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舉例說明edi標准化的重要性
我國發展EDI業務的必要性與緊迫性
(1)外開放的發展,特別是對外經濟貿易活動規模的迅速擴大,導致與國外商業(及其他類型)數據交換量的急劇擴大。根據許多國家統計,單證費用占產品貿易額的7%左右,我國對外貿易每年的單證費用大約是70億美元,如果採用EDI技術,估計每年僅此一項就可節省數十億美元。
此外,由於歐、美等發達國家海關均已採用EDI,我國的亞洲鄰國或地區(如「四小龍」等)也已開展了EDI,因此不論是從創造國際貿易夥伴條件,提高通關效率,或是有效地參加國際商業競爭和創造巨大外貿效益考慮,EDI的開發與應用都已成為我國經濟貿易發展的一項急忙待解決的重大課題。據我國外貿部門反映,美國海關規定,遠洋船到港前7天,必須報關,否則作滯後處理,一切責任由運輸部門負責。資料分析得知,一般裝載2700箱集裝箱的遠洋輪,如壓港一天,便要損失5~6萬美元,由此延安誤交貨日期所付的違約損失就更高。僅以1991年我國出口歐洲的紡織品為例,由於壓關、壓港和非法分子的活動所造成的經濟損失就達幾千萬美元,不僅如此,由於與世界各國和地區信息交換不通或不及時,帶來的無形損失,喪失的機會更是無法統計。由此可見,未來貿曳⒄的先決條件是誰擁有EDI手段,誰才有資格成為國際貿易夥伴。
(2)國內經濟的快速增長,特別是各類市場,對EDI系統有著潛在的需求,以生產資料市場為例,過去,重要的生產資料完全由國家分配,每年召開一次或兩次定貨會議,生產廠家和用戶代表在會上供需見面,落實訂貨,其結果是一方面庫存總量高得驚人,另一方面是規格品種不對路現象嚴重,企業還需派出大批采購人員設法尋找,近年來,生產資料市場里逐步放開,但重要生產資料庫存總量過高和采購人員滿天飛的現象仍沒有得到實質性的改變,這里原因很多,但是,信息交換少而且時效性差,缺少像EDI這樣的信息交換系統不能不說是一個重要原因。
(3)香港的迫切要求,香港和大陸是緊密的貿易夥伴,大陸80%的出口貿易都是通過香港轉口的,年產值達數百億美元,香港是亞太地區「四小龍」之一,為了保持這個地位,香港必須努力與其它三小龍競爭,鑒於1997年香港回歸祖國後更應繼續保持其繁榮與穩定,為加強香港的外貿競爭能力,其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與大陸緊密合作。為此香港的企業家已反復強調「...雙方沒有高度的合作,沒有兼容的貿易手段,大陸與香港緊密的經濟關系便不能充分發揮作用。因此,當務之急是大陸與香港雙方都應該發展EDI,實現電子資料聯通(EDI),這是一個能使人們更加緊密和諧全作的極佳機會。」為此,我們應在充分考慮目前香港EDI工作的復雜性的同時,從長計議,認真研究並做出積極響應。
B. EDI技術的應用領域
商業貿易領域:在商業貿易領域,通過採用EDI技術,可以將不同製造商、供應商、批發商和零售商等商業貿易之間各自的生產管理、物料需求、銷售管理、倉庫管理、商業POS系統有機的結合起來,從而使這些企業大幅提高其經營效率,並創造出更高的利潤。
商貿EDI業務特別適用於那些具有一定規模的、具有良好計算機管理基礎的製造商、採用商業POS系統的批發商和零售商、為國際著名廠商提供產品的供應商。
運輸業領域:在運輸行業,通過採用集裝箱運輸電子數據交換業務,可以將船運、空運、陸路運輸、外輪代理公司、港口碼頭、倉庫、保險公司等企業之間各自的應用系統聯系在一起,從而解決傳統單證傳輸過程中的處理時間長、效率低下等問題。可以有效提高貨物運輸能力,實現物流控制電子化。從而實現國際集裝箱多式聯運,進一步促進深圳市港口集裝箱運輸事業的發展。
通關自動化:在外貿領域,通過採用EDI技術,可以將海關、商檢、衛檢等口岸監管部門與外貿公司、來料加工企業、報關公司等相關部門和企業緊密地聯系起來,從而可以避免企業多次往返多個外貿管理部門進行申報、審批等。大大簡化進出口貿易程序,提高貨物通關的速度。最終起到改善經營投資環境,加強企業在國際貿易中的競爭力的目的。
其他領域:稅務、銀行、保險等貿易鏈路等多個環節之中,EDI技術同樣也有著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通過EDI和電子商務技術(ECS),可以實現電子報稅、電子資金劃撥(EFT)等多種應用。
C. EDI在對外貿易中有哪些應用
一.EDI產生背景
20世紀60年代一70年代初,世界范圍爆發石油危機,西歐北美工業發達國家結束了使用廉價石油發展工業的階段,開始從工業社會向信息化社會過渡。以微電子技術、通信技術、計算機技術為核心的高新技術迅速發展,信息技術逐漸在各個領域普及應用。70年代中期,微處理機微型機的出現和發展推動著計算機向社會各部門的推廣應用,通信網路的發展,國際數據傳輸網及增值網的出現,為EDI的產生與發展奠定了技術基礎。
工業、交通與通信的發展、生產社會化促進了經濟全球化、產業結構調整,資本的大量轉移,跨國公司的涌現,推動了國際貿易的發展。全球貿易額的增長率明顯高於世界經濟增長率,全球貿易額的上升帶來了各種貿易與單證、紙面文件的激增。人工處理單證、紙面文件勞動強度大、效率低、出錯率高、速度慢、費用大、紙面文件成了阻礙貿易發展的一個突出因素。市場競爭的激烈化使生產和經濟活動的組織發生重大變化,生產由大規模批量生產向柔性生產轉變,要求小批量多品種,縮短產品上市時間以適應瞬息萬變的市場行情。組織形態由大型縱向集中式向橫向分散式、網路化發展,製造商、供應商、用戶之間、跨國公司與各分公司之間要求提高商業文件傳遞和處理速度、空間跨度和正確度,追求商業貿易的"無紙化"成為所有貿易夥伴的共同需求。正是這種背景下,以計算機網路通訊和數據標准化為基礎的EDI應運而生。20世紀60年代末,在美國和歐洲幾乎同時出現了電子數據交換(Edl)並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
二.EDI的發展過程
1、國外EDI的發展過程
20世紀60年代末,美國在航運業首先使用EDI。1968年美國運輸業許多公司聯合成立了一個運輸業數據協調委員會(TDCC),研究開發電子通信標準的可行性。早期EDI是點對點,靠計算機與計算機直接通信完成的。
20世紀70年代,隨著數字通信網的出現加快了EDI技術的成熟和應用范圍的擴大,出現了一些行業性數據傳輸標准並建立行業性EDI,例如,銀行業發展的電子資金匯兌系統(SWIFT);美國運輸業數據協調委員會(TDCC)發展了一整套有關數據元目錄、語法規則和報文格式,這就是ANSLX.12的前身;英國簡化貿易程序委員會(SIMPRO)出版了第一部用於國際貿易的數據元目錄(UN/TDED)和應用語法規則(UN/EDIFACT),即EDIFACT標准體系。20世紀70年代EDI應用集中在銀行業、運輸業和零售業。
20世紀80年代EDI應用迅速發展,美國ANSlX.12委員會與歐洲一些國家聯合研究國際標准。1986年歐洲和北美20 多個國家代表開發了用於行政管理、商業及運輸業的EDI國際標准(EDIFACT)。隨著增值網的出現和行業性標准逐步發展成通用標准,加快了EDI的應用和跨行業EDI的發展。
20世紀90年代出現Internet EDI,使EDI從專用網擴大到網際網路,降低了成本,滿足了中小企業對EDI的需求。
20世紀90年代初,全球已有2.5萬家大型企業採用EDI,美國100家最大企業中有97家採用EDI。20世紀90年代中期,美國有3萬多家公司採用EDI,西歐有4萬家EDI企業用戶,包括化工、電子、汽車、零售業和銀行。
2、我國EDI的發展
我國自1990年開始,國家計委、科委將EDI列入"八五"國家科技攻關項目。例如,外經貿部國家外貿許可證EDI 系統,中國對外貿易運輸總公司、中國外運海運/空運管理EDI系統,中國化工進出口公司"中化財務、石油、橡膠貿易EDI系統"以及山東省抽紗進出口公司"EDI在出口貿易中的應用"等。1991年9月由國務院電子信息系統推廣應用辦公室牽頭會同國家計委、科委、外經貿部、國內貿易部、交通部、郵電部、電子部、國家技術監督局、商檢局、外匯管理局、海關總署、中國銀行、人民銀行、中國人民保險公司、稅務局、貿促會等16個部委、局(行、公司)發起成立"中國促進EDI應用協調小組"。同年10月成立"中國EDIFACT委員會"並參加亞洲EDIFACT理事會,目前已有18個國家部門成員和10個地方委員會。EDI已在國內外貿易、交通、銀行等部門廣泛應用。
l993年起實施"金關工程"即對外貿易信息系統工程,它是EDI技術在外貿領域的應用的試點,網路和服務中心建設,已取得重要成果。
"九五"期間,海關、交通、商檢及商業的EDI應用項目已被列為國家重點項目。
EDI技術現今還在不斷發展和完善中,不過EDI的推廣應用的的確確大幅度提高了商貿和相關行業(如報關、商檢、稅務、運輸等)的運作效率。九十年代以來,美,日,西歐,澳大利亞及新加坡等許多國家已陸續宣布,對不採用EDI進行交易的商戶,不於或推遲其貿易文件的處理。這就給非EDI商戶造成巨大壓力,甚至會給其造成巨大的貿易損失。
參考資料:黨中央
D. edi是什麼,有什麼優點
.降低了紙張的消費。根據聯合國組織的一次調查,進行一次進出口貿易,雙方約需交換近200份文件和表格,其紙張、行文、列印及差錯可能引起的總開銷等大約為貨物價格的7%。據統計,美國通用汽車公司採用EDI後,每生產一輛汽車可節約成本250美元,按每年生成500 萬輛計算,可以產生12.5億美元的經濟效益。 2.減少了許多重復勞動,提高了工作效率。如果沒有EDI系統,即使是高度計算機化的公司,也需要經常將外來的資料重新輸入本公司的電腦。調查表明,從一部電腦輸出的資料有多達70%的數據需要再輸入其他的電腦,既費時又容易出錯。 3.EDI使貿易雙方能夠以更迅速有效的方式進行貿易,大大簡化了訂貨或存貨的過程,使雙方能及時地充分利用 各自的人力和物力資源。美國DEC公司應用了EDI後,使存貨期由5天縮短為3天,每筆訂單費用從125美元降到32美元。新加坡採用EDI貿易網路之 後,使貿易的海關手續從原來的3~4天縮短到10~15分鍾。 4.通過EDI可以改善貿易雙方的關系,廠商可以准確地估計日後商品的尋求量,貨運代理商可以簡化大量的出口文書工作,商戶可以提高存貨的效率,大大提高他們的競爭能力。 EDI技術是電子信箱技術的自然發展,電子信箱的應用和發展大大提高了人們的辦公效率,將它應用於商業事務的願望促進了EDI技術的發展。 EDI和電子信箱之間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從通信的角度來說,EDI和電子信箱是相似的,但是它們也有比較明顯 的區別。例如電子信箱是通過交換網路將人與人聯系起來,使人和人之間可以通過交換網路快速准確地交換信息,而EDI則是通過交換網路將兩個計算機系統聯系 起來,例如將服裝進出口公司的電腦系統與海關的電腦系統聯系起來,以此簡化報關手續。所以說,EDI是計算機之間通過交換網路傳遞商務信息。此外,電子信 箱與EDI的另一大不同是,電子信箱存儲和傳遞的信息是用戶(人)之間的信息,這種信息只要人能讀懂即可,不要求有一定格式(當然,你使用電子郵箱時最好 給信件加上前面的稱呼和後面的祝詞,否則,對方可能就會有意見了)。而EDI通信不一樣,EDI通信的雙方是計算機,說本質一點,是計算機上的軟體。軟體 可沒人那麼聰明,什麼格式都能看懂,軟體之間的通信需要格式化信息內容,況且,EDI通信內容主要是貿易中的文件和報表,使格式化信息成為可能,這是 EDI與電子郵箱的另一不同。 舉一個例子,電子信箱傳遞的是普通的信件,EDI傳遞的是文件、表格,但是無論傳遞的是何種內容的信息都要將這些待傳遞的內容裝入信封,寫上收信人地址,貼足郵票,丟入郵筒。也就是說通信的過程是一樣的。 EDI不是用戶間的簡單的數據交換系統,EDI用戶需要按照國際通用的消息格式發送消息,接收方也需要按照國 際統一規定的語法規則,對消息進行處理,並引起其他相關系統的EDI綜合處理,整個過程都是自動完成,不需要人工的干預,減少了差錯,提高了效率。例如, 有一個工廠採用了EDI系統,它通過計算機通信網路接收到來自用戶的一筆EDI方式的訂貨單,工廠的EDI系統隨即檢查訂貨單是否符合要求和工廠是否接收 訂貨,然後向用戶回送確認信息。工廠的EDI系統根據訂貨單的要求檢查庫存,如果需要則向相關的零部件和配套設備廠商發出EDI訂貨單;向鐵路、海運、航 空等部門預訂車輛、艙位和集裝箱;以EDI方式與保險公司和海關聯系,申請保險手續和辦理出口手續;向用戶開EDI發票;同銀行以EDI方式結算帳目等。 從訂貨、庫存檢查與零部件訂貨,辦理相關手續及簽發發貨票等全部過程都由計算機自動完成,既快速又准確。
E. EDI在哪些領域中有應用
我國EDI的發展
我國自1990年開始,國家計委、科委將EDI列入"八五"國家科技攻關項目。例如,外經貿部國家外貿許可證EDI 系統,中國對外貿易運輸總公司、中國外運海運/空運管理EDI系統,中國化工進出口公司"中化財務、石油、橡膠貿易EDI系統"以及山東省抽紗進出口公司"EDI在出口貿易中的應用"等。1991年9月由國務院電子信息系統推廣應用辦公室牽頭會同國家計委、科委、外經貿部、國內貿易部、交通部、郵電部、電子部、國家技術監督局、商檢局、外匯管理局、海關總署、中國銀行、人民銀行、中國人民保險公司、稅務局、貿促會等16個部委、局(行、公司)發起成立"中國促進EDI應用協調小組"。同年10月成立"中國EDIFACT委員會"並參加亞洲EDIFACT理事會,目前已有18個國家部門成員和10個地方委員會。EDI已在國內外貿易、交通、銀行等部門廣泛應用。
l993年起實施"金關工程"即對外貿易信息系統工程,它是EDI技術在外貿領域的應用的試點,網路和服務中心建設,已取得重要成果。
"九五"期間,海關、交通、商檢及商業的EDI應用項目已被列為國家重點項目。
EDI技術現今還在不斷發展和完善中,不過EDI的推廣應用的的確確大幅度提高了商貿和相關行業(如報關、商檢、稅務、運輸等)的運作效率。
F. EDI是什麼,可以舉個例子嗎
EDI是什來么?
EDI,又稱連續電除源鹽技術,它是將傳統電滲析技術和離子交換技術相結合,在電場力的作用下,通過陽、陰離子膜對陽、陰離子的選擇透過性作用以及離子交換樹脂對水中離子的交換作用,使水中離子作定向遷移,從而實現水的深度凈化除鹽。水電解產生的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對樹脂進行連續再生,因此EDI模塊制水過程不需要酸鹼化學再生即可連續製取高品質超純水。
G. 電子數據交換——EDI是什麼
EDI是英文「電子數據交換」的縮寫,它盛行於80年代,是一種建立在計算機通信和計算機信息管理系統上的新技術,也是當今廣被使用的貿易方式,並在現代電子商務中繼續發揮重要作用。
在傳統貿易中,必須使用訂單、發票、說明書、產品規格證書等一系列書面文件。採用EDI後,這些傳統的書面商業單據和貿易文件等全被採用標准格式的電子文件並由計算機經由網路進行的數據交換所取代,而且這些數據可由計算機進行處理。這樣,可以簡化貿易手續、縮短完成貿易的周期、節約人工和處理費用、加快資金周轉,從而可准確控制貨物的庫存量,在減少資金佔用等方面有著極為可觀的經濟效益,因此深受各國政府和公司的歡迎。用EDI進行貿易時不用紙面文件,故又被稱為「無紙貿易」。
EDI完全在聯接於網路中的計算機上進行,這和現代的電子商務完全一樣,因此它可以毫不困難地作為電子商務中一個重要的環節,繼續發揮重要作用。
率先使用EDI的是美國,美國大企業乃至許多中小企業都普遍採用EDI來降低成本、提高企業的競爭力。現在美國商務部和海關已明確規定,對使用EDI技術的進口許可證和相關文件,將優先審批和處理,而對使用紙面文件的,則推後處理。這一切都使要同美國進行貿易的別國企業也要使用EDI。於是,在90年代初世界各國紛紛都在朝著使用EDI的方向發展。使用EDI的高潮使電子商業出現了第二次高峰。
在各國外貿都在EDI化中,如果我國外貿企業不採用EDI,就面臨著無法同別國開展正常貿易和失去貿易夥伴的危險。何況,採用EDI對我國實現貿易現代化和提高經濟效益也有巨大意義。所以1993年新組建的電子工業部,在促進國民經濟信息化的三金工程中的金關工程,便是要在2000年初步建成覆蓋全國的通用EDI系統。
H. 舉例說明什麼是EDI電子數據交換系統
簡單來說,EDI系統是整個供應鏈系統的中間樞紐,目的是將貿易雙方的業務系統連接起來,進而傳輸電子類的貿易單據(如訂單,發票,庫存等等)。
其作用有:加密傳輸數據,規范企業間業務數據欄位,實時將企業A系統中的業務數據同步到企業B業務系統。
舉個栗子,國外企業A如何向向中國企業B下訂單呢?
如果沒有EDI系統,需要如下准備:
一個英語過專八的妹子/漢子
plus 可無障礙使用外語與老外客戶溝通
plus 會使用郵件系統
plus 了解國際貿易術語,看得懂英文單據如PO(訂單)
plus 每天 15:00- 24:00 守在電話/郵箱前等待訂單通知
plus 能順利進入客戶外文系統,錄入訂單確認與發貨通知
plus 錄錯發貨數據後能否及時止損
plus 能及時快速的將客戶訂單錄入業務系統生成銷售單以供生產排程
那麼,整個下單過程中企業B還是會面臨如下問題:
客戶下了單,郵件沒有收到?
語言理解導致各種問題?
無法及時發貨確認導致交貨延期?
數據錄入ERP錯誤導致生產事故?
長期加夜班,業務人員離職率爆表?
時差問題導致客戶結款緩慢?
...
如果有了EDI系統,那麼企業B將:
EDI系統將單據轉換為中文,輕易看懂數據
實時得到客戶訂單,避免時差導致的加班,降低業務離職率
客戶訂單直接錄入企業ERP,避免人工錄入誤差
及時安排生產與發貨,避免生產事故與庫存堆積
電子發票協助及時結款
即時生成發貨貼紙(支持各種國際條碼格式如GS1)
系統回執明確接收結果,避免扯皮與糾紛
...
綜上所述,EDI系統可實現企業間的業務單據自動安全交換,無需人工參與,降低誤差,實現高速安全的供應鏈數據交換,增加貿易雙方的工作效率,建立貿易信任。
具體常見的應用單據有:訂單,庫存查詢,發票,發貨通知,收貨確認,銷售報告,物料需求等等。
目前來說,由於國內企業間信息系統的高低差異,EDI並沒有完全被應用到所有的供應鏈系統中。
而在國外,EDI的技術與應用都已經非常廣泛了。 每家公司通過EDI系統可實現與上下游所有貿易夥伴的單據交換,大大節省的人力和時間成本,精簡供應鏈庫存,提高收益。
聯系我們,快速低成本部署屬於你的EDI解決方案~
聯系人:李曉婷(Lydia L)
郵箱:[email protected]
座機:186-9163-6672
QQ: 3492028477
地址:陝西省西安市高新科技開發區(雁塔區) 灃惠南路16號泰華金貿國際6號樓2303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