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純水中 只有極少量的水解離
更新1:
這一題的答案是18個水分子進行解離 (1*10的10次方)*(1.8*10的-9次方)=18 每一百億個水分子 其中只有18個水分子解拍飢離
② 蒸餾水不導電,但水卻又是弱電解質,電離出H+和OH-,那水到底導電么= =
純水是導電的,曾有人把蒸餾了五十遍的水拿去測量,結果發現還是導電的,不過電導率十分微弱而已。
水是弱電解質,可電離為OH-和H+,常溫下其濃度之積(即水的離子積常數)=1*10^(-14),
可見答題時我們要說純水是弱電解質。如果問你在絕對意義上導電否就說是!模糊地問是不是絕緣體就說否。
另外,什麼東西都能夠微弱地導電,就連乙醇胡侍李(離子積常數=10的負17次方,)甲烷、乙烷(分別為10的負40次方和10的負50次方)等等絕緣體也可極微弱地導電!
絕緣體的定義是不容易導電的物質。
沒有絕對意義上的絕緣體。
並不是能導電的物體叫導體,不能導電的物體叫絕緣體,這是一般人常犯的錯誤
當然可以!物質是否導電不光是看物質本身的特性,還要看當時的環境!只要物質能存在可導電的離子!
強與弱的區別就在於誰的離子濃度高誰就強!
簡單來看你把離子比喻成運電的工人,當然工人越多他的導電的能力就越強!好了嗎?明白了嗎、
水的電離程度很小,只有部分電離,屬於弱電解質,故答案為:對.
解離出來的濃度太少,可以忽略不計
純凈水導電的原理在於水的電離、水中電解質的水解和電離,這些都導致水多種的離子濃度增大,其中後者是主要的原因.
純水本身不含有其他電解質,他的確發生了電離(極其微弱)。而水的電離程度是極其微弱的,導電能力極低。純水不是絕對不能導電,而是導電能力極低,通常稱之為不導電.非常高的電壓也能夠使純水導電,稱之為擊穿。
不是。導電性強弱主要考慮在溶液中離子的濃度大小。像硫酸鋇難溶,但是是強電解質,即使他很強,但在溶液中離子濃度不大,依舊導電性弱。另外,對於弱電解質來說,假如它投入很多很多的量,可能導電性比強電解質投入很少很少量的溶液導電性強、
電解質是在水中或熔融狀態下可以產生離子的化合物。而電解質可以分為強電解質和弱電解質,而弱電解質是不能完全電離成離子的電解質。而純凈的水是可以微弱的電解出小量離子的,是不完全電離,所以是弱電解質。而復分解反應是以生成難電離的物質作為判斷現象之一的,所以說強電解質生成了弱電解質水,也就是發生了復分解反應
純凈的醋酸不能導電。
它的水溶液能導電。
電解質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狀態下能導電。弱電解質也一樣。
補充一下,
一是世界上沒有絕對的不導電的東西,只是電阻大小的不同而已,理論上不導電的也就只有電阻無窮大的了。
絕緣材料是不導電的吧。可是物理中都已經說過,這並不是絕對的,只是其電阻很大很大,小流很小很,所以認為不導電
導不導電,不是看它能不能導電,而是看它的電阻有多大而定的
所以純水能夠導電很正常,可不是因此而認定它就是導電的~~
蒸餾水幾乎是純凈的,裡面不含電解質
自來水中由於做過一系列的處理,裡面含有很多電解質離子
膠體有個性質,那就是膠粒是帶電的,在水中的穩定性屬於介穩態,當膠粒遇到自來水中的電解質離子就會由於電荷間的相互吸引發生聚沉,生成氫氧化鐵沉澱,實驗失敗
原創答案
祝你學習進步!
③ 為什麼純凈水在暖壺里很難開
因為沒有雜質就沒有汽化核,過了沸點水也不沸騰,容易爆沸,加點碎瓷片就好了。
④ 純凈水導電嗎
純凈水」,也就是一般的飲用水,是導電的,它裡面含自由移動離子和其他一些雜質,所以導電.還有一種,就是所謂的「純水」,它是不導電的,從化學上講,水本身是極弱的電解質,發生很微弱的電離。
⑤ 純水不能導電, 但是水是電解質, 它會解離出H+和OH-, 為什麼會不能導電呢
解離出來的濃度太少,可以忽略不計
⑥ 解離度受什麼因素影響
影響因素:
有多種因素,包括PO2、Hb本身的性質、含量、pH、PCO2、溫度、2,3-DPG和CO等。
1)當pH降低,PCO2升高,溫度升高,2,3-DPG增高,氧離曲線右改耐移。
2)當pH升高,PCO2、溫度、2,3-DPG降低和CO中毒,曲線左移。
解離度公式的研究方法:
1、為了克服物質在純水中難溶而難以測定其解離常數的問題,可以採用有機溶劑與水的混合溶劑來代替純水,通過測定物質在不同體積比的有機溶劑和水的混合溶劑中的解離常數,再應用一定的數學方法來得到在純水中的解離常數。
2、當某種物質在溶液中達到解離平衡時,該溶液中同時存在物質的分子和離子狀態,而這兩種狀態對同一波長的光的吸收度是不同的,因此,用分光光度計測得的溶液的吸光度是溶液中分子和離子吸光度的綜合表現。
3、採用毛細管電泳法時需要配製不同pH的緩余殲兆沖溶液,配製過程比較復雜,並且應用毛細管之前要經過幾個小時的電動清洗,樣品溶液的黏度往往對豎租結果有比較大的影響。但是此方法簡單快速,運行成本低,分離效率高,並且有高的靈敏度。
⑦ 純水不導電,為什麼水是電解質
非純凈水導電的原理在於水的電離、水中電解質的水解和電離,這些都導致水多種的離子濃度增大,其中後者是主要的原因. 純水本身沒有含有其他電解質,而水的電離程度是極其微弱的,使之根本無法導電.
⑧ 是純水更容易蒸發,還是溶解雜質的水更容易蒸發
在同來等體積和同等冷卻環境下,溫度略源高的液體比溫度略低的液體(非純水)先結冰的現象,被稱之為「姆潘巴現象」,也稱「姆佩姆巴效應」(音譯),以坦尚尼亞學生埃拉斯托·姆潘巴的名字命名。對於姆潘巴現象,物理學家曾提出幾種可能的假設,其中包括水分更快蒸發導致熱水體積變小,一層霜隔絕了溫度更低的水以及溶質濃度存在差異。
因為水中含有鈣、鎂離以及碳酸根、碳酸氫根、硫酸根等。當水達到一定度後,其中的鈣、鎂離與酸根結合,生成碳酸鈣、碳酸鎂、硫酸鈣等析出沉澱,從而形成水垢。一般水中含鈣離較多,故水垢的主要成分一般為鈣鹽。
⑨ 如何求水的解離度
電離度(α)= (已電離弱電解質分子數/原弱電解質分子數)*100%。
解離度的計算公式:α=(已離解的弱電解質的濃度/弱電解質的起始濃度)*100%,解離度的單位為1,習慣上也可以百分率來表示,解離度可通過測定電解質溶液的依數性求得。
不同的弱電解質在水中電離的程度是不同的,一般用電離度和電離森鄭常數來表示。
計算公式:電離度(α)= (已電離弱電解質分子數/原弱電解質分子數)*100%。
影響水的電離程度的因素:
1、溫度:由上述可知,溫度升高,水的電離程度增大,即電離度α增大。
2、酸或鹼性:當在純水中加入酸或鹼時,水的電離平衡均逆向移動,使水的電離程度減絕老小,即電離度α減小;且當c(H+)與c(OH-)相等時,影響並春升程度相當。
3、能水解的鹽:當在在純水中加入能水解的鹽時,鹽電離出的弱酸根陰離子或弱鹼的陽離子就會跟水電離出H+或OH-結合,促使水的電離平衡正向移動,使水的電離度α增大。
⑩ 純水能解離出氫離子嗎非純水能電離出氫離子嗎為什麼求解釋。
能。
純水可以導電,但十分微弱(導電性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忽略),屬於極弱的電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