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污水泡沫有哪些解决方法
污水处理过程中,经常会产生泡沫,直接或间接影响处理过程;
污水大量泡沫怎么处理,根据泡沫产生的原因,可分为:启动泡沫、冲击泡沫、反硝化泡沫、过氧化泡沫、加碱/加酸导致的泡沫等。
消泡处理方法
1、启动泡沫:起泡:由于表面活性剂不能被细菌代谢和去除,曝气产生的泡沫。这种泡沫可以通过增加气浮或混凝预处理、控制表面活性剂用量、增加污泥浓度或添加消泡剂来处理。
2、冲击泡沫:由于非丝状菌膨胀导致。这种泡沫可通过在二沉池进口投加PAC,增加污泥的沉降性,防止过多污泥流速;亦或者停止进水闷爆;亦或者停止压泥/投加同类型污泥,提高MLSS;亦或者投加消泡剂消除泡沫。
3、反硝化泡沫:要发生在夏季搅拌不足的二沉池和反硝化池中。在保证硝化细菌泥龄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压泥;或者加入碳源使污泥再生;或者用喷雾水喷洒;或者提高CN比。
4、加碱/加酸导致的泡沫:这种泡沫可以通过加入消泡剂,或通过降低水的有机含量,或通过机械或回流搅拌除去泡沫,或通过禁止通气来消除。
B. 化学污泥培养中什么是闷爆
闷曝不是把活性污抄泥加进去,然后加上盖曝气,闷曝在污水处理行业简单说就是只曝气,不进废水,通常用於污水站调试时的第一步,就是从别的厂子拉来活性污泥菌种,投加到生化池后,开启鼓风机,进行大气量供氧,不添加新鲜废水进入,让活性污泥充分吸氧,唤醒,适应环境后再循序渐进的一点点增大污水的进入量,以让微生物适应污水。也有的厂是采取把废水注满生物池,再添加菌种后,大气量供氧曝气的方式,共同点就是没有新鲜的污水进入,就是闷曝。
DO指的是溶解氧浓度,具体可以用化学方法测,不过很麻烦,现在都有溶解氧测试仪,往水中一放就可以读数,很方便的,一般运行中控制好氧池出口溶解氧在2--4mg/l就可以了,但是调试阶段不用特意控制,只是可以发现提供相同的气量时,溶解氧在逐渐减少,表明水中微生物量在增多,消耗更多的氧气
回流比指的是活性污泥回流与进水量的比值。或是不同工艺的时候,会要求有内回流和外回流之类,具体看工艺要求确定
C. 求如何挂膜
要实现挂膜,首先你应该分析你的原水,是不是浓度很高的有特殊成分的污水,如果是,应该把这种污水和普通生活污水按照一定比例混合,使用到你的生物膜反应器中,作为启动污水。反应器污泥接种后,生物膜应该在这种混合污水中完全接触足够长的时间(比如24-48)小时,然后按照你设定的反应器运行条件正常进水出水,并且逐渐增大你的目标污水在混合污水中的比例。至少应该监测MLSS浓度和进出水COD浓度。大约20-30天后,如果你的基质表明生成了薄薄的一层微生物,即说明挂膜成功。lnan2001(站内联系TA)能否推荐一些详细介绍挂膜的参考资料、书什么的 谢谢!eyejiang(站内联系TA)挂模为粘附在填料上的微生物自身繁殖形成生物膜,而不是投放污泥大量吸附的结果,因此,可在接种后闷曝24h,排出剩余活性污泥(防止游离态微生物与填料上微生物竞争有机养料),然后开始进水培养。培养过程中要注意负荷的提升和适当投些营养物piratezh(站内联系TA)我也刚好想问这方面的。一同学习了。whthongtao(站内联系TA)刘雨,郑兴灿编著的《生物膜污水处理技术》guoyc1978(站内联系TA)如果是好的水质的话,选好菌种与填料,加入污水及营养,闷爆一段时间,定期的排水进水。很快。maggie_tum(站内联系TA)1。污泥停留时间太短,悬浮污泥不能和载体表面有足够的接触时间。 2。载体表面太光滑,比表面积小,可供微生物附着的面积小。 3。载体材料有问题,比如带疏水基团,难以吸附生活在水环境中的微生物。 4。反应器设计有问题,比如局部产生载体颗粒的摩擦,使即便附着上的微生物难以持久。 5。污水的成分,如有机物含量不够的话,生物体增长缓慢,挂膜也会很慢。 6.温度,pH,DO等。lilin2112(站内联系TA)用生物膜法处理废水时,需要先在构筑物中处理系统的表面上产生一层能够适应并处理废水的微生物膜。厚度一般在几个毫米到1cm左右。膜外层为好氧微生物,内层为厌氧微生物和死去的微生物体。所以调整好水质的营养比,闷曝,定时回流!
D. 污水处理的氨氮为什么不达标,如何处理
处理氨氮不达标的污水处理方法有多种,以下为常见问题及解决策略:
一、氨氮超标问题解析
1. 有机物导致的氨氮超标:若CN比小于3,需投加碳源以提高反硝化过程的完全性。碳源投加不当,如甲醇储罐出口阀门脱落,大量甲醇进入A池,导致曝气池泡沫增多,出水COD、氨氮飙升,系统崩溃。解决方法:立即停止进水并进行闷爆、内外回流连续开启,同时保证污泥浓度,并可投加PAC增加污泥絮性或消泡剂消除泡沫。
2. 内回流导致的氨氮超标:内回流泵故障或未试正反转可能导致氨氮升高。初期O池出口硝态氮升高,A池硝态氮降低直至0,pH降低。解决方法:及时发现问题,检修内回流泵;氨氮已升高时,检修内回流泵,停止或减少进水进行闷爆;硝化系统崩溃时,停止进水闷爆,条件允许可投加生化污泥加速恢复。
3. PH过低导致的氨氮超标:内回流过大、曝气开度过大或进水CN比不足、碱度降低都可能导致PH下降。解决方法:发现PH连续下降,开始投加碱维持PH,之后查找原因;系统崩溃时,补充PH,闷爆或投加同类型污泥。
4. DO过低导致的氨氮超标:曝气头堵塞导致DO不足,硝化反应受限。解决方法:更换曝气头,使用大孔曝气器或射流曝气器(适用于硬度高污水)。
5. 泥龄导致的氨氮超标:压泥过多或污泥回流不均衡。解决方法:减少进水或闷爆,投加同类型污泥,均衡污泥回流。
6. 氨氮冲击导致的氨氮超标:工业污水或生活污水中氨氮突然升高,脱氮系统崩溃。解决方法:降低系统内氨氮浓度,投加同类型污泥,进行闷爆。
7. 温度过低导致的氨氮超标:冬季进水温度低,导致细菌代谢缓慢。解决方法:设计地埋式池体,提高污泥浓度,进水加热或曝气加热。
8. 工艺选型问题:单纯使用曝气池、接触氧化、SBR等工艺,实际效果不理想。解决方法:延长HRT和SRT,增加反硝化池。
二、总氮超标问题解析
1. 缺少碳源:实际运行中CN比一般控制在4~6,缺少碳源是总氮不达标的主要原因之一。解决方法:按CN比4~6投加碳源。
2. 内回流比太小:AO工艺脱氮效率与内回流比成正比,选型太小会导致脱氮效率低。解决方法:提高内回流比r至200~400%。
3. 反硝化池环境破坏:DO大于0.5,破坏了缺氧环境,使兼性异养菌优先利用氧气,硝态氮无法脱除。解决方法:调小内回流比或内回流处曝气,减少DO。
4. 含n杂环有机氮:某些含氮有机物无法通过生化处理脱除。解决方法:增加水解酸化的预处理,或使用高级氧化预处理。
E. 氨氮超标原因和解决办法
一、有机物导致的氨氮超标
笔者曾处理过CN比小于3的高氨氮污水,在脱氮工艺要求CN比达到4~6的情况下,需要添加碳源以提高反硝化效率。当时使用的碳源是甲醇,由于甲醇储罐出口阀门脱落,大量甲醇流入A池,导致曝气池泡沫过多,出水COD和氨氮显著上升,系统崩溃。
分析:大量碳源进入A池,反硝化无法利用,随后来到曝气池,底物充足,异养菌在有氧环境下大量繁殖,消耗氧气和微量元素。由于硝化细菌是自养型,代谢能力较弱,氧气被其他细菌争夺,无法形成优势种群,硝化反应受限,氨氮浓度上升。
解决办法:
1. 立即停止进水,进行闷爆处理,内外回流连续开启。
2. 停止压泥,以保持污泥浓度。
3. 若有机物引起非丝状菌膨胀,可投加PAC提高污泥絮性,投加消泡剂消除冲击泡沫。
二、内回流导致的氨氮超标
内回流导致的氨氮超标,笔者遇到两种情况:内回流泵出现电气故障(现场跳停仍有运行信号)或机械故障(叶轮脱落),以及人为原因(内回流泵未试正反转,现场为反转状态)。
分析:内回流问题可归结为有机物冲击。缺乏硝化液回流,A池仅有少量外回流带来的硝态氮,整体呈现厌氧状态。碳源只能水解酸化,而不会完全代谢为二氧化碳释放。大量有机物进入曝气池,导致氨氮浓度升高。
解决办法:
内回流问题易于识别,可通过数据和趋势判断。初期O池出口硝态氮升高,A池硝态氮降低至0,PH降低等。解决方法分三种情况:
1. 及时发现问题并检修内回流泵。
2. 内回流导致氨氮升高,检修内回流泵,停止或减少进水进行闷爆。
3. 硝化系统崩溃,停止进水闷爆,如有条件且情况紧急,可投加类似脱氮系统的生化污泥,加快系统恢复。
三、PH过低导致的氨氮超标
笔者遇到过PH过低导致的氨氮超标,原因有三种:
1. 内回流过大或内回流处曝气过度,导致大量含氧量高的水进入A池,破坏缺氧环境,反硝化细菌有氧代谢,部分有机物被氧化,严重影响了反硝化效率。因为反硝化能补偿硝化反应代谢掉的碱度的一半,缺氧环境破坏导致碱度生成减少,PH降低,硝化细菌适宜的PH范围,硝化反应受抑制,氨氮升高。这种情况一些同行可能会遇到,但很少从这方面寻找原因。
2. 进水CN比不足,反硝化不完整,产生的碱度少,导致PH下降。
3. 进水碱度降低,导致PH持续下降。
分析:PH值降低导致氨氮超标,实际中发生的频率较低,因为PH连续下降是一个过程,运营人员通常在未找到问题时已经开始加碱调节PH。
解决办法:
1. 发现PH连续下降时,开始投加碱维持PH值,然后分析原因。
2. 如果PH过低导致系统崩溃,笔者接触过PH在5.8~6的状况下,硝化系统尚未崩溃,但需及时补充PH,首先将系统PH补至正常水平,然后闷爆或投加同类型污泥。
四、DO过低导致的氨氮超标
笔者运营的污水是高硬度废水,容易结垢。曝气器运行一段时间后,曝气头常堵塞,导致DO无法提升,氨氮升高。
分析:曝气作用是充氧和搅拌,曝气头堵塞影响两种功能,硝化反应是有氧代谢,需要曝气池溶氧适宜的环境才能正常进行。DO过低导致硝化受阻,氨氮浓度上升。
解决办法:
1. 更换曝气头,尤其是硬度低、操作问题导致的堵塞可考虑此法。
2. 改用大孔曝气器(适用于氧利用率低、风机余量大的企业)或射流曝气器(适用于硬度高的污水,尤其是需要动力流体的情况)。
五、泥龄导致的氨氮超标
目前笔者遇到过两种情况:
1. 压泥过多,导致氨氮升高。
2. 污泥回流不均衡,两侧系统污泥回流相差过大,导致污泥回流少的一侧氨氮升高。
分析:压泥过多和污泥回流过少都会导致污泥泥龄降低。因为细菌都有世代期,SRT(污泥停留时间)低于世代期,细菌无法在系统中聚集,形成不了优势菌种,对应的代谢物无法去除。一般泥龄是细菌世代期的3-4倍。
解决办法:
1. 减少进水或闷爆处理。
2. 投加同类型污泥(通常与1、2一起使用效果更佳)。
3. 如果是污泥回流不均衡导致的问题,在保证正常系列运行的情况下,将部分污泥回流到问题系统。
六、氨氮冲击导致的氨氮超标
氨氮冲击通常发生在工业污水或工业污水进入生活污水管网的系统中。笔者之前遇到的情况是上游汽提塔控制温度降低,导致来水氨氮突然升高,脱氮系统崩溃,出水氨氮超标,污水处理现场氨味特别浓。
分析:氨氮冲击目前尚无明确解释,笔者分析氨氮冲击是因为水中游离氨(FA)过高导致的。尽管FA对AOB(氨氧化细菌/亚硝酸细菌)影响较弱,但当FA浓度在10~150mg/L时开始对AOB产生抑制作用,而FA对NOB(亚硝酸盐氧化细菌/硝酸菌)影响更敏感,FA在0.1~60mg/L时对NOB产生抑制作用。硝化反应是由亚硝酸菌和硝酸菌共同完成的,亚硝酸菌的抑制直接导致硝化系统崩溃。
解决办法:保证PH值的情况下,同时进行以下三种方法效果更佳、更快:
1. 降低系统内氨氮浓度。
2. 投加同类型污泥。
3. 闷爆处理。
七、温度过低导致的氨氮超标
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北方无保温或加热的污水处理厂。因为水温低于硝化细菌适宜的温度,而且MLSS没有因冬季代谢缓慢而提高,导致氨氮去除率下降。
分析:细菌对温度的要求低于人类,但也有底线。尤其是自养型的硝化细菌,工业污水中这种情况较少,因为工业生产产生的废水温度不会因环境温度变化而大幅波动。但生活污水水温基本上受环境温度控制,冬季进水温度很低,尤其是昼夜温差大,往往低于细菌代谢所需的温度,导致细菌休眠,硝化系统异常。
解决办法:
1. 设计阶段将池体做成地埋式(适用于小型的污水处理)。
2. 提前提高污泥浓度。
3. 进水加热,如有匀质调节池,可在池内加热,波动较小,如果直接进水,可使用电加热或蒸汽换热或混合加热来提高水温,需要精确控制进水温度的波动。
4. 曝气加热,较为少见,目前未遇到过。实际上,鼓风曝气时温度已升高,如果曝气管能承受,可考虑加热压缩空气来提高生化池温度。
F. 污水氨氮超标处理方法总结
在污水处理中,氨氮超标是一个常见问题。本文总结了氨氮超标的几种常见原因及其解决策略:
1. 有机物过多:过多的碳源进入导致硝化过程受阻,可通过停止进水、闷爆和调整污泥浓度来改善。如有膨胀的非丝状菌,可添加PAC和消泡剂。
2. 内回流问题:缺乏硝化液回流易造成厌氧环境,可通过检查和修复内回流泵,适时闷爆来处理。
3. pH过低:应及时调节pH并查找原因,避免硝化系统崩溃。
4. DO不足:曝气头堵塞影响曝气,需更换曝气头或优化曝气设备,确保适宜的DO水平。
5. 泥龄过低:控制进水量和污泥回流,确保泥龄足够,有利于菌种的生长。
6. 氨氮冲击:通过降低氨氮浓度、投加同类型污泥和闷爆来应对。
7. 温度过低:采取地埋池设计、提高污泥浓度和进水加热等措施应对低温影响。
8. 工艺选择不当:需调整工艺,如延长HRT和SRT,或在前段增加反硝化池,以提高氨氮去除效率。
G. 废水处理系统氨氮超标处理案例及解决办法
一、有机物导致的氨氮超标
我们运营过氨氮浓度较高的污水,为确保脱氮工艺CN比在4~6之间,需要投加碳源以提升反硝化效率。但因碳源甲醇储罐出口阀门脱落,大量碳源进入A池,导致曝气池泡沫增多,出水COD和氨氮急剧升高,系统陷入崩溃。
分析:大量碳源进入A池后,反硝化反应受限,碳源大量消耗氧气和微量元素,自养菌硝化能力减弱,系统形成无法优势菌群,氨氮因而上升。
解决办法:
1. 立即停止进水并进行闷爆,内外回流连续开启。
2. 停止压泥,确保污泥浓度。
3. 若因有机物引起非丝状菌膨胀,可投加PAC增加污泥絮凝性,或使用消泡剂消除泡沫。
二、内回流导致的氨氮超标
内回流问题主要因内回流泵故障或人为设置错误,导致硝化液回流受阻,A池中有机物积累,形成厌氧环境,碳源水解酸化而不完全代谢,进而导致氨氮升高。
分析:内回流问题属于有机物冲击,缺乏硝化液回流,A池内有机物积累,导致曝气池氨氮浓度上升。
解决办法:
1. 及时检修内回流泵,恢复系统正常运行。
2. 若氨氮已升高,检修内回流泵并减少或停止进水,进行闷爆处理。
3. 若系统已崩溃,停止进水闷爆,如有条件,可投加类似脱氮系统的生化污泥加速系统恢复。
三、PH过低导致的氨氮超标
PH过低可能是内回流过大、内回流处曝气过大、进水CN比不足或碱度降低所致,破坏了缺氧环境,影响反硝化细菌的有氧代谢,进而降低氨氮去除效率。
分析:PH过低影响了氨氮去除效率,需及时调整并查找问题原因。
解决办法:
1. 发现PH连续下降时,及时投加碱性物质调节PH值。
2. 如PH过低导致系统崩溃,及时补充PH值,同时进行闷爆或投加同类型污泥。
四、DO过低导致的氨氮超标
在高硬度废水中,曝气头堵塞导致DO不足,影响了硝化反应的正常进行,氨氮浓度因此升高。
分析:DO过低限制了硝化反应的进行,需更换曝气头或调整曝气系统。
解决办法:
1. 更换曝气头,清理堵塞。
2. 考虑使用大孔曝气器或射流曝气器,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五、泥龄导致的氨氮超标
压泥过多或污泥回流不均,导致泥龄降低,细菌无法形成优势菌群,影响氨氮去除效率。
分析:泥龄过短导致系统去除效率降低。
解决办法:
1. 减少进水或进行闷爆处理。
2. 投加同类型污泥。
3. 调整污泥回流,确保均衡。
六、氨氮冲击导致的氨氮超标
氨氮冲击通常由工业污水或工业污水进入生活污水系统引起,如汽提塔温度控制不当导致氨氮浓度突然升高,脱氮系统崩溃,出水氨氮超标。
分析:氨氮冲击对系统产生影响,需降低系统内氨氮浓度、投加同类型污泥,并进行闷爆处理。
七、温度过低导致的氨氮超标
温度过低影响了硝化细菌的活性,导致氨氮去除效率下降,常见于北方无保温或加热的污水处理厂。
分析:温度过低限制了硝化细菌的活性,需采取保温措施提高温度。
解决办法:
1. 设计阶段考虑地埋式池体。
2. 提前提高污泥浓度。
3. 进水加热,采用电加热或蒸汽换热。
4. 曝气加热,提高生化池温度。
总结了上述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绿缘环境专注于废水、粉尘、废气处理设备的研发制作。如您在环保问题上遇到困难,欢迎联系我们。绿缘环境致力于提供环保解决方案,共同保护我们的环境。
H. cod超标,污水处理有什么哪些方法
污水处理cod超标问题,生物菌种的用法用量:
生活污水:1)新系统启动,系统停留时间超过48小时,则一次性加菌,每方投加500g,闷爆3天开始进水调试。若系统总HRT小于48小时,则在上述方式的基础上连投三天,闷曝时长延长到4天。2)若在正常运行的系统中提高污染物去除效果,则每天每方加50克,连续加12-15天,投菌期间尽可能降低进有机负荷
化工废水:难处理的化工废水需要在生活污水处理的基础上增加营养物投加,每天按照每吨水400g葡萄糖(或其他单糖)、20g尿素、10g磷酸二氢钾(或其他磷肥)的量增加营养物,直至挂膜成功。
做好菌种 做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