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水草缸放純凈水怎麼樣
可以,沒問題,純凈水是中性水,且雜質全部去除了,只要不是硬性水就行,如礦泉水和井水,軟性水養魚和水草最好,也就是蒸餾水,又叫冷開水,自來水是中性水要暴曬除氯氣,且水會偏向軟性,曬得時間越長越好,越偏軟水
『貳』 怎樣養水草
水草的種類有:蜈蚣草、竹葉蘭、網草、亞爾麻拉水樹、金絲草、菊花草、水芹草、水蕈、浮水仙、皇冠草、皺邊草、西瓜草、金魚草、寬葉水芋、短葉水芋、大葉水芋、粉紅水芋、水蘭、大葉水蘭、青苔藻、水蓮、柳葉草、香蕉草、龍須草、虎耳草、向心蘭、綠柳、細巴戈、大柳、水蘊草、竹節草、阿比達椒草、柯達椒草、棕葉椒草、劍葉椒草、咖啡椒草、阿秀皇冠草、小木蘭、縐邊草、細葉水芹、發苔草等。
養植的方法及注意事項:
1. 水草的適水性:水草也有不同的適水性,例如水芹喜歡弱鹼性的水質,水芋類及竹葉蘭類較喜歡帶有弱鹼性的水質,而且受水的硬度影響。一般供觀賞用的水草,不但要培植多種水草,還要養熱帶魚,因此,要選擇都 能夠生存在中性或半軟硬水質中的草與魚。
2.水草與光照:水草需要光照進行光合作用,但對光照度卻有不同的要求,有些水草必須在較強的光線下才能生長,有些則在弱光下生長良好,從外觀看,喜強光的水草,常成枝條狀,喜弱光的水草常成樹狀,如皇冠草。
3.陰性水草:這種水草在較低的光線下既能生長,它的光補償點低於500勒克斯,如亞菲椒草、內維椒草、發苔草等。
4.半陰性水草:如水榕草、網草、皇冠草、中抑等。
5.半陽性水草:光補償點為500-1500勒克斯,如水芹草、水蘊草、葉底紅、田字草、香蕉草等。
6.陽性水草:這類水草需要大量的光照條件,光補償點在1500勒克斯以上,如羅漢草類、柳葉草、狐尾草類、扭蘭等。
7.水草與水溫:大多數水草的適宜水溫為24-26℃,但也能忍耐20℃的低溫,僅有小部分水草喜愛更高的水溫,當水溫超過30℃時,水草就會停止生長,並發生枯葉和枯莖,所以為了使水草能夠生長正常,水溫必須經常保持在30℃以下。溫帶的野生水草,絕不能立即移植於高水溫中,應使其逐漸適應,否則會腐葉或腐根。
8.水草與砂:自然環境的差異,使各種水草對砂質的要求不相同,例如金魚草、蜈蚣草、柳葉草等適應細砂、竹葉蘭、水蓮、水芋等適應近似泥土的細砂,水蘭類愛在中粒的砂中生長。熱帶觀賞魚水族箱中應適合大多數水草,不會使魚體色變淺,不會污濁水,不影響魚類生育,這一類的砂質一般在3-5毫米的大砂質。種植於水族箱中的水草,大部分都展根於砂中,因此砂的厚度直接影響到水草的發育,如果砂質過少,會使根系無處伸展,但也不能過量,否則會佔去魚類游動的空間,間接妨礙魚類的生長。
9.水草與底砂:底砂的厚度最少要達5厘米,最好為8-10厘米,否則水草易腐爛,而且,較深處的砂中因沒有硝化細菌的分布與活動,容易出現死砂與死角,導致砂層發黑腐爛變臭。底砂要布滿整個水族箱,而且要均勻,注意砂與水草的適應性要協調一致。底砂的直徑一般在3-5毫米,直徑太大水草不易固定,直徑太小將影響透水、透氣性能,導致水草爛根。
10.水草與二氧化碳:水草所需的營養除了一些必要有元素與營養成分外,二氧化碳是必不可少的。傳統的添加二氧化碳的方法是使用二氧化碳鋼瓶,通過擴展器使二氧化碳充分溶解於水中,從而提高水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現在可以使用二氧化碳緩釋片,利用緩釋方法將化學合成物放入水中,使之慢慢產生二氧化碳,以維持水體硬度和酸鹼度的平衡,防止水草脫鈣,維持水草細胞平衡。但以上的兩種方法都有弊端,最新的二氧化碳發生器是利用化學反應緩慢釋放出二氧化碳氣體,既不用調節氣量大小,也不會充氣,在自己家中即可操作,每包粉劑可維持使用30天左右。
11.水草消毒:使用自來水洗凈即可,因為自來水中含有漂白粉,有殺菌能力。也可使用食鹽水及硫酸銅、甲基次藍等葯品來消毒
『叄』 如何更好的養水草
面對很多新手,
好像說的最多的就是,
開燈8小時內,每周勤換水,水草泥開缸不要加液肥,除藻用黑殼蝦,斑馬螺,鮑魚螺。
一月後再入魚,過濾全天開,不用打氧氣,陽性草必須用二氧化碳,陰性草有哪些?自己網路。
有時候感覺有點千篇一律,
但是玩草缸就這么點事,
重點還是大家勤動手,
在經歷了種種狀況之後,
你自然就可以駕輕就熟了。
『肆』 養水草必須是純凈水么
不是,養水草需要弱酸性水,自來水的話要看當地的PH值是多少,
要想水草長內得好,出狀態,PH值最好要低於7.0,部分容特定的水草還需要配合光照和CO2的補給促進其進行光合作用.如果當地自來水PH值過高,建議使用水族用的水草泥進行栽種,可以穩定PH值,利於水草生長和生物的存活.
『伍』 如何養殖草缸
草缸的養植其實並不難,新手不刻意追求水草狀態和造景,嘗試上手也很容易,經過一段時間的歷練和提高,一定會有成功的喜悅;但要想一步到位,使水草造景上手就達到水準,難度較大,易受挫折。達到專業的造景水平需要豐富的專業知識、實踐經驗及藝術修養,更需要大量的時間、經費,還要自己努力提高和積淀自身水草養殖水平和造景藝術修養。
你提的問題,我來簡要回答吧。
普通草缸是在魚缸里即養魚又養草,相對簡單;而造景缸是以水草、石、沉木等模仿自然界的景物為主,以魚、蝦作為陪襯的飼養方法,要求水草及魚、蝦都能健康成長,即互相制約又互相利用,從而達到相對的協調統一。這是養草缸比養魚缸難的原因。
說白了水草造景就是用人工的方法模擬自然環境和生物生存條件,微縮、模仿和創作自然景物,使之美化家居、辦公環境的水族缸養殖方法。
一、水草缸基本必備系統有:
1、水族箱(通常使用五塊超白玻璃製作的直角魚缸,如預算不足,也可以使用普通浮法玻璃;魚缸上方給燈具留有充足的位置空間,魚缸尺寸:水草缸通常根據燈管長度來做缸的長度,比較標準的草缸長度如:60cm、90cm、120cm、150cm等,可以分別配置18w(國產20w)、36w(40w)、54w(60w)、72w的T8燈管;草缸寬度越寬越好(38-60cm),以利於水草造景的景深;草缸水位高度通常不超過50cm,)
2、定時開關控制的燈光照明系統(養草缸盡量避免有陽光直射、散射以防藻,通常只用由紅、綠、藍光波組成的三基色燈光作為照明光源使水草產生光合作用,口碑較好也較常用的T8燈管如6500K的飛利浦865和6400K的840燈管)。
3、二氧化碳系統(主要包括二氧化碳鋼瓶,減壓微調閥,細化器或擴散桶等,一般建議隨燈光開,這樣做,可避免CO2添加過量導致魚只缺氧;也有建議不隨燈光開的,可24小時添加二氧化碳,這樣做可保持穩定偏酸的PH值水質。總之,不加二氧化碳想養出好的水草狀態較難,只能適用養少數莫斯等陰性草)。
4、過濾系統(要求穩定高效,通常使用加前置的濾桶,不建議使用其他過濾方式)。
5、加熱或降溫的溫控系統(恆溫加熱棒或風扇、水冷機).
6、造景用的泥或砂(用砂需添加底肥,並定期加液肥),造景石或木、水草等。
二、可選系統有:
UV殺菌燈、除油膜,溫度計、水草剪、水草夾等輔助設備及水質檢測設備(如PH筆,KH試紙等)。
三、日常管理
與管理魚缸不同的是要注重水草的養植管理,水草不出問題,狀態好,魚只會生存的很愜意,不會出現疾病。
另外,養草設備雖比養魚設備多些,但你若真想養殖水草造景,建議你一步到位將上述設備配齊,齊全的設備和穩定的功能會方便你的水草造景日常管理。不要被養草設備的繁雜及經驗的缺乏嚇倒,只要你行動,將來你就會有一缸生機盎然的水草景觀。
『陸』 水草造景之新手草缸怎麼養
草缸的關鍵因素有:1、燈光2、底沙或者底泥3、水質(PH、GH、KH值)4、二氧化碳5、水藻的治理給你個最簡單的辦法,也許不經濟,但是你會成功!1、採用水草泥,有ADA、亞馬遜或者尼特利等都可以。2、燈光要足夠,如果陽性草按1升水1W來配燈,當然你還需要好的反光板,陰性草燈光減半,每天固定時間照明8到10小時。3、養草的水用1:1純凈水與自來水勾兌。每星期換水五分之一勾兌好的水。4、二氧化碳很重要,有條件最好還是上鋼瓶。5、液肥定時定量新增。做好以上5點,大多數草是沒有問題的,中間也許會爆藻,通過調整燈光和液肥的新增,增加換水就可以有效解決,初期最好密植水草,減少燈光。
先做好基本配套吧,其它的根據具體水草制定具體的方法。
(1)水草燈,燈管的好,不過價格高,用電功率也大,LED的養大多數草也夠了,本身購價低也省電;
(2)過濾器,草缸一般都是用濾桶,下面放濾材;
(3)CO2,一般買個鋼瓶套裝一步到位比較省事;
(4)加熱,冬天大多數水草還是要用加熱棒的;
(5)底泥,大多要水草泥,少塌和數用陶粒就夠了,水草泥最多兩三年一定要翻缸,陶粒可使用多年;
(6)肥料,基肥、液肥等,很多草不施肥長得也很快;
(7)除藻,一般用工具蝦、螺、魚都可以,萬一生黑毛藻、鹿角藻等要備衫仔下除藻劑。
(8)降溫,夏天最熱的時候最好有降溫措施,水草不能長時間在30度以上,降溫風扇可以降一兩度,也可以用裝在瓶子里的冰塊。
族箱的選擇 要種水草第一當然要有個水族箱,原則上只要是透明不漏水的容器小到只是個杯子就能享受到種水草的樂趣,但太小的水族箱對魚可能是種虐待,其他的 配置也不好搭配;種水草應選擇不要太高的水族箱,一般家庭水族箱最好高度不要超過60cm,太高的仿汪水族箱需要較強的燈具才能種好水草並且日常的修剪整理較 不方便,如果非得用高度較高的水族箱,最好是種一些較能適應低光亮且生長較緩慢的水草如榕葉、鐵皇冠、椒草類的水草才能維持較長的時間。至於水族箱的長度 和寬度則可以盡量加大,越寬的水族箱越能表現造景的層次感,由於水折射的關系,一般四方型水族箱從正面觀賞時會感到水族箱的寬度只剩實際的2/3,這點在 造景時應該考慮到。大部份的魚只都是左右游動而不是上下游動.所以越長的水族箱越能表現魚只游動時與水草造景之間的律動之美。 觀賞面的設定 依據水族箱擺設的方向決定觀賞面是單面(貼壁)、雙面(隔間)或是多面而決定觀賞面的位置。 搭配素材的選擇 水草造景缸通常是要強調自然,所以建議多用天然的素材,如沉木、岩石等搭配;避免選用太過人工化的材料,如塑料製品、陶瓷製品等;除非有時要表 現出特殊效果才使用,但也不宜用太多。選擇搭配素材如沉木、岩石時除了考慮個人的喜好外,還要注意是否會影響水質,有些石頭會影響酸鹼度。有些沉木會在浸 入水中後分泌出大量黃色素導致水族箱里的水質發黃,所以最好預先泡水幾天或是用水煮過再使用。一個水族箱里所用的沉木、岩石最好只選用同一種材質才會表現 出造景的整體感,選擇時最好不要選擇大小差不多,應該有大有小相互搭配比較自然。 水草的選擇 1、選擇水草時應先考慮到本身配置裝置的條件,依照配置裝置的功能不同而挑選大小長短,光亮要求能配合的水草種類。
2、如果種植技術不是很有把握,避免種一些高難度的水草品種。
3、選擇水草時應該要考慮到前景、中景、後景都要有適合的種類水草。
4、盡量挑選顏色、葉型、大小不相近的水草品種。
5、紅色系的水草不宜種植過多。
6、其實一水草缸所用的水草種類越少越會有整體感,用太多種反而會凌亂沒有美感,之間的拿捏可多試幾次就能體會出平衡點。
7、全部種植水草的面積應該至少要有水族箱底面積的70%。
8、選擇適合當季氣候狀況的水草。
9、不一定要選擇水中葉狀態的水草,有時水面葉狀態的水草因為較強壯反而較快地生長出水中葉。 基本布景法 1、階梯式布景法
適合貼壁式造景水族箱單面觀賞,基本造型是由後景水草逐漸往前景成階梯狀的布景手法,著名的荷蘭式造景也是屬於此法。 要領:先擺放搭配素材,石材或是流木,擺放時應注意材質的紋路理跡,在不規則的材質上要表現出有規則的律 動,這個步驟關繫到往候整個造景的走向與出色與否,初學者可多加練習,同樣的幾塊木頭石頭,不同的擺設角度就能產生不一樣的效果搭配素材和水草間要相連在 一起不要間斷才會有連續整體感。水草造景布局時不要把顏色、葉型、大小相近的水草品種種在一起才能凸顯出每種水草的特色。開始時後景可種植一些長得速度較 快的水草,前景、中景種植長較慢的水草;除了前景草,每種水草盡量一叢一叢狀地種植,一個水族箱里同種水草最好只有一叢,不要重復種同樣的水草,每叢水草 的大小和排列方式盡量成不規責狀,才不會使造景太死板。原則上階梯式布景法是前景草往後景逐草漸增高,但可點綴幾棵較高但生長不太茂密的水草作為前景,更 能顯現造景的立體感。 2、雙面式布景法
大多是利用在隔間式造景的水族箱,兩面都能觀賞的布景手法。 要領:原則上雙面式布景法和階梯式布景法的造景要領是一樣的,只是因為要顧及到兩面都需要觀賞,所以在造景
三度空間水草造景就是除了能欣賞到水中的造景外,水面上也要有造景。 要領:通常是要使用敞開式的水族箱再加上吊頂懸掛式的燈具,才能更好地表現出三度空間水草造景的水草生長的 美感,布景時可多用一些挺水性和浮水性的水草這樣便能欣賞到水中和水上造景變化的樂趣。三度空間水草造景缸是屬於難度較高的造景方式,因為它需要較高階的 配備,造景時要考慮到的地方也較多難度教高,是一種很有挑戰性的造景方式。 准備工作 1、鋪放基肥底砂
長效基肥的使用應該在水族箱還沒放水前就要鋪在水族箱底層,然後再鋪一層干凈的砂子,砂層的厚度至少要5cm以上,砂層太薄會使種植時水草容易浮起 來,而且對水草以後的生長也不太有利,砂層太厚則導致水草不能好好吸收到基肥而不能健康生長,而且在以後的時間里因為雜質沉澱過多易導致導致底砂發黑,破 壞水質和水草生長。所以建議砂層的厚度控制在5-8cm。 2、放水
種水草前應把缸子放水至少七分滿以上,這樣水草才能挺直在水中,且造景時比較容易抓角度,如有使用基肥,放水時要緩緩注入,不要讓水流沖擊底砂把基肥揚起造成污染。 3、挺枝
水草經過長時間的包裝運送往往會扭曲變形,這時候用來造景較不好拿捏,如果能先將水草整束的沉水插在砂中一天,讓水草自然的伸展挺直,這樣在造景時就能得心應手。 4、修剪
種植水草之前將部份水草過長的根須、發黃殘破的葉子以及長有青苔的枝幹葉片用簡單修理掉,使造景美觀的同時也有利於水草種植以後的生長。 5、輔助工具
種水草一般可直接用手將水草根部直接埋入沙中即,但也可用水草夾或是鑷子,使種植水草更加順手。 水草基本種植法 有莖水草類
1、階梯式叢植法
是最基本的種法,適用於所有有莖類水草。種植時先將水草修剪成所須之長度,再由長到短依序排列在桌上備用。種植時由長而短,由後往前依序插入砂中,每根水草的間隔微微碰觸,這樣就能種成階梯狀。
2、束植法
適用於植莖較細的有莖類水草,如珍珠草、小紅莓、金錢草、紅菊、綠菊、虎耳草等種植時是將數根為一束插入砂中,有時基部可用皮橡皮筋捆綁固定方便造 景,捆綁時要先把每根水草基部一兩個莖節的葉片拔除,且不要綁的太緊,原則上不要散掉即可。束植法又可依照捆綁方式延伸出幾種式樣:
(1)齊尾式束植法
方法是選擇粗細相等的水草先將每根水草的冠芽對齊,取一適當的長度,用剪刀修剪水草成同一長度,拔除基部葉片再捆綁成束。用此法可使冠芽成圓球狀排列生長,紅菊、綠菊、小寶塔很適合用此法種植。
(2)齊頭式束植法
方法是取粗細長短不一的水草,將每根水草老化段修剪掉,將每種水草的基部對齊再捆綁成束,用此法水草冠成高低不規則狀能顯出比較自然的樣式。
放射狀水草類
放射狀水草類水草沒有主莖,直接由基部成放射狀長出葉片,代表性的有皇冠草、椒草等,這類草通常用在前、中景較能凸顯這類草的美感,種植時一般是一棵棵分開種,但有時可將兩三棵束成一棵增加氣勢。 附著性水草類
附著性水草類顧名思義是附著在別的東西上生長,較常用的有鐵皇冠、小榕葉、墨絲、鹿角苔等,通常是用沉木、岩石當基材,再將水草用釣魚線固定在流木、岩石上。這類草大多生長較慢,剛種時較不自然要慢慢的培養越會有觀賞價值。
光照不足和傷根!
可以,不過不算是「種植」,可以直接投放,或綁在沉木、石頭上面,或連上砂頭、石頭什麼的沉到缸底,視水草種類而定。
適合的水草:水榕、莫絲、鐵皇冠、鹿角鐵皇冠等
也要視放養魚類而定
你這套配置是典型的熱帶魚配置。可以養一些七彩的熱帶魚。很漂亮的。
養金魚的話,越寬闊越好,也就是水草不要太多,會纏住魚,沉木也可以不要,太多鋒利的枝椏會傷到魚。加熱棒可用可不用。
適合在水草缸的水草魚的介紹
水草缸相關之魚類,顧名思義,即是泛指可飼養在水草缸中,且不傷害水草的魚類。一般來說都是體型較小的魚類,但也有例外(如七彩神仙、珍珠馬甲……)在此就以常見的種類來介紹(在此以一般通俗之分類來介紹)。
燈科
加拉辛科(燈魚):如紅蓮燈、三線鉛筆、紅幻象、黑日光燈……….等。
這是水草缸中最被喜愛的一群,大多可飼養在水草缸中,PH值為中性至弱酸,喜愛在水草中繁殖,繁殖一般多在季節交替之時,它們的卵多具有黏著性,下卵並不困難,但幼魚很小不易養成。
水草缸中要注意環境的穩定,過度變化時,易發生白點病和孢子蟲,因魚體小常會被忽略,此點要多加留意。
美人科
美人科:如石美人、紅美人、電光美人………….等。
這一系列的魚分布於澳洲,性情溫和,行動活潑快速,喜愛中性水質,為卵生魚,是一群美麗且易飼養的魚。
鯉科
鯉科:如三角燈、櫻桃燈、白雲山、小斑馬………等。
這一系列的魚分布極廣,但以亞洲的品種較為流行,它們就像燈魚一樣,大多可飼養在水草缸中,水質與疾病的問題也大致相同,唯獨在疾病上較易得胡椒點病,只需多加註意換水的頻率,就可得到良好的控制。
鼠魚和異形
鼠魚和異形:小精靈、月光鼠、滿天星鼠、紅頭鼠、熊貓異形………等。
這是水草缸中很重要的一群,但也最委屈,因很多人稱它為「垃圾魚」這群魚仔細觀察時,可發現他們的可愛之處,尤其那靈活的眼睛,常積極的在找尋缸中的殘餌(以鼠魚居多),或是找尋水草缸中的藻類和青苔(如小精靈),是水草缸中清潔的好幫手,又名清道夫,他們多喜好潔凈的中性新水,但有一些異形例外,是水草缸中必備的魚。
南美短鯛
南美短鯛:如荷蘭鳳凰、阿卡西、鳳尾、藍袖………等。
這是泛指10公分以下的慈鯛,他們並非全部適合飼養在水草缸中,要在水草缸中飼養請先確認清楚。它們都是一群最佳保母,因此繁殖大多不難,產卵可分為洞穴式和開放式,有些魚也會將卵產在大型水草的葉背或葉面上,大都喜好中性至弱酸的水質,是一群水草缸中令人著迷的精靈。
選購魚只要點
要購買健康的魚只,在選購時有一些需注意的技巧,可依以下的注意要點來選擇,就能擁有健康的魚只:
1. 注意魚體外表是否有感染疾病之症狀(如白點病)。
2. 魚在游動時是否出現行動緩慢或左右搖擺的現象。
3. 會不會無精打採的躲在魚缸的角落。
4. 鰭有無自然伸展。
5. 呼吸是否急促。
6. 腮是否正常(透光且看見紅色則有不佳)。
7. 眼睛會不會呈現白濁。
8. 魚缸內的魚是否100%健康。
9. 有無內出血的症狀。
10. 腹部有無異常鼓起。
11. 進食狀況是否正常。
放魚注意事項
魚只在放入水草缸中,為避免魚只對新環境的不適應,在放魚時建議採取以下的方法來放魚:
水族館的水質、溫度,與預定放養的水草缸一定不同,為了避免水質過大的變化,最好是使用打氣的風管,一端使用吸盤固定於缸中,將缸中的水慢慢匯出流入裝魚的袋中,初期水量不宜過大,之後再徐徐增加所匯出缸中水量,最少要是原本袋中水的 4倍,在水質充份調合後將整袋魚置入缸中,慢慢的將魚倒入水草缸中,放魚的工作就算結束。
設缸第四周後(水草生長正常,水質穩定),再放入所要飼養的魚只,放入之數量不宜過多。﹝如60cm水槽約放40隻的燈科魚﹞
溫度設定
在自然界中水中的溫度幾乎是處於恆溫的狀態,以宜蘭員山河流的水溫為例,長年皆處於攝氏22.5度,因此在於水草魚缸中,水溫應保持在穩定的狀態下,水溫不宜過高,水溫如太高,則會有以下狀況:
1. 水中的溶氧量會減低。
2. 魚只的需氧量會增加。
因此水溫不宜太高,最適合的水溫以攝氏22度至25度為宜。
魚缸中魚只有病蟲害時,才需將水溫提高:魚只下葯治病時,為了加速病蟲卵的孵化,縮短魚只的療程,因而將水溫提高。
不同種類的的魚只對環境的適應力皆不相同,以下有兩個原則可供魚只飼養時的參考指標:
1. 產地環境因產地環境的不同,魚只所適合的水溫高低也會有所差異,如熱帶的魚只所適應的水溫就較高,亞熱帶的魚只所適應的水溫則較低一點。
2. 魚只體型一般而言,魚只體型越圓其內臟容量越大,對環境的適應力強。如:紅太陽。
魚只體型越扁內臟的容量越小,對於環境的適應力也就較弱。如七彩、神仙魚。
不能,露天的話,水草會追著陽光。而且暴藻也很嚴重,用不了幾天,你就看不到魚缸里有什麼了,就能看到綠油油的
水草是魚缸養殖中不可或缺的物質,在魚缸內種植水草,一是可以提高魚缸的觀賞價值,二是平衡整個水族環境,提高水中的溶氧量,提供魚兒生存必須的氧氣,使魚兒健康成長。
1.水草的種類多如繁星,不同品種的水草姿態、顏色、生長環境也都不一樣。所以需要根據飼養的魚兒種類,選擇不同品種的、且又合適的水草。
2.為整個魚缸設計水草種植的方位和疏密度。在設計時需要遵循統一多樣化的原則。讓種植水草後的魚缸,看起來更協調更整理,色彩對比更柔和,鮮明。例如在前景中要種植低矮的水草,按照一叢一叢的方法種植。中景則種植較長的水草,讓前景和中景顯得更有層次感。後景與側景則種植長的且線條豐滿的水草,由此襯托著前景和中景。使整個魚缸的水草區域性層次分明,生動壯觀。
魚缸中水草的造景,完全是根據魚缸的設計,在加上自己審美的要求來決定的。選擇的水草種類則需要根據魚兒的種類,選擇合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