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原生动物在污水生物处理中有什么指示作用
指示功能原生动物及微型后生动物多,说明水体自净程度高。污水处理过程中,微生物出现顺序:细菌 (植物) 鞭毛虫、变形虫、动物鞭毛虫、游泳型纤毛虫、吸管虫、固着型纤毛虫、轮虫幻灯片50。
1、指示污泥性质。活性污泥的培养与驯化是污泥逐渐成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曝气池混合液中的原生动物上风类群也会顺序变化,从肉足类、鞭毛类开始,依次出现游泳型纤毛虫、爬行型纤毛虫、附着型纤毛虫。当活性污泥中的上风原生动物成为匍匐型和固着型纤毛虫时,说明活性污泥已经成熟,活性污泥的氧化和沉淀性能最佳。在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期,若污泥性质发生变化,也可以通过原生动物的种类反映出来。
2、指示运行环境。污水处理厂的各种运行环境条件直接影响活性污泥的性质,从而决定了出水水质。这些环境条件有:有机负荷、曝气量、有机污染物的可生化程度、水力停留时间,以及冲击负荷。通过观察活性污泥上的上风原生动物,可以判定出水水质,查找原因,改善运行操纵条件。 活性污泥中的原生动物群落结构与污水净化状况的关系有:
①活性污泥在不良条件下,鞭毛虫、变形虫的数目多于纤毛虫的数目;
②水处理不稳定时的群落由鞭毛虫类、根足虫类组成;
③水处理稳定时的群落包括鞭毛虫类、根足虫类、自由生活的纤毛虫类、缘毛虫类;
④在净化状态良好时的群落中,缘毛虫类数目大于鞭毛虫类和根足虫类。
3、猜测出水水质。从理论上在进水水质、污水处理工艺和运行参数值固定的情况下,每个污水处理系统对应着一种生物群落结构,这种结构对污水的处理效果最好。通过广泛地观察和分析微型生物群落和出水水质,可以找出这种群落结构与出水水质之间的联系。
Ⅱ 污水处理时的指示生物
在废水生物处理系统中将污染物质降解的主要是细菌。原生动物与细菌的关系主要为:①掠食关系,原生动物在食物链中处于捕食细菌的作用。一方面,原生动物通过对细菌的捕食,能促进细菌的生长,使细菌的生长能维持在对数生长期,防止种群的衰老,提高细菌的活力,而且原生动物活动产生溶解性有机物质(DOM)可被细菌再利用,促进了细菌的生长;另一方面,原生动物中存在的某些类型(如纤毛类)具有吞食游离细菌的巨大能力,而游离的细菌个体小、密度小,较难沉淀,易被出水带出而影响水质。有人证明奇观独缩虫在自然水体中 1 h能吃3万个细菌。Curds等人在曝气池中接种纤毛类原生动物,出水大为改善。②絮凝作用,细菌生长到一定程度后就凝集成絮状物。这种絮状物为原生动物提供了着生的环境,反过来絮状物上的原生动物能加速絮凝过程。Curds等证明纤毛虫能分泌两种物质,一种称为P物质,是一种多糖类碳水化合物;另一种是属于单糖结构的葡萄糖及阿拉伯糖,表面电荷为负的悬浮颗粒会吸收这种P物质,通过悬浮颗粒表面电荷的改变,就使悬浮颗粒集结起来,形成絮状物。另外,纤毛虫还能分泌一种粘液,能把絮状物再联结起来。原生动物分泌的粘液对悬浮颗粒和细菌均有吸附能力。这就促进了菌胶团的形成和处理能力的提高。
研究活性污泥中原生动物的目的
要了解污水处理过程的变化或处理水的好坏,最好直接研究分析细菌的生长情况。但是对于细菌的观察、分类鉴定的时间很长,不能及时起指导生产的指示和预报作用。原生动物与细菌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的功能关系;原生动物个体大,便于观察;对于环境变化比细菌敏感,更早更容易反映环境的变化。直接观察原生动物的种类组成、数量、生长和变化状况,也能反映出细菌的生长和变化情况,即间接地评价污水处理过程和处理效果的好坏,起指导生产的作用
原生动物的指示作用
指示活性污泥性质
(1)污泥恶化。活性污泥絮凝体较小,往往在0.1~0.2 mm以下。主要出现以下优势原生动物:豆形虫属、肾形虫属、草履虫属、瞬目虫属、波豆虫属、尾滴虫属、滴虫属等。这些都属于快速游泳型的种属。污泥严重恶化时,微型动物几乎不出现,细菌大量分散,活性污泥的凝聚、沉降能力下降,处理能力差。
(2)污泥解体。絮凝体细小,有些似针状分散。主要的优势原生动物有:变形虫属、简便虫属等肉足类。
(3)污泥膨胀。活性污泥沉降性能差,SVI值高。由于丝状菌的大量生长,出现能摄食丝状菌的裸口目旋毛科、全毛类原生动物及拟轮毛虫等。
(4)污泥从恶化恢复到正常。通过反应参数和环境的改变,活性污泥从恶化状态恢复到正常的过渡期常常有下列原生动物出现:漫游虫属、斜叶虫属、管叶虫属等,这些都属于慢速游泳或匍匐行进的生物。
(5)污泥良好。易成絮体,活性高,沉降性能好。出现的优势原生动物为:钟虫属、累枝虫属、盖虫属、有肋盾纤虫属、独缩虫属、各种吸管虫类、轮虫类、寡毛类等这些均属于固着性种属或者匍匐性种属。
Ⅲ 活性污泥中常见的原生动物有哪些
原生动物在污水处理中常见的有三类:
(1)肉足类。其细胞质可伸缩变形而形成伪足,作为运动和摄食的胞器,运动速度达3
μm/s,典型的肉足类为变形虫属;
(2)鞭毛类。具有一根或一根以上的鞭毛,鞭毛长度与其体长大致相等或更长些,是运动器官,鞭毛类的运行速度达15~300μm/s;
(3)纤毛类。原生动物周身表面或部分表面具有纤毛,分为游泳型和固着型两种,游泳型包括草履虫属、肾形虫属、斜管虫属等;固着型常见的有钟虫属、累枝虫属、楯纤虫属等。纤毛类运动速度较快,可达200~1
000
μm/s。
Ⅳ 原生动物分几纲,在废水生物处理中有几纲
原生复动物门是动物界最原始制、最简单、最低等的动物。它们的主要特征是身体由单个细胞构成的,因此也称为单细胞动物。可分为以下几个纲:鞭毛纲、肉足纲、孢子纲、纤毛纲。
处理污水的原生动物主要是纤毛钢的累枝虫和纤毛虫。
很多证据表明,原生动物还能够净化污水中的无机物和有机物。有人在无菌条件下,运用累枝虫处理污水,发现可降低70%的氨态氮。还有人通过加热处理原污水来杀灭原生动物,然后接种细菌并进行曝气实验,结果大量游离细菌导致出水浑浊,同时COD、BOD、总有机碳和悬浮固体等各项指标明显偏高;在试验的平行系列中接种纤毛虫后,随着原生动物种群的建立,游离细菌总数下降,出水变得澄清,BOD和COD均下降。因此可证明,原生动物有分解污染物的作用。
Ⅳ 以下原生动物中,哪种是水体自净程度高、污水生活处理效果好的指示生物
草履虫就是其中一种。
原生动物中有的种类及数量对水质因素(如溶解氧、pH值等)的变化较敏感,故可以作为鉴定污水污染程度的指示生物[5],例如钟虫和轮虫对溶解氧和毒物特别敏感。就草履虫而言,它可以在水污染治理和毒性检测中作为指示性微生物,即草履虫主要大量出现于受重污染和有机物很多的水中。
净化作用
草履虫是原生动物的重要代表,而原生动物又是生态平衡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动物。草履虫通过吞食等方式来吸收污(废)水中溶解性有机物,从而起到对废水的净化作用。例如:在自然状态下,细菌分解有机物的能力强,将有机物转化为细菌的细胞和无机物质。无机物质又被藻类转化为藻类的细胞,这些细菌和藻类又成为草履虫及其原生动物的食物,水中的鱼常以草履虫及其原生动物等微小生物为食,鱼类又是人类的食物。当人类再一次将废物排入海中时,水中的细菌又将其分解,如此循环下去,从而保持了生态平衡。
Ⅵ 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在水体自净和污水生物处理中的作用是什么
指示功能原生动物及微型后生动物多,说明水体自净程度高.污水处理过程中,微生物出现专顺序:细菌 (植物) 鞭毛虫属 变形虫 动物鞭毛虫 游泳型纤毛虫、吸管虫 固着型纤毛虫 轮虫幻灯片50:指示功能具体表现:a.判断污水处理程度或污泥培养程度.b.判断活性污泥和处理水质的好与坏.c.根据原生动物的个体形态变化判断进水水质变化和运行过程出现的问题.幻灯片51:2.净化功能活性污泥中含有一定量的原生动物,大部分为动物性营养,吞食有机物颗粒及其他较小的游离微生物.3.促进絮凝和沉淀作用活性污泥法主要靠的是细菌(菌胶团)的絮凝和沉淀作用.但,原生动物对于污水的净化及污泥的絮凝、沉淀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因为有的物种可以分泌一些粘性物质.
Ⅶ 水处理中常见的原生动物有哪几类
原生动物门(Protozoa)是动物界的1门,为最原始、最简单、最低等的动物。它们的主要特征是身体由单个细胞构成的,因此也称为单细胞动物。原生动物门种类约有30000种。原生动物是单细胞,细胞内有特化的各种胞器,具有维持生命和延续后代所必需的一切功能,如行动、营养、呼吸、排泄和生殖等。每个原生动物都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
水处理中常见的原生动物有
(一) 肉足类
特征:没有固定形状,可形成伪足,为动物性营养,中污染带水体多见.
种类:变形虫、辐射变形虫、太阳虫
(二)鞭毛虫
特征:有一根或一根以上的鞭毛,是运动器官.
种类:植物性鞭毛虫和动物性鞭毛虫
植物性鞭毛虫在中 多污水体中,生活污水中绿眼虫多见;动物性鞭毛虫在有机物较多的水体或曝气池进口会出现.
(三)纤毛虫
特征:周身表面或部分表面具有纤毛,是运动和摄食的工具.
种类-- 游泳性纤毛虫:如草履虫
固着型纤毛虫:如钟虫、群体钟虫
*当生物处理中有群体钟虫和钟虫出现时,可作为处理效果较好的指示生物.
*指示生物:一种生物只在某一环境中生长,这种生物就是这一环境的指示生物.
二、原生动物在废水生物处理中的作用
*废水生物处理中细菌起主要作用,其次为原生动物,并切原生动物可作为指示生物.
*在氧化塘中,细菌起主要作用,其次为藻类,第三为原生动物.
(一)原生动物对废水净化的影响
1、从数量上看,原生动物占微型动物总数的95%以上;
2、从食物链上看,动物营养型的原生动物,与吞食细菌为主,特别是游离细菌,但也直接利用水中的有机颗粒;
3、从生物絮凝上看,在活性污泥中,细菌本身有生物絮凝作用,特别是纤毛虫能促进生物絮凝,因为纤毛虫可分泌出能促进絮凝的糖类和粘液;
二)以原生动物为指示生物
1、原生动物的形体比细菌大的多,以低陪显微镜即可观察,通过观察原生动物种群的生长情况,判断生物处理运转情况和废水净化效果.
微 型 后 生 动 物
也称多细胞动物
微型后生动物:形体微小、显微镜观察
在天然水体、潮湿土壤、水体底泥和污水生物处理构筑物中存在.
在水处理工作中常见的后生动物主要是多细胞的无脊椎动物,包括轮虫(微生物)、甲壳类动物和昆虫幼虫等.
一、轮虫——大灰水
(一)形态、生理
形态:多数在500 um左右,需在显微镜下观察.身体为长形,分头部、躯干和尾部.头部有轮盘,其咽内有一个几丁质的咀嚼器.躯干呈圆筒形,背腹扁宽,具刺或棘,外面有透明的角质甲膜,尾部末端有分叉的趾,内有腺体分泌的粘液,借以固着在其他物体上.
生理:适应pH范围广,以pH6.8左右生活的种类较多.轮虫以小的原生动物和有机颗粒等为食物,在废水的生物处理中有一定的净化作用.
生殖:雌雄异体,雄体比雌体小得多,并退化,有性生殖少,多为孤雌生殖
(二)指示生物作用
当活性污泥中出现轮虫时,往往表明处理效果 为什么?
好,高级动物对污染物浓度及毒性相对敏感
但如数量太多,则是废水污泥膨胀的前兆.
提问:为什么?
答案:破坏污泥的结构,使污泥松散而上浮.
在水源水,会阻塞水厂的砂滤池
目前发现的轮虫有252种,活性污泥中常见的轮虫有玫瑰旋轮虫、转轮虫等.
二、甲壳类动物(非微生物)
甲壳动物是鱼类的基本食料.广泛分布于河流、湖泊和水塘等淡水水体及海洋中.这类生物的主要特点是具有坚硬的甲壳,水生浮游生活.
水蚤
水蚤颜色判断水体的清洁程度
细胞中普遍含有血红素,血红素含量的高低随环境中溶解氧量的高低而变化.
DO高,水蚤的血红素含量低,颜色浅,水体清洁.
DO低,水蚤的血红素含量高,颜色深,水体污染.
三、其它小动物
可同化其它微生物不易降解的固体有机物.
线虫
长形,形体微小,0.25~2mm.
营养类型:腐食性(以动植物的残体和细菌等为食)、植食性(一绿藻和蓝藻为食)和肉食性(以轮虫和其他线虫为食).
•线虫有好氧和兼性厌氧的,兼性厌氧者在缺氧时大量繁殖.
•线虫是污水净化程度差的指示生物.
寡毛类动物---颤蚯蚓(2~4mm)
厌氧生活,以土壤为食.
河流、湖泊底泥污染的指示生物.
底栖动物是生活在水体底部的肉眼可见的动物群落.主要包括水栖寡毛类、软体动物和水生昆虫幼虫等.多数底栖动物长期生活在底泥中,具有区域性强,迁移能力弱等特点,对于环境污染及变化通常少有回避能力,其群落的破坏和重建需要相对较长的时间;且多数种类个体较大,易于辨认.同时,不同种类底栖动物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性及对污染等不利因素的耐受力和敏感程度不同;根据上述特点,用底栖动物的种群结构、优势种类、数量等参量可确切反应水体质量状况.
Ⅷ 污水处理运转正常时出现最多的原生动物是
原生动物类群的分类
肉足虫(初期)
其细胞质可伸缩变动而形成伪足,作为运动和摄食的胞器,常见的有变形虫和表壳虫。
鞭毛虫
具有一根或一根以上的鞭毛,鞭毛是其运动器官,常见的有滴虫、聚屋滴虫、眼虫、豆形虫和粗袋鞭虫等。
纤毛虫 (正常状态)
动物周身表面或部分表面具有纤毛,作为运动或摄食的工具,具有胞口、口围等吞噬和消化的器官, 分为游泳型和固着型两种,常见的游泳型有漫游虫、草履虫、管叶虫、斜管虫等;
常见的固着型有:钟虫、盖虫、独缩虫、聚缩虫、吸管虫、累枝虫等。(主体)
Ⅸ 污水生物处理中的指示生物有哪些
指标性生物就是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
指标性生物主要是微生物中大型动物主要以细菌为食物回来源
污水处答理中其主要净化污水功能的生物就是各种细菌,当水中污染物含量高时,细菌大量繁殖,细菌在繁殖过程中以水中污染物为食,从而将当量污染物消耗掉,使水体得到一定的净化,水体得到.
水体得到净化后水质变得相对讲好此时以细菌为食的大型动物开始繁殖,这些大型动物即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由于细菌的数量比较大,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食物比较充足,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开始大量繁殖,当细菌被大量吃掉时水体得到进一步净化,此时会在水中发现大量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
因此当大量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存在时标志着水体得到了充分的净化处理,因此这些生物的出现既是水体的到净化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