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污水处理厂一般需要几个池子,分别是什么池子
污水处理厂改造工程抄需要哪些原始材料(资料)是这样理解吗?污水处理厂改造工程需要原始设计图纸包括设计说明、工艺、及计算书、如果原污水处理厂这些资料无法找到,那么就重新按改造后需设定的污水处理水量,改造后提标排放或中水回用指标。对污水厂的土建及风机、水泵等污水处理设备进行反推算,如土建、设备不能满足改造的要求进行增补或更换。
⑵ 设计污水处理厂时怎么确定要设置多少个沉淀池 格栅 等构筑物
格栅设多少个这个要看你的水量以及设备相关参数,比如你的格栅一专天处理5万方,你的污水处属理厂每天要处理50万方,你也按照上面那位仁兄只用一组格栅(一粗一细)?
一般沉淀池数量与你的曝气池数量相等(SBR及衍生系列除外,它们没有二沉池)。当然也可以不相等。
⑶ 毕业设计(污水处理厂设计)
7月16日 16:30 你可以参考一下: 建设污水处理厂是为了城市污水,净化环境,达到排放标准,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
  一 污水处理程度的确定
  基本资料:某城市设计人口11.5万,城市中共有5个工厂。资料如下:
名称 流量(L/S) BOD5(mg/L) SS(mg/L) 
化工厂 91 360 258 
印染厂 87 480 300 
棉纺厂 90 250 200 
食品厂 129 420 160 
屠宰场 84 680 380 
生活污水 200 320 300 
  要求离排放口完全混合断面自取水样,BOD5不大于4mg/L 、SS不大于5 mg/L,河水流量按枯水季节最不利情况考虑。河水流量25m3/s、流速为3m/s。河水本底的BOD5=2 mg/L 、SS=3 mg/L经预处理及一级处理SS去除率为50%、BOD5去除率为30%考虑。根据以上资料设计污水厂。
  (一):污水处理程度确定
  1生活污水量(Qmax)===153L/S=0.153m3/s
  式中: ns——120(L/人·d)
  N——110000(人)
  KZ——1.55 
  2总污水量(Q)=1.55·(153+91+87+90+129+84) =1008 L/S= 1.002m3/s
  3混合后污水的BOD5
  BOD5=
  =406 mg/L
  4苏联统计表(岸边排水与完全混合断面距离Km)
河水流量与废水流量之比(Q/q) 河水流量Q(m3/s) 
5 5~60 50~500 >500 
5:1~25:1 4 5 6 8 
25:1~125:1 10 12 15 20 
125:1~600:1 25 30 35 50 
>600:1 50 60 70 100 
  5河水流量与污水理的比值
  ==25:1
  6查上表完全混合时离排放口的距离L=5(Km)
  7处理程度确定
  (1)C0/===4.02mg/L
  式中:k1=0.1 t==0.02(天)
  C===54.41mg/L
  E=×100%==86.60%
  8混合后SS的浓度
  SS==262 mg/L
  C===54.89mg/L E=×100%=×100%=79.05%
  9工艺流程图
  (二)·格栅的设计
  1栅条间隙数
  设:栅前水深(h)为0.4m 过栅流速(v)为1.0m/s 栅条间隙(b)为0.021m 格栅倾角(α)为60°
  n===56
  2栅槽宽度(B)
  设:s为0.01m
  B=s(n-1)+bn=0.01×(56-1)+0.021×56=1.726(m)
  3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h1)
  h0=£sinα=0.9×=0.04m
  h1=k h0=3×0.04=0.12m
  式中:k=3 β=2.42 £=β=0.9
  4栅后槽总高度(H)
  H=h+h1+h2=0.40+0.12+0.3=0.82m
  式中:栅前渠道超高(h2)为0.3m
  5进水渠道渐宽部分长度
  设:进水渠道宽(B1)为1.5m 渐宽部分展开角度α1为20°
   ===0.31m
  ==0.155m
  6栅槽总长度(L)
  L=++1.0+0.5+=0.31+0.155+1.0+0.5+=2.37m
  式中:H1=h+h2=0.7m tgα=1.732
  7每日栅渣量
  W===4.356(m3/日)
  式中:W1=0.08(m3/103m3污水) KZ=1.55
   (三)·平流式沉砂沉池
  1长度
  设:v= 0.25(m/s) t=40(s)
  L= v× t=0.25×40=10(m)
  2水流断面面积
  A===4.008(m2)
  3池总宽度
  设:n=8 每格宽b=0.6
  B=n×b=8×0.6=4.8(m)
  4有效水深
  h2===0.835m
  5沉砂斗所需容积
  设:T=2(天) X=30m3/10m3污水
  V===3.35m3
  6每个沉泥斗所需容积
  设:每一格有2个泥斗
  V0= =0.21m3
  7沉砂斗各斗各部分尺寸
  设:泥斗底宽a1=0.5m 斗壁与水平面的倾角为斗高h3/=0.4m 沉砂斗上口宽:
  a=+ a1=1.0m
  沉砂斗容积:
  V0===0.23 m3
  8沉砂室高度
  采用重力排砂,设池底坡度为0.02,坡向砂斗
  h3=h3/+0.022=0.4+0.02×3.9=0.478
  式中L2=(10-2×1-0.2)/2=3.9
  9池总高度
  设:超高h1=0.3m
  H=h1+h2+h3=0.3+0.835+0.478=1.613m
   (四)·一级沉淀池(平流式沉淀池)
  1池子总表面积
  设:表面负荷q/=2.0(m3/m2·h)
  A===1803.6(m2)
  2沉淀部分有效水深h2
  设:污水停留时间t=1.5h
  h2=q/×t=2×1.5=3(m)
  3沉淀部分有效容积
  V/=Qmax×t×3600=1.002×1.5×3600=5410.8(m3)
  4池长
  设:水平流速v=5mm/s
  L=v×t×3.6=5×1.5×3.6=27(m)
  5池子总宽度
  B===66.8(m)
  6池子个数
  设:每个池子宽b=6(m)
  n===11
  7校核长宽比
  ==4.5
  8污泥部分需要的总容积
  设:T=2天
  V= =1463.36(m3)
  9每格池污泥所需容积
  V//===133.03(m3)
  10污泥斗容积
  h//4===4.76(m)
  V1==×4.76×(36+0.25+3)=62.3(m3)
  11污泥斗以上梯形部分污泥容积
  h/4=(L+0.3-b)×0.02=(27+0.3-6)×0.02=0.426(m)
  =L+0.3+0.5=27.8(m)
  =6(m)
  V2===43.2(m3)
  12污泥斗和梯形部分污泥容积
  V1+V2=62.3+43.2=105.5(m3)
  13池子总高度
  H=h1+h2+h3+h4=0.3+3+0.5+5.19=8.99(m)
  (五)·生物滤池的设计
  1
  (1) 混合污水平均日流量
  Q==55853.42m3/d=646.45L/s
  (2) 混合污水BOD5的浓度
  406×(1-30%)=284(mg/L)
  (3) 因为>200 mg/L必须使用回流水稀释,回流稀释后混合污水BOD5浓度
  取回流比r=2 =54.41( mg/L)
  ===130.94 (mg/L)
  (4) 回流稀释倍数n
  n===2
  (5) 滤池总面积A
  设NA=2000Gbod5/m2d
  A===10970.27(m2)
  (6) 滤池滤料总体积V
  取滤料层高为H=2m
  V=H×A=2×10970.27=21940.54(m3)
  (7) 每个滤池面积,采用8个滤池
  A1===1371.28 (m2)
  (8) 滤池的直径
  D=m
  (9) 校核水力负荷
  Nq=m3/m2d
  2旋转布水器的计算
  (1) 最大设计流量Qmax
  Qmax=1.002×24×3600=86572.8m3/d
  (2) 每个滤池的最大设计流量
  Q/==125.25L/s
  (3) 布水横管直径D1与布水小孔直径d
  取D1=200mm d=15mm 每台布水器设有4个布水横管
  (4) 布水器直径D2
  D2=D-200=41800-200=41600mm
  (5) 每根布水横管上的布水小孔数目
  m=(个)
  (6) 布水小孔与布水器中心距离
  a·第一个布水小孔距离:
  r1=
  b. 第174布水小孔距离
  r174=R
  c第348布水小孔距离
  r348= R
  (7) 布水器水头损失H
  =3.98m
  (8) 布水器转速
  n=(转/min)
  (六)·辐流式二沉池的设计
  1沉淀部分水面面积
  设:池数n=2 表面负荷q=2(m3/m2·h) Qmax=1.002×3600=3607.2m3/hr
  F==(m2)
  2池子直径
  D==m
  3沉淀部分有效水深
  设:沉淀时间t=1.5(h)
  h2=q/×t=2×1.5=3(m)
  4沉淀部分有效容积
  m3
  5污泥部分所需的容积
  设:设计人口数N=110000 两次清除污泥相隔时间T=2天
  V=
  =731.68(m3)
  6污泥斗容积
  设:污泥斗高度h5=1.73(m) 污泥斗上部半径r1=2(m) 污泥斗下部半径r2=1(m)
  =12.7m3
  7污泥斗以上圆锥体部分污泥容积
  设: 坡度为0.05
  圆锥体高度h4=(R-r1)×0.05=0.75(m)
  ×=256.7(m3)
  8沉淀池总高度
  设:超高h1=0.3(m) 缓冲层高度h3=0.5(m)
  H=h1+h2+h3+h4+h5=0.3+3+0.5+0.75+1.73=6.28(m)
  9沉淀池池边高度
  H/= h1+ h2+h3=0.3+3+0.5=3.8(m)
  10径深比
  (符合要求)
  (七)·接触消毒池
  1接触容积
  (m3)
  2表面积
  取有效水深4(m)
  (m2)
  3 接触池长
  取池宽B=5m 则廊道长L=(m)
  (m)
  4长宽比
  >8(符合要求)
  5池总高
  取超高h1=0.3m 池底坡度0.05
  h3=0.05×15.03=0.75(m)
  H=h1+h2+h3=0.3+4+0.75=5.05(m)
  (八)·污泥浓缩池
  1剩余污泥量
  △ X=a×Qmax×()-b×Xv×V=0.6×86572.8×(0.2842-0.05441)-0.08×4×0.75×731.68
  =11760.54(kg/d)
  式中:Qmax=0.99561×3600×24=86572.8(m3/d)
  (mg/L)=0.2842(kg/ m3)
  (mg/L)=0.05441(kg/ m3)
  Qs==1306.73( m3/d)
  2浓缩池有效水深
  浓缩前污泥含水率99%,(由于初沉污泥含水率较低96%,因此仅对二沉池污泥进行浓缩)浓缩部分上升流速v=0.1(mm/s),浓缩时间T=14hr,采用4个竖流式重力浓缩池
  h2=0.1×10-3×14×3600=5.04(m)
  3中心管面积
  设:中心管流速v0=0.03(m/s)
  (m2)
  4中心管直径
  (m)
  5喇叭口直径,高度
  取(m)
  高度(m)
  6浓缩池有效面积
  (m2)
  7浓缩池直径
  (m)
  8浓缩后剩余泥量
  ( m3/d)
  9浓缩池污泥斗容积
  设:=50° 泥斗D1=0.6(m)
  (m)
   (m3)
  10污泥的停留时间
  (hr)在10~16之间,符合要求
  11池子高度
  设:缓冲层高h4=0.3(m) 超高h1=0.3(m)
  中心管与反射板缝隙高度h3=0.3(m)
  H=h1+h2+h3+h4+h5=0.3+5.04+0.3+0.3+3.81=9.75(m)
⑷ 气浮计算
自1825年世界上第一条标准轨铁路出现以来,轮轨火车一直是人们出行的交通工具。然而,随着火车速度的提高,轮子和钢轨之间产生的猛烈冲击引起列车的强烈震动,发出很强的噪音,从而使乘客感到不舒服。由于列车行驶速度愈高,阻力就愈大。所以,当火车行驶速度超过每小时300公里时,就很难再提速了。 
如果能够使火车从铁轨上浮起来,消除了火车车轮与铁轨之间的摩擦,就能大幅度地提高火车的速度。但如何使火车从铁轨上浮起来呢?科学家想到了两种解决方法:一种是气浮法,即使火车向铁轨地面大量喷气而利用其反作用力把火车浮起;另一种是磁浮法,即利用两个同名磁极之间的磁斥力或两个异名磁极之间磁吸力使火车从铁轨上浮起来。在陆地上使用气浮法不但会激扬起大量尘土,而且会产生很大的噪音,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因而不宜采用。这就使磁悬浮火车成为研究和试验的的主要方法。 
当今,世界上的磁悬浮列车主要有两种“悬浮”形式,一种是推斥式;另一种为吸力式。推斥式是利用两个磁铁同极性相对而产生的排斥力,使列车悬浮起来。这种磁悬浮列车车厢的两侧,安装有磁场强大的超导电磁铁。车辆运行时,这种电磁铁的磁场切割轨道两侧安装的铝环,致使其中产生感应电流,同时产生一个同极性反磁场,并使车辆推离轨面在空中悬浮起来。但是,静止时,由于没有切割电势与电流,车辆不能产生悬浮,只能像飞机一样用轮子支撑车体。当车辆在直线电机的驱动下前进,速度达到80公里/小时以上时,车辆就悬浮起来了。吸力式是利用两个磁铁异性相吸的原理,将电磁铁置于轨道下方并固定在车体转向架上,两者之间产生一个强大的磁场,并相互吸引时,列车就能悬浮起来。这种吸力式磁悬浮列车无论是静止还是运动状态,都能保持稳定悬浮状态。这次,我国自行开发的中低速磁悬浮列车就属于这个类型。 
“若即若离”,是磁悬浮列车的基本工作状态。磁悬浮列车利用电磁力抵消地球引力,从而使列车悬浮在轨道上。在运行过程中,车体与轨道处于一种“若即若离”的状态,磁悬浮间隙约1厘米,因而有“零高度飞行器”的美誉。它与普通轮轨列车相比,具有低噪音、低能耗、无污染、安全舒适和高速高效的特点,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广阔前景的新型交通工具。特别是这种中低速磁悬浮列车,由于具有转弯半径小、爬坡能力强等优点,特别适合城市轨道交通。 
德国和日本是世界上最早开展磁悬浮列车研究的国家,德国开发的磁悬浮列车Transrapid于1989年在埃姆斯兰试验线上达到每小时436公里的速度。日本开发的磁悬浮列车MAGLEV (Magnetically Levitated Trains)于1997年12月在山梨县的试验线上创造出每小时550公里的世界最高纪录。德国和日本两国在经过长期反复的论证之后,均认为有可能于下个世纪中叶以前使磁悬浮列车在本国投入运营。 
磁悬浮列车运行原理 
磁悬浮列车是现代高科技发展的产物。其原理是利用电磁力抵消地球引力,通过直线电机进行牵引,使列车悬浮在轨道上运行(悬浮间隙约1厘米)。其研究和制造涉及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直线推进技术、机械设计制造、故障监测与诊断等众多学科,技术十分复杂,是一个国家科技实力和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志。它与普通轮轨列车相比,具有低噪音、无污染、安全舒适和高速高效的特点,有着“零高度飞行器”的美誉,是一种具有广阔前景的新型交通工具,特别适合城市轨道交通。磁悬浮列车按悬浮方式不同一般分为推斥型和吸力型两种,按运行速度又有高速和中低速之分,这次国防科大研制开发的磁悬浮列车属于中低速常导吸力型磁悬浮列车。 
磁悬浮列车的种类 
磁悬浮列车分为常导型和超导型两大类。常导型也称常导磁吸型,以德国高速常导磁浮列车transrapid为代表,它是利用普通直流电磁铁电磁吸力的原理将列车悬起,悬浮的气隙较小,一般为10毫米左右。常导型高速磁悬浮列车的速度可达每小时400~500公里,适合于城市间的长距离快速运输。而超导型磁悬浮列车也称超导磁斥型,以日本MAGLEV为代表。它是利用超导磁体产生的强磁场,列车运行时与布置在地面上的线圈相互作用,产生电动斥力将列车悬起,悬浮气隙较大,一般为100毫米左右,速度可达每小时500公里以上。这两种磁悬浮列车各有优缺点和不同的经济技术指标,德国青睐前者,集中精力研制常导高速磁悬浮技术;而日本则看好后者,全力投入高速超导磁悬浮技术之中。 
德国的常导磁悬浮列车 
常导磁悬浮列车工作时,首先调整车辆下部的悬浮和导向电磁铁的电磁吸力,与地面轨道两侧的绕组发生磁铁反作用将列车浮起。在车辆下部的导向电磁铁与轨道磁铁的反作用下,使车轮与轨道保持一定的侧向距离,实现轮轨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无接触支撑和无接触导向。车辆与行车轨道之间的悬浮间隙为10毫米,是通过一套高精度电子调整系统得以保证的。此外由于悬浮和导向实际上与列车运行速度无关,所以即使在停车状态下列车仍然可以进入悬浮状态。 
常导磁悬浮列车的驱动运用同步直线电动机的原理。车辆下部支撑电磁铁线圈的作用就象是同步直线电动机的励磁线圈,地面轨道内侧的三相移动磁场驱动绕组起到电枢的作用,它就象同步直线电动机的长定子绕组。从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可以知道,当作为定子的电枢线圈有电时,由于电磁感应而推动电机的转子转动。同样,当沿线布置的变电所向轨道内侧的驱动绕组提供三相调频调幅电力时,由于电磁感应作用承载系统连同列车一起就象电机的“转子”一样被推动做直线运动。从而在悬浮状态下,列车可以完全实现非接触的牵引和制动。 
日本的超导磁悬浮列车 
超导磁悬浮列车的最主要特征就是其超导元件在相当低的温度下所具有的完全导电性和完全抗磁性。超导磁铁是由超导材料制成的超导线圈构成,它不仅电流阻力为零,而且可以传导普通导线根本无法比拟的强大电流,这种特性使其能够制成体积小功率强大的电磁铁。 
超导磁悬浮列车的车辆上装有车载超导磁体并构成感应动力集成设备,而列车的驱动绕组和悬浮导向绕组均安装在地面导轨两侧,车辆上的感应动力集成设备由动力集成绕组、感应动力集成超导磁铁和悬浮导向超导磁铁三部分组成。当向轨道两侧的驱动绕组提供与车辆速度频率相一致的三相交流电时,就会产生一个移动的电磁场,因而在列车导轨上产生磁波,这时列车上的车载超导磁体就会受到一个与移动磁场相同步的推力,正是这种推力推动列车前进。其原理就象冲浪运动一样,冲浪者是站在波浪的顶峰并由波浪推动他快速前进的。与冲浪者所面对的难题相同,超导磁悬浮列车要处理的也是如何才能准确地驾驭在移动电磁波的顶峰运动的问题。为此,在地面导轨上安装有探测车辆位置的高精度仪器,根据探测仪传来的信息调整三相交流电的供流方式,精确地控制电磁波形以使列车能良好地运行。 
超导磁悬浮列车也是由沿线分布的变电所向地面导轨两侧的驱动绕组提供三相交流电,并与列车下面的动力集成绕组产生电感应而驱动,实现非接触性牵引和制动。但地面导轨两侧的悬浮导向绕组与外部动力电源无关,当列车接近该绕组时,列车超导磁铁的强电磁感应作用将自动地在地面绕组中感生电流,因此在其感应电流和超导磁铁之间产生了电磁力,从而将列车悬起,并经精密传感器检测轨道与列车之间的间隙,使其始终保持100毫米的悬浮间隙。同时,与悬浮绕组呈电气连接的导向绕组也将产生电磁导向力,保证了列车在任何速度下都能稳定地处于轨道中心行驶。 
目前存在的技术问题 
尽管磁悬浮列车技术有上述的许多优点,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1)由于磁悬浮系统是以电磁力完成悬浮、导向和驱动功能的,断电后磁悬浮的安全保障措施,尤其是列车停电后的制动问题仍然是要解决的问题。其高速稳定性和可靠性还需很长时间的运行考验。 
(2)常导磁悬浮技术的悬浮高度较低,因此对线路的平整度、路基下沉量及道岔结构方面的要求较超导技术更高。 
(3)超导磁悬浮技术由于涡流效应悬浮能耗较常导技术更大,冷却系统重,强磁场对人体与环境都有影响
⑸ 气浮池的运行原理可以处理哪些污水
气浮工艺的原理气浮工艺是一项从水及废水中分离固体颗粒高效快速的方法。
它的工作原理是处理过的部分废水循环流入溶气罐,在加压空气状态下,空气过饱和溶解,然后在气浮池的入口处与加入絮凝剂的原水混合,由于压力减小,过饱和的空气释放出来,形成了微小气泡,迅速附着在悬浮物上,将它提升至气浮池的表面。
从而形成了很容易去除的污泥浮层,较重的固体物质沉淀在池底,也被去除。
气浮池已广泛应用于原水浊度低、藻类多、温度低、色度高、溶解氧低的供水净化处理上,同时亦广泛应用于炼油、造纸、印染等多种行业的废水处理上。

(5)污水处理厂设计多少座气浮池扩展阅读
从外形上区分,主要分两大类气浮池:圆形气浮池和长方形气浮池;
圆形气浮池称为超效浅层气浮,是市场上最先进的气浮机,主要是是运用了浅池理论和零速度原理,及高效运用了国际先进的微氧化技术和高密度的离子气泡技术,改变了水的表面张力,大规模的提升了水中的溶解氧,大量的吸附了水中的短链有机物分子和有色基团,取得了生化和物化都难以降解的COD的技术突破。
而长方形气浮池是传统的气浮工艺,只是运用在水中注入大量气泡,使水中颗粒状悬浮物上浮,在运行过程中达不到静态上浮效果,一般出水稳定性较差。
气浮池构成
气浮池一般由絮凝室、气泡接触室、分离室三部分组成。分别具有完成水中絮拉的形成与成长,微气泡对絮粒的黏附、捕集,带气絮粒与水的分究等功能。除气浮池本身外,尚需有其他附属设施与之相组合,如压力落气气浮池,需配以压力洛气罐以及溶气释放器等装置。
⑹ 污水处理厂一般设计多少座二沉池
影响因素很多,首先要看你的进水水质,和出水水质要达到的要求,场地面积,处理水量,运行资金等,不过整个污水处理系统二沉池是必不可少的,一般只设一个,视具体规模定
⑺ 在设计污水处理厂时,每个构筑物都必须要两座以上吗,以防备用
污水处理厂的设计方案 一、工程概述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工作一般分为两个阶段,即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工作内容包括确定厂址、选择合理的工艺流程、确定污水处理厂平面与高程的布置、计算建(构)筑物等。
⑻ 污水处理厂,气浮溶气罐有人懂的吗
根据你的简单描述,可以从下边几个方面分析问题:1,气浮池比较混浊,说明气浮效果比较差,检查一方面溶气水回流量是否充足,一般通常要求回流比要达到5%~10%。2,检查设计空气量是否满足,一般要求设计空气量最好多出来25%来考虑。3,检查溶气压力是否够,通常溶气压力采用0.2~0.4mpa。4,检查溶气释放器的选型是否匹配。我不知道你所用的溶气方式是什么样的。所以不好妄加分析评论。
至于溶气罐的液位为什么降低,因为溶气罐内正常情况下都是高压状态,可以检查进水管道是否安装止回阀,同事,如果中间停机,罐体内高压也会将罐内的溶气水随着出水管道压出,造成液位降低。如果是正常工作时罐体内液位逐渐降低,那就需要从进出水管的流量,压力等参数上找问题了。
⑼ 工业污水处理设置气浮池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1、污水中的污染物可以被浮选出来。
2、该项目气浮比其他可用技术方法更具技术经济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