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污水处理设计公式有哪些
1、格栅计算、沉淀池计算、高程
2、设计参数
1.设计流量:一般按Qmax计算,并用Qmin校核其过栅最小流速。
2.过栅流速:栅前渠道内水流速度一般严用O.4~0.9m/s;废水通过栅条间隙的流速可
采用O.6~1.0m/s。应注意设计过流能力一般取格栅生产厂商提供最大过流能力的
80%以留有余地。
3.水流通过格栅的水头损失值:大型污水处理厂应通过计算决定。对于小型污水处理工
程(1×104m3/d以下)一般采用O.08~O.15m,栅后渠底应比栅前渠底相应降低O.08
~0.15m
4.有效过滤面积:按流速O.6~1.0s/m计算,但总宽度不小于进水管渠宽度的1.2倍,与筛网一起使用时可取1.8倍。
5.格栅的倾角:一般采用45°~75°,人工清除栅渣时取低值。
6.格栅上部需设置工作台,其高度应高出格栅前最高设计水位O.5m,工作台上应有安全和冲洗设施,工作台两侧过道宽度不小于O.7m;工作台正面过道宽度,当人工清除渣时,不应小于1.2m,当机械清除栅渣时,不应小于1.5m。
http://wenku..com/view/d0cf9738376baf1ffc4fad06.html
http://www.docin.com/p-96887513.html
B. 污水处理厂日处理量怎么求,日设计流量和最大设计
污水处理厂的日处理量计算涉及多个因素,包括工业排水量、生活污水量以及雨水量等。具体来说,这些不同类型的排水量需要分别计算,然后汇总得出总的处理量。
工业排水量根据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废水排放量来确定,生活污水量则根据居民日常用水习惯和人数估算。雨水量则是根据当地降雨情况计算,包括年降雨量和降雨强度等。
确定了这些排水量之后,需要计算平均日流量。平均日流量是指在一定时间段内,污水处理厂处理的平均水量。这需要根据历史数据或预测数据来估算。
在计算出平均日流量后,还需要考虑水量变化系数K。K值反映了实际处理量与设计处理量之间的关系,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预测污水处理厂的最大处理能力。
通过计算K值并将其应用于平均日流量,可以得到最大流量。具体公式为:最大流量 = K × 平均日流量。K值可以通过查阅相关手册或设计规范来获取,不同的地区和条件下,K值可能有所不同。
在实际应用中,污水处理厂的设计流量应考虑各种可能的最大流量情况,确保污水处理设施能够满足各种条件下的处理需求,从而保障污水处理的效率和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的污水处理厂,其处理量的计算方法和考虑因素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在进行具体计算时,还需要参考当地的排水设计规范和相关标准,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C. 污水处理厂日处理量怎么求,日设计流量和最大设计
具体计算过程请看《室外排水设计规范》,总的来说处理量=工业排水量+污水量+雨水量等,求出的流量为平均日流量,再查手册确定变化系数K,用K×平均日流量等于最大流量
D. 污水处理池体大小依据是什么
池体大小主要还是根据进水负荷来计算,比如进水COD400左右,日进水水量1000方,出水要求COD100左右,水力停留时间根据不同工艺来定,要求停留时间24小时以上。
计算:
水力负荷=(体积/时间)/面积=流量/面积;体积/时间=流量。
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水体叫水力负荷。例如,每小时,通过每平方米地表面,排出去(渗透下去的)水量。或每天,通过每平方米地表面,排出去(渗透下去的)水量(立方米)。
反应池根据污泥负荷、污泥龄、水力停留时间等计算,化学反应池根据化学反应接触停留时间确定。池体大小至少要有1000方,如果进水COD更高,池体大去确保COD有足够时间消纳。
(4)污水处理池用什么流量计算扩展阅读:
处理池注意事项
沉淀池池体平面为矩形,进口设在池长的一端采用淹没进水孔,水由进水渠通过均匀分布的进水孔流入池体,进水孔后设有挡板,使水流均匀地分布在整个池宽的横断面。沉淀池的出口设在池长的另一端采用溢流堰,以保证沉淀后的澄清水可沿池宽均匀地流入出水渠。
堰前设浮渣槽和挡板以截留水面浮渣。水流部分是池的主体。池宽和池深要保证水流沿池的过水断面布水均匀,依设计流速缓慢而稳定地流过。池的长宽比一般不小于4,池的有效水深一般不超过3米。污泥斗用来积聚沉淀下来的污泥,多设在池前部的池底以下,斗底有排泥管,定期排泥。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沉淀池
网络-水力负荷
网络-污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