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污水处理中的污泥回流比指的是回流的污泥量与进水量之比,这里回流的污泥是从二沉池底部抽出来的吗单位
先上图
Q是进水流量,单位m3/d;Qr是回流污泥量,单位m3/d;回流比R=Qr/Q,无量纲,上图下部的RQ就等于内Qr。
由于系统整体呈流动容态,因此流量的单位以体积计(而非质量),即立方米/天。
从图中可以看出,典型的活性污泥工艺二沉池的底泥去向有二,①作为剩余污泥Qw排出进入污泥处理设施;②作为回流污泥Qr返回至曝气池,以维持其污泥浓度的稳定(其损失主要来自曝气池向二沉池的输送过程)。
更进一步,污水中的污染物去向也有二:①在曝气池中被活性污泥(即微生物)生化降解;②难降解物质转移富集到剩余污泥中,进一步处置。
『贰』 污泥负荷计算公式
污泥负荷计算公式为:Ns = Q × ÷ V
解释如下:
污泥负荷的计算公式是用于评估污水处理过程中微生物处理负荷的重要参数。这个公式主要用于确定活性污泥处理系统中的微生物处理效率。公式中的每个参数都有其特定的含义和重要性。
1. Ns 代表污泥负荷,它反映了单位重量的活性污泥所能承受的污染物的量。
2. Q 代表废水的流量,通常以立方米/天为单位表示。这是评估处理过程中所需处理的废水量的重要参数。
3. Si 是进水中的悬浮固体浓度,通常以毫克/升为单位表示。这是评估进入处理系统的污染物浓度的关键参数。
4. Se 是出水中的悬浮固体浓度,它反映了经过处理后从系统中排出的污染物浓度。这个参数对于评估处理效率至关重要。
5. V 是活性污泥反应池的有效容积,以立方米为单位表示。这个参数反映了处理系统能够容纳的活性污泥的量。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了解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微生物负荷情况,从而调整处理系统的运行参数以提高处理效率并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这对于确保污水处理质量和环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通过监测和调整污泥负荷,我们可以更好地管理活性污泥处理系统,从而保护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