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废水污水 > 烟台污水一体化提升泵站多少钱

烟台污水一体化提升泵站多少钱

发布时间:2024-06-17 05:12:24

Ⅰ 鐑熷彴鍗ч緳缁忔祹鍥鍖虹殑鍩虹璁炬柦

閬撹矾瀹介様鐣呴
鍥鍖哄唴閬撹矾骞冲潶瀹介様锛岃矾缃戝洓閫氬叓杈撅紝宸插缓鎴愰亾璺鎬婚暱搴﹁揪18鍏閲屻
渚涙按鏉′欢浼樿秺
鐑熷彴绗涓姘村巶鐨勪袱鏉′緵姘村共绾夸粠鍥鍖哄唴缁忚繃锛屼负鐢熶骇銆佺敓娲绘彁渚涗簡渚垮埄鍏呰冻鐨勬按婧愩
鎺掓按鑷鐒堕氱晠
鍥鍖哄集闀囨樺唴鎺掓按瀹炵幇闆ㄦ薄鍒嗘祦锛岄洦姘寸洿鎺ユ帓鍏ヨ疮绌垮洯鍖哄崡鍖楃殑鍕ゆ渤锛屾薄姘寸粡鍥鍖哄唴鐨勬彁鍗囨车绔欓佽嚦鐑熷彴甯傛薄姘村勭悊鍘傜粺涓澶勭悊銆
鐢靛姏璁炬柦榻愬叏
鍥鍖哄唴寤烘湁2脳5涓囧崈浼忓畨杈撳彉鐢电珯涓搴э紝瀹归噺涓虹儫鍙板競鍙戠數鍘傜殑1/3宸﹀彸锛屾槸鐑熷彴甯傚崡閮ㄦ渶澶х殑鍙樼數绔欙紝涓哄洯鍖虹敤鐢垫彁渚涗簡鍙闈犵殑淇濋殰銆
閫氳璁炬柦瀹屽
鍥鍖哄唴寤烘湁瑁呮満瀹归噺涓1涓囬棬鐨勭▼鎺х數璇濈郴缁燂紝鍙鍔炵悊澶氱嶉氳涓氬姟銆
瀹藉甫鏁扮爜瓒呭墠
鍥鍖烘e湪寤鸿惧藉甫閫氳缃戠粶锛屽缓绔嬧滄暟鐮佺戞妧鍥鈥濓紝杩涢┗鐨勪紒涓氬拰鏃呭巻灞呮皯灏嗛氳繃绀惧尯缃戠洿鎺ユ帴鍏ュ叏鐞冧簰鑱旂綉銆
渚涚儹鍙婃椂鍒颁綅
鍥鍩嬪洟鍖烘嫢鏈夎嚜宸辩殑鐙绔嬩緵鐑绯荤粺锛屽彲婊¤冻鐢ㄦ埛瀵归噰鏆栧拰宸ヤ笟鐢ㄨ捀姹界殑闇姹傘
鐕冩皵鏉′欢鍏峰
鐑熷彴甯傚尯澶╃噧姘旂殑涓荤$嚎浠庡洯鍖虹粡杩囷紝鍙鍏呭垎婊¤冻鍥鍖哄唴鐢ㄦ埛鐨勭噧姘旈渶姹傘

Ⅱ 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投资优势

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始终坚持三为主、一致力的发展方针,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实现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截至到2004年8月,开发区已累计批准各类项目3672个,其中外资企业594个,投资总额36.47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24.18亿美元,实际到位
外资11.45亿美元;引进内资项目3078个,实际引进内资115.66亿元。建区以来累计实现工业销售收入526亿元,GDP
累计199亿元,财政收入30亿元,出口创汇14.4亿元。目前已有美国、德国、韩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在开发区投资置业,吸引了日本伊藤忠、日本旭硝子、韩国LG、韩国CASTEC、美国ADM公司、美国GE、美国美铝、德国德玛格、泰国正大、英国TI和中国中信、中粮、中油、哈动力、保变等一批国际知名公司到开发区投资兴业。2003年9月,设立国家级出口加工区,规划面积2.5平方公里。
秦皇岛开发区投资环境日益完善,城市载体功能不断增强。2001年6月开发区通过了ISO14000环境体系认证,并被国家环保总局批准为ISO14000国家示范区,成为河北省首家、全国第六家ISO14000国家示范区。2002年5月被省政府授予环境保护模范区称号。
秦皇岛开发区实行项目审批一条龙服务体系、项目建设全方位服务体系和投产后经常化服务体系,推行首问责任制、公开承诺制、过错追究制和客商评议制;成立项目建设服务中心,组建企业110,专门负责受理、咨询、协调和监督等工作,实行零缺陷服务,努力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环境,使开发区成为投资成本的凹地、项目聚集的高地、企业发展的福地。
目前,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优势日趋突出,已经进入了项目大开发、经济大提速、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的新时期,成为整个环渤海地区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投资发展区域之一。 秦皇岛地处河北省东北部,南临渤海,北依燕山,东接辽宁省葫芦岛市,西近京津,位于最具发展潜力的环渤海经济圈中心地带,是东北与华北两大经济区的结合部。秦皇岛市辖北戴河、山海关、海港区三个城市区和抚宁、昌黎、卢龙、青龙满族自治县四个县,总面积7812.4平方公里,人口292万。
秦皇岛交通便捷,通讯发达。秦沈高速铁路、京哈、京秦、大秦四条铁路干线和京秦高速公路、102、205国道贯穿全境。从北京、沈阳到秦皇岛只需两个多小时。民航开通了至上海、广州、杭州、大连、黑河等国内数十条航线。海上客运开通了至大连、烟台和韩国仁川等城市的航线。发达的通讯网络系统,可与全国各地和世界上230多个国家、地区直接通话,银线连五洲,秦皇岛与世界宛若比邻。
秦皇岛是中国3G网络的试点城市.基站率先部署完毕,秦皇岛也被确定为基站及相关网络设备必须最早到货及安装的城市,对供货的要求最高。截止到目前,秦皇岛的TD-SCDMA基站已经全部装完,目前正在进行网络优化。总容量45万户,当前的覆盖范围为秦皇岛全城,重点覆盖旅游场所和奥运宾馆等.
秦皇岛是中国重要的港口城市,是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重要的出海口。已有百年历史的秦皇岛港水深港阔,不冻不淤,以煤炭、石油等能源输出为主,兼营杂货和集装箱运输,是一个多功能综合性的现代化港口。年货物吞吐量突破1.5亿吨,跻身世界大港之列,与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秦皇岛港是世界第一大能源输出港,是我国“北煤南运”大通道的主枢纽港,担负着我国南方“八省一市”的煤炭供应,占全国沿海港口下水煤炭的50%。 秦皇岛是一个新兴的工业城市。粮油食品、机械制造、玻璃建材和金属压延为四大支柱产业。工业产品1000多种,其中30多种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70多种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这里拥有中国最大的玻璃工业基地、中国最大的桥梁制造集团、亚洲最大的单线复合肥生产企业、中国最重要的铝加工基地、中国最大的汽车轮毂制造厂,是中国著名的干红葡萄酒生产基地,目前正在成为中国最重要的燃气轮机制造基地和各类资源
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秦皇岛,素有“京津后花园”之美誉。拥有长城、滨海、生态等良好的旅游资源。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山海关、避暑胜地北戴河、南戴河旅游度假区、昌黎黄金海岸等40多个旅游景区独具魅力,每年吸引上千万海内外游客慕名而至。秦皇岛境内山峦起伏,万里长城横亘全境,是长城最精华地段之一。老龙头、天下第一关、长寿山、角山长城、孟姜女庙等长城系列游备受游人青睐。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北戴河,山清水秀,风光旖旎。这里空气中对人体有益的负氧离子含量高达每立方厘米7000个以上,为国内其他城市的数十倍。在曲径通幽的林荫路上漫步,如同倘徉在天然氧吧之中,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物产资源丰富的秦皇岛。境内发现各类矿产56种,其中煤炭、黄金、铁、铜、锌、铝石、石灰岩、花岗岩、大理石等金属和非金属矿藏储量可观。全市森林覆盖率达34.45%,昌黎、青龙两县和山海关区分别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葡萄之乡”、“中国苹果之乡”和“中国大樱桃之乡”的称号。全市海岸线长126.4公里,盛产对虾、海参、海蜇、螃蟹等海产品。境内水系发达,水资源总量7.49亿立方米,是华北地区水资源最丰富的城市之一。秦皇岛是一个极具发展活力的城市。这里科研、教育机构集中,智力资源充裕。拥有国家建材局秦皇岛设计研究院、黑色冶金矿山设计院等国家部属科研单位。全市有各类学校1168所,其中燕山大学、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等14所国家或省重点高等院校,在校大学生8万多人。秦皇岛卫生事业发展迅速,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需求。
秦皇岛是中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已跻身全国投资硬环境40优城市,在中国综合竞争力百强城市中名列第29位。这里拥有河北省唯一的国家级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和燕山大学科技园。良好的基础条件和投资环境,使秦皇岛成为外商投资的理想之地,已有53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在这里投资置业,美国GE、ADM、雷诺兹,英国TI集团,德国曼内斯曼·德马格,日本旭硝子、伊藤忠、丸红,韩国LG、科泰,泰国正大,新加坡丰益等国际知名公司,纷纷来秦皇岛拓展事业,并获得丰厚的回报。秦皇岛对外友好交往和文化交流日趋活跃。已与美国、意大利、日本、韩国、南非等国家20多个城市缔结了友好交流关系。通过这些友好渠道,与海外广泛开展了经贸、文化、艺术、教育、科技、体育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协办城市和环渤海地区重要城市,秦皇岛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现在,这里的人民正在以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足球分赛为契机,全力打造“绿色秦皇岛”、“和谐秦皇岛”“活力秦皇岛”和“魅力秦皇岛”,努力把秦皇岛建成“园林式、生态型、现代化滨海名城”。
秦皇岛市的绿化建设基本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围绕“园林式、生态型、现代化滨海城市”的发展目标,整合旅游资源,打造长城文化游、海滨休闲度假游、自然生态游、商务会展旅游等特色旅游品牌,实施海岸线生态恢复景观、森林湿地公园、植物园等重点园林工程,塑造了秦皇岛现代滨海都市风格。秦皇岛作为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森林覆盖率达到了40.40%;城市区园林绿地面积45,765亩,建城区公共绿地10,701亩,绿地率36.90%,绿化覆盖率43.20%;人均公共绿地9.2平方米。全年空气质量二级及以上天数达360天,跨入国家级园林城市行列。便捷的交通
秦皇岛市是中国少有的同时拥有铁路运输、公路运输、管道运输和海运、空运等五大运输的地级市。 秦皇岛是中国华北地区淡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可满足投资者的用水需求。
秦皇岛地区的电力供应比较充足,即使在目前中国大部分地区出现电力紧张的情况下,仍能较好地为企业提供电力供应。 秦皇岛开发区按照高起点规划、高强度开发、高标准配套、高效能管理的思路,完善基础配套,强化功能服务,配套条件日臻一流。开发区内交通四通八达,水、电、热、气全线贯通,承接大项目、发展大产业的条件十分优越。为打造高标准的投资环境,启动山海关港续建、铁路扩能改造、东区直供水、净水厂等一批大型专项配套工程,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到产业配套的新层次。
1、供水
秦皇岛市淡水资源丰富,水资源总量16.40亿m3,是中国北方少有的不缺水城市。
秦皇岛开发区西区由开发区水厂供给(供水能力5万m3/d,远期规模10万m3/d),并有汤河水厂与海港区水厂为开发区备用水源(供水能力3.5万m3/d)。东区由山海关水厂供给,供水能力5万m3/ d。开发区现有原水加压泵站一座(10万m3/d),可以供给价格较为低廉的原水。
2、供电
秦皇岛市由供电充裕的华北电网直供,供电稳定可靠,未出现过拉闸限电现象。
秦皇岛开发区西区现有一座220kV变电站,供电能力36万 KVA;110KV变电站4座,供电能力44万KVA;10KV中配室15座,供电能力15万KVA。东区现有110KV变电站一座,主变容量为3×50000KVA,规划建设110KV变电站一座,主变容量为3×50000KVA。
3、排水
秦皇岛开发区排水体制为雨污分流制,鄱阳湖路以东污水均排入北戴河东部污水处理厂(规模7万m3/d)。扩区范围内采用分散处理的形式,已建成富士康污水处理厂(近期1万m3/d,远期10万m3/d,),东海道污水处理厂(4500万m3/d),鄱阳湖路污水处理厂(1500万m3/d)。
4、供热
秦皇岛开发区西区现有热源为同和电厂与动力公司,同和电厂供热能力122MW,动力公司供热能力239MW,在建烟台山锅炉房128MW。东区由动力公司供热,供热能力63MW。
5、燃气
秦皇岛开发区已实现天然气供应,现由华燊燃气与市煤气公司经营,供气量1.1万m3/d。规划建设压缩天然气站,规模10万m3/d。永清-唐山-秦皇岛输气管道工程正在建设中。
6、电信
秦皇岛市是中国最早开通移动通讯和3G网络服务的地级市之一,已建成市话本地网、移动通讯网、数字数据网,可提供六大类五十余种业务服务,并成功完成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秦皇岛赛区的通信服务任务。
秦皇岛开发区现有中国电信与中国网通两家公司经营固定电话业务,中国网通交换局交换容量为20000门,中国电信交换局交换容量为30000门,有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与中国网通三家公司共同经营宽带网络业务。 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与母城秦皇岛市隔河相望,是距离母城最近的国家级开发区,因而可以充分利用母城的宾馆、医疗和娱乐健身馆等资源。同时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还为投资者兴建了外国专家公寓等生活设施,创办了可供外国人子女就学的双语学校。
二十一世纪,环渤海地区不仅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热点地区,而且也是世界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所处的环渤海中心地带的战略位置,在推动中西部合作、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20年来,秦皇岛开发区累计完成基础设施和城市建设投资近40亿元,投资环境日益完善,城市载体功能不断增强。2001年6月,开发区通过了ISO14000环境体系认证,并被国家环保总局批准为ISO14000国家示范区, 2002年5月被省政府授予环境保护模范区称号。开发区实行
项目审批“一条龙”服务体系、项目建设全方位服务体系和投产后经常化服务体系,推行公开承诺制、首问责任制、过错追究制和客商评议制;成立项目建设服务中心,组建企业“110”,专门负责受理、咨询、协调和监督等工作,实行“零缺陷”服务,建设了可供外国人子女就读的双语学校和外国专家公寓,努力营造安商、亲商、富商环境,使开发区成为投资成本的凹地、项目聚集的高地、企业发展的福地。
随着环渤海经济圈的崛起,特别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日益临近,秦皇岛作为奥运会的协办城市,正蕴育着无限商机。面对着一历史机遇,开发区全体员工,将进一步解放思想、迎难而上、凝心聚力、率先发展,以加倍的热诚和努力,为投资者营造一个更加完善的现代化、国际化的良好环境,与海内外工商企业界各位朋友携手共创美好的未来。
二十多年来,在秦皇岛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秦皇岛开发区坚持三为主,二致力,一促进的发展方针,坚持走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滚动发展和开发一片、建成一片、收益一片的开发道路。经过基础建设、起步发展、扩区开发、二次创业、跨越式发展等几个阶段,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在秦皇岛市经济总量中的比重逐步提高,成为秦皇岛市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增长极,一个经济发达、功能完备、环境优雅,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现代化工业园区正在形成。秦皇岛开发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窗口、示范、辐射、带动作用。2007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27.07亿元,占全市的比重由2000年的8%增至19.1%。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48.5亿元,占全市的43.6%。实际利用外资1.82亿美元,占全市的53.5%;到位内资48.76亿元,占全市的88.5%。

Ⅲ 污水再生回用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方先金

(北京市市政工程科学技术研究所,北京市西城区大帽胡同号,100035,中国)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只有2200m3,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在世界银行连续统计的153个国家中居第88位。同时,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和地区分布上很不平衡,南方多北方少,北方大部分地区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低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确定的1750m3用水紧张线,其中9个地区低于500m3的严重缺水线。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1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面临的问题

1.1水资源总量紧缺

50年来,全国用水总量从1949年的1000多亿m3增加到1997年的5566亿m3,其中农业用水占75.3%,工业用水占20.2%,城镇生活用水占4.5%,人均综合年用水量从不足200m3增加到458m3。目前,全国每年缺水近400亿m3,其中,农业缺水300亿m3,因旱致灾,年均减少粮食200多亿千克;城市和工业缺水60亿m3,影响工业产值2300多亿元,全国668座城市有400多座缺水,有110个城市严重缺水。特别是1999年以来,我国北方地区持续干旱,给工农业生产造成较大的影响,也给城市、农村居民生活用水造成很大的困难。2001年6月上旬旱情最为严重时,全国受旱面积一度达到4.2亿亩(1亩=100m2),由于持续干旱,水源不足,造成城乡人民生活用水紧张,有2198万城镇人口和3300万农村人口及1450万头大牲畜发生饮水困难。天津、长春、大连、青岛、唐山和烟台等大中城市已受到水资源短缺的严重威胁,许多水库、河流出现从来没有过的断流和干枯。今后随着人口的增长、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化的加快,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据预测,我国用水高峰将在2030年前后出现,203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6亿人,粮食总产量需达到7亿t,年用水总量为7000亿~8000亿m3,全国每年缺水将在700亿m3左右。

气候变化对我国水资源可利用量也产生了负面影响。据1950~1997年的降水和气温资料分析,我国近20年来呈现北旱南涝的局面。20世纪80年代华北地区持续偏旱,京津地区、海滦河流域、山东半岛10年平均降水量偏少10%~15%。进入20世纪90年代,黄河中上游地区、汉江流域、淮河上游、四川盆地的8年平均降水量偏少约5%~10%,黄河花园口的天然来水量初步估计偏少约20%,海滦河和淮河的年径流量也都明显偏少。北方缺水地区持续枯水年份的出现,以及黄河、淮河、海河与汉江同时遭遇枯水年份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加剧了北方水资源供需失衡的矛盾。据相关研究,未来50年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效应,全球年平均气温可能升高,气温升高将使地表蒸发量提高,水资源量将相应减少。

1.2水资源分布不均

我国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很不平衡。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国土面积只占全国的36.5%,其水资源量占全国的81%;黄淮海流域人口、粮食产量和国内生产总值都占全国的1/3左右,但其多年平均水资源仅占全国的7.2%。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各地的降水量年内分配极不均匀,大部分地区每年汛期4个月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总量的70%左右,很容易形成春旱夏涝。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不平衡给水资源充分利用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1.3水资源浪费严重

我国一方面水资源严重短缺,另一方面却浪费严重。长期以来,“以需定供”的水资源非可持续利用模式是造成水资源短缺的人为原因。盲目发展第一、第二产业,特别是片面追求粮食增产和重工业的发展,造成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水资源利用效率偏低,使本来就紧缺的水资源问题更加严重。

目前,我国农田灌溉面积中渠灌面积占75%左右,而渠系损失约为50%,农田蒸发损失约为17%,实际利用量仅有33%左右。由于大多数地方采用传统的灌溉模式,每亩实际灌水量达到450~500m3,超过了实际需水量的1倍左右,浪费极为严重。我国主要依靠降水的旱作耕地面积约12亿亩,其中70%分布在降水量250~600mm的北方地区,由于蓄水和保水等基础设施不足,农田对自然降水的利用率仅为56%左右。按最新统计估算,我国农田灌溉用水的利用率仅有1.0kg/m3,旱作耕地的水分利用效率为0.60~0.75kg/m3,全国农业用水的平均效率为0.8kg/m3,综合经济效益为0.2美元/m3,而以色列已超过1美元/m3,差距十分明显。现阶段我国农业水资源利用不符合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要求。

我国工业用水效率总体水平仍然较低,2001年我国万元工业产值取水量为90m3,约为发达国家的3~7倍;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约为52%,远低于发达国家80%的水平。2000年全国城市人均生活用水量达220.2L/d,远高于发达国家的人均生活用水量。社会各界的水忧意识不强,浪费水资源的现象仍很严重,这说明节水措施尚未有效落实,节约用水的技术和管理水平不高。近十年来,我国根据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经济结构调整虽已初见成效,但水资源消耗利用模式尚未发生实质性变化。

1.4水污染形势严峻

目前我国污水处理率还较低,大量的城市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库水域,使全国大部分水域和近50%的重点城镇的集中饮用水水源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水污染比较严重的城镇98个,主要分布在三河三湖流域。由于水污染一些水源被迫停止使用,寻找新的水源,从而加剧了城市缺水。水污染还影响到供水水质,损害居民的身体健康。目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56km2,占国土面积的37%。全国地下水多年平均超采74亿,已形成164个地下水超采区,部分地区出现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问题。许多重要河流、湖泊污染严重,由于污染而引发的水事矛盾不断增加。水污染严重影响我国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实现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应采取的措施

我国政府十分重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明确指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问题。多年来,针对我国水资源特点和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1合理利用水资源

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根本出路在于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变“以需定供”的传统开发模式为“量水而行、以水定需”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模式。立足于可利用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根据水资源承载能力,确定经济社会发展结构,确保各种水域的可持续利用,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调整,在水资源充裕和紧缺地区采用不同的经济结构。大力发展节水、省能、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根据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合理发展农业,采取必要的退耕还林,使生态系统得到改善,保证水资源的供需平衡。

2.2合理调配水资源

根据我国降水年内分布不均的特点,应修建大量的蓄水设施,以充分利用水资源。目前,全国共建水库8.5万座,使年供水能力大大提高。蓄水设施一方面能将雨季多余降水贮存起来,供干旱季节使用。另一方面可以减少洪水灾害,保证经济的发展。在地域上,我国的水资源南多北少,南方水资源充裕,北方水资源严重不足。南水北调工程是解决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缺水矛盾,实现水资源合理配置的重大战略工程。南水北调东、中、西三条线路将与长江、黄河和海河相互联接,形成水资源合理配置的总体格局,达到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水资源配置目标。三条调水线路年调水总量380亿~480亿m3,可基本改变我国黄淮海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状况,保证我国水资源总体上可持续利用。

2.3大力开展节水工作

我国历来重视节约用水工作,20多年前,国家就提出了要实行开源与节流并重的方针,认真开展了节约用水工作,并制定了一系列节约用水的法规和标准,建立了节约用水的管理制度,也形成了比较健全的管理体制,城市节约用水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到2000年全国设市城市累计节约用水300多亿m3,使近5年来城市用水总量基本无增长,改变了城市用水量随经济发展同步增长的趋势。但是,目前我国农业用水利用率还较低、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和城市居民日平均用水量还较高,节水的潜力还较大。在农业方面,应发展和推广农业节水技术,减少农田的深层渗漏和地表流失量,减少单位面积的用水量,减少田间和输水过程中的蒸发和蒸腾量,提高灌溉和降水的水分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单位水资源的产量和效益。在工业节水方面,应在调整工业生产结构的同时,改进生产工艺,提高用水重复率,减少万元工业产值的用水量。为了保证节水工作,要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建立一套符合市场经济原则的体制和机制,对现有水价偏低进行改革,建立水资源的宏观控制和微观定额体系,形成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

2.4大力发展污水处理和再生回用工作

水污染加剧了我国水资源短缺形势,直接威胁着饮用水的安全和人民的健康,影响到工农业生产和农作物安全,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国民生产总值的1.5%~3%。水污染已成为不亚于洪灾、旱灾甚至更为严重的灾害。水污染早在20世纪70年代已经显现出来,但没有引起足够的注意,采取的措施不够恰当有力,因此出现了今天的严重局面。如再不及时采取有效对策,将严重影响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长期以来采用的以末端治理、达标排放为主的工业污染控制战略,已被国内外经验证明是耗资大、效果差、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应大力推行以清洁生产为代表的污染预防战略,淘汰物耗能耗高、用水量大、技术落后的产品和工艺,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削减污染排放量。对于工业和城市生活排水造成的点源污染,应大力发展污水处理工程,使我国的污水处理率在2000年34.3%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对于面污染源包括各种无组织、大面积排放的污染源,如含化肥、农药的农田径流,畜禽养殖业排放的废水、废物等,其控制应与生态农业、生态农村的建设相结合,通过合理使用化肥、农药以及充分利用农村各种废弃物和畜禽养殖业的废水,将面源污染减少至最小。应积极开展污水资源化再利用工作,提高污水再生回用率。

3污水再生回用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

污水再生回用是经济可靠的开源节流措施,与跨流域调水、海水淡化、雨水蓄用等开源措施相比,污水再生回用具有经济性和可靠性。人类使用过的水,污染杂质只占0.1%左右,比海水3.5%少得多,其余绝大部分是可再用的清水。跨流域调水和雨水蓄用工程投资较大,并需投入大量资金控制水体进一步污染,跨流域调水还会对现有的生态系统产生影响。在我国现有经济条件下,跨流域调水和雨水蓄用只能逐步进行。污水再生回用的本质是实行循环用水和分质用水,将污水经再生后回用到水质要求较低的用户。随着工业化的加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水污染范围也在扩大、污染程度加深,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之间形成一对尖锐的矛盾。发展污水再生回用、减少废水排放量是解决环境问题最有力的措施。另外,为满足用户的需要,再生水必须符合相应的水质标准,为此,需对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进行深度处理,从而减少了污染物总量,减轻了废水对环境的压力。

污水再生回用应严格按回用对象和目的控制回用水水质,以确保回用水的安全性。为此,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相关回用标准。如生活污水经二级处理后能够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但不能作为生活杂用水或工农业用水;若考虑回用,必须进一步处理。当污水回用于农田灌溉,水质指标应该满足《农田灌溉水水质标准》;当污水回用于城市景观,水质指标应该满足《再生水回用于景观水体的水质标准》;当污水回用于城市生活杂用,水质指标应该达到《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工业污水回用水质指标应该满足相应的工业用水标准等。

城市供水量的80%变为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收集起来再生处理后,70%可以安全回用;二者合计,约城市供水量的56%可以转变成再生水,返回到城市水质要求较低的用户,替换出等量的清洁水,相应地增加城市一半以上的供水量。废水是一种非常宝贵的资源,挖潜能力巨大。我国2000年全国污水排放量为620m3,这是很大的再生水资源。污水再生回用立足于自有水资源增加城市供水量,是实现水资源持续利用的有效措施。污水再生回用能有效地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

为了保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可持续发展,针对我国水资源存在的问题,近十多年来,通过国家科技攻关,以及缺水城市为解决水污染和水资源短缺做出的努力,国内已经建成一批不同工艺、不同回用对象的城市污水回用示范工程。表1列出了华北地区部分城市污水回用工程情况统计结果。目前我国污水回用工程主要回用对象为污水处理厂内部用水、市政杂用、河道补水、绿化、工业用水等,尚未回用于地下回灌和饮用水源。北京市2001年完成的高碑店污水处理厂出水回用工程是我国目前最大的污水再生回用工程。大量的污水回用工程实践表明:污水再生回用是解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

表1华北地区部分城市污水回用情况单位:万m3/d

4我国污水再生回用最大工程

4.1工程概况

高碑店污水处理厂回用工程是目前我国最大污水再生回用工程,该工程于1999年3月至8月完成该项目的前期研究工作,并完成了可行性研究,1999年10月完成项目立项和审批;2000年1月完成该工程的初步设计和审批工作,2月完成施工图设计,同年4月开始施工,2001年5月完成工程施工,2001年6月完成调试和试运转,2001年7月开始供水。

高碑店污水处理厂是目前我国最大的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为100万m3/d。该厂污水系统流域面积96km2,服务人口240万人,汇集北京市南部城区的大部分生活污水、东郊工业区、使馆区和化工路的全部污水。该处理厂采用前置缺氧段活性污泥法工艺,即在推流式曝气池前设置缺氧段,其目的是改善污泥性质,防止污泥膨胀。该厂出水水质水量稳定,其二级出水已接近相关的回用水水质标准。但该回用工程运转前,高碑店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直接排入通惠河下游,除每年约5500万m3用于农业灌溉外,剩余的出水每年超过3亿m3没有得到利用,这是很大的水资源浪费。为了缓解北京市面临的21世纪城市发展和可利用水资源的矛盾,实现北京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持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北京市政府决定开发该厂污水资源。高碑店污水处理厂回用工程使用回用水的区域达141km2,回用水用户涉及到工业、公园绿化、道路喷洒和冲刷、河湖补水等。

4.2工程规模和技术方案

本工程近期规模为30万m3/d,远期规模为47万m3/d。在回用工程技术方案确定中尽可能地利用现有设施,以降低工程投资。具体设计方案如下:高碑店污水处理厂二沉池出水经新建泵站(规模47万m3/d)提升后用两条管道分别输送到高碑店湖(规模30万m3/d)和水源六厂(规模17万m3/d)。送至高碑店湖的处理水通过第一热电厂现有深度处理设施进一步处理后供该厂冷却用水;送至水源六厂的处理水在该厂进行深度处理后,一部分通过水源六厂现有供水系统供给东郊工业区和焦化厂;一部分通过新建管道输送到西便门和东便门。在水源六厂现有供水管道和新建管道沿线设取水口,并新建回用水支线,供市政杂用取水。

4.3回用水水质技术保障措施

由于高碑店污水处理厂建设时,国家对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要求中还没有氮和磷的指标控制,因此,目前该厂出水中氮和磷的含量较高,这会直接影响回用水水质,必须对该厂进行技术改造,进一步提高该厂出水水质。改造规模为50万m3/d,即对高碑店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50万m3/d)进行改造。该改造工程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改造后使出水水质优于目前第一热电厂冷却水取水水源高碑店湖的水质,出水中BOD、COD、总磷和氨氮分别达到10mg/L、40mg/L、1mg/L和10mg/L。第二步改造使该厂50万m3/d满足高碑店湖Ⅳ类水体的水质要求。第一步主要改造工作量包括曝气池改造和污泥处理系统的改造。原曝气池为1/12为厌氧区,其余为好氧区,改造后原池2/9为缺氧区及厌氧区(水力停留时间共为2h),其中进水端分出一停留时间为15min的强化吸附区。其余仍为好氧区(水力停留时间7.25h)。原污泥系统中剩余污泥泵入初沉池,其混合污泥再进污泥浓缩池浓缩后消化脱水,因浓缩污泥池停留时间较长,处于厌氧状态,磷又被释放出来,通过上清液回到污水中,因此达不到除磷的目的。改造后,原有浓缩池改为浓缩酸化池,浓缩酸化池上清液做为碳源排入水处理系统;将消化池上清液和脱水机滤液及冲洗水收集后进行化学除磷。

高碑店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水质水量稳定,达到设计要求,但还不能满足市政杂用水标准,而绿化用水和道路喷洒等市政杂用水水质对人类健康和城市环境会产生影响,因此,市政杂用水必须在回用前进行深度处理,以满足相应标准。在设计中将深度处理选择在水源六厂。水源六厂现有日处理能力17万m3/d的深度处理设施,主要采用机械加速澄清、砂滤和消毒等工艺处理过程,其出水可满足相应用户要求。由于北京市工业结构的调整,目前该厂平均实际供水量不足5万m3/d,尚有12万m3/d处理能力没有得到利用。另外,水源六厂离市政杂用水用户较近,市政杂用水深度处理设在水源六厂利用其剩余处理能力,可满足市政杂用水近、远期规模需求,在该厂深度处理后的水质能满足市政杂用水水质要求。

4.4主要回用对象

按规划要求,该工程近期供北京市第一热电厂冷却循环用水20万m3/d,远期供北京市第一热电厂冷却循环用水30万m3/d。近期通过北京市水源六厂供东郊工业区和焦化厂5万m3/d,供城市绿化、道路喷洒和冲刷、市区河道景观用水等市政杂用水共5万m3/d。远期通过水源六厂供工业和市政杂用水水量将扩充到17万m3/d。

4.5主要工程内容和投资

本工程总投资3.6亿元,其中征地拆迁费约1亿元,工程费用为2.18亿元,工程建设内容主要为:

(1)高碑店污水处理厂内47万m3/d的泵站一座。

(2)高碑店污水处理厂改造。

(3)高碑店污水处理厂至高碑店湖输水管:DN1800mm,长1480m。

(4)高碑店污水处理厂至水源六厂管道:DN1400mm,长4766m。

(5)市政杂用水配水管:DN1200mm,长6791m;DN1000mm,长1431m;DN800mm,长4615m;DN600mm,长2845m;D=500mm,长2880m。

(6)水源六厂改造:包括深度处理设施改造、蓄水池清淤和护砌、污泥池扩建、供水泵站改造、进出水口的改造、增加自控和电气设备等。

(7)园林供水支线管道。

4.6工程效益

该工程每年可节约清洁水资源16673万m3,节约自来水3650万m3/a,相当于节约了建设一座10万m3/d的自来水厂的投资4亿元。该工程达到了开源节流的目的,为北京市城市绿化面积扩大和道路喷洒压尘创造条件,对环境综合治理具有较大的作用,环境的改善还会带来了周围地区的土地增值。该工程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北京市水资源短缺的矛盾。该工程的巨大经济和环境效益,推动了北京市节水和污水再生回用工作。目前北京已完成污水再生回用规划,7个污水回用工程正在进行施工或做前期工作。北京市的污水再生回用实践表明:污水再生回用符合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是解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

5结论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贫乏的国家,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展的加快,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已经成为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面临水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水利用率低和水污染等问题,实现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出路在于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应根据我国水资源特点进行水资源合理利用和配置,变“以需定供”的传统开发模式为量水而行、以水定需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模式,根据水资源承载能力,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调整;同时,应继续发展节水技术,减少生产过程的水资源浪费,大力发展污水处理和再生回用工作,提高污水处理率和处理效果。污水再生回用可以减少污染物总量,增加供水能力,是经济可靠的开源节流措施。几年来污水再生回用实践表明:污水再生回用能有效地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

阅读全文

与烟台污水一体化提升泵站多少钱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硫酸铵废水电解 浏览:90
十吨锅炉水处理运行记录 浏览:726
男同性恋电视剧 浏览:299
净水器如果停水了怎么办 浏览:306
空调滤芯没有装好会有什么影响 浏览:317
陶氏超滤膜控制程序 浏览:299
什么地方会用到污水设备 浏览:329
高肉有剧情电影 浏览:791
双级反渗透水处理技术 浏览:68
伞学院电影在线观看国语 浏览:26
金夕演员 浏览:146
没有吸管怎么做饮水机呢 浏览:984
构成EDI系统的是哪个要素是 浏览:760
污水过滤海报 浏览:516
纯净水厂最怕什么举报 浏览:903
可以做半透膜的材料 浏览:135
分馏瓶与蒸馏瓶 浏览:235
蒸馏水是由离子构成吗 浏览:825
皮特的电影 浏览:431
麦芽用于回乳宜炒用用量为 浏览: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