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海關報關 EDI放行是什麼意思
EDI原意是指電子數據傳輸,現在海關很多文件都採用EDI審批放行,如:商檢證、產地版證...具體說來就權是:你提交的申請審批通過後,為了節約時間,商檢局會把這些信息用EDI發給當地海關(進/出口報關地)先辦理通關手續。
這樣的好處在於不會因等紙質原件報關耽誤船期(班期)或導致貨物滯港時間過長。
如果EDI放行了,就可以去海關繼續辦理通關事宜了。但是,紙質原件還是必要的。
❷ 貨物進口通關流程
進出口貨物通關流程涉及五個基本環節,分別為申報、查驗、征稅、放行和結關。每個環節都需遵循具體的規定和流程,以確保貨物順利通過海關檢查。
申報環節中,進出口企業需在海關規定的期限內,通過書面或電子數據交換(EDI)方式向海關提交進出口貨物的相關信息,並隨附貨運和商業單證。這包括發票、裝箱單、提運單、報關單、出口收匯核銷單(出口)、進出口批文、減免稅證明及加工貿易備案手冊等。進口貨物的收貨人或其代理人應在運輸工具申報進境之日起十四日內向海關申報,若逾期申報,將被徵收滯報金。
查驗環節中,海關在接受申報後,會依法對貨物進行實際檢查,以確認其性質、原產地、狀況、數量和價值是否與申報單上所填報的內容相符。在此過程中,報關員需在場,並根據海關要求負責搬移貨物、開拆和重封貨物的包裝等。
征稅環節中,海關會根據國家的有關政策、法規對進出口貨物進行關稅及進口環節稅費的徵收。
放行環節中,海關會在審核報關單據、查驗貨物、依法徵收稅款後,對進出口貨物作出結束現場監管的決定。
結關環節中,對經口岸放行後仍需繼續實施後續管理的貨物,海關會在規定期限內進行核查。對於需要補證、補稅的貨物,海關將作出相應處理直至完全結束監管。
在單證齊全有效、符合有關管理規定的情況下,免稅貨物將在1個工作日內、征稅貨物將在2個工作日內辦結通關手續。出口證明聯報關單在貨物離境後,將在3-10個工作日內簽發。
❸ edi報關是什麼意思
EDI報關系統又稱為海關通關EDI申報系統,是為了方便有關進出口企業向海關辦理版進出口貨物報關手權續的專業報關和報關單處理系統。它採用世界流行的EDI報關方式,使外貿企業得以在自己的辦公地點使用EDI網路進行遠程報關處理,EDI報關是外貿業務無紙化的一個重要環節。
EDI報關系統的企業端報關軟體是在Windows操作平台環境下運行的軟體,操作方法與Windows其他應用軟體一樣,要求用戶具有一定的計算機基礎知識和對所用的電子數據交換通信方式有初步的了解。該系統採用了國際公認的標准報文格式,通過計算機通信網路系統進行數據交換。
參考網頁:網頁鏈接
❹ EDI在海關中的應用
EDI在海關報關中的應用
EDI,即電子數據交換,是一種計算機應用技術,應用這種技術的貿易夥伴根據事先達成的協議,對經濟信息按照一定的標准進行格式化處理,並把這些數據經過計算機網路,在他們的電子計算機應用系統之間進行交換和自動處理。貿易夥伴可以通過EDI發出訂單詢問有關商品信息、接受定單、辦理貨物運輸和銀行結算等事項。即是說,和貿易有關的手續都可以在不使用紙質單證的情況下完成,所以,EDI也被普遍地稱為無紙貿易。
海關業務中應用EDI,即「無紙報關」,簡單地說,就是指不需通過紙面單證,即可向海關進行申報。具體點說,就是報關單位在電子計算機終端或微機上填寫進出口報關單證,並通過電子傳輸其報關單證進海關的報關自動化系統,向海關申報;海關的電子計算機對報關單進行審核與處理後,凡適合海關監管規定的,就自動地發出海關放行指令或簽發海關放行通知單(OK單)。這種報關方式,自始至終通過電子計算機進行而無需人工干預,所以稱為「電腦報關」或「自動化報關」。由於取消了傳統的紙面單證、文件,改用電子方法向海關申報,故通常又稱為「無紙報關」。顯而易見,無紙報關的效益是:對報關單位而言,它可以大大節省時間和減少費用,克服因海關現場報關而造成的旅途勞累和排隊等候之苦,從而提高了辦事效率;對海關而言,它可以使海關人員有足夠的時間來處理進出口報關單證,減少工作差錯,從而提高了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