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反滲透RO學習筆記和思考(比較RO,超濾,納濾的區別)
學習反滲透 RO 技術,比較超濾和納濾的區別,是解決水處理問題的關鍵。反滲透 RO 技術的英文名稱是 Reverse Osmosis,簡稱 RO,它是一種以壓力差為推動力的薄膜分離技術,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鹽分和大部分雜質,包括病毒、細菌、重金屬和有機物。理解水分子、甲醇分子、離子半徑、細菌和病毒的尺寸對於理解反滲透 RO 技術至關重要。
水分子的直徑約為 0.29nm,而甲醇分子直徑約為 0.38nm。通過 3A 和 4A 分子篩的處理,可以更容易理解為什麼在甲醇脫水的工藝中使用 3A 分子篩。因為 3A 分子篩的孔徑約為 0.3nm,可以吸附甲醇中的水分子而不吸附甲醇,實現深度除水。此外,基於化學知識,我們知道具有相同電子層結構的離子,核電荷數越小,半徑越大。因此,硬水中鈣、鎂離子的直徑約為 0.5nm,而鈉離子直徑更大。
病毒的直徑通常在 50~100nm 之間,細菌直徑在 500~5000nm 之間,都遠大於反滲透膜的孔徑為 0.0004μm 或 0.4nm。因此,反滲透膜過濾病毒和細菌非常有效。然而,反滲透膜的脫鹽率受到限制,鈣鎂離子由於在水中含量高,有一定透過率。TDS 小於 50 時,可以判斷濾膜正常,無需更換。
超濾膜的孔徑通常在 1~100nm 之間,可以去除膠體、蛋白質、微生物和大分子有機物。然而,它不能去除病毒和細菌,因此超濾後的水需要煮沸後飲用。而納濾膜的孔徑在 1nm 以上,通常為 1~2nm,能夠有效去除有機物和部分鹽分,但鈣鹽和鎂鹽難以去除。納濾膜可以完全去除病毒和細菌,但作為直飲水時,TDS 指標不可靠,不推薦。
反滲透膜的運行壓力通常在 12-70bar 之間,而納濾膜和超濾膜的運行壓力分別為 3.5-30bar 和 1-7bar。凈水器的 G 指標表示一天的制水量,例如 400G 表示一天可生產 1512 升的純凈水。
反滲透 RO 技術在凈水器中的應用提供了可靠和高效的方法,TDS 值在 50ppm 以下的反滲透凈水器可以放心使用。了解 TDS 值有助於判斷濾膜質量,購買 TDS 測試筆作為輔助檢測手段。反滲透 RO 膜的更換應以 TDS 值為准,後置活性炭的更換則按照時間周期。根據市場動態和設備老化情況,適時考慮更換設備或耗材。
在選擇反滲透 RO 系統時,應考慮設備的穩定性和市場佔有率,以及耗材成本,而不僅僅是追求新功能。對於 DIY 愛好者,購買可靠套管自行製作濾芯也是個選項。隨著技術進步和市場變化,持續關注市場行情和動態是明智之舉。
2. 反滲透和納濾哪個好
反滲透和納濾各有優勢,選擇哪種更好取決於具體應用場景。
反滲透技術在水處理領域表現出極高的脫鹽能力。它能夠去除水中的絕大多數溶解性鹽類、有機物、微生物等,產生高質量的純凈水。反滲透系統適用於對水質要求極高的場合,如實驗室、醫院以及需要飲用純凈水的家庭。由於其深度處理工藝,反滲透能夠提供更純凈的水質,尤其在去除有害污染物方面表現出色。
納濾技術則是一種介於超濾和反滲透之間的膜分離技術。它能夠去除水中較大的溶質分子、有機物和部分溶解鹽類。納濾適用於對水質有一定要求,但又不需要完全去除所有離子的場合。比如,某些工業用水處理、食品加工以及農業灌溉等。納濾膜的孔徑較大,水流速度較快,因此產水量相對較高,適用於一些對成本和水質要求相對平衡的場合。
總體來說,反滲透和納濾各有優勢。反滲透提供更高的水質純度,適用於高要求的場合;而納濾則在成本和產水量方面更具優勢,適用於一些特定需求的應用場景。選擇哪種技術取決於實際的水質需求、預算以及預期的水處理效果。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評估,選擇最適合的技術來滿足實際需求。
3. 反滲透和納濾的區別是什麼
反滲透(RO)和納濾(NF)是兩種常見的凈水技術,它們在水處理中有不同的應用和特點。以下是它們的主要區別:
**過濾精度不同:**
反滲透膜能夠去除水中的大多數離子和微粒,其過濾精度可達分子量小於0.0001微米。這種高精度的過濾能夠去除水中的細菌和各類雜質,因此常用於家庭純凈水、工業超純水和醫療超純水的生產。相比之下,納濾膜的過濾精度稍低,可去除分子量大約在0.001微米的溶質。納濾適用於過濾精度要求不太高的場合,如水軟化、微污染脫鹽和工業純水的製造。
**脫鹽率不同:**
反滲透技術的脫鹽率通常在99.5%以上,能有效截留幾乎所有溶解鹽份及大於100分子量以上的有機物,同時允許小分子團通過。納濾系統的脫鹽率在80%到90%之間,主要應用於大分子物質的濃縮和純化。
**廢水產生比例不同:**
由於反滲透和納濾都需要加壓或加電來凈化水,它們產生的廢水比例也有差異。反滲透系統產生的廢水比例通常在1:2到1:3之間,而納濾系統的廢水比例約為1:1。在節省水和環保方面,納濾技術相對更節能、環保。
**其他凈水技術:**
除了反滲透和納濾,還有超濾(UF)和微濾(MF)等技術。超濾的過濾精度在0.001到0.1微米之間,能濾除水中的鐵銹、泥沙、懸浮物、膠體等,但無法消除部分雜質和病菌,常用於制葯、食品、電子工業。微濾的過濾精度在0.1到50微米之間,主要用於去除大顆粒雜質,如泥沙和鐵銹,常作為工業給水預處理的一部分。
這些技術各有特點,適用於不同的水處理需求。
4. 水處理膜技術(超濾、納濾、反滲透)深度解析其優缺點
納濾膜、反滲透膜、超濾膜在水處理領域中扮演著關鍵角色,它們各有優勢和應用場景。
納濾膜具有截留納米級(0.001微米)物質的能力,操作區間位於超濾和反滲透之間。納濾膜能有效去除地表水中的有機物和色素,降低地下水的硬度及鐳含量,並在食品、醫葯生產中用於物質提取、濃縮。運行壓力一般在3.5-30bar。相比反滲透膜,納濾在去除溶解鹽類時具有更高的靈活性,對單價離子的去除率低於高價離子,且能節約成本。在特定條件下,納濾成為水廠和工業脫鹽的優選。
反滲透膜作為最精細的膜分離產品,能有效截留所有溶解鹽份和分子量大於100的有機物,同時允許水分子通過。應用廣泛,包括海水及苦鹹水淡化、鍋爐補給水、工業純水、飲用純凈水生產、廢水處理等。反滲透在科研、醫葯、食品、飲料、海水淡化等領域有著廣泛應用,如太空水、純凈水、蒸餾水制備,酒類製造及降度用水,醫葯、電子等行業用水前期制備,化工工藝濃縮、分離、提純及配水制備,鍋爐補給水除鹽軟水,海水、苦鹹水淡化,造紙、電鍍、印染等行業用水及廢水處理。
超濾膜則能截留1-20nm之間的大分子物質和蛋白質,允許小分子物質和溶解性固體(無機鹽)通過,同時截留膠體、蛋白質、微生物和大分子有機物。運行壓力一般在1-5bar。超濾技術在生物大分子制備中用於脫鹽、脫水和濃縮等過程,實驗條件溫和,不引起溫度、pH變化,避免生物大分子變性、失活和自溶。
超濾膜與納濾、反滲透膜在出水水質和成本控制上存在差異。反滲透膜具有更小的孔徑(約為超濾膜的1/100),能有效去除水質中的重金屬、農葯、三氯甲烷等化學污染物,而超濾凈水器在去除顆粒污染物和細菌方面表現出色。反滲透水處理設備以分質供水方式操作,提供飲用純凈水,濃水用於洗滌,而超濾通常用作洗滌用水,當自來水水質良好時,也可用作飲用水超純水設備。
超濾膜的優點包括:無需泵、不耗電,無電氣安全問題,接頭少、水壓低,故障率和漏水概率相對較低,結構簡單、價格便宜,操作簡便,成本低廉,無需增加化學試劑。實驗條件溫和,與蒸發、冷凍乾燥相比沒有相變化,不引起溫度、pH變化,有助於防止生物大分子變性、失活和自溶。
反滲透水處理設備的優點在於提供安全的水質,有效去除各種有害雜質,應對供水特發事件效果較好,出水口感佳,能有效降低水質硬度,煮水容器不易結垢。
不同膜在水處理中的應用包括納濾膜在飲用水制備、深度凈化及特定廢水處理(如生活污水、紡織、印染廢水、製革廢水、電鍍廢水、造紙廢水)中的應用;正向滲透(FO)在海水淡化、工業廢水處理、垃圾滲濾液處理中的應用;以及反滲透膜在凈水、城市污水、重金屬廢水、含油廢水處理等領域的應用。
5. 綰蟲護鑶滀負浠涔堟瘮鍙嶆笚閫忚啘璐
鍒朵綔錛屾潗鏂欍
1銆佸埗浣滐細綰蟲護鑶滃伐鑹虹殑璁捐$粡榪囦弗鏍奸獙璇侊紝騫朵笖璁捐′弗鏍煎伐鑹轟笉鎴愮啛錛屼笉鏍囧噯鍖栵紝涓嶆槗鍒墮狅紝鑰屽弽娓楅忚啘鐨勫埗閫犲伐鑹虹浉瀵規垚鐔熷苟涓旀槗浜庡埗閫犮
2銆佹潗鏂欙細綰蟲護鑶滀嬌鐢ㄧ殑鏉愭枡浼樿川錛屼笖鎴愭湰楂橈紝鑰屽弽娓楅忚啘鐨勫師鏉愭枡紼鏉懼鉤甯革紝鎴愭湰杈冧綆錛屽洜姝ょ撼婊よ啘杈冭吹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