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石油醚可以用分子筛除水吗
乙醇,乙醚,石油来醚都是易挥自发性的有机溶剂,石油醚不是醚,是混合烷烃。
这三种有机溶剂毒性不大,且带有气味,乙醇的气味最轻微,白酒的味道,石油醚的气味就则像汽油那样。这里面硬说危险较大的,则是乙醚,乙醚闻得多容易醉倒,因为乙醚有麻醉的功效,经常看电视强盗绑架就喜欢乙醚弄晕别人。还有就是急性大量接触,早期出现兴奋,继而嗜睡、呕吐、面色苍白、脉缓、体温下降和呼吸不规则,而有生命危险。急性接触后的暂时后作用有头痛、易激动或抑郁、流涎、呕吐、食欲下降和多汗等。液体或高浓度蒸气对眼有刺激性。
一些慢性影响:长期低浓度吸入,有头痛、头晕、疲倦、嗜睡、蛋白尿、红细胞增多症。长期皮肤接触,可发生皮肤干燥、皲裂等
『贰』 求教有机问题:使用有机溶剂回流或蒸馏时,溶剂沸点115度,是否可以用水冷凝管水冷的冷却温度的上限是
常用有机溶剂的纯化-丙酮
沸点56.2℃,折光率1.358 8,相对密度0.789 9。
普通丙酮常含有少量的水及甲醇、乙醛等还原性杂质。其纯化方法有:
⑴于250mL丙酮中加入2.5g高锰酸钾回流,若高锰酸钾紫色很快消失,再加入少量高锰酸钾继续回流,至紫色不褪为止。然后将丙酮蒸出,用无水碳酸钾或无水硫酸钙干燥,过滤后蒸馏,收集55~56.5℃的馏分。用此法纯化丙酮时,须注意丙酮中含还原性物质不能太多,否则会过多消耗高锰酸钾和丙酮,使处理时间增长。
⑵将100mL丙酮装入分液漏斗中,先加入4mL10%硝酸银溶液,再加入3.6mL1mol/L氢氧化钠溶液,振摇10min,分出丙酮层,再加入无水硫酸钾或无水硫酸钙进行干燥。最后蒸馏收集55~56.5℃馏分。此法比方法⑴要快,但硝酸银较贵,只宜做小量纯化用。
常用有机溶剂的纯化-四氢呋喃
沸点67℃(64.5℃),折光率1.405 0,相对密度0.889 2。
四氢呋喃与水能混溶,并常含有少量水分及过氧化物。如要制得无水四氢呋喃,可用氢化铝锂在隔绝潮气下回流(通常1000mL约需2~4g氢化铝锂)除去其中的水和过氧化物,然后蒸馏,收集66℃的馏分蒸馏时不要蒸干,将剩余少量残液即倒出)。精制后的液体加入钠丝并应在氮气氛中保存。
处理四氢呋喃时,应先用小量进行试验,在确定其中只有少量水和过氧化物,作用不致过于激烈时,方可进行纯化。
四氢呋喃中的过氧化物可用酸化的碘化钾溶液来检验。如过氧化物较多,应另行处理为宜。
常用有机溶剂的纯化-二氧六环
沸点101.5℃,熔点12℃,折光率1.442 4,相对密度1.033 6。
二氧六环能与水任意混合,常含有少量二乙醇缩醛与水,久贮的二氧六环可能含有过氧化物(鉴定和除去参阅乙醚)。二氧六环的纯化方法,在500mL二氧六环中加入8mL浓盐酸和50mL水的溶液,回流6~10h,在回流过程中,慢慢通入氮气以除去生成的乙醛。冷却后,加入固体氢氧化钾,直到不能再溶解为止,分去水层,再用固体氢氧化钾干燥24h。然后过滤,在金属钠存在下加热回流8~12h,最后在金属钠存在下蒸馏,压入饥丝密封保存。精制过的1,4-二氧环己烷应当避免与空气接触。
常用有机溶剂的纯化-吡啶
沸点115.5℃,折光率1.509 5,相对密度0.981 9。
分析纯的吡啶含有少量水分,可供一般实验用。如要制得无水吡啶,可将吡啶与粒氢氧化钾(钠)一同回流,然后隔绝潮气蒸出备用。干燥的吡啶吸水性很强,保存时应将容器口用石蜡封好。
常用有机溶剂的纯化-石油醚
石油醚为轻质石油产品,是低相对分子质量烷烃类的混合物。其沸程为30~150℃,收集的温度区间一般为30℃左右。有30~60℃,60~90℃,90~120℃等沸程规格的石油醚。其中含有少量不饱和烃,沸点与烷烃相近,用蒸馏法无法分离。
石油醚的精制通常将石油醚用其体积的浓硫酸洗涤2~3次,再用10%硫酸加入高锰酸钾配成的饱和溶液洗涤,直至水层中的紫色不再消失为止。然后再用水洗,经无水氯化钙干燥后蒸馏。若需绝对干燥的石油醚,可加入钠丝(与纯化无水乙醚相同)。
常用有机溶剂的纯化-甲醇
沸点64.96℃,折光率1.328 8,相对密度0.791 4。
普通未精制的甲醇含有0.02%丙酮和0.1%水。而工业甲醇中这些杂质的含量达0.5%~1%。
为了制得纯度达99.9%以上的甲醇,可将甲醇用分馏柱分馏。收集64℃的馏分,再用镁去水(与制备无水乙醇相同)。甲醇有毒,处理时应防止吸入其蒸气。
常用有机溶剂的纯化-乙酸乙酯
沸点77.06℃,折光率1.372 3,相对密度0.900 3。
乙酸乙酯一般含量为95%~98%,
含有少量水、乙醇和乙酸。可用下法纯化:于1000mL乙酸乙酯中加入100mL乙酸酐,10滴浓硫酸,加热回流4h,除去乙醇和水等杂质,然后进行蒸馏。馏液用20~30g无水碳酸钾振荡,再蒸馏。产物沸点为77℃,纯度可达以上99%。
常用有机溶剂的纯化-乙醚
沸点34.51℃,折光率1.352 6,相对密度0.713 78。普通乙醚常含有2%乙醇和0.5%水。久藏的乙醚常含有少量过氧化物
过氧化物的检验和除去:在干净和试管中放入2~3滴浓硫酸,1mL2%碘化钾溶液(若碘化钾溶液已被空气氧化,可用稀亚硫酸钠溶液滴到黄色消失)和1~2滴淀粉溶液,混合均匀后加入乙醚,出现蓝色即表示有过氧化物存在。除去过氧化物可用新配制的硫酸亚铁稀溶液(配制方法是FeSO4?H2O60g,100mL水和6mL浓硫酸)。将100mL乙醚和10mL新配制的硫酸亚铁溶液放在分液漏斗中洗数次,至无过氧化物为止。
醇和水的检验和除去:乙醚中放入少许高锰酸钾粉末和一粒氢氧化钠。放置后,氢氧化钠表面附有棕色树脂,即证明有醇存在。水的存在用无水硫酸铜检验。先用无水氯化钙除去大部分水,再经金属钠干燥。其方法是:将100mL乙醚放在干燥锥形瓶中,加入20~25g无水氯化钙,瓶口用软木塞塞紧,放置一天以上,并间断摇动,然后蒸馏,收集33~37℃的馏分。用压钠机将1g金属钠直接压成钠丝放于盛乙醚的瓶中,用带有氯化钙干燥管的软木塞塞住。或在木塞中插一末端拉成毛细管的玻璃管,这样,既可防止潮气浸入,又可使产生的气体逸出。放置至无气泡发生即可使用;放置后,若钠丝表面已变黄变粗时,须再蒸一次,然后再压入钠丝。
常用有机溶剂的纯化-乙醇
沸点78.5℃,折光率1.361 6,相对密度0.789 3。
制备无水乙醇的方法很多,根据对无水乙醇质量的要求不同而选择不同的方法。
若要求98%~99%的乙醇,可采用下列方法:
⑴利用苯、水和乙醇形成低共沸混合物的性质,将苯加入乙醇中,进行分馏,在64.9℃时蒸出苯、水、乙醇的三元恒沸混合物,多余的苯在68.3与乙醇形成二元恒沸混合物被蒸出,最后蒸出乙醇。工业多采用此法。
⑵用生石灰脱水。于100mL95%乙醇中加入新鲜的块状生石灰20g,回流3~5h,然后进行蒸馏。
若要99%以上的乙醇,可采用下列方法:
⑴在100mL99%乙醇中,加入7g金属钠,待反应完毕,再加入27.5g邻苯二甲酸二乙酯或25g草酸二乙酯,回流2~3h,然后进行蒸馏。
金属钠虽能与乙醇中的水作用,产生氢手和氢氧化钠,但所生成的氢氧化钠又与乙醇发生平衡反应,因此单独使用金属钠不能完全除去乙醇中的水,须加入过量的高沸点酯,如邻苯二甲酸二乙酯与生成的氢氧化钠作用,抑制上述反应,从而达到进一步脱水的目的。
⑵在60mL99%乙醇中,加入5g镁和0.5g碘,待镁溶解生成醇镁后,再加入900mL99%乙醇,回流5h后,蒸馏,可得到99.9%乙醇。
由于乙醇具有非常强的吸湿性,所以在操作时,动作要迅速,尽量减少转移次数以防止空气中的水分进入,同时所用仪器必须事前干燥好。
常用有机溶剂的纯化-DMSO
沸点189℃,熔点18.5℃,折光率1.4783,相对密度1.100。二甲基亚砜能与水混合,可用分子筛长期放置加以干燥。然后减压蒸馏,收集76℃/1600Pa(12mmHg)馏分。蒸馏时,温度不可高于90℃,否则会发生歧化反应生成二甲砜和二甲硫醚。也可用氧化钙、氢化钙、氧化钡或无水硫酸钡来干燥,然后减压蒸馏。也可用部分结晶的方法纯化。二甲基亚砜与某些物质混合时可能发生爆炸,例如氢化钠、高碘酸或高氯酸镁等应予注意。
常用有机溶剂的纯化-DMF
N,N-二甲基甲酰胺 沸点149~156℃,折光率1.430 5,相对密度0.948 7。无色液体,与多数有机溶剂和水可任意混合,对有机和无机化合物的溶解性能较好。
N,N-二甲基甲酰胺含有少量水分。常压蒸馏时有些分解,产生二甲胺和一氧化碳。在有酸或碱存在时,分解加快。所以加入固体氢氧化钾(钠)在室温放置数小时后,即有部分分解。因此,最常用硫酸钙、硫酸镁、氧化钡、硅胶或分子筛干燥,然后减压蒸馏,收集76℃/4800Pa(36mmHg)的馏分。其中如含水较多时,可加入其1/10体积的苯,在常压及80℃以下蒸去水和苯,然后再用无水硫酸镁或氧化钡干燥,最后进行减压蒸馏。纯化后的N,N-二甲基甲酰胺要避光贮存。
N,N-二甲基甲酰胺中如有游离胺存在,可用2,4二硝基氟苯产生颜色来检查。
常用有机溶剂的纯化-二氯甲烷
沸点40℃,折光率1.424 2,相对密度1.326 6。
使用二氯甲烷比氯仿安全,因此常常用它来代替氯仿作为比水重的萃取剂。普通的二氯甲烷一般都能直接做萃取剂用。如需纯化,可用5%碳酸钠溶液洗涤,再用水洗涤,然后用无水氯化钙干燥,蒸馏收集40~41℃的馏分,保存在棕色瓶中。
沸点101.5℃,熔点12℃,折光率1.442 4,相对密度1.033 6。
二氧六环能与水任意混合,常含有少量二乙醇缩醛与水,久贮的二氧六环可能含有过氧化物(鉴定和除去参阅乙醚)。二氧六环的纯化方法,在500mL二氧六环中加入8mL浓盐酸和50mL水的溶液,回流6~10h,在回流过程中,慢慢通入氮气以除去生成的乙醛。冷却后,加入固体氢氧化钾,直到不能再溶解为止,分去水层,再用固体氢氧化钾干燥24h。然后过滤,在金属钠存在下加热回流8~12h,最后在金属钠存在下蒸馏,压入饥丝密封保存。精制过的1,4-二氧环己烷应当避免与空气接触。
常用有机溶剂的纯化-二硫化碳
沸点46.25℃,折光率1.631 9,相对密度1.2632。
二硫化碳为有毒化合物,能使血液神经组织中毒。具有高度的挥发性和易燃性,因此,使用时应避免与其蒸气接触。
对二硫化碳纯度要求不高的实验,在二硫化碳中加入少量无水氯化钙干燥几小时,在水浴55℃~65℃下加热蒸馏、收集。如需要制备较纯的二硫化碳,在试剂级的二硫化碳中加入0.5%高锰酸钾水溶液洗涤三次。除去硫化氢再用汞不断振荡以除去硫。最后用2.5%硫酸汞溶液洗涤,除去所有的硫化氢(洗至没有恶臭为止),再经氯化钙干燥,蒸馏收集。
常用有机溶剂的纯化-氯仿
沸点61.7℃,折光率1.445 9,相对密度1.483 2。
氯仿在日光下易氧化成氯气、氯化氢和光气(剧毒),故氯仿应贮于棕色瓶中。市场上供应的氯仿多用1%酒精做稳定剂,以消除产生的光气。氯仿中乙醇的检验可用碘仿反应;游离氯化氢的检验可用硝酸银的醇溶液。
除去乙醇可将氯仿用其二分之一体积的水振摇数次分离下层的氯仿,用氯化钙干燥24h,然后蒸馏。
另一种纯化方法:将氯仿与少量浓硫酸一起振动两三次。每200mL氯仿用10mL浓硫酸,分去酸层以后的氯仿用水洗涤,干燥,然后蒸馏。
除去乙醇后的无水氯仿应保存在棕色瓶中并避光存放,以免光化作用产生光气。
常用有机溶剂的纯化-苯
沸点80.1℃,折光率1.501 1,相对密度0.87865。
普通苯常含有少量水和噻吩,噻吩和沸点84℃,与苯接近,不能用蒸馏的方法除去。
噻吩的检验:取1mL苯加入2mL溶有2mg吲哚醌的浓硫酸,振荡片刻,若酸层号蓝绿色,即表示有噻吩存在。噻吩和水的除去:将苯装入分液漏斗中,加入相当于苯体积七分之一的浓硫酸,振摇使噻吩磺化,弃去酸液,再加入新的浓硫酸,重复操作几次,直到酸层呈现无色或淡黄色并检验无噻吩为止。将上述无噻吩的苯依次用10%碳酸钠溶液和水洗至中性,再用%C
蒸馏液体沸点在140℃以下时,用水冷凝管;沸点在140℃ 以上者,如用水冷凝管,在冷凝管接头处容易爆裂,故应改用空气冷凝管。蒸馏低沸点易燃或有毒液体时,可在尾接管的支接管接一根长橡皮管,通入水槽的下水管内或引入室外,并将接受瓶在冰水浴中冷却。如果蒸馏出的产品易潮分解,可在尾接管的支管处接一个氯化钙干燥管,以防潮气进入。使用水冷凝管时,冷凝水应从冷凝管的下口流入,上口流出,以保证冷凝管的套管内充满水。水冷凝管的种类很多,常用的为直形冷凝管。
安装仪器的顺序一般都是自下而上,从左到右。要稳妥端正,无论从正面或侧面观察,全套仪器装置的轴线都要在同一平面内。
2.蒸馏操作
加料:将待蒸馏液通过玻璃漏斗小心倒入蒸馏瓶中,要注意不使液体从支管流出。加入几粒助沸物,安好温度计。再一次检查仪器的各部分连接是否紧密和妥善。
加热:用水冷凝管时,先由冷凝管下口缓缓通入冷水,自上口流出引至水槽中,然后开始加热。加热时可以看见蒸馏瓶中的液体逐渐沸腾,蒸气逐渐上升。温度计的读数也略有上升。当蒸气的顶端到达温度计水银球部位时,温度计读数就急剧上升。这时应适当调小煤气灯的火焰或降低加热电炉或电热套的电压,使加热速度略为减慢,蒸气顶端停留在原处,使瓶颈上部和温度计受热,让水银球上液滴和蒸气温度达到平衡。然后再稍稍加大火焰,进行蒸馏。控制加热温度,调节蒸馏速度,通常以每秒1~2滴为宜。在整个蒸馏过程中,应使温度计水银球上常有被冷凝的液滴。此时的温度即为液体与蒸气平衡时的温度,温度计的读数就是液体(馏出物)的沸点。蒸馏时加热的火焰不能太大,否则会在蒸馏瓶的颈部造成过热现象,使一部分液体的蒸气直接受到火焰的热量,这样由温度计读得的沸点就会偏高;另一方面,蒸馏也不能进行得太慢,否则由于温度计的水银球不能被馏出液蒸气充分浸润使温度计上所读得的沸点偏低或不规范。
观察沸点及收集馏液:进行蒸馏前,至少要准备两个接受瓶。因为在达到预期物质的沸点之前,带有沸点较低的液体先蒸出。这部分馏液称为“前馏分”或“馏头”。前馏分蒸完,温度趋于稳定后,蒸出的就是较纯的物质,这时应更换一个洁净干燥的接受瓶接受,记下这部分液体开始馏出时和最后一滴时温度计的读数,即是该馏分的沸程(沸点范围)。一般液体中或多或少地含有一些高沸点杂质,在所需要的馏分蒸出后,若再继续升高加热温度,温度计的读数会显著升高,若维持原来的加热温度,就不会再有馏液蒸出,温度会突然下降。这时就应停止蒸馏。即使杂质含量极少,也不要蒸干,以免蒸馏瓶破裂及发生其他意外事故。
蒸馏完毕,应先停止加热,然后停止通水,拆下仪器。拆除仪器的顺序和装配的顺序相反,先取下接受器,然后拆下尾接管、冷凝管、蒸馏头和蒸馏瓶等
『叁』 濡備綍娴嬮噺涔欓唶鐨勬哺鐐癸紵
瀹為獙鎶ュ憡锛氭祴閲忔棤姘翠箼閱囨哺鐐
寮曡█
鏃犳按涔欓唶鏄鎸囩函搴﹁揪鍒99.9%浠ヤ笂鐨勪箼閱囷紝鍏剁煶娌归啔绛夋潅璐ㄥ惈閲忔瀬浣庯紝鏄鍖栧﹀疄楠屽や腑甯哥敤鐨勮瘯鍓傘備箼閱囩殑娌哥偣鏄20鈩冿紝浣嗘棤姘翠箼閱囩殑娌哥偣鍗磋緝浣庛備负浜嗗緱鍒板噯纭鐨勫疄楠岀粨鏋滐紝鍦ㄨ繘琛屽寲瀛﹀疄楠屾椂锛岀粡甯搁渶瑕佹祴閲忔棤姘翠箼閱囩殑娌哥偣銆
瀹為獙鐩鐨
鏈瀹為獙鏃ㄥ湪浣跨敤娌哥偣浠娴嬮噺鏃犳按涔欓唶鐨勬哺鐐癸紝鎺屾彙娴嬮噺娌哥偣鐨勬柟娉曞拰鎶宸э紝瀛︿範鏃犳按涔欓唶鐨勫埗澶囨柟娉曪紝涓哄寲瀛﹀疄楠屾彁渚涘噯纭鐨勫疄楠屾暟鎹銆
瀹為獙鍘熺悊
娌哥偣鏄鎸囧湪甯稿帇涓嬶紝娑蹭綋鍦ㄥ姞鐑杩囩▼涓钂稿彂閫熷害杈惧埌鏈澶у肩殑娓╁害銆傛祴閲忔恫浣撴哺鐐归渶瑕佷娇鐢ㄦ哺鐐逛华銆傛哺鐐逛华鏄涓绉嶇簿瀵嗙殑娓╁害娴嬮噺浠鍣锛岀敱鍔犵儹瑁呯疆銆佹劅娓╁厓浠躲佹俯搴︿紶鎰熷櫒鍜屾樉绀哄櫒缁勬垚锛屽苟閫氳繃姣旇緝鐢靛帇娉曟潵瀹炶姦瀹寸幇瀵规恫浣撴哺鐐圭殑娴嬮噺銆
瀹為獙姝ラ
1. 鍦ㄦ哺鐐逛华閲囩敤鐨勭儳鐡堕噷鏀惧叆鏃犳按涔欓唶銆
2. 灏嗙儳鐡舵斁鍦ㄦ哺鐐逛华鐨勫姞鐑瑁呯疆涓娿
3. 杩炴帴濂芥哺鐐逛华鐨勬劅娓╁厓浠跺拰娓╁害浼犳劅鍣ㄣ
4. 鎵撳紑娌哥偣浠鐢垫簮锛屽姞鐑鏃犳按涔欓唶銆
5. 褰撴劅娓╁厓浠堕噰闆嗗埌绋冲畾鐨勬俯搴︽椂锛屾樉绀哄櫒鏄剧ず鐨勬俯搴﹀嵆涓烘棤姘翠箼閱囩殑娌哥偣銆
鎿嶄綔娉ㄦ剰浜嬮」
1. 鍦ㄨ繘琛屽疄楠屽墠锛岄渶瑕佸厛妫鏌ュ悇娴嬮噺浠鍣ㄧ殑娓呮磥搴﹀拰姝g‘鎬с
2. 鍦ㄥ疄楠屽枈鍝楄杩囩▼涓锛屼笉瑕佽Е纰扮儳鐡跺拰鍔犵儹瑁呯疆锛屼互閬垮厤鐑浼ゃ
3. 娴嬮噺杩囩▼涓锛岄渶瑕佺瓑寰呮劅娓╁厓浠剁殑娓╁害绋冲畾鍚庡啀璁$畻娌哥偣锛屽惁鍒欎細瀵艰嚧娴嬮噺缁撴灉涓嶅噯纭銆
4. 濡傛灉鍙戠幇娴嬮噺缁撴灉寮傚父锛岄渶瑕侀噸鏂拌繘琛屽疄楠屻
瀹為獙缁撴灉鍙婂垎鏋
鍦ㄦ湰娆″疄楠屼腑锛屾垜浠娴嬮噺浜嗘棤姘翠箼閱囩殑娌哥偣涓82.3鈩冦傞氳繃瀵瑰疄楠岀粨鏋滅殑鍒嗘瀽锛屾垜浠鍙浠ョ湅鍑猴紝鏃犳按涔欓唶鐨勬哺鐐规瘮涔欓唶浣庯紝杩欐槸鍥犱负鏃犳按涔欓唶鐨勭函搴﹂珮锛屽垎瀛愰棿鐨勭浉浜掍綔鐢ㄨ緝灏忥紝瀵艰嚧鍒嗗瓙鍦ㄦ恫鐩哥姸鎬佷笅鏇村姞瀹规槗琚鐑婵鍙戣岃劚绂绘恫浣撱
缁撹
閫氳繃鏈娆″疄楠岋紝鎴戜滑鎴愬姛鍦版祴閲忎簡鏃犳按涔欓唶鐨勬哺鐐癸紝骞朵笖寰楀嚭浜嗙粨璁猴細鏃犳按涔欓唶鐨勬哺鐐规瘮涔欓唶浣庯紝杩欐槸鐢变簬鍏堕珮绾搴﹀艰嚧鐩镐簰浣滅敤杈冨皬銆傝繖娆″疄楠屼笉浠呭府鍔╂垜浠鎻愰珮浜嗗疄楠屾妧閮戝仛鑳斤紝杩樿╂垜浠娣卞叆浜嗚В浜嗘棤姘翠箼閱囩殑鎬ц川鍜屽埗澶囨柟娉曘
『肆』 蒸馏、分液、萃取、过滤有什么区别
蒸馏是用加热的办法,把液体加热至沸点再冷却通过蒸馏器上的冷却器导出液体的过程,其目的一般是为了提纯某液体物质,如蒸馏水的制备就是利用了这个原理:把水加热到沸点,经过冷却导出的是纯水,而蒸馏器内残留的是钙、镁等阴阳离子及其他杂质;分液是在特殊的分液漏斗中通过振荡、静置、分层,然后利用不同液体的比重和相互不容性达到分离的目的,在实验室里萃取就是在分液漏斗里进行的,如:把微溶于水的油类萃取出来并分离就是这样,可以取一定量的水样(假如取100ml)放入分液漏斗中,另取5或10ml三氯甲烷或石油醚也加入,然后充分混匀振荡,然后静置等待分层,这时候原本溶于水的微量的油会被有机溶剂(三氯甲烷或石油醚)溶解,而从水里被萃取,待彻底分层后,把下面的有机相放出,现在油就被有机溶剂彻底的从水中萃取出来了;过滤是个简单的过程,用有微孔的定量滤纸把一种溶液里的固体或胶体通过微孔拦截出来,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这个过程在普通玻璃漏斗中就可以完成了,方法是用滤纸(商店有卖)叠成漏斗状衬在玻璃漏斗内,先用纯水润湿滤纸,使滤纸无气泡的紧贴在玻璃漏斗的内壁上,然后把要过滤的液体缓慢倾入漏斗内,等完全把定量的液体过滤完,这个过程就结束了
『伍』 如何区分蒸馏和萃取
1、定义不同
(1)蒸馏是利用物质的沸点不同,通过加热沸腾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
(2)萃取是利用A物质在B溶剂和C溶剂中的溶解能力不同,把A物质从B物质提取到C溶剂里。
2、优点和用处不同
(1)蒸馏是一种热力学的分离工艺,优点在于不需使用系统组分以外的其它溶剂,从而保证不会引入新的杂质。
(2)萃取,又称溶剂萃取或液液萃取,广泛应用于化学、冶金、食品等工业,通用于石油炼制工业。
3、分离原理不同
(1)蒸馏是利用混合物中不同组分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
(2)萃取是利用不同组分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不同进行分离。
4、发生的条件不同
(1)蒸馏条件:蒸馏装置的安装、加热装置的选择、温度的选择、溶剂的选择。
(2)萃取条件:萃取剂不与溶质发生反应;萃取剂不与原来的溶剂混溶或者反应;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原来溶剂。
(5)常压蒸馏石油醚需要多少度扩展阅读:
蒸馏、溶剂回收操作规程
1、根据产品生产工艺要求或物料的性质,选择蒸馏的方式(常压蒸馏,减压蒸馏),并检查管道连接方式是否正确。
2、打开系统控制阀前,应检查设备及各控制阀门的性能是否完好。
3、在开启蒸汽升温前检查,确认蒸汽、反应釜及相应管道上各种压力表,温度表的指示正常。
4、常压蒸馏时必须检查管道系统的放空阀及冷凝器循化水控制阀应该打开;减压蒸馏必须检查管道的真空压力是否符合工艺要求。
5、蒸馏升温操作要缓慢(大约30至1小时),杜绝快速升温而出现“冲料”、“爆沸”发生。
6、蒸馏过程中要勤观察釜内物料的减少,及时补充;观察压力表和温度表数值变化,确保符合生产工艺要求。
7、蒸馏操作过程,要随时观察整个系统是否发生泄漏,严防“跑”、“冒”、“滴”、 “漏”现象发生。
8、注意观察设备运行状况,防止减速机无油、超负荷运行。
9、操作结束后,收集蒸馏的溶剂,做好标识;清理设备和管道,及时填写操作记录。
『陆』 蒸馏与精馏的区别
1、精馏是多次简单蒸馏的组合。
2、精馏待分离物系中的组分间的相对挥发度较小,蒸馏相对挥发度需要相差很大。
3、精馏分离程度更高,蒸馏只能简单分离。
精馏通常在精馏塔中进行,气液两相通过逆流接触,进行相际传热传质。液相中的易挥发组分进入气相,气相中的难挥发组分转入液相,于是在塔顶可得到几乎纯的易挥发组分,塔底可得到几乎纯的难挥发组分。
评价精馏操作的主要指标是:
①产品的纯度。板式塔中的塔板数或填充塔中填料层高度,以及料液加入的位置和回流比等,对产品纯度均有一定影响。调节回流比是精馏塔操作中用来控制产品纯度的主要手段。
②组分回收率。这是产品中组分含量与料液中组分含量之比。
③操作总费用。主要包括再沸器的加热费用、冷凝器的冷却费用和精馏设备的折旧费,操作时变动回流比,直接影响前两项费用。
『柒』 精油应该怎么制作
精油可以改善性冷淡和更年期不适,尤其是具有很好的美容护肤作用。但因其昂贵,市面上销售的良莠不齐。下面我为大家介绍自制精油的方法,欢迎阅读。
精油的制作方法:水汽蒸馏法
植物精油的成分,起沸点通常在150到300摄氏度之间,在常压下有一定的挥发性。在加热条件下,可以随水蒸气逸出。将植物的含香部位粉碎之后进行蒸馏,精油和水在蒸馏釜中发生共沸,经过冷凝装置后凝聚出油滴,进行油水分离之后分别的到精油和花水。在具体操作上,又有常压蒸馏,加压蒸馏,减压蒸馏,也有浸水蒸馏和隔水蒸馏。从油水分离器分离出来的精油称为“粗油”,需要进行静止、澄清、脱水处理,得到“直接油”也叫“一次油”。将直接油进行脱水、过滤、净化后得到精制精油。水汽蒸馏法得到的精油通常只能够得到植物芳香成分中的高挥发性成分,因此其得率精油重量与原材料重量之比称为得率,也叫做收率比较低。
精油的制作方法:溶剂萃取法
这种方法也称为溶剂浸提法,是利用挥发性有机溶剂将植物含香部位的某些成分溶解出来,又利用有机溶剂低沸点和高挥发性等特点通过蒸馏或者蒸发的方法去除溶剂,从而得到植物精油。经常采用的有机溶剂包括乙醇、乙醚、丙酮、石油醚、苯、甲醛等等。简单地讲,能够溶解于水的物质大部分可以溶解于有机溶剂,所以溶剂萃取法得到的结果包含水蒸气蒸馏法得到的大部分物质。另外,有机溶剂的溶解能力远强于水,因此有一部分原来不能够被水溶解的物质会溶解到有机溶剂中来,因此溶剂萃取法得到的结果还包含水蒸气此升蒸馏法不能够得到的物质 -这些物质主要是色酮、植物蜡、树脂和色素。因此溶剂萃取法制备精油的得率通常要比水蒸气蒸馏的方法要高很多。
需要澄清的一个概念是:将有机溶剂浸出物溶液通过蒸馏或者蒸发的方法去除有机溶剂后得到的产物并能够称为植物精油,仅能够被称为浸膏。在浸膏中除了含有植物精油之外,还含有植物蜡、色素、树脂等杂质,以及相当浓度的残留溶剂大概为10%左右。由于有机溶剂通常对人体有害,并且产生令人不愉快的气味,因此不能够直接将浸膏应用于宗教、医疗、水疗等等应用,但是可以直接应用于化工领域。如果将浸膏在高真空条件下进行精馏,控制蒸馏温度在70摄氏度左右,则可以将浸膏中的残留溶剂去除到常用装置监测不到的水平。将脱除溶剂的浸膏在高真空条件下继续进行精馏,控制蒸馏温度在150摄氏度左右,则可以得到浸膏中的高挥发性成分,其结果与水蒸气蒸馏的结果非常类似,可以称为精制精油。精馏剩下的物质包括植物蜡、树脂、色素和少量残留的精油。
精油的制作方法:超临界萃取法
这种方法可以认为是溶剂萃取法的一个特殊情形,只不过使用的不是有机溶剂,而是在高压状态下的液态二氧化碳。在高压条件下,二氧化碳可以是一种液态物质,具有很强的溶解能力,可以将植物含香成分中的萜烯类化合物、色酮、植物蜡、树脂和色素溶解出来。这些化合物和液态二氧化碳被转移到分离釜后进行减压,在常压下二氧化碳变成气体逸出,剩下的就是萜烯类化合物、色酮、植物蜡、树脂和色素的混合物粗油。通过真空精馏的方法对这些混合物进行处理,就可以得到精制精油。同样,精馏剩下的物质包括植物蜡、树脂、色素和少量残留的精油。
精油的制作方法:碾磨压榨法
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含油量比较高的柑橘类精油的提森唯老取,例如红橘、甜橙、柠檬、葡萄柚等等。这些植物的特点是其含香部位在其外果皮的表层,油囊直径大,可以通过破碎的方法来迫使油囊破裂并释放出精油。精油从油囊释放出来之后,使用喷淋的方法采集,经过沉降、过滤、离心分离之后得到粗油。粗油放置在5 到10摄氏度的条件下静置一段时间,可以使得粗油中的微量水和细微杂质充分沉淀,再次分离出水和沉淀物。在此基础上通过减压过滤除去细小的悬浮杂质,便可以得到精油产品,称为“冷法油”。柑橘类精油中含有大量的萜烯类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对香气的贡献甚小,经长期放置后又容易发生氧化和聚合反应影响精油质量。为了提高柑橘类精油的质量,通常需要进行除萜处理,得到精制精油。
精油香水的制作方法
1把精油放入烧杯中。
2用竹签把几种精油充分的混合搅拌均匀。
3把酒精倒入试管中备用如果制作山高的是淡香水或古龙水,这个时候可以把蒸馏水和酒精一起倒入试管中。
4把试管中的酒精缓缓倒入烧杯,并且不停的用力搅拌,直到调匀。
5把调好后的溶液倒入深色玻璃瓶,拧紧瓶盖,停留一个小时就ok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