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污水知识 > 工业废水总磷超标原因

工业废水总磷超标原因

发布时间:2024-06-23 21:19:21

⑴ 如何解决出水总磷超标

总磷超标工程改造解决方案[上]——XX汽车有限公司涂装废水处理工程改造 一. 工程概况XX汽车有限公司涂装废水处理工程,已经于2004年建成并投入正常运行接近两年。在这期间,排放水质各项指标中除了总磷指标为10mg/l稍有超标外,其余各项水质均已优于排放标准。随着新的排放标准的实施和环太湖流域对于水体富营养化问题日益严重,当地环保部门要求其排入城市下水道的总磷指标为4mg/l。因此,该工程尚需对废水处理工程进行技术改造,对总磷作专项处理,使之达到排放标准。二. 现有废水处理工艺技术分析现有废水处理采用了“气浮——好氧曝气——沉淀——砂、炭过滤” 的骨干工艺,技术路线可行且比较完善,所以才会使处理出水除了总磷以外的其余各项水质均已优于排放标准而得以达标排放。但是,对现有工艺流程作具体分析后发现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忽略了磷的处理难度,没有对磷作为重点处理对象,在工艺中采取必要和确切有效的处理过程、措施以及工程保障设施,由此便导致了处理出水总磷超标的结果。仔细分析现有工艺对于磷的单项处理,发现存在如下几个不足之处:其一,气浮分离前面的PH值调节过程有所欠妥。涂装废水的PH值通常都是偏酸性,而除磷过程则需要偏碱性,但是现有工艺流程却将加酸反应设置在PH调节的前端;而在气浮出水进入曝气池的中间却没有采取PH值的调节措施,而曝气生化过程的PH值必须是中性水质,这就限制了前级PH调节过程必须保证将废水调节成中性水质,这样一来,就限制了絮凝剂对磷的捕集作用,使得前级高浓度磷的去除大打折扣,只能依赖后级来去除。其二,对于低浓度的磷,生物处理是十分有效的手段。但是在紧接着的后级生物处理系统中,偏偏采用了仅仅是单纯的好氧曝气系统,而单纯的好氧曝气生化过程是除不了磷的。那么,整个除磷的压力也就自然地指望最后的终端处理设施——活性炭吸附来保证了。其三,对于低浓度的磷,活性炭吸附处理是可以作为最终保障措施来将其大部分吸附掉。但是在活性炭的吸附一是受到吸附容量的限制,二是活性炭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必须保证其表面清洁,不受任何污染,才能确保活性炭的微孔具备吸附能力和保持其活性。可是,现有工艺中除了在活性炭吸附的前级设置了一台石英砂过滤器以外,再也没有其他辅助措施可以确保活性炭免受污染长期保持其活性。其实,这台石英砂过滤器自身都在严重污染中,为什么呢?我们知道,石英砂过滤器和活性炭吸附过滤器在清水处理中是一对很好的搭档,这是因为,清水中没有有机物呀!而现在这样一对好搭档所要处理的对象却是污水——含有相当浓度的有机物的污水,这些有机物在通过石英砂和活性炭的过程中势必会在这些颗粒物料的表面结成厚厚的生物膜,这些生物膜又跟截留的悬浮物——污泥一起形成黏泥,一旦结成黏泥反冲洗根本洗不干净,从而使活性炭丧失吸附能力、石英砂过滤效率下降;有机物浓度低的话,也许两个月之内还行,有机物浓度高的话,不到一个月就失效,这样一对好搭档就只能成为摆设啦。三. 解决方案 通过前面对于现有工艺流程的仔细分析,我们找出了三个症结,原因找到了,事情也就好办了,我们只要对症下药,把这几个问题解决了,就可以确保把总磷指标降下来,保证使处理出水全面达标排放。1、 调整加酸反应过程在工艺流程中的位置将现有工艺流程中加酸反应装置调整到气浮出水之后,生物处理系统之前,改变废水絮凝反应的PH值的条件,让絮凝反应过程在偏碱性水质中完成,把加酸反应作为废水进入生物处理系统之前的PH值的回调措施,确保大部分磷去除在废水进入生物处理系统之前。2、 改单纯的好氧曝气过程为生物除磷系统将现有工艺流程中的单一曝气池改建为“A/O”生物除磷系统,即“厌氧——好氧”生物处理过程。且须将现有曝气池作大幅度的改建,改建成为“厌氧——高负荷曝气——沉淀——低负荷延时曝气”等四格池体、分为两个生物处理阶段四个生物处理过程,保证以最高效率去除残留的磷;使后面的斜管沉淀池出水中的总磷指标就能达到排放要求。3、 改建工艺流程末端设施作为工艺流程末端的保障措施,以便无论在任何非常情况下都能保证处理出水的各项指标满足排放标准的要求,必须加强石英砂过滤器和活性炭吸附装置对于磷的有效去除作用。因此,就要增加抑制砂过滤和活性炭中生物膜形成的工艺装置,更新石英砂和活性炭滤料;并且还应增加石英砂过滤器和活性炭吸附装置的备用系统,这是因为:①石英砂过滤器和活性炭吸附装置在反冲洗过程中不可中断废水处理;②石英砂过滤器和活性炭吸附装置需要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更换滤料,在此期间也不可中断废水处理。所以石英砂过滤器和活性炭吸附装置需要作一备一用的工艺配置。四. 技术改造说明 技术改造后的工艺流程如下图:[工艺流程图略]1、 改造技术说明1.磷的存在与去除 1.1磷的存在形式 涂装废水所存在的含磷物质基本上都是不同形式的磷酸盐。根据物理特性可将污水中磷酸盐类物质分成溶解性和非溶解性;根据化学特性,则可分为正磷酸盐、聚合磷酸盐和有机磷酸盐。 磷元素在生物化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所有的微生物都含有相当数量的磷,活性污泥微生物也不例外,磷是微生物细胞的重要组分。 在常规二级生物处理系统中,污水中微生物降解过程伴随着微生物菌体的合成,磷作为微生物正常生长所需要的元素也成为生物污泥的组分。由于进入剩余污泥的总磷是逐渐增大,因而也使出水的磷浓度明显降低。 1.2污水除磷方式 所有污水除磷方法都包含两个必要的过程,首先将溶解性含磷物质转化成不溶性的悬浮性状态,然后通过悬浮固体的去除将磷从污水中除去。在这些含磷固体的物理去除中为了避免磷又回流到污水处理的其它工段内,必须控制磷的再次溶解和释放,而采用投加化学药剂去除磷大多数情况下都与生物处理相结合,纯化学处理的情况很少。 生物处理是通过生物作用,尤其是微生物的作用完成有机物的分解和生物体的合成,将有机污染物转为成无害的气体产物(CO2)、液体产物(H2O)以及富含有机物的固体产物(生物污泥),多余的生物污泥在沉淀池中经沉淀固液分离,从净化后的水中除去。 近年来,在工艺选择上采用了污泥浓缩脱水一体化,剩余活性污泥内含有大量的磷而滤液中含磷较少,将剩余活性污泥在吸收聚磷状态下进行脱水。污泥厌氧消化池不排上清液,通过污泥消化工艺的限磷措施,减少了厂内污水、废水的含磷负荷。但同时也提高了污泥中磷的含量,作为农肥含磷的提高增加了肥效,但就像污泥中重金属含量一样,由于其长期的富集,势必造成磷含量超过国家农肥标准,这将直接影响到污泥作为农肥的利用。因此对污泥的再利用和采用较好的处置方法,也值得我们再进一步去探讨。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上游水排放应对磷加以控制,污水厂的进水不能无限地接纳磷,污水厂不论是采用生物处理或是化学处理方法去除磷,其污水中磷的总量应控制在6mg/l,甚至在5mg/l以下为佳,所以当地环保部门要求本工程对外排放的总磷必须低于等于4mg/l是有科学依据的。 由此可见,城市污水处理工艺仅仅是通过生物降解转化作用和固液分离,在使污水得到净化的同时将磷酸盐富集到污泥中。 大量的试验数据说明,在污水中可溶性和不溶性存在的磷酸盐通过固液分离得以从污水中沉淀并被排放去除。而仍有一大部分可溶性磷酸盐和极少部分的不溶性磷酸盐存在于污水中,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地说,对于磷酸盐的最终去除只能依靠固液分离通过污泥排放来实现。

⑵ 屠宰废水氨氮总氮总磷超标高如何处理

关于屠宰废水的特质:
1、水质、水量随时间变化大。产生的废水量随季节和日专、时变化幅度很大,且屠宰属多为一班制生产,白天流量大,浓度高,夜间流量小,浓度低。

2、有机物含量高,可生化性好,固体悬浮物含量高。废水中含有大量血污、油污、肉屑、内脏污物及未消化食物等,且带有血红色和血腥味。
屠宰废水有血水,大多数出水颜色都不会很清澈。一般前端都会进行混凝沉淀预处理,生化段有足够的停留时间,大多数也使用活性污泥法解决。一个是活性污泥具有一定的吸附作用,出水颜色会好些,再次总磷也得以更好的用活性污泥处理掉。

⑶ 总磷超标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

一、电镀废水总磷超标。

电镀废水中的磷比较特殊,与一般总磷不同,电镀废水中的磷一般是次亚磷,对于次亚磷废水,不能使用传统的除磷剂处理,比较有效的办法是使用次亚磷去除剂进行处理,通过催化剂进行催化,次亚磷去除剂能够与次亚磷结合,形成均相共沉淀。

部分污水处理厂总磷处理采用生物法,生物除磷中通过聚磷菌在厌氧状态下释放磷,在好氧状态下过量地摄取磷。经过排放富磷剩余污泥而除磷,导致出水总磷超标。

二、生活污水总磷超标。

生活污水中的磷多为有机磷,对于有机磷而言,最有效而又省成本的方式是生化处理,现在很多的大型生活污水处理厂都有几个生化池进行处理,可以降解COD、总磷、总氮等指标。

对于总磷而言,因为生化处理能够把部分有机磷转化为正磷,在生化以后,往往还要继续进行化学处理,在废水中添加铁系除磷剂或者钙系除磷剂进行处理。

现有废水处理工艺技术分析现有废水处理采用了“气浮——好氧曝气——沉淀——砂、炭过滤”的骨干工艺,技术路线可行且比较完善,所以才会使处理出水除了总磷以外的其余各项水质均已优于排放标准而得以达标排放。

三、磷化废水总磷超标。

磷化废水一般是指阳极氧化废水、工业含磷废水、磷酸废水等,这些废水中的磷一般是正磷酸盐,对于这类磷,一般采用传统除磷剂进行处理。

例如,对于磷浓度比较高的阳极氧化废水,可以加入石灰处理,对于磷浓度比较低的工业废水,可以加入铁系除磷剂进行沉淀处理。

是活性炭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必须保证其表面清洁,不受任何污染,才能确保活性炭的微孔具备吸附能力和保持其活性。可是,现有工艺中除了在活性炭吸附的前级设置了一台石英砂过滤器以外,再也没有其他辅助措施可以确保活性炭免受污染长期保持其活性。

四、化肥厂农药含磷废水。

化肥厂或者农药废水一般是有机磷废水,对于这类有机磷废水,采用两种工艺进行处理,氧化处理或者生化处理,氧化办法处理废水是把有机磷氧化为正磷,而后加入正磷去除剂处理,生化法处理类似,也是先把有机磷氧化为正磷,而后对正磷进行处理。

这两种工艺对于化肥厂农药废水都比较实用,如果水量比较大,建议用生化法,水量比较小,可以使用氧化除磷剂进行后处理。

五、

总磷处理解决方案:

(有机磷)特种磷处理设备SPI-IE是针对总磷超标废水研发的新型化学除磷设备,专门解决各类工业含磷废水,如有机磷废水、次亚磷废水、含膦农药废水、含磷阻燃剂废水等,主要针对解决有机磷废水等水量大、难处理的问题,可广泛应用于化学镀、农药、化工等行业。

注意事项:

特种磷处理设备SPI-IE是针对总磷超标废水研发的新型化学除磷设备,专门解决各类工业含磷废水。

⑷ 公司生活污水氨氮、总磷 总量超标,请问是什么引起 有什么方法可降低急~~

肯定有,你原来没上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吗?还是处理了不行?没有的话肯定是要装一套系统的,去污水宝问问吧,他们那专业的环保公司挺多的,还可以就近选择,方案,报价都自己比较下再决定

⑸ 废水处理总磷超标是具体什么原因造成的怎么处理

废水总磷超标首先要明白是什么类型的水,因为污水中的磷主要来自生活污水中的含磷有机物、合成洗涤剂、工业废液、化肥农药以及各类动物的排泄物。如果没有对总磷处理,排放到江河流域中,会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废水中总磷超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煤化工废水磷超标
煤化工废水中的磷主要来自于原料煤和水处理药剂的带入,一一般煤炭中的有机磷含量很低,主要是无机磷,但由于原料煤用量巨大,远远超过水处理药剂带入的磷,最终会导致总磷超标,而无机磷超标投加除磷剂即可解决。
二、生活污水磷超标
生活污水中的磷来源广泛,种类复杂,其中的合成洗涤剂、含磷洗衣粉、人类排泄物、废弃食物中都含有大量的磷。现在的生活污水排放量越来越大,是导致生活污水磷超标的主要原因。目前,对生活污水的总磷去除方法有生物除磷法和化学除磷法。
三、化学镀镍废水磷超标
化学镀镍是用还原剂把溶液中的镍离子还原沉积在金属表面,而这种工艺常用的还原剂是次磷酸钠,这种工艺最终会导致废水中的次亚磷超标,这种磷的去除方法比较特殊,引起不能与传统除磷剂发生反应,从而无法去除。对于次亚磷废水,比较有效的办法是使用HMC-P3次亚磷去除剂进行处理,通过催化剂进行催化,次亚磷去除剂能够与次亚磷结合,形成均相共沉淀。
四、磷化工废水磷超标
无机磷化工废水中含有一定量磷、氟、砷等杂质,其对环境影响较大,必须严格控制后达标排放。这也是磷化工生产企业废水处理最困难的地方。无机磷化工废水的处理一般要投加如铁盐、铝盐、钙盐等金属沉淀剂去除。

⑹ 工业废水总磷超标怎么办

呵呵,废水小专家又来了,我试过很多这方面的药剂。
要辨别是什么工业废水,判版断一下其中的磷是次磷权、正磷还是有机磷
1. 如果是磷化废水,一般是正磷,里面直接加石灰就能搞定;或者加一些其他的特效除磷剂,如铝盐等
2. 如果是电镀废水,线路板废水,加石灰不行;可以加次磷去除剂,湛清环保的药剂还可以,现在市场上环保公司很少有这方面的技术
3. 如果是有机磷化废水,用生化池就可以解决,或者次磷去除剂去解决也可以
希望能帮助你!采纳哦!

⑺ 污水处理总磷用什么方法

提到“总磷”,相信很多人都感到很陌生,其实这是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事物,磷来源于磷矿石,通过化肥、农作物、人和动物传播,终经填埋处理回到土壤中。如果水中的磷含量过高,会对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影响。
磷是一种的资源,如果不对磷进行回收,百年之后将会影响到人类正常的生产和生活。污水中的磷主要来自生活污水中的含磷有机物、合成洗涤剂、工业废液、化肥农药以及各类动物的排泄物。如污水没有完全处理,磷还会流失到江河湖海中,造成这些水体的富营养化。
总磷处理方法:
1、磷处理方法一般是化学除磷法和生物除磷法两种。化学法除正磷,往里投加铝盐、钙盐、铁盐等无机盐除磷剂即可;还有一种化学法除化学镍废水次亚磷,传统的除磷剂无法与之形成沉淀,因此通常使用HMC-P3次亚磷去除剂,通过均相共沉淀技术,能够直接与次亚磷反应去除。
2、生物法除磷是指好氧型细菌在一定条件下会对有机磷或者偏磷进行硝化分解,一部分磷会被微生物吸收,从而变为微生物污泥,另外一部分磷会被分解转化为为正磷小分子,在后续处理中,还要继续通过化学法将正磷小分子沉淀。
3、生物+化学法除磷,化学法除磷只能除去无机磷,对于有机磷或者多聚磷酸往往效果很差,而生物除磷却刚好相反,能够处理有机磷。因此在不少废水处理现场,往往采用生物+化学除磷的办法,先通过生物除磷将有机磷分解为正磷分子,再通过除磷剂化学沉淀法将磷去除。

⑻ 污水中的磷是怎么回事

电镀废水、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中均含有磷,处理方法却不同,本篇介绍不同含磷废水超标的解决办法,稳定达标在0.5mg/L以下,国家表三标准。解决废水总磷超标的问题一、电镀废水总磷超标电镀废水中的磷比较特殊,与一般总磷不同,电镀废水中的磷一般是次亚磷,对于次亚磷废水,不能使用传统的除磷剂处理,比较有效的办法是使用次亚磷去除剂进行处理,通过催化剂进行催化,次亚磷去除剂能够与次亚磷结合,形成均相共沉淀。对于一些电镀厂、电子厂、线路板厂,由于牵涉到化学镀镍工艺,在原水中存在次磷酸钠作为还原剂,因此废水中多存在磷超标问题。二、生活污水总磷超标生活污水中的磷多为有机磷,对于有机磷而 言,最有效而又省成本的方式是生化处理,现在很多的大型生活污水处理厂都有几个生化池进行处理,可以降解COD、总磷、总氮等指标。对于总磷而言,因为生 化处理能够把部分有机磷转化为正磷,在生化以后,往往还要继续进行化学处理,在废水中添加铁系除磷剂或者钙系除磷剂进行处理。三、磷化废水总磷超标磷化废水一般是指阳极氧化废水、工业含磷废水、磷酸废水等,这些废水中的磷一般是正磷酸盐,对于这类磷,一般采用传统除磷剂进行处理,例如,对于磷浓度比较高的阳极氧化废水,可以加入石灰处理,对于磷浓度比较低的工业废水,可以加入铁系除磷剂进行沉淀处理。四、化肥厂农药含磷废水化肥厂或者农药废水一般是有机磷废水,对于这类有机磷废水,采用两种工艺进行处理,氧化处理或者生化处理,氧化办法处理废水是把有机磷氧化为正磷,而后加 入正磷去除剂处理,生化法处理类似,也是先把有机磷氧化为正磷,而后对正磷进行处理。这两种工艺对于化肥厂农药废水都比较实用,如果水量比较大,建议用生 化法,水量比较小,可以使用氧化除磷剂进行后处理。

⑼ COD、氨氮处理效果差都是什么原因(TP处理效果差的原因)

一、COD处理效果差

影响COD处理效果的因素主要有:

1、营养物

一般污水中的氮磷等营养元素都能够满足微生物需要,且过剩很多。但工业废水所占比例较大时,应注意核算碳、氮、磷的比例是否满足100:5:1。如果污水中缺氮,通常可投加铵盐。如果污水中缺磷,通常可投加磷酸或磷酸盐。

2、pH

污水的pH值是呈中性,一般为6.5~7.5。pH值的微小降低可能是由于污水输送管道中的厌氧发酵。雨季时较大的pH降低往往是城市酸雨造成的,这种情况在合流制系统中尤为突出。pH的突然大幅度变化,不论是升高还是降低,通常都是由工业废水的大量排入造成的。调节污水pH值,通常是投加氢氧化钠或硫酸,但这将大大增加污水处理成本。

3、油脂

当污水中油类物质含量较高时,会使曝气设备的曝气效率降低,如不增加曝气量就会使处理效率降低,但增加曝气量势必增加污水处理成本。另外,污水中较高的油脂含量还会降低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严重时会成为污泥膨胀的原因,导致出水SS超标。对油类物质含量较高的进水,需要在预处理段增加除油装置。

4、温度

温度对活性污泥工艺的影响是很广泛的。首先,温度会影响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活性,在冬季温度较低时,如不采取调控措施,处理效果会下降。其次,温度会影响二沉池的分离性能,例如温度变化会使沉淀池产生异重流,导致短流;温度降低会使活性污泥由于粘度增大而降低沉降性能;温度变化会影响曝气系统的效率,夏季温度升高时,会由于溶解氧饱和浓度的降低,而使充氧困难,导致曝气效率的下降,并会使空气密度降低,若要保证供气量不变,则必须增大供气量。

二、氨氮处理效果差

污水中氨氮的去除主要是在传统活性污泥法工艺基础上采用硝化工艺,即采用延时曝气,降低系统负荷。

影响氨氮处理效果的原因涉及许多方面,主要有:

1、污泥负荷与污泥龄

生物硝化属低负荷工艺,F/M一般在0.05~0.15kgBOD/kgMLVSS·d。负荷越低,硝化进行得越充分,NH3-N向NO3--N转化的效率就越高。与低负荷相对应,生物硝化系统的SRT一般较长,因为硝化细菌世代周期较长,若生物系统的污泥停留时间过短,即SRT过短,污泥浓度较低时,硝化细菌就培养不起来,也就得不到硝化效果。SRT控制在多少,取决于温度等因素。对于以脱氮为主要目的生物系统,通常SRT可取11~23d。

2、回流比

生物硝化系统的回流比一般较传统活性污泥工艺大,主要是因为生物硝化系统的活性污泥混合液中已含有大量的硝酸盐,若回流比太小,活性污泥在二沉池的停留时间就较长,容易产生反硝化,导致污泥上浮。通常回流比控制在50~100%。

3、水力停留时间

生物硝化曝气池的水力停留时间也较活性污泥工艺长,至少应在8h以上。这主要是因为硝化速率较有机污染物的去除率低得多,因而需要更长的反应时间。

4、BOD5/TKN

TKN系指水中有机氮与氨氮之和,入流污水中BOD5/TKN是影响硝化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BOD5/TKN越大,活性污泥中硝化细菌所占的比例越小,硝化速率就越小,在同样运行条件下硝化效率就越低;反之,BOD5/TKN越小,硝化效率越高。很多污水处理厂的运行实践发现,BOD5/TKN值最佳范围为2~3左右。

5、硝化速率

生物硝化系统一个专门的工艺参数是硝化速率,系指单位重量的活性污泥每天转化的氨氮量。硝化速率的大小取决于活性污泥中硝化细菌所占的比例,温度等很多因素,典型值为0.02gNH3-N/gMLVSS×d。

6、溶解氧

硝化细菌为专性好氧菌,无氧时即停止生命活动,且硝化细菌的摄氧速率较分解有机物的细菌低得多,如果不保持充足的氧量,硝化细菌将“争夺”不到所需要的氧。因此,需保持生物池好氧区的溶解氧在2mg/L以上,特殊情况下溶解氧含量还需提高。

7、温度

硝化细菌对温度的变化也很敏感,当污水温度低于15℃时,硝化速率会明显下降,当污水温度低于5℃时,其生理活动会完全停止。因此,冬季时污水处理厂特别是北方地区的污水处理厂出水氨氮超标的现象较为明显。

8、pH

硝化细菌对pH反应很敏感,在pH为8~9的范围内,其生物活性最强,当pH<6.0或>9.6时,硝化菌的生物活性将受到抑制并趋于停止。因此,应尽量控制生物硝化系统的混合液pH大于7.0。

三、TP处理效果差

生物除磷中通过聚磷菌在厌氧状态下释放磷,在好氧状态下过量地摄取磷。经过排放富磷剩余污泥而除磷!

影响总磷处理效果的原因涉及许多方面,主要有:

1、温度

温度对除磷效果的影响不如对生物脱氮过程的影响那么明显,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变化不是十分大时,生物除磷都能成功运行。试验表明,生物除磷的温度宜大于10℃,因为聚磷菌在低温时生长速度会减慢。

2、pH值

当PH在6.5—8.0时,聚磷微生物的含磷量和吸磷率保持稳定,当PH值低于6.5时,吸磷率急剧下降。当ph值突然降低,无论在好氧区还是厌氧区,磷的浓度都急剧上升,PH降低的幅度越大释放量越大,说明ph降低引起的磷释放不是聚磷菌本身对ph变化的生理生化反应,而是一种纯化学的“酸溶”效应,而是ph下降引起的厌氧释放量越大,则好氧吸磷能力越低,这说明ph下降引起的释放量是破坏性的,无效的。ph升高时则出现磷的轻微吸收。

3、溶解氧

每毫克分子氧可消耗易生物降解的COD1.14mg,致使聚磷生物的生长受到抑制,难以达到预计的除磷效果。厌氧区要保持较低的溶解氧值以更利于厌氧菌的发酵产酸,进而使聚磷菌更好的释磷,另外,较少的溶解氧更有利予减少易降解有机质的消耗,进而使聚磷菌合成更多的PHB。

而在好氧区需要较多的溶解氧,以更利于聚磷菌分解储存的PHB类物质获得能量来吸收污水中的溶解性磷酸盐合成细胞聚磷。厌氧区的DO控制在0.3mg/l以下,好氧区DO控制在2mg/l以上,方可确保厌氧释磷好氧吸磷的顺利进行。

4、厌氧池硝态氮

厌氧区硝态氮存在消耗有机基质而抑制PAO对磷的释放,从而影响在好氧条件下聚磷菌对磷的吸收。另一方面,硝态氮的存在会被气单胞菌属利用作为电子受体进行反硝化,从而影响其以发酵中间产物作为电子受体进行发酵产酸,从而抑制PAO的释磷和摄磷能力及PHB的合成能力。每毫克硝酸盐氮可消耗易生物降解的COD2.86mg,致使厌氧释磷受到抑制,一般控制在1.5mg/l以下。

5、泥龄

由于生物除磷系统主要通过排出剩余污泥实现除磷,因此剩余污泥量的多少决定系统的除磷效果,而泥龄长短对剩余污泥的排放量和污泥对磷的摄取作用有直接的影响。污泥龄越小,除磷效果越佳。这是因为降低污泥龄,可增加剩余污泥的排放量及系统中的除磷量,从而削减二沉池出水中磷的含量。但对于同时除磷脱氮的生物处理工艺而言,为了满足硝化和反硝化细菌的生长要求,污泥龄往往控制得较大,这是除磷效果难以令人满意的原因。一般以除磷为目的的生物处理系统的泥龄控制在3.5~7d。

6、COD/TP

污水生物除磷工艺中,厌氧段有机基质的种类、含量及微生物所需营养物质与污水中含磷的比值是影响除磷效果的重要因素。不同的有机物为基质时,磷的厌氧释放和好氧摄取效果是不同的。分子量较小的易降解有机物(如挥发性脂肪酸类等)容易被聚磷菌利用,将其体内储存的多聚磷酸盐分解释放出磷,诱导磷释放的能力较强,而高分子难降解有机物诱导聚磷菌释磷能力就较差。厌氧阶段磷的释放越充分,好氧阶段磷的摄取量就越大。另外,聚磷菌在厌氧阶段释磷所产生的能量,主要用于其吸收低分子有机基质以作为厌氧条件下生存的基础。因此,进水中是否含有足够的有机质,是关系到聚磷菌能否在厌氧条件下顺利生存的重要因素。一般认为,进水中COD/TP要大于15,才能保证聚磷菌有足够的基质,从而获得理想的除磷效果。

7、RBCOD(易降解COD)

研究表明,当以乙酸、丙酸和甲酸等易降解碳源作为释磷基质时,磷的释放速率较大,其释放速率与基质的浓度无关,仅与活性污泥的浓度和微生物的组成有关,该类基质导致的磷的释放可用零级反应方程式表示。而其他类有机物要被聚磷菌利用,必须转化成此类小分子的易降解碳源,聚磷菌才能利用其代谢。

8、糖原

糖原是由多个葡萄糖组成的带分枝的大分子多糖,是胞内糖的贮存形式。如上图所示聚磷菌中糖原在好氧环境下形成,储存能量在厌氧环境下代谢形成为PHAs的合成的原料NADH并为聚磷菌代谢提供能量。所以在延迟曝气或者过氧化的情况下,除磷效果会很差,因为过量曝气会在好氧环境下消耗一部分聚磷菌体内的糖原,导致厌氧时形成PHAs的原料NADH的不足。

9、HRT

对于运行良好的城市污水生物脱氮除磷系统来说,一般释磷和吸磷分别需要1.5~2.5小时和2.0~3.0小时。总体来看,似乎释磷过程更为重要一些,因此,我们对污水在厌氧段的停留时间更为关注,厌氧段的HRT太短,将不能保证磷的有效释放,而且污泥中的兼性酸化菌不能充分地将污水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可供聚磷菌摄取的低级脂肪酸,也会影响磷的释放;HRT太长,也没有必要,既增加基建投资和运行费用,还可能产生一些副作用。总之,释磷和吸磷是相互关联的两个过程,聚磷菌只有经过充分的厌氧释磷才能在好氧段更好地吸磷,也只有吸磷良好的聚磷菌才会在厌氧段超量地释磷,调控得当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我厂在实际运行中摸索得到的数据是:厌氧段HRT为1小时15分~1小时45分,好氧段HRT为2小时~3小时10分较为合适。

10、回流比(R)

A/O工艺保证除磷效果的极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使系统污泥在曝气池中“携带”足够的溶解氧进入二沉池,其目的就是为了防止污泥在二沉池中因厌氧而释放磷,但如果不能快速排泥,二沉池内泥层太厚,再高的DO也无法保证污泥不厌氧释磷,因此,A/O系统的回流比不宜太低,应保持足够的回流比,尽快将二沉池内的污泥排出。但过高的回流比会增加回流系统和曝气系统的能源消耗,且会缩短污泥在曝气池内的实际停留时间,影响BOD5和P的去除效果。如何在保证快速排泥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回流比,需在实际运行中反复摸索。一般认为,R在50~70%的范围内即可。

阅读全文

与工业废水总磷超标原因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实验室蒸馏水要多久 浏览:548
废水cod不合格怎么办 浏览:2
天津石化污水排到天津港 浏览:497
蓝钻硅内胆热水器能用柠萌酸除垢吗 浏览:563
热水瓶的水垢怎么处理 浏览:537
夏普空气净化器怎么样了 浏览:812
什么叫用安装承诺金兑换滤芯 浏览:741
小合台污水处理站 浏览:652
污水管坡度最大值多少 浏览:727
喷涂机粘了树脂怎么办 浏览:858
污水过后家里如何消毒 浏览:884
水瓶边缘水垢清洁小妙招 浏览:871
制作假山用什么树脂 浏览:777
农村生活污水每天排放量 浏览:132
日本爱情动漫电影推荐40部 浏览:713
净水机换芯后如何更换 浏览:780
纯净水多少纳米 浏览:48
循环冷却水除垢配比 浏览:492
我们总是喜欢用反话来掩饰内心的百转千回 浏览:738
瑞纳波箱油滤吗 浏览: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