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污水知识 > 当量定量计算废水中和

当量定量计算废水中和

发布时间:2024-06-21 03:58:08

① 地下水质的综合指标

在水质分析中,除了测定单个组分的含量外,往往还要测定地下水的一些综合性指标,或者根据单项指标的分析结果对地下水质的某些综合指标进行计算。这些综合指标不仅可以反映水的某些方面的性质,更多的则是反映了地下水质的综合性质,现分别对其阐述如下:

(1)pH值:pH值取决于水中所含H+的多少,H+含量愈高,pH值愈低。pH值是衡量水溶液酸碱性质的一个综合性物理化学指标,它对化学元素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式及地下水与围岩的相互作用有着重要的影响。水溶液的pH值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主要包括溶液的化学成分、温度、压力(特别是CO2和H2S等气体的分压)等。在水文地球化学研究中,为了对水-岩相互作用的性质作出准确的评价,同时也为了加深对一些水文地球化学作用的理解,常需要对水溶液pH值的影响因素及其变化进行深入研究。

天然水的pH值一般在7.2~8.5之间,当pH值过高或过低时,则表示水有可能受到了污染。地表水被有机物污染时,由于有机物被氧化可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可使水的pH值大大地降低。被工业废水污染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其pH值也可发生明显而较大的变化。

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饮用水的pH值应在6.5~8.5之间,pH值在此范围之内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如水的pH值过高,将会导致水中溶解盐类的析出,使水的感官形状恶化,而且还会降低氯化消毒的效果。当水的pH值过低时,则使水有较强的腐蚀作用,增强了水对金属(铁、铅、铝等)的溶解。

(2)氧化还原电位(Eh):氧化还原电位是表征水体氧化还原状态的一个综合性物理化学指标,其单位为V或mV。天然水体中的气体、无机物、有机物和微生物共同组成了一个复杂的氧化还原动平衡体系,氧化还原电位即是这种作用的表现和结果。水体的氧化还原条件对元素在其中的存在形态以及元素的迁移、富集和分散有巨大的影响,有一些元素在氧化环境中有较强的迁移能力,而另外一些元素则在还原条件下的水体中更容易迁移。水体的氧化还原电位对环境因素的变化很敏感,温度、pH值以及溶解气体含量的变化都会对其造成很大影响。因此,Eh值一般都是在现场使用铂电极进行测定的。

(3)总溶解固体(TDS):总溶解固体是指水中溶解组分的总量,它包括了水中的离子、分子及络合物,但不包括悬浮物和气体。总溶解固体可通过在105~110℃下把水蒸干,对所得到的干涸残余物的总量进行称重而得到,其单位为mg/L或g/L。总溶解固体常被记为TDS,表示Total Dissolved Solids。TDS除了可直接测定外,也可根据水质分析结果进行计算,方法是把所有溶解组分(溶解气体除外)的浓度加起来再减去浓度二分之一。这里之所以要减去浓度的二分之一是因为在水样蒸干的过程中,约有一半的转化成了CO2气体而散失掉了,其反应如下(以CaCO3的沉淀为例):

水文地球化学

除了外,硝酸、硼酸、有机物等也可能损失一部分,当pH值较低时,其损失量更大一些。与此相反,可能有部分结晶水(如石膏,CaSO4·H2O)和吸着水保留在干涸残余物里。因此TDS的实测值与计算值常常有一些微小的差别。此外,国内外测定TDS时的蒸干温度有时也不一致,这样也会引起测定结果的偏差。

矿化度是我国学者过去常用的术语,其含义与总溶解固体相同。矿化度的概念来源于前苏联,其他国家的文献中几乎没有出现过,近些年来我国供水、环境等一些部门也已改用总溶解固体一词,如在我国新颁布的地下水水质标准中就是如此。

(4)含盐量:含盐量是指水中各组分的总量,其常用的单位是mg/L或g/L。该指标是计算值,它与总溶解固体的区别在于无需减去浓度的二分之一。含盐量在灌溉水质的评价以及河流向海洋输送风化产物的计算中经常用到。在海洋水化学研究中,常用含盐度代替含盐量,含盐度的含义是海水中所有组分的含量占水的重量的千分数,以‰表示。

(5)硬度:水的硬度反映了水中多价金属离子含量的总和,这些离子包括了Ca2+、Mg2+、Sr2+、Fe2+、Fe3+、Al3+、Mn2+、Ba2+等。与Ca2+和Mg2+相比,其他多价金属离子在天然水中的含量一般很少,因此天然水的硬度主要是由Ca2+、Mg2+引起的。硬度通常以CaCO3的mg/L数来表示,其数值等于水中所有多价离子毫克当量浓度的总和乘以50(CaCO3的当量),除此之外,硬度常用的表示方法还有德国度、法国度和英国度等,1德国度=17.8 mg/L(CaCO3),1法国度=10 mg/L(CaCO3),1英国度=14.3 mg/L(CaCO3)。过去,我国一直用德国度来表示水的硬度,由于德国度是非法定计量单位,近年来许多部门已改用CaCO3的mg/L来表示硬度。

根据水的硬度可将其划分为极软水、软水、微硬水、硬水和极硬水。具体见表1-3-1。

表1-3-1 水按硬度的分类

水的硬度随着地区的不同通常有很大的变化,一般情况下地表水的硬度要小于地下水的硬度。地下水的硬度往往反映了它所接触的地层岩性的性质,当表土层较厚且有石灰岩存在时,水的硬度一般较大,而软水则一般出现在表土层较薄且石灰岩稀少或不存在的地方。

硬度可分为总硬度、碳酸盐硬度和非碳酸盐硬度。总硬度即是以CaCO3的mg/L数表示的水中多价金属离子的总和,也就是前面我们所说的硬度。碳酸盐硬度是指可与水中的结合的硬度,当水中有足够的可供结合时,碳酸盐硬度就等于总硬度;当水中的和不足时,碳酸盐硬度就等于与的毫克当量数之和乘以50,也就是以CaCO3的mg/L数表示的水中的总量。碳酸盐硬度通常被称为暂时硬度,因为这部分硬度可与水中的结合,当水被煮沸时即可形成CaCO3沉淀而被除去。总硬度与碳酸盐硬度之差被称为非碳酸盐硬度或永久硬度,它指的是与水中Cl-、等结合的多价金属阳离子的总量,水煮沸后不能被除去。

水的硬度对日常生活和工业用水都有一定的影响。如硬水可以与肥皂发生反应,减少泡沫的形成,降低洗涤效果。高硬度水在锅炉、热水管道容易形成水垢,增加燃料消耗,降低热效率,堵塞管道。近年来,人们还发现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与水的硬度之间有负相关关系,即饮水的硬度愈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愈高。

(6)溶解氧(DO):天然水中的溶解氧主要来源于空气中的氧气,故溶解氧的含量与空气中氧的分压、水的温度有密切的关系。一般情况下,空气中氧的含量变化不大,故水温是影响溶解氧含量的主要因素,水温愈低,水中溶解氧的含量愈高。在一个大气压下,0℃时大气氧在淡水中的溶解度是14.6 mg/L,35℃时的溶解度则大约为7 mg/L。

清洁的地表水在正常情况下的溶解氧含量接近饱和状态。水中有大量的藻类植物时,由于光合作用释放出氧气,可使水中含有过饱和的溶解氧。溶解氧是水中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的重要条件,当大量有机物污染水体时,水体的溶解氧可被急剧地消耗,如其消耗速度超过氧气从空气中进入水体内的速度,则水中的溶解氧就会不断地降低,甚至接近于零而呈缺氧状态。此时水中的厌氧生物就会大量繁殖,有机物发生腐败,使水产生臭味。因此溶解氧的含量可作为判断水体是否受到有机物污染的间接指标。由于溶解氧参与了水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活动,因此在同一地表水体不同断面上测定水中溶解氧的含量,对于说明水体的自然净化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溶解氧含量与水中鱼类的生存有密切的关系,溶解氧含量小于3~4 mg/L时,鱼类的生存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雨水经过包气带进入地下水面的过程中,溶解氧可被包气带中的有机物和还原性无机物所消耗,所以地下水中的溶解氧含量一般较低。

(7)生化需氧量(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BOD):生化需氧量是指水体中的微生物在降解水中有机物的过程中所消耗的氧的量,以mg/L表示。BOD的测定实质上是一个氧化过程,在该过程中,把一定量的有机物氧化为二氧化碳、水和氨气所需氧的量是确定的,这种关系可表示为:

水文地球化学

微生物在这里只起到了一种中间介质的作用。

BOD测试中的氧化反应是生物活动的结果,其完成的程度是由温度和时间所决定的。为了使测定的BOD值具有可比性,通常采用20℃下培养5天的测定结果来标定BOD,并将其记为BOD5。对于大多数的天然水体来说,20℃一般是一个平均温度。但应明确5天还远未达到有机物完全氧化的时间。从理论上讲,有机物通过生物完全氧化所需的时间是无限的,但从实用角度来看,可认为20天后反应就进行完毕了。即便如此,20天对于大多数情况都是一个太长的等待时间。人们之所以选择5天的培养时间是因为BOD5在总BOD中已经占到了相当大的比例,对于生活和工业废水来说,可占到总BOD的70%~80%,而且选择5天的培养时间也可使氨氧化的影响达到最小。

BOD是一个确定生活和工业废水污染程度时广泛使用的指标,在河流污染控制的研究中,BOD的测试非常重要。在制定和规划水体对废水的净化容量时,也需要对BOD进行测定。

(8)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化学需氧量是指采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物和还原性无机物所需消耗的氧的量,单位为mg/L。在COD的测定过程中,无论有机物能否被生物所降解,它都被氧化剂氧化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因此COD一般要大于BOD。COD测定的最大缺点就是它不能对生物可降解与生物不可降解的有机质进行区分,而且它不能提供可降解有机物在天然条件下达到稳定状态的任何速度信息。其优点是测定所需的时间短,只需要三个小时,因此在很多情况下都用COD来代替BOD。在同时积累了很多COD和BOD资料,并且建立了它们之间相关关系的情况下,可用BOD值对COD资料进行解释。

高锰酸钾(KMnO4)、重铬酸钾(KCr2O7)和碘酸钾(KIO3)是测定水中COD的三种常用的氧化剂。对于不同的化合物,高锰酸钾的氧化变化较大,氧化的程度受到了试剂强度的很大影响。所测定的COD值经常比BOD5小很多。这种情况表明高锰酸钾氧化的终点很不确定。重铬酸钾是这三种氧化剂中测定效果最好的一种,它可以把大多数种类的有机物完全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由于氧化过程中所有的氧化剂都必须过量使用,所以氧化反应结束后必须测定多加入的氧化剂的量,在这一方面重铬酸钾也比其他氧化剂相对容易测定一些,这也是重铬酸钾广泛使用的另一个原因。为了便于对COD测定结果的比较,使用此COD时应注明其分析方法。

一些有机物,如低分子量脂肪酸必须加催化剂才能被重铬酸钾所氧化,银离子是一种很有效的催化剂。芳氢和吡啶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被氧化。

(9)总有机碳(Total Organic Carbon,TOC):总有机碳是水中各种形式有机碳的总量,以mg/L表示。TOC可通过测定高温燃烧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来确定,也可使用有关测试仪器进行测定。由于燃烧法的测定程序较为繁琐,而且难以排除无机碳的干扰,而仪器测试法又比较昂贵,所以在以往的水质分析结果中,TOC的资料很少。

(10)碱度(Alklinity):碱度是表征水中和酸的能力的一个综合性指标。天然水的碱度主要由水中的弱酸盐类所引起,当然弱碱和强碱对其也有一定的贡献。一般情况下,碳酸盐和重碳酸盐是碱度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他的弱酸盐,如硼酸盐、硅酸盐和磷酸盐的含量通常很少。极少数的有机酸,如腐殖酸所形成的盐类也对天然水的碱度产生影响。在受污染或缺氧的水体中,可形成醋酸、丙酸及氢硫酸,它们对碱度也产生一定的贡献。虽然很多物质都对天然水的碱度有影响,但水的碱度主要由三类物质所引起,这些物质是氢氧化物、碳酸盐和重碳酸盐。

碱度一般使用N/50的硫酸H2SO4通过滴定法来测定,并且用CaCO3的mg/L数来表示。当样品的初始pH值大于8.3时,滴定分为两步。第一步滴定到pH值等于8.3,该点可由酚酞由粉红变为无色来确定。第二步滴定到pH值大约等于4.5,与甲基橙终点相对应。当样品的pH值低于8.3时,只需要后一步就够了。在第一步中选择pH=8.3作为终点,是因为该pH值对应于转化为的当量点。而第二步中的pH=4.5则大致对应于转化为H2CO3的当量点。

由碳酸盐和重碳酸盐所引起的碱度通常被称为碳酸盐碱度。碳酸盐碱度可根据水质分析结果来进行计算,其方法是用50乘以和的毫克当量浓度之和。

(11)酸度(Acidity):酸度是水中和碱的能力的一个综合性指标。组成水中酸度的物质可归纳为三类:①强酸,如 HCl、HNO3、H2SO4等;②弱酸,如 CO2、H2CO3、及各种有机酸等;③强酸弱碱盐,如FeCl3、Al(SO43等。水中这些物质对强碱的总中和能力称为总酸度。总酸度与水中的氢离子浓度并不是一回事,氢离子浓度表示水中呈自由离子状态的H+数量,而总酸度则表示了中和过程中可与强碱反应的全部H+数量,其中包括了已电离的和将要电离的两部分。已电离的H+数量称为离子酸度,其负对数值即等于水溶液的pH值。与碱度一样,酸度也是常用CaCO3的mg/L数来表示的。

② 环境分析方法的方法

主要方法有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法,生物分析法和分子生物学检验法。其中化学分析法分为质量分析法、 滴定分析法。仪器分析法分为光学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 色谱分析法、质谱分析法等。 重量分析法,定量分析中的一种经典方法。18世纪中叶,罗蒙诺索夫首先使用天平称量法,对物质在化学变化中量的改变进行了测定,并证明了质量守恒定律,实际上为定量分析中的重量分析法奠定了基础。重量分析法要求有精密的分析天平,19世纪分析天平称量准确度达0.1毫克;20世纪出现了微量分析天平和超微量分析天平,称重的准确度分别达到 0.001和0.0001毫克,扩大了重量分析的应用范围。
重量分析法是准确地称量出一定量试样,然后利用适当的化学反应把其中欲测成分变成纯化合物或单体析出,采用过滤等方法与其他成分分离,经干燥或灼烧后称量,直至恒重,求出欲测成分在试样中所占比例。除了这种直接测定法外,还可采用间接测定法,即将试样中欲测成分挥发掉,求出挥发前后试样重量差,从而求得欲测成分的含量。重量分析法根据所用分析操作的方法分为沉淀法、均相沉淀法、电解法、气体发生(吸收)法和萃取法等。在环境污染物分析中,重量法常用于测定硫酸盐、二氧化硅、残渣、悬浮物、油脂、飘尘和降尘等。重量分析法广泛应用于化学分析。随着称量工具的改进,重量分析法也不断发展,如近年来用压电晶体的微量测重法测定大气飘尘和空气中的汞蒸汽等。 容量分析法,又称滴定法,是一种经典的方法。19世纪初期,L.盖吕萨克提出了气体定律,奠定了气体容量分析方法的理论基础。后来,他把测量气体和液体体积的分析方法应用于实际。容量分析法是利用一种已知浓度的试剂溶液(称为标准溶液)与欲测组分的试液发生化学反应,反应迅速而定量地完成(即达到反应终点)后,根据所用标准溶液的浓度和体积(从滴定管上读取)及其当量关系,算出试液中欲测组分的含量。终点的鉴定除利用指示剂的变色目视鉴定外,还可应用各种仪器的方法来鉴定,如电位滴定法、光度滴定法、高频滴定法、电流滴定法、电导率滴定法、温度滴定法等。近年来在容量分析中已采用各种型式的自动滴定仪。
容量分析的优点是操作简便,迅速、准确,费用低,适用于常规分析。根据所利用的反应种类,容量分析法可分为中和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沉淀滴定法、络合滴定法等。在环境污染分析中,容量分析法应用于生化需氧量、溶解氧、化学需氧量等水污染常规分析指标分析,以及挥发酚类、甲醛、氰化物、氟化物、硫化物、六价铬、铜离子、锌离子等污染物的分析。 根据试液颜色深浅的程度,把试液与颜色深浅程度不同的已知标准溶液相比较,来确定物质含量的方法。
1729年P.包盖尔提出了包盖尔定律,即组成相同的呈色溶液,如液层厚度相等时,则色的强度相同。1760年J.H.朗伯特提出与包盖尔定律近似的朗伯特定律,即浓度相同的呈色溶液,色的强度与液层的厚度成比例。1852年A.比尔提出了比尔定律,即液层厚度相等时,色的强度与呈色溶液的浓度成比例。这些定律奠定了比色分析法的理论基础。1854年J.迪博塞克和J.奈斯勒等将这些理论应用于定量分析化学领域。1873年C.维洛特首先应用分光光度法以进行光度分析。光度法不像比色法那样比较呈色溶液颜色的强度,而是测定呈色溶液的透光度或吸光度。1874年Н。Г。叶戈罗夫首先将光电效应用于比色分析,他所设计的光电光度计就是现代光电比色计的雏型。1894年出现了浦夫立许光度计;1911年出现了贝尔格光电比色计;1941年出现了贝克曼DU型分光光度计。后来又出现自动记录的分光光度计、示波器分光光度计、双波长分光光度计和数字显示分光光度计等。光度法的灵敏度和准确度不断提高,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
比色分析法如以肉眼观察比色管来比较溶液颜色的深浅以确定物质含量的,称为目视比色法。利用光电池和电流计来测量通过有色溶液的透射光强度,从而求得被测物质含量的方法叫作光电比色法;所用的仪器称为光电比色计。 比色法和分光光度法以朗伯特-比尔定律(亦称光的吸收定律)为基础,即溶液的吸光度与溶液中有色物质的浓度及液层厚度的乘积成正比例。其数字关系式为lg(Io/I)=K·C·L。式中Io为入射光的强度;I为透射光的强度;L为光线通过有色溶液的液层厚度;C为溶液中有色物质的浓度;K为常数(对于某种有色物质在一定波长的入射光时,K为一定值),称为消光系数(也称吸光系数)。K值的大小随L和C的单位而改变,如果L以厘米表示,C以摩尔/升为单位,则此常数称为摩尔吸光系数(或摩尔消光系数),常以ε表示。
比色分析法的主要优点是准确、灵敏、快速、简便而费用又低。测定物质的最低浓度一般可达每升10-10克,如经化学法富集,灵敏度还可提高2~3个数量级。测定的相对误差通常为1~5%。
比色分析法和分光光度法在环境污染分析中已被普遍采用,但污染物必须先与显色试剂作用转化成有色化合物后才能进行测定。目前已研制出各种效果良好和非常灵敏的有机显色剂。金属离子、非金属离子和有机污染物均可用这种方法测定。 利用化学物质在紫外光区的吸收与紫外光波长间的函数关系而建立起来的分析方法。紫外光谱的波长范围可分为近紫外区(200~400纤米)和远紫外区(10~200纤米),前者常用于化学分析,后者因空气吸收波长在 200纤米以下的紫外线,测量须在真空中进行,所以在分析上较少应用。
分子吸收紫外辐射常是其外层电子或价电子被激发的结果。电子愈易激发,则吸收峰的波长就愈长。
紫外分光光度计一般用氢灯做辐射源,用石英棱镜或光栅做单色器,用光电倍增管做检测器。吸收池的材料一般为石英或硅石,长度为 1~10厘米。若用氘代替氢,其发射强度在紫外区短波长处可增加三倍。
简单的无机离子和它的络合物以及有机分子,可在紫外光谱区进行检定和测量。有效的溶剂有水、饱和碳氢化合物、脂族醇和醚。能吸收紫外辐射的有机化合物至少要含有一个不饱和键,如C=C,C=O,N=N以及S=O,以起发色团的作用。吸收峰的波长随着发色团的不饱和程度的增大而增长。一些化合物及其最大吸收波长如右表所示。
紫外分光光度法在环境污染分析方面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在大气污染分析中真空紫外线气体分析仪已应用于分析汽车废气;紫外气体分析仪可应用于分析臭氧、二氧化氮、氯气。气态氨在190~230纤米波长上有几条强烈的吸收带,可用于直接测定氨气的浓度。②某些多环芳烃和苯并(a)芘在紫外区有强吸收峰,常用此法测定。③某些含有共轭体系的油品在紫外光区具有特征吸收峰,故可用此法测定油类污染。④此法还可用于测定食物、饮料、香烟、水质、生物、土壤等试样中可能含有的致癌物质,以及残留农药、硝酸盐和酚等。⑤此法也可与色谱分析联用,待测试样先经色谱柱,然后让色谱柱洗脱液流经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吸收槽以检测试样所含的痕量污染物。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高速液相色谱仪均配备有紫外检测器。 也叫红外光谱分析法,是一种仪器分析方法。物质在红外光照射下,只能吸收与其分子振动、转动频率相一致的红外光线,因此不同物质只能吸收一定波长的入射光而形成各自特征的红外光谱,而对一定波长红外线吸收的强弱则与物质的浓度有关。根据这一原理可进行物质定性、定量分析及复杂分子的结构研究。
在环境分析化学中,红外分光光度法主要用于 450~1000厘米-1红外区有吸收的气体、 液体和固体污染物。在测定大气污染时,采用多次反射长光程吸收池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可测ppm至ppb级浓度的易挥发性气体(乙炔、胺、乙烯、甲醛、氯化氢、硫化氢、甲烷、丙烯、苯、光气等)。在大气中发现的一种新化合物过氧乙酰硝酸酯,就是经过红外光谱法和质谱法的鉴别后确定的。用红外光谱法还发现了美国洛杉矶空气中有臭氧存在。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可测定水中浓度在1ppb以下的有机污染物和农药。与质谱法相比,红外光谱法可以很容易地区分污染物的各种异构体。红外光谱法是鉴别水中石油污染的主要方法之一。红外光谱法可用于大气污染化学反应的测定。气相色谱-红外光谱联用技术可以测定低沸点、易挥发的有机污染物。由于利用了气相色谱的分辨能力,突破了红外光谱法原来只适用于纯化合物的限制,因此气相色谱-红外光谱联用也能应用于混合物的测定。 利用元素的原子蒸汽(火焰或石墨炉产生)吸收锐线光源(空心阴极灯或无极放电灯)的光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主要优点:①选择性好,干扰少,在分析复杂环境样品时容易得到可靠的分析数据。②仪器操作简便,费用较低。③灵敏度高,可用于微量样品分析。用火焰原子吸收法可测定样品含量至毫克每升级,用石墨炉法可测至微克每升级,灵敏度高于高频耦合等离子体法。④测定含量范围广,既能进行痕量元素分析,又能测定基体元素的含量。稳定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其准确度能达到0.1~0.3%,可与经典容量法相比拟。
原子吸收光谱法加测汞和氢化物发生器等附件,测定灵敏度可比石墨炉更高,汞、砷、硒、碲、铋、锑、锗锡、铅的测定范围可提高1~2个数量级。原子吸收光谱法已广泛用于测定水、飘尘、土壤、粮食以及各种生物样品中的重金属元素。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的元素已达七十多种。原子吸收光谱法中以火焰法比较成熟,使用最多,但对于环境样品,分析灵敏度还不够高。石墨炉法虽不够成熟,却是一种灵敏度很高的分析手段。
原子吸收光谱法的缺点是:①测定每种元素都要更换专用的灯,不能同时作多元素分析。②各种干扰作用比高频耦合等离子体法更大。③对共振线位于真空紫外区的元素测定有困难。④对固体样品的测定比较困难。⑤对某些高温元素如铀、钍、锆、铪、铌、钽、钨、铍、硼等的测定灵敏度太低。 利用原子蒸汽在电或热的激发下产生的光谱,通过光谱仪照相记录或光量计直接读数的定量分析方法。主要特点是能一次同时测定多种金属元素,选择性好,干扰少,能直接分析液体和固体样品,适合于定性和多种元素定量分析。分析范围液体为毫克/升到微克/升,固体分析灵敏度为1%至0.001%。采用化学分离富集后再行测定,可提高灵敏度 1~2个数量级。在环境保护中可用于分析水、飘尘、土壤、粮食以及各种生物样品等。缺点是要用照相干板记录,分析周期长;对于超痕量元素的定量分析,灵敏度不够;直接分析固体样品时,误差较大。
传统的发射光谱分析,是用溶液干渣法分析溶液,碳槽粉末法分析固体;以交流电弧或直接电弧作为激发光源;使用中型石英光谱仪或光栅光谱仪,照相干板记录。基体影响将使分析误差加大。最近,在溶液干渣法中引入锂盐为缓冲剂,使基体影响减少,分析准确度大大提高,因而发射光谱法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一种通用的定量分析方法。碳槽粉末法由于工作曲线斜率低,误差大,还未能成为通用的定量分析方法。
近年来,发展了直流和高频耦合等离子体光源,结合使用光电记录,提高了分析的精度、灵敏度和速度,减少了基体效应,有较好的再现性,较宽的线性动态范围,并可同时测定多种元素,是一种新的分析手段。但高频耦合等离子体为光源的仪器价格昂贵,氩气消耗量大,分析成本高,对于环境样品的分析灵敏度不够。直流等离子体光源的灵敏度虽不及高频耦合等离子体光源,但仪器价格低,氩气消耗小,对人体健康影响小,所以近年来发展很快。 X射线荧光分析的基本原理是以高能X射线(一次X射线)轰击样品,将待测元素原子内壳层的电子逐出,使原子处于受激状态,10-12~10-15秒后,原子内的原子重新配位,内层电子的空位由较外层的电子补充,同时放射出特征X射线(二次X射线)。特征X射线波长λ和原子序数Z有一定关系:λ ∝1/Z2。测定这些特征谱线的波长或能量可作定性分析;测量谱线的强度,可求得该元素的含量。
X射线荧光分析法所用的激发源有X射线管、放射性同位素、电子、质子或α 粒子等。测定方法有波长色散法和能量色散法两种。波长色散法是一种经典方法。能量色散法采用Si(或Li)半导体探测器和多道分析器,可同时测定钠以上的全部元素,它的分辨率比波长色散法低些,但能适用于多元素分析。
X射线荧光分析法具有快速、准确、 测定范围宽、能同时测定多种元素、自动化程度较高和不破坏样品等优点,故已广泛地应用于环境污染监测。如测定大气飘尘中痕量金属化合物;借助电子计算机,自动监测大气飘尘以及大气中二氧化硫和气溶胶吸附的硫,也适用于测定各种水体悬浮粒子中的重金属以及溶解于水中的痕量元素。 物质吸收了某一波段的光线(激发光)后,引起能级跃迁,发出波长比激发光的波长稍长些的光线,这种光线称为荧光。测量荧光光谱特性及其强度以确定该物质及其含量的方法,称为荧光分析法。如被测样品的浓度很低,其荧光强度便与物质的浓度成正比,根据这种特性,可以进行物质的定量分析;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荧光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根据光谱的特性可以进行物质的定性分析。特别是荧光分光光度计能得到两种光谱(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用这两种光谱图鉴定物质,比使用吸收光谱法更为可靠。
荧光分析所用的仪器有目测荧光计、光电荧光计和荧光分光光度计等。每种仪器均由光源、滤光片或单色器、液槽和探测器等部件组成。
荧光分析法的灵敏度很高,比一般的分光光度法高2~3个数量级,能检测10-11~10-12克的痕量物质。荧光分析法还具有实验方法简便、取样容易、试样用量少等优点,因而是一种重要的分析技术。目前用荧光分析法测定的元素已达60多种,化合物数百种。在环境污染分析中,荧光分析法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测定致癌物和其他毒物,如苯并(a)芘等多环芳烃、β-萘胺、黄曲霉毒素、农药、矿物油、硫化物、硒、硼、铍、铀、钍等。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
由气相色谱仪与质谱仪结合使用的一种新型完整的分析技术,可进行复杂混合化合物的定性定量分析。通常还配备电子计算机,以构成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系统。气相色谱仪与质谱仪的结合,中间大多要经过一界面装置(分子分离器),解决色谱柱出口(通常为常压)与质谱仪离子源(真空度为10-4~10-7)之间的压降过渡的问题;分子分离器还能对进入质谱仪的色谱馏分起到浓缩作用。但毛细管柱色谱仪与质谱仪的结合也有采取不经分子分离器的直接耦合方式。一般采用的分子分离器有喷嘴、多孔玻璃、多孔银、多孔不锈钢、聚四氟乙稀毛细管、硅橡胶隔膜、导通率可变的狭缝、涂有硅酮的银-钯合金管、膜片-多孔银等类型。试样馏分随载气进入分子分离器时,由于馏分分子量与载气分子量相差较大,空间扩散能力不同,从而在大抽速泵的抽力下大部分载气与试样馏分在分子分离器里得到分离。典型的双喷嘴式分子分离器见图3,气相色谱-质谱联用装置示意图见图 4。
质谱仪是用以分析各种元素的同位素并测量其质量及含量百分比的仪器。它是由离子源、分析器和收集器三个部分组成。用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质谱仪有磁式质谱仪和四极矩质谱仪两种类型。前者分辨本领高(R=1000~150000),灵敏度也高(10-9~10-13克),而且质量范围较宽,并可增设峰匹配、亚稳技术等功能,但扫描速度不如后者。四极矩质谱仪灵巧轻便,扫描速度快,特别适合于毛细管柱色谱窄峰情况,但分辨本领一般只能达到R=1000~3000,而且质量范围窄,存在质量歧视效应。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中经常用到的质谱技术有:①电子轰击技术,用来了解样品的结构信息和分子组成,是质谱中最为常用的技术。②化学电离技术,可获得电子轰击技术无法获得的某些化合物的分子信息。③单离子检测技术,对被测化合物的特征离子质量进行单离子检测可得到高信噪比质量色谱图,灵敏度比扫描全部谱图质量范围高2~3个数量级,同时可对未得到分辨开的色谱峰进行甄别。此法对可疑色谱峰的鉴别尤其有用。与气相色谱的保留值相结合可直接给出可靠的定性结果。④质量碎片技术,通过跳跃扫描技术同时扫描所选定的多个特征离子。这项技术专一性强、灵敏度比总离子流高2~3个数量级(一般可达10-10~10-12克)。与计算机相结合可发展为强度匹配技术和计算机化的质量碎片技术。
用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气相色谱技术与普通气相色谱技术不同之处在于:对载气流率和固定液的流失更为敏感。因受质谱仪真空度所限,载气流率不易达到最佳化,同时,在载气种类的选择上,由于分子分离器原理的要求,只能选取那些扩散系数与样品化合物相差甚远的轻质量气体。一般多采用氦或氢。用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色谱柱固定液分离效率要高,热稳定性要好,固定液在柱中的含量要低,以保证高效低流失。常用的固定液有:SE-30,SE-52,SE-54,OV-1,F-60,QF-1,Dexsil 300,Dexsil 400,PPE-20,SF-96等类型。最近石英毛细管弹性柱也广泛用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中。
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中的计算机系统能对采集的信息进行数据处理,并可将测定谱与储存于计算机内的标准谱图库进行对照检索,并自动给出最终测定结果。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环境分析中用于测定大气、降水、土壤、水体及其沉积物或污泥、工业废水及废气中的农药残留物、多环芳烃、卤代烷以及其他有机污染物和致癌物。此外,还用于光化学烟雾和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研究。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环境有机污染物的分析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这是因为环境污染物试样具有以下特点:①样品体系非常复杂,普通色谱保留数据定性方法已不够可靠,须有专门的定性工具,才能提供可靠的定性结果。②环境污染物在样品中的含量极微,一般为ppm至ppb数量级,分析工具必须具有极高灵敏度。③环境样品中的污染物组分不稳定,常受样品的采集、储存、转移、分离以及分析方法等因素的影响。为提高分析的可靠性和重现性,要求分析步骤尽可能简单、迅速,前处理过程尽可能少。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能满足环境分析的这些要求。它凭借着色谱仪的高度分离本领和质谱仪的高度灵敏(10-11克)的测定能力,成为痕量有机物分析的有力工具。美国使用质谱仪发现了大气中的过氧乙酰硝酸酯和二氧杂环丙烷的痕迹。 极谱分析法,是根据极谱学的原理建立起来的分析方法。这种分析法是将一面积极小的滴汞电极和一面积较大的去极化电极浸于待测溶液中,逐渐改变二极间的外加电压,从而得到相应的电流-电压曲线(极谱图)。通过对电流-电压曲线的分析和测量,即可求得试液中相应离子的浓度。
传统的极谱分析法,灵敏度一般在10-4~10-5摩尔范围内。近些年来提出了许多新的极谱分析方法。其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有示波极谱法、方波极谱法、脉冲极谱法以及极谱催化法和反向溶出伏安法等。其中反向溶出伏安法在环境分析中使用较多。
反向溶出伏安法又称为阳极溶出法。这种方法是使被测物质在适当的条件下电解富集在微电极上,然后改变电极的电势,使富集的物质重新溶出。根据电解溶出过程所得到的极化曲线进行分析。这种方法的灵敏度很高,一般可以达到 10-7~10-10摩尔,可用来测定天然水、海水、生物样品中的铜、铅、镉、铟、铊、铋、砷、硒、锡等元素。 根据溶液电导的变化进行测定的电分析方法。在水质监测中,水的电导率是评价水体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可以反映水中电解质污染的程度,是水质监测中的常测项目。
电导分析法也可以用来测定水中的溶解氧。由于一些非电导元素或化合物可以与溶解氧反应产生离子而改变溶液的电导性,因此可通过测量水体的电导变化来确定水中溶解氧的含量。例如金属铊与水中溶解氧反应产生Tl+离子和OH-离子,每增加0.035微西/厘米的电导率(西是西门子,电导单位),相应为1ppb的溶解氧。
大气中的二氧化硫也常用电导法测定。其原理如下: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其中一部分离解生成氢离子和亚硫酸根离子,呈导电性:
SO2+H2O─→H2SO3
H2SO3匑2H++SO卲
因此使气体样品与具有一定电导的溶液以一定比例接触,通过吸收二氧化硫后溶液电导的增加,就可以连续测定气体样品中二氧化硫的含量。此法测量范围较大,但如果气体样品中含有溶于水并会产生电导性的其他气体,则会影响测定结果的正确性。 包括电位滴定法和直接电位法。电位滴定法是一种仪器分析方法,是电容量分析法。这种方法是以某种能与被测物质反应的标准溶液滴入试液中,并在滴定过程中观察指示电极电位的变化,根据反应达到等当点时待测物质浓度的突变所引起的电位突跃,来确定滴定终点,从而进行定量分析。此法可用于环境分析中工业废水的酸碱滴定、氧化还原滴定、沉淀滴定和络合滴定等。直接电位法是通过直接测量对待测试液中离子浓度产生响应的指示电极的电位,来进行定量分析的。水质监测中pH值和氧化还原电位的测定都采用直接电位法。
近年来由于离子选择性电极的产生和发展,使直接电位法在环境监测中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例如,应用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大气、天然水和工业废水中的氟离子,具有快速、准确、方便、灵敏等优点。氰离子选择性电极、硝酸根电极、卤族离子和硫离子等电极也都在环境监测中得到了应用。
固态膜铅离子和镉离子选择性电极可以测定 10-7摩尔铅离子和镉离子。在实验室内已开始应用于水、空气、食品、生物样品中铅和镉的测定。
用于直接电位法的离子选择性电极种类颇多,中国研制和生产的电极有20多种,其中有些已应用于环境监测和污染控制。 在电解分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电化学分析方法。它是通过测量电解反应所消耗的电量来计算结果的。库仑分析法的基础是法拉第电解定律。在电流作用下进行电极反应的物质的量与通过电解池的电量成正比。每通过 1法拉第电量,在电极表面即沉积或溶出1克当量的物质。若反应物质的分子量或原子量为M,电极反应时电子转移数为n,通过电解池的电量为Q,则被测物质的重量W 即可由法拉第定律计算出来:(图1)
在库仑分析中,被测物质可以在控制电位下直接在电极上发生反应,也可以利用某种辅助物质在恒电流作用下在电极上发生反应,产生一种库仑中间体,再与被测物质作用。前者称为控制电位库仑分析,后者一般叫做恒电流库仑滴定。库仑分析法在环境监测中应用较多。大气中的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臭氧和总氧化剂,水中的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卤素、酚、氰、砷、锰、铬等都可以用此法测定。

③ 纰卞害瀹為獙娴嬪畾

鍦ㄨ繘琛岀⒈搴﹀疄楠屾祴瀹氭椂锛岄栧厛瑙傚療閰氶厼鎸囩ず鍓傜殑鍙樺寲銆傚綋婧舵恫鐢辩孩鑹插彉涓烘棤鑹诧紝pH鍊艰揪鍒8.3锛屾剰鍛崇潃姘㈡哀鏍圭诲瓙(0H-)宸蹭笌婧舵恫涓鐨勯吀鎬х墿璐ㄥ畬鍏ㄤ腑鍜岋紝纰抽吀鐩愯浆鍖栦负閲嶇⒊閰哥洂锛岃繖涓闃舵电殑娴嬪畾缁撴灉琚绉颁负鈥滈厷閰炵⒈搴︹濄


杩涗竴姝ユ淮瀹氾紝褰撶敳鍩烘欐寚绀哄墏鐢遍粍鑹插彉涓烘欑孩鑹叉椂锛宲H鍊奸氬父鍦4.4-4.5锛岃〃鏄庢墍鏈夐噸纰抽吀鐩愶紝鍖呮嫭鍘熸湁鐨勫拰鐢辩⒊閰哥洂杞鍖栫殑锛屼篃宸茶涓鍜岋紝杩欎竴缁撴灉绉颁负鈥滄荤⒈搴︹濄傞氳繃璁$畻锛屽彲浠ヤ簡瑙f憾娑蹭腑纰抽吀鐩愩侀噸纰抽吀鐩愬拰姘㈡哀鏍圭诲瓙鐨勫叿浣撳惈閲忋傜劧鑰岋紝瀵逛簬搴熸按鍜屾薄姘达紝鐢变簬鎴愬垎澶嶆潅锛岃繖绉嶇洿鎺ョ殑璁$畻骞朵笉閫傜敤銆


鍦ㄩ灒鍒跺伐鑹轰腑锛岄灒鎬х粶鍚堢墿鐨勭⒈搴︽槸涓涓鍏抽敭鎸囨爣锛屼互鏃犳満闉e墏涓璒H鍩虹殑鎬诲綋閲忔暟涓庨摤鐨勬诲綋閲忔暟涔嬫瘮鐨勭櫨鍒嗘瘮琛ㄧず銆傜⒈搴﹁秺楂橈紝琛ㄦ槑鍒嗗瓙缁撴瀯杈冨ぇ锛屼笌鐨铔嬬櫧璐ㄧ粨鍚堣兘鍔涜秺寮猴紱鍙嶄箣锛岀⒈搴︿綆鍒欒〃绀哄垎瀛愬皬锛屼笌鐨铔嬬櫧缁撳悎寮憋紝娓楅忔ц緝濂姐傛帉鎻″ソ纰卞害瀵逛簬闉e埗宸ヨ壓鐨勫悎鐞嗗疄鏂借嚦鍏抽噸瑕併


鍦ㄦ捣娲嬪︿腑锛岀⒈搴﹀垯鐢ㄦ潵琛¢噺娴锋按涓寮遍吀闃寸诲瓙鐨勬诲惈閲忋傚畾涔変负锛20鈩冩椂锛屾瘡绔嬫柟鍒嗙背娴锋按涓寮遍吀闃寸诲瓙鍏ㄩ儴閲婃斁鎵闇鐨勬阿绂诲瓙鏁伴噺锛岀敤绗﹀彿鈥淎lK鈥濇垨鈥淎鈥濊〃绀恒傜熆鐭崇殑纰卞害鍒欓氳繃CaO涓嶮gO鐨勬瘮渚嬩笌Si02鍜孉l2O3鐨勬瘮渚嬫潵琛¢噺锛屽皬浜0.8鐨勭熆鐭宠璁や负鏄閰告э紝0.8鑷1.2鐨勪负鑷鐔旀э紝澶т簬1.2鐨勪负纰辨с


鎵╁睍璧勬枡

纰卞害鏄琛ㄥ緛姘村惛鏀惰川瀛愮殑鑳藉姏鐨勫弬鏁帮紝閫氬父鐢ㄦ按涓鎵鍚鑳戒笌寮洪吀瀹氶噺浣滅敤鐨勭墿璐ㄦ婚噺鏉ユ爣瀹氥

阅读全文

与当量定量计算废水中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废水怎么填写 浏览:919
污水处理化验员资格证考题 浏览:96
净水器能净化多少微米 浏览:124
铂金属和树脂 浏览:367
如何清理农村污水横流现象 浏览:218
香皂厂污水处理 浏览:548
内地女明星漏点电影 浏览:544
工程机械空调滤芯在哪里 浏览:824
泽德污水提升器咋样 浏览:228
韩剧电影免费大全app 浏览:826
装载机滤芯进水怎么办 浏览:358
净水器平面管有什么功能 浏览:991
蒸馏水打开多久不能用 浏览:216
罗丽星克莱尔电影在线观看 浏览:472
大众迈腾油泵滤芯多少钱 浏览:980
君子兰净化器怎么样 浏览:921
泰国拉拉剧推荐 浏览:427
用短信验证码回微信 浏览:649
村里的小孩电影 浏览:444
美国动物和人的电影 浏览: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