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粗鹽提純實驗步驟
粗鹽提純實驗步驟如下:
1、溶稱:取約4g粗鹽加到盛有約12mL水的燒杯中,邊加邊用玻璃棒攪拌,直至粗鹽不再溶解為止,固體食鹽逐漸溶解而減少,食鹽水略顯渾濁。
2、過濾:將燒杯中的液體沿玻璃棒倒入過濾器中,過濾器中的液面不能超過濾紙的邊緣.。若濾液渾濁,再過濾一次,不溶物留在濾紙上,液體滲過濾紙,沿漏斗頸流入另一個燒杯中。
3、蒸發:將濾液倒入蒸發皿中,然後用酒精燈加熱,同時用玻璃棒不斷攪拌溶液,待出現較多固體時停止加熱,水分蒸發,逐漸析出固體。
2、二低:濾紙的邊緣要低於漏斗的邊緣;濾液的液面要低於濾紙的邊緣。若濾液的液面超過濾紙的邊緣:濾液會從漏斗與濾紙的之間縫隙流下,沒有經過濾紙,達不到過濾效果。
3、三靠:玻璃棒下端抵靠在三層濾紙上;防止玻璃戳破濾紙;傾倒時,裝溶液的燒杯口緊靠玻璃棒;漏斗下端斜口最長的一側緊靠燒杯內壁;防止濾液順利順著燒杯內壁流下,防止濾液向外飛濺。
㈡ 土法怎麼把粗鹽提純
加水溶解粗鹽;將上層清夜倒入漏斗過濾;將濾液置於蒸發皿中,加熱蒸發。這是簡單處理,得到的鹽晶體還需進一步提純(粗鹽中一般含有很多雜質離子化合物以及鹵素單質或化合物)。粗鹽提純的步驟
首先我們先來把粗鹽過濾,能夠除去粗鹽中的難溶性雜質,加入過量氯化鋇,除去硫酸鈉,由於添加過量氯化鋇,所以引入了氯化鋇雜質。
加入過量氫氧化鈉,除去氯化鎂,由於添加過量,所以引入了氫氧化鈉雜質,加入過量碳酸鈉,除去氯化鈣和剩餘的氯化鋇,也就引入了碳酸鈉雜質。
然後再加入過量的適量鹽酸,除去剩餘的.氫氧化鈉和碳酸鈉,最後一步巨大蒸發結晶。等待。這樣就完成了。
粗鹽提純實驗現象
溶解:粗鹽固體為灰色,加入水中所得液體呈渾濁狀。
過濾:濾液是無色透明液體,濾紙上的殘留物呈黑色。
蒸發:隨著加熱,蒸發皿中液體的量減少;當蒸發到一定程度時,蒸發皿底部有固體析出。蒸發得到的固體為白色。
㈢ 粗鹽提純的原理
【粗鹽提純實驗原理】
粗鹽中睜胡含有泥沙等不溶性雜質,以及可溶性雜質如:Ca2+,Mg2+,SO42- 等.不溶性雜質可以用溶解、過濾的方法除去,然後蒸發水分得到較純凈的精鹽。
【實驗儀器及葯品】
天平.葯匙.紙.砝碼.粗鹽.燒杯.量筒.玻璃棒.漏斗.濾紙.玻璃棒.燒杯.鐵架台.蒸發:蒸發皿,酒精燈
【實驗裝置圖】
【粗鹽提純的步驟】
(1) 溶稱取約4 g粗鹽加到盛有約12 mL 水的燒杯中,邊加邊用玻璃棒攪拌,直至粗鹽不再溶解為止 固體食鹽逐漸溶解而減少,食鹽水略顯渾濁。
(2)過濾:
將濾紙折疊後用玻璃棒蘸水潤濕使其緊貼漏斗內壁並使濾紙上沿低於漏鬥口,溶液液面低於濾紙上沿,傾倒液體的燒杯口要緊靠玻璃棒,玻璃棒的末端緊靠有三層濾紙的一邊,漏斗末端緊靠承接濾液的燒杯的內壁。慢慢傾倒液體,待濾紙內無水時,仔細觀察濾紙上的剩餘物及濾液的顏色.濾液仍渾濁時,應該再過濾一備猛次。
如果經兩次過濾濾液仍渾濁,則應檢查裝置並分析原因,例如,濾紙破損,過濾時漏斗里的液面高於濾紙邊緣,儀器不幹凈等.找出原因後,要重新操作。
(3)蒸發:
將濾液倒入蒸發皿中,然後用酒精燈加熱,同時用玻璃棒不斷攪拌溶液,待出現較多固體時停止加熱 水分蒸發,逐漸析出固體。
等到蒸發皿中出現較多量固體時,停止加熱.利用蒸發皿的余熱使濾液蒸干。
【實驗現象】
溶解:粗鹽固體為灰色,加入水中所得液體呈渾濁狀。
過濾:濾液是無色透明液體,濾紙上的殘留物呈黑色。
蒸發:隨著加熱,蒸發皿中液體的量減少;當蒸發到一定程度時,蒸發皿底部有固體析出。蒸發得到的固體為白色。
【實驗注意事項】
1.蒸發時要經常用玻璃棒攪拌液體,防仿早橋止由於局部溫度過高造成液滴飛濺。
2.當水接近全部蒸發時熄滅酒精燈,停止加熱,利用余熱使剩餘水分蒸發
【思考】在粗鹽提純的實驗中,四次使用玻璃棒,所起的作用分別是什麼?
① 溶解時,使用玻璃棒進行攪拌,起加快溶解速率作用;
②過濾時,用玻璃棒引流,使液體沿玻璃棒緩緩流進過濾器,防止液體直接流下沖破濾紙;
③蒸發時,用玻璃棒攪拌,防止液體局部受熱造成液滴飛濺;
④結晶時,用玻璃棒將氯化鈉晶體從蒸發皿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