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结果显示,2000年以来我国城镇污水处理能力以每年不低于 的规模快速增长,尤其是2001年—2009年污水处理率的年增长幅度均超过5个百分点;到2018年,75%以上的设市城市污水处理率超过90%,40%以上超过95%,部分城镇的污水处理量甚至远远超过供水量,表明我国大部分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能力基本可以满足居民生活污水处理需求。在浙江,大部分的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负荷都处于满负荷状态,甚至超过运行负荷。如何处理和说清污水处理能力和污水收集效率之间的关系,是摆在我们当前零直排工作前面的问题之一。
污水处理率是指城镇污水处理厂实际处理水量与城镇生产生活排放污水量的比值,但由于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的水中掺混了地表水、地下水、雨水等,该比值已经难以满足行业质量管控和效能评价的需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是指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收集的污染物总量与居民生活排放的污染物总量的比值,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能更好地反映了城镇污水的收集普及水平和管网的转输能力。当前,虽然很多城市的“污水处理率”处于较高水平,但“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指标多处于相对较低水平,也就是说污水处理厂虽然处理了很多“污水”,但“污染物”的处理水平并不高,“污染物”外排环境水体的问题仍普遍存在,盲目扩大污水处理规模和提高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并不一定能化解我国的水环境污染问题,城镇污水处理行业需要由“规模增长”向“质量提升”“效益提升”转变,全面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提升城镇污水管网的运行性能是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的核心和关键。
“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指标测算公式中的污水处理设施收集污染物总量,主要是通过城镇污水处理厂处理水量与污染物平均浓度计算的。虽然从公式的表达形式看,污水处理量越大,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就会越高,但这并不代表可以通过扩大污水处理规模,多处理污水来实现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指标的提升,因此,需要对污染处理厂的进水浓度提出要求,目前建设部门明确将进水BOD5<100 mg/L作为污水处理厂提质增效的核心,也是零直排建设成效的衡量指标和未来值得关注的重点。
盲目扩建城镇污水处理厂来提升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必将引发污水处理厂进水污染物浓度偏低的问题,并非明智之举。只有通过“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后才能真正说明污水收集效率和处理能力的关系,决定区域污水处理能力是否匹配和解决问题的关系。
『贰』 333启动什么意思
精准攻坚行动。333启动是指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精准攻坚行动,其中“三消除”包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消除污水直排口、消除污水管网空白区,提升水环境质量。
『叁』 环境一滴污水的净化之旅
7
一滴污水的净化之旅
——来自长江大保护一线的观察
新华社北京记者记录了一滴污水的净化之旅,来自长江大保护一线的观察。
初夏时节,重庆广阳岛,潺潺溪流里鱼儿戏水,繁花掩映中蜻蜓飞舞。
这座长江上游面积最大的江心生态岛,在长江大保护之前曾因过度开发导致生态恶化严重。如今,一幅巴渝田园风景画在广阳岛徐徐展开。
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近年来,围绕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主旋律,长江沿岸多个城市探索城市智慧水管家、打响管网攻坚战、污水处理厂变为资源工厂等,创新城市污水治理。生态环境部最新数据显示,长江干流国控断面连续3年全线达到Ⅱ类水质。长江母亲河焕发生机活力。
连日来,记者顺长江而下,深入相关省市,通过一滴污水的净化之旅感知长江大保护的科技含量。
在安徽六安,三峡集团所属长江环保集团六安水管家公司集控中心,智慧调控系统大屏上不断跳动的数据标记城市里一滴污水的“旅程”。
每当节假日用水量增加时,“水管家”下达调水指令,召集邻近的自来水厂“增援”,缓解供水压力;同时,“水管家”会根据用水量估算排水量,如果超过片区污水处理能力,将指挥污水去往其他污水处理厂,确保城市健康“代谢”。如遇降雨,“水管家”会迅速生成降水模型,根据地表水流向预测最易积水区,提前做好预案,打开相应排涝泵,“拧松”城内河道排水阀门,腾出库容,避免内涝。
“我们借鉴管理电力系统的方式来管理城市污水,通过‘一张网’推动城市实现供排一体、厂厂联动、厂网联动重构城市水系统,变碎片化治理为统筹精准治水。”长江环保集团安徽区域公司执行总经理黄荣敏说。
截至4月,六安建设雨污管网100余公里,完成111个小区雨污分流改造,水体环境正发生转折性变化——3年间,城区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从44.8%提册销升至67.72%;污水处理能力从18.5万吨/日提升至41.5万吨/日;14条黑臭水体全部完成整治并通过住建部复核销号,22个积涝点完成整治。
针对长江沿岸城市存在的污水收集率低,管网等基础设施落后,污水处理厂低效运行、厂网分离,产业链“片段化、碎片化”等问题,“我们已与23个长江沿岸市区县签订‘水管家’合作协议,在六安、岳阳、宜昌、仙桃、九江、芜湖等地注册了‘水管家’公司,目标是‘一个城市、一张蓝图、一个机制、一个管家’,从源头修复生态和保护环境。”长江环保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殿常说。
污染在水里,根源在岸上,关键在管网。管网健康了,河湖才能健康。中国工程院院士曲久辉说,管网是城市的动脉,是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更是城州拍游镇污水治理提质增效的关键环节和突出问题。系统化治污思维是共抓长江大保护的重点。
“我们瞄准管网这个城市污水治理的短板,实施以管网为重点的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将70%长江大保护相关投资用于厂网建设。”王殿常说。
一滴滴污水汇入污水处理厂,在这里实现化浊为清的蜕变。
在长江下游的宜兴城郊,一片设计前卫的建筑群,绿植鲜花掩映着小池塘、咖啡厅,空气清新,鸟语花香,不时有市民来这里散步,这不是城市公园而是我国首座城市污水资源概念厂。
我们试图重新诠释污水厂和城市的关系,将传统污水处理厂从污染物削减基本功能拓展至城市能源、水源、肥料工厂等多种应用场景,传递‘污水是资源,污水厂是资源工厂’的理念,融合生态、生活、生产于一体,消除‘邻避效应’,打造开放共享的新型城市空间。”中持水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翼飞边介绍边打开一瓶水厂生产的“永续水”解渴。
“水质永续、能量自给、资源循环、环境友好”,宜兴概念水厂用一组数据诠释了这一运营目标——每天生产2万立方米再生水、0.8万立方米沼气、23吨有机肥、1.8万千瓦时电。同时,将干化后的沼渣用于园林绿化、制砖用土,演绎着污水变资源、污泥变花海的“水魔法”。
“污水处理厂也是实验室,这里有2万吨/日的水质净化中心、100吨/日的有机质协同处理中心和生产型研发中心。这里还可以将实验室的前沿技术直接应用于现实场景,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宜兴概念水厂专家委贺盯员会成员之一的江南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教授李激说。
目前,三峡集团参与共抓长江大保护已累计完成投资约950亿元,累计投运污水厂325座,污水处理规模426万立方米/日,建设及投运管网长度1.8万公里,全面消除试点城市合作范围内黑臭水体,合作区域内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基本消除。
『肆』 城镇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管理办法
为了解决污水输送能力上存在的短板,我们结合《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方案》的要求和用户在管理过程中的应用,推出排水信息管理解决方案。该方案能实现排水系统“排查-监测-诊断-管理”数字化支撑,并提供分析和管理所需技术平台,协助用户发现排水系统的异常现象,改善排水系统运行状态。
由设备仪表构建的监测环境结合人工采集的数字化接入,实现对排水系统运行监测全覆盖,为运营养管提供准确可靠的运行数据。
依托专项分析诊断工具,为用户提供多种分析方法,诊断管网存在问题,为排水系统提质增效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数字化采集过程,实现数据“采集-成图-检查-入库”流程一体化作业,采集数据通过审核可直接进入GIS数据库。
怎么借助GIS技术对管网排查?
借助GIS技术对管网排查和检测成果进行处理、显示和分析,实现排水设施信息可视化展示,构建排水资产管理新模式。
建立排水信息管理平台对城市排水系统管理各业务模块进行统一监控与管理。平台涵盖了城市排水系统管理的大部分业务范围,同时为智慧排水的未来预留升级扩展接口。
综上问题所述城镇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管理办法我们结合《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方案》的要求和用户在管理过程中的应用,推出排水信息管理解决方案
法律依据::《城镇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管理办法》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申请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以下称排水许可),对从事工业、建筑、餐饮、医疗等活动的企业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以下称排水户)向城镇排水设施排放污水的活动实施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伍』 《厂网河一体资质增效的探索》的感想
本次交流由首创股份生态事业部技术总监张现国做《厂网河一体资质增效的探索》的分享。
本次分享分为“提质增效政策形势与背景”、“问题识别与策略“、“项目实践与探索“、“阶段总结与思考”四个部分,系统阐述厂网河一体提质增效的探索路径以及在淮安黑臭水体整治项目中的实践。
首先,主要介绍了过去几年关于黑臭水体治理与海绵城市建设的政策演变以及政策关系,对2019年4月底国家出台印发《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年)》进行解析,认为各地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在整体问题解决上不再一刀切。
在这个方案的基础上,地方各省市也出台了提质增效方案,江苏省在提质增效的基础上又出台了提质增效管网排查技术导则等。
厂网河一直存在的矛盾主要是,管网收集率不断提高,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不足,即纳裂便污水处理规模一直在增加,但污水处理效能却不断下降,河流最终还是黑臭,而从环保的角度,河流对排放要求在提高。
从理拦举论上讲,合流制系统与分流制污水系统在汛期和非汛期对水体的污染都很小,但实际情况是存在污水通过污水直排口直接进入河流,而且存在水体倒灌以及破损管道入流入渗的问题,一方面增加污水溢流入河的量,另一方面也增加排水管网运行负荷,同时水厂进水浓度降低,污水处理效能下降。
针对污水直排河水倒灌、管网混接、管网渗漏和消除空白等关键问题,按照7个维度进行全面排查。坝河洞衡闭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沿河排河口类型不清晰,从现有的GIS数据来看,存在上游有河流管线,但下游仍显示雨水管线的问题,说明存在管道的混接问题,实际上应该不止从数据上能看出的这些问题;从坝河现场踏勘的情况以及流量监测数据来看,确实汛期存在河水倒灌的问题,一方面会对雨水管线进行顶托,另一方面,如果上游设有截流设施,就会进入污水管线,增加污水管线运行负荷,降低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
现在集团很多人对集团所属管线的数据质量仍然比较自信,实际上以往数据普查的成果仍然有一些差距,尤其是对于新建项目的地区,虽然仍然会有一些水分,从白纸开始进行普查能拿到的数据应该是要好的多。合肥的普查数据在建模的时候虽然遇到的问题也不少,但更多的是目标差异导致的,经过磨合的GIS数据是可信的,管线数据相对较清晰。
想要真正通过模型去支撑厂网河一体化运营管理的问题,就需要直面基础数据缺失或混乱的问题,这是集团历史遗留问题,解决起来是个刮骨疗毒的过程,需要勇气。
另外,我们还有一个劣势,我们对于河道没有管理权,关于河道的监测数据很被动,而江苏淮安的PPP项目没有这方面的限制,有比较大的发挥空间。欣慰的是,目前集团也在积极争取坝河的管理权,只有排水管网+河道+水厂完全成为一个系统,各个环节之间的影响才能联动起来,现在许多人都认为水厂在厂网河这个系统里是一个点,是一个独立的单元,但实际上已经有一些研究成果是专门针对汛期进水浓度低问题的模拟方案,虽然目前可能仍然理想化,但模型是机理模型,基础数据的不断完善、获取成本的不断降低以及获取方式的不断更新,最终会使模型更加精确,形成厂网河一体的系统模型就有可能为汛期污水处理厂运行提供一些决策支持,例如在一些研究成果中,汛期水量增加会导致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低,会导致碳源不足,影响出水水质稳定。在应对两倍水量冲击和低水质冲击下可以关闭内回流、降低好氧区DO值,减少污泥回流比,加大排泥等措施。这些过程单靠进水监测数据可能就有点捉襟见肘,还是需要借助管网与河道耦合模型的预测数据为污水处理厂运行的调整打出一个提前量。
在混接问题排查上,可以借助水量水质监测的数据逐步由排口向上游干管、支管不断进行溯源找到问题所在。
在管线排查上动用了无人机,通过图像识别来辅助管线普查与考核,借助自主开发的APP实现了管线普查的零内业。
从分享的内容与淮安项目的建设期来看,厂网河模型耦合的工作仍然在探索阶段,而我们已经在厂网河各环节的模型深度应用有了一些思考与实践,虽然在整个分享的PPT中都写着生态引领未来,但整个项目只在工程技术措施中看到了生态的一点影子。
实际上对于很多河流规划设计中都存在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的内容,对于各种水生植物对河流环境的影响可以进一步模拟,而水生动物作为河流生态系统的顶层食物链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在很多项目设计的过程中都有增殖放流的环节,试图构建完整的河流生态系统,而现实是很多幼鱼在不恰当的时间被投放到了不恰当的位置,而栖息地模型,可以针对目标物种进行栖息地模拟,一方面可以实现河道生态基流的动态管理,另一方面可以为鱼类投放实际、投放位置的选择提供数据支撑,从而提高鱼苗的存活率。
也许水生态这件事在市政领域还是很前沿的东西,落地阻碍重重,而相关的生态水利工程学专委会已经在水利、环保领域小有名声,多做一点,也许我们就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陆』 城镇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管理办法
为提高城镇排水系统效能,我们依据《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方案》的要求,结合用户在管理过程中的实际应用,推出了排水信息管理解决方案。该方案通过数字化手段支持排水系统的“排查、监测、诊断、管理”全过程,并提供了分析和管理所需的技术平台。它帮助用户识别排水系统的异常情况,并优化其运行状态。通过集成的监测环境(包括设备仪表和人工采集数据),实现排水系统运行的全面监控,为运营和养护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利用专业的分析诊断工具,用户可以采用多种分析方法来识别管网问题,为提升排水系统效能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数字化采集流程确保了数据从“采集、成图、检查到入库”的一体化作业,并通过审核直接进入GIS数据库。
如何利用GIS技术进行管网排查?GIS技术可用于管网的排查和检测成果的处理、展示和分析,实现排水设施信息的可视化展示,并构建新的排水资产管理模式。通过建立排水信息管理平台,对城市排水系统管理的各个业务模块进行统一监控和管理。该平台覆盖了城市排水系统管理的大部分业务范围,并预留了未来智慧排水升级扩展的接口。
综上所述,城镇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管理办法需要结合《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方案》的要求和用户管理实践,采用排水信息管理解决方案。法律依据为《城镇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管理办法》第二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对于从事工业、建筑、餐饮、医疗等活动的企业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统称排水户)向城镇排水设施排放污水的活动,应申请排水许可,并适用本办法进行监督管理。
『柒』 提升城区品质 思明污水“两高”管网改造工程顺利推进
近日,中铁十七局六公司思明污水“两高”管网改造工程B片区项目移交验收工作首战告捷,公园东路安置房、包印嘉禾花园、阳台山2号院三个小区顺利通过多方验收。
据了解,思明污水“两高”管网改造项目是 厦门市 重点的民生工程,项目建成后,思明区排水管网系统将得到改善,从源头实现雨污分流,进而提升思明城区品质和人居环境质量,城市功能也将得到提升。其中,由中铁十七局六公司负责施工的B片区建设范围辐射12.75平方公里,涉及思明城区651小区和121条市政道路。
施工过程中,该项目把重心放在管网排查、完善和修复中,结合“截直排、改混接、治倒灌、堵渗水、削溢流、补空白”等手段,建立污水处理提质增效长效管理机制,全面开展排水管网正本清源改造,稳步推进工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