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設計實驗證實動作電位去極相是na內流
給予Na通道阻斷劑河豚毒,細胞不能產生動作電位。
神經細胞內內K+濃度明顯高於膜外,容而Na+濃度比膜外低。靜息時,由於膜主要對K+有通透性,造成K+外流,使膜外陽離子高於膜內,這是大多數神經細胞產生和維持靜息電位的主要原因。
受到刺激時,細胞膜對Na+的通透性增加,Na+內流,使興奮部位膜內側陽離子濃度高於膜外側,表現內正外負,與相鄰部位產生電位差。
(1)神經細胞動作電位的去極相通透性最大的離子擴展閱讀:
用同位素標記的離子做試驗證明,神經纖維在受到刺激(如電刺激)時,Na+的流入量比未受刺激時增加20倍,同時K+的流出量也增加9倍,所以神經沖動是伴隨著Na+大量流入和K+的大量流出而發生的。
所謂神經傳導就是動作電位沿神經纖維的順序發生。神經纖維某一點受到刺激,如果這個刺激的強度是足夠的,這個點對刺激的應答是極性發生變化:Na+流入,K+流出,原來是正電性的膜表面,現在變成了負電性。
⑵ 生理學復習要點
第一章 細胞的基本功能
【重點復習內容】
1.生命活動的基本特徵:新陳代謝、興奮性、適應性和生殖。
2.判定興奮性高低的指標-閾值(閾強度):剛能引起組織產生動作電位的最小刺激強度。興奮性與閾值成反變關系,即閾值越高,興奮性越低,反之興奮性越高。
3.細胞膜的物質轉運方式包括四種:單純擴散、易化擴散、主動轉運和出胞、入胞。人體內絕大多數的物質轉運屬於主動轉運。鈉泵活動的意義:①造成細胞內高K+,為許多代謝反應所必需;②防止細胞水腫;③建立勢能儲備,供其他耗能過程利用。
4.細胞的生物電現象主要包括靜息電位和動作電位。靜息電位是指細胞在安靜時存在於細胞膜兩側的電位差,主要由K+外流形成。動作電位是指可興奮細胞在受到有效刺激後,在靜息電位的基礎上,細胞膜兩側發生的迅速而短暫的、可擴布的電位變化。上升支由Na+ 內流產生,下降支為K+外流產生。能引起動作電位的臨界膜電位數值稱為閾電位。
5.無髓神經纖維上動作電位是以局部電流的方式傳導,而在有髓神經纖維動作電位呈跳躍式傳導。傳導的特點為雙向性、安全性、不衰減性。
6.神經-骨骼肌接頭處的興奮傳遞過程:運動神經纖維產生動作電位,其末梢釋放Ach,與終板膜N2受體結合,使骨骼肌細胞產生動作電位而興奮收縮。把肌細胞的興奮和肌細胞的收縮連接在一起的中介過程,稱為骨骼肌的興奮-收縮耦聯,耦聯的最重要物質是Ca2+。
【模擬試題】
1.細胞膜內外正常Na+和K+濃度差的形成與維持是由於
A.膜在安靜時對K+通透性大
B.膜在興奮時對Na+通透性增加
C. Na+、K+易化擴散的結果
D.細胞膜上Na+-K+泵的作用
E.細胞膜上ATP的作用
答案:D
2.細胞膜在靜息情況下,對下列哪種離子的通透性最大
A.Na+
B. K+
C. Cl-
D. Ca2+
E. Mg2+
答案:B
3.神經-肌肉接頭處的化學遞質是
A.腎上腺素
B.去甲腎上腺素
C.乙醯膽鹼
D.5-羥色胺
E.γ-氨基丁酸
答案:C
4.人工地增加離體神經纖維浸浴液中的K+濃度,則該神經纖維靜息電位的絕對值和動作龜位的幅度將
A.均增大
B.均減小
C.前者增大後者減少
D.前者減少後者增大
E.前者減小後者不變
答案:B
5. Na+通過離子通道的跨膜轉運過程屬於
A.單純擴散
B.易化擴散
C.主動轉運
D.出胞作用
E.入胞作用
答案:B
6.神經細胞動作電位的幅度接近於
A.鉀平衡電位
B.鈉平衡電位
C.靜息電位絕對值與局部電位之和
D.靜息電位絕對值與鈉平衡電位之差
E.靜息電位絕對值與鈉平衡電位之和
答案:E
7.根據Nernst公式,K+平衡電位與細胞內、外K+濃度比值有關。在實驗中,改變神經細胞外液中哪一項因素不會對靜息電位的大小產生影響
A. K+濃度
B. Cl-濃度
C.溫度
D. pH
E.缺氧
答案:B
8.在神經纖維動作電位的去極相,通透性最大的離子是
A. Na+
B. K+
C. Cl-
D. Ca2+
E. Mg2+
答案:A
9.在神經骨骼肌接頭處,消除乙醯膽鹼的酶是
A.腺苷酸環化酶
B. ATP酶
C.膽鹼脂酶
D.單胺氧化酶
E. Na+-K+ 依賴式ATP酶
答案:C
10.形成Na+ 、K+在細胞內外不均衡分布的原因是
A.安靜時K+比Na+ 更易透過細胞膜
B.興奮時Na+比K+ 更易透過細胞膜
C. K+的不斷外流和Na+ 的不斷內流
D.膜上載體和通道蛋白的共同作用
E.膜上Na+ -K+ 依賴式ATP酶的活動
答案:E
11.當低溫、缺氧或代謝障礙等因素影響Na+ - K+ 泵活動時,可使細胞的
A.靜息電位增大,動作電位幅度減小
B.靜息電位減小,動作電位幅度增大
C.靜息電位增大,動作電位幅度增大
D.靜息電位減小,動作電位幅度減小
E.靜息電位和動作電位幅度均不變
答案:D
【解析】本章主要考查靜息電位、動作電位概念和產生機制及神經-骨骼肌接頭處興奮的傳遞。
12.組織細胞在絕對不應期時其興奮性
A.為零
B.小於正常
C.大於正常
D.無限大
E.正常
答案:E
13.影響神經纖維動作電位幅度的主要因素是
A.刺激強度
B.刺激時間
C.閾電位水平
D.細胞內、外的Na+濃度
E.神經纖維的直徑
答案:D
14.神經-骨骼肌接頭的興奮傳遞物質是
A.去甲腎上腺素
B.腎上腺素
C.乙醯膽鹼
D.谷氨酸
E.多巴胺
答案:C
第二章 血 液
【重點復習內容】
1.細胞外液是細胞的生存環境,稱為內環境。內環境的理化性質保持相對恆定的狀態稱為內環境穩態。穩態是一動態平衡。
2.人體內血液的總量稱為血量,相當於自身體重的7%~8%,即每公斤體重70~80ml血液。
3.血液由血漿和血細胞兩部分組成。血細胞在血液中所佔的容積百分比稱血細胞比容。健康成年男性為40%~50%,女性為37%~48%。
4.血漿滲透壓包括兩種:由晶體物質形成的滲透壓稱晶體滲透壓;由膠體物質(主要是白蛋白)形成的滲透壓稱為膠體滲透壓。晶體滲透壓的作用是保持細胞內外的水平衡,維持血細胞的正常形態和功能;血漿膠體滲透壓的作用是維持血管內外的水平衡,保持一定的血漿量。
5.滲透壓和血漿滲透壓相等的溶液為等滲溶液,如0.85%NaCl和5%的葡萄糖溶液,亦為等張液;滲透壓比血漿滲透壓低的稱低滲液,反之則為高滲液。紅細胞的懸浮穩定性用血沉表示,血沉快慢與紅細胞疊連有關。血漿白蛋白增多,紅細胞不易疊連,血沉減慢;球蛋白和(或)纖維蛋白原增多,可使紅細胞疊連,血沉加快。
6.紅細胞生成的原料是鐵和蛋白質,缺鐵引起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促使紅細胞成熟的因子是葉酸和維生素B12,缺乏會出現巨幼紅細胞性貧血。
7.白細胞的分類和功能。
8.血小板的生理功能:參與止血;促進凝血;維持血管內皮的完整性。
9.血液凝固的過程大體可分為三個基本步驟:第一步,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第二步,在凝血酶原激活物的作用下,凝血酶原轉變為凝血酶;第三步,在凝血酶的作用下,纖維蛋白原轉變為纖維蛋白。根據凝血酶原激活物生成的過程不同,分為內源性凝血和外源性凝血。內源性凝血的啟動因子是因子Ⅻ,參與凝血的因子均在血管內,凝血的速度慢;外源性凝血的啟動因子是因子Ⅲ的釋放,凝血速度快。
10.血液中重要的抗凝物質是抗凝血酶Ⅲ和肝素。
11.血型是指血細胞膜上特異抗原的類型。ABO血型系統中,根據紅細胞膜上所含凝集原的種類進行分型。紅細胞膜上只含A凝集原者為A型,血清中含抗B凝集素;只含B凝集原者為B型,血清中含抗A凝集素;含有A、B兩種凝集原者為AB型,血清中沒有抗A和抗B凝集素;既不含A凝集原也不含B凝集原者為O型,血清中則含有抗A和抗B凝集素。
【模擬試題】
1.通常所說的血型是指
A.紅細胞膜上特異凝集素的類型
B.紅細胞膜上特異凝集原的類型
C.紅細胞膜上特異受體的類型
D.血漿中特異凝集素的類型
E.血漿中特異凝集原的類型
答案:B
2.關於血漿蛋白生理功能的敘述,下列哪項是錯誤的
A.運輸物質
B.緩沖pH
C.參與機體的免疫功能
D.參與生理止血過程
E.形成膠體滲透壓,維持細胞內外水平衡
答案:E
3.一位A型血的男子有一男一女兩個孩子,其中女孩的血清與其父的紅細胞不發生凝集,而男孩的血清與其父的紅細胞發生凝集,男孩的血型可能是
A. A型或B型
B. A型或AB型
C. A型或O型
D. B型或O型
E. B型或AB型
答案:D
4.形成血漿膠體滲透壓的主要物質是
A. NaCl
B.白蛋白
C.球蛋白
D.纖維蛋白
E.血紅蛋白
答案:B
5.下列屬於等張溶液的是
A.0.85%NaCl
B.0.85%葡萄糖
C.1.9%尿素
D.5% NaCl
E.10%葡萄糖
答案:A
⑶ 簡述神經細胞、心室肌細胞、竇房結細胞動作電位產生的離子機制
心室肌細胞動作電位由去極化和復極化兩個過程五個時期組成:0 期(快速去極化期回)、1 期(快答速復極化初期)、2 期(平台期)、3 期(快速復極化末期)以及4 期(完全復極化期,或靜息期)。
竇房結細胞的動作電位屬慢反應電位,其動作電位形狀與心室肌等快反應電位很不相同。其特徵為:動作電位去極化速度和幅度較小,很少有超射,沒有明顯的1 期和平台期,只有0 、3 、4 期,而4期電位不穩定,最大復極電位絕對值小。在3 期復極完畢後就自動地產生去極化,使膜電位逐漸減小,即發生4 期自動去極化。
(3)神經細胞動作電位的去極相通透性最大的離子擴展閱讀:
竇房結P 細胞缺乏Ito通道,因此其動作電位無明顯的1 期和2 期, 0 期去極化後直接進入3 期復極化過程,其復極化主要依賴IK來完成, IK 的激活不僅使動作電位復極,並且使之達到最大復極電位水平。
IK 的進行性衰減是竇房結細胞4 期自動去極化的重要離子基礎之一,除此之外,If的進行性增強以及ICa-T也在4期自動去極過程中發揮一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