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化学除正磷法。化学除磷是通过化学沉淀过程完成的,化学沉淀是指通过向污水中投加药剂,其与污水中溶解性的盐类,如磷酸盐混合后,形成沉淀。因为大多数的磷是无机磷,无机磷中正盐居多。采用药剂铝盐、铁盐(亚铁盐)、钙盐、铁铝聚合物即可去除,钙盐的成本较低,故正磷去除,常用石灰。
2、化学法除次亚磷。另外一种化学镍废水中的无机磷是次亚磷,传统的除磷剂无法与之形成沉淀,因此无法去除。这类磷采用HMC-P3次亚磷去除剂,其作用机理是均相共沉淀。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次亚磷去除剂通过均相共联形成大分子,进而在表面形成正电荷电场,从而与次亚磷酸根结合形成沉淀。这种方法能够将次亚磷直接去除,无需转化为正磷。
3、生物除磷法。生物除磷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聚磷菌在厌氧条件下充分释放其细胞体内的聚合磷酸盐;而在好氧条件下又能超过其生理需要从水中吸收磷 ,并将其转化为细胞体内的聚合磷酸盐,从而形成富含磷的生物污泥,通过沉淀从系统中排出这种富磷污泥,达到从废水中除磷的效果。这种方法产生的污泥少,但往往去除效果不佳,难以满足出水要求。
2. 污水cod检测方法
1、重铬酸盐法
化学需氧量测定的标准方法以我国标准GB11914《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酸盐法》和国际标准ISO6060《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为代表,该方法氧化率高,再现性好,准确可靠,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公认的经典标准方法。
其测定原理为:在硫酸酸性介质中,以重铬酸钾为氧化剂,硫酸银为催化剂,硫酸汞为氯离子的掩蔽剂,消解反应液硫酸酸度为9mol/L,加热使消解反应液沸腾,148℃±2℃的沸点温度为消解温度。
2、高锰酸钾法
以高锰酸钾作氧化剂测定COD,所测出来的称为高锰酸钾指数。
污水处理小课堂」测试COD的五种方法
3、重铬酸钾法
以经典标准方法为基础,重铬酸钾氧化有机物物质,六价铬生成三价铬,通过六价铬或三价铬的吸光度值与水样COD 值建立的关系,来测定水样COD 值。
4、快速消解法
经典的标准方法是回流2h 法,人们为提桥梁昌高分析速度,提出各种快速分析方法。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提高消解反应体系中氧化剂浓渣简度,增加硫酸酸度,提高反应温度,增敏扒加助催化剂等条件来提高反应速度的方法。
5、分光光度法
化学需氧量(COD)测定方法无论是回流容量法、快速法还是光度法,都是以重铬酸钾为氧化剂,硫酸银为催化剂,硫酸汞为氯离子的掩蔽剂,在硫酸酸性条件测定COD 消解体系为基础的测定方法。
3. 污水的采样
污水是指在生活和生产等过程中,丧失了原有的功能,并受到污染,带入了原本不应该具有的物质的水,成分可以很单一也可以很复杂。水污染是和空气污染与噪声污染一起最常见的三大污染之一,引起环境的损坏,是必须控制的污染。
要得到有代表性的污水数据,就需要根据污水的产生、处理和排放情况,对污水水样进行采样,将采集到的有代表性的样品现场测试或者送往专业的实验室进行分析,得出污水的分析结果,为排污的情况控制制定要求,为环境提供保驾护航的依据。
下面就来说说污水采样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首先要选择正确的采样地点。正常情况下,一类污染物要在车间或生产设施排放口,或者专门处理一类污染物的设施排放口进行采样,二类污染物要在总的排放口进行采样,一类污染物未达标的情况下,是不能跟二类污染物混合并排放的。
其次要选择合适的采样方式,一般分为瞬时采样和混合采样。对于污染物不稳定,容易受到混合影响,不能连续排放,需要考察特定时间段内的污染物,研究污水的变化规律的情况,一般需要采集瞬时水样,另外就是污水长期稳定排放,污染物浓度变化不大的情况下,也可以采集瞬时水样,此时的瞬时水样可以代表这一个稳定时段内水质的状况;对于需要计算一段时间内的污水的平均浓度和负荷,污水变化程度达或者污水控制标准明确要求的,一般采集混合水样。
再者要选择正确的采样频次。一般参照的依据包括排污许可、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意见、环境管理规定和自行监测方案等;对于没有明文规定的,一般根据污水的排放规律和生产持续时间来定。
接着就是选择正确的采样工具和保存容器。采样工具和保存容器选择的原则主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不能跟污水相关项目因子起反应,二是满足监测分析方法的要求。
马上进入到现场采样的环节,到达指定的采样点位后,将前期准备的东西摆放整齐,开始采集样品,采样时,需要去除水面的漂浮物,在污水正常排放的时段内进行采样,采样时不能搅动水底的沉积物,不然会导致结果产生非常大的误差,采样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要求:采样时,除了部分不能润洗采样瓶的项目(比如油类,挥发性有机物类,微生物类等),都需要先用待采样的污水润洗采样瓶2-3次;对于可以混合采样的因子可以采集到同一个采样瓶,不可以混合的必须单独采样;对于必须满瓶的因子,要不留气泡;对于时效性短或者必须现场监测的因子,必须现场进行分析检测。
样品采集完成后,根据采集的因子,分别加入固定剂,延长保存的时间,保证污水对应的因子不会发生较大的变化,然后尽快运送到实验室进行分析。污水检测因子的保存条件、推荐采样量、添加固定剂的类型和保存时间可以参考相应因子的检测方法,检测方法无规定的,推荐参考《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91.1-2019)附录A。
最后,在污水样品采集过程中,要注意相应的质量控制,以保证污水的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一批次水样均应该采集一个全程序空白样,全程序空白样的结果应该低于相应因子的检出限,否则就要查找原因,是否存在污染的情况,还应该对于可以采集平行样品的项目,每批次至少采集一个现场平行样,在样品较多的情况下,应该采集至少10%的现场平行样,现场平行样的结果和对应污水的结果要满足相应的偏差,否则应查找原因。
污水采样是污水检测的重要一部份,只有采集的样品是准确的,才能为整个污水的管理打好坚实的基础。
4. 如何检测污水中COD的含量
简单来说。分为3种方法。
第一种高锰酸钾法是快速检测的试纸,优先:出结果很快。缺点:只能回适合检测地表答水,电镀污水等水质简单的水样,受有机物干扰很大
最后两种需要仪器配合是:重铬酸钾法和快速消解光度法。两种精确度相差不大,再小于100mg一下的情况下,重铬酸钾法精度要高一点。但是重铬酸钾法做一次要花费好几个小时,而且还需要一个大的空间做回流使用。所以目前还是光度法用的人比较多。
5. 工业废水检测方法
工业废水检测主要是对企业工厂在生产工艺过程中排出的废水、污水和水生物检测的总称。工艺废水检测包括生产废水和生产废水。按工业企业的产品和加工对象可分为造纸废水、纺织废水、制革废水、农药废水、冶金废水、炼油废水等。
一、生化需氧量(BOD)
生化需氧量又称生化耗氧量,缩写BOD,恳表示水中有机物等需氧污染物质含量的一个综合指标,它说明水中有机物出于微生物的生化作用进行氧化分解,使之无机化或气体化时所消耗水中溶解氧的总数量,其单位以ppm成毫克/升表示。其值越高,说明水中有机污染物质越多,污染也就越严重。加以悬浮或溶解状态存在于生活污水和制糖、食品、造纸、纤维等工业废水中的碳氢化合物、蛋白质、油脂、木质素等均为有机污染物,可经好气菌的生物化学作用而分解,由于在分解过程中消耗氧气,故亦称需氧污染物质。若这类污染物质排人水体过多,将造成水中溶解氧缺乏,同时,有机物又通过水中厌氧菌的分解引起腐败现象,产生甲烷、硫化氢、硫醇和氨等恶具气体,使水体变质发臭。
废水中各种有机物得到完会氧化分解的时间,总共约需一百天,为了缩短检测时间,一般生化需氧量条以被检验的水样在20℃下,五天内的耗氧量为代表,称其为五日生化需氧量,简称BOD5,对生活废水来说,它约等于完全氧化分解耗氧量的70%。
我国规定,在工厂排出口,废水的BOD;的最高容许浓度为60毫克/升,地面水的BOD不得超过4毫克/升。
二、化学需氧量COD
化学需氧量又称化学耗氧量简称COD。是利用化学氧化剂(如高锰酸钾)将水中可氧化物质(如有机物、亚硝酸盐、亚铁盐、硫化物等)氧化分解,然后根据残留的氧化剂的量计算出氧的消耗量。它和生化需养量(BOD)一样,是表示水质污染度的重要指标。COD的单位为ppm或毫克/升,其值越小,说明水质污染程度越轻。
水中的还原性物质有各种有机物、亚硝酸盐、硫化物、亚铁盐等。但主要的是有机物。因此,化学需氧量(COD)又往往作为衡量水中有机物质含量多少的指标。化学需氧量越大,说明水体受有机物的污染越严重。化学需氧量(COD)的测定,随着测定水样中还原性物质以及测定方法的不同,其测定值也有不同。目前应用最普遍的是酸性高锰酸钾氧化法与重铬酸钾氧化法。高锰酸钾(KMnO4)法,氧化率较低,但比较简便,在测定水样中有机物含量的相对比较值及清洁地表水和地下水水样时,可以采用。
三、重铬酸钾(K2Cr2O7)法,氧化率高,再现性好,适用于废水监测中测定水样中有机物的总量。有机物对工业水系统的危害很大。含有大量的有机物的水在通过除盐系统时会污染离子交换树脂,特别容易污染阴离子交换树脂,使树脂交换能力降低。有机物在经过预处理时(混凝、澄清和过滤),约可减少50%,但在除盐系统中无法除去,故常通过补给水带入锅炉,使炉水pH值降低。有时有机物还可能带入蒸汽系统和凝结水中,使pH降低,造成系统腐蚀。在循环水系统中有机物含量高会促进微生物繁殖。因此,不管对除盐、炉水或循环水系统,COD都是越低越好,但并没有统一的限制指标。在循环冷却水系统中COD(KMnO4法)>5mg/L时,水质已开始变差。
6. 生活污水中PH的检测的方法是什么
生活污水是在生活中产生的污水,生活污水的来源比较多,所以导致生活污水中的各种有机物极其不稳定,据污水检测报告中看出,生活污水中所含有的较多的是各种有机物,如:脂肪、尿素、脂肪、碳水化合物和大量的微生物。
PH是指溶液中氢离子的总数和总物质的量的比,PH偏高,碱性强。PH过低则酸性强。
那生活污水中PH的检测的方法是什么?
pH为水中氢离子活度的负对数 pH=-log10aH+
pH值可间接的表示水的酸碱强度,是水化学中常用和最重要的检验项目之一。
国联质检是法定第三方检测机构,CMA权威认证。
以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以pH玻璃电极为指示电极组成原电池,当玻璃电极的玻璃薄膜的两端溶液氢离子活度不同时,则产生电位差。该电位差可通过测量两电极间的电位差求得。在25℃下,每变化1个pH单位,电位差变化59.1mv,将电压表的刻度变为pH刻度,便可直接读出溶液pH值,温度差异可通过仪器上补偿装置进行校正。
实际中,常使用复合电极,制成便携式pH计到现场测定。优点:准确快速,不受溶液浊度、胶体物质及各种氧化剂与还原剂干扰但pH>10
时,产生较大误差,称“钠差”,使读数偏低。克服“钠差”的办法——使用“低钠误差”电极 选用与被测溶液pH相近的标准缓冲溶液来加以校正。
1、仪器:酸度计(带复合电极)、250ml塑料烧杯。
2、试剂:pH成套袋装缓冲剂(邻苯二甲酸氢钾、混合磷酸盐、硼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