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生活污水处理达到市政排放标准的COD、BOD是多少指数
这个标准是为防止医院排放带有病原体的污水污染环境而制定的。GBJ48—83(试行)
第二章排放标准
第2.0.1条医院污水经处理与消毒后,应达到下列标准:一、连续三次各取样500毫升进行检验,不得检出肠道致病菌和结核杆菌。二、总大肠菌群数每升不得大于500个。
第2.0.2条当采用氯化法消毒时,接触时间和接触池出水中的余氯含量,应符合表2·02的要求:
第2.0.3条污水处理构筑物中的污泥,必须经过无害化处理,污泥排放时应达到下列标准:一、蛔虫卵死亡率大于95%;二、粪大肠菌值不小于10-2;三、每10克污泥(原检样中),不得检出肠道致病菌和结核杆菌。www.shblhb.net
第2.0.4条当污泥采用高温堆肥法进行无害化处理时,堆肥的温度必须大于50℃,并应持续5天以上。
第2.0.5条无上、下水道设备或集中式污水处理构筑物的医院,对有传染性的粪便,必须进行单独消毒或其它无害化处理。
第2.0.6条医院污水经处理和消毒后,其所含的污染物质与有害物质的含量应符合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要求。
在国标GB 8978 1996里的适用准则里有一段话,是说:除了某某某工业外,其余都遵循本标准。看你要执行一级二级还是三级标准,医院污水的BOD、COD标准是属于其中一切排污单位,或者其他排污单位当中。
❷ 什么是粪大肠菌群
粪大肠菌群是生长于人和温血动物肠道中的一组肠道细菌,随粪便排出体外,约占粪便干重的1/3以上,故称为粪大肠菌群。受粪便污染的水、食品、化妆品和土壤等物质均含有大量的这类菌群。若检出粪大肠菌群即表明已被粪便污染。
http://hi..com/xujunguo/blog/item/d0cc34fcafaac0f4fd037f28.html
❸ 粪大肠菌群
粪大肠菌群
粪大肠菌群是大肠菌群的一种,又名耐热大肠菌群
粪大肠菌群是生长于人和温血动物肠道中的一组肠道细菌,随粪便排出体外,约占粪便干重的1/3以上,故称为粪大肠菌群。受粪便污染的水、食品、化妆品和土壤等物质均含有大量的这类菌群。若检出粪大肠菌群即表明已被粪便污染。
大肠菌群
1、大肠菌群是指一群好氧及兼性厌氧,在37℃、24h能分解乳糖产酸产气的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它主要来源于人畜粪便,通常可作为水体粪便污染的指标菌大肠菌群
2、大肠菌群是指37℃生长时能发酵乳糖,在24h内产酸产气的革兰阴性无芽孢杆菌,除包括大肠埃希氏杆菌属外,还包括肠杆菌科的肠杆菌属、枸椽酸菌属、克雷伯菌属
3、大肠菌群是指一群能在36℃,24h内发酵乳糖产酸产气,需氧和兼性厌氧的革兰阴性无芽胞杆菌.它主要包括肠杆菌科的大肠埃希氏菌、枸椽酸杆菌、克雷伯氏菌和阴沟肠杆菌
文献来源
大肠菌群并非细菌学分类命名,而是卫生细菌领域的用语,它不代表某一个或某一属细菌,而指的是具有某些特性的一组与粪便污染有关的细菌,这些细菌在生化及血清学方面并非完全一致,其定义为:需氧及兼性厌氧、在37℃能分解乳糖产酸产气的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一般认为该菌群细菌可包括大肠埃希氏菌、柠檬酸杆菌、产气克雷白氏菌和阴沟肠杆菌等。
大肠菌群分布较广,在温血动物粪便和自然界广泛存在。调查研究表明,大肠菌群细菌多存在于温血动物粪便、人类经常活动的场所以及有粪便污染的地方,人、畜粪便对外界环境的污染是大肠菌群在自然界存在的主要原因。粪便中多以典型大肠杆菌为主,而外界环境中则以大肠菌群其他型别较多。
大肠菌群是作为粪便污染指标菌提出来的,主要是以该菌群的检出情况来表示食品中有否粪便污染。大肠菌群数的高低,表明了粪便污染的程度,也反映了对人体健康危害性的大小。粪便是人类肠道排泄物,其中有健康人粪便,也有肠道患者或带菌者的粪便,所以粪便内除一般正常细菌外,同时也会有一些肠道致病菌存在(如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等),因而食品中有粪便污染,则可以推测该食品中存在着肠道致病菌污染的可能性,潜伏着食物中毒和流行病的威胁,必须看作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的危险性。
粪大肠菌群和饮用水
国家饮用水标准规定,饮用水中大肠菌群数每升中不超过3个,细菌总数每mL不超过100个。
青岛第一海水浴场粪大肠菌群超标
青岛第一海水浴场粪大肠菌群超标环保总局公布了上周全国16个沿海城市28个海水浴场的水质报告。报告显示,青岛的第一海水浴场因粪大肠菌群超过2000个/升,水质差,不适宜游泳。
粪大肠菌群检测方法
粪大肠菌为总大肠菌群的一个亚种;直接来自粪便,除了它耐热,在44-44.5℃的高温条件下仍可生长繁殖并将色氨酸代谢成吲哚,其他特性均与总大肠菌群相同。
总大肠菌群中的细菌除生活在肠道中外,在自然环境中的水与土壤中也经常存在,但此等在自然环境中生活的大肠菌群培养的最合适温度为25℃左右,如在37℃培养则仍可生长,但如将培养温度再升高至44.5℃,则不再生长,而直接来自粪便的大肠菌群细菌,习惯于37℃左右生长,如将培养温度升高至44.5℃仍可继续生长。因此,可用提高培养温度方法将自然环境中的大肠菌群与粪便中的大肠菌群区分。在37℃培养生长的大肠菌群,包括在粪便内生长的大肠菌群称为“总大肠菌群”(Total coliform);在44.5℃仍能生长的大肠菌群,称为“粪大肠菌群”(Fecal coliform),粪大肠菌群细菌在卫生学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1.5检验注意事项
(1)将接种好的样品放人恒温水浴箱或隔水式恒温培养箱时,箱内温度一定要求达到所要求的温度(44±1℃)时,方可放入。如用恒温水浴箱其水面要高于接种物面,放滤膜的培养皿要沉到水浴箱底部。
(2)MFC培养基中苯胺蓝的纯度和质量往往影响菌落的颜色,根据试验结果用进口苯胺蓝加O.1g,用国产苯胺蓝加0.2g,培养出的粪大肠菌菌落颜色较典型。但国产苯胺蓝的性能是否同样稳定尚不能肯定。因此,制好的培养基在使用前,最好先接种典型粪大肠菌,以观察对比菌落的颜色。
玫红酸高压后会分解,配好的试液应在2-lO℃保存不超过2周,如颜色由暗红变成棕色沉淀时应弃去。如杂菌污染少,且加与不加玫红酸对菌落计数无影响时,可不加。.
(3)在滤膜上生长的菌落除挑取蓝色菌落外,浅蓝色菌落或浅蓝色中心较深的菌落也应挑取。
(4)生活饮用水通常都是经氯处理消毒的,水中含有一定量的余氯,使大肠菌群处于受损或受抑制状态,在采集水样时应加硫代硫酸钠脱氯,使此受损的细菌得以复苏与修复,从而避免计数结果偏低甚至假阴性出现。
(5)采样后水样的正确保存很重要,如保存不当可使检样中的大肠菌群细菌死亡或在一定条件下再生长,这些都将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检验室接到水样后,应立即检验。如因故不能检验时,应立即置于冰箱内并于2小时内检验。
关于水样储存时间与温度对大肠菌群数的影响,Lonsans等报告认为水样中大肠菌群数不多时,则冰箱保存与室温保存相差不大;如水样中菌数多时,则在室温(23-39.5℃)内保存比在冰箱(0-1O℃)中保存菌数的减少速度快。
水质粪大肠菌群检测仪器
JMS2009型大肠菌群在线快速监测仪,可以对大肠杆菌,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总粪大肠杆菌等多种生活中常见菌类进行快速检测.
仪器特点
自动检测
操作简便,不需要复杂、昂贵的实验室器材和专业人员即可现测试
自动取样频率可编程设定:从每小时一次~每24小时一次
检测周期短,小于12小时(分析速度快)
可高通量连续检测
真正做到实时、在线、自动检测
多种输出功能
粪大肠菌群检测仪
测量原理
FC培养液是最适宜大肠菌群和粪大菌群生长的
微生物培养基,大肠菌群和粪大肠菌群含有一种特异
性酶,本系统采用的底物可被这种特异性酶分解释放
出一种化合物,使培养基的颜色发生变化。本系统通
过检测培养基的颜色变化,检测水体中的大肠菌群及
粪大肠菌群。FC培养液是专利产品。
应用范围
适用于饮用水、地表水、地下水及污水等大肠菌群、
粪大肠菌群的自动监测。
样品分析方法
将水样注入FC培养液,在一定温度下进行细菌培养
(大肠菌群需恒温36.5°C,粪大肠菌需恒温44.5°C)。通
过连续光度测量,检测水样中的大肠菌群和粪大肠菌群。
每个样品测量结束后,仪器自动对管路进行灭菌处理。
技术参数
采样体积:1.5L
检出限:1个/100ml
采样频率:1小时(可调)
测量周期:最长12小时
检测时间:少于12小时
培养温度:36.5°C或44.5°C
管路消毒:每次测量前,污染后
管路清洗:每次管路消毒后
试剂:培养液:1瓶/样品
次氯酸钠(有效氯:0.5%):5L星期
零点校正:每次进样前自动校正
参比溶液:培养液
通讯接口:RS232或485
报警信号:控制器故障、温度故障、微处理
故障、仪器故障
远程控制:远程控制启动和待机
环境:防潮、防尘、温度0~40°C
电源:220VAC/50HZ
防护等级:IP55
外型尺寸:
重量:100kg
❹ 粪便污染指示菌大肠菌群
粪便污染指示菌的一种常见指标是大肠菌群。它主要包括大肠埃希氏菌,这类细菌属于需氧和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菌,没有芽孢,其特征是能在48小时内分解乳糖并伴随酸性和气体的产生。大肠菌群指数,简称coli-index,是衡量水体中大肠菌群数量的一个标准,即每升水中大肠菌群的数量。对于生活饮用水,其水质要求极为严格,规定大肠菌群指数不得超过3,意味着1升水中大肠菌群的数量不能超过3个单位。
同时,我们还可以用“大肠菌群值”这一概念来表达,它是通过计算得出的,即每升水中能够检出的最小大肠菌群数的毫升数的倒数。大肠菌群值与大肠菌群指数之间存在直接关系:大肠菌群值等于1000除以大肠菌群指数。因此,一个较低的大肠菌群值意味着水体的污染程度更低,更符合安全饮用水的标准。
❺ 人体肠道储存多少屎
1、在人体肠道中,通常存在约5到10斤的粪便储备,而有些情况下,这一数字可能高达15到20斤。
2、粪便,通常被称为大便,是大肠形成的排泄物。粪便的构成中,约四分之一为水分,其余部分主要包括蛋白质、无机物、脂肪、未消化的食物纤维、脱水的消化液残余、以及脱落于肠道的细胞和死亡的细菌。此外,粪便中还含有维生素K和维生素B等营养成分。
❻ 余氯和粪大肠菌群的关系
对于余氯和粪大肠菌群的关系,我们要先来了解一下它们分别是什么,余氯是指水经过加氯消毒,接触一定时间后,水中所余留的有效氯。粪大肠菌群是生长于人和温血动物肠道中的一组肠道细菌,随粪便排出体外,约占粪便干重的1/3以上,故称为粪大肠菌群。它们两者都是对人体有害的,如果不小心感染了,就会导致会导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的情况,严重还会出现泌尿感染,会出现尿道炎、肾炎。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