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污泥碳化”和“水热干化”区别是什么
碳化工艺相当于煤干馏,其特点是:高温、低氧、低水分。
(1) 高温:在高温作用下,部分有机质发生解聚,形成可燃气体;
(2)低氧:在高温处理过程中,通过限制供氧量,实现有限燃烧;
(3) 低水分:废弃物(如污泥)应首先降低水分(前置干燥),才能进行热解处理;
2.水热干化:相当于用高压锅煮肉,熟得快,煮完的污泥具有比较好的脱水性能,能够用机械力脱水到半干化的程度。
⑵ 污泥碳化的方法有哪些
污泥有两种碳化方案,一种是先烘干后碳化,另一种是直接碳化。烘干后碳化这个比较容易解释,工艺含量小能耗大,一火两步法碳化机是目前较为先进的污泥碳化设备,一火两步法的意思是烘干与碳化功能共用一个热源,特点是无烟、环保并且投资很小。
直接碳化技术是一种较为先进,不成熟的碳化技术。目前分为高中低温碳化技术,三种碳化技术各说各的好。
我们先简单了解一下高温碳化技术,高温碳化技术早是由日本发明的,目前在山东有一家公司正在研究,这种技术比较复杂但和我公司炭化原理上基本相同。
⑶ 城市污水活性污泥处理的几种工艺
一、活性污泥法脱氮传统工艺
1、Barth提出的三级活性污泥法流程:
第一级曝气池的功能:① 碳化——去除BOD5、COD;② 氨化——使有机氮转化为氨氮;
第二级是硝化曝气池,投碱以维持pH值;
第三级为反硝化反应器,可投加甲醇作为外加碳源或引入原废水。
该工艺流程的优点是氨化、硝化、反硝化分别在各自的反应器中进行,反应速率较快且较彻底;但七缺点是处理设备多,造价高,运行管理较为复杂。
2、两级活性污泥法脱氮工艺
与前一工艺相比,该工艺是将其中的前两级曝气池合并成一个曝气池,使废水在其中同时实现碳化、氨化和硝化反应,因此只是在形式上减少了一个曝气池,并无本质上的改变。
二、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脱氮系统(A—O工艺)
该流程与两级活性污泥工艺相比,是将缺氧的反硝化反应器设置在好氧反应器的前面,因此常被称为“前置式反硝化生物脱氮系统”。其主要特征有:反硝化反应器设置在流程的前端,而去除BOD、进行硝化反应的综合好氧反应器则设置在流程的后端;因此,可以实现进行反硝化反应时,可以利用原废水中的有机物直接作为有机碳源,将从好氧反应器回流回来的含有硝酸盐的混合液中的硝酸盐反硝化成为氮气;而且,在反硝化反应器中由于反硝化反应而产生的碱度可以随出水进入好氧硝化反应器,补偿硝化反应过程中所需消耗碱度的一半左右;好氧的硝化反应器设置在流程的后端,也可以使反硝化过程中常常残留的有机物得以进一步去除,无需增建后曝气池。目前,A-O工艺是实际工程中较常见的一种生物脱氮工艺。
三、其它生物脱氮工艺
1、氧化沟工艺
由于氧化沟的运行工艺特征,会在其反应沟渠内的不同部位分别形成好氧区、缺氧区,使得氧化沟内的活性污泥分别经过好氧区和缺氧区,从而可以实现生物脱氮功能。
2、生物转盘生物脱氮工艺
控制每级生物转盘的运行工况,使其分别处于好氧状态和缺氧状态,即在整个流程中需要分别采用好氧生物转盘和厌氧生物转盘,在不同的好氧生物转盘中分别实现BOD的去除和氨氮的硝化,而在厌氧生物转盘中则主要实现反硝化,其原理类似于前述的三级活性污泥生物脱氮工艺,只是在本工艺中实现各级功能是依靠生物转盘来完成的。
废水生物除磷工艺与技术
一、厌氧—好氧生物除磷工艺(A-O工艺)
实际上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A—O工艺”,其中的“A”指的是“厌氧anaerobic”,它是直接根据生物除磷的基本原理出发而设计出来的一个工艺,其特点有:水力停留时间为3~6h;曝气池内的污泥浓度一般在2700~3000mg/l;磷的去除效果好(76%),出水中磷的含量低于1mg/l;污泥中的磷含量约为4%,肥效好;污泥的SVI小于100,易沉淀,不易膨胀。
二、Phostrip除磷工艺
实际上是一种生物除磷与化学除磷相结合的工艺,其特点有:除磷效果好,处理出水的含磷量一般低于1mg/l;污泥的含磷量高,一般为2.1~7.1%;石灰用量较低,介于21~31.8mgCa(OH)2/m3废水之间;污泥的SVI低于100,污泥易于沉淀、浓缩、脱水,污泥肥分高,不易膨胀。
同步生物脱氮除磷工艺
一、Bardenpho同步脱氮除磷工艺
其工艺特点:各项反应都反复进行两次以上,各反应单元都有其首要功能,同时又兼有二、三项辅助功能;脱氮除磷的效果良好。
二、A—A—O同步脱氮除磷工艺
AAO工艺是目前较为常见的同步脱氮除磷工艺,其工艺特点主要是:工艺流程比较简单;厌氧、缺氧、好氧交替运行,不利于丝状菌繁殖,无污泥膨胀之虞;无需投药,运行费用低。
该工艺的主要设计参数可以参见下表:
水力停留时间(h) 厌氧反应器 0.5~1.0
缺氧反应器 0.5~1.0
好氧反应器 3.5~6.0
污泥回流比(%) 50~100
混合液内循环回流比(%) 100~300
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mg/l) 3000~5000
F/M(kgBOD5/kgMLSS.d) 0.15~0.7
好氧反应器内DO浓度(mg/l) ³2
BOD5/P 5~15(以>10为宜)
三、UCT同步脱氮除磷工艺
在前述的两种同步脱氮除磷工艺中,都是将回流污泥直接回流到工艺前端的厌氧池,其中不课避免地会含有一定浓度的硝酸盐,因此会在第一级厌氧池中引起反硝化作用,反硝化细菌将与除磷菌争夺废水中的有机物而影响除磷效果,因此提出UCT(Univercity of Cape Town)工艺。UCT工艺将二沉池的回流污泥回流到缺氧池,使污泥中的硝酸盐在缺氧池中进行反硝化脱氮,同时,为弥补厌氧池中污泥的流失以及除磷效果的降低,增设从缺氧池到厌氧池的污泥回流,这样厌氧池就可以免受回流污泥中硝酸盐的干扰。
四、Phoredox同步脱氮除磷工艺
本工艺的特点是在缺氧反应器之前再加一座厌氧反应器,以强化磷的释放,从而保证在好氧条件下,有更强的吸收磷的能力,提高除磷效果。
⑷ 污水氧化沟中常听到的硝化液回流,硝化和反硝化指什么 硝化液回流又什么什么意思,就详解
污水硝化—反硝化脱氮处理是一种利用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的污水微生物脱氮处理方法。此法分为硝化和反硝化两个阶段,在好氧条件下利用污水中硝化细菌将氮化物转化为硝酸盐,然后在缺氧条件下(溶解氧<0.5mg/L)利用污水中反硝化细菌将硝酸盐还原成气态氮。硝化反应可采用一级硝化或两级硝化。一级硝化中,同时也进行碳氧化过程;二级硝化中,碳化和硝化过程可分池进行。硝化池可采用曝气池的形式。两段生物脱氮法是污水微生物脱氮的有效方法,作为标准生物脱氮法已得到较广泛应用。简单明了就是,内回流就是降低氨氮,总氮的主要过程。
采纳吧!0.0
⑸ 生活污水的各项指标一般多少
常用污水指标通常包括以下九种:
1. BOD5:污水中的平均浓度通常为200mg/L。生物化学需氧量(BOD)是在20℃下,5天内微生物氧化分解水中的溶解氧量。BOD分为两个阶段:碳化(C-BOD)和消化(N-BOD)。BOD的意义包括:
- 反映水体受污染的程度;
- 用于污水处理厂设计和效果评估;
- 作为污水处理管理的指标;
- 用作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2. CODMn/CODCr:污水中的平均浓度通常为100mg/L和500mg/L。化学需氧量(COD)使用高锰酸钾(KMnO4)和重铬酸钾(K2Cr2O7)作为氧化剂。COD测定简便且不受水质限制,可以测定含有生物毒性的工业废水。CODCr可以近似表示总有机物量,而CODCr与BOD的差值表示污水中难以被微生物分解的有机物。BOD/CODCr比值用于判断污水的可生化性。
3. SS:污水中的平均浓度通常为200mg/L。悬浮物质(SS)是指通过2mm筛并截留在孔径为1μm的玻璃纤维滤纸上的物质。悬浮物质在滤液(溶解性物质)和截留悬浮物中均存在,但大多数认为胶体物质和悬浮物质一样被滤纸截留。
4. TS:污水中的平均浓度通常为700mg/L。蒸发残留物(TS)是指水样在蒸发烘干后的残留量。溶解性物质质量等于蒸发残留物减去悬浮物质量。
5. 灼烧碱量(VTS)/(VSS):污水中的平均浓度通常为450mg/L和150mg/L。蒸发残留物或悬浮物质在600℃±25℃经30分钟高温挥发的物质,表示有机物量。蒸发残留物灼烧减量的差称为灼烧残渣,表示无机物部分。
6. 总氮(有机氮、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污水中的平均浓度通常为35mg/L、15mg/L、20mg/L和0mg/L。氮在自然界以不同形态循环。有机氮、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分别表示不同的氮形态。
7. 总磷(有机磷、无机磷):污水中的平均浓度通常为10mg/L、3mg/L和7mg/L。磷在污水中以磷酸盐和聚磷酸盐等形式存在,是生物处理所必需的元素,同时也是引发水体富营养化污染的元素之一。
8. pH值:污水中的平均值通常在6.5到7.5之间。pH值反映污水的酸碱度,异常的pH值或pH值变化会影响生物处理效果,也是物理化学处理的重要操作条件。
9. 碱度(CaCO3):污水中的平均浓度通常为100mg/L。碱度表示污水中和酸的能力,通常以CaCO3含量表示。碱度较高的污水具有较强的缓冲能力,有助于满足污水处理过程中碱度的消耗。
除了以上指标,还有其他指标如污泥沉降比、污泥体积指数、污泥负荷、容积负荷、有机负荷、泥龄等,用于判断污泥的活性状态。
(5)污水碳化技术扩展阅读:
水污染物排放标准,通常称为污水排放标准,是根据受纳水体的水质要求、环境特点和社会、经济、技术条件,对排入环境的废水中的水污染物和产生的有害因子所作的控制标准。这些标准是判断排污活动是否违法的依据。污水排放标准可以分为国家排放标准、地方排放标准和行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