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污水知识 > 草滩污水处理厂扩容工程

草滩污水处理厂扩容工程

发布时间:2023-09-21 22:47:09

『壹』 武汉东湖:"无违无禁即可" 点燃创新创业激情

武汉东湖:"无违无禁即可" 点燃创新创业激情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简称“东湖高新区”,“东湖开发区”,别称“中国光谷”。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武汉东湖:"无违无禁即可" 点燃创新创业激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武汉东湖:"无违无禁即可" 点燃创新创业激情

在湖北省武汉东湖,一杯“创”字拉花的咖啡惹来众说纷纭。

草根创业者看来,“创”的左边是吃饭的粮仓,右边是一双筷子,意思是靠创业自食其力。

投资人说,这个“创”的左边是投资人羡模肩上扛着创业者,而右边两道杠是上市前闯过的一道又一道难关。

政府代表眼里的“创”又有所不同,左边两个C一个代表政府,一个代表产业,右边两竖表示一个好的政策带动扶持一个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实际上,这枚拉花被设计的最初的意思只是咖啡(coffee)、创新(creation)和创业(investment)、孵化(incubator)的首字母缩写而已。“围绕小小的一杯咖啡都会迸发出无限创意,可见光谷的创新氛围有多么兄尘缓浓郁。”光谷创业咖啡执行总经理宣洁感叹。

小到一杯咖啡的拉花,大到整个体制机制的突破,走进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给人留下最深刻的体会就是敢想、敢做、敢于另辟蹊径、敢于突破常规。这里被企业家称作政策特区、创业特区、人才特区,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诸多产业传奇和梦想奇迹。

《经济日报》记者走进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仿佛置身在创新的潮水中,特意采撷几朵创新的浪花献给读者。

先行先试

推动制度创新

东湖的天地与别处不同,在这里,企业可以在更为宽松的环境中放胆创新,放手去干,激发创造力的无限可能。

今年《东湖国家自主创兄橡新示范区条例》审议通过并施行。它将东湖高新区几十年探索的成果上升为法规。在东湖,“无违无禁即可”,鼓励示范区改革创新、先行先试,坚持“明确简政、彻底放权”,“倾其所有、一步到位”,最大限度地给予示范区政策支持。

“这部被称为‘光谷基本法’的《条例》彻底破除创业者的束缚,让他们放手一搏。”东湖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武汉邮科院原本是一家单一的`科研院所,得益于东湖示范区科研院所转制的各种政策支持,迎来了脱胎换骨的变革。武汉邮科院院长童国华告诉记者,示范区有很多先行先试的政策,给了他们改革的底气和机会。武汉邮科院因此争取到国资委的特殊政策,成为国资委直管企业中唯一的高管拥有期权和股权的企业,实现了体制机制的重大突破。

“没有示范区,这是不可能的。”童国华感慨地说。武汉邮科院实施了中长期激励计划:在全资子公司实行岗位分红权,根据岗位不一样,每个岗位拥有公司创造利润的分红权;在新创子公司里,允许技术员和管理者持股,并且允许他们持有超过国有股的股权;在风险控制的前提下,在上市公司实施期权和限制性股票。同时,中层变为合同制,能干则留,不行就走,员工从思想上认识到自己已经不再端着铁饭碗了。

如今,武汉邮科院已经成为一家集科研、生产、经营、服务一体化的高新技术企业。企业员工从转制时的900人发展到2万人,成为国资委系统12家转制的科研院所中最大的企业。据童国华介绍,武汉邮科院今年上半年销售额、国际市场、利润、税收增长都在15%左右,继续保持稳健良好的增长势头。

不仅仅是武汉邮科院,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设立首批5亿元股权激励代持专项基金,推动烽火普天、华工安鼎等100余家企业实施股权激励。

有人说,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最大的成果就是政策创新,而这种创新还将继续下去。2014年,东湖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与开放先导 “双轮”战略,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大力开展先行先试,制定了《东湖高新区先行先试实施方案》及《先行先试工作清单》、《先期启动工作清单》。2014年,实施行政审批与服务、科技创新、科技金融和扩大开放等四方面42项先期启动事项,形成制度性成果38项。

鼓励研发

促进成果转化

东湖高新区以“中国光谷”著称,这里诞生了中国第一束光纤、第一个光传输系统,是我国最大的激光产业基地、最大的光纤电缆研发生产基地,代表了中国光电子信息产业的最强竞争力。

除了光电子信息产业,东湖还积极布局生物产业、环保节能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等产业。为推动这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东湖示范区不仅从管理体制、科技创新、金融服务及创新容错免责等9个方面提供支持,还积极推动区内密集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东湖示范区探索出校内研发、学校周边孵化、大学科技园产业化、高新技术开发区规模化的‘四级跳’模式,并且出台‘黄金十条’,大大推动了高校科研创新和技术转让,就是依据‘黄金十条’,示范区在2013年实现了项目标底全国最大、个人及团队分配比例全国最高的成果转化交易。”光电工研院副院长韩道说。

韩道所说的“黄金十条”即《促进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创新若干意见》,那场轰轰烈烈的成果转化交易就是光电工研院启动的 “显微光学切片断层成像系统”专利转让工作。该专利在武汉光谷联合产权交易所实现挂牌转让,武汉沃亿生物公司作为受让方以1000万元取得该专利。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比例根据“黄金十条”中明确的“转化收益中至少70%归成果完成人或者团队所有”执行,骆清铭研发团队获得转化收益的70%。

在东湖示范区,“黄金十条”中一条“在成果所有权不变更的前提下,成果完成人或团队可自主实施成果转化”的规定激活了400余项高校科技成果入园转化。

2012年,围绕科研成果转移转化需求,东湖示范区研究出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政策,在允许和鼓励科研人员留岗创业、科技成果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等方面取得了突破,为全国科技成果“三权”改革进行了探索,并且加快对科技成果管理改革试点的建设,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等4所高校入选国家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改革试点。

2014年10月,国家技术转移中部中心落户东湖高新区,成为我国布局建设的第五个国家级技术转移中心。当年,东湖高新区内积聚技术转移服务机构8家,全区认定登记技术合同6732项,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19.1亿元。

致力服务

吸引人才集聚

东湖自主创新示范区内集聚了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42所高等院校,拥有国家级科研院所、省部级科研院所共56个,58名两院院士、20多万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和80多万在校大学生,被称为中国三大智力密集区之一。

这里拥有创新创业的强大生力军,又恰逢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浪潮,光谷最大限度降低市场主体准入门槛,给予创新创业者周到的服务和大力度的支持。

在光谷创业咖啡馆,记者遇到了“90后”CEO付小龙,这位大学尚未毕业的年轻人如今执掌着一家市值6000万元的公司,带领着一帮“80后”的哥哥姐姐,开发了一款名为“恋爱记”的APP。现在产品已经有300万用户,并获得1000万元投资。

“光谷创业咖啡馆是雷军和合伙人李儒雄创立的创业孵化器,在这里不仅有很好的平台接触投资人和知名企业家,能得到创新创业最直接的指导,而且聚集了很多资源,能帮助企业更好地成长。”付小龙说。

在光谷创业咖啡馆,咖啡从来都不是主打产品,大部分来这里的年轻人,只需要一杯免费的水。许多年轻人说,这里卖的不是咖啡,而是梦想。“年轻人创业的空间基本免费,示范区有青桐计划,每年投入5000万元扶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凡是大学生创业团队,入驻100平方米以内,第一年免租,此后三年租金减半。”李儒雄说。

天天有咖啡,周周有路演,月月青桐汇。短短两年时间,光谷创业咖啡孵化出近80个创业团队,培养超过5000个创业项目。

目前,东湖有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53家,其中,14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去创吧、DEMO咖啡等都已经成为创业者心中的天堂,吸引越来越多的加入者。

为了更好地服务互联网创新创业,今年,东湖示范区组建“互联网+”产业发展办公室,工作人员由来自高新区的10家互联网企业负责人进行面试、选拔,专职推进“互联网+”产业发展。

东湖高新区近两年推出的一系列政策,点燃了近百万大学生、高校教师及科研人员的创业激情。2014年高新区新登记科技企业4293户。

武汉东湖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简称“东湖高新区”,“东湖开发区”,别称“中国光谷”。于1988年创建成立,199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国家高新区,2001年被原国家计委、科技部批准为国家光电子产业基地,即“武汉·中国光谷”,2007年被国家发改委批准为国家生物产业基地,2009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第二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011年被中组部、国务院国资委确定为全国四家“中央企业集中建设人才基地”之一。2016年获批国家首批双创示范基地,并获批为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武汉片区。

东湖高新区规划面积518平方公里,下辖八个街道、八大产业园区,集聚了42所高等院校、56个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院所、66名两院院士、30多万专业技术人员和80多万在校大学生。

光谷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光纤光缆研制基地、全国最大的光器件研发生产基地、国内最大的激光产业基地。光谷光纤光缆占全国市场66%、国际市场25%,销量世界第一,培育出中国信科、长飞光纤、华工科技、华工激光等全球知名的行业领军企业。

东湖高新区明确了“三步走”发展方略,提出了全面推进“世界光谷”发展目标:第一步,到2020年,光电子信息产业全球竞争优势进一步巩固,基本建成“芯-屏-端-网”万亿产业集群,“中国光谷”影响力大幅提升;第二步,到2035年,进入全球高科技园区前列,初步建成“世界光谷”;第三步,到本世纪中叶,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中心,全面建成“世界光谷”。

地理环境

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位于武汉市东南部洪山区,江夏区境内。下辖8个街道。在东湖、南湖和汤逊湖之间,东起武汉外环线,西至卓刀泉路,北接东湖,南临汤逊湖,面积518.0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90.6万(2012年)。由光谷生物城、武汉未来科技城、东湖综合保税区、光谷光电子信息产业园、光谷现代服务业产业园、光谷智能制造产业园、光谷中华科技产业园、光谷中心城等八大园区组成。

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紧邻中心城区,依山傍水,风光秀丽。区内地势北高南低,湖泊密布,山峦起伏,绿化和水面多达200 平方公里。

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属于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16.4℃,气候宜人。

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直线距离武汉天河国际机场41公里,距离华中地区水陆联运中心武汉港20公里,距离武昌火车站8公里,距离汉口火车站28公里。到2000年底,区内有珞喻路、雄楚大道、关山大道、光谷大道、高新大道,民族大道等主干道,形成“两横三纵”的城市道路骨架系统。

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内高等院校林立,有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等58所高等院校,100万名在校大学生;科研机构众多,有中科院武汉分院、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等56个国家级科研院所,10个国家重点开放实验室,7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700多个技术开发机构,52名两院院士,25万多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年获科技成果1,500余项,是中国智力最密集的地区之一,科教实力居全国第三。

到2000年,东湖新技术开发区85,914名从业人员中,中专学历占19%,大专学历占22%,大学学历占21%,博士、硕士占4.5%;平均每平方公里科技人员达到5,000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达5,880人,占在册职工的5.8%,具有中级技术职称的人员达12,966人,占在册职工的17%。1996年后,具有高中级技术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在在册职工中已占到20%。

自然资源

区域面积224平方公里,园区实现“九通一平”,建立专业园区10多个,提供专业服务,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供水:武汉市水资源丰富,可利用潜力巨大,长江、汉江武汉段水资源年可利用量达300亿立方米,东湖开发区的供水符合国家标准,日供给量超220,000立方米,区内供水管网完善,拥有两条DN1000自来水管道直达区内主要产业园区。

电力:区内拥有110KV变电站两座,220KV变电站一座,500KV专线一条,可提供充足的电力保障。

天燃气:供应充足,管网沿光谷各主干道铺装,当前价格为2.3元/m (居民),2.65元/m (工业)。

排水:5万吨污水处理厂一座,正启动建设5万吨二期扩容工程;另一座20万吨污水处理厂正申报建设;40公里20万吨中水排江管道11月底即将铺装完成,2008年启动第二条排江管道建设。水电气价格比沿海地区低1/3。

社会事业

东湖高新区已经形成了光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生物医药、新能源环保、高端装备制造、高技术服务业竞相发展的“131”产业格局。

1、光电子信息产业

光谷已成为代表国家参与全球光电子产业竞争的主力军。是我国最大的光通信研发基地,是我国最大的光纤光缆生产基地,最大的光电器件生产基地,我国最大的激光产业基地。光纤光缆生产规模全球第一(年产光纤7000万公里;激光企业200多家,市场占有率连续11年超过50%);拥有我国光电子领域唯一的国家实验室——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

近年,华为在光谷建成国际上最先进的光通讯半导体芯片研发中心,新思科技等建立了集成电路产业研发集群,全球光电研发基地正在形成。

2、生物医药产业

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即光谷生物城)是高新区以“千亿产业”思路建设的第二个国家级产业基地。2012年在全国26个生物产业园区中综合排名第三。光谷生物城建设五年来,实现了“五五”跨越,形成生物创新园、生物医药园等5大园区,建设面积500万方,聚集海内外企业518家,产业年总收入达到512亿元,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仪(PET)等5项世界领先成果实现产业化。

3、节能环保产业

高新区在生物质能源、电力环保、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新能源服务等多个领域优势明显,2013年实现总收入789.21亿元,增长19.67%。生物质新能源领域,阳光凯迪是全国生物质能源行业的标杆企业,其生物质发电技术、生物柴油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4、高端装备制造业

数控领域的创新成果国际领先,华中数控的国产数控系统应用到卫星零件批量加工等航天领域。武重集团超大超重型数控机床推动我国极限装备制造水平进入国际领先行列,成功应用于核电装备、大型船舶等国产重大装备与极限制造领域,被列入2012年度中国国防科技工业十大新闻。滨湖机电研制出世界上工作幅面最大的3D打印机。在智能电网领域,武汉南瑞公司新一代雷电定位系统在雷电广域探测及其定位技术、220kV复合材料杆塔基体材料和大尺寸产品的制造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5、现代服务业

高新区拥有全国唯一的地球空间信息产业基地,并且在文化创意、软件服务外包、金融后台等领域具有较强实力。2011年获批国家现代服务业试点,移动互联网、软件与信息服务、文化创意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2013年实现总收入1335.48亿元,增长33.24%,成为高新区第二个千亿产业。招商银行、交通银行、建设银行、光大银行等30家金融机构后台签约入驻光谷金融后台服务区。

;

『贰』 肥西2022拆迁计划

法律分析:推进道路交通建设、拓展城市框架、 促进公益事业全面发展近日,记者从建设部门获悉,肥西2021年大建设计划正式公布,立足打造合肥未来城市新中心,项目涉及综合交通工程、拆迁安置房工程、文教卫体工程、生态环境工程共6大类344项,估算投资约232亿元。交通:开工创新大道、纵川路等项目在肥西,2021年大建设计划“菜单”中,包含综合交通工程85项、拆迁安置房工程60项、水电气等公用事业工程38项、土地复垦工程11项、文教卫体等公益性工程59项、生态环境工程91项,估算投资约232亿元。交通是城市各项社会经济活动的联系纽带,在新出炉的大建设计划中,综合交通成为一大重点。2021年,肥西将继续推进繁华大道改造、集贤路、合六南通道、德上高速等项目,开工建设金寨南路快速化改造、创新大道、纵川路等项目,完善城际骨干路网和高速公路网,等高对接合肥城区。完善重点区域路网,高标准建设潭冲河以南、紫云湖、产城融合三大重点片区,着力打造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的品质新区;打通断头路,畅通微循环,在完善老城区基础设施配套路网的基础上,围绕产业项目,加快工业园区平台路网建设,扎实推进基础路网改造。人居:16个安置点提供房子22890套。提供高品质的城市生活,让居民共享发展成果,是肥西大建设一直以来追求的目标。2021年,肥西以人为本,继续加快安置点建设步伐。全年共计划安置点项目96个,其中续建35个,计划开工25个,开展前期工作36个,其中根据2021年大建设计划安排,计划竣工新四十埠安置点二期、馆驿安置点、新港南区安置点B区、舒安安置点、紫蓬安置点二期等16个安置点,建筑面积约317.9万平方米,能提供安置房22890套。公益:建设花木城小学等一批教育工程2021年,肥西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着力推动公益事业全面发展。大力推进教育事业发展,计划开工职教中心二期、花木城小学、肥西县幼教集团总园等8个教育项目。医疗卫生养老事业水平持续提升,推进肥西县人民医院二期、肥西县中医院新区建设等4项,计划开工山南镇中心卫生院扩建、桃花镇卫生院迁址新建等公益项目;继续建设肥西县人才公寓、肥西县示范老年公寓等10项工程,计划开工法院审判法庭、工人文化宫等项目。此外,为改善城乡环境面貌,今年会加快推进环巢湖生态示范区建设,计划开工中派污水处理厂扩容改造、乡镇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工程等多个项目。积极推进园林绿化建设,实施肥西三河国家湿地公园、环巢湖大道景观绿化提升、方兴大道连接路段绿化完善工程等重点工程。

法律依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 第十七条 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对被征收人给予的补偿包括:

(一)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

(二)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迁、临时安置的补偿;

(三)因征收房屋造成的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

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补助和奖励办法,对被征收人给予补助和奖励。

『叁』 南通市港闸区的城市建设

2007年该区紧紧围绕“打造北翼新城,建设南通强区”的目标,按照完善功能、改善形象、塑造特色、增创亮点的总体要求,大力推进以功能和景观塑造为核心的港闸新城建设。进一步完善“五横九纵”路网框架,提升城市配套功
能。加快我区主次干道及配套设施建设。顺利实施城北大道、马躺路桥南接线等市级道路以及石桥路北延、火车站前二号路秦灶段等区级道路建设。全面完成11项污水截流工程,基本完成污水处理厂扩容工程前期工作。投入6000多万元,顺利完成南通铁路“一线三中心”建设过程中的征地拆迁、取土坑落实和施工保障任务。
项目前期拆迁有序开展。完成市级拆迁项目28项,完成区级拆迁项目26项,拆迁工作的顺利推进,为市级重点工程的顺利实施和地块开发的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
安居工程建设稳步推进。全年新开工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面积4.4万平方米,年底累计新竣工18.7万平方米,可安置1665户。全年已竣工低价位商品房面积41.7万平方米,其中唐闸公园一村危房改造7.98万平方米,可安置3538户。50亩保障性商品房目前已经全部开工建设,预计2008年底竣工并可安置约570户。
全区新建城市绿色通道6公里,新增城市绿地面积30公顷。为全面实现小康目标、提升城市形象、改善我区人居生态环境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克服用地瓶颈,加大了土地的收储和出让力度,地块收储成效明显。全年收储经营性用地8块,面积1103.86亩。2007年已出让经营性地块14块,总面积1532.56亩,回笼资金24.36亿元。通过加快地块收储、出让和开发,全区初步形成了以华都商业广场、美丽华、高迪晶城等为代表的城市建设新亮点。
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2009年是我区有史以来新上项目最多、投资总量最大、重点亮点工程最多的一年。2009年城建项目共77项,新建项目共44项,为历年来最多的一年,区本级完成投资19.73亿元,市级投入资金占整个市区的50%。南通市市区第一座立交桥——204国道立交桥主体建成;南通第一家农民综合性公园——五里树公园全面建成;市级城建项目、重要主干道——城北大道、长江北路年底可实现通车;集文化、旅游于一体的重点项目——城市绿谷全面启动;重点园林绿化工程——北翼新城绿化带全面建成。
园林绿化项目取得新起色。完成了五里树公园、204国道、城北大道、通宁大道两侧绿化、北翼新城绿化带和16条区级道路配套绿化建设项目。全年绿化造林4825亩,其中成片造林3400亩,绿色通道45公里,全面完成市、区下达的目标任务,使我区城市面貌进一步美化、净化、亮化。
地块开发取得新成绩。共出让地块13幅,总出让金额19.66亿元,回笼资金5.71亿元。其中经营性地块4幅,出让面积510亩,出让金额约17.2亿元;安置房地块9幅,总面积约811亩,出让金额约2.46亿元,可建安置房约97万平方米。年内收储经菅性用地8幅,合计约1800亩。
安置房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针对我区遗留拆迁户多、安置任务重的现状,区委、区政府提出“大干500天,安置8000户”的目标要求,实施严格的考核措施,采取超常规的工作方式,安置房各项建设在今年取得突破性进展。2009年在手21幅拆迁安置房地块共计200万平方米,16296套。6幅地块年内能够完成交房工作,共计54.09万平方米,4476套。今年新开工安置房占地面积8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3万平方米,共计11252套。
拆迁工作快速有序推进。今年,我区拆迁工作取得重大突破,解决了一批历史遗留问题,扫尾工作取得突破,同时结合城建项目和安置房建设,大力组织拆迁推进,总体呈现出速度快、质量高、秩序好的显著特点。全区民居拆迁开拆44个项目,完成2109户,完成率为99.34%,拆迁面积33.74万㎡。非居签约97家,交房率达100%。历年来扫尾民居累计108户,非居累计99户,分别完成99户和89户,完成率均达到90%。拆迁工作的有力推进对城市建设和项目落地房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肆』 草滩康师傅水厂污水站水量多大

其设计规模为20万立方米/日, 先期日处理规模达到20万立方米/日,由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设计,项目投资近60291.66万元,西安市经开区草滩污水处理厂建设地点:项目选址于经开区草滩生态产业园,皂河以东,渭河大堤以南,尚林路以北区域。 占地面积:项目占地面积约81229.9m2(121.84亩)。 项目投资:项目总投资60291.66万元。 项目规模:拟建工程处理规模为20万m3/d。 拟采工艺:污水处理工艺为曝气沉砂池+辐流式初沉池+膜格栅+改良A2/O工艺+MBR膜池+次氯酸钠消毒。 出水标准:处理后出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达标尾水排入渭河。西安市经开区草滩污水处理厂建成后将极大地改善了周围水体环境,对治理水污染,保护当地流域水质和生态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伍』 上半年环保工作总结

关于上半年环保工作总结范文

今年上半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环保局的精心指导下,全区环保系统凝心聚力,砥砺奋进,认真落实各级工作部署要求,全力推进各项重点工作,环保工作整体取得积极进展,上半年环保工作总结。

一、上半年全区大环境质量状况及环保工作完成情况

今年上半年,在我区区长环保目标任务、生态市创建、科学发展评价、幸福滨湖建设等考核体系的指标中,反映环境质量状况的各项指标基本保持稳定,全区环境质量综合指数为88.9,较去年同期提高4.8。

在环保职能方面,我们主要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在全面提升全区环境质量上花心思、下功夫,突出了“八狠抓八促进”。

1、狠抓污染减排,促进自然环境优化

今年16月份,我区年度减排任务顺利过半,在已超额完成“十一五”减排目标的基础上继续扩大成果。一是紧抓工程保减排。我局紧紧抓住“污水处理厂扩容建设”、“配套污水管网建设”、“截污接管”这三大减排主力项目,积极筹划、多方协调、强力督查,力争形成减排量,确保年度减排任务的完成。二是严格管理促减排。通过责令工业企业关停、实施限期治理、实施清洁生产审核以及推动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有偿使用等机制,有效扩大污染减排成果。三是拓展内容深减排。积极挖掘农村生活污染、种植业污染中的减排潜力,逐步开展以氮磷为主要内容的新一轮减排行动,不断扩大减排范围和减排内容,积极控制水体中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染物的排放。

2、狠抓源头控制,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积极发挥环保部门职能作用,用严格的“环保准入制度”和“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来促进我区产业结构升级。通过严把三道“关口”,确保区域经济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一是严把审批关口。根据我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步骤,严格按照建设项目七项审批原则和太湖一级保护区准入条件的项目做到了“四不批”,即:不符合产业政策、不符合总体规划、不符合保护区准入条件、污水不能集中处理的建设项目一律实行否决和劝退。上半年,共受理建设项目345件,其中批准建设310件,上报市环保局32件,否决3件,同时在咨询阶段对24件提出了劝退意见。二是严把建设关口。建立动态管理台帐,强化项目建设过程的环境分类跟踪监管,努力实施从建设到投产的全过程管理,并积极开展专项整治和“回头看”活动,确保了项目建设过程中不走样。三是严把验收关口。定期梳理符合验收条件的建设项目,加强竣工环保验收管理。对建设单位未落实环保“三同时”制度,“久拖不验”、“久试不验”,未经环保验收或验收不合格擅自投入生产的,采取了更为严厉的查处手段。今年上半年,我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率和“三同时”执行率均达到100%。

3、狠抓督查预警,促进治太工作落实

今年以来,区太湖办紧紧围绕“三个确保,一个改善”的目标,按照“治太投入高于去年、治太监管严于去年、治太成效优于去年”的要求,拓宽工作思路、狠抓工作落实、提升工作水平,扎实地推动了各项治太工作。一是确保太湖安全度夏。及时出台湖泛巡查和应急处置方案,周密部署各项工作、推动明确部门工作职责,对落实打捞队伍和工具、藻水分离站建设、调整设立打捞点、堆放点等工作严格督查。同时加密主要入湖河道水质监测和蓝藻集聚、湖泛、黑水团的巡查观测,确保安全度夏工作能够严阵以待、积极应对。二是积极推进重点工程。制定出台了我区《太湖水污染防治工作规则》,明确了成员单位职责及有关制度。根据市政府下达的治太任务,积极协调落实了9大类15项重点工程和主要入湖河道小流域治理工作的实施主体,并提请区委区政府将治太重点工程列为镇、街道年度重点工作。上半年,已完成污水管网建设、池塘循环水养殖工程、太湖湿地农业综合利用示范区等7项工程;马山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工程等8项在建。三是健全完善督查机制。继续充分发挥区环保督查组的作用,完善每周例会、半月专报和每月通报制度,紧紧围绕治太目标任务及环保重点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节点督查、综合督查、阶段督查和重点督查,半年,累计出动督查人员580人次,编制督查月报3期、专报7期,对进展缓慢的项目下发督查工作联系单2份。

4、狠抓专项治理,促进环境质量改善

在着力推进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的同时,切实加大对内河、烟尘、噪声及生态环境的治理,全面提升区域环境质量整体水平。一是加快河道综合整治。积极配合实施全覆盖的“河长制”管理,于5月起启动实施14条黑臭河道“清河行动”,制定界定标准,进行摸底监测,配合完成方案制定,加快消除“黑臭”现象。二是加强气声危废管理。以“建筑工地扬尘”、“清洁燃料使用”和“企事业单位噪声”为重点,全面实施大气污染防治和噪声污染的监管,严肃查处了私设燃烧炉、冲天炉黑烟排放、焚烧垃圾、烟尘噪声扰民等气、声违法行为。加强对我区危险废物产生单位规范化管理,梳理、掌握辖区内100吨以上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名单,完成危险废物转移办理260家。三是加速生态文明建设。积极配合开展国家生态市创建工作,培育了25个生态建设亮点工程;深入开展各类基层创建活动,确定了国家、盛市三级生态村创建计划,打造了3个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工程,7个社区创建盛市级绿色社区,6家学校创建盛市级绿色学校;初步建成了环境教育基地,蠡园开发区建设省级生态工业园规划通过论证,土壤修复示范工程和低碳社区创建工作正稳步推进。

5、狠抓执法监管,促进环境问题解决

我局坚持把加强环境执法作为保障区域环境优化、维护群众环境权益的重要手段,多频率、大范围的开展各类环境执法检查,不断规范企业环境行为。一是日常监管不放松。以18家重点水污染源、29家一般水污染源和“三同时”建设项目作为重点监管对象,按月、按季进行巡查;会同街道积极开展联防片活动,基本控制了烟尘控制区、噪声达标区范围内冒黑烟、噪声扰民等现象;特别重视水源地和有放射性装置单位的日常巡查和环境安全检查,确保饮用水源地水质和辐射环境安全。二是专项检查频次高。根据国家、盛市的'统一部署,结合我区实际,采取常规与突击、普查与彻查、台帐与现尝明查与暗访四结合,开展了“重金属企业专项检查”、“直湖港沿岸企业排污行为监察”、“工商批转项目三同时管理”等专项检查8次,上半年,我局共出动执法人员7175人次,检查企业2669厂次,对35起环境违法行为进行了严肃查处,促进了难点、重点问题的快速整改。三是应急预防重实效。编制完善了区突发事件环境应急预案,成立了相关组织机构,明确了处置程序和工作要求,组织开展了我区首次环境突发事件应急演练,环保队伍应急实战能力得到了更好地检验。

6、狠抓环保服务,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大局,牢固树立“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发展”的理念,采取有力措施,在监管中优化服务,在服务中加强监管。一是积极服务重大项目。提前介入,积极对接区年度重点项目,“绿色通道”全程服务。今年上半年,在预安排新开工的149个重大项目中,已经审批办结项目74个、处环评项目9个。28个区级重点项目(60个子项)中,已经审批办结项目13个(25个子项)、处环评项目4个。二是政策资金支持基层。积极开展“三服务三走进”活动。同时,为减轻企业负担,出台了《建设项目三同时验收简易办法》,缩短工作流程和验收时间。积极帮助企业申请专项资金,推进企业环保工程的实施。三是深入开展环保宣传。以“百日环境宣传服务活动”、“六五”环境宣传月活动为基础平台,大力宣传低碳生活和生态文明理念。完成176家企业环境行为信息公开化评定,组织基层领导、企业法人、执法人员开展多层次的培训和讲座,指导全区9个板块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

7、狠抓软硬配备,促进能力水平提升

为适应现代化环境管理的需求和环境保护形势发展,我局在加强全区环保软硬件能力建设上下足功夫。一是监控能力得到加强。目前,我区8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全部建设到位,马山水厂和古竹桥水质自动监测站已正式运行,刘塘桥等4个水质自动监测站投入试运行,壬子港和黄泥田港水质自动监测站正等待验收。太湖流域水环境质控分中心正抓紧建设,区环境监控中心已初步建成,污染源在线数据接入监控平台,监测区域监控范围和监控对象将进一步扩大,监控效率将得到显著提高。二是监管水平逐渐提高。今年以来,机关各部门和下属单位积极开展业务比武、岗位练兵、技能研讨等活动,环保执法队伍能力不断提高。利用搬迁新行政中心机宜,斥资高标准建设实验室和采购大型仪器配备,全面提高监控监测能力水平。三是发展规划逐步明晰。认真布置和开展了“十二五”环保规划的各项相关工作,通过组织筹备、内部调研、横向调研、规划编写等过程,现已初步形成“十二五”生态环境建设专项规划草稿。

;

『陆』 污水处理厂扩容是什么意思

污水处理厂扩容的含义是指现有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水量已达到原设计的水量,但进水量还在不断增加,现有处理设备的容量已满足不了要求,需要进行技术改造和扩建或现有城市污水处理厂由于各种原因,出水水质达不到排放标准的要求,需要对现有处理工艺进行技术改造或增设部分处理设备,以改善出水水质,或两者兼有之。

『柒』 我国在建的重大基础设施和工程建设有什么

广东
4.1 中山大学科技综合楼(二期)工程(2009-2010年)
4.2 广东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校南海校区工程(2008-2009年)
4.3 广州市金沙洲居住新城B区中学、小学和幼儿园工程(2008-2009年)
4.4 兴丰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厂扩容工程(2009-2010年)
4.5 佛山市三水区中心工业园南部污水处理厂项目(BOT)(2008-2009年)
4.6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体育馆工程(2008-2009年)
4.7 福永污水处理厂项目(2008-2012年)
4.8 竹银水源工程(2008-2010年)
4.9 公明污水处理厂项目(BOT)(2008-2010年)
4.10 葵涌沙鱼涌污水处理厂项目(2008-2010年)
4.11 海昌散杂货码头工程(2008-2010年)
4.12 国际农产品物流园项目(2008-2013年)
4.13 拱北水质净化厂改扩建项目(2008-2009年)
4.14 广东省广州住宅楼工程(2008-2010年)
4.15 鹅公岭污水处理厂项目(BOT)(2008-2010年)
4.16 燕川污水处理厂配套污水干管项目(BOT)(2008-2010年)
4.17 龙田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2008-2009年)
4.18 中山市西区马山垃圾转运站工程(2008-2009年)
4.19 埔地吓污水处理厂项目(BOT)(2008-2009年)
4.20 沙田污水处理厂项目(2008-2009年)
4.21 横岗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2008-2009年)
4.22 广州市黄阁公园工程(2008-2010年)
4.23 萝岗香雪公园(二期)工程(2008-2009年)
4.24 平湖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2008-2009年)
4.25 上洋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BOT)(2008-2009年)
4.26 深圳大学基础实验室(二期)工程(2008-2009年)
4.27 东海商务中心项目(2008-2011年)
4.28 花都区亚运新体育馆项目(2008-2009年)
4.29 珠海临港工业区南水污水处理厂(一期)项目(2008-2009年)
4.30 宝安区污泥粪渣处理厂工程(2008-2009年)

『捌』 西安市第十污水处理站在哪求详细地址

西安市第十污水处来理厂位于西安浐自灞生态区灞河入渭口以西草滩镇贾家村西侧,设计总规模为日处理城市污水8万吨及深度处理4万吨,总占地面积99亩,计划总投资2.13亿元人民币。一期工程投资9815万元人民币,于2010年12月动工建设, 2011年年底完成建设并通水调试运行,并于2012年7月正式投入运行,目前污水日处理能力为4万吨,来水全部处理,工艺运行稳定,水质达标排放。服务范围为北三环以北,渭河以南,草滩大学城、未央湖及草滩生态园,漕运明渠以东至灞河西岸区域,总服务面积1946公顷,近期服务人口38万人。

『玖』 龙安开发区的发展现状

龙安开发区 前身为店下镇杨岐垦区,1991年杨岐海堤堵口成功,1998年1月经福鼎市委、市政府批准成立龙安开发区,1999年6月被宁德地区行署列为地区级开发区,授予正科级行政管理权限。下辖6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土地总面积17.83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5平方公里。
港口区位优势明显。开发区位于福鼎市东南沿海的沙埕港西岸,地理区位优势明显,水陆交通便利。北离温州机场100公里,西距太姥山高速公路互通口15公里,距温福铁路太姥山火车站仅10公里;沙埕港疏港公路暨八杨公路已竣工通车,拟建的温福铁路龙安支线已被列入福鼎市“十二五”规划。东面为全国36个深水良港之一的沙埕港,港口岸线长达13.9公里,可规划建设30个万吨级以上泊位。区内现有5000吨陆岛交通码头、3000吨滚装码头和500吨杂货码头各一座,三级渔港码头二座,可与全国各重要港口城市通航。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总投资2.1亿元的项目区一期基础配套工程已基本完工。(1)道路方面。投资1800多万元的项目区“两横两纵”主干道工程已竣工;总投资为1600万元的集镇至园区的连接线工程已建成通车;总投资700多万元的环岛跨港桥已投入使用。(2)供水方面。项目区近期、中期及远期供水规划已编制完成并报请市政府通过,总投资1400万元的近期供水工程已进入网管施工阶段,建成后供水能力可提高至1.5万吨。(3)供电方面。园区内企业供电总体方案已编制完成,近期新增三回10千伏供电线路完工后可以满足项目区用电需求。(4)环保方面。合成革污水处理厂一期项目于2008年11月竣工投入使用,目前该项目提升扩容工程已完成主体建设,完工后日处理能力可达4000吨以上;为适应园区发展的需求,我区目前正积极采取BOT模式推进日处理1.5万吨的综合性污水厂项目建设。按照国家产业环保要求,园区已投产企业均已安装粉末除尘、烟气脱硫、DMF静电回收、车间脱胺等废气处理设备。对于工业固废,现阶段我区采取委托省固废中心集中处置工业固体废弃物进行过渡,同时正在全力加快申报筹备建设日处理20吨的固废处理中心项目。
工业新城初具规模。福鼎市委、市政府2005年将龙安确定为万亩工业园区,总体规划面积15.3平方公里,规划总人口8-10万人。主要由码头仓储、工业项目、旅游休闲、商贸配套服务和居住区5大功能区组成。其中工业用地1.1万亩,首期启动区为PU合成革和超细纤维合成革产业基地,面积3000多亩,已引进规模以上项目42个,注册资本累计达9亿元,总投资达70亿元。目前已投产企业32家,正在施工建设6家,4家正在加快前期工作,2011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90.77亿元。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以及福丰、鼎瑞镍合金等临港重大项目的加快推进,预计经过3-5年的发展,开发区可发展成为年产值达350亿的工业新城。

阅读全文

与草滩污水处理厂扩容工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专用光氧净化器多少钱 浏览:919
反渗透段间压差是指什么 浏览:820
水蒸气蒸馏与普通蒸馏装置的不同点 浏览:397
树脂瓦机瓦设备 浏览:563
院感污水管理制度 浏览:840
空气净化器大小怎么选怎么选省电 浏览:974
中水回用效率案例 浏览:67
污水gb134562012 浏览:108
大松净化器怎么复位 浏览:904
芜湖废水处理租赁厂家 浏览:597
市政污水与化粪池排放顺序 浏览:191
蒸馏法测铵盐吸收液滴定剂 浏览:448
定制鱼缸盖和过滤器 浏览:882
冒污水怎么办 浏览:196
市区的污水最后都排去了哪里 浏览:765
800立方污水处厂运营 浏览:768
饮水机的水管一般是多少 浏览:725
鱼缸用什么药物来净水 浏览:875
电脑系统edi 浏览:80
酒厂里的废水渣做肥料怎样用 浏览: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