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污水知识 > 白洋淀污水治理上市公司

白洋淀污水治理上市公司

发布时间:2024-10-08 13:06:23

⑴ 从哪可以搜到河北省人民政府《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

应该从当地的网站或者是政府网站环保部门。

⑵ 什么股票是真正的雄安概念股票

真正有盈利的股吧,不过炒股一般都是炒前期,到了盈利的时候,股票早回就开始跌了,现在炒的都是概念答,只要公司放出来信息,在雄安有公司,签合同,就马上涨停,最近都是这样,前期想把握很难,得时刻关注各个河北公司的动态,如果你比较清闲,就时刻关注,一旦错过,基本就是涨停难买,买入就是接盘。

⑶ 唐河污水库污染治理取得了哪些突破

据报道,按照《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和“雄安新区白洋淀综合整治攻坚动员大会”相关要求,在雄安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坚强有力领导下,新区各部门及三县积极启动和深入开展生态环境改善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新区和白洋淀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

截至目前,唐河污水库一期工程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进展顺利,基本完成现场疑似历史遗存爆炸物探测与挖掘工作,累计完成排爆面积102.5427万平方米截至目前,唐河污水库一期工程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进展顺利,基本完成现场疑似历史遗存爆炸物探测与挖掘工作,累计完成排爆面积102.5427万平方米。

⑷ 白洋淀干涸的原因

截止2019年十一月,白洋淀没有干涸。

截止2019年十一月,安新县协调省、市水利部门实施白洋淀生态补水三次,水量1亿8000万立方米。核心区年水位控制在7.6米左右,维持了白洋淀的生态水位。

对维护白洋淀生态系统,发展农牧渔业和旅游业具有重要作用。白洋淀生态环境保护试点共投入1.9亿元,完成污水综合净化等11个子项目。

南河至新安北堤六段碱排水沟改造工程已完工,排沙总长3.3km,土方拆除3.64万m3,种植荷花1060m2,种植三叶草21000 m2。

投资947.22万元,实施白洋淀观光a线及寨南村至东店头码头疏浚任务,疏浚总长度16.6公里,疏浚面积27.36万平方米。

(4)白洋淀污水治理上市公司扩展阅读:

白洋淀早有人烟,从白洋淀上游徐水县南庄头遗址出土的陶片表明,早在全新世初期,原始先民就已到靠近白洋淀的地区活动。

商周时期,人类在的白洋淀的活动范围逐渐扩大。到春秋时期,白洋淀附近即有了虢邑。《左传》载昭公七年春正月侯次于虢。

这里讲到的虢,据《读史方兴纪要》注在河北任丘县西十七里。即如今的后赵村北的高郭城遗址。战国时期这里又有鄚邑、狸邑。

唐代以前的白洋淀仍保持在天然的未经人工治理的原始面貌。宋代,白洋淀处在宋辽交界地区,为抵御辽兵进犯,宋在白洋淀进行塘泺,缘边渚水所聚,因以限辽。

此外,还进行屯田种植,并对边缘塘泊设置管理机构。通过人工治理使淀泊发挥水利效益。明代,为补充白洋淀人口,永乐年间从山西洪洞县和古北口小兴州向安新县大量移民。

白洋淀地区以鱼、苇生产为主的生产生活方式逐步形成。清代,保天运河的开通,对保定地区物资的交流,经济繁荣,起了很大作用。

⑸ 急需白洋淀环境监测历年数据,哪里可以找到

1996年以后,由于工农业用水,特别是持续干旱等原因,水位不断下降,现在白洋淀水位已无法测量,基本处于干涸状态。

据任丘市防讯指挥部的负责同志介绍:自1988年白洋淀来水后,水位基本保持在8.5米左右,最高水位达到10.5米。1996年以后,由于工农业用水,特别是持续干旱等原因,水位不断下降,现在白洋淀水位已无法测量,基本处于干涸状态。

河北80亿拯救白洋淀:一个北方大湖的消亡与拯救
爱琴海 @ 2006-1-8 22:14

2005年12月18日,河北省政府对媒体宣布,该省着手启动一项历时10年、总投资达80亿元的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计划,这项计划有望使“华北之肾”白洋淀重获新生,告别年年干淀的窘境。

白洋淀,华北平原上最大的淡水湖,历史上水草丰美的北方大湖。那湖天浩渺水道纵横的自然生态,曾经是抗日战争时期著名的雁翎队依托出没的水上战场。

一面是维护华北地区生态环境最大的湿地生态系统,一面却是近年来日渐枯萎的现状。白洋淀的消亡和拯救无疑带给世人深刻的反思。

萎缩

2005年12月25日,白洋淀,湖面已经结上了厚厚一层冰,湖两侧则是堆积如山的生活垃圾。

七十多岁的划船老汉辛木头带记者来到一个凿开的冰洞旁边,冰洞下面的湖水呈现出青黑的颜色,散发出些许腥臭。

喝着白洋淀水长大的辛老汉,亲眼看着记忆中清澈甘甜的湖水,一点点变脏,直到现在成了黑乎乎的臭水。

这样的湖水当然不能再喝了,如今的白洋淀人,喝的都是大队里打的井水。年轻一代人只能在老一辈的讲述中,想象白洋淀湖水曾有的洁净。

“以前白洋淀什么鱼都有,现在只有鲫鱼、鲤鱼,虾一类的基本都没有。原来二两半的鲫瓜子我一天能逮四五十斤,现在最多逮个五六斤。” 世代居住白洋淀的渔民,对脚下这片湖泊的变化感受深刻。

事实上,人们已经无法想象河北平原上最大的淀泊群——白洋淀最初的模样。

对于白洋淀,最早的史料零星记载,见于三国之后。西晋《魏都斌》中记述了今任丘境内有“掘鲤淀”,北魏《水经注》记载了容城县南即现今的大殷淀、小殷淀,这些都是今日白洋淀。 偌大白洋淀是隋代修筑了“大运河”后,切断了太行山东流的大小河道,运河西部洪水宣泄不畅,溢出河道,南冲北荡,在平原低洼之处形成的。

其它一些史料记载表明,北宋时期是白洋淀的全盛时期,为抵御辽军的入侵,从太宗开始到处“建吁陌,淀淀相通,水水相联纵二十里或四五十里,深一丈或六尺或七尺。

金以后因历代在北京地区建都需要,大肆砍伐山区林木。1000年来植被大量破坏,山区水土严重流失,致使白洋淀的一些淀泊渐渐壅废。

史料记载说,清代围淀造田,更使白洋淀面积急剧缩小。雍正四年至五年共营田70717亩。仅顺治六年至光绪七年的237年,淀区面积缩小了十分之七。白洋淀湖区面积已由历史上一千多平方公里,缩小到目前的366平方公里。

在河北大学生命科学院曹玉萍教授看来,本世纪五十年代,白洋淀上游大修蓄水工程,加之调蓄不当的原因,加速了淀泊的消亡。

人祸

白洋淀的干淀,除了自然气候的变迁外,人为因素占了很大比重。白洋淀的自然蒸发量每年在1000毫米以上,湖面若无自然补给,每天因蒸发降低一厘米左右。根据专家测算,只要两年不补水,白洋淀就会干淀。

上游兴修水库,入淀水道被截流,加上白洋淀地处华北最大的“地下漏斗层”上(据资料显示,目前河北省累计超采地下水已超过50亿立方米,地下渗漏相当厉害),湖面的消亡乃至干淀几呈不可逆转的态势。

一项研究数据表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白洋淀的入淀水量为10亿立方米,到了八十年代仅为2亿立方米左右,其中1983年至1988年连续5年干淀,1997年2004年连续八年干淀,水生生物遭到毁灭性破坏。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白洋淀里还有54种鱼类,1985年至1988年的严重干淀过后,白洋淀里就只剩下24种鱼了。

曹玉萍教授说:“很多决策当时看来是好的,但是经过历史的检验,它就显出问题来了。这个问题不是一天两天显现的,五十年代末期修的水库,七十年代才显现出来。这里面还有天公不作美的问题,当时修这么多水库,是因为雨量很大,为了防洪。可是在那之后,也就1963年发了大水,之后再也没有大的雨水了。”

曹玉萍教授所说大修水库,是指1958年白洋淀上游建立了王快、西大洋等四大水库和90座中小型水库,以蓄水防洪,满足北京、天津等中心城市越来越大的供水需求,并向广大的乡村和中小城镇提供灌溉、生活用水。

而正是这些大型水库的建立,加快了上游水环境的蜕化速度,并人为截断8条入淀河流的汇入,导致了流入白洋淀的水量大大降低。

对干淀的景象,白洋淀老渔民张旗记忆深刻:“1988年白洋淀已基本干涸。水少得可怜,木船要推着走,不然根本走不动。水干的时候还在淀里种了好几年庄稼。最干的时候,淀里挖下去一米多,才能见到点(地下)水。”

当地一些村民回忆说,近十年,由于干旱少雨,白洋淀主要靠上游水库调水济淀。水利部曾先后16次从上游水库调水,1997年以来就补水6次,补水量共计两亿多立方米,即便这样,白洋淀还是数次干淀,水位持续下降,多次处于干淀状态。

安新县水利局局长齐海清说,白洋淀这几年干淀补水,有气候原因,但没有入淀河流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一个北方大湖的消亡与拯救

齐海清说,目前,只有拒马河、府河常年有水进入白洋淀,而府河又是保定市排放污水的一条污水河。代替自然河流的是,白洋淀周围建造了防洪坝,成为了人为的储存洪水和污水湿地水库。

2005年12月26日,保定市环境监测站高级工程师于世繁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证实了以上说法。

于世繁同时认为,地下水超采也加速了白洋淀的萎缩。由于水资源严重短缺,河北省多年用水主要靠超采地下水维持,近年来年平均超采地下水约50亿立方米。地下水超采严重导致了泉水断流、含水层疏干、海咸水入侵、地面沉降等难以逆转的严重后果,形成了可怕的“华北大漏斗”。而正架在大漏斗上面的白洋淀,即使“满负荷”,也难以填满这个缺水窟窿。

危 机

随着生态系统的被破坏,种种问题日渐显现。

一份亚洲开发银行实地调查团对白洋淀综合生态系统管理和项目调查的谅解备忘录,显示了白洋淀从萎缩到衰竭的趋势。

这份备忘录印证了过去五十年来,白洋淀的面积减少了将近一半的说法。备忘录称:白洋淀湖面从50年代的561.6平方公里锐减到今天的366平方公里。湖水的容量也大量减少,整个淀区已经完全干涸,水位持续下降。淀内湖水的富营养化非常严重,湖水水质从三类退化到四类和五类,生物栖息地特别是淀区周围退化造成了生物多样性的减少,现在已经减少为47种水生植物、24种鱼类、190种鸟类和14种野生哺乳动物。

白洋淀的水质变化,首先直接影响了周边曾以打鱼为生的渔民生活。20年间多次干涸、水质变坏的湖水,已经不能提供丰富的鱼类,使得超过一半的白洋淀渔民失去了打鱼的生计。而上游和周边污水的加速度排放,也使曾经清澈的湖水,污染严重。

一些村民向本报记者回忆说,湖水中的重金属、毒素和化学物给当地居民带来了了数种疾病。甚至有村民回忆,前些年当地居民因饮用白洋淀水,征兵时竟无一人能通过身体检查。

保定市环保局副局长赵晋民告诉记者,白洋淀污染最严重的时期在1988年到1992年前后,当时保定市的化纤厂、造纸厂、蓄电池厂和石油化工厂等企业,成为主要的污染源,其城市污水总量已增加至每日25万吨,每日9万吨高浓度污水排入唐河污水库,16吨工业废水、冷却水和生活污水经府河进入白洋淀。

这种状况一直到1998年保定市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才有所缓解。但之前持续几年不加节制的工业生活污水排放,早已使白洋淀变成了一个纳污湖,至今难以彻底改善。

随着水危机不断加剧,黄河以北相当一部分地区农村和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已陷入了靠挤占生态环境用水和大量超采地下水来维持的困境。

地下水的长期超采,已导致一些地区地下水位的大幅下降和地面的沉降、裂缝。天津近年来的地面沉降速度居全球第一;河北平原地区发生的地表裂缝已超过200条。

“华北之肾”将向何处去?

拯救白洋淀的代价—80亿

昂贵的拯救

一方面是水资源紧缺,另一方面是仅有的水成了一洼污水,根本不能用。

1989年和1992年,国务院环资委两次在河北保定召开关于治理白洋淀水域污染的现场办公会,集中处理白洋淀的水污染问题。保定市环保局赵晋民说,1992年到1999年7年间,保定市在财政极为困难的情况下,先后为治理白洋淀污染投入资金总额4亿多元。

但事实表明,污水治理虽能部分缓解白洋淀的水污染,却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水质,也没法增加水源。要想让白洋淀的水活起来,上游必须有充足的来水量,这一方面依赖于天气,另一方面也依赖于上游生态的良性循环。多年来白洋淀上游环境急剧恶化,汇入白洋淀的9条河流基本没有径流。

政府也已经深深意识到生态危机问题的重要性。从1997年到2003年,水利部和河北省不惜代价,先后从上游水库中11次调水9亿多立方米补给白洋淀。

2003年白洋淀所属大清河水系上游各水库基本没有蓄上水,但为避免由于白洋淀干旱带来严重的生态危机,水利部和河北省制定了“引岳济淀”方案,从属于南运河水系的岳城水库经子牙河水系向白洋淀调水。到2004年2月16日完成,用4个多月时间从岳城水库引水4.17亿立方米,使白洋淀水位提高到7.3米左右。

2004年,水利部和河北省共同负担了“引岳济淀”补水工程的总投资2540万元。而此前,河北省先后10次从西大洋、王快等水库上游水库向白洋淀补水,总花费加起来也早已过亿,这次补水量达到1.59亿立方米。

综合治理脱困

“引岳入淀”一定程度缓解了白洋淀水源紧缺。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日益匮乏的水资源已经严重制约了华北地区的经济发展。

为了解决这一生态难题,国家启动了南水北调工程。南水北调中线规划中的确没有向白洋淀补给生态水的计划,但等工程竣工通水后,每年为河北供水30亿立方米,这样就可以置换出一些地下水,来补给白洋淀的生态水。

河北林业大学林学院教授于宗周是上游生态建设的倡导者。他提出:“白洋淀、河北平原、河北山区是一个统一的生态系统,应该从整个面的角度来考虑,要叫白洋淀细水长流,长远之计还是让上游多生出一些水。”于宗周向政府呈现了自己的治理思路:

“有三个环境因素影响上游治理建设,一个是旱,一个是土层薄,第三个是蚀,即水土流失、土壤侵蚀。这样情况下,我们以灌草为主、封山育林,辅助种乔木,来培养乔灌草的植被环境。同时在山里采用河坡沟状梯田等技术,来控制水土流失,调节地下径流和地表径流。这样上游蓄上水,白洋淀的水也就有了。”

在专家们的促动和多年治理白洋淀的经验基础上,政府逐渐意识到,建立长效补水机制,是解决白洋淀问题的根本所在。按照这种思路,一项河北省和保定市制定出台的大型生态环境系统规划——《白洋淀及上游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总体规划》,在2005年10月确定了下来。

规划从2005年到2014年,历时10年时间,投资80.5亿元,实施上游森林植被恢复、供水和水资源治理、解决土壤腐化等26项治理工程,综合治理白洋淀上下游,以彻底改变“华北之肾”白洋淀及其上游脆弱的生态环境。

早在上世纪90年代以来,保定市委、市政府在加强白洋淀上游生态防护林建设的同时,就加大了白洋淀水环境综合治理力度,建成了鲁岗、银定庄两个日处理8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和粉煤灰污水处理厂,关停了市区4家重点工业污染源,取缔关停了白洋淀周边及上游地区“十五小”企业两千多家。

80亿如何筹措

“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了分水岭区发展方式进行区域统一规划和综合治理的迫切需要。”在一份谅解备忘录中,亚行对河北省这项规划如此评价。

这份宏大生态蓝图的目标是:到2010年,使保定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8%,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200平方公里;加强流域内污染源治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比2004年减少17%以上;保定市区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2%以上,县级城镇达到60%;建立白洋淀补水机制,确保白洋淀水位枯水年不低于7.3米。在水位不低于8.4米的情况下,淀内大部分水质达到并好于国家三级水类标准。

保定市发改委副主任曹继东兼任此项目的负责人。2005年12月25日,曹继东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这个规划相当程度上体现了政府治理白洋淀的决心,虽然80亿目前还只是个初步确定的计划,资金如何筹措还是个问题,但是政府给予了相当支持,现已落实了15个亿。

曹继东称,这15个亿的子项目——《白洋淀流域生态环境综合管理和环境保护拟利用亚洲开发银行贷款项目》,包括绿色输水廊道建设、污水处理厂、供水建设等28个具体项目,其中拟利用亚行贷款9600万美元、全球环境基金赠款350万美元。

目前这个项目已经获得国务院批准,列入了国家发改委利用亚洲开发银行贷款2004——2006年备选项目规划。2005年4月保定市专门成立了“利用亚行贷款项目白洋淀流域生态环境和保护项目办公室”,进行亚行项目的工作。

项目官员王昭告诉记者,亚行对此项目相当重视,现在双方正在进行前期洽谈,谈成的可能性很大。2006年2月,亚行将邀请第三方对这个项目开展为期七个月的技术援助,以考察具体项目的可执行性。

80亿规划是宏大的,但能否真正达到目标,却需要一步一步的落实。曹继东坦言这个长达十年的规划执行难度很大,说到关键点,还是资金。他期望能有更多的民间资本参与进来,在污水处理、白洋淀上游植树造林等项目上进行合作,以实现环境与经济效益的共赢。

反思

保定市80亿拯救白洋淀背后,再一次凸显出了这样一个古老的命题:如何平衡生态和发展的天平,寻找可持续发展模式。

白洋淀生态危机中,人为的原因清晰可见:早年大力修建上游水库,增加了上游灌溉、工业和生活用水,却也直接导致了上游生态环境的恶化、下游白洋淀的干淀;扩大的农业、工业活动和加剧的污染,以及在上游地区和淀内有限的固体废弃物和污水处理办法,使白洋淀成为人类污水、污染物的仓库。其中,一半的污染源于上游地区,另一半则来自淀内湿地及周边地区超过20万人的生活和生产活动。

亚洲开发银行在谅解备忘录中评论:正由于经济的增长是当地政府所考虑的首要问题,对环境可持续性的危害就被放在了次要位置。在环境管理方面,规章制度的加强经常要为经济发展让路。这些加剧了公众环保意识缺乏,而且降低了私人团体对保护稀缺水资源和淀区生态环境的积极性。

在白洋淀,随处可以看到往湖中扔弃生活垃圾的现象,渔民们也告诉记者,近些年白洋淀鱼量减少后,部分村民开始采用一种电鱼的方法逮鱼。这些方式对和自己唇齿相依的水环境生态的破坏性,百姓们并没有深刻的认识。

渔民老杨反映:“发展旅游以后,风景区大搞机动船,带来了新的污染。白洋淀现在机动船已经达到2000艘,政府对木船不感兴趣,因为木船的收入少,速度慢,载客少。而机动船速度快,收入高,哪个收入高县里就用哪个。”

采访中记者也了解到,亚行之所以从众多项目中,选择了白洋淀生态治理,正是因为他们觉得白洋淀作为湿地的代表,其生态恶化的全过程,具有相当的典型性。他们相信,通过对白洋淀的治理,能够对全球环境,起到示范作用。

“环境的破坏是不可逆转的,破坏后拯救的代价是昂贵的。”一位专家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如何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中,寻找到最佳的平衡,“白洋淀文本”促醒人们反思。

因为白洋淀水位应达到8.4米才能满足水环境功能区划的要求,但白洋淀水位却长年偏低。为保持淀区一定的水位高程,从2003年开始,我省连续3年从上游水库调水,入淀水量分别为1.16亿立方米、1.6亿立方米和4251万立方米。由于2005年补水量较小,入冬以来持续干旱,死鱼期间水位高程只有7.07米,低于去年同期的7.46米,导致淀区污染3物浓度升高,水质恶化。

如果说水位偏低是天灾,那么大量污水直入淀区则是不折不扣的人祸。

污水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保定市及有关县(市、区)污水处理厂建设严重滞后,大量未经处理的工业和生活污水直接进入白洋淀。据介绍,保定市区每天产生生活和工业污水约25万吨,现仅有两座规模各8万吨的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能力明显不足,每天约9万吨污水未经集中处理,通过府河排入白洋淀。位于白洋淀上游的清苑、满城、蠡县等12个县(市)均未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大量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在非农灌季节和汛期进入白洋淀。
二是满城县造纸工业污水排放量明显增加。近两年,满城县特别是大册营镇造纸业发展失控,全县已有企业156家,污水排放量已增加至每天8万吨,除3万吨经过集中处理,其余5万吨只是经过厂区简单处理即排入漕河。前几年由于沿线农灌和筑坝拦截,污水没有入淀。去年由于排水量不断增加,污水开始进淀,造成入淀污染物总量大幅增加。
据调查造成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一是保定市、及有关县(市)污水处理厂建设严重滞后,大量未经处理的工业和生活污水直接进入白洋淀;二是满城县造纸工业排放量明显增加;三是白洋淀水位长年偏低,且今年补水较晚;四是部分企业环保意识淡薄,存在偷排偷放问题。特别是保定市新市区所辖28家造纸企业有27家外排污水不能实现稳定达标,直到保定市委、市政府采取紧急措施后,才被断电停产。

在新闻发布会上,姬振海局长通报了在事件处理上采取的以下措施:一是加强淀区水质监测工作;二是全面排查污染企业;三是截留府河入淀污水;四是做好受损渔民的稳定工作;五是实施应急补水措施;六是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依法依纪给予新市区副区长李文利行政警告处分;给予新市区环保局局长王义恒行政记过处分,并责令其引咎辞职,两年内不得安排相当职务;给予新市区环保局副局长李洪涛、刘志行政记大过处分,并免去行政职务。依法依纪给予满城县政府副县长刘力雄行政记过处分,免去其政府副县长职务;给予满城县大册营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石国栋行政记大过处分,免去其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职务;给予满城县大册营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刘志军行政降级处分,免去其镇党委委员、副镇长职务;给予满城县环保局长刘春喜行政降级处分,责令其引咎辞职。

就知道这些,都是转载的,需要资料去当地的环保部门,气象部门,档案室去嗖嗖,网上肯定没人有这样的资料,

⑹ 白洋淀污染情有哪些如何有有效治理

白洋淀位于河北省中部平原,是华北地区最大的淡水浅湖型湿地,对维持京津及华北地区的生态环境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白洋淀污染情造成水体污染主要有四方面原因,一是保定市区每天产生的25万吨生活和工业污水中约9万吨污水未经集中处理排入白洋淀。另外,位于白洋淀上游的清苑、满城、蠡县等12个县(市)均未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大量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进入白洋淀。二是满城县特别是大册营镇造纸业发展失控,污水进淀,造成入淀污染物总量大幅增加。三是白洋淀水位长年偏低,且今年补水较晚,导致淀区污染物浓度升高,水质恶化。四是部分工业企业超标排污和保定市银定庄、满城县大册营镇污水处理厂不正常运行,特别是保定市新市区所辖28家造纸企业有27家外排污水不能实现稳定达标。
为深化白洋淀污染治理,我省将采取六项措施,确保淀区水环境安全。
一是建立白洋淀环境保护的协调工作机制。由保定、沧州市政府和省环保局、省农业厅、省水利厅等部门建立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强化责任,形成合力,共同推进白洋淀的水环境质量改善。
二是制定白洋淀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科学评估淀区生态环境现状,明确目标任务,确定具体措施和工程项目,指导淀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白洋淀生态环境全面改善。
三是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加快保定市区城市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和配套管网建设进度,确保年底投入运行。加大对上游县(市)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的督导力度,已经基本建成的要尽快投入运行,开工建设的年底前要试运行,未开工的确保年内开工。
四是提高环境监管能力,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严查企业违法排污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同时,加大环境执法能力建设投入,加快建立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和完备的执法监督体系,实现对排污企业和入淀河流断面的全方位、全天候监控,有力解决企业偷排偷放问题。
五是科学制定补水计划。总结近年来白洋淀水量、水质变化规律,科学制定白洋淀补水计划,落实补水资金,建立补水长效保障机制。
六是加强对淀区养殖业的科学指导。根据白洋淀水环境功能区划,制定合理的养殖方案,规范行为,优化布局,防止类似事件再度发生。

阅读全文

与白洋淀污水治理上市公司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除垢有什么后果 浏览:963
汽车净化滤芯怎么样 浏览:699
超滤膜药洗方法 浏览:773
蒸馏分离酒精和四氯化碳 浏览:516
市政污水主管道漏水怎么处理 浏览:946
桩冠修复好还是树脂补牙好 浏览:791
超滤膜净水器水压 浏览:385
动词填空什么污水 浏览:231
热塑性树脂马桶盖 浏览:134
反渗透设备出水量 浏览:786
怡宝纯净水是过滤水吗 浏览:828
燃气热水器怎样加除垢剂 浏览:540
纯棉布过滤鱼缸绿水 浏览:869
吉林白城污水处理厂联系电话 浏览:791
用过滤的方法净化水三年级 浏览:704
排放废水 浏览:557
污水偏酸会有什么影响 浏览:828
河北江水净化器怎么选 浏览:656
草缸用瀑布过滤器好吗 浏览:615
污水泵两相线怎么接 浏览: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