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石油蒸馏和分馏的产物
常压分馏
用泵将从初馏塔底得到的拔顶油送入加热炉中加热到360 ℃~370 ℃后,再送入常压分馏塔中。经分馏,在塔顶可得到低沸点汽油馏分,经冷凝和冷却到30 ℃~40 ℃时,一部分作为塔顶回流液,另一部分作为汽油产品。此外,还设有1~2个中段回流。在常压塔中一般有3~4个侧线,分别馏出煤油、轻柴油。侧线产品是按人们的不同需要而取的不同沸点范围的产品,在不同的流程中并不相同。有的侧线产品仅为煤油和轻柴油,而重油为塔底产品;有的侧线为煤油、轻柴油和重柴油,而塔底产品为常压渣油。
减压分馏
原油在常压分馏塔中只能分馏出沸点较低的馏分。要分馏出沸点约在500 ℃以上的裂化原料和润滑油原料,就会出现一定的问题。因为这些馏分所含有的大分子烃类在450 ℃以上就会发生裂解反应,使馏出的油品变质,并生成焦炭,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在减压下进行蒸馏。因此,将从常压塔底出来的重油经加热炉加热到410 ℃左右后,送入减压分馏塔中。为了使塔顶残压保持在2.7 kPa~10.7 kPa,需要用真空设备抽出不凝性气体。同时在减压塔底吹入过热蒸气以降低塔内的油气分压,增加馏分的拔出率。在减压蒸馏塔的塔顶得到的是重柴油;在侧线分别得到轻润滑油、中润滑油、重润滑油;经汽提塔汽提后,在塔底得渣油。
『贰』 松脂如何加工
用水蒸气蒸馏或其他方法将松脂分成松节油和松香的过程。松脂中的挥发性物质为松节油,非挥发性的熔合物为松香。
简史
中国的松脂加工业历史久远,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都是简单地将块状松脂放入蒸馏釜内,用直接火加热炼制。由于松脂含油少,杂质和氧化树脂多,加工所得的松节油收率低,松香质量差。50年代以来采用了新的采脂方法,松脂质量改善,部分工厂改用间歇水蒸气加工松脂的生产工艺,松节油的收率和松香质量都有提高。60年代初,大部分小型厂改进了直接火法的炉灶结构,在炼制过程中往釜中滴水,以降低蒸煮温度,改善了这些厂产品的质量。70年代推广了松脂加工连续化生产。80年代初实现了松脂蒸馏的自控。
加工方法
包括松脂贮存、输送、蒸馏。松脂加工厂备有贮脂池,以便按计划连续生产。加工时用螺旋输送机将池中松脂送至料斗进行加工。规模较大的工厂,贮脂池离加工车间较远,松脂通过管道用压缩空气送至车间料斗。蒸馏工艺分连续水蒸气蒸馏法、间歇水蒸气法和简易加工法3种。
连续水蒸气蒸馏法
用水蒸气作为加热和解吸介质加工松脂的方法。先用水蒸气将松脂加热熔解,使成流体状态(脂液),滤去大部分杂质;后用澄清的方法净制,进一步除去细小杂质和绝大部分水;最后,将净制脂液用过热水蒸气蒸出松节油,得到松香。这三个工序是连续进行的。连续水蒸气蒸馏法马尾松松脂加工工艺流程如图1。松脂从上料螺旋机输入料斗,再经螺旋给料器不断送入连续熔解器,并加入适量的水和松节油。在熔解器中松脂被加热熔解。熔解脂液经过滤滤去大部杂质,流入连续澄清槽,杂质在残渣受器内定期排出。澄清后的脂液连续流入贮脂罐。中层脂液于中层脂液澄清槽澄清后流入压脂罐,用水蒸气压入中油贮槽回收。脂液泵将澄清脂液从贮脂罐抽出,经过转子流量计计量、预热器加热后连续送入蒸馏塔。蒸馏塔上段蒸出优油和水的混合蒸汽,经换热器(9)冷凝后流入优油油水分离器(10),分离后的优油流入贮槽,一部分送至熔解器作熔解松脂用,其余的经盐滤器除水后流入优油仓库。塔下段蒸出的重油和水的混合蒸汽由换热器冷凝后,经油水分离器分离水分。重油流入仓库。塔底部连续放出松香。
图1松脂熔解
为了除去松脂中的杂质和水分,先将松脂熔化成流体,然后进行净制。松脂熔解时加入松节油,使脂液中松香和松节油的比例成64~62∶36~38,以降低脂液的浓度和粘度。加原料松脂8~10%的水,洗涤松脂,除去水溶性色素。加草酸0.05~0.1%,以还原深色的树脂酸铁盐。连续熔解器有卧式和立式的两种。卧式为一圆筒,由不锈钢板焊制,内有带孔翼片的螺旋器,推动松脂块前进。使松脂块有足够的熔解时间。在器底设直接水蒸气喷管,用水蒸气加热熔解松脂。立式熔解器为一圆筒体,由一根直立的进脂管与熔解器本体下部相连而成。器下部设直接水蒸气喷管,底部锥形,装有排渣阀门。松脂、熔解用松节油和水连续地沿进脂管流入熔解器下部,然后在熔解器中由下而上不断地被直接水蒸气加热而熔解。较脂液重的粗渣、泥沙等沉积于熔解器底部,通过锥底下的排渣阀门定期排放。熔解脂液从熔解器顶部流入滤渣器滤去大部杂质,进入净制工序。在熔解过程中,蒸发出的油水蒸气可用换热器冷凝流回熔解器中。熔解温度控制在96℃以下。
脂液净制
中国多采用澄清法。此法设备简单,维修容易,无须消耗动力,缺点是占地面积大,分离时间长,还需加一套中层脂液处理设备。通常采用半连续式澄清槽组,水分和杂质通过2~4个澄清槽分离,生产量较小时,也可只用一个澄清槽。脂液澄清连续进行,水与杂质间歇排出。澄清的脂液再经一小型过滤器,除去未沉降极少量的树皮杂质后,流至蒸馏塔。澄清过程中,在澄清脂液和下层水之间,有一层脂液、细小杂质和水的混合物,称中间层。中间层与渣水由各槽下部放出,再经进一步澄清后放回至熔解器回收,或直接蒸馏回收黑色松香和松节油。
连续蒸馏
净制脂液直接蒸馏时,沸点随脂液中松香含量的增加而升高,如欲将松节油蒸尽,温度将达到250~300℃,这将使树脂酸脱羧分解,大大影响松香质量。水蒸气蒸馏可降低蒸馏温度,保证松香质量。蒸馏时适当提高温度可减少水蒸气的耗量。马尾松松脂常压连续蒸馏工艺有3种:①一塔三段。蒸馏塔用盲板分隔为三个塔段,相邻塔段间有溢流管相通,净制脂液经预热器加热至140℃左右,连续进入塔上部,在三个塔段的顶部分别蒸出优级松节油(优油)、中间松节油(中油,作熔解用)和高沸点松节油(重油)与水的混合蒸汽,经换热器冷凝和油水分离后得优油、中油和重油。从塔底连续放出松香。塔底温度一般为190~200℃。②二塔三段。净制脂液经预热后进入第一塔,塔分两段,上段蒸出优油与水的混合蒸汽,经冷凝后得优油;下段蒸出中油、重油与水的混合蒸汽,经分凝塔分离中油和重油。塔底放出松香。③一塔二段。蒸馏塔分隔成两段,上段蒸出优油与水的混合蒸汽,下段蒸出重油与水的混合蒸汽,分别冷凝和油水分离后得优油和重油,塔底放出松香。松脂中不含高沸点油分时可采用一个塔,亦不分段,蒸出全部优油,塔底温度亦可降低。
连续蒸馏塔一般为板式塔,采用浮阀塔较多。每一塔段底装有直接水蒸气喷管,喷出过热水蒸气,温度在300~350℃,每块塔板上装有水蒸气加热盘管,以加热脂液,供给松节油气化所需热量。各级松节油和水的混合蒸汽由换热器冷凝冷却。可用浮头式列管换器或较高效的螺旋板换热器。在换热面积较小时,可用盘管换热器。
间歇水蒸气法
分三个工序间歇进行,其原理和工艺条件与连续水蒸气法基本相同。间歇水蒸气法马尾松松脂加工工艺流程如图2。松脂从螺旋输送机进入料斗,经密闭加料阀间歇流入熔解釜,以直接水蒸气加热熔解后的脂液用水蒸气压入过渡槽。熔解时逸出的松节油和水的混合蒸汽经气液分离器和换热器回收。熔解脂液在过渡槽贮留10分钟后经过滤器流入澄清槽组(7、8、9、10)澄清。澄清脂液从澄清槽(10)分次流入一级蒸馏釜,蒸出优油和水的混合蒸汽,经换热器(12)冷凝、油水分离器分层和盐滤器(14)除去残水,优油由贮槽送往油库。蒸完优油的脂液分次流入二级蒸馏釜,按温度先后蒸出中油、重油,中油和水的混合蒸汽经换热器(16)冷凝、油水分离器分出的中油由贮槽泵往加油罐作熔解松脂用。重油和水的混合蒸汽经换热器(16)冷凝、油水分离器分层和盐滤器除残水,除水重油经重油贮槽送往油库。过渡槽和澄清槽逸出的松节油蒸汽经换热器冷凝流入加油罐回收。澄清时的中层脂液经排渣槽在中层脂液澄清槽再澄清后于喷提锅回收松节油,并蒸煮黑松香。
图2松脂间歇熔解每次加料量按30分钟生产能力计算。间歇式熔解器为直立圆锥形,用不锈钢板焊制,也有用普通钢板内衬混凝土制成。直接水蒸气喷管设于底部,喷管上面有筛板。松脂熔解后,由熔解釜上部通入水蒸气(2~3千克/平方厘米),将脂液从底部压出,送至净制工序。较大的杂质留在筛板上,定期从出渣口清除。净制的工艺流程和设备与连续法相似。为了防止从熔解釜压送脂液时对澄清槽中脂液的搅动,在澄清槽前设一过渡槽,有效容积为一次熔解脂液的量。有的工厂在澄清槽后设一澄清脂液过渡槽,计量蒸馏一次的脂液,用水蒸气压送至一级蒸馏釜。马尾松松脂间歇水蒸气法蒸馏分二级或三级进行,一级蒸馏釜蒸出优油,二级蒸馏釜蒸出中油、重油,最后放出松香。或在一个蒸馏釜中分三个阶段蒸出优油、中油、重油。通常进料温度在85℃左右,加热至150~155℃前蒸出优油,175℃前蒸出中油,185~200℃前蒸出重油。蒸馏釜为不锈钢制圆筒体,下部设有间接水蒸气管加热脂液和一定数量小孔的直接水蒸气喷管,通入300~350℃过热直接水蒸气蒸出松节油。松脂中不含高沸点油分时只用一级蒸馏,在180℃前将松节油全部蒸出。
简易加工法
有滴水法、双釜滴水法和简易水蒸气法3种。
滴水法
将松脂装入蒸馏釜内,用直接火加热,以滴入水的方式产生水蒸气蒸出松节油。蒸馏釜由不锈钢板或铝板焊制,炉灶用砖砌成。松脂入釜后,炉灶开始生火,先蒸出部分轻油。当釜内温度上升至一定温度时,经转子流量计计量滴水,调节水量和温度先后蒸出优油、中油、重油,经冷凝后分别收集。釜内放出的松香,以两层不锈钢(或铜)网夹脱脂棉过滤,除去杂质,再进行包装。滴水法加工所需设备简单,投资少,对动力要求不高,设于靠近采脂林区,松脂可及时加工,减少运输过程中松节油的损失及松香的氧化。由于用直接火加热,松香质量不稳定,且易酿成火灾。
双釜滴水法
在单釜生产的同一灶上方增设一熔解釜,利用烟道气的余热,对松脂进行预热、熔解,然后借高位差使熔解的松脂经过滤后,间歇流入蒸馏釜中,进行蒸馏。双釜生产比单釜生产缩短加工工时,降低燃料用量,杂质在蒸馏之前滤去,可以提高产品质量,生产也比较安全。
简易水蒸气法
又称小蒸汽法。该法不用直接火加热,而用过热水蒸气,兼作解吸介质。是双釜滴水法的改进。其特点是:在松脂质量较好时,可不加松节油熔解,也不设澄清工序,并免去残渣处理设备。蒸馏过程中过热水蒸气二次利用,用轮蒸法分别蒸出优油和中油、重油。比直接火法安全。
产品处理
①松香包装:连续蒸馏塔生产的松香可直接从塔底经管道输入包装场,灌装于镀锌铁皮桶内,每桶松香净重225~230千克。如输送管道过长,可用水蒸气夹套保温。间歇水蒸气法或简易加工法放出的松香,先装入铝板制的槽(车),然后分装于桶中。装桶时应取样检验松香的质量。装满松香的铁皮桶用包装车分运至包装场冷却,桶间应保持一定距离,以利散热。松香全部固化约需3昼夜。冷却后的松香经结晶检查合格才能入库。②松节油的收集:从蒸馏设备蒸出的各类松节油和水的混合蒸汽,通过换热器冷凝和冷却,进入油水分离器分离水分。优油和重油再经盐滤器除去所含乳状水分即得产品优级松节油和重质松节油。③松香结晶:结晶影响松香质量,松香晶体熔点较高,可达110~135℃,难于皂化,降低松香使用价值。严重结晶的松香为等外品。中国马尾松松脂中枞酸型树脂酸含量较多,加热过程中发生异构,造成单一树脂酸组成含量过高而出现结晶现象。蒸馏温度较低,放香后冷却较快,长叶松酸含量较多时,易产生低温结晶。蒸馏温度过高,时间较长,异构剧烈,形成大量枞酸,易产生高温结晶。加热温度适当、冷却过程合理、长叶松酸和枞酸的含量比例适当时,结晶趋势最低,不易产生结晶现象。晶体在105~120℃时成长速度最快,在熔融松香冷却过程中,通过这段温度区域时间过长时,也易产生结晶现象。水分对晶体的形成也有较大的影响,松香含水率在0.15%以上者易结晶。包装冷却过程中,如有晶种存在,也会引起松香结晶。松香包装时,液香流槽内常有白色的混浊物,放香时这种白色混浊物被热香带入包装桶,难被热香熔化而悬浮在液香中,充当晶种而引起松香结晶。热香冷却过程中,受到振动,亦易引起结晶。防止松香结晶必须综合考虑到上述各方面的因素。如:根据原料的组成特性,确定适宜的蒸馏温度和时间以及冷却条件,以控制松香中树脂酸的异构程度,使结晶趋势最小;注意冷却环境,使松香较快地通过由40℃冷到80℃这一降温过程;保证过热水蒸气的干度和温度,降低松香含水率;保持松香包装工段的清洁,勿使晶体带入包装桶等。
趋势
中国随着工业的发展,国民经济许多部门对松香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在国际市场上尤应努力提高松香质量,以加强竞争能力;水蒸气蒸馏法松脂加工将得到进一步发展;采用高真空蒸馏新工艺生产高酸值高软化点浅色松香,以满足用户的特殊需要。
松脂加工设备
见松脂加工。
『叁』 将原油进行蒸馏会得到哪些物质
当加温到40~150摄氏度时,就会从蒸馏塔上部流出戊烷、己烷、庚烷、辛烷、壬烷等专化合物来,它们在这属个温度下呈液态。这部分液体油就是汽油。它是石油家庭中的老大。
再加温150摄氏度以上,至300摄氏度时,在蒸馏塔中部会流出癸烷、十一烷至十五烷等化合物的混合物。这部分化合物也是液态,叫煤油。它是石油家庭中的老二。
再继续加温,从200摄氏度加到350摄氏度时,则会在蒸馏塔下部流出另一种液体——柴油来。它是石油家庭中的老三。老三的成分包括十一烷至二十烷等。
再加温,从300摄氏度开始,则会在蒸馏塔底部流出沸点很高的重油来,它是石油家庭中的老四。它是由十六烷至四十五烷等化合物组成的。
由于重油的沸点很高,到400摄氏度也不蒸发,所以不能再用一般加热的方法来给石油“分家”了。科学家采用减压加热法,使重油又“分家”了,又得到了柴油,还有润滑油、石蜡、沥青等许多有用的东西。
『肆』 原油蒸馏有哪三个工序
原油蒸馏的工艺过程包括原油预处理、常压蒸馏和减压蒸馏三个部分:
原油预处理 - 应用电化学分离或加热沉降方法脱除原油所含水、盐和固体杂质的过程。主要目的是防止盐类(钠、钙、镁的氯化物)离解产生氯化氢而腐蚀设备和盐垢在管式炉炉管内沉积。采用电化学分离时,在原油中要加入几到几十ppm破乳剂(离子型破乳剂或非离子型聚醚类破乳剂)和软化水,然后通过高压电场(电场强度1.2~1.5kV/cm),使含盐的水滴聚集沉降,从而除去原油中的盐、水和其他杂质。电化学脱盐常以两组设备串联使用以提高脱盐效果。
常压蒸馏 - 预处理后的原油经加热后送入常压蒸馏装置的初馏塔,蒸馏出大部分轻汽油。初馏塔底原油经加热至360~370℃,进入常压蒸馏塔(塔板数36~48),该塔的塔顶产物为汽油馏分(又称石脑油),与初馏塔顶的轻汽油一起可作为催化重整原料,或作为石油化工原料,或作为汽油调合组分。常压塔侧线出料进入汽提塔,用水蒸气或再沸器加热,蒸发出轻组分,以控制轻组分含量(用产品闪点表示)。通常,侧一线为喷气燃料(即航空煤油)或煤油馏分,侧二线为轻柴油馏分,侧三线为重柴油或变压器油馏分(属润滑油馏分),塔底产物即常压渣油(即重油)。
减压蒸馏 - 也称真空蒸馏。原油中重馏分沸点约370~535℃,在常压下要蒸馏出这些馏分,需要加热到420℃以上,而在此温度下,重馏分会发生一定程度的裂化。因此,通常在常压蒸馏后再进行减压蒸馏。在约2~8kPa的绝对压力下,使在不发生明显裂化反应的温度下蒸馏出重组分。常压渣油经减压加热炉加热到约380~400℃送入减压蒸馏塔。减压蒸馏可分为润滑油型和燃料油型两类。前者各馏分的分离精确度要求较高,塔板数24~26;后者要求不高,塔板数15~17。通常用水蒸气喷射泵(或者用机械抽真空泵)抽出不凝气,以产生真空条件。发展的干式全填料减压塔采用金属高效填料代替塔板,可以使全塔压力降减少到 1.3~2.0kPa,从而可以提高蒸发率,并减少或取消塔底水蒸气用量。为了在同一炉出口温度下使常压渣油有最大的汽化率,减压蒸馏都将炉出口至塔的管线设计成大管径的形式,以减少压降,进而降低炉出口压强。减压塔顶分出的馏分减(压、拔)顶油,一般作为柴油混入常压三线中,减压一线至四线作为裂化原料或润滑油原料,塔底为减压渣油,可作为生产残渣润滑油和石油沥青的原料,或作为石油焦化的原料,或用作燃料油。
『伍』 原油蒸馏是什么
一、原油蒸馏原理
原油炼制的基本途径是通过原油中不同组分的沸点差异,采用蒸馏手段将其分割为几个不同的沸点范围(即馏分),然后根据石油产品的使用要求,分离并除去这些馏分中的有害组分,或经过化学反应转化成所需的组分,从而获得合格的石油产品。原油的分割和石油馏分在加工过程中的分离通常采用蒸馏的方法。原油常减压蒸馏是原油加工中的第一道工序,常减压蒸馏装置是炼油厂的核心装置。
(一)精馏蒸馏
精馏是按原油中所含组分的沸点不同,加热原油使其汽化冷凝,将其分割为几个不同的沸点范围(即馏分)的方法。由于原油成分复杂,沸点相近,采用一次汽化和一次冷凝的蒸馏方法,分离效果较差,因此在炼油厂采用多次汽化、多次冷凝的复杂精馏过程,称为精馏。精馏按操作方式分为连续和间歇式两种。
间歇式精馏装置类似于蒸馏水装置。蒸气不断被引出并经冷凝冷却后收集起来,可以分出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和重油。但这种装置分离效果差,生产效率低,仅适用于小规模生产和实验室。
连续精馏是采用连续式精馏塔(见图8-1)。精馏前塔内装有提供气、液相接触的塔板(或填料),塔板上有许多塔帽,塔板(或填料)是进行精馏的主要场所。按照塔内各部分的作用不同,全塔分为两段:进料段以上是精馏段,进料段以下是提馏段。
原油经加热炉加热到360℃左右,此时原油中低沸点组分(如汽油、柴油等)已经汽化,其余的高沸点组分(如裂化原料、润滑油原料等)不能汽化,仍呈现液态。这种油气和未汽化的油混合物一起经转油线进入精馏塔的进料段后,气、液两相迅速分开,油气通过塔板上升到精馏段,未汽化的油经塔板孔下降到提馏段。这样的一次汽化分离效果差。一方面,油气中夹着一些高沸点组分,而未汽化的油中也夹带一些低沸点的轻组分;另一方面,油气和未汽化的油沸点范围很宽,需切割为几个馏分来利用。因此为了达到精确分离,塔顶蒸出的油气(轻组分)经冷凝后,一部分作为塔顶产品,另一部分作为塔顶回流。由于原油蒸馏的常压塔不设再沸器,是一个不完全塔,故进料段以下并非是严格的提馏段。塔底通入过热水蒸气,使塔底油中夹带的轻组分汽化,上升到精馏段。在这种情况下,塔顶流下来的塔顶回流冷液体沿塔板下流,塔底上升的油气进入塔板,热油气和冷液体在塔板相遇,发生传质传热,油气温度下降,油气中夹带的一部分高沸点组分沿塔板下流。而冷液体由于温度上升,其组成也发生变化,其中一部分低沸点组分汽化后,沿塔板继续上升。因此,整个精馏段建立了两个梯度:一是温度梯度,即从进料段到塔顶温度逐级降低。二是浓度梯度,即从进料段到塔顶,气相物流、液相物流的轻组分浓度逐级增大。塔顶温度最低,经引出冷凝后,是最轻的汽油馏分或者重整原料,在精馏塔塔侧适当位置上抽出几个侧线产品(煤油、轻柴油、重柴油等)。石油精馏塔除采用塔顶回流外,还采用中段循环回流。这种方法是在精馏塔塔侧中部引出一部分热油或侧线部分,经冷却后返回到塔内,其抽出口在入塔口之下。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将塔内多余的热量从塔中部取走一部分,从而减少塔顶取走的热量,使塔顶回流量减少,减少塔顶第一、第二块塔板之间的气、液相负荷,提高原油处理量。目前,国内外大、中型石油精馏塔几乎都采用中段循环回流。
(二)常减压蒸馏
精馏按操作压力大小分为常压、加压和减压精馏。常压精馏是指精馏塔内压力接近大气压下进行的精馏;对于常压下为气态的混合物分离,需采用塔内加压,提高沸点进行精馏,即加压精馏;但对于沸点较高,且又是热敏性的混合物分离需采用塔内减压,降低沸点即减压精馏。原油在常压塔里进行精馏时,从塔顶馏出汽油馏分或重整原料油,从塔侧引出煤油、轻柴油和重柴油等侧线部分,这些馏分沸点低于365℃,常压下即可蒸出。但塔底产物(常称“常压重油”)是沸点高于360℃的重组分,其中含有润滑油原料和催化裂化原料,在常温下分离它们必须继续加热。但高温会使重油中胶质、沥青质等不稳定组分发生严重降解、缩合等化学反应,使馏出的油品变质,同时也会加剧设备内结焦而缩短生产周期。因此石油工业常采用常减压蒸馏,即常压塔内限制温度在360℃左右,精馏出原油中低沸点馏分;再将沸点高、在高温下易变质的常压重油在减压塔内进行减压蒸馏。减压时,采用蒸汽喷射泵抽真空,使塔内残压约保持在3.0kPa左右或更低,温度限制在390℃以下。减压蒸馏时,塔顶逸出的主要是减顶油气、水蒸气及少量的裂化气,从减压塔侧抽出几个侧线原料(减压一线、减压二线、减压三线),可作为润滑油原料或裂化原料;减压塔底是沸点很高(>550℃)的减压渣油,它主要由胶质、沥青质组成,用作锅炉燃料、焦化原料,也可进一步加工成高黏度润滑油、沥青或重燃料油。
(三)水蒸气汽提
水蒸气汽提是指在精馏塔底吹入过热水蒸气,从而降低塔内的油气分压,使混入产品中的较轻馏分汽化而返回塔内,因而汽提和减压有同样的作用。汽提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但要耗用大量高温水蒸气,且水蒸气随塔顶油气一起馏出,增加了塔顶冷凝器的负荷。水蒸气汽提在常减压蒸馏中,常压塔塔底、常压塔侧线以及减压塔塔底、减压塔侧线等都有使用。原油常压塔汽化段中未汽化的油流向塔底,这部分油中含有一部分低于350℃的轻馏分,常压塔底一般不设再沸器,而是在常压塔底通过热水蒸气,使其中的轻馏分汽化后返回到精馏段,保证排出的重油中不含轻馏分。因此原油常压塔是个不完全塔,只有精馏段,没有严格的提馏段,进料板以下可称为汽提段。侧线产品(煤油、轻柴油、重柴油)之间只有精馏段而没有提馏段,侧线产品中必然含有一定量的轻组分,也会影响侧线产品的质量。因此,在常压塔外,为三个侧线产品设汽提塔。三个汽提塔重叠起来,但相互之间又是隔开的,只需向塔底通入过热水蒸气,使混入侧线产品中的较轻馏分能返回到常压塔的精馏段,见图8-2。原油减压塔常采用减压和塔底通入水蒸气汽提“双管齐下”的方法,蒸馏重质油品效果较好。采用塔底水蒸气汽提可减少塔底排出的减压渣油中轻馏分的含量。
二、原油蒸馏流程
一个完整的原油蒸馏过程,除了精馏塔外,还配置了加热炉、换热器、冷凝器、冷却器、机泵等设备。这些设备按一定的关系用工艺管线连接起来,同时还配有自动检测和控制仪表,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这就形成了原油蒸馏装置的工艺流程。图8-3是典型的原油常减压蒸馏原理流程图,主要由加热炉(常压炉、减压炉)、常压塔和减压塔三部分组成。其工艺过程为:
1. 原油换热。原油经原油泵加压后,在换热器内换热至130℃进入脱盐罐,在破乳剂、注水、电场的作用下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