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耗材问题 > 不饱和聚脂树脂固化析出

不饱和聚脂树脂固化析出

发布时间:2023-12-08 07:45:11

① 油漆树脂析出是因为什么

对于热塑性树脂与不饱和聚酯树脂固化前不相容的低收缩控制剂来说,体系的温度升高时,一方面,热塑性树脂受热后,由于分子链的运动,热塑性树脂在不饱和聚酯树脂中产生一定的溶胀,分子链卷曲,无规线团的体积有一定增大,同时苯乙烯和不饱和聚酯树脂线型低聚物在受热后,分子运动加快,首先表现出分子间距离增大,黏度降低,这为热塑性树脂分子链卷曲无规线团的体积增大提供了一定的空间;另一方面,主体系苯乙烯与线型不饱和聚酯树脂低聚物共聚和苯乙烯的自聚,随着反应的进行,体系的分子量增大,导致热塑性树脂相析出;同时,溶胀在热塑性树脂间的苯乙烯和不饱和聚酯树脂低聚物,也发生共聚和自聚,使得热塑性颗粒相较原始的热塑性颗粒相大,呈现出粗大的热塑性颗粒,最终形成相分离严重的两相结构,对不饱和聚酯树脂固化时体积收缩率降低的贡献较少。

② 不饱和聚脂树脂

不饱和树脂,树脂胶。
波利水。

液体。
用途 玻璃钢 工艺品 人造石。
价格看型号不等。一般的都在10元左右。
受原材料行情影响比较大。

③ 不饱和聚酯树脂工艺品固化过程产生许多气孔高手指点!

1.可能是你溶剂太快干了 调慢干点 的
2.你的消泡剂是不是有问题

④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固化机理

常用的不饱和聚酯树脂主要由线型不饱和树脂和活性单体(一般是苯乙烯)两部分组成。两者都含有不饱和键,在一定的条件下(例如加入过氧化物引发剂、加热、受紫外线照射等),就能进行自由基共聚和反应。这种反应实在按照链引发、键增长和链终止的历程进行的。

在这一过程中伴随着热量的放出,液体树脂的粘度迅速增大,硬度提高,最终变成了既不溶解也不熔融的固体。

根据需要在成型过程中可以加入增强材料如玻璃纤维,也可以不加增强材料,只加(或不加)不同的填料,前者即得到我们通常所说的玻璃钢,后者可以制成人造大理石,人造玛瑙等制品或作为表面涂层使用。

(4)不饱和聚脂树脂固化析出扩展阅读

使用配比:100份树脂,加固化剂2~3份,促进剂1~2.5份。当温度低需用加速剂时,加量为0.2~0.5%份。添加顺序为:加速剂®促进剂®固化剂,并且每加一种时,都必须充分与树脂混合均匀后,才可加入第二种。

注意事项:过氧化甲乙酮是潜在性爆炸物必须远离火源、碰撞及避免阳光直射。储藏在阴凉、通风处。但决不可与促进剂放在一起,二者相互混合会引起燃烧及爆炸。

⑤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固化原理

具有粘性的可流动的不饱和聚酯树脂,在引发剂存在下发生自由基共聚合反应,而生成性能稳定的体型结构的过程称为不饱和聚酯的固化。
发生在线型聚酯树脂分子和交联剂分子之间的自由基共聚合反应,其反应机理同前述自由基共聚反应的机理基本相同,所不同的它是在具有多个双键的聚酯大分子(即具有多个官能团)和交联剂苯乙烯的双键之间发生的共聚,其最终结果,必然形成体型结构。
固化的阶段性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整个固化过程包括三个阶段:

凝胶——从粘流态树脂到失去流动性生成半固体状有弹性的凝胶;

定型——从凝胶到具有一定硬度和固定形状,可以从模具上将固化物取下而不发生变形;
熟化——具有稳定的化学、物理性能,达到较高的固化度。

一切具有活性的线型低聚物的固化过程,都可分为三个阶段,但由于反应的机理和条件不同,其三个阶段所表现的特点也不同。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固化是自由基共聚反应,因此具有链锁反应的性质,表现在三个阶段上,其时间间隔具有较短的特点,一般凝胶到定型有时数个小时就可完成,再加上不饱和聚酯在固化时系统内无多余的小分子逸出,结构较为紧密,因此不饱和聚酯树脂和其他热固性树脂相比具有最佳的室温接触成型的工艺性能。
引发剂
用于不饱和聚酯树脂固化的引发剂与自由基聚合用引发剂一样,一般为有机过氧化合物。各类有机过氧化合物的特性,通常用活性氧含量,临界温度和半衰期等表示。
活性氧含量
活性氧含量又称为有效氧含量。对于纯粹的过氧化物,活性氧含量是代表有机过氧化物纯度的指标。实际上,由于纯粹有机过氧化物贮存的不安定性,通常与惰性稀释剂如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等混合配制,以利于贮存和运输。
临界温度
过氧化物受热分解形成自由基时所需的最低温度称为临界温度。一般在临界温度以上才发生引发反应,这可从固化放热效应反映出来。临界温度是不饱和聚酯树脂固化时应用的工艺指标。
半衰期
半衰期是指在给定温度条件下,有机过氧化物分解一半所需要的时间。实际应用上,可用下面两种方法表示半衰期,一种是给定温度下的时间,另一种是给定时间下的温度,它们都是引发剂活性的标志。显然,有机过氧化物的半衰期愈短,其活性也就愈大。
引发剂的种类虽然很多,但不饱和聚酯树脂固化最常用的主要是两种,即国产1
号引发剂和2号引发剂。
1号引发剂是50%过氧化环已酮糊。过氧化环已酮是几种化合物的混合物,外观是白色粉沫或硬块,易溶于苯乙烯中得到透明的溶液。由1:1的过氧化环已酮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组成的1号引发剂,呈糊状,久置后分层,上层为透明溶液,下层是白色沉淀物,使用时必须搅拌均匀成糊状。
过氧化甲乙酮具有与过氧化环已酮类似的特性,一般配成邻苯二甲酸二甲酯的50%溶液使用,该溶液无色透明,不含悬浮物,使用时不需要搅拌。

⑥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固化和不饱和聚酯的合成在机理上有何不同

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固化机理:
1 、从游离基聚合的化学动力学角度分析,UPR 的固化属于自由基共聚合反应,固化反应具有链引发、链增长、链终止、链转移四个游离基反应的特点。
链引发——从过氧化物引发剂分解形成游离基到这种游离基加到不饱和基团上的过程。
链增长——单体不断地加合到新产生的游离基上的过程。 与链引发相比, 链增长所需的活化能要低得多。
链终止——两个游离基结合,终止了增长着的聚合链。
链转移——一个增长着的大的游离基能与其他分子, 如溶剂分子或抑制剂发生作用, 使原来的活性链消失成为稳定的大分子,同时原来不活泼的分子变为游离基。
2 、不饱和聚酯树脂固化过程中分子结构的变化:
UPR 的固化过程是 UPR 分子链中的不饱和双键与交联单体(通常为苯乙烯)的双键发生交联聚合反应,由线型长链分子形成三维立体网络结构的过程。在这一固化过程中,存在三种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即①、 苯乙烯与聚酯分子之间的反应;②、 苯乙烯与苯乙烯之间的反应;③、 聚酯分子与聚酯分子之间的反应。
值得注意的是,在聚酯分子结构中有反式双键存在时,易发生第三种反应,也就是聚酯分子与聚酯分子之间的反应, 这种反应可以使分子之间结合的更紧密, 因而可以提高树脂的各项性能。

阅读全文

与不饱和聚脂树脂固化析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发动机空气滤芯忘安了什么后果 浏览:823
废水温度 浏览:757
美国卓勒污水提升泵ksb 浏览:717
wpe载入过滤器 浏览:877
离子交换层析分离蛋白质优点 浏览:105
水槽底有净水器该怎么收纳 浏览:50
污水处理厂政府采购申请 浏览:984
php回调函数有啥用 浏览:477
企业建设污水处理厂的程序 浏览:978
简答题离子交换树脂 浏览:149
小米净水器是什么水质 浏览:904
细胞膜半透膜的异同 浏览:679
电渡污水处理后的颜色是什么样的 浏览:536
自来水饮水机水管怎么装 浏览:579
一斤葡萄酒能蒸馏多少白兰地 浏览:863
揭阳污水处理费一户多少钱 浏览:53
标准大气压下纯水的沸点通常多少摄氏度 浏览:326
提升变速器档位的好处 浏览:700
2016年兰州市废水排放总量 浏览:238
磺化酚醛树脂使用情况 浏览: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