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自來水怎樣處理才能養魚
自來水養魚的處理方法有:曬水、困水、過濾、使用大蘇打。
1、曬水
最簡單的方法是將水放在陽光下暴曬一天,這種方法節能環保,還能增加水體的溫度。
養魚換水方法
1、在換水畝森時,注意換水量不超過三分之一,四分之一最好,盡量少改變魚原有的水質環境。因為觀賞魚對水質非常敏感,一次迅鍵畝性換水太多對原有水質影響較大。
2、使用自來水換水時,可提前兩天將水晾一下,讓自來水中的余氯揮發。市場上有一些水質穩定劑可以穩定水質,每次換水後可以添加。
3、雖然有過濾系統,但也要每7-10天對魚缸進亮配行定期換水,保障水質潔凈。這里說的水質,是指水的Ph值,硬度、氯離子含量、含氧量這些因素。保持這些數值穩定很關鍵。
4、水質差魚易生病,如魚的白斑問題也大多是由於水質的影響。新手可使用水質穩定劑。爛尾的問題一般由細菌引起,可投入慶大黴素、高錳酸鉀等對魚缸進行消毒。
❷ 自來水如何簡單處理之後可以養魚
自來水中由於含氯,不能直接用來養魚,要先進行曝氣處理。
處理方法:用一個敞口的容器盛水靜置2~3天。最好能放在有陽光的地方暴曬2天。
需注意的是如果靜置時間過長,水質會敗壞,水最好在2天內用完。用完後要倒光桶內殘水,清洗干凈,再重新養水。
(2)如何將自來水軟化養魚擴展閱讀:
養魚過溫過水注意事項
一、過溫溫差不宜過大
可以先兌出十五六度的水把魚兒泡上個十來分鍾,然後打開袋子,加上氧氣,再進入28度的魚缸中繼續過溫,這樣子魚兒就會完全能夠適應,也就是說過溫溫差如果過大,我們必須分步驟進行,謹防魚兒缺氧。
二、溫差不大,過溫時間不用太長
盛夏季節,有的時候溫差不大,根本無需過溫,給魚兒過溫的主要目的,一個是為了防止家中魚缸溫度過低,造成魚兒感冒,另一個就是運輸途中溫度過低,家中溫度過高,魚兒短期內呼吸調整不過來可能缺氧。
如果說室內外溫度相差不是太大,特別是魚缸溫度高於室外兩三度的時候,我們可以適當縮短過溫時間,甚至根本沒必要過溫,並不是說過溫時間越長越好,因為大多數的觀賞魚過溫的時候,還是密封在袋中,時間越長,危險系數越高。
三、同城購買的觀賞魚可以不過水
現在都是用自來水養魚,同一城市的自來水在水質上幾乎相差無幾,我們完全可以省略掉過水這個步驟,包括了到同城魚店或者是地攤、魚友手中購買的觀賞魚,根本沒有這個必要,或者說過不過水都是一個結果。
❸ 怎樣使養魚的水呈弱酸性軟水
方早岩法
1,自來水要先暴氣,或者暴曬,去氯。
2,在缸內種草,可以讓水變中性。
3,將植物稻草梗等放入盆中浸泡4天以上,取過濾水,擾睜裂加入缸中,即為弱酸性的水緩閉了,一般熱帶魚喜歡這種水。
水族市場有現有的配水濟賣。
❹ 怎麼讓一般的水變成弱酸性軟水,我要養魚用
添加適量小蘇打、生石灰。
先測定水的硬度,然後加入定量的氫氧化鈣和回碳酸鈉,硬水答中的鈣、鎂離子便沉澱析出。
Ca(HCO3)2+Ca(OH)2=2CaCO3↓+2H2O
Mg(HCO3)2+2Ca(OH)2=Mg(OH)2↓+2CaCO3↓+2H2O
CaSO4+Na2CO3=CaCO3↓+Na2SO4
(4)如何將自來水軟化養魚擴展閱讀
水的硬度主要決定於所含金屬離子的數量。大多數熱帶魚都需在軟水中才能生長。水族箱中水的硬度升高的主要原因是由於水的不斷蒸發導致重碳酸鹽含量增加。
魚池水體中影響pH值升降因素很少,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游離二氧化碳與重碳酸鹽數量的比例關系。二氧化碳越多,pH值越低。絕大多數熱帶魚生活在弱酸性水中,其最佳值因種而異,一般為6.0~7.0。
❺ 養魚水質怎麼軟化硬
觀賞魚
養魚最鬧心的就是水質問題了,有時候突然的水質變差還會引起魚類的大規模死亡。影響水色的原因是多方面,如有浮游生物、懸浮顆粒、溶解物質、天空及土質反射等因素綜合造成。但是浮游生物數量及種類又是決定水色優寡的主體部分。根據池水水色可把水質劃分幾個類型。
1、瘦水:水色呈淡綠色或清澈見底,透明度在1250px以上,水中浮游生物量少寡,但有浮游動物種類,數量少,有時出現使魚類難以消化的浮游植物,此水質若迅速施肥,終屬差水。
2、肥水:一般水色呈黃褐色、淡褐色或油綠色,透明度在25-1000px之間,說明水中浮游動、植物種類較多且易被魚類攝取,而且水中溶氧又豐富,應正常的施肥。
3、老水:一般水質呈暗綠色、藍綠色、灰色或混黃色,水質的混度大,透明度在20-625px之間,水中含有較多魚類半消化及易消化的物質。此水質若不及時採取注水、換水措施,就會使水質缺氧變壞;
綠水形成有很多的原因,餵食大量的食物,而魚的排泄物或殘渣累積增加,使的這些東西溶解出大量的有機物,並分解成很多的氮化合物,而且更會消耗水中的氧氣產生二氧化碳,而使的水質產生優氧化,產生大量的浮游性藻類。我們知道綠藻需要陽光(植物日照燈),二氧化碳及有機物,當這因素形成後,便很容易發生綠水。使用紫外線殺菌燈,除藻劑或澄清劑是最下策的辦法,既傷財又不能除根本,這些原因都是因為飼養不當發生的,所以先檢討自己的飼養管理方法。
4、壞水:當水質變成紅棕色、褐色或黑色,具有腥臭味,這是水質嚴重污染的反映。它是浮游生物在肥水基礎上進一步繁殖而成,出現的藍綠色或綠色的雲層及塊狀、絲狀現象,即為「水花」。如不採取措施進行處理,就會造成全池缺氧浮頭,甚至導致大批死亡。同時水色的變化,還與投餌施肥的種類有關。
養魚是科學,養魚是藝術,養魚是不怕累,養魚是不怕苦,養魚是責任心。所以長期不換水並不是最好的養魚的方法,各位主人可要注意了哦!
❻ 自來水如何處理才能用來養魚
家在城市的基本抄上都是自來水養魚,但是可以做以下處理:
1、將自來水在陽光下曬2—3天(有條件的話);也可以直接放入魚缸直接養魚、但是需要放入幾顆明礬以消除氯氣(魚市有賣的)。
2、在循環過濾系統中加入調質環和活性碳(可以除味、過濾雜質),再加入硝化細菌(第一次需要放入多一些);可能的話再加入珊瑚砂(調節水的酸鹼性)。
一般新崗加入水,有一段時間水會顯得渾,養一段時間後就會變得透亮。另外,新缸對魚都不好,建議先放入一些便宜的小魚,帶水和缸養好以後再加入好魚。
❼ 自來水養魚怎麼處理水
自來水養魚處理水的方法如下:
1、曬水
最簡單的方法是將水放在陽光下暴曬一天,這種方法節能環保,還能增加水體的溫度。
2、困水
在沒有光線的情況下,可以將水自然放置7-8天。困水的時候,容器的蓋子一定要敞開,否則時間需要適當延長。
3、過濾
可以將自來水用活性炭過濾一下,活性炭能夠吸附水裡的臟東西,用它處理自來水安全有效。
4、使用大蘇打
可在自來水中加入少量大蘇打,使之和水中的游離氯中和。
魚缸的換水頻率
魚缸的水一般要一周換一次,如果水質保持的好,也可以半個月換一次。通常情況下,換水的周期並不是固定的,主要看水體多久會變渾濁,換的太頻繁並不好,這會刺激到魚體。換水的目的是改善水質,長期不換水會導致水體惡化,即便看起來清澈,有害物質也會增多,對魚兒的健康不利。
❽ 請問怎麼讓水變成養魚用的弱酸性軟水
1、樹葉
可以用自然界中脫落的樹葉或者風干後的樹葉放到水中或者過濾系統中,形成養魚的弱酸性水。樹葉在開始腐爛的時候,產生一定的草酸,這些葉子產生的酸隨著過濾系統融入水中,會降低水的PH值,酸性的水質會穩定魚的性情及促進魚的排卵和生產。
2、火山石
在魚缸濾倉放一些火山石,水體的酸鹼度總體是向著酸性發展。根據魚友們的經驗,一般情形下,火山是最多可以把PH之下調0.5。
3、沉木
沉木可以把水質變酸。可是它也有副作用——水會發黃。需要用清水寶去除黃水,一般12個小時,就可以讓魚缸清澈透亮。如果是玩南美,變黃了,反而好看,如果你玩龍魚,水變黃了就難看了。所以,要根據喜歡的觀賞魚來決定是否使用沉木。
(8)如何將自來水軟化養魚擴展閱讀:
養魚注意事項:
1、水的干凈程度。
魚是生活在水裡面的,水就是它的生活環境,無論是動物還是人類,都需要一個好的生存環境。所以水質要時時保持干凈,最好魚缸下面要安裝一個過濾器,過濾魚的糞便,否則混在一起,水質將會很不好。魚缸裡面的水也要注意定期換,最好是一周就要換一次水。
2、魚缸的大小。
水是魚的生活環境,而魚缸就是魚的生活空間,如果養的是那種體型大的魚,那就需要有一個大魚缸,它們也需要生存空間。魚也需要空間活動和呼吸,如果太過密閉的空間是不利於魚的生活,所以也要注意魚缸的大小,不過這一點還是要看魚的種類和體型。
3、陽光。
植物有光合作用,動物也同樣需要陽光。生活在一個小小空間魚缸裡面的魚來說也是需要陽光的照射,所以家裡的魚缸擺放位置一定要正確,不要背向陽光,最好是正對著光照,在每個晴朗的天氣,讓魚也能感受到「艷陽天」所帶來的舒適。
4、餵食次數要注意。
魚是喂不飽的,一直喂,它就會一直吃,然後直至撐死,所以作為養魚的人,不能一直給魚餵食,正常的情況下兩天喂一次就可以了,千萬不要天天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