大的水面,现在变成一条涓涓细流了。密云水库的内陆河是烟波浩渺的,很大的水库,今天都变成了庄稼地,变成了老玉米地。
大明湖,我们看看这个牌子上叫“库区禁止游泳、钓鱼”,好几十年都没水了,这可真是不用禁止了,不禁止也钓不了鱼了,也游不了泳了。
再看看昆明湖,昆明湖都可以放风筝了。刚才说了如果没有水,昆明湖它就不是名副其实的了。
再一个就是污染的问题,本来你水就少,然后再加上污染,这样的话就更加剧了我们的水资源短缺,在北京的下游的这些河道,比如像通惠河、坝河、亮马河的下游,好多河道都是这个样子,污水横流,而且随意向里边排放。这样的话,我们在对待水的问题上,我们如果说我们对水不厚道,那么水反过来对于我们人来说也会出问题。那么这就出现了一个什么现象?就是城市在进化,自然在退化,过去城市和乡村,它是被绿色所环抱,所包围的。如果说这个地方都变成建筑群了,我们整个城市的硬化铺装的面积越来越大,那不透水的面积越来越大,它这个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蓄水的作用被破坏了,那当然地下水会减少,我们也会受到影响。
当地表水不够的时候怎么办呢?就要大量地抽取地下水。当浅层的地下水被抽空以后,那么被迫转向深层地下水,不幸的是深层地下水一旦被抽空,北京的水资源将枯竭,一场生态灾难将引发严重后果。
那它的后果是什么呢?就是地面沉降。地面沉降以后,房屋断裂、倒塌,就是在我们城市里头,我们可能经常在报纸上会看到,突然有一个马路陷进一个大坑,或者下雨之后,好多地方出现了大坑,这种塌陷的情况,就跟地下水位降低有关系,我们北京的地下管网很多,污水管、自来水管,很多管网,那么它的断裂或者是损害,跟地面下沉就有关系,它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我们现在为什么要制订“绿色北京计划”,就是要做好生态恢复工作,要处理好发展和环境的关系。
关于未来的思考
城市对于人类来说,是文明的结晶。城市对于自然生态系统来说,它就不是结晶了。
良性循环的城市,它的生态系统特征是这样的,就是城市的水资源消耗,污染物的排放强度小于城市区域水资源承载力,小于区域能量,那么它有生态盈余,所以它这个系统就能够良性循环。
那么反过来,如果城市水资源消耗,城市污水排放强度超过了它的承载力,超过了环境容量,那么它怎么办呢?就得从区域外部输水,就可能产生累计性的环境风险,城市的运营成本就要因此而增加。这样的城市,它就容易陷入恶性循环。
既然生态环境退化,它是人类不合理,不符合自然规律的生产生活活动引起的,而且自然界它是自我运行,又不是按照人类的意志所控制和改变的,那么怎么办呢?就是出了问题我们是调整自然,还是调整自己?应该调整谁?调整自己。所以我们过去都是在调整自然,你看南水北调这是工程,这是在调整自然;我们修密云水库、官厅水库,是因为过去防洪,是因为水多,可是修了水库以后结果水少了,水不够了,结果防洪灌溉现在变成了城市供水,挖了很多水渠,修了很多塘坝,所有这些工程过去都是在调整自然,因为那个时候我们把工程技术,把这些东西看得太重了,这样的话就容易产生什么呢?容易加大累积性的矛盾,而且也不经济,因为它这样做和自然是一种抗争,超载的时候,就应该通过调整经济布局,使人移动,同时降低人的生产、生活活动强度,这样才行。因为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我们人类的欲望是无限的,在有限和无限当中,应该是调整人的欲望,而不是去调整自然,因为人的做工和自然的做工是没法比的。
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解决水资源危机的出路是什么呢?我提出来,就是说应当立足城市当地,立足于城市所依托的自然区域,不依靠长期大规模外流域调水,不能轻易打乱自然生态系统空间格局,把外流域、远距离调水作为缓解北京水资源压力的辅助手段。重心放在调整城市功能,压缩城市规模,调整城市人口,减少水资源需求,严格控制城市无序扩张和盲目高强度开发建设,理顺城市与所依托的区域自然环境的关系,维护流域水资源的正常循环。就是说如果我们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话,我们建议这样做。

④ 城市污水管网密度一般是多少

城市污水管网密度:按国家统计局的划分方法计,我国东部城市排污管网密度为0.170km/km²,中部城市为0.053km/km²,西部城市仅为0.026km/km²;其中,城市排污管网密度最高的是上海,为1.775km/km2,北京次之为0.869km/km²,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3.7倍和11.6倍。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市排污管网的建设尚处在很低的水平上,无论是排污管道总长度、排污管网密度,还是人均排污管道长度,均存在着较大差距。


城市污水管网存在问题与解决方法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统筹安排建设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提高本行政区域的城镇污水收集率和处理率。各级地方人民政府持续推进了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建设,城镇污水处理率的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但是,城镇污水管网历史欠账多,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滞后,污水收集管网不配套,管网破损渗漏、管网混接错接的问题普遍存在,导致城镇污水收集率和处理率差距比较大,造成了河流、湖泊黑臭水体的大量产生。

强化规划统筹,我们将指导各地编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明确年度建设任务,加强城市竖向管控,提高管网系统化水平。加快管网建设改造,特别是管网空白区要加快建设,老旧管网要加快更新。

要建立长效机制,建立管网专业化维护机制,开展部门联动执法,利用一些新技术对于管网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测,使污水管网有人管、管得好。

切实加大投入,中央财政最近安排了一定的资金来加大污水管网的投入,希望继续加大力度,也要求地方政府加大财政投入,我们还将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配合发改、财政部门督促各地尽快按规定将污水处理费的收费标准调整到位,共同解决管网建设投入的问题。

⑤ 北京那么多人的排泄物去哪里了

首先,建国初期对于粪便污水的处理办法是建造化粪池,经过沉降和厌氧发酵之后直接排入水体。后来发现这个不够用了,越来越多的污水排入导致水体缺氧发臭,这时国家开始建立大型污水处理厂,粪便污水在经过化粪池后液体并入城市排水管道由污水处理厂处理,固体掩埋。逐渐化粪池的弊端开始显现,厌氧过程中产生大量甲烷易爆炸,硫化氢腐蚀管道,清理不及时粪便污水会溢出,直接流出又达不到处理的效果,有时候没盖上盖还会掉进去几个人什么的。于是以北京为代表的大城市开始建造粪便消纳站,集中收集方便管理,再说也比清理成千上万座的化粪池要容易。其过程一般为粗过滤,滤液流入污水处理厂,滤渣掩埋。比较先进的工艺比如北京高碑店粪便处理厂会加上除砂除泥脱水的装置,脱水过的干渣再加工成肥料使用。北京从2000年初开始投建类似的粪便消纳站,据说建成12座后可以达到100%粪便无害化处理,但目前来说非环卫公厕的建筑如住宅小区、办公楼、商场等还是需要配套的化粪池来预处理达标再排入城市管道的,所以一般家庭的粪便污水排出后依然要经过化粪池。最近十年部分城市开始试行取消化粪池,一部分原因上面已经说了,更重要的是由于污水中的有机物也就是碳源对后续生化反应脱磷除氮影响很大,没了碳源微生物就会饿死,微生物死光了就没办法脱磷除氮水体就会富营养化,所以不用化粪池的好处要多于坏处。But,如果不用化粪池,居民家庭粪便污水就要直接排到城市污水中混合一起流向污水厂处理,但是污水处理厂目前还没办法承受这种高负荷冲击,有固体还易堵塞管道,而且北京老城区内也做不到雨污分流,下了雨污水溢出带了一地黄金可就不好玩咯。所以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便是一步步取消化粪池,以粗滤代替厌氧发酵或干脆直接排入城市排水管道,当然这需要全覆盖的管道系统和超强的污水处理能力作为基础。

⑥ 市政雨污管网的一级、二级、三级是如何划分的

市政道路下面的是一级、二级管网,其中直通污水处理厂的是一级管,其余的是二级管。三级管主要是小区内部的污水管网。详细的可以到我们网站进行咨询。

⑦ 我国的下水道历史和现状及污水处理方法

我国给水和排水管道在奴隶社会商周的时候就有了,这个在殷商时代就有了,污水处理是上世纪发展起来的学科,主要处理方法有物理和生化法。

⑧ 中国的下水道

今年夏季,在一场场暴雨的洗礼下,武汉、杭州、北京相继变成了“水城”。由此,在中国长久以来被忽视的城市下水道,突然变成了人们目光的焦点。中国的城市下水道现状如何?它们在城市内涝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城市内涝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地理原因?面对内涝的威胁,今后的城市究竟应该何去何从?

大雨后的街道一片积水,本应该在此时承担起排水重任的下水道,却发挥了完全相反的作用——积水回流,从管道口喷涌而出,溅起了半米多高的泥浆。这样的场景并不罕见,在中国的大中小城市中你都可能看到。摄影/范永松

北京,2011年6月23日。作为中国的首都,北京也没有逃脱在大雨中水淹全城的命运,路面积水影响了车辆通行,造成全市大范围的交通拥堵。

在中国,没有“下水道”只有“污水管网”

雨噼噼啪啪地落在水泥地面上,激起一朵朵水花,马路边迅速汇集起一片积水,人行道上印着“污”字的井盖在雨水的冲洗下反倒比平日要干净几分。又是一场急雨。

一阵电话铃打破了单调的雨声,是《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编辑:“我们想做一篇关于城市下水道的报道,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下水道’?你是说‘污水管网’吧?”

“我是指排雨水的,和污水没什么关系吧。你知道今年下大雨许多城市都被水淹了”

“那就是‘污水管网’。”我肯定地说,又带了几分戏谑,“严格地说,在中国,没有‘下水道’,只有‘污水管网’。”

“下水道”这个词其实是日语舶来词,在汉语中本没有这种说法。“下水”二字表明在功能上它是用来收集和排放城市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大气降水和其他弃水的;而“道”字,则准确描述了以巴黎、东京为代表的“地下廊道式”城市排水设施。这样的排水廊道往往深埋在地面几十米以下,有着巨大的物理空间。例如巴黎的下水道是在地面50米以下,宽逾5米;东京的下水道是在地面60米以下,宏大之处不亚于一座宫殿。而我国城市中普遍采用的是“地下管网式”排水设施,在较浅的地下埋藏着口径多在一米左右的排水管,实在是当不起这个“道”字的。

为什么我国会采用“地下管网式”排水设施呢?这要从上世纪50年代说起。

历史上,中国城市多采用明渠和暗沟相结合的排水系统,新中国刚成立时,这些排水沟渠大多因年久失修,淤塞严重,明沟和水塘更是垃圾堆积、污水四溢。不仅不能满足城市排水的需要,还造成了许多环境卫生问题。新中国的缔造者们在城市建设领域的经验是一片空白,于是一面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进行填沟修塘,一面积极学习建设城市排水系统的经验,而学习对象毫无疑问就是“苏联老大哥”了。北京、广州、沈阳、天津、武汉一批重点城市和新兴工业城市,在苏联专家手把手的指导下建设起了现代化排水工程,苏联的“地下管网式”排水设施被全盘复制到了中国。

这样的排水管道,设计偏保守,小口径的排水管承载能力也有限,很难应对大流量的来水。苏联位于高寒地带,大部分地区降水较少(莫斯科的年平均降水量为582毫米,列宁格勒为585毫米),这个问题并不凸显,但在我国就大不一样了,我国秦岭淮河以南的广大地区年降水量都在800毫米以上,广州更是高达1600毫米。

此外,我国的城市排水系统建设还存在着另外一个问题——“重污水,轻雨水”。留心观察一下身边,你会发现井盖上印着“污”字的远远多于印着“雨”字的,因为大部分城市没有专门的雨水管道,雨水管和污水管是混合在一起的。在科研方面,城市排水一直偏重于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而对城市排水管网领域关注不足,所以从事排水工作的人们,在提到城市排水时一般都会脱口而出“污水管网”四个字。所以在我看来,中国大部分地区都是只有“污水管”而没有“下水道”的。

在中国,想看到真正的“下水道”,就只有青岛德国人修筑的那部分了。十几年前祁红波曾在青岛做下水道修理工,用他的话说:“(在青岛)我真的相信路面一个城市,路下一个城市。我们做完工,就可以直接从下水道走回去,很快的。”后来他又在深圳做下水道修理工。同样是从一个渔村起步,深圳的城市建设要比青岛晚100多年,但比较二者的下水道,祁红波认为:“深圳还要学习。”

消失的湖泊——没有地方去,水自然会泛滥

“其实从排水设施本身来看,‘管网式’并不比‘廊道式’差。只要设计合理,调度得当,它们都可以发挥出很好的排水作用。”国家城市给水排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工程师郑兴灿说,“关注城市排水问题,不能光盯着排水管道,许多问题不是出在管道上,而是出在城市本身。”

在他看来,在城市的高速扩张中,不断被填埋挤占的湖泊河道和面积越来越大的硬化地面,比排水管网本身对城市内涝的影响要更大。

武汉水务局的资料显示,上世纪50年代初,武汉市主城区尚有湖泊59个,水面面积273平方公里,到现在中心城区湖泊数量仅为38个,水面面积约122平方公里,缩减了一半还多。本来可以被这些天然湖泊调蓄的降水,如今已经无处可去。

“古人说:水满自溢。没有地方去,水自然会泛滥。”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吴庆洲表示,在他的著作《中国古代城市防洪研究》一书中,他把“蓄”列为古代城市防洪的重要方略之一,“调蓄系统乃是城市防洪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由城市水系的湖池河渠组成。在城外洪水困城,城内积水无法外排时,古城调蓄系统的蓄水能力对避免内涝之灾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6月24日,我去武汉出差,虽然没有赶上6月18日“到武汉去看海”的机会,但是一场大雨还是让我在武汉的主干道雄楚大道上,看到了一片汪洋的景象。路边竖立着的“前方渍水,车辆绕行”的指示牌,许多车辆拥堵在一起,不远处的涵洞下有一辆淹没了大半的大型混凝土搅拌机,据我目测当时的淹水高度已经接近2米。一位住在附近的老人对我说:“这里一下雨就会渍水,这几年政府已经投入了1亿多元来改造排水设施,是有些效果,但根治不了的。为什么?因为这里本来就该是湖!这段路是填了南湖造起来的。”一位细心的武汉网友也发现了同样的事实,他比较了不同时期的武汉地图,指出淹水处大多地势低洼——那些地方原本也都是湖。

普通人都一清二楚的道理,城市的管理者们难道会不知道吗?我想,所有人都是明白的,但是面对着越来越紧缺的城市土地资源和不断上涨的地价,在一辆辆推土机向湖泊中倾倒渣土时,许多人都选择了沉默。失去了天然湖泊蓄水优势的武汉,只有在一次次的大雨中,咬牙咽下“内涝”这枚大自然回报的苦果。

武汉湖泊的命运,只是中国众多城市湖泊河道命运的一个真实缩影。无锡城在新中国成立后填塞大小水塘近20个,面积47公顷,填塞旧城区河道32条,长31.4公里,使无锡从罕有洪涝灾害,变为一到雨季就要警惕内涝威胁;苏州城的河道从宋代的82公里,变成现在的35公里;温州城曾有的60多公里河道,到现在已完全填完就连被视作城市排水典范的赣州城,原有的百口水塘到现在即将消失殆尽,曾经的护城河业已被填平,只留下人工排水渠“福寿沟”在雨洪面前独立支撑,不知道这座号称900年不涝的城市,在下一个十年、百年是否还能继续自己的不涝传奇。(

⑨ 污水三级管网是什么

污水三级管网就是单位、机关、企业、学校、小区等的生活污水排放的管道,三级接入二级再接入一级总管,最后放入污水处理厂。

阅读全文

与北京污水管网有多少条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六十直径的污水铸铁管一米多少斤 浏览:674
污水处理厂的运维心得 浏览:73
先导滤芯里面油为什么那么脏 浏览:158
令狐冲提升器 浏览:59
m4空调滤芯位置在哪里 浏览:887
污水厂除臭自动化 浏览:521
南平污水泵有哪些 浏览:427
对企业废水处理问卷调查 浏览:873
惠而浦净化器怎么更换滤网 浏览:444
市政污水管常用什么管材 浏览:70
过滤后的蔬菜汁能否食用 浏览:715
立式蒸汽锅炉清洗除垢的方法 浏览:333
安家天下喝的纯净水多少钱 浏览:838
污水模型展示方式有哪些 浏览:805
九阳空气净化器净化一次多少时间 浏览:836
思域中冷滤芯怎么换 浏览:987
居住700户的小区污水多少吨 浏览:889
商砼站污水再循环利用设计厂家 浏览:262
13款POLO汽油滤芯在哪里 浏览:413
商用纯水机反渗透膜规格 浏览: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