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純水的紫外標准值
為0.237每米。根據查詢純水消息得知,知世談紫外純水的吸光度是0.237每米。吸光度是物理學和化學的一個名詞。是指光線通過溶液或物質前的入射光強度與光線通過溶液或某一物質後的透射光強度的比值的搭碰以10為底的對數,其中I0為入射光強,I1為透返頌射光強,影響它的因素有溶劑、濃度、溫度等等。
2. DNA或RNA樣品不純,用紫外分光光度計測定其濃度和純度的准確性會受到影響,為什麼
分光光度計
分光光度計已經成為現代分子生物實驗室常規儀器。常用於核酸,蛋白定量以及細菌生長濃度的定量。核酸的定量是分光光度計使用頻率最高的功能。可以定量溶於緩沖液的寡核苷酸,單鏈、雙鏈DNA,以及RNA。核酸在波長 260 nm處有最高吸收峰。吸收紫外光的性質是嘌呤環和嘧啶環的共軛雙鍵系統所具有的,所以嘌呤和嘧啶以及一切含有它們的物質,不論是核苷、核苷酸或核酸都有吸收紫外光的特性。但紫外法不能區分DNA和RNA,只能用來鑒定核酸的純度和含量。
蛋白質由於含有芳香氨基酸,因此也能吸收紫外光。通常蛋白質的吸收高峰在280nm波長處,在260nm處的吸收值公為核酸的十分之一或更低,故核酸樣品中蛋白質含量較低時對核酸的紫外測定影響不大。RNA的260nm與280nm吸收的比值在2.0以上;DNA的260nm與280nm吸收的比值則在1.9左右。當樣品中蛋白質含量較高時比值即下降。
分光光度計採用一個可以產生多個波長的光源,通過系列分光裝置,從而產生特定波長的光源,光源透過測試的樣品後,部分光源被吸收,計算樣品的吸光值,鋒陪從而轉化成樣品的濃度。樣品的吸光值與樣品的濃度成正比。
核酸的定量
DNA和RNA都有吸收紫外光的性質,它們的吸收高峰在260nm波長處,每種核酸的分子構成不一, 因此其換算系數不同。定量不同類型的核酸,事先要選擇對應的系數。如:1OD 的吸光值分別相當於50μg / ml 的dsDNA,37μg / ml 的ssDNA, 40μg/ml的RNA,30μg/ml的寡核苷酸。測試後的吸光值經過上述系數的換算,從而得出相應的樣品濃度,這些由分光光度計內預設的程序執行,因此,測試前選擇正確的程序,測試樣品的類型,首蔽肢先測試空白液,然後再測試樣品,注意輸入樣品稀釋倍數。
如何避免吸光值漂移
讀數不穩定可能是實驗者最頭痛的問題。靈敏度越高的儀器, 表現出的吸光值漂移越大。事實上,分光光度計的設計原理和工作原理,允許吸光值在一定范圍內變化,即儀器有一定的准確度和精確度。
核酸本身物化性質
溶解核酸的緩沖液的pH 值、離子濃度等
在測試時,離子濃度太高也會導致讀數漂移,因此建議使用pH 值一定、離子濃度較低的緩沖液(如TE)可大大穩定讀數。核酸的吸光值受pH值和緩沖液離子濃度影響。只有在一定的pH值和低離子濃度的條件下(如10 mM Tris-HCl pH 8.0),才能得到精確的檢測結果。水的pH值不穩定,可能導致檢測誤差。一些緩沖液在紫外范圍內存在自身吸收,為了確保准確測量,請使用與懸浮或洗脫樣品時相同的緩沖液。
樣品的稀宏基世釋濃度
同樣是不可忽視的因素,由於樣品中不可避免存在一些細小的顆粒,尤其是核酸樣品。這些小顆粒的存在干擾測試效果。為了最大程度減少顆粒對測試結果的影響,要求核酸吸光值至少大於0.1A ,吸光值最好在0.1-1.5 A。在此范圍內,顆粒的干擾相對較小,結果穩定。從而意味著樣品的濃度不能過低,或者過高(超過光度計的測試范圍)。
操作因素
如混合要充分,否則吸光值太低, 甚至出現負值;混合液不能存在氣泡,空白液無懸浮物,否則讀數漂移劇烈;必須使用相同的比色杯測試空白液和樣品,否則濃度差異太大;換算系數和樣品濃度單位選擇一致;不能採用窗口磨損的比色杯;樣品的體積必須達到比色杯要求的最小體積等多個操作事項。
各波長具體含義及相關問題1. A260nm
是核酸最高吸收峰的吸收波長,最佳測量值的范圍為0.1至1.0。如果不在此范圍,稀釋或濃縮樣品,使之在此范圍內;如果吸光度小於0.05,檢查是否存在操作因素(如移液不準確,樣品內有懸浮物等)影響。DNA樣品的A260 吸光度值是否>0.1。(請注意,這個值跟儀器無關,核酸的吸光度必需大於0.1,其值才有效和可靠,因為樣品中的雜質和顆粒這些不純物的干擾通常會對光有一定吸收,其值<0.1);
朗伯-比爾定律:
A 吸光值
I0 入射光強度
I 投射光強度
c 吸光物質的摩爾濃度(mol/L)
d 光通過的液層厚度(cm)
ε 摩爾吸光系數(Lmol-1cm-1)
2. A280nm
是蛋白和酚類物質最高吸收峰的吸收波長,比值可進行核酸樣品純度評估:純DNA的A260/A280比值為1.8,純RNA為2.0。如果比值低,表示受到蛋白(芳香族)或酚類物質的污染,需要純化樣品。比值=1.5相當於50%蛋白質/DNA溶液
3. A230nm
是碳水化合物最高吸收峰的吸收波長,比值可進行核酸樣品純度評估:純DNA和 RNA的A260/A230比值為2.5。若比值小於2.0標明樣品被碳水化合物(糖類)、鹽類或有機溶劑污染,需要純化樣品。A230產生負值主要是由於在很低DNA 濃度的溶液中的一些其他成分的干擾所導致的。在下一個測定中,需要降低樣品的稀釋度,A230的負值會被校正。
4. A320nm或A340nm
為檢測溶液樣品的濁度和其他干擾因子。該值應該接近0.0。如果不是,標明溶液中有懸浮物,需要純化樣品。純樣品的A320一般是 0。
5. A260/A280和A260/A230
是核酸純度的指示值,純度好的DNA,在pH7-8.5 下其比值應該在2.0 或2.5,A260 / A280的比值, 用於評估樣品的純度, 因為蛋白的吸收峰是280 nm。 純凈的樣品比值大於1.8(DNA)或者2.0(RNA)。如果比值低於1.8 或者2.0,表示存在蛋白質或者酚類物質的影響。
A230是多肽、芳香基團、苯酚和一些碳氫化合物的吸光度,A230表示樣品中存在一些污染物,如碳水化合物、多肽、苯酚等,較純凈的核酸A260/A230的比值大於2.0 。A280是蛋白質的吸光度。
3.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測定注意事項有哪些呢
注意事項 1.空白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必須澄清,不得有渾濁。如有渾濁,應預先過濾,並棄去初濾液。 2.測定時,除另有規定外,應以配製供試品溶液的同瓶溶劑為空白對照,採用1cm的石英吸收池。 3.在規定的吸收峰波長±2nm以內測試幾個點的吸收度,以核對供試品的吸收峰波長位置是否正確,除另有規定外,吸收峰波長應在該品種項下規定的波長±2nm以內;否則應考慮該試樣的真偽、純度以及儀器波長的准確度,並以吸收度最大的波長作為測定波長。 4.一般供試品溶液的吸收度讀數,以在0.3~0.7之間的誤差較小。 5.吸收池應選擇配對,否則要引入測定誤差。在規定波長下兩個吸收池的透光率相差小於0.5%的吸收池作配對,在必要的情況時,須在最終測量扣除吸收池間的誤差修正值。 6.由於吸收池和溶劑本身可能有空白吸收,因此測定供試品的吸收度後應減去空白讀數,再計算含量。 7.儀器的接地必須良好,一切裸露的零件對地電位不得超過24伏(測電筆的氖管不得發亮)。 8.在使用過程中,如需開啟試樣室蓋時或暫時停止測試時,必須及時推入光門鈕桿(使光電管前光門關閉),保護光電管,以防止光電管受強光或長時間照射而損壞。 9.在測定時或改測其它檢品時,應用待測溶液沖洗吸收池3~4次,用干凈綢布或擦鏡紙擦凈吸收池的透光面至不留斑痕(切忌把透光面磨損)。 10.取吸收池時,應拿毛玻璃兩面,切忌用手拿捏透光面,以免粘上油污。使用完後及時用測定溶劑沖凈,再用純化水沖凈,用干凈綢布或擦鏡紙擦乾,晾乾後,放入吸收池盒中,防塵保存。 11.若吸收池內外壁沾污,兩池差較大的處理。 (1)可用綢布纏在扁竹條外或用脫脂棉纏在細玻璃棒上蘸上乙醇,輕輕摩擦,再用純化水沖凈。 (2)如上述方法處理不好,必要時可用重鉻酸鉀-硫酸洗液泡洗1~2分鍾,用自來水沖凈,再用純化水沖凈。 (3)不得用毛刷刷洗或硬物拭擦,以防止表面光潔度受損影響正常使用。 12.請務必注意經常保持硅膠的乾燥,目的是保護光學元件和光電放大器系統不致受潮損壞而影響儀器的正常工作,如發現有的硅膠由藍色變為粉紅色,應立即更換。該儀器乾燥劑筒有兩個:一個是裝在放大器暗盒上,另一個裝在單色光器暗盒上。 13.在更換硅膠乾燥劑時,應關閉切斷電源。 14.在停止工作期間,主機試樣室內應放入袋裝或筒裝硅膠乾燥劑。用防塵罩罩住整個儀器,並在防塵罩內放數袋防潮硅膠。 15.儀器在操作中,狹縫的寬度應從小逐漸開大。若狹縫過大,由於進入光電管的光能量強度過大,將會使放大器輸出信號達到飽和,以至數字顯示出溢出(即數字閃爍或示1不變)。這不是儀器有故障。 16.將波長旋轉放在625nm,鋏縫關閉在0.02nm附近,選擇按鍵恢復在停止工作部位(即三個鍵均彈出)。 17.搬動儀器時應搬在主體端,不要搬在試樣室和光電管盒端以及光源燈室部位,以防止儀器狹縫或光路部件受力而發生變形。並在搬動或運輸時,應將可動部分固定,如各旋鈕可用膠布貼住,狹縫位置開大些,然後固定,不要關小狹縫,以免運輸時振動使狹縫刀口受損壞。 18.儀器的光柵、反射鏡絕對不能擦拭,否則將損壞儀器光學表面,增加雜散光。 19.儀器經過搬動請及時檢查並糾正波長精度,為保證測定的准確性請經常校準波長精度。如有異常,應立即報告質量保證部,但不得擅自調整,並及時做好記錄。
4. 關於純化水檢測的一些問題
1.目視比色法就可以了
2.只是參照物濃度,不用管了
3.1L純化水,加硫酸和高錳酸鉀各1ml,蒸餾後就是這三個,然後再用葯典里說的加顯色劑,不顯色就可以了
5. 紫外_可見分光光度法,用吸收系數法定量,公式是什麼
一、原理可見光、紫外線照射某些物質,主要是由於物質分子中價電子能級躍遷對輻射的吸收,而產生化合物的可見紫外吸收光譜。基於物質對光的選擇性吸收的特性而建立分光光度法或稱吸收光譜法的分析方法。它是以朗伯──比耳定律為基礎。1朗伯—比耳定律A=lg—-=ECLT式中A為吸收度;T為透光率;E為吸收系數,採用的表示方法是(E1%1cm),其物理意義為當溶液濃度為1%(g/ml),液層厚度為1cm時的吸收度數值;C為100ml溶液中所含被測物質的重量(按乾燥品或無水物計算),g;L為液層厚度,cm。二、使用范圍凡具有芳香環或共軛雙鍵結構的有機化合物,根據在特定吸收波長處所測得的吸收度,可用於葯品的鑒別、純度檢查及含量測定。三、儀器可見-紫外分光光度計。其應用波長范圍為200~400nm的紫外光區、400~850nm的可見光區。主要由輻射源(光源)、色散系統、檢測系統、吸收池、數據處理機、自動記錄器及顯示器等部件組成。本儀器是根據相對測量的原理工作的,即先選定某一溶劑(或空氣、試樣)作為標准(空白或稱參比)溶液,並認為它的透光率為100%(或吸收度為0),而被測的試樣透光率(或吸收度)是相對於標准溶液而言,實際上就是由出射狹縫射出的單色光,分別通過被測試樣和標准溶液,這兩個光能量之比值,就是在一定波長下對於被測試樣的透光率(或吸收度)。本儀器可精密測定具有芳香環或共軛雙鍵結構的有機化合物、有色物質或在適當條件下能與某些試劑作用生成有色物的物質。使用前應校正測定波長並按儀器說明書進行操作。四、儀器的校正1.波長的准確度試驗以儀器顯示的波長數值與單色光的實際波長值之間誤差表示,應在±1.0nm范圍內。可用儀器中氘燈的486.02nm與656.10nm譜線進行校正。2.吸收度的准確度試驗3.雜散光的試驗4.波長重現性試驗5.解析度試驗五、測定方法1.對照品比較法(1)按各品種項下的方法,分別配製供試品溶液和對照品溶液,對照品溶液中所含被測成分的量應為供試品溶液中被測成分標示量的100±10%,所用溶劑也應完全一致,在規定的波長測定供試品溶液和對照品溶液的吸收度後,按下式計算含量,即得。(2)計算式A樣×G對/稀釋倍數×100×1含量(%)=————————————--×100%A對×G樣/稀釋倍數×100×12.吸收系數法(1)按各品種項下的方法配製供試品溶液,在規定的波長處測定其吸收度,再以該品種在規定條件下的吸收系數計算含量。用本法測定時,應注意儀器的校正和檢定。(2)計算式A樣含量(%)=——————————————-×100%G樣/稀釋倍數×(E1%1cm)對×100×13.計算分光光度法採用計算分光光度法應慎重。本法有多種,使用時均應按各品種項下規定的方法進行。當吸收度處在吸收曲線的陡然上升或下降的部位測定時,波長的微小變化可能對測定結果造成顯著影響,故對照品和供試品測試條件應盡可能一致。若測定時不用對照品,如維生素A測定法,則應在測定時對儀器作仔細的校正和檢定。六、注意事項1.空白溶液與供試品溶液必須澄清,不得有渾濁。如有渾濁,應預先過濾,並棄去初濾液。2.測定時,除另有規定外,應以配製供試品溶液的同瓶溶劑為空白對照,採用1cm的石英吸收池。3.在規定的吸收峰波長±2nm以內測試幾個點的吸收度,以核對供試品的吸收峰波長位置是否正確,除另有規定外,吸收峰波長應在該品種項下規定的波長±2nm以內;否則應考慮該試樣的真偽、純度以及儀器波長的准確度,並以吸收度最大的波長作為測定波長。4.一般供試品溶液的吸收度讀數,以在0.3~0.7之間的誤差較小。5.吸收池應選擇配對,否則要引入測定誤差。
6. 純化水是否可以用測ph代替測酸鹼度
不可以,ph值只表示溶液中的氫離子濃度,不能代表酸鹼度。ph值與溫度有關,同樣的溶版液在不權同溫度下ph是不同的,對於純水,溫度越高,ph值越小,但是其酸鹼度不變。由此可見,不能直接由測ph來代替測酸鹼度
7. 純化水微生物限度檢測如何控制其測定準確性
目的
探討紫外線照射法殺菌結合0.2μm微孔除菌過濾在純化水微生物控制中的應用。方法專
運用紫外線殺菌和0.2μm微孔過濾屬除菌,對飲用水經過預處理一級反滲透和混合床時(陰、陽離子交換樹脂)系統制備的純化水進行紫外線照射殺菌和0.2μm微孔除菌過濾循環使用,再次進行紫外線照射殺菌,比較經混合床制備的純化水在不同取樣點微生物含量,以證明紫外殺菌器和0.2μm微孔除菌過濾對純化水微生物控制的效果。
結果
經過混合床制備的純化水,含有較高的微生物,平均為4.07CFU/ml;經紫外線一次照射殺菌後純化水樣平均為2.25CFU/ml;經0.2μm除菌過濾器後純化水樣平均為1.17CFU/ml;純化水貯罐出水口純化水樣平均為1.15CFU/ml;純化水循環使用前經紫外線二次照射殺菌後純化水樣平均為0.83CFU/ml,回水口純化水樣平均為0.96CFU/ml;純化水細菌內毒素含量檢測<0.25EU/ml。
經統計學分析,混合床出水樣與回水樣檢測結果比較,具有顯著統計學意義(P<0.01)。結論
運用紫外殺菌結合0.2μm微孔除菌過濾器對純化水微生物能夠進行有效的控制;純化水細菌內毒素檢測結果可以達到注射用水標准。
8. 紫外分光光度計使用方法及原理
使用前儀輪余殲器要調零、調百校準,參比溶液又稱空白溶液。測量時用作比較的、不含被測物質但其基體盡可能與試樣溶液相似的溶液。通常,用參比溶液掃描的曲線應是一條平坦的直線。有時,基體中雖不含被測物質,但含有別的物質,這時必須保證其不影響測試。經常碰到的是試劑空白中含有被測物質,此時必須經過純化將其除去。否則將影響測定結果。在色譜分析中,有時基體中可能存在一個以上的和被測組分相距較遠的色譜峰,計算機在數據處理中不會計入它們,不影響測定。
以所含鐵離子是多少為毀燃例:
參比溶液與測量溶液就相差鐵離子含量,在測量之前要用不含鐵離子的參比溶液掃描,調整儀器後(調100的過程),然後再測量含鐵離子溶液的比色皿,這樣測量溶液中的鐵離子會形成自己特定的峰值,次臘沖峰值與資料庫里基準峰值對比就可以得出溶液所含量了。如果資料庫中沒有鐵離子的曲線,你還要自己先用不同鐵離子濃度的溶液做工作曲線,然後進行測量。
9. 純化水不揮發物檢測操作方法
在2010版葯典總有相關的規定及操作方法:
不揮發物 取本品100ml,置105℃恆重的蒸發皿中,在水浴上蒸干,並在105℃乾燥至恆重,遺留殘渣不得過1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