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废水知识 > 中山小榄污水处理厂工程

中山小榄污水处理厂工程

发布时间:2024-03-19 10:34:34

Ⅰ 广东中山市小榄镇的怎么样

广东中山市小榄镇是一座发展潜力又多金的小城。

因为中山市小榄镇,又名菊城,位于珠江三角洲中部,是广东省中心镇,镇域总面积75.4平方公里,辖15个社区,至2006年底,户籍人口 15.77万人,另有长年在镇内生活、工作的外来人口约16万人。

工业经济五金制造业是小榄的传统产业。早在1986年,小榄镇就被誉为中国“南方锁城”;经过多年的发展,小榄形成了以锁具、燃气具为龙头,上下游产品及各类配件齐全的产业群,在国内有着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并远销欧美、东南亚等世界各地。

“固力”、“华锋”两个品牌于2002年被评为“中国十大锁王”;“华帝”家用燃气灶具销售多年保持全国第一;“圣雅伦”指甲钳系列产品的质量标准被定为行业标准。

2002年7月,小榄镇被中国五金制品协会命名为 “中国五金制品产业基地”,2004年4月被中国五矿化工出口商会授予“中国五金制品(小榄锁具)出口基地”称号。2004年,全镇五金行业销售收入近85亿元,占工业销售收入的32.3%。

电子音响行业是小榄近年来迅速崛起的新兴支柱产业,已具有一定规模,并逐步形成了配套完善的行业产业链条。目前已进驻小榄的电子音响品牌包括爱浪、山水、雅佳、天龙、马兰士(日本)、威发(丹麦)、名氏风(英国)、波士顿、麦景图(美国)、威莱、丽尊、微美、见龙、国光、声雅等,其中,“爱浪”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并获广东省名牌产品称号;“爱浪”和“名氏风”家庭影院产品同时获得了中国电子音响工业协会授予的“A”字标志。

2003年8月,小榄镇被中国电子音响工业协会授予“中国电子音响行业产业基地”称号。2004年电子电器音响行业销售收入近80亿元,占全镇工业销售收入的30.1%。

2008年,小榄镇地方生产总值达150亿元,工业销售收入385多亿元;全镇共有工商企业2.5万多家,其中95%属于民营企业。小榄镇以轻工制造业为主,经过长期发展,已形成以五金制品、电子电器音响为龙头,食品饮料、化工胶贴、服装制鞋、印刷包装等行业全面发展的局面。截至2008年,全镇共有国家、省名牌名标100多个。小榄镇经济很活跃,中小企业群落密集,呈典型的珠三角经济特征。

小榄镇企业目前多为1-10个亿的营业规模。 [编辑本段]第三产业小榄的第三产业正加速发展,农贸市场遍布城乡,专业市场繁荣兴旺。顺昌、大润发、壹加壹、信和、华润、国美、名器等超级市场成为群众购物休闲的好去处。

肯德基、屈臣氏、麦当劳、大家乐等国际连锁快餐店在镇内设有分店。小榄镇新城区内还兴建了唯一一家国际五星级酒店——中山大信皇冠假日酒店,为广大商务或出游人士提供高标准、高品质的服务;紧挨着皇冠假日酒店的还有集休闲、娱乐、购物于一体的大型商业广场——小榄大信新都汇广场,逐渐成为新兴的悠闲商圈和购物商圈。

再加上“美加花园”、“建华花园”高尚住宅小区等建设项目的建成,使生活环境得到进一步完善。小榄文化艺术品产业基地为小榄镇发展创意经济作了有益的探索。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建设了中山市五金机电商贸城、金属材料批发市场、大信新都汇、家居装饰中心、中山市北部物流中心,提高了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进一步推动小榄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投资环境的完善。

社会环境小榄镇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治安稳定,食品安全和环境卫生工作卓有成效,人人安居乐业,是既适宜居住又适宜投资创业的好地方。为了促进社会和谐,镇党委、政府提出了让“每一个有就业愿望的劳动力都有一份工作、每一个小榄人都有一份医疗保障、每一个适龄小榄人都有一份社会养老保险”的目标。

全镇鼓励创业、帮助就业,推行合作医疗制度,推进养老保险工作。积极倡导“尊重富人,关爱穷人”,发动党员干部结对帮助困难户,努力实现无人不饱暖,无处不安康。开展全民基础素质教育活动,扶持一般收入家庭加快发展致富,提出以良好党风带动纯朴民风。具有悠久历史的菊花文化,融入现代小榄人团结、务实、拼博、向上的精神,激励全镇人民万众一心,建设富裕、文明、安康、和谐新小榄。

小榄镇被国家建设部定为小城镇建设试点和村镇建设示范镇。建设了10平方公里、交通方便、居住舒适、环境优美的新城区,建成了年吞吐量45万标准箱的小榄港、货柜年检量12万台次的小榄货柜查验场、占地800亩的中山市北部物流中心、日供水量25万吨并被评为“全国农村百佳水厂”的自来水总厂、总装机容量分别为18万千瓦和4.8万千瓦的发电厂二间、220千伏安的变电站一座和110千伏安变电站四座、污水处理规模为5万吨/日的小榄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第二期污水处理工程动工兴建。

小榄有完善的医疗卫生网络,包括现代设备设施齐全、技术力量雄厚的两家“二甲”医院与分布全镇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三甲”标准建设的新小榄医院已落成并启用。

小榄车站和汽车运输有限公司分别被交通部评为一级汽车客运站和二级道路客运企业。广珠轻轨动工建设和小榄枢纽站的设立,使小榄成为珠三角的交通枢纽之一。

届时,小榄将进入广州、深圳、珠海、香港、澳门等重要城市的一小时经济生活圈。

(1)中山小榄污水处理厂工程扩展阅读

广东中山市小榄镇经济发展情况:

1980-1986年,小榄农业以水稻、蚕桑、甘蔗种植、塘鱼养殖为主,辅以蔬菜、水果种植和生猪、“三鸟”饲养。

1980年,小榄公社和小榄镇兴办了一批村镇企业。商业开始从计划调节向市场调节转变,国营、集体、个体参与饮食业经营。1986年,小榄镇被誉为中国“南方锁城”,小榄工业经济开始形成。

1987-1990年,小榄镇发挥地方优势,实施一、二、三产业并举,大、中、小企业并举,集体、个体(家庭)、联合体一齐上,镇办、村办、管理区(街道居委会)办企业共同发展的策略,创办了一批企业。

1991-2001年,镇政府先后组建工业、城建、旅游、商业总公司和农业、电力公司,经济建设全面铺开,尤其是城镇建设发展总公司,在公用事业、房地产、金融、建筑工程与建筑设计、高新科技、贸易、制造业等多个领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2007年,工业总公司总资产14.3亿元,经济总收入64.5亿元;城建总公司和旅游总公司的总资产、经济总收入分别是20.2亿元、40.4亿元和1.4亿元、1.5亿元。

2002-2007年,小榄镇以发展高新科技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重点,实现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2001年开始,在小榄镇南部开发面积2万亩工业基地,使其成为经济持续发展的增长点。

2002年,小榄镇成为“中国五金制品产业基地”;2003年,成为“中国电子音响行业产业基地”;2004年,成为“中国五金制品(小榄锁具)出口基地”;2007年底,全镇工商企业248归家,其中规模企业超1000家。全镇40家企业的产品获得名牌、名标免检产品101个。其中中国驰名商标4个,中国名牌产品12个,国家免检产品16个;广东省著名商标28个,广东省名牌产品41个。

2013年,全镇地方生产总值250.73亿元;税收总额45.8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53.57亿;社区集体经济11.7亿元,股民人均分红5472元;工商注册登记户33317户;三大产业比列为0.3:56.8:42.9。

参考资料:网络-广东中山市小榄镇

Ⅱ 中山发展现状

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人民收入持续增加,2007年城镇职工平均工资超过2.7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1万元,分别比20年前增长11.3倍和7.4倍。全市人均期望寿命为78.19岁,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三个一”工程全面推进,目前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420万人次,其中农民44万,占农业人口应参保人数66.8%,年内实现农村住院医疗保险应保尽保,农村基本养老保险明年应保尽保。今年年底前将完成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改建、新建,努力做到“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政府决定从2007年开始,连续四年共投入1000多万元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四年共投入2500万元用于扶持农产品专业市场建设和物流业发展。去年共培训农村劳动力1.3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7800多人。

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新进展
空气质量优良率、主要河流水质达标率均达到100%,新增2个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投入约23亿元建设18家镇区污水处理厂,中嘉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投入使用。投入2000万元推进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建设,污染源普查工作全面启动。投入5.9亿元建设北部组团垃圾处理基地。市镇共投入3.1亿元整治内河涌。开展重点行业环境隐患排查,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削减0.2万吨和0.6万吨。“绿化中山大地”工程成效显著,全市林木覆盖率达25.2%,中心城区绿化覆盖率达39.2%、人均公共绿地达10.9平方米。
民生工程顺利推进
2007年以来,市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53%、超收收入的60%投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各项民生工程建设顺利推进。累计投入近300亿开展十项重要民生工程。投入超过100亿建设历史文化名城。投入120亿开展350公里交通路网建设。年内市财政投入2亿元推进经济适用房、廉租住房建设,基本满足本市住房困难家庭需求。年内争创全国生态市。24个镇区全部成为广东省“教育强镇”,中山成为全省第三个教育强市。村村通自来水工程提前竣工,在全国率先实现自然村“村村通宽带”;单位GDP能耗下降3.9%;全市24个镇区均成功创建省教育强镇,部分镇区实现12-15年义务教育。按照“50年一遇”的标准,一大批重大水利重建加固项目稳步推进,内河整治253公里。平安中山建设成效显著。完善平安工作实绩考核体系,加快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建设,1701个社会治安视频监控点投入使用,“大平安”工作格局基本形成,村村(社区)建警务室并配备社区民警,全市刑事案件立案数同比下降5%,破案率同比上升6.7%,各类事故宗数下降2.4%。先后荣获联合国“人居奖”、“全国文明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指数城市”、“中国十佳和谐可持续发展城市”、“中国十佳休闲宜居生态城市”等殊荣。

经济发展
2008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中山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克服自然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不利影响,确保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GDP)1408.5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同)增长10.5%,总量继续居全省第五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4.33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850.63亿元,增长9.5%;第三产业增加值513.56亿元,增长12.7%。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3.1:60.8:36.1调整为3.1:60.4:36.5。全市常住人口人均生产总值56106元,按全年平均汇率计算,折合8102美元,增长10.1%;户籍人口人均生产总值96612元,按全年平均汇率计算,折合13951美元,增长9.0%。民营经济增加值636.39亿元,增长12.0%,占全社会GDP的比重达45.2%。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5.5%。其中,服务项目价格上涨0.5%,消费品价格上涨7.0%。八大类居民消费价格呈现“五升三降”态势,其中,食品、烟酒及用品、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居住类分别上涨14.3%、2.1%、2.4%、3.0%和3.8%;衣着、交通和通讯、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分别下降6.7%、0.4%和0.9%。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2.6%。
年末全市新增就业岗位6.01万个;城镇从业人员24.2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0.9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1%。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受国际金融危机等因素的影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经营困难增多,产业结构调整有待加快,资源环境约束增加,城乡居民增收难度加大等。
二、农业
全年农业总产值75.36亿元,增长3.7%;农民人均纯收入11001元,增长10.0%。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2.35万亩,增长6.4%;甘蔗种植面积0.53万亩,下降63.1%;蔬菜种植面积38.81万亩,增长12.1%;水果种植面积10.97万亩,下降0.2%。粮食总产量6.75万吨,增长1.8%;蔬菜产量52.27万吨,增长12.0%;水果产量18.70万吨,增长4.7%;甘蔗产量3.21万吨,下降61.3%。
全年出栏生猪51.91万头,增长25.1%;出栏三鸟1097.56万只,增长17.8%。肉类总产量4.98万吨,增长12.9%。全年水产品产量32.17万吨,增长2.8%。其中,海水产品2.12万吨,下降0.9%,淡水产品30.05万吨,增长3.1%。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4091.04亿元,增长11.2%;工业增加值811.89亿元,增长10.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32.36亿元,增长10.1%。工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7.6%,拉动经济增长5.8个百分点。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340家,增加332家,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3693.04亿元,增长11.7%。其中,五大支柱产业总产值1944.49亿元,增长11.1%。轻工业总产值2221.55亿元,增长9.1%;重工业1471.49亿元,增长15.8%。装备制造业总产值906.49亿元,增长18.0%。
2008年1-11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税158.13亿元,增长10.8%;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92.00亿元,增长3.4%。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46.5%,提高4.2个百分点。其中,总资产贡献率9.6%,资本保值增值率114.9%,流动资产周转率2.7次/年,成本费用利润率3.3%,资产负债率61.7%,产品销售率96.5%,全员劳动生产率82290元•年/人。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38.74亿元,增长7.6%。全市建筑企业施工产值91.71亿元,增长5.3%;房屋建筑施工面积699.22万平方米,下降15.2%;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48.94万平方米,下降39.8%。建筑企业按施工产值计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19.56万元,增长24.7%。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445.08亿元,增长11.5%。其中基本建设投资176.90亿元,增长12.5%;更新改造投资40.41亿元,增长27.6%;房地产开发投资191.61亿元,增长8.6%。
从投资主体看,国有投资60.18亿元,增长59.3%;集体投资26.13亿元,增长14.6%;外商及港澳台投资104.49亿元,增长6.0%;私人及其他投资254.28亿元,增长5.9%。国有、集体、外商及港澳台、私人及其他投资结构调整为13.52:5.87:23.48:57.13;从产业投向看,第一产业投资0.40亿元,增长62.1%;第二产业投资157.65亿元,增长6.0%。其中工业投资157.14亿元,增长5.7%;第三产业投资287.03亿元,增长14.7%。投资三次产业结构由2007年的0.06:37.25:62.69调整为0.09:35.42:64.49。
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1839.24万平方米,增长17.2%;商品房竣工面积350.30万平方米,增长4.2%;商品房销售面积320.43万平方米,下降37.7%;年末商品房空置面积174.43万平方米,增长12.9%。
全年新增固定资产264.35亿元,增长11.7%;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房屋竣工率和项目建成投产率分别为59.4%、26.8%和34.5%。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6.95亿元,增长20.5%。分地域看,城区消费品零售额219.21亿元,乡镇消费品零售额257.74亿元,分别增长20.0%和21.0%;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412.17亿元,增长20.3%;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64.00亿元,增长22.2%;其他行业零售额0.78亿元,增长3.5%;分商品类别看,在限额以上贸易企业零售额中,全年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54.20亿元,增长28.6%;汽车类零售额37.53亿元,增长1.7%;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13.14亿元,增长24.5%;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12.20亿元,增长16.1%;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8.04亿元,增长25.4%;日用品类零售额5.66亿元,增长20.5%。
六、对外经济
据海关统计,全年进出口总值259.09亿美元,增长5.1%。其中,出口187.02亿美元,增长8.1%;进口72.07亿美元,下降2.2%。贸易顺差114.95亿美元,增长15.8%。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出口66.08亿美元,增长14.8%;加工贸易出口120.93亿美元,增长4.8%,占全市出口的64.7%。从经营主体看,国有企业出口15.63亿美元,下降3.7%;集体企业出口28.89亿美元,增长5.8%;外商投资企业出口120.07亿美元,增长10.0%;私营企业出口22.40亿美元,增长10.7%。从出口商品看,机电产品出口118.13亿美元,增长7.7%;高新技术产品出口40.11亿美元,增长5.7%;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20.90亿美元,增长9.3%;从出口市场看,对香港市场出口56.25亿美元,增长5.9%;对欧盟市场出口32.57亿美元,增长17.7%;对美国市场出口42.03亿美元,下降0.1%。
全年新签利用外资项目161个,下降40.6%;合同规定利用外资7.15亿美元,下降45.3%;实际利用外资金额8.33亿美元,增长13.4%。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额6.23亿美元,占全市的74.8%;外资资金来源地主要是港澳、美国、日本和英属维尔京群岛,全年实际投资6.96亿美元,占全市实际利用外资额的83.5%。
七、交通、邮电与旅游
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1713公里,公路密度为每百平方公里95.17公里。全市机动车保有量61.93万辆,增长4.6%。其中,汽车保有量27.80万辆,增长12.4%。其中个人汽车22.32万辆,增长15.9%。全年货物周转量57.00亿吨公里,增长7.0%;旅客周转量70.29亿人公里,增长1.5%;港口货物吞吐量2756万吨,增长0.1%。
全年邮电通信业务总量158.92亿元,增长18.5%。其中,邮政业务总量2.94亿元,增长6.1%;电信业务总量155.98亿元,增长18.8%。年末全市移动电话用户414.72万户,下降7.1%;本地电话用户167.89万户。其中,固定电话用户89.84万户,下降5.1%;小灵通用户78.05万户,下降3.0%。全市国际互联网用户45.33万户,增长0.4%。
全年接待过夜海内外游客528.13万人次,增长3.5%。其中,国际游客65.18万人次,国内游客462.95万人次。旅游景点接待游客850.64万人次,增长10.1%;旅行社接待总游客259.22万人次,增长6.5%。组团国内游109.44万人次,增长3.6%;出境游16.17万人次,增长14.8%。全年旅游总收入97.23亿元,增长13.0%,其中旅游外汇收入2.27亿美元,增长4.7%。年末全市共有星级酒店41家,星级酒店客房数0.52万间,客房开房率58.8%。
八、金融、证券和保险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823.11亿元,比年初增长16.8%。其中,企事业单位存款和居民储蓄存款分别为447.69和1080.43亿元,分别比年初增长7.4%和19.8%。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844.27亿元,比年初增长18.1%。其中,短期贷款295.21亿元,比年初增长6.2%;中长期贷款491.68亿元,比年初增长17.2%。人民币个人消费贷款余额254.84亿元,比年初增长17.4%。其中住房贷款236.77亿元,比年初增长16.8%。全年人民币现金净投放204.69亿元,净增29.61亿元。
全年代理证券交易额1952.83亿元,下降39.5%。其中,股票基金交易额1941.21亿元,下降39.8%。年末证券市场投资额122.92亿元,下降56.2%,其中客户保证金总额23.67亿元,股票市值99.25亿元。全市证券投资累计开户数31.73万户。
年末全市各类保险公司34家,增加8家。其中财产保险公司18家、人寿保险公司16家;保险机构全年保费收入54.56亿元,增长42.5%。其中,财产险收入12.20亿元,增长8.2%;寿险收入42.36亿元,增长56.8%。保险机构各类赔款和给付13.47亿元,增长56.6%。其中,财产险赔款支出5.89亿元,寿险赔款和给付7.58亿元,分别增长28.6%和88.6%。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市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3.33万人,增长3.4%;普通中学在校学生14.42万人,增长3.4%;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校学生3.39万人,增长2.1%;小学在校学生24.39万人,增长2.5%;幼儿园在园幼儿8.26万人,增长11.3%。全市小学适龄儿童、初中毛入学率分别为100%和106.8%,高中升学率达83.3%,普通高考录取率达89.7%,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0.1%。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中山小榄镇生产力促进中心成为全国首家镇一级的“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全市现有14个省级技术创新专业镇,新增1个;8个省级以上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新增2个。全市新认定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60家;省级民营科技企业164家,新增4家;市级民营科技企业511家,新增21家;各级国家工程技术研发中心168家,省级新增3家、市级新增28家。
全市有115个项目获得国家、省各类科技计划立项;9个项目获得省科技奖,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7项;市级科技奖93项,其中科技重大贡献奖1人、产学研合作奖3项、科技进步奖89项;市级专利奖项目42项,其中专利金奖9项、专利优秀奖32项、优秀专利发明人1人。专利数量和质量快速提升,全市专利申请6901件,增长7.6%,其中发明专利申请555件,增长89.4%;专利授权4342件,增长27.9%。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文化事业机构29个,营业性文艺表演团体13个,文化艺术馆2个、公共图书馆1个,博物馆2个、镇区文化站24个。全年举办省级以上高雅文艺演出22场、群众文化活动5140场、营业性演出4800场。市、镇两级共有广播电台、电视台、广播电视站22个,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达100%,开通模拟电视节目46套, 开通数字电视节目78套。全年出版报纸3945万份,图书馆总藏书量89.0万册。
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393个,医院床位8258张,分别增长10.4%和12.6%。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2099人,增长20.6%。其中,执业医师3884人、执业助理医师674人、注册护士4432人、检验人员479人,分别增长10.6%、39.0%、17.9%和20.7%。
2008年,成功承办中国国家队与黎巴嫩、叙利亚国家队的南非世界杯亚洲区外围赛的对抗赛、中国队与古巴女篮热身赛、全国武术套路(女子)锦标赛、全国第13届全国跆拳道冠军赛等体育赛事。全市492名运动健儿在25项省级以上体育竞赛中获金牌150枚、银牌120枚、铜牌122枚。
十一、人民生活、社会保障与安全生产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1957元,增长11.8%;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8734元,增长15.1%。年末农村居民住房面积人均37.98平方米。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560元,增长6.1%;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6868元,增长8.4%。年末城镇居民住房建筑面积人均33.39平方米。全年城镇(不包括农户、乡镇企业、私营单位及个体户)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31696元,增长13.7%。
全市非农村参加各种社会保险共有460.12万人次,增加39.83万人次。其中,参加社会养老保险117.48万人,参加失业保险107.73万人,参加工伤保险109.30万人,参加生育保险6.67万人,参加医疗保险118.93万人。全市农村养老保险工作顺利推进,参保人数为53.20万人,增加9.73万人。参加城乡住院医疗保险人数为90.00万人,增加37.52万人。
全市社区服务设施数388个,其中城镇167个,农村221个。社会各项福利事业费12425万元,增长9.0%。其中,社会优抚事业费3528万元,社会救济福利事业费8605万元,自然灾害救济费292万元。全年社会困难救济人口40741人;农村五保供养人数1852人,其中集中供养929人,分散供养923人;安排“四残”人员就业23人。全市共有9249户27126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其中城镇7247人,农村19879人。全年全市发放低保金额3972万元,增长12.8%。
全年共发生各类事故3670宗,死亡362人,受伤3505人,直接经济损失2025.03万元,事故宗数、死亡人数和受伤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6.2%、11.1%和18.8%,直接经济损失上升57.7%。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26,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为5.23,工矿商贸企业从业人员10万人死亡率为1.91,分别下降13.3%、16.1%和1.6%。
十二、人口、资源与环境
全市年末常住人口为251.09万人,城镇化水平86.14%,常住人口出生率6.63‰,死亡率1.50‰,自然增长率5.13‰。公安户籍人口146.43万人,其中按居住地划分的非农人口为77.26万人。
全年共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800个,增长11.4%;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本年投资额2.16亿元,下降45.8%;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95.1%;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10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81.7%。
全年累计灰霾天气日数136天;全年平均日照时数1843.1小时,增长1.2%;全年平均降雨量2090.8毫米,增长 33.3%。空气质量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全市建成污水处理厂7个,增加5个;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为65.4%,全市森林覆盖率16.4%,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9.6%,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1.1平方米。
年末全市水库蓄水总量4027万立方米,增加464万立方米。全年总用水量47419.3万吨。其中,生活用水17471万吨,工业用水20730.3万吨;全市监测评价河长274.25公里,其中达标河长240.15公里,超标河长34.1公里;全市共监测14个水库,水质全部优良。主要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注:1、本公报中各项数据均为初步数,所有数据应以此后出版的《中山市统计年鉴--2009》为准。
2、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常住人口包括离开户口所在地半年以上的外来人口,不包括外出半年以上的户籍人口。
4、规模以上工业效益指标,现行制度调查时期为1-11月。
5、邮电业务总量按2000年不变价计算。

发展重点
将围绕建设“适宜创业、适宜创新、适宜居住”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新型城市的目标,“抓发展,促改革,惠民生,保平安”。重点是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发展质量,一手抓民生事业。
一是变制造业的单轮驱动为现代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双轮驱动,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
目前中山工业总产值超过3500亿,但服务业的比重已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下来,要在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现代装备制造业、健康医药产业与重化工中下游产业,推动经济发展适度重型化的基础上,以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推动专业镇升级为重点,用中山特色的产业优势来增强发展后劲和质量。
在生产服务业方面,要沿着以研发和流通为两端的“微笑曲线”,发展“总部经济”。推动产业的区域分工环节从制造加工向研发、流通延伸。研发上,要一手抓建设企业自主研发中心与构建重要共性技术创新平台;一手抓现有410个省级以上名牌名标做强做大,成为单打冠军。流通上,要加快建设物流“聚集区”,打造珠江口西岸物流中心,依托3580亿工业产值构建工业购销专业化流通体系。进一步加快资本市场发展。一方面要积极探索发行城市建设债券等金融产品,扩大市镇投资非经营项目的代建制范围,引入战略投资者,减少政府财政支出。另一方面加强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融合。以整合公有物业资源为抓手,分批注入约100亿非经营性物业资产,成立市公建物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拓宽城市发展融资渠道;以鼓励企业上市为突破口,发挥优质企业直接融资的主体作用;利用我市毗邻粤深港和世界金融中心的条件,引进产业资本、金融资本与我市企业对接。实现产业发展为基础、资本运营为先导,争创发展优势。
在生活服务业方面,全面推进综合旅游业发展。扩大孙中山品牌作用,重新打造两个5A级景区,整合六大旅游板块,实现从景点经营向线路经营转变,从景点开发向板块开发转变,从产业经营向产业经营与资本运营相结合转变,从观光旅游为主向文化、产业、观光、休闲度假相结合的综合旅游转变。
推动专业镇升级方面,要着力打造现代产业集群。中山19个镇拥有省级以上专业镇13个,25个国家级生产基地,以专业镇为特色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已成为中山经济发展的重要特色。要实现专业镇二次创业,完善延伸产业链、服务链和政策链,增强专业镇发展动力。建设好11个产业转移园区,转移一批劳动密集型企业,推动专业镇产业高级化。
二是变重点地区率先发展为城乡全面协调发展,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我们提出建设“三个适宜”新型城市,最终就是要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实现从重点地区率先发展向城乡全面协调发展转变,做到“四个全面加强”。
全面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以年内创建全省第一个全国生态市为契机,加大力度推进生态保育工作。年内投放20多亿元实现镇镇建有污水处理厂,全面加强内河整治与污染源在线监控。
全面加强民生工程建设,以“三个一”工程确保全民安居乐业,让每个农民都有一份工作、一份养老保险、一份医疗保险。确保财政收入57%用于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其中新增财力20%用于增加社会保障事业投入,确保今年内实现基本住院医疗保险应保尽保,明年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应保尽保。通过设立青年创业基金、政府贴息贷款等形式,推动每个农民都有一个工作机会向每个农民都有一个良好创业机会转变。
全面加强民生产业发展,以投资拉动推进民生工程。投入近300亿实施“十大民生工程”。3年内投入100亿全面建设历史文化名城。加快推进“六项村级工作”。在实现国内率先村村通宽带、省内较早村村通自来水、村村通公交的基础上,加快做好“六项村级工作”,即村村建有候车亭、村村建有卫生站、村村有村庄规划、村村耕地连片开发、村村农路实现硬底化、村村集体经济年纯收入超100万。年内确保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基本满足我市需求。还要以推动国企集团整体上市,将水务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公用科技”获国家证监会批准为契机,做强社会公共服务资本,为民生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全面加强市内四大组团建设,探索从“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转变。早在2003年,开展了24个镇区的组团发展规划,将全市划为四个组团,形成以4个中心镇区为主的4个增长极带动若干个镇区发展。四大组团通过托管、镇区联盟等形式,逐步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由“行政区”向“经济区”转变。面对新一轮发展的要求,我们要大胆借鉴上海借地建港的做法,加快“外联内合”。通过“内合”,促进资源快速有效集聚交流,形成组团发展聚合优势,推进城乡协调发展。通过“外联”,加强产业对接,获取更多生产要素支撑,寻找更大发展空间。

Ⅲ 今年新建8个污水处理厂都建在哪

1.大观净水厂地址:天河区科韵北路以西北环高速以北地块

2.龙归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回地址:位于流溪河沿线答

3.新华污水处理厂三期、地址:均位于花都

4.石溪污水处理厂地址:位于海珠区

5.竹料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地址:位于流溪河沿线

6.鳌头污水处理厂地址:位于流溪河沿线

7.石井净水厂地址:位于流溪河沿线

8.狮岭污水处理厂二期地址:位于海珠区

Ⅳ 中山市有多少个污水处理厂 (包括镇区的)

每个镇区各建一个生活污水处理厂,部份镇区(如小榄等)会加建工业污水处理厂。加起来超过25个。

阅读全文

与中山小榄污水处理厂工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自体血回输可以用3000洗吗 浏览:620
树脂透明瓦设备 浏览:847
提升泵井作用 浏览:336
金鱼缸中心过滤器 浏览:937
为什么净水器过滤后还是很难喝 浏览:235
丰源饮水机热水口出水是什么原因 浏览:309
小佩饮水机滤芯如何复位 浏览:314
纯水机为什么要加浓缩水 浏览:529
互邦除垢剂 浏览:496
青白江中科污水处理 浏览:45
机车的机油滤芯在哪里 浏览:359
污水处理油污 浏览:785
本田缤智4s店换汽油滤芯多少钱 浏览:256
如何正确选用水处理药剂 浏览:268
医院污水处理在线监测报价 浏览:760
小米1代空气净化器怎么手动调速 浏览:167
直接排放污水需达到的标准 浏览:281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氨基反应 浏览:567
污水处理厂怎么配药 浏览:819
污水处理a2o一体化工艺 浏览: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