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學科學實驗中,過濾時,玻璃棒應傾斜多少度
基本操作技術——沉澱的過濾、轉移
1、沉澱法作為重量分析法的主要方法,獲得滿意的沉澱致關重要。因此在沉澱法的操作過程中一定要遵守標准(操作規程)所規定的條件進行。沉澱完畢待溶液澄清後(或過濾前)應滴加1—2滴沉澱劑於上層清液上,液滴下落處無渾濁現象,表示沉澱已經完全,否則應補加沉澱劑使其沉澱完全。
2、沉澱的過濾方式分為兩種:
(1)常壓過濾。
①沉澱需要灼澆的,使用濾紙和普通玻璃漏斗進行過濾。濾紙應使用定量濾紙(無灰濾紙),這種濾紙每張灼燒後的灰分重量應≤0.1mg。濾紙分為慢速(紅帶)、中速(藍帶)、快速(白帶),晶形沉澱一般用慢速濾紙,非晶形沉澱一般用中速或快速濾紙。
②濾紙多用四折法折疊,放開後為60°角,濾紙折疊好後應撕去一角,放入漏斗應與漏斗吻合,再用蒸餾水潤濕濾紙壓緊,使其緊貼漏斗壁,並將空氣全部排出 (已經定容需進行干過濾的不在此例) 。漏斗頸最好能充滿無氣泡的水柱,以加速過濾速度,蓋上表皿待用。
③過濾時,左手拿燒杯,右手持玻璃棒。玻璃棒從燒杯內抽離液面後,應在杯壁輕輕點靠一下,使玻璃棒上帶出的溶液順勢流回燒杯,然後再開始過濾。過濾時,
玻璃棒應垂直於濾紙的厚層處,溶液應沿玻璃棒流到濾紙上,其液面高度不超過濾紙的2/3—3/4處。
停止倒液時玻璃棒暫不要離開燒杯,將燒杯往後傾,此時玻璃棒仍在漏鬥上方,溶液回到杯口以下後,再將玻璃棒輕輕上提離開杯口,放入燒杯內,使玻璃棒靠向里側放回實驗台上,蓋上表面皿。
④如果濾液還要進行其他項目的測定,漏斗頸的斜尖端處,應緊貼下方接濾液的容器內壁,濾液從頸管順杯壁流下,以免濺出。(燒杯應加蓋表皿)
(2)減壓過濾。使用這種方法過濾只適應於烘乾稱重,不需灼燒。它是使用微孔玻璃坩堝(或微孔玻璃漏斗)過濾,一般與小型真空泵相連接,過濾沉澱速度比較快,過濾方法同(3)條。
3、為了不影響過濾速度和便於清洗,沉澱過濾多採用「傾瀉法」。其方法為:過濾時每次只將上層清液傾入漏斗中,全部清液傾倒完畢後,沉澱仍留在燒杯內,洗滌時用洗瓶將洗滌液沿杯上沿淋入燒杯,用玻璃棒攪起沉澱,澄清後再將上層清液傾入漏斗,一般在燒杯中洗4—5次,再將全部沉澱轉入漏斗中。
4、轉移沉澱時(操作應小心,此時1滴沉澱物的損失,將導致很大誤差),將玻璃棒橫在燒杯口正中,用左手食指壓在玻璃棒的1/3處,用洗瓶將燒杯內沉澱全部(通過玻璃棒)洗入漏斗中。
5、漏斗內沉澱的洗滌,用洗瓶沿濾紙上沿將洗滌液沖下,並輕輕沖洗沉澱,使其在漏斗內攪起,以達到充分洗滌的目的。每次洗滌溶液用量有必太多(以沒住沉澱為宜)但次數應多一些,沉澱洗滌干凈與否,一般是檢查濾液的pH值,或是否有Cl存在來判斷。
方法:將下方接濾液的器皿偏離漏斗頸並用洗瓶吹洗頸管,用點滴板或表面皿承接1—2滴濾液,加1滴AgNO3溶液,如不顯白色AgC1沉澱,證明已經洗凈。(檢查酸鹼性用pH試紙)
6、將帶有沉澱的濾紙卷裹好,(沉澱應包裹在里層)放入已經恆重的坩堝內,置於電爐上初步灰化,再放入高溫爐進行灰化,繼續升溫,其間應將爐門打開1—2次,使爐內空氣流通促使灰化完全,當升至規定溫度沉澱灼燒完成後,用長坩堝鉗將坩堝取出,小心平穩置於爐邊石棉板或其他干凈耐熱檯面上,蓋上坩堝蓋放置3—5分鍾,再放入乾燥器內。待放置至室溫後稱重。
2. 慢速濾紙適用於較細的什麼沉澱
慢速濾紙適用於過濾細晶體沉澱。一般非晶形沉澱采採用快速濾紙,晶形沉澱較粗的採用中速濾紙,較細細的晶形沉澱,如硫酸鋇、草酸鈣等採用慢速濾紙,濾紙的大小應根據沉澱的多少來選擇擇,市售定量濾紙的疏密程度分快速、中速和慢速三種,一般非晶形沉澱采採用快速濾紙。
過濾操作
濾紙放好後,將漏斗放在漏斗架上,然後漏斗架下面放干凈燒杯,並使漏斗頸末端與燒杯壁接觸,以免濾液濺出,過濾時為了不使濾紙小孔被沉澱所堵塞,應盡可能採用傾瀉法,為了防止濺失,傾傾瀉時應將燒杯嘴沿著玻棒徐徐加入漏斗中,並使玻棒下端靠近濾紙紙三層的一邊。
濾紙和沉澱將在一起稱重,如如果濾紙灼燒後殘留一定灰分,將增加沉澱的重量,因此普通濾紙用於重量分析是不適合的,在重量分析中常用的無灰濾紙是預先用鹽酸和氫氟酸處理除去大部分無機物質的,其每張灰分不超過零點二毫克。
3. 減壓過濾有什麼好處
減壓過濾可加速過濾,並使沉澱抽吸得較乾燥,但不宜過濾膠狀沉澱和版顆粒太小的沉澱,因為膠狀沉權淀易穿透濾紙,沉澱顆粒太小易在濾紙上形成一層密實的沉澱,溶液不易透過。
循環水真空泵使吸濾瓶內減壓,由於瓶內與布氏漏斗液面上形成壓力差,因而加快了過濾速度。安裝時應注意使漏斗的斜口與吸濾瓶的支管相對。
布氏漏鬥上有許多小孔,濾紙應剪成比漏斗的內徑略小,但又能把瓷孔全部蓋沒的大小。用少量水潤濕濾紙,開泵,減壓使濾紙與漏斗貼緊,然後開始過濾。
當停止吸濾時,需先拔掉連接吸濾瓶和泵的橡皮管,再關泵,以防反吸。為了防止反吸現象,一般在吸濾瓶和泵之間,裝上一個安全瓶。
(3)晶形沉澱選擇什麼濾紙過濾擴展閱讀:
減壓過濾操作中注意事項
1、布氏漏斗尖嘴與抽氣方向相反(避免溶液被吸走)。
2、濾紙大小適當,蓋滿所有孔,用溶劑潤濕。
3、液面不可過高。
4、如果濾液酸性較強,用雙層濾紙,過強或沉澱顆粒過小用玻璃紗漏斗。
5、熱抽濾時要預熱。
6、多抽一會,乾燥效果好。
4. 如何用傾瀉法過濾沉澱
答:傾瀉法過濾沉澱這是化學分析中最常用的方法。過濾沉澱操作時應使玻璃棒下端靠近濾紙三層的一邊,沿著玻璃棒傾入清液,且盡可能不攪動沉澱,使基留在燒杯中,傾注溶液時最滿應不超過濾紙邊緣7.5毫米處,否則沉澱會因毛細管作用向上越過濾紙邊緣。暫停過濾時,沿玻璃棒將燒杯嘴向上提,使燒杯放直,以免漏鬥嘴上的液滴沿著漏斗外壁流下,然後使燒杯處於立直狀態,將玻棒放回燒杯中。需要轉移沉澱到漏斗濾紙上時,先用少量洗液約10毫升,傾入燒杯中,把沉澱攪動起來,將混濁液順著玻棒小心傾入濾紙上,這樣反復傾洗幾次,絕大部分沉澱均已移入濾紙上,但杯壁和玻棒上可能還附著少量沉澱,不易沖洗下來,此時可用一端附帶的玻棒,蘸少量洗液擦洗,並用洗瓶壓入洗液以把全部沉澱沖至濾紙上。
5. 什麼叫傾瀉洗滌法
傾瀉法過濾(2007-10-28 11:38:21)轉載 分類:奇妙化學
過濾沉澱常用濾紙或玻璃砂芯坩堝。對於需要高溫灼燒的沉澱(如 BaSO4 、 SiO2 等)須用濾紙過濾。重量分析用的濾紙稱為「定量濾紙」或無灰濾紙(每張濾紙灰分不超過 0.1mg ,可以忽略不計),濾紙按其緊密程度分為快速、中速、慢速三種規格。一般非晶形沉澱如 SiO2·nH2O , Fe(OH)3 等選用快速濾紙;細小的晶形沉澱如 BaSO4 等,用慢速濾紙。
重量分析用的漏斗一般應為長頸漏斗,好的漏斗應成 60 °錐角,頸部較細,過濾時容易形成水柱,加快過濾速度。承接濾液的燒杯,其內壁應與漏斗頸末端接觸,以防止濾液濺失(如圖)。
為了使濾紙的小孔不致很快被沉澱堵塞,應採用傾瀉法 (decantation) 過濾(圖),即將沉澱上層澄清液沿玻棒小心傾入漏斗並盡可能使沉澱留在燒杯內。不管濾液是否有用,一定要用洗凈的燒杯承接濾液。過濾時還應觀察濾液是否澄清,若有渾濁,應找出原因,重新過濾。
沉澱洗滌是為了洗去沉澱表面吸附的雜質和混在沉澱中的母液。洗滌時要盡量減少沉澱的溶解損失和避免形成膠體溶液,因此需選用合適的洗滌液。選擇洗滌液的原則是:溶解度小而不易成膠體的沉澱,可用蒸餾水洗滌;溶解度較大的晶形沉澱,可用沉澱劑稀溶液洗滌。但沉澱劑必須易在烘乾和灼燒時揮發或分解除去;溶解度較小而又可能分散成膠體的沉澱,宜用易揮發的電解質稀溶液洗滌(如 NH4NO3 等)。
洗滌沉澱時,既要將沉澱洗凈,又不能用過多的洗滌液,以免增加沉澱的溶解損失。為此,應採用「少量、多次」的洗滌原則,即每次使用適當少量的洗滌液,分多次洗滌。而且還應特別注意,在前次洗滌液從濾紙上濾盡之前,不要進行下次洗滌。這樣便可得到良好的洗滌效果。
洗滌必須連續進行,中途不要間斷,否則沉澱乾涸粘結,不能完全洗凈。
烘乾是為了除去沉澱中的水分和可揮發物質,使沉澱組成固定。灼燒則是除具有以上作用外,有時還是為了使沉澱在高溫下分解為組成固定的稱量形式。如 SiO2·nH2O 沉澱中的結晶水,烘乾時不易除盡,用動物膠法沉澱的 SiO2·nH2O ,其中尚含有動物膠,必須在高溫下灼燒才能趕盡。
用濾紙過濾的沉澱,一般在瓷坩堝中進行乾燥和灼燒。為了保證在灼燒沉澱時,坩堝的質量變化很小,應將空坩堝事先灼燒至恆重(坩堝灼燒前後兩次質量之差小於 0.2mg) 。將洗凈的沉澱連同濾紙,放入已恆重的坩堝中,烘乾,並加熱使濾紙「炭化」和「灰化」後,灼燒至恆重。
灼燒沉澱的溫度和時間,隨沉澱的不同而異。灼燒溫度一般為 800 ~ 1000 ℃,每次灼燒的時間多為 15 ~ 40 分鍾。
6. 常壓過濾的詳細操作說明
操作時應根據沉澱性質選擇濾紙,一般粗大晶形沉澱用中速濾紙,細晶或無定性沉澱選用慢速濾紙,沉澱為膠體狀時應用快速濾紙。所謂快慢之分是按濾紙孔隙大小而定,快則孔隙大。首先選擇合適的濾紙,將濾紙沿圓心對折兩次,但先不要折死。按三層一層比例將其撐開呈圓錐狀放入漏斗中,如果上沿不十分密合,可改變濾紙的折疊角度,且要求濾紙邊緣應低於漏斗沿0.5~1.0cm,直到與漏斗密合為止。這時可將濾紙的折邊折死。撕去濾紙三層外面兩層的一角,要橫撕不要豎撕,撕角的目的是使濾紙能緊貼漏斗。將濾紙放入漏斗,加少量蒸餾水潤濕濾紙,輕壓濾紙趕走氣泡。加水至濾紙邊緣,使漏斗頸中充滿水,形成水柱,以便過濾時該水柱重力可起到抽濾作用,加快過濾速度。 如不能形成完整的水柱,可用手指堵住漏斗下口,繼續向漏斗內加蒸餾水,趕盡濾紙與漏斗間的氣泡,同時慢慢放開手指,即可形成水柱。若再不行,應考慮換頸細的漏斗。此時可開始過濾操作。
過濾時,置漏斗於漏斗架上,漏斗頸與接收容器緊靠,用玻璃棒貼近三層濾紙一邊,a.首先沿玻棒傾入沉澱上層清液,一次傾入的溶液一般最多隻充滿濾紙的2/3,以免少量沉澱因毛細作用越過濾紙上沿而損失。傾析完成後,在燒杯內將沉澱用少量洗滌液攪拌洗滌,靜置沉澱,再如上法傾出上清液。如此3-4次。殘留的少量沉澱可用如下方法全部轉移干凈。左手持燒杯傾斜著拿在漏鬥上方,燒杯嘴向著漏斗。用食指將玻璃棒橫架在燒杯口上,玻璃棒的下端向著濾紙的三層處,用洗瓶吹出洗液,沖洗燒杯內壁,沉澱連同溶液沿玻璃棒流入漏斗中。B.沉澱全部轉移到濾紙上以後,仍需在濾紙上洗滌沉澱,以除去沉澱表面吸附的雜質和殘留的母液。其方法是從濾紙邊沿稍下部位開始,用洗瓶吹出的水流,按螺旋形向下移動。並藉此將沉澱集中到濾紙錐體的下部。洗滌時應注意,切勿使洗滌液突然沖在沉澱上,這樣容易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