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耗材问题 > 合成树脂污染控制标准

合成树脂污染控制标准

发布时间:2023-12-07 19:07:16

⑴ 国家vocs排放标准

法律分析: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和国家经济、技术条件。制定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须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凡是向已有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区域排放污染物的,应当执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国家标准: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 18483-2001)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

储油库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0950-2007)

汽油运输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0951-2001)

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0952-2007)

合成革与人造革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2-2008)

铝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5465-2010)

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GB/T 27630-2011)

橡胶制品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7632-2011)

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6171-2012)

轧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8665-2012)

电池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0484-2013)

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0-2015)

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2-2015)

烧碱、聚氯乙烷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5581-2016)

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 37822—2019)

制药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7823-2019)

涂料、油墨及胶粘剂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7824-2019)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 2.1-2019)

工业防护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GB 30981-2020)

印刷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

餐饮业油烟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第十条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和国家经济、技术条件。制定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须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凡是向已有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区域排放污染物的,应当执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⑵ voc排放标准国家标准

国家标准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1996)2010年5月,中国发布的《环境保护部门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0]33号),首次从国家层面上提出了开展VOCs污染防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地方标准

原有的《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1996),仅对苯、甲苯、二甲苯以及酚类和甲醛的排放浓度进行限制,后又颁布的《炼焦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1996),《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2001),《储油库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2007),《汽油运输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2007),《加油站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2007),《合成革与人造革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2008)及《橡胶制品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2011)增加了对苯并芘、油烟VOCs、油气VOCs、合成革与人造革工业VOCs排放的限值。针对恶臭污染物出台了《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1993),对硫醇、硫醚、胺类等散发恶臭气味的污染物(大部分是挥发性有机物)作出了规定。地方控制标准方面,北京市、上海、广东省等走在前列,正在制定严格的VOCs排放控制标准。标准中需要控制的特定项目有所扩展vocs排放标准vocs排放标准,但是与国外相比,仍然控制得比较粗放。

①北京市:《炼油与石油化学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447-2007),《大气污染综合排放标准》(DB11/501-2007)。

②上海市:《半导体行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标准》(DB31/374-2006)

③广东省:《家具制造行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标准》(DB44/814-2010),《包装印刷行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标准》(DB44/815-2010),《表面涂装(汽车制造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标准》(DB44/816-2010),《制鞋行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标准》(DB44/817-2010)等。

涂料voc国家标准值是多少

国家环保总局最新发布的水性内墙涂料环境标志产品认证要求规定,VOC不得高于每升100克。北京市制定的《室内装饰装修涂料安全健康质量评价规则》,对VOC的要求是必须在每升125克以下。

国外发达国家对涂料中VOC含量的限制很严格。以欧盟而言,一类(亚光类)涂料不得高于每升30克,二类(有光类)不得高于每升200克。

涂料国标《-2001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内墙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中VOC含量的定义是:“涂料中总挥发物含量扣减水分含量,即为涂料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一般说来,材料中所含VOC越少,它对人体的危害就越轻微。

⑶ 环评报告全方位解读

一本完整的化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必须从导则标准、工程分析、污染防治措施、环境风险、产业政策与准入条件、选址合理性、环境影响、总量控制和公众参与等诸多方面充分论述项目的环境可行性。下面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一下环评报告!

1导则与标准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中规定,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由总纲、专项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和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构成。

专项技术导则即常用的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声、生态、风险等导则,

行业技术导则的使用则常被忽视,而这些导则往往对某一特定行业环评提出了特殊的要求。与化工行业相关的环评导则有农药建设项目、陆地石油天然气开发建设项目、石油化工建设项目、制药建设项目等技术导则,在开展相关化工行业环评技术审核时应严格审核其是否按照相关行业技术导则的要求进行。化工行业往往特征因子较多,其排放要求可能存在于不同的排放标准中,与化工行业相关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有很多,如石油炼制工业、石油化学工业、合成树脂工业、无机化学工业、合成氨工业等行业都有相应的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另外,部分化工企业建设了危险废物暂存设施或焚烧设施的,还应执行危废暂存和危废焚烧的相关污染控制标准。在标准适用方面应遵循“先行业后综合,先地标后国标”的原则。例如,对于近年来关注较多的挥发性有机物( VOCs) ,在罗列大气污染物评价标准时,不但要将特征因子的标准尽量列全,而且要给出VOCs 的排放标准。化工行业VOCs 排放推荐执行天津市地方标准《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

2工程分析

化工项目环评的核心内容是宴带工程分析,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工艺原理、工艺过程分析进行产污环节确定,进而通过物料衡算等方法给出污染物源强,对于改(扩)建化工项目环评审核,该部分尤晌拆芦为重要。

已有项目工程分析改( 扩) 建化工项目

工程分析技术审核的要点在于,报告书是否对已有项目进行了合理归纳总结,简明扼要地说明已有项目的批复与建设情况,主体工程( 包括产品方案)与公辅环保设施的建设内容,污染物产生、处理与排放情况,达标排放与竣工验收情况,是否分析了已有项目存在的环保问题并依据实际情况,给出“以新带老”所需采取的整改措施。在对已有项目进行总结的过程中,切忌大段照抄原有项目的环评报告内容。

在已有项目的批复与建设情况中,应以三个表格形式说明企业已有项目概况: “已有项目环保手续履御梁行情况一览表”、“已有项目主体工程及产品方案一览表”和“已有项目公辅及环保设施一览表”,重点说明已有项目建设是否符合环保法律法规,已建工程余量有多少。

扩建项目工程分析

扩建项目工程分析重点审核扩建项目建设内容、工艺流程与产污环节分析以及物料平衡分析。在扩建项目主体工程建设内容中,对于连续化的化工生产过程,只要说明建设项目各装置的产品名称、主要生产单元、设计生产能力、年运行时数等即可; 而对于间歇批次生产过程,还要说明每种产品年生产批次、单批生产量和单批生产时间。

3污染防治措施

污染防治措施部分是环评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主要作用是通过防治措施的分析比选,提出最优的污染防治方案,削减排放总量,确保达标排放。文中简要介绍废气和废水的污染防治措施技术审核的要点。

对于废气污染防治措施,应分析废气产生、收集、处理、排放过程与相关废气治理文件要求的符合性,从“源头控制”、“废气收集”、“废气处理”、“环境管理”等方面对项目的废气情况进行分析。对于有组织排放,要结合废气处理的原理,分析废气处理工艺技术和去除效率的可行性; 对于无组织废气,应对从工程设计上分析生产装置和储运设施等处的废气收集情况,并从设备和控制水平以及环境管理上对无组织排放废气的控制提出要求。

⑷ 生产不饱和树脂污染程度有多大

不饱和聚酯树脂[1] 不饱和聚酯树脂(Unsaturated polyester resin)是指主链上含有酯键和不饱和键(如双键)的高分子化合物的总称。由不饱和二元酸(酐)、饱和二元酸(酐)与二元醇或多元醇缩聚而成,并在缩聚反应结束后加入一定时的乙烯基类单体形成具的一定粘度的液体树脂。典型的不饱和聚酯具的如下的结构: H-[O-G-O-CO-P-CO-]x-[O-G-O-CO-CH=CH-CO-]y-OH 式中G和P分别代表二元醇及饱和二元酸中的二价烷基或芳基,x和y表示聚合度。不饱和树脂具有一般高分子材料容易燃烧的特性,燃烧时燃烧猛烈,烟雾大,并且释放出有毒气体。 2.2、固化剂过氧化环己酮、过氧化甲乙酮与钴盐配伍的氧化-还原体系是目前不饱和聚酯树脂固化应用最广泛的常温固化引发体系。在对固化剂和促进剂进行火灾危险性分析时将选取以上几种最常用的试剂进行分析。不饱和聚酯树脂在常温下加入固化剂和促进剂能够使树脂交联固化,形成三维交联不溶不熔的网络体型结构。(1)过氧化甲乙酮(白料)[2] 过氧化甲乙酮(methyl ethyl ketone peroxide)是不饱和聚酯树脂应用最广泛的固体剂,又称过氧化丁酮液、白料、V号固化剂等。其价格低、易与树脂混溶、使用方便、固化效果好,与钴促进剂联用,适于室温固化,使用温度范围15-25℃。是一类既有氢过氧基(O-OH)和羟基(-OH)结构的过氧化物,常见的分子式为:有愉快气味的无色透明油状液体,对分子质量:88.12,无色液体。不溶于水, 溶于苯、醇、醚和酯。在130℃分解。通常商品为60%的苯二甲酸二甲酸溶液。相对密度: 约1.091,闪点:50℃(开杯),火灾危险性为乙类。过氧化甲乙酮具有较高的危险特性。由于过氧化甲乙酮是一种较强的有机过氧化剂,具有挥发性,其蒸汽遇明火、高热、摩擦、震动、撞击会引起燃烧爆炸;与还原剂、促进剂、有机物、可燃物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具有燃烧爆炸的危险。同时,过氧化甲乙酮具有分解性,其分解时会释放出活性氧和热,若与其混合的稳定剂不足或者改变稳定剂的成分,可导致过氧化甲乙酮分解并引发爆炸。 白料一般是由过氧化甲乙酮和稳定剂组成的,每种含量各占50%。按要求稳定剂的成分为邻苯二甲酸二甲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磷酸三甲酯,它们的闪点均在146℃以上,在正常情况下是比较稳定的。但一些不法生产厂家或经销商为了降低成本从中牟取暴利,不按国家标准进行生产和经营,人为地改变稳定剂的含量或成分,如添加低闪点、易挥发的甲醇等添加剂,降低了过氧化甲乙酮的稳定性。由于擅自添加的甲醇等溶剂更容易挥发,导致容器中的液体和过氧化甲乙酮蒸汽浓度提高,使过氧化甲乙酮自行分解,当容器中的活性氧和温度不断提高并达到一定的极限值时,即会引发爆炸。由于过氧化甲乙酮与还原剂、促进剂、有机物、可燃物等物质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而引发爆炸,因此,在过氧化甲乙酮的运输、储存、使用过程中,如操作不慎,使过氧化甲乙酮与还原剂、促进剂、有机物、可燃物、酸、油等物质接触混合,将会引发爆炸。由于过氧化甲乙酮具有不稳定性,在使用、运输过程中如遇到激烈的震动、摩擦(与容器壁),会使过氧化甲乙酮分解或产生静电放电引发爆炸;储存场所温度过高(要求在30℃以下储存),会使过氧化甲乙酮分解引发爆炸;使用、储存场所违章使用明火(如吸烟、铁质器具碰撞、摩擦、动火等),容易引起爆炸;使用、储存场所使用的电器不防爆,电器火花会引发爆炸;作业工人在操作过程中如对过氧化甲乙酮危险特性不了解,会因盲目使用或违章违规操作而引发事故。(2)过氧化环己酮[3] 过氧化环已酮又称为过氧环已酮、环已酮过氧化物,它的英文名称为Cyclohexanone peroxide,分子式如下:过氧化环已酮是广泛应用于不饱和聚酯树脂室温固化的固化剂,就是常说的1号固化剂,常与环烷酸钴等组成引发体系,具有使用方便、固化速度适中等优点。它的性状为白色或淡黄色针状结如晶或粉末,熔点76~80℃,闪点78℃,火灾危险性为丙类。受高温、撞击或还原剂以及易燃物硫、磷接触时,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干燥状态下极易分解和燃烧爆炸;加热后能产生爆炸着火,与过渡金属化合物接触时,常温下即可着火,对撞击、摩擦敏感,易发生爆炸。 2.3、促进剂[4] 选用促进剂是为了控制不同温度下的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固化速度,特别是常温固化。(1)环烷酸钴环烷酸钴(Cobalt Naphthenate)一般为1%的苯乙烯溶液,称为1号促进剂。常与1号固化剂过氧化环己酮配合使用。在不饱和聚酯树脂室温固化中广泛采用。又叫萘酸钴、石油酸钴等。最简单通式:棕褐色无定形粉末或紫色固体,闪点48.9℃,火灾危险性为乙类,熔点140℃,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苯、甲苯、松节油和松香水等。遇明火、高热易燃。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烟气。(2)N,N-二甲基苯胺在过氧化酮类-钴盐体系中,加入少量的N,N-二甲基苯胺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这是因为过氧化酮的分子中既有ROOH结构,又有ROOR结构,N,N-二甲基苯胺可与ROOR反应加速其分解。N,N-二甲基苯胺(N,N –Dimethylaniline),分子式为:淡黄色油状,有特殊气味液体,熔点2.5℃,沸点193℃,闪点:63 ℃,火灾危险性丙类,不溶于水,易溶于醇、醚、苯和酸溶液。本品剧毒,能使人呼吸短促而致死,车间内气体最高容许浓度为5mg/m3,使用时通常为10%的苯乙烯溶液。 2.4、彩绘漆不饱和聚酯树脂加入固化剂和促进剂后,形成有一定形状和强度的坯体,坯体一般是白色或者淡黄色,为了使坯体更加的美观,一般会在坯体表面绘上一层彩色的漆,称彩绘漆。彩绘漆的一般组成为:颜料、成膜物质、溶剂等。成膜物质一般是合成树脂,使用时合成树脂在坯体表面形成一层高分子膜,对坯体起到装饰作用。溶剂种类有很多,常见的有三苯(苯、甲苯、二甲苯)、醇、醚、酮、酯类、松节油等,溶剂的主要作用在于使成膜基料分散而形成粘稠液体,它有助于施工和改善涂膜的某些性能。其中苯的闪点为-10.11℃,火灾危险性甲类;甲苯闪点4℃,爆炸极限1.2~7.0%,火灾危险性甲类;二甲苯 闪点25℃,沸点138.4℃爆炸极限1.1~7.0%,火灾危险性甲类;松节油的主要成分为α-蒎烯和β-蒎烯,也含有芋烯、莰烯、蒈烯等成分,闪点32℃,自燃点235℃,遇高热易爆炸,遇强氧化剂亦能燃烧爆炸,爆炸极限在32~53℃时为0.8~62%,火灾危险性乙类;醇、醚、酮、酯类物质更是众所周知的危险化学品,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 3、树脂工艺品厂火灾的特点树脂工艺品材料中由于含有C、H、O等助燃性元素,分子结构复杂,本身很容易燃烧或助火成灾,使火势失去控制,同时也带来火和烟的危险性因素,特别是其燃烧时放出的大量烟雾,其毒性和遮光性等成为造成火灾人员人身伤亡的主要因素。 3.1、燃烧速度快, 火势猛,容易扩大蔓延和爆炸。树脂工艺品使用的主要原材料不饱和聚脂树脂、固化剂、促进剂、彩绘漆、溶剂等材料,均为低闪点的危险化学品, 且储存的数量较多, 属于重大危险源。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一旦发生火灾, 大量的易燃、可燃物导致燃烧猛烈、火势迅速蔓延, 易形成“ 火烧连营“ 局面, 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2、燃烧烟雾大,遮光性和毒性强。[5] 不饱和聚脂树脂主链上含有大量的C原子以及不饱和双键,在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烟雾。烟雾是材料热解或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悬浮微粒及卷吸混入的剩余空气的具有较高温度的混合物。烟气窒息和中毒已成为火灾中致死的主要原因。由于聚合物在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不完全燃烧产物,产生大量烟雾,对光有吸收、折射、散射作用,即对光有遮蔽作用,使得火场能见度大大降低,同时加上聚合物烟雾中的氯化氢、氨气和氯气对人的肉眼有极大的刺激性,使人睁不开眼睛,此外火焰的烟气对人会造成心理上的恐惧感,严重影响了人员的逃生的安全疏散,而对于消防官兵也增加了扑救的难度。聚合物热解和燃烧产物烟气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气体成分,这些产物气体积聚到一定的浓度就会对人体造成毒害。由于聚合分子结构的复杂性,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CO、CO2、氨、NOX、卤酸HX、氯气和光气、SO2、H2S等,在火场温度达到不同和程度时会生成不同的中间的产物,常见的氰化氢、苯、丙烯醛、甲醛等。以上产物共同作用,使人受伤甚至死亡,不同的烟气对人的伤害表现为麻醉、窒息、刺激等。

⑸ 各行业 VOCs 无组织排放应执行什么标准

1、《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 37822—2019)发布前已实施的《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0—2015)、《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1—2015)、《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2—2015)以及近期发布的《制药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7823—2019)和《涂料、油墨及胶粘剂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7824—2019),已对 VOCs 无组织排放源项(储罐、泄漏等)进行了规定,这些行业的无组织排放控制按行业排放标准规定执行,不执行 GB 37822—2019 的通用要求。
2、涉及 VOCs 排放控制的橡胶制品、合成革与人造革、焦化等其他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其 VOCs 有组织排放控制按相应排放标准规定执行,因行业排放标准中未规定无组织排放控制措施要求,无组织排放控制应执行 GB 37822—2019 的规定。
3、没有行业专项排放标准的涉 VOCs 行业,有组织排放控制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的规定,无组织排放控制执行 GB 37822—2019 的规定。
4、有更严格地方排放标准要求的,应执行地方标准的规定。

⑹ 关于VOC挥发性有机物的国内外标准

1、VOC挥发性有机物的国内标准:

我国执行的涂料国标《GB18582-2001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内墙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中VOC含量的定义是:“涂料中总挥发物含量扣减水分含量,即为涂料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

一般说来,材料中所含VOC越少,它对人体的危害就越轻微。涂料国标中对内墙涂料中VOC含量的要求是:不得高于每升200克。

国家新颁布的《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中,室内空气中TVOC的含量,已经成为评价居室室内空气质量是否合格的一项重要项目。在此标准中规定的TVOC含量为Ⅰ类民用建筑工程:0.5 mg/立方米、Ⅱ类民用建筑工程:0.6mg/立方米 。

2、VOC挥发性有机物的国外标准:

国外发达国家对涂料中VOC含量的限制很严格。以欧盟而言,一类(亚光类)涂料不得高于每升30克,二类(有光类)不得高于每升200克。

(6)合成树脂污染控制标准扩展阅读:

VOC挥发性有机物的降解方法:

1、活性吸附法:在有机废气治理工艺中 , 吸附是处理效果好、使用较广的方法之一 , 吸附剂有活性炭、硅藻土、沸石等 , 其中活性炭吸附应用最多。通过吸附系统 , 不仅可以使VOC浓度大大降低 , 实现废气达标排放 , 而且吸附后通过气提解吸 , 收集物可回用于生产。

2、引风高空排放法:这是一般企业在装漆、砂磨等岗位使用最多、最简便的方法之一 , 其成本低、易操作、效果明显。但高空排放只是污染的转移 , 并没有真正解决污染问题 , 而引风机功力大小和风口安装高度又直接影响引风效果。

3、燃烧处理法:VOC为有机挥发性物质 , 易燃烧 , 可采用常温或催化氧化燃烧处理 , 气体由引风管道通入锅炉或焚烧炉燃烧 , 但对高温有机气体还要经过安全论证。此法处理比较完全, 基本可以把VOC转化为CO2 、H2O 。

4、吸收除气法:因VOC一般都溶解于柴油或200#汽油等有机溶剂 , 可用柴油或200#汽油吸收VOC, 吸收后的溶剂可用于燃料或稀释剂。这种方法操作方便、成本低 , 但吸收处理后一般尚有挥发气体残余 , 因有机溶剂本身易挥发 , 因此不能使VOC降为零 , 若遇高温 , 则吸收率更低。

5、冷凝收集法:对反应釜高温有机气体可采用冷凝收集 , 先用直冷凝再螺旋冷凝 , 该法除气效果明显 , 易操作、运行成本低 , 但对低沸点气体效果不佳。

阅读全文

与合成树脂污染控制标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漳州市区污水处理收费标准 浏览:409
半透膜选择透过性么 浏览:963
污水处理含油浮渣怎么处理 浏览:145
发动机空气滤芯忘安了什么后果 浏览:823
废水温度 浏览:757
美国卓勒污水提升泵ksb 浏览:717
wpe载入过滤器 浏览:877
离子交换层析分离蛋白质优点 浏览:105
水槽底有净水器该怎么收纳 浏览:50
污水处理厂政府采购申请 浏览:984
php回调函数有啥用 浏览:477
企业建设污水处理厂的程序 浏览:978
简答题离子交换树脂 浏览:149
小米净水器是什么水质 浏览:904
细胞膜半透膜的异同 浏览:679
电渡污水处理后的颜色是什么样的 浏览:536
自来水饮水机水管怎么装 浏览:579
一斤葡萄酒能蒸馏多少白兰地 浏览:863
揭阳污水处理费一户多少钱 浏览:53
标准大气压下纯水的沸点通常多少摄氏度 浏览: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