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考復習
物理:
速度V(m/S) v=S/t; S:路程,t:時間
重力G(N) G=mg; m:質量 ; g:9.8N/kg或者10N/kg
密度ρ(kg/m3) ρ= m/V m:質量;V:體積
合力F合(N) 方向相同:F合=F1+F2
方向相反:F合=F1—F2 方向相反時,F1>F2
浮力F浮(N) F浮=G物—G視 ;G視:物體在液體的重力
浮力F浮(N) F浮=G物; 此公式只適用物體漂浮或懸浮
浮力F浮(N) F浮=G排=m排g=ρ液gV排; G排:排開液體的重力;m排:排開液體的質量,ρ液:液體的密度,V排:排開液體的體積(即浸入液體中的體積)
杠桿的平衡條件 F1*L1= F2*L2 F1:動力, L1:動力臂F2:阻力 L2:阻力臂
定滑輪 F=G物,S=h, F:繩子自由端受到的拉力,G物:物體的重力,S:繩子自由端移動的距離,h:物體升高的距離
動滑輪 F= (G物+G輪)/2,S=2 h, G物:物體的重力, G輪:動滑輪的重力
滑輪組 F= (G物+G輪)/n,S=n h , n:承擔物重的段數
機械功W(J) W=FS F:力 S: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
有用功:W有,總功:W總, W有=G物*h,W總=Fs ,適用滑輪組豎直放置時機械效率 η=W有/W總×100%
功 W = F S = P t 1J = 1N•m = 1W•s
功率 P = W / t = F*v(勻速直線) 1KW = 10^3 W,1MW = 10^3KW
有用功 W有用 = G h= W總 – W額 =ηW總
額外功 W額 = W總 – W有 = G動 h(忽略輪軸間摩擦)= f L(斜面)
總功 W總= W有用+ W額 = F S = W有用 / η
機械效率 η= W有用 / W總
η=G /(n F)= G物 /(G物 + G動) 定義式適用於動滑輪、滑輪組
功率P(w) P= W/t; W:功 ;t:時間
壓強p(Pa) P= F/S F:壓力/S:受力面積
液體壓強p(Pa) P=ρgh ρ:液體的密度h:深度(從液面到所求點的豎直距離)
熱量Q(J) Q=cm△t c:物質的比熱容 m:質量,△t:溫度的變化值
燃料燃燒放出的熱量Q(J) Q=mq ;m:質量,q:熱值
串聯電路
電流I(A) I=I1=I2=…… 電流處處相等
電壓U(V) U=U1+U2+…… 串聯電路起分壓作用
電阻R(Ω) R=R1+R2+……
並聯電路
電流I(A) I=I1+I2+…… 幹路電流等於各支路電流之和(分流)
電壓U(V) U=U1=U2=……
電阻1/R(Ω) =1/R1+1/R2
歐姆定律 I= U/R
電路中的電流與電壓成正比,與電阻成反比
電流定義式 I= Q/t:電荷量(庫侖)t:時間(S)
電功W(J) W=UIt=Pt ;U:電壓 I:電流t:時間 P:電功率
電功率 P=UI=I^2R=U^2/R U:電壓 I:電流R:電阻
電磁波波速與波
長、頻率的關系 c=λf
c:波速(電磁波的波速是不變的,等於3×10^8m/s)λ:波長 f:頻率
二.知識點
1. 需要記住的幾個數值:
a.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340m/s ;
b光在真空或空氣中的傳播速度:3×10^8m/s
c.水的密度:1.0×10^3kg/m3 d.水的比熱容:4.2×10^3J/(kg•℃)
e.一節干電池的電壓:1.5V f.家庭電路的電壓:220V
g.安全電壓:不高於36V
2. 密度、比熱容、熱值它們是物質的特性,同一種物質這三個物理量的值一般不改變。例如:一杯水和一桶水,它們的的密度相同,比熱容也是相同,
3.平面鏡成的等大的虛像,像與物體 關於平面鏡對稱。
3. 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而光可以在真空中傳播。
4. 超聲:頻率高於20000Hz的聲音,例:蝙蝠,超聲,海豚;
5. 次聲:低於20Hz火山爆發,地震,風爆,海嘯等能產生次聲,核爆炸,導彈發射等也能產生次聲。
6. 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影子、小孔成像,日食,月食都是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
7. 光發生折射時,在空氣中的角(與法線的夾角)總是稍大些。看水中的物,看到的是變淺的虛像(逆向,水中看岸上樹變高)。
8. 凸透鏡對光起會聚作用,凹透鏡對光起發散作用。
9. 凸透鏡成像的規律:物體在2倍焦距之外成縮小、倒立的實像(照相機)。在2倍焦距與1倍焦距之間,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投影儀)。 在1倍 焦距之內 ,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放大鏡)。
10.滑動摩擦大小與壓力和表面的粗糙程度有關。滾動摩擦比滑動摩擦小。
11.壓強是比較壓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壓力作用效果與壓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積有關。
12.輸送電能時,要採用高壓輸送電。原因是:在輸送功率相同時可以減少電能在輸送線路上的損失。
13.電動機的原理:通電線圈在磁場中受力而轉動。是電能轉化為機械能 。
14.發電機的原理:電磁感應現象。機械能轉化為電能。話筒,變壓器是利用電磁感應原理。
15.光纖是傳輸光的介質。
16.磁感應線是從磁體的N極發出,最後回到S極
化學:
第一講 走進化學世界
1、什麼是化學?
2、怎樣學習化學?①學習化學的方法:實驗探究;②學習化學的工具是:元素周期表;③化學學習的特點是:三個關注(關注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變化規律)
3化學實驗的基本技能:
①葯品的取用。粉末狀固體,葯匙或紙槽;塊狀固體,鑷子;少量液體,滴管;一定量液體,量筒或滴管;實驗中未說明用量,一般用最少量;液體1-2毫升,固體蓋滿試管底部。
②物質的加熱。常用的加熱儀器是酒精燈(燈芯剪平齊,加酒不過肩,加熱在外焰,內焰溫度低,熄燈用帽蓋,嘴吹最最忌)。給固體物質加熱(試管固定鐵架台,鐵夾離口三分一,受熱試管口下傾,免使回水管遭裂,固體平鋪近管底,移動火焰勻受熱,用畢待冷再拆卸,洗凈放穩莫著急)。給液體物質加熱(盛液不過三分一,外壁試干防燒裂,木夾持管手握柄,45度傾斜來加熱,液面液底勻受熱,管口對空不對人)。
③儀器的洗滌(玻璃儀器)。標准:內壁附著均勻水膜,不聚滴也不成股流下。方法:使用毛刷,用去污劑和水沖洗。特殊油污:附有難溶於水的鹼、金屬氧化物、碳酸鹽用稀鹽酸清洗,附有二氧化錳、高錳酸鉀用濃鹽酸洗,油污用熱鹼如碳酸鈉清洗。
④氣體的收集。排水法,適用於不易溶於水或難溶於水且不與水反應的氣體。向上排空氣法,適用於氣體密度比空氣大的氣體。向下排空氣法,適用於氣體密度比空氣小的氣體。
1、你認為下列選項不屬於化學研究范疇的是(C)
A、物質的組成與結構 B、物質的變化與性質
C、物質的運動狀態 D、物質的用途與製取
2、以下屬於物理變化的是(C)
A、大米釀成酒 B、菜刀生銹 C、濕衣服晾乾 D、食物腐敗
3、對化學實驗室剩餘的葯品,處理方法正確的是(B)
A、帶回家中 B、倒到指定容器中 C、隨意傾倒到水槽中 D、倒回原試劑瓶中
4、實驗室製取氣體選擇收集方法時,對下列性質不必考慮的是(A)
A、顏色 B、密度 C、溶解性 D、是否與水反應
5、某實驗室報告中有如下記錄,其中實驗數據合理的是(A)
A、用托盤天平稱取11.7克氧化銅粉末 B、用100毫升量筒量取5.26毫升硫酸溶液
C、用廣泛ph試紙測得溶液的ph為3.5 D、溫度計上顯示的溫度數為25.68℃
6、NO在常溫下是一種氣體,難溶於水,密度比空氣略大,能跟空氣中的氧氣迅速起反應生成NO2氣體。現要收集一瓶NO氣體,應採用的收集方法是(A)
A、只能用排水法 B、向上排空氣法 C、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氣法 D、向下排空氣法
7、下列實驗操作中,錯誤的是(C)
A、製取二氧化碳氣體前,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B、點燃氧氣前,先檢查氯氣的純度
C、用嘴吹滅酒精燈的火焰
D、做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前,先在集氣瓶底加入少量細沙
8、下列玻璃器皿的清洗,正確的是(AD)
A、試管中的油污先用熱的純鹼溶液洗,再用清水沖洗
B、先把試管中的廢液倒入下水道,再用清水沖洗
C、附有氫氧化銅的試管,先用燒鹼溶液溶解,再用清水沖洗
D、盛放石灰水後留下固體物質的燒杯,先用稀鹽酸清洗,再用清水沖洗
9、下列儀器具有能溶解固體、配製溶液、加熱較多試劑三種用途的是(B)
A、錐形瓶 B、燒杯 C、量筒 D、試管
10、在盛有氫氧化鈉溶液的試管中滴加硫酸銅溶液,觀察到有藍色固體生成,如果給該試管加熱,加熱後觀察到的現象是藍色固體變黑。
11、通過實驗探究,人體呼出的氣體與吸入的氣體相比,含量明顯發生變化的主要有氧氣、二氧化碳、水蒸氣三種物質。
12、有一燒杯正向放置,上蓋玻璃片,杯中收集了無色無毒氣體,用學過的知識進行探究,確定該氣體可能是什麼氣體。
答:據已知,該氣體比重大於空氣,無色無毒。從假設、驗證方法、可能看到的現象、結論幾個方面來探究。可能是二氧化碳氣體,倒入澄清石灰水振盪來驗證,如看到的現象石灰水變渾濁,那麼該氣體是二氧化碳。還可能是氧氣,用帶火星的木條驗證,如木條復燃,那麼該氣體是氧氣。
13、蠟燭在空氣中燃燒會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將其通入燃有蠟燭的燒瓶內,再通入澄清石灰水內,上述實驗中看到的現象是蠟燭熄滅、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由此實驗得到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是二氧化碳不能燃燒也不能支持燃燒、二氧化碳能與澄清石灰水反應。
14、將一隻裝滿二氧化硫的大試管倒立在水槽中,結果試管中的水液面上升到超過水槽中的水液面,由此你能得出二氧化硫具有什麼性質?
答:二氧化硫能溶於水(或能與水反應)。
(1)試設計實驗證明試管內液體的酸鹼性?(用拇指堵住管口,移出水面,向試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試液或用pH試紙測定pH值。)
(2)由此實驗你可聯想到二氧化硫與我們學過的哪種氣體化學性質相似?試寫出一個相似之處的化學方程式。(二氧化碳,與水或氫氧化鈉反應,H2O+SO2=H2SO3)
第三單元《自然界的水》知識點
一、水
1、水的組成:
(1)電解水的實驗
A.裝置―――水電解器
B.電源種類---直流電
通電
C.加入硫酸或氫氧化鈉的目的----------增強水的導電性
D.化學反應: 2H2O=== 2H2↑+ O2↑
產生位置 負極 正極
體積比 2 :1
質量比 1 :8
F.檢驗:O2---出氣口置一根帶火星的木條----木條復燃
H2---出氣口置一根燃著的木條------氣體燃燒,產生淡藍色的火焰
(2)結論: ①水是由氫、氧元素組成的。②一個水分子是由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的。
③化學變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例:根據水的化學式H2O,你能讀到的信息
化學式的含義 H2O
①表示一種物質 水這種物質
②表示這種物質的組成 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③表示這種物質的一個分子 一個水分子
④表示這種物質的一個分子的構成 一個水分子是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的
通電
2、水的化學性質
(1)通電分解 2H2O=== 2H2↑+O2↑
(2)水可遇鹼性氧化物反應生成鹼(可溶性鹼),例如:H2O + CaO==Ca(OH)2
(3)水可遇酸性氧化物反應生成酸,例如:H2O + CO2==H2CO3
3、水的污染:
(1)水資源
A.地球表面71%被水覆蓋,但供人類利用的淡水小於 1%
B.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儲水庫。海水中含有80多種元素。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質是 H2O ,最多的金屬元素是 Na ,最多的元素是 O 。
C.我國水資源的狀況分布不均,人均量少 。
(2)水污染
A、水污染物:工業「三廢」(廢渣、廢液、廢氣);農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
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B、防止水污染:工業三廢要經處理達標排放、提倡零排放;生活污水要集中處理達標排放、提倡零排放;合理施用農葯、化肥,提倡使用農家肥;加強水質監測。
(3)愛護水資源:節約用水,防止水體污染
4、水的凈化
(1)水的凈化效果由低到高的是 靜置、吸附、過濾、蒸餾(均為 物理 方法),其中凈化效果最好的操作是 蒸餾;既有過濾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凈水劑是活性炭。
(2)硬水與軟水 A.定義 硬水是含有較多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的水;
軟水是不含或含較少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的水。
B.鑒別方法:用肥皂水,有浮渣產生或泡沫較少的是硬水,泡沫較多的是軟水
C.硬水軟化的方法:蒸餾、煮沸
D.長期使用硬水的壞處:浪費肥皂,洗不幹凈衣服;鍋爐容易結成水垢,不僅浪費燃料,還易使管道變形甚至引起鍋爐爆炸。
5、其他
(1) 水是最常見的一種溶劑,是相對分子質量最小的氧化物。
(2) 水的檢驗:用無水硫酸銅,若由白色變為藍色,說明有水存在;CuSO4+5H2O = CuSO4·5H2O
水的吸收:常用濃硫酸、生石灰。
二、氫氣 H2
1、物理性質:密度最小的氣體(向下排空氣法);難溶於水(排水法)
2、化學性質:
(1) 點燃
可燃性(用途:高能燃料;氫氧焰焊接,切割金屬)
2H2+O2====2H2O 點燃前,要驗純(方法?)
現象:發出淡藍色火焰,放出熱量,有水珠產生
(2) △
還原性(用途:冶煉金屬)
H2 + CuO === Cu + H2O 氫氣「早出晚歸」
現象:黑色粉末變紅色,試管口有水珠生成
(小結:既有可燃性,又有還原性的物質 H2、C、CO)
3、氫氣的實驗室製法
原理:Zn + H2SO4 = ZnSO4 +H2↑ Zn + 2HCl = ZnCl2 +H2↑
不可用濃鹽酸的原因 濃鹽酸有強揮發性 ;
不可用濃硫酸或硝酸的原因 濃硫酸和硝酸有強氧化性 。
4、氫能源 三大優點無污染、放熱量高、來源廣
第二單元《我們周圍的空氣》知識點
1、第一個對空氣組成進行探究的化學家:拉瓦錫(第一個用天平進行定量分析)。
2、空氣的成分和組成
空氣成分
O2
N2
CO2
稀有氣體
其它氣體和雜質
體積分數
21%
78%
0.03%
0.94%
0.03%
(1)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
a、可燃物要求:足量且產物是固體
b、裝置要求:氣密性良好
c、現象:有大量白煙產生,廣口瓶內液面上升約1/5體積
d、結論:空氣是混合物; O2約佔1/5,可支持燃燒;
N2約佔4/5,不支持燃燒,也不能燃燒,難溶於水
e、探究: ①液面上升小於1/5原因:裝置漏氣,紅磷量不足,未冷卻完全
②能否用鐵、鋁代替紅磷?不能 原因:鐵、鋁不能在空氣中燃燒
能否用碳、硫代替紅磷?不能 原因:產物是氣體,不能產生壓強差
(2)空氣的污染及防治:對空氣造成污染的主要是有害氣體(CO、SO2、氮的氧化物)和煙塵等
目前計入空氣污染指數的項目為CO、SO2、NO2、O3和可吸入顆粒物等。
(3)空氣污染的危害、保護:
危害:嚴重損害人體健康,影響作物生長,破壞生態平衡.全球氣候變暖,臭氧層破壞和酸雨等
保護:加強大氣質量監測,改善環境狀況,使用清潔能源,工廠的廢氣經處理過後才能排放,積極植樹、造林、種草等
(4)目前環境污染問題:
臭氧層破壞(氟里昂、氮的氧化物等) 溫室效應(CO2、CH4等)
酸雨(NO2、SO2等) 白色污染(塑料垃圾等)
6.氧氣
(1)氧氣的化學性質:特有的性質:支持燃燒,供給呼吸
(2)氧氣與下列物質反應現象
物質
現象
碳
在空氣中保持紅熱,在氧氣中發出白光,產生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磷
產生大量白煙
硫
在空氣中發出微弱的淡藍色火焰,而在氧氣中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
產生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鎂
發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熱量,生成白色固體
鋁
鐵
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Fe3O4)
石蠟
在氧氣中燃燒發出白光,瓶壁上有水珠生成,產生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鐵、鋁燃燒要在集氣瓶底部放少量水或細砂的目的:防止濺落的高溫熔化物炸裂瓶底
*鐵、鋁在空氣中不可燃燒。
(3)氧氣的制備:
工業制氧氣——分離液態空氣法(原理:氮氣和氧氣的沸點不同 物理變化)
實驗室制氧氣原理 2H2O2 MnO2 2H2O + O2↑
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2KClO3MnO22KCl+3O2↑
(4)氣體製取與收集裝置的選擇 △
發生裝置:固固加熱型、固液不加熱型 收集裝置:根據物質的密度、溶解性
(5)製取氧氣的操作步驟和注意點(以高錳酸鉀製取氧氣並用排水法收集為例)
a、步驟:連—查—裝—固—點—收—移—熄
b、注意點
①試管口略向下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試管破裂
②葯品平鋪在試管的底部:均勻受熱
③鐵夾夾在離管口約1/3處
④導管應稍露出橡皮塞:便於氣體排出
⑤試管口應放一團棉花:防止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管
⑥排水法收集時,待氣泡均勻連續冒出時再收集(剛開始排出的是試管中的空氣)
⑦實驗結束時,先移導管再熄滅酒精燈:防止水倒吸引起試管破裂
⑧用排空氣法收集氣體時,導管伸到集氣瓶底部
(6)氧氣的驗滿:用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
檢驗: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內
7、催化劑(觸媒):在化學反應中能改變其他物質的化學反應速率,而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反應前後都沒有發生變化的物質。(一變兩不變)
催化劑在化學反應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8、常見氣體的用途:
①氧氣:供呼吸 (如潛水、醫療急救)
支持燃燒 (如燃料燃燒、煉鋼、氣焊)
②氮氣:惰性保護氣(化性不活潑)、重要原料(硝酸、化肥)、液氮冷凍
③稀有氣體(He、Ne、Ar、Kr、Xe等的總稱):
保護氣、電光源(通電發不同顏色的光)、激光技術
9、常見氣體的檢驗方法
①氧氣:帶火星的木條
②二氧化碳:澄清的石灰水
③氫氣:將氣體點燃,用乾冷的燒杯罩在火焰上方;
或者,先通過灼熱的氧化銅,再通過無水硫酸銅
9、氧化反應:物質與氧(氧元素)發生的反應。
劇烈氧化:燃燒
緩慢氧化:鐵生銹、人的呼吸、食物腐腐爛、酒的釀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