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废水知识 > 中宁污水处理厂被暴光

中宁污水处理厂被暴光

发布时间:2024-11-20 09:49:30

❶ 黄河的情况

工业污染物污染水体,被污染水体又破坏农业生态环境,在黄河流域的一些地区农作物因污水灌溉导致减产甚至绝收的现象时有发生。去年,山西省介休市松安村用被污染了的汾河水浇地,致使200亩玉米及杨树死亡。2002年,青海省海东地区平安县东庄村的近百亩小麦,引溉了污染的湟水后被活活烧死。村民告诉记者:“现在引湟水浇地,先要看河道里的水,水多了才敢浇,水少了灌进地里,苗子准烧死。”

在宁夏,造纸企业被公认为污染大户,据统计,每年排入黄河的工业废水多达6007.2万吨,占宁夏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52.1%,其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的年排放量约6.57万吨,占宁夏排放总量的79%,污染“贡献率”居各行业之首。氨氮同样成为黄河不可小觑的杀手,氨氮来自哪里?来自于农田施用的化肥和喷洒的农药。“九五”期间,宁夏化肥、农药使用量比“八五”期间分别增长了35.6%和11.6%,这些农药或化肥在给农作物提供养分或保护的同时,又通过不同方式流入黄河,对母亲河造成污染。据环保专家介绍,在宁夏境内,氨氮对黄河的污染,甚至大过工业废水对黄河的污染。
黄河治污并非一帆风顺,企业治理废水污染需要一定的投资,而对算帐算得“门儿清”某些企业来说,他们甚至不惜污染他人而使自己得到仅有一点眼前利益。去年冬季,宁夏部分完成治理任务的造纸厂,因生产成本增大擅自停运环保设施,或开开停停,造纸废水污染出现反弹。这些企业的恶劣行为引起宁夏群众的不满,中宁县、平罗县、贺兰县当地群众向环保部门反映污染企业的问题,在环保部门的监督下,问题得到解决。
黄河干流近40%河段的水质为劣五类,基本丧失水体功能。随着经济发展,黄河流域废污水排放量比上个世纪80年代多了一倍,达44亿立方米,污染事件不断发生。黄河上游的绝大部分支流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而中下游几乎所有支流水质常年处于劣五类状态,支流变成了"排污河"。

乌梁素海总排干是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境内通向黄河的一条主要排污渠道。记者看到在这条总排干的沿线分布着许多造纸、焦化等企业,这些高污染企业规模大小不一,一旦环保设施停运或本身就无处理设施,大量污染物就会直排入黄河,影响下游供水安全。

今年年初,黄河包头段遭遇空前严重的以挥发酚为代表的污染,挥发酚、氨氮等超标几倍到几十倍,由于包头市生产生活的主要水源来自黄河,120多万市民只能硬着头皮饮"苦水"。记者在包头市环保局上报国家局的信息中看到,造成这次黄河挥发酚污染的主要来源是乌梁素海总排干的排放,而氨氮的污染主要来自宁夏和包头。

工业污染一直是黄河水污染的"祸首"。从青海,经甘肃、宁夏,至内蒙古,黄河沿岸能源、重化工、有色金属、造纸等高污染的工业企业林立,产生出了包括COD(化学需氧量)、氨氮、重金属、高锰酸盐指数以及挥发酚等在内的大量污染物。由于环保设施投入大,运转成本高,沿黄重点污染源偷排现象仍比较严重,而一些"十五小"、"新五小"企业点多面广,很难根除。根据黄河水资源保护局监测的结果,乌梁这里的水质为劣5类,主要是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和汞严重超标。高锰酸盐指数是衡量水中有机物的重要指标,指数过高,会导致消化道疾病,甚至肝癌发生;而氨氮则是水体中主要的污染物,在人体转化为亚硝酸盐后对人体有致癌作用;汞,剧毒物质,容易损伤脑组织和肝肾组织,从而导致死亡。当地老乡告诉记者,这里的水常年恶臭刺鼻,不仅鱼活不下去,而且,人呆久了,也会觉得头晕。黄河许多支流在五六十年代水清鱼跃,而今却是河水浑浊、臭气熏天。日趋严重的黄河水污染,严重破坏了黄河生态系统,导致河道中的水生物濒临灭绝。50年代兰州市雁滩滩边遍布红柳、芦苇,栖息斑头雁、高原山鹑等十几种水鸟,如今这些鸟种已没有了踪迹。60年代初,黄河甘肃段生长着花斑裸鲤、鲫鱼、赤眼鳟等40余种土著鱼,如今鱼类大大减少,有些已经绝迹。就连兰州人引以自豪的兰州特产青白石白兰瓜,近年来也因浇了受污染的黄河水而品质下降。

据甘肃省环保局统计,黄河甘肃段年排放废水2.37亿吨,其中生活污水排放量已达到了1.41亿吨,占到废水排放总量的59.5%。黄河流经甘肃四座城市,目前仅有兰州市有4座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仅有15.8万吨。而且兰州市征收的污水处理费只有每立方米0.2元,全市所收的污水处理费也只能维持一座日处理10万吨污水处理厂的运行。

甘肃省环保局局长赵伟民介绍说,作为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目前兰州市的污水管网普及率只有12.2%。较小的污水处理和收集能力远不足以处理日益增加的城市污水排放量,致使黄河沿岸排污管、排污沟密布,大量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入黄河。记者发现,这一问题许多沿黄城市都普遍存在。目前呼和浩特市的污水日排放量为23万立方米,二级污水处理量为10万立方米,污水处理率只有43.5%。去年,黄河宁夏段年排放废水2.35亿吨,其中生活污水排放量已达到了1.28亿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54.4%。

污染加重的黄河,不仅影响了沿河地区的工农业生产,更为严峻的是直接危及到了生态环境和沿黄百姓的饮水安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境内的乌梁素海是黄河流域最大的淡水湖,现在每年有5亿立方米的废水注入湖区,其中排入黄河有0.5亿立方米。记者在乌梁素海看到,水体已呈现酱黑色。由于工业废水,特别是农药、化肥含量很高的农业退水注入湖区,使水域的富营养化加剧,水草、芦苇疯长,湖区明水面萎缩,湖底抬升加快。

巴彦淖尔市环保局局长杨介中介绍说:"乌梁素海水质目前基本处于劣五类,昔日的渔场现在已有19种鱼类灭绝。2002年,找到的一条最大的鱼还不足3两重。如果不尽快采取措施治理,不仅危及黄河,而且这块重要的湿地也会在20到40年间消亡。"

现代化黄河治理方法全面实施
黄河水利委员会关于“模型黄河”的工程规划日前已获水利部正式批准,至此,现代化治黄方略“原型黄河”、“数字黄河”、“模型黄河”规划已全部得到批复,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按照“三条黄河”的现代治河思路,今后黄河治理将先通过对原型黄河现状的分析,提出黄河治理决策的基本需求及物理参数,然后借助现代化信息手段进行数学模拟,提出方向性方案,最后通过黄河模型反复进行实验,为实际的黄河提供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有效的治理方案。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姚文艺:举个例子来讲,在这个工程的优化设计中,通过模型实验研究如果是优化减少一道坝的话,可以直接减少工程投资二、三百万人民币,再一个,每年通过洪水预演,了解哪个地方可能出现险情,在防洪预案中可以把这个堤段险情作为防汛重点,把老百姓转移出去。

据了解,在2003年汛期部署指挥黄河防汛中,已经首次实现了“三条黄河”的联动,并在防汛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按照“三条黄河”治理规划,到2010年,将在黄河上形成较为完善的防洪减淤体系,确保标准内洪水防洪安全,使水资源得到有效管理,保证黄河在一般年份不断流,使黄土高原面积达到12亿平方公里,建成淤地坝16万座,使入黄泥沙减少3亿吨。

黄河治理方略
黄河对于中华民族的意义是包括长江在内的其它河流无法比拟的,她流经中国腹地,诞生了中华民族,炎黄子孙既得益于黄河与黄土的哺育而生息繁荣,又受害于黄河与黄土相伴造成的黄河下游河道“善淤、善决、善徙”而治水不止。在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史中,有很大的篇幅都与黄河治理有关。在历朝历代,治黄方略如何制订均是我国安民的决策课题。倍受后人推崇的最早的治黄成功事例是传说中的大禹治水。他改进了共工和鲧“ 围堵障水”的作法,采用“疏川导滞”之策,平息了水患。这一传说,实际上是对先民治河的总结[1]。从周以后的文献记载中,可证实防御洪水的黄河大堤的雏形远在春秋战国时期以前即已存在。以后诸侯国家兴起,可以组织更多的人力、物力,从一时一地出发,在大河两侧出现各自为政、甚至以邻为壑的堤防。规模比较大的和比较长的就成为我国早期的长城了。文字记载十分确切的是在西汉汉哀帝即位之初贾让提出的治河三策,是继鲧、禹之后较早提出创见并且见于正史记载的重要治黄方略。贾让当时面对的黄河下游河道“河高出民屋”,已是“地上悬河”,堤防宽窄很不一致,布局更是混乱,所以他最不主张的下策是筑堤治河。三策中的上策主张放弃旧有河道,人工改道北流。他认为“此功一立,河定民安,千载无患,故谓之一策。”中策主张开渠引水,分洪入漳。“此诚富国安民,兴利除害,支数百岁,故谓之中策。”限于当时的社会经济条件,贾让三策均没能认真实现。东汉王景的宽河行洪之策得到了大规模实施。他选定行河路线较优的线路,自荥阳东至千乘海口千余里,修渠筑堤,并利用沿河大泽进行放淤,取得了无重大改道变迁的成就,一直倍受后人赞赏。但是这种安澜毕竟是相对的,大量的泥沙淤积,至少隋唐五代出现了泛滥决口,更不可能有“千年无恙”的史实。值得借鉴的是明朝潘季驯“束水攻沙”的治河理论与实践。他主张南北两岸“坚筑堤防”,努力完善堤防系统,如用缕堤束水攻沙,用遥堤约束洪水泛滥,用格堤阻止滩区行洪并促进滩地落淤;为防御大洪水,又修建滚水坝分泄水。并且在当时黄河南流的条件下,充分利用淮河之水,借助洪泽湖的调节能力“蓄清刷黄”。潘季驯治河实现了由分流到合流,由治水到治沙两个转折,抓住黄河泥沙淤积这个根本问题,显然这一点是很高明的。因此,在他之后的明、清治河举措,多遵循他的治河原则。他的治河思想和方法甚至影响至今。但黄河河床仍继续淤高,泥沙灾害日益积累,以致于1855年发生了铜瓦厢决口改道的剧变。
黄河治理开发真正取得巨大进展是最近50年的事,黄河已开始变成为人们兴利造福的河流。总结治黄成败经验和科学研究成果,认为采用“拦、排、放、调、挖,综合治理”等措施,标本兼治,近远结合,可以妥善解决泥沙问题;采取“上拦下排,两岸分滞”的方针,可以有效地控制洪水。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即形成一个防洪减淤的工程体系。显而易见,如此治黄已将黄河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治理对策,人们对黄河的研究与治理实践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昔日千疮百孔的黄河大堤,而今变成了宏伟的“水上长城”,成为海河与淮河的分水岭,在人们的努力下,取得了连续52年伏秋大汛不决口的奇迹和综合治理开发的丰硕成果,治黄成就举世公认。然而黄河毕竟是世界上最难治理的河流,4000多年前的大禹治水以来,历经多少前辈的治河实践,一直未能改变黄河这条泥龙恣意游荡的脾气。史书上清晰出现着2600多年里黄河泛滥1500次、改道26次的记载。下游决口泛滥范围,北抵津沽,南达江淮,纵横25万km2。频繁的决口改道,给两岸群众带来了深重的灾害。而今,随着黄河流域人口急剧增长,经济建设迅速发展和人类活动强度大大增加,母亲河的忧患仍在。由于冲沙入海的水量大大削减,下游河床不断淤积抬高,行洪能力大大减弱,高滩滩面漫水机遇已与1855年铜瓦厢决口前的情况接近,河道已趋于预警高度,悬河形势极为严峻;严重威胁着下游两岸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另一方面,却又生发出季节性断流的灾患,自1972年以来的27年中就有21年断流,尤其90年代,年年出现断流。影响到依靠黄河供水的城乡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用水,不仅直接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还带来了诸多的生态环境问题[2,3],如加重了河口地区土地盐碱化,河口湿地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使黄河三角洲日渐贫瘠。黄河断流、洪涝灾害的环境恶化相互交加,黄河安澜中隐伏着危机,治黄事业无比艰巨又任重道远。特别是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黄河的演变,对黄河治理和开发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治黄面临着许多问题。如何使治黄事业更为符合客观的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亟待于我们继续探索和奋斗。本文在前人研究和实践基础上,就黄河的治理方略述一管见。

2 减少入黄沙量的治本之策

众所周知,黄河难治的症结在于沙多,而沙多的原因是黄土高原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该地区西为祁连山余脉,西北为贺兰山,东至管涔山及太行山,北起阴山,南抵秦岭,共有64万km2,海拔1000~1500m,相对高差100~300m,这是世界上黄土覆盖最深厚、黄土地形最典型的地区。特殊的边界条件下,中游暴雨是黄土高原土壤强烈侵蚀以及水土严重流失的动力因素,“愈冲愈陡,愈陡愈冲”[4],使黄土高原被切割得支离破碎,沟壑纵横,每年来自黄土丘陵沟壑区的泥沙达10亿吨左右,土壤侵蚀模数可达20000t/(a·5km2),大量泥沙入黄,致使一些水库湮废失效,下游河道不断淤高,防洪压力日趋加重。不少人认为,黄土高原历史上曾经是植被良好的繁荣富庶之地,希望通过植树种草,改变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从而达到根治黄河的目的。但是也应认识到,黄河塑造出的华北大平原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中心地带,黄河早在远古时期就是一条多沙河流。《左传》引用周诗:“俟河之清,人寿几何!”表明更早的年代黄河已是相当浑浊,因为黄河沙多的自然现象应该比这句周诗要早得多。她所流经的中游地区,特别是现代界定的严重水土流失区中的大部分地区,自古即是自然条件极为严酷、水蚀风蚀最为严重的地区。这可以《诗经·小雅·十月之交》为证:“烨烨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山冢萃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该诗生动地描绘了2000多年前大暴雨后山洪暴发时黄土高原土壤强烈侵蚀的自然景观。再如《禹贡》中所称:“禹别九洲, 随山浚川”,表明当时黄土高原地区土壤侵蚀已十分严重,大量泥沙入黄,使黄河下游河道淤积日益严重,人们才会产生“随山浚川”(亦即随着山去导滞,疏浚上游的河道)的设想。原始的或常规的生产方式很难保证植物生长有良好的立地条件,“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因此,也就难以达到具有一定覆盖度的植被状况[5]。无论如何,对古代黄河中游地区植被状况的估计一定要考虑自然气候的制约影响。《诗经·大雅·云汉》描述了周宣王时大旱多年的情景:“旱既大甚,涤涤山川,旱魃为虐,如

❷ 发改委确定的第二批PPP项目典型案例名单有哪些企业

4月24日据国家发改委网站消息,为充分发挥PPP项目典型案例示范带动作用,引导有关方面规范开展PPP推广工作,国家发展改革委选定了43个项目作为第二批PPP项目典型案例。



附件:

国家发展改革委第二批PPP项目典型案例名单

1、宁夏自治区中宁县能源互联网项目

2、湖南省益阳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

3、山东省新泰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

4、湖北省襄樊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

5、山东省菏泽市高新区热电联产集中供热项目

6、宁夏自治区石嘴山至固原城际铁路(吴忠至中卫段)

7、海南省三亚市有轨电车示范线工程

8、云南省滇南中心城市群现代有轨电车示范线项目

9、呼和浩特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

10、乌鲁木齐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

11、福州市轨道交通2号线

12、杭州市地铁1号线

13、北京市兴延高速公路

14、甘肃省G316线两徽高速公路

15、安徽省芜湖市城南过江隧道项目

16、大连湾海底隧道及光明路延伸工程

17、青岛胶州湾大桥工程

18、湖南省莽山水库

19、江西省寻乌县太湖水库

20、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双河口水库

21、新疆自治区巩留县阿克加孜克水库

22、南宁市竹排江上游植物园段(那考河)流域治理项目

23、贵阳市南明河二期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

24、四川省广安市“洁净水”行动综合治理项目

25、福建省泉州市工业废物综合处置中心项目

26、南宁市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厂项目

27、宁波市厨余垃圾处理厂项目

28、贵阳市乌当区高雁、白云区比例坝生活垃圾填埋场技改升级项目

29、广西自治区梧州市静脉产业园项目

30、江苏省常熟市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一期项目

31、安徽省滁州市第三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一期项目

32、广东省揭阳市9座污水处理厂项目

33、河南省平顶山市4座污水处理厂项目

34、新疆建设兵团石河子市地下综合管廊项目

35、吉林省四平市地下综合管廊项目

36、厦门市翔安新机场片区地下综合管廊项目

37、浙江省丽水市地下空间开发项目

38、安徽省滁州市来安产业新城项目

39、长沙市金井“茶乡小镇”城镇建设及旅游开发一期项目

40、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红山区市政路桥项目

41、江苏省镇江市海绵城市项目

42、江苏省淮安市智慧城市项目

43、陕西省延安市延河综合治理城区段两岸城市夜间文化旅游提升工程

❸ 石嘴山属于哪个省哪个市

石嘴山是宁夏回族自治区辖地级市。

石嘴山市位居黄河中游上段、宁夏回族自治区北部,东跨黄河,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为邻;西临贺兰山与内蒙古阿拉善盟隔山相望;北依黄河水与内蒙古鄂托克后旗相邻;南连银川平原与自治区首府银川市兴庆区、贺兰县交界,总面积5310平方千米。

石嘴山市因黄河两岸“山石突出如嘴”而得名,风光优美。石嘴山地理位置优越,地处宁东、蒙西两个国家千亿吨级煤田之间,是呼包银兰经济带、宁夏沿黄经济区、宁蒙陕乌金三角经济区的重要节点城市。号称“塞上煤城”,因生产无烟煤而闻名。

(3)中宁污水处理厂被暴光扩展阅读:

石嘴山的来历

石嘴山还有一个名字叫“狮嘴山”,这个名字来源于一个民间传说,是根据石嘴山地形的生动演绎。关于石嘴子的历史记载可见清雍正元年(1723年)之史料,当时清政府决定“移市口于石嘴”,以便利蒙汉之间的互市交易。

雍正四年(1726年)前后,随着惠农渠的开凿和民族贸易的日益发展以及“市口”的设置,石嘴山一带人口渐增,形成聚落,山名便被借用为地名而沿袭至今。

1960年3月,石嘴山市成立,1972年2月,设立银北地区,市和地区驻扎石嘴山。1975年11月,撤销银北地区,市机关迁大武口,“石嘴山”的地名也同时随市治而迁。

石嘴山的“嘴”字,在一段时间内并不规范,很多人记忆里有“石咀山”的写法。明、清两代史籍均作“嘴”,《民国朔方道志》中始见“嘴”“咀”并用。解放后国务院公布的三批汉字简化方案也未将“嘴”字简化。

1959年,在宁夏为设置石嘴山市给国务院的报告中使用了“石咀山”这一不规范的写法,1960年国务院在设市决定中沿用“石咀山”为市名,所以曾一度在报刊文件等中有“石嘴山”“石咀山”并用的现象。

直到1981年,石嘴山市地名委员会根据市名形成的历史渊源,经宁夏回族自治区地名委员会同意,将“石嘴山”正式定为市名的规范化写法。

❹ 中卫市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的2010年目标任务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是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仍未结束,经济形势仍然严峻复杂的一年,也是着手“十二五”规划的起始之年。当前,我市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较低层次,爬坡追赶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我们面临的挑战更大,保持经济持续性增长更难。在挑战与困难面前,我们要看到工业化、城镇化、国家扩大内需政策、实施“十二五”规划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第二个十年规划以及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地区发展差距、城乡发展差距、产业转移等必将带来的巨大需求和新的发展机遇。我们一定要时刻牢牢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最大限度地利用好现有的坚实基础和发展后劲,最大限度地集中优势资源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和旅游特色化,科学准确地研判发展形势,精益求精地编制好“十二五”规划,确保全面完成2010年各项目标任务,为顺利启动实施“十二五”规划打下坚实基础。
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自治区党委十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二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各项工作部署,科学绘制“十二五”规划蓝图,不遗余力夯实长远发展基础,特别是要致力于提高经济发展规模、速度、质量和效益,致力于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致力于招商引资加快重大项目建设,致力于推进改革开放和政府效能建设、增强经济增长活力和动力,致力于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和谐,实施好15项重点工程、46个重点项目,努力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推进中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上新的更高的起点。
主要预期目标和约束性指标是: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50亿元,增长1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46.7亿元,增长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20亿元,增长25%;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7.1亿元,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1亿元,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3880元和4030元,增长9%和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9‰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5.2%,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分别减少4.5%和3.6%。实现上述目标,要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坚持跨越发展,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集中力量提升“三大工业区”和“六个特色工业园”的承载功能,“三区六园”完成投资100亿元,全市实现工业产值162亿元,新增产值35.5亿元。其中:中卫(美利)工业区完成投资54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80.8亿元,新增产值18亿元;中宁(石空)工业区完成投资45.2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81亿元,新增工业产值17.4亿元;海原新区产业功能区完成投资8000万元,实现工业总产值2300万元,新增产值1000万元。
一是力促建成项目达产达效。对建成的13个重点工业项目,加大扶持力度,确保振岭化工年产5万吨三氯化磷项目、胜金水泥有限公司日产2500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项目、茂烨冶金公司2.5万千伏安铁合金项目,中宁隆基公司2800吨单晶硅项目、兴尔泰化工集团2台3.15万千伏安电石矿热炉项目、6万吨农用硫酸钾肥生产项目、华夏特钢公司40万吨硫铁矿制酸项目,海原银海纺织有限公司羊毛分梳等项目尽快达产增效,新增产值10亿元。
二是力促在建项目建成投产。对在建的18个重点工业项目,千方百计加快建设进度,促其早日建成投产。确保宁钢集团80万吨生铁、100万吨特钢,永安公司100万吨洗煤厂、100万吨捣固焦,山东川泰1.8亿块煤矸石砖、4000万块欧式连锁瓦,中宁万隆公司100万吨稀土彩钢板、锦宁公司70万吨铝镁合金,海原金海石膏、生物气化炉等项目年内建成投产,当年新增产值25.5亿元,达产达效后新增产值197亿元。
三是力促签约项目落地开工。实行跟踪服务,力促中卫(美利)工业区中电投2×330兆瓦热电联产、山川集团医用器材、华御公司精细化工、亨厨生物公司谷氨酸及味精项目,中宁(石空)工业区中石油昆仑天然气、风能太阳能项目等,海原新区产业功能区陕西永生石膏加工、上海美梭绵羊毛分梳加工等14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将为中卫工业快速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二、坚持协调发展,强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一是提升特色农业。继续实施好“三个百万亩特色产业工程”,确保硒砂瓜、马铃薯、优质饲草种植面积均稳定在100万亩以上。枸杞种植面积30万亩;种植优质水稻12万亩、小茴香12万亩;种植红枣10万亩,累计达到36万亩;种植高酸苹果3万亩,累计达到32万亩。设施蔬菜稳定在20万亩左右。新建肉牛养殖示范园区10个,肉牛饲养量达到22万头,羊只饲养量超过150万只。大力推广生物环保养猪技术,生猪饲养量达到82万头,鸡饲养量达到700万只。大力推行设施农业提质增效措施,实现农业扩规与增效并重。
二是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大力发展沙产业,启动11万亩高效节水农业一期工程,在沙坡头区香山北麓压砂地建设枣瓜间作节水示范区6万亩,在腾格里沙漠边缘建设特色种植节水示范区2万亩。3月底完成土地整理、水利设施配套、节水设备安装、供电等工程,5月初种植。加快沙漠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在现有3000亩1200座沙漠生态日光温室的基础上,加大投入力度,完成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启动实施二期工程,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同步提升。
三是推进农业产业化。以11万亩节水高效农业为基地,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探索现代农业管理经营和农村土地流转模式,推行“企业+基地+农工+高端市场”超大模式,实现企业基地一体化、农民工人化。引导扶持宁夏红、通达果汁、夏华公司等带动能力强、成长性好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稳步扩大生产规模。做好硒砂瓜、中宁枸杞、“穆和春”清真牛羊肉、“沙坡头”牌蔬菜等品牌保护,提升市场竞争力。建成中卫市大型蔬菜批发市场,加快连锁和超市经营,提升销售层次,规避市场风险。年内培育流通大户20个,专业合作组织11个,自治区级龙头企业3个,市级龙头企业5个。
三、坚持统筹发展,强力推进城乡一体化
一是高起点打造黄河金岸。按照自治区建设沿黄城市带的要求,围绕把中卫市建成沿黄城市带中适宜居住、适宜创业、最具特色美城市的目标,修编完善城市总体规划。高标准开工建设沙宁滨河路南北两岸总长51.1公里、总宽1000米的生态湿地耕地保护开发工程,并分期规划与建设园艺产业园、湿地观光园、文化旅游园、科技创业园,把沙宁滨河生态湿地耕地保护开发项目打造成最具特色美的主题工程,成为防洪保障线、抢险交通线、生态景观线、文化展示线和经济命脉线。建成市体育馆、博物馆和文体娱乐中心,加快建设中宁中国枸杞博物园、体育公园等黄河金岸标志性建筑。加快实施包兰铁路中卫复线改造和中卫火车站改扩建项目,建设中卫(美利)工业区铁路专用线。新建新区体育路、利民路、三合路等3条城市道路,改造老城区中山街、文昌街、应理北街等6条街道,改造建设城市道路10公里。启动老城区立体绿化改造工程,实施新区府前路、水城路等4条主次干道绿化改造,新增城市绿地5.3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36%以上。充分发挥中宁县城的辐射作用,按照“建设新区、改造老城、完善功能、提升品位”的要求,加快图书馆、文化馆、体育馆、体育场和新区道路建设,拉开城市框架;加大老城柳青渠南侧、平安西街北侧、县城北街延伸段东侧等重点地段旧城改造力度,不断完善供电、供水、供热、供气、通信、路灯等市政基础设施,努力把中宁县城打造成沿黄城市带上的“金岸明珠”。充分发挥海原新区经济增长极的作用,加快建设步伐,完成37家单位办公楼、学校、医院和住宅小区建设。开工建设新区景观水道、污水处理厂、图书馆、体育馆、花儿艺术馆等一批市政工程,努力把海原新区打造成西北地区最漂亮的山城。
二是高水平管理城市。开展争创“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旅游目的地城市”活动。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实施“清洁中卫,美化家园”行动,彻底整治向阳步行街、中卫商城、朝阳百货、雍楼步行街等商贸市场以及“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出入城口、背街小巷内外环境卫生。规范流动摊贩、店外作业、占道经营、车辆乱停乱放、交通秩序安全等行为。以鼓楼东西南北街为重点,进一步规范户外广告牌匾设置。加大对“城中村”、“城边村”的监管力度和对违法建筑的拆迁力度,坚决取缔违法用地和违规建设。积极推进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推动城市管理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
三是高质量建设新农村。大力实施以农房改造、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三大工程,加快推进黄河古镇建设,建成规模500-1000户、全部为轻钢结构抗震房的黄河古镇示范点1个,新建塞上农民新居示范点7个,综合整治村庄31个,硬化巷道64公里,铺设排水管道113公里,改造农房5000户。集中清理农房屋顶堆放的杂物,清除沟渠及路面垃圾和障碍物,实行垃圾定点存放、统一收集、定时清运的农村垃圾清运处理模式,彻底改善农村环境卫生质量。实施县内生态移民工程,完成兴仁万人生态移民任务。加快实施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启动中卫市11万亩节水农业一期工程。新建农村公路60公里,农村招呼站10个。
四、坚持创新发展,强力推进第三产业
一是改革体制新上项目做大旅游业。通过整合重组旅游企业,组建旅游集团公司,提高融、投资能力,形成龙头带动作用。利用组建后公司的融资能力,投资1亿元,规划建设沙漠观光扶梯、黄河会所、沙漠彩虹谷等一批旅游项目。打造“一区、两寺、三线、四湖”旅游精品线路,开通沙坡头至北长滩黄河水上旅游线路,实现中卫两日游或三日游。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办好“中国(宁夏)大漠黄河国际旅游节”等节事活动。扩大香山机场吞吐量,实现与国内重点旅游城市的对接、客源共享。年内接待游客15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8亿元,分别增长9.2%和14.3%。
二是着力扶持规范房地产业发展。全面落实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12条规定,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建立土地供应、规划调整、房屋销售、税费减免、信贷支持等调控联动机制,进一步降低房地产开发与消费成本,促进梯级消费,激活有效需求。加大对圈地不建等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加快市区黄河花园二期、众一·山水,中宁杞乡经典、华诚首府等房地产续建开发工程,新建城市生态湖畔家园,新增开发面积60万平方米。规范二手房交易市场,房屋产权交易面积达到48万平方米。新增职工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1亿元。
三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启动沙坡头区迎水桥物流园区、中宁宁新综合物流园区等建设项目,完善海原新区产业功能区,引进大型物流运营企业和物流开发企业,加快发展第三方物流,积极发展多式联运,为企业开拓市场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扩大家电下乡补贴政策覆盖面。进一步完善购物中心、商业街、步行街等布局规划,大力推行连锁经营、代理制、配送制等现代营销方式,培育发展一批实力雄厚的大型连锁龙头企业。稳步推进电子商务等新型交易方式,扩大市场的辐射范围和交易规模。启动居民休闲计划,积极培育汽车、健身、休闲等消费市场,引导大宗消费品和耐用消费品升级换代,促进消费结构优化升级,使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大力发展会展经济,开工建设五星级酒店,提升现有宾馆设施配套和服务质量,依托“三大公共建筑”,吸引国内外会展商来我市举办会展。加快中介、信息、咨询、金融、保险、通信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2600万美元。
五、坚持可持续发展,强力推进生态建设
一是加快恢复生态湿地。启动黄河金岸生态湿地耕地保护工程、腾格里湿地公园二期项目和大南华水生态造林三期工程,完成造林面积44.3万亩。建设丰安湖、城区景观水系水源保障工程。抓好京藏高速公路滚泉坡及大青山永大路两侧生态林节水滴灌、环香山地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等项目,重现塞上江南田园风光,使中卫大地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
二是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全面完成“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目标,大力发展以太阳能、风能发电为主的新能源工业和低碳经济。切实加强重点企业监管,开展沿黄重点污染源整治活动,引导迎水桥工业企业逐步迁入中卫(美利)工业区。认真抓好中卫(美利)工业区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确保沙坡头区污水回用项目正常运转。切实加强对重点区域水、空气、噪音污染防治,下决心淘汰落后产能,从源头上控制和减少污染,削减排放量。
三是推进山川协调发展。加快海原新区建设,努力破解水资源短缺、交通闭塞、发展空间狭小等诸多制约因素,逐步打破海原靠天吃饭、发展缓慢、不可持续、长期贫困落后的局面,走出发展困境,走上持续快速发展之路。大力发展抗旱避灾农业,加快发展以硒砂瓜、马铃薯为主的特色农业和高效节水设施农业。继续在全市50个山区贫困村开展“村级发展互助资金”工作,组织开展定点帮扶,年内争取1.7万人脱贫。完成务工移民4000人。通过产业移民、生态移民、劳务移民、教育移民等方式,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沿黄城市带和非农产业转移,不断缩小山川差距,促进城乡和谐发展。
六、坚持全面发展,强力推进社会事业进步
一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沙坡头区、中宁县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目标,进一步提高人均受教育水平。巩固提升沙坡头区、中宁县“教育强县(区)”创建成果,海原县积极争取创建“教育强县”。新建中卫六中、八小,彻底解决市区义务教育大班额问题。继续实施中小学校舍改造工程,改扩建中卫三小、宣和小学等4个农村小学,完成香山移民项目学校建设工程。建成中宁二中、六中,迁建海原县红羊中学。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建成中宁、海原县职教中心。积极发展学前教育、成人教育,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着力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大力推进安全教育,每个学校、每个班级、每学期开展应急撤离演练2次,提高师生应急避灾能力。切实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随迁上学问题,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二是加快发展科技事业。制定《中卫市设施蔬菜以色列种植技术操作规程》,开展农民温棚种植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种植技能,力争所有温棚种植户每户培训1人,年内完成培训3000人次以上。继续抓好“农业科技110”建设,重点培育8个信息服务示范点,年内引进新品种20个,示范推广新技术5项。深入推进科技入户工程和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建立科技特派员工作随机督查制度,培育科技特派员公司4家,科技特派员绿色信用贷款达到1200万元以上,力争有5个项目列入自治区科技计划,2个项目列入国家科技计划。
三是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开工建设沙坡头区人民医院门诊楼,完成市中医医院康复楼、中宁县人民医院住院部大楼后续工程和海原中医医院扩建工程。加快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大力加强社区卫生工作,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3%以上,构建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监管,建立餐饮与食品随机抽检制度,每月对10家餐饮单位和10种食品进行抽检,处置率100%。做好重大疫病防控工作,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严格执行计划生育各项政策法规,深入推进“少生快富”工程,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
四是繁荣文化体育事业。年内向群众开放体育馆、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和文体娱乐馆。增加公益性文化事业投入,建成新闻中心大楼。新建乡镇文化站9个,农家书屋21个。新增广播电视“村村通”用户600户,放映农村电影2000场。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鼓励创作具有回族特色和中卫地域特色的文化精品,完成《羊皮筏非遗文化》纪录片创编摄制和中卫市歌创作,继续打造花儿风情歌舞剧《回乡婚礼》。整顿规范文化市场秩序,净化网吧和音像制品市场。深入推进广场文化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积极发展竞技体育。
七、坚持和谐发展,强力推进民生改善
一是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做好沙坡头区自治区级和海原县国家级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全市养老保险参保职工达到4.43万人,村干部养老保险人数达到1700人,失业保险参保职工达到3.41万人。稳定就业,加快构建城乡一体的就业服务体系,全面落实促进就业再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进一步完善促进就业的小额担保贷款、就业援助等扶持政策。加强就业培训,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1万人,城镇各类人员职业技能培训2500人,贫困家庭就业援助培训1200人。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确保城市零就业家庭户均就业1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6700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00人。开工建设中卫东园农贸市场创业城,拓展就业渠道,积极鼓励自主创业,广泛开展全民创业活动。
二是实施民生民心工程。办好10件民生实事: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扩大特重大病医疗救助范围。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开放使用体育馆、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和文体娱乐馆。建设城镇居民保障住房和农民新居、整治城乡环境。提供就业保障。实施兴仁万人生态移民和供水工程。实施妇女和幼儿保健“五免一救助”。对沙坡头区农机具实行“五免四优一扶持”。启动市民旅游休闲计划。(内容详见附件2)
三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依法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刑事案件破案数不低于上一年度,命案破案率100%,治安案件查处率达到90%以上,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亿元GDP死亡人数、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等指标控制在自治区下达的指标之内。高度重视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市长信箱答复、办结率100%。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有效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加强统计、物价、供销、气象、档案、地方志、防震减灾、新闻出版、外事、侨务等各项工作,高度重视老龄、残疾人、红十字和福利慈善事业,切实保障妇女和未成年人权益,认真开展军民共建活动,做好国防动员、青年、民兵和人防工作。
八、坚持依法行政,强力推进政府效能建设
一要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型政府。继续深入贯彻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报告工作和接受监督,支持市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意见。健全群众参与、专家咨询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水平。积极支持法、检两院的工作,切实保证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做好行政复议、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工作。加强政府层级监督,充分发挥监察、财政、审计等专门监督部门的作用,自觉接受社会各方面的监督。进一步加大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资金、重点项目和民生资金的审计监督力度。认真执行行政问责制度,坚决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现象。加强行政执法监督,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大力推进政务、村务、厂务、校务、社区事务公开,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二要提高办事质量与效率,建设服务型政府。着力办好政务大厅,切实做好“一站限时”服务,确保政府组成部门审批事项全部在政务大厅、在规定时限(最长期限不超过5天)内办结。公布政府各部门行政审批事项,杜绝擅自设定审批事项。完善政府行政制度。制定部门定责任事项、定责任部门、定责任人、定责任时限、定责任奖罚“五定”制度。每月对政务大厅“一站限时”服务和行政审批事项办理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监察。完善市、县政务大厅、镇乡民生服务中心,建立村级民生服务站,健全市、县、镇、村四级民生服务网络,方便群众就近办事。建立干部出勤电子考勤制度等等。着力实施政务人员公共法规、专业政策与知识3年培训计划,切实提高政务人员履职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政务队伍,全面规范提高行政服务质量与效率。
三要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廉洁型政府。深入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严肃查处各种违纪违法行为,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支持监察、审计部门履行职责,认真组织实施中央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快速增长安排项目的监督检查,确保政策落实到位。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坚决制止铺张浪费,勤俭办一切事情。继续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严格规范规划、用地、工程招投标、财政资金使用、政府采购、国有资产转让、工程质量监理等公共资源管理权力的运行。努力降低行政成本,增收节支,厉行节约,在2009年预算支出基础上,继续压缩公用经费和业务经费,把有限的资金用在最能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的项目上。严格控制公务消费,削减一般性开支,从严控制车辆、会议、公务接待、出国(境)等方面费用,把更多的资金用在改善民生上,力求改革成果惠及更多人民群众。
四要开拓创新,建设创新型政府。落实好国家和自治区统一部署的重大改革措施,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完成政府机构改革。积极探索以土地流转为重点的农村综合改革,下大力气解决企业改制遗留问题。充分发挥政府偿贷基金调控作用,不断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大财政融资力度。推进户籍体制改革,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着力于打基础、利长远,科学编制“十二五”规划。建立健全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城市规划、土地供给、环保约束、财税分配、民生保障等方面的体制机制,为科学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各位代表!
跨越式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所有中卫人的愿望。让我们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与时俱进,锐意进取,以自己的辛勤劳动和不懈奋斗,奋力开创中卫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附件1:

❺ 黄河的问题

工业污染物污染水体,被污染水体又破坏农业生态环境,在黄河流域的一些地区农作物因污水灌溉导致减产甚至绝收的现象时有发生。去年,山西省介休市松安村用被污染了的汾河水浇地,致使200亩玉米及杨树死亡。2002年,青海省海东地区平安县东庄村的近百亩小麦,引溉了污染的湟水后被活活烧死。村民告诉记者:“现在引湟水浇地,先要看河道里的水,水多了才敢浇,水少了灌进地里,苗子准烧死。”

在宁夏,造纸企业被公认为污染大户,据统计,每年排入黄河的工业废水多达6007.2万吨,占宁夏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52.1%,其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的年排放量约6.57万吨,占宁夏排放总量的79%,污染“贡献率”居各行业之首。氨氮同样成为黄河不可小觑的杀手,氨氮来自哪里?来自于农田施用的化肥和喷洒的农药。“九五”期间,宁夏化肥、农药使用量比“八五”期间分别增长了35.6%和11.6%,这些农药或化肥在给农作物提供养分或保护的同时,又通过不同方式流入黄河,对母亲河造成污染。据环保专家介绍,在宁夏境内,氨氮对黄河的污染,甚至大过工业废水对黄河的污染。
黄河治污并非一帆风顺,企业治理废水污染需要一定的投资,而对算帐算得“门儿清”某些企业来说,他们甚至不惜污染他人而使自己得到仅有一点眼前利益。去年冬季,宁夏部分完成治理任务的造纸厂,因生产成本增大擅自停运环保设施,或开开停停,造纸废水污染出现反弹。这些企业的恶劣行为引起宁夏群众的不满,中宁县、平罗县、贺兰县当地群众向环保部门反映污染企业的问题,在环保部门的监督下,问题得到解决。
黄河干流近40%河段的水质为劣五类,基本丧失水体功能。随着经济发展,黄河流域废污水排放量比上个世纪80年代多了一倍,达44亿立方米,污染事件不断发生。黄河上游的绝大部分支流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而中下游几乎所有支流水质常年处于劣五类状态,支流变成了"排污河"。

乌梁素海总排干是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境内通向黄河的一条主要排污渠道。记者看到在这条总排干的沿线分布着许多造纸、焦化等企业,这些高污染企业规模大小不一,一旦环保设施停运或本身就无处理设施,大量污染物就会直排入黄河,影响下游供水安全。

今年年初,黄河包头段遭遇空前严重的以挥发酚为代表的污染,挥发酚、氨氮等超标几倍到几十倍,由于包头市生产生活的主要水源来自黄河,120多万市民只能硬着头皮饮"苦水"。记者在包头市环保局上报国家局的信息中看到,造成这次黄河挥发酚污染的主要来源是乌梁素海总排干的排放,而氨氮的污染主要来自宁夏和包头。

工业污染一直是黄河水污染的"祸首"。从青海,经甘肃、宁夏,至内蒙古,黄河沿岸能源、重化工、有色金属、造纸等高污染的工业企业林立,产生出了包括COD(化学需氧量)、氨氮、重金属、高锰酸盐指数以及挥发酚等在内的大量污染物。由于环保设施投入大,运转成本高,沿黄重点污染源偷排现象仍比较严重,而一些"十五小"、"新五小"企业点多面广,很难根除。根据黄河水资源保护局监测的结果,乌梁这里的水质为劣5类,主要是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和汞严重超标。高锰酸盐指数是衡量水中有机物的重要指标,指数过高,会导致消化道疾病,甚至肝癌发生;而氨氮则是水体中主要的污染物,在人体转化为亚硝酸盐后对人体有致癌作用;汞,剧毒物质,容易损伤脑组织和肝肾组织,从而导致死亡。当地老乡告诉记者,这里的水常年恶臭刺鼻,不仅鱼活不下去,而且,人呆久了,也会觉得头晕。黄河许多支流在五六十年代水清鱼跃,而今却是河水浑浊、臭气熏天。日趋严重的黄河水污染,严重破坏了黄河生态系统,导致河道中的水生物濒临灭绝。50年代兰州市雁滩滩边遍布红柳、芦苇,栖息斑头雁、高原山鹑等十几种水鸟,如今这些鸟种已没有了踪迹。60年代初,黄河甘肃段生长着花斑裸鲤、鲫鱼、赤眼鳟等40余种土著鱼,如今鱼类大大减少,有些已经绝迹。就连兰州人引以自豪的兰州特产青白石白兰瓜,近年来也因浇了受污染的黄河水而品质下降。

据甘肃省环保局统计,黄河甘肃段年排放废水2.37亿吨,其中生活污水排放量已达到了1.41亿吨,占到废水排放总量的59.5%。黄河流经甘肃四座城市,目前仅有兰州市有4座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仅有15.8万吨。而且兰州市征收的污水处理费只有每立方米0.2元,全市所收的污水处理费也只能维持一座日处理10万吨污水处理厂的运行。

甘肃省环保局局长赵伟民介绍说,作为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目前兰州市的污水管网普及率只有12.2%。较小的污水处理和收集能力远不足以处理日益增加的城市污水排放量,致使黄河沿岸排污管、排污沟密布,大量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入黄河。记者发现,这一问题许多沿黄城市都普遍存在。目前呼和浩特市的污水日排放量为23万立方米,二级污水处理量为10万立方米,污水处理率只有43.5%。去年,黄河宁夏段年排放废水2.35亿吨,其中生活污水排放量已达到了1.28亿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54.4%。

污染加重的黄河,不仅影响了沿河地区的工农业生产,更为严峻的是直接危及到了生态环境和沿黄百姓的饮水安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境内的乌梁素海是黄河流域最大的淡水湖,现在每年有5亿立方米的废水注入湖区,其中排入黄河有0.5亿立方米。记者在乌梁素海看到,水体已呈现酱黑色。由于工业废水,特别是农药、化肥含量很高的农业退水注入湖区,使水域的富营养化加剧,水草、芦苇疯长,湖区明水面萎缩,湖底抬升加快。

巴彦淖尔市环保局局长杨介中介绍说:"乌梁素海水质目前基本处于劣五类,昔日的渔场现在已有19种鱼类灭绝。2002年,找到的一条最大的鱼还不足3两重。如果不尽快采取措施治理,不仅危及黄河,而且这块重要的湿地也会在20到40年间消亡。"

阅读全文

与中宁污水处理厂被暴光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污水管理人投诉 浏览:605
醋去锅底水垢 浏览:289
空气净化器风扇怎么清理 浏览:894
小米反渗透膜清洗 浏览:592
污水排到雨水管道里怎么办 浏览:682
国内能生产反渗透膜 浏览:300
水泥污水管能使用多少年规范 浏览:104
纯水养什么虾 浏览:127
享优乐空气净化器怎么连手机热点 浏览:877
环评高盐废水如何处理 浏览:367
如何去除煮面锅里的水垢 浏览:574
废水再利用为什么不是绿色施工 浏览:339
抛光树脂罐规格 浏览:628
ro反渗透净水超滤膜 浏览:507
edi主要局限 浏览:126
带滤芯的口罩怎么清洁 浏览:82
超滤反渗透纳滤哪个好 浏览:295
南昌全屋净水哪个好 浏览:53
污水管剖面 浏览:259
丙烯酸树脂处方分析 浏览: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