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你是要做复纯净水设备吗?简单点制说,单级就是源水通过反渗透膜过滤一次,双级呢就是过滤两次,就是把第一次经过反渗透出来的净水作为源水再通过反渗透过滤一次.双级反渗透适合水质不好的地区用或者对水质要求比较高的地方用.单级和双级的的脱盐率有些不同,双级的要高于单级的.
㈡ 反渗透 一级 2段 什么意思 ‘、、
一对电极之间的膜来堆称源为“一级”。水流同向的每一个膜称为“一段”。增加段数就等于增加脱盐流程,也就是提高脱盐效率,增加膜对数,可提高水处理量。 电渗析器的组装方式可根据淡水产量和出水水质的不同要求而调整,一般有以下几种组装形式:一级一段;一级多段;多段一段;多级多段。
㈢ 反渗透膜一级和二级有什么区别
一、作为反渗透膜来讲,除了可能采用的膜类型不一样外,都是版反渗透膜,例如第一级反权渗透膜采取苦咸水膜,第二级反渗透膜采用超低压高脱盐率膜等。
二、一级和二级的区别。通俗地将,原水通过一个反渗透装置,其分为产水和浓水,这个装置称为第一级;如果另外一套反渗透装置的进水为前一个反渗透的产水,或者说第一级产水还不能达到要求,再通过一级反渗透进行处理,后面的这个反渗透装置称之为第二级。
希望能说清楚!
谢谢!
㈣ 一级ro水和二级ro的区别
二级RO等于是把一级RO的产水再进一步纯化
单级RO的纯化能力是有限的,因此要想达到较高水质,必需用二级
㈤ 反渗透分几段运行各段产水一样吗
格瑞水务为您解答:
反渗透设备的分级方法和分段标准反渗透技术已经大规模的专应用在各行各业,但不同属的行业对水质的要求是不一样的,有很多时候给水经过反渗透设备的膜的一次过滤后,就可以送到用水点或者其他水处理设备中,但也有一些时候,给水经过反渗透膜的一次过滤后还达不到用水点或者其他水处理设备对水质的要求,此时就必须对反渗透的产水用水反渗透膜再进行处理。给水经过反渗透膜的一次过滤称为一级处理,这样的反渗透系统称为一级反渗透系统,如果对一级反渗透系统的产水用反渗透膜再处理一次,那么后面的反渗透系统就被称为二级反渗透系统,目前在工业上已经有三级反渗透系统在运行,此时,给水经过了反渗透膜的三次过滤。第二级或者第三级反渗透设备的给是回已经是前一级反渗透的产水,因而水质很好,基本不存在污染的问题,设计时回收率可以做到更高。每一级反渗透系统一般都需要分成几段,对于大型反渗透系统最常见的是一级二级反渗透系统,简单称之为二段反渗透。
㈥ 单级反渗透设备与双级反渗透设备有什么区别
反渗透设备的单级和双级主要是从工艺流程区别的。
单级反渗透设备 又称为一级反渗透设备,就是原水经过预处理系统、精密过滤器,通过高压泵将原水送至反渗透装置直接产出产品水称为单级反渗透。
双级反渗透设备又称为二级反渗透,原水加压送至预处理系统粗过滤,再进入精密过滤器过滤后,通过一级高压泵加压送至一级反渗透系统,该系统产出的水再由二级高压泵加压送至二级反渗透系统,生产出产品水,称为双级反渗透。
单级反渗透设备主要使用于水质比较好,或者水质要求不是很高的用户使用;双级反渗透设备主要使用于水质比较差或者是水质要求较高的用户使用。
单级和双级反渗透设备的脱盐率有些不同,双级反渗透设备的脱盐率要高于单级反渗透设备。
㈦ 双级反渗透设备与单级反渗透设备有什么区别
RO反渗透主要去除水中溶解盐类、有机物、二氧化硅胶体、大分子物质及预处理未去除的颗粒物等。采用两级RO工艺可有效去除水中离子,同时使出水满足后续 EDI 装置工艺进水要求。
为确保RO装置的稳定运行,在RO前设置了UV消毒器和阻垢剂加药系统。UV消毒器1台,处理量为17.6m3/h,主要作用是杀死水中的细菌,避免RO膜受到污堵。紫外灯发射波长为254 nm,强度为30000 μWs/cm2,杀菌率为99%。 qq1376185822
为防止RO装置中浓水侧结垢,须在进水中投加阻垢剂,阻垢剂采用FLOCON260,设计投加量为2.4 mg/L。或采用PTP0100阻垢剂,设计投加量为1 mg/L。为去除水中的CO2,在两级RO之间投加NaOH调节一级RO出水的pH值为7.83,NaOH的设计投加量为4.5 mg/L。
RO清洗系统为撬装设备,包括清洗箱、5 μm过滤器和清洗泵。当RO系统发生结垢或污堵时可对RO装置进行清洗,同时也可清洗EDI。
中间水箱的功能为储存RO产水、调节水量,使系统运行可以灵活调节。
两级RO系统产水的电导率<10 μs/cm,SiO2含量<500 μg/L,TOC<50 μg/L。
双级反渗透纯水系统根据不同的源水水质采用不同的工艺。一般自来水经一级反渗透系统处理后,产水电导率<10-20μS/cm,经二级反渗透系统后产水电导率<5μS/cm甚至更低,在反渗透系统后辅以离子交换设备或EDI设备可以制备超纯水,使电阻率高达18兆欧姆.厘米)。 反渗透膜老化或受污染后,产水质量会下降.
双级反渗透设备,单级反渗透设备,RO双级反渗透
㈧ 什么事一级RO膜
反渗透技术是当今最先进和最节能有效的膜分离技术。其原理是在高于溶液渗透压的作用下,依据其他物质不能透过半透膜而将这些物质和水分离开来。由于反渗透膜的膜孔径非常小(仅为10A左右),因此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溶解盐类、胶体、微生物、有机物等(去除率高达97%-98%)。反渗透是目前高纯水设备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脱盐技术,它的分离对象是溶液中的离子范围和分子量几百的有机物;反渗透(RO)、超过滤(UF)、微孔膜过滤(MF)和电渗析(EDI)技术都属于膜分离技术。 具体原理:渗透是一种物理现象.当两种含有不同盐类的水,如用一张半渗透性的薄膜分开就会发现,含盐量少的一边的水分会透过膜渗到含盐量高的水中,而所含的盐分并不渗透,这样,逐渐把两边的含盐浓度融合到均等为止.然而,要完成这一过程需要很长时间,这一过程也称为渗透压力.但如果在含盐量高的水侧,试加一个压力,其结果也可以使上述渗透停止,这时的压力称为渗透压力.如果压力再加大,可以使方向相反方向渗透,而盐分剩下.因此,反渗透除盐原理,就是在有盐分的水中(如原水),施以比自然渗透压力更大的压力,使渗透向相反方向进行,把原水中的水分子压力到膜的另一边,变成洁净的水,从而达到除去水中杂质、盐分的目的.纳滤纳滤 ( NF,Nanofiltration)是一种介于反渗透和超滤之间的压力驱动膜分离过程,纳滤膜的孔径范围在几个纳米左右。与其他压力驱动型膜分离过程相比,出现较晚。它的出现可追溯到70年代末J.E. Cadotte的NS-3 0 0膜的研究,之后,纳滤发展得很快,膜组器于80年代中期商品化。纳滤膜大多从反渗透膜衍化而来,如CA、CTA膜、芳族聚酰胺复合膜和磺化聚醚砜膜等。但与反渗透相比,其操作压力更低,因此纳滤又被称作“低压反渗透”或“疏松反渗透”( Loose RO )。纳滤分离作为一项新型的膜分离技术,技术原理近似机械筛分。但是纳滤膜本体带有电荷性。这是它在很低压力下仍具有较高脱盐性能和截留分子量为数百的膜也可脱除无机盐的重要原因。微滤微滤又称微孔过滤,它属于精密过滤,截留溶液中的砂砾、淤泥、黏土等颗粒和贾第虫、隐抱子虫、藻类和一些细菌等,而大量溶剂、小分子及少量大分子溶质都能透过膜的分离过程。基本原理是筛分过程,操作压力一般在0.7-7kPa,原料液在静压差作用下,透过一种过滤材料。过滤材料可以分为多种,比如折叠滤芯、熔喷滤芯、布袋式除尘器、微滤膜等。透过纤维素或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微孔滤膜,利用其均一孔径,来截留水中的微粒、细菌等,使其不能通过滤膜而被去除。决定膜的分离效果的是膜的物理结构,孔的形状和大小。微孔膜的规格目前有十多种,孔径范围为0.1~75 μm,膜厚120~150µm。膜的种类有:混合纤维酯微孔滤膜;硝酸纤维素滤膜;聚偏氟乙烯滤膜;醋酸纤维素滤膜;再生纤维素滤膜;聚酰胺滤膜;聚四氟乙烯滤膜以及聚氯乙烯滤膜等。超滤超滤是以压力为推动力的膜分离技术之一。以大分子与小分子分离为目的,膜孔径在20-1000A°之间。中空纤维超滤器(膜)具有单位溶器内充填密度高,占地面积小等优点。 在超滤过程中,水深液在压力推动下,流经膜表面,小于膜孔的深剂(水)及小分子溶质透水膜,成为净化液(滤清液),比膜孔大的溶质及溶质集团被截留,随水流排出,成为深缩液。超滤过程为动态过滤,分离是在流动状态下完成的。溶质仅在膜表面有限沉积,超滤速率衰减到一定程度而趋于平衡,且通过清洗可以恢复。超滤是一种加压膜分离技术,即在一定的压力下,使小分子溶质和溶剂穿过一定孔径的特制的薄膜,而使大分子溶质不能透过,留在膜的一边,从而使大分子物质得到了部分的纯化。超滤技术的优点是操作简便,成本低廉,不需增加任何化学试剂,尤其是超滤技术的实验条件温和,与蒸发、冷冻干燥相比没有相的变化,而且不引起温度、pH的变化,因而可以防止生物大分子的变性、失活和自溶。在生物大分子的制备技术中,超滤主要用于生物大分子的脱盐、脱水和浓缩等。超滤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它不能直接得到干粉制剂。对于蛋白质溶液,一般只能得到10~50%的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