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渗透是使用RO膜的反渗透效应,在进水侧加压大于溶液的渗透压导致水中的溶内剂向容膜的另一侧迁移,而溶质离子截留在进水侧形成浓水的一种膜效应,同时由于膜孔径的大小可以过滤一部分细菌物质及TOC物质,因此反渗透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离子的处理方法。软化水通常是采用Na型阳离子树脂,进水中的钙镁离子通过树脂,与树脂上的钠离子进行交换取代,从而降低水中钙镁离子浓度即硬度的处理方法,但是由于钠离子被钙镁离子取代后会进水水中,因此软化对水中离子的去除并无效果。
2. 反渗透膜的基本性能参数是什么
RO膜:又叫反渗透膜,它是依靠机器对源水所施加的压力,使源水中水分透过RO膜。而把源水中的细微杂质、过多的无机物、重金属离子(主要为砷、汞、铅三种)、细菌、病毒、农药、三氯甲烷等其他有害物质统统截留下来,并通过连续排放的浓水将这些有害异物及盐分排出。进而得到十分洁净的饮用水。它的孔径只有0.0001微米。它对水中粒径最小的无机盐离子的去除率在90-96%以上。对细菌、病毒等有害物的去除率在99.99以上(理论上100%)。
主要操作性能参数:
最大工作压力:150psi(10kg);最大进料流量:2.0gpm(7.6lpm)
最高工作温度:45℃(113℉);操作pH范围:2–11;最大浊度:1 ;NTU最大SDI(15分钟):5;最大氯浓度:<0.1ppm
3. RO纯水的反渗透技术
反渗透技术,是当今最先进和最节能有效的膜分离技术。其原理是在高于溶液渗透压的作用下,依据其他物质不能透过半透膜而将这些物质和水分离开来。由于反渗透膜的膜孔径非常小(仅为10A左右),因此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溶解盐类、胶体、微生物、有机物等(去除率高达97%-98%)。反渗透是目前高纯水设备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脱盐技术,它的分离对象是溶液中的离子范围和分子量几百的有机物;反渗透(RO)、超过滤(UF)、微孔膜过滤(MF)和电渗析(EDI)技术都属于膜分离技术。
【反渗透膜的特殊应用】
一个反渗透系统的优先设计点和需要水量等参数有关,同时也受反渗透膜元件和原水的自身特点的限制。举例说明,从难溶盐和胶体污染角度考虑,多段的反渗透系统回收率可能达到88%。单支膜元件流程的系统即使不会结垢并且SDI3.0-5.0没有问题,但系统回收率还是15%。
另一方面,海水淡化系统只有30-45%的回收率(多支膜串联),主要因为浓水的渗透压高的原因,一般海水膜元件长期运行时最高的操作压力在69bar左右。单支海水膜元件最高回收率只有10%左右(SDI<5)。
在海水系统中,即使在允许的最高压力下,渗透液水量也相对较低,而在苦咸水系统中,即便没有达到41bar的操作极限,渗透液流量也会很高。尽管为了最大限度减少膜元件费用而增加渗透液流量是很诱人的,但是为了防止污染和结垢,这个流量是要被限制的,例如:系统设计中流量极限取决于进水中的污染趋势。
4. 反渗透水处理原理是什么 反渗透水处理原理介绍【详解】
反渗透技术是当今最先进和最节能有效的膜分离技术。其原理是在高于溶液渗透压的作用下,依据其他物质不能透过半透膜而将这些物质和水分离开来。由于反渗透膜的膜孔径非常小(仅为10A左右),因此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溶解盐类、胶体、微生物、有机物等(去除率高达97-98%)。系统具有水质好、耗能低、无污染、工艺简单、操作简便等优点。
反渗透技术通常用于海水、苦咸水的淡水;水的软化处理;废水处理以及食品、医药工业、化学工业的提纯、浓缩、分离等方面。此外,反渗透技术应用于预除盐处理也取得较好的效果,能够使离子交换树脂的负荷减轻松90%以上,树脂的再生剂用量也可减少90%。因此,不仅节约费用,而且还有利于环境保护。反渗透技术还可用于除于水中的微粒、有机物质、胶体物,对减轻离子交换树脂的污染,延长使用寿命都有着良好的作用。
反渗透是目前高纯水制备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脱盐技术,它的分离对象是溶液中的离子范围和分子量几百的有机物,反渗透(RO)、超过滤(UF)、微孔膜过滤(MF)和电渗析(ED)技术都属于膜分离技术。
反渗透设备的系统除盐率一般为98-99%.这样的除盐率在大部分情况下是可以满足要求的.在电子工业、超高压锅炉补给水、个别的制药行业对纯水的要求可能更高。此时单级反渗透设备就不能满足要求。
渗透现象在自然界是常见的,比如将一根黄瓜放入盐水中,黄瓜就会因失水而变小。黄瓜中的水分子进入盐水溶液的过程就是渗透过程。如果用一个只有水分子才能透过的薄膜将一个水池隔断成两部分,在隔膜两边分别注入纯水和盐水到同一高度。过一段时间就可以发现纯水液面降低了,而盐水的液面升高了。我们把水分子透过这个隔膜迁移到盐水中的现象叫做渗透现象。盐水液面升高不是无止境的,到了一定高度就会达到一个平衡点。这时隔膜两端液面差所代表的压力被称为渗透压。渗透压的大小与盐水的浓度直接相关。
反渗透水处理具有以下优点:连续运行,产品水水质稳定 ; 无须用酸碱再生; 不会因再生而停机; 节省了反冲和清洗用水; 以高产率产生超纯水(产率可以高达95%); 无再生污水,不须污水处理设施; 无须酸碱储备和酸碱稀释运送设施; 减小车间建筑面积; 使用安全可靠,避免工人接触酸碱; 减低运行及维修成本; 安装简单、安装费用低廉。
近30年来,反渗透、电渗析,超过滤和膜过滤已进入工业应用,发展很快,在半导体、集成电路制造工艺中、食品、医药工业中,通常将反渗透作为高纯水制备中的脱盐,超过滤则多作为制水系统的后处理,膜过滤则用于水处理的预处理和后处理,用于过滤微粒和细菌。
5. 反渗透出水为什么有硬度
??您指的是反渗透RO膜吗?
RO反渗透膜,纯水机,新机去除率是90%
,保留部分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6. 陶氏反渗透膜的型号种类
陶氏FILMTECTM膜元件有不同的型号,每种型号针对不同的应用和使用的条件:
1、NF270——中等脱盐率和硬度透过率的纳滤膜,脱除有机物高,产水量高
2、NF200——中等硬度透过率的纳滤膜,具有很高的除草剂(如莠去净)和TOC脱除率
3、NF90——90%左右盐份的去除率的纳滤膜,具有很高的铁、杀虫剂、除草剂和TOC去除率
4、NF——工艺物料浓缩用纳滤膜
5、XLE——极低能耗(压)反渗透元件,主要用于商用或大型市政水处理
6、LP——胶带缠绕超低压反渗透元件,为新一代高脱盐率商用超低压反渗透膜元件
7、BW30HR LE——新型玻璃钢缠绕高脱盐率低能耗苦咸水反渗透元件
8、TW30——胶带缠绕标准低压反渗透膜元件,主要用于进水为自来水的高脱盐率商用反渗透系统
9、BW30——玻璃钢缠绕标准低压苦咸水反渗透膜元件,主要用于多支串联高脱盐率反渗透系统
10、BW30LE——标准低能耗苦咸水反渗透元件
11、BW30FR——抗污染型苦咸水淡化反渗透元件
12、LE——新型低能耗苦咸水反渗透元件
13、RO ——卫生级反渗透元件
14、HSRO——热消毒卫生级反渗透元件
15、SG30——超纯水用半导体级反渗透元件
16、SG30LE——低能耗超纯水用半导体级反渗透元件
17、SW30——海水和高盐度苦咸水(亚海水)反渗透元件
18、SW30XLE——新型极低能耗海水或高盐度苦咸水(亚海水)反渗透元件
19、SW30HR——标准高脱盐率(单级海水淡化)海水反渗透元件
20、SW30HR LE——新型高脱盐率低能耗(单级海水淡化)海水反渗透元件
7. 什么是RO反渗透系统 它的简介 功能及作用
RO反渗透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是:运用特制的高压水泵,将原水加至6—20公斤压力,使原水在压专力的作用下属渗透过孔径只有0.0001微米的反渗透膜。化学离子和细菌、真菌、病毒体不能通过,随废水排出,只允许体积小于0.0001微米的水分子和溶剂通过。
保安过滤器内装有过滤孔径为5μm的滤芯。这些滤芯会过滤掉任何尺寸大于5μm的颗粒。对下游RO膜起到保护作用,否则RO膜表面极易结垢。较常用的渗透膜类别为聚酰胺膜,膜型式为卷式复合膜,该种型式的膜的除盐率可达99.5%。
由于RO膜易受水中PH值、余氯及水温的影响,故RO膜运行前对进水水质有严格要求:
PH 值:3~10
余氯值:<0.1mg/L
SDI15值:<5.0
水 温:<45 ℃
以上任一指标超出范围,均有可能使渗透膜产生变形,从而影响出水水质和缩短膜的使用寿命。并且膜的种类不同对进水水质要求也有所不同。在调试前可以根据RO膜厂家提供的说明进行确认。
8. 通过什么来判断反渗透膜的好坏
怎么判断反渗透膜的好坏?
一般来说,衡量反渗透膜性能的主要指标有回收率、产水量及通量、脱盐率三个指标构成。
反渗透膜性能指标一:回收率
回收率是表示反渗透膜元件或者反渗透系统能效的一个重要指标,用来表示进入膜元件的进水中有多少成为了产品水,用公式表示为:回收率=产品水流量(纯水出量)÷进水流量
反渗透膜性能指标二:产水量及其通量
产水量是表示反渗透膜在一定的压力条件下,单位时间内产生纯水体积多少的指标。衡量单位常见到有GPD(加仑每天)、LPH(升每小时)。通量是指单位面积的反渗透膜片在单位时间内能产生的水的体积的多少,一般用加仑/平方英尺×天(GFD和立方米/平米×天来表示。膜元件产水量=通量×有效膜面积。
反渗透膜性能指标三:脱盐率
脱盐率是表示反渗透膜对水中杂质的去除能力。一般来说反渗透膜对相关杂质的脱除率可以用表示如下:
反渗透膜元件对不同物质的去除率不同,总体来说有以下规律:
1.对多价离子的去除率高于单价离子;对复杂离子的去除率高于简单离子;对分子量100以下的有机物去除率较低;对氮族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去除率较低。
2.脱盐率表现为表观脱盐率和实际脱盐率。表观脱盐率=1—产水含盐量/进水含盐量
实际脱盐率=1—2×产水含盐量/(进水含盐量+废水含盐量)÷2×A,其中A代表浓差极化系数(一般在1.1—1.2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