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電子商務課後習題:為什麼需要edi技術edi標準的三個要素是什麼
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就是電子數復據制交換,可以滿足企業之間的業務數據交換,無紙質的交換,這樣節省了人力,節約成本。
EDI標准三要素是
1. 通訊協議:包括AS2、OFTP(2)、FTP(s)、WebServices、RNIF等。
2. 標准格式:包括ANSI X.12、EDIFACT、RosettaNet、 ebXML、 CSV/TXT、 XML等。
3. 傳輸內容:包括訂單、預測、訂單變更、訂單確認、發貨通知、對帳單、發票等。
② 電子商務畢業論文題目有哪些
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的模式淺析 電子商務的發展,既引發經濟理論,經濟結構,經濟增長等方面的變革,也引發企業作業模式,組織結構和政企關系等方面的變革,並直接導致消費者,勞動者和投資者經濟活動觀念的改變。發展電子商務不僅僅是技術問題,更是關繫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對生產力的發展,產業結構改善以至整個國民經濟素質的提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經過幾年實踐,我國電子商務發展迅猛,並且越來越走向務實,但是,對於像我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怎樣順應世界經濟發展潮流,結合國情,積極穩妥地加快電子商務建設,是擺在我們面前的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特別在加入WTO,實行更加開放的發展戰略的情況下,這個問題顯得更加重要。本文就我國電子商務發展的基本原則和發展模式問題,進行一些初步的探討。關鍵詞:電子商務模式 電子商務原則一、我國發展電子商務的基本原則發展電子商務要立足實際,因地制宜,以應用為重點,堅持效益優先,制定有限目標,體現實際效果。筆者認為,我國發展電子商務必須遵循以下五個方面的基本原則。1、引進與創新有機結合的原則全球化與開放性是電子商務發展的趨勢和特徵,特別是我國已經入世,必須按照國際規則和國際慣例辦事,因此,要結合我國的實際,積極引進與借鑒發達國家的做法經驗,並進行中國化的改造和創新,為我所用,創造出符合實際的發展道路。與美國相比,我國電子商務起步在時間上雖然差不多,但是電子化和信息化的基礎設施、企業條件與支撐環境差別很大。例如美國擁有良好的全國性商業批發體系、高速公路運輸網路和電子支付信用體系,因此,美國可以發展許多B to C(商家與消費者之間)網站,而這一點我國是不具備的。又如美國各個市場幾乎都形成幾個大型企業存在的格局,這些企業規模大,而且實現了完整的ERP系統,只要通過網路將兩邊的企業聯結起來,就可以實現B to B (商家之間)電子商務。而中國企業規模比較小,絕大部分沒有ERP 系統,中國的B to B如果按照美國的模式就無法成功。電子商務發展在世界范圍內都是剛剛開始,其發展速度極為迅速,傳統的商業模式正不斷地被新的商業模式所代替,無論什麼模式都不具有固定性和成熟性。對於任何國家來說,都有一個探索與創新的問題,這也為我國加快和跨越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我們要大膽進行創新,積極探索符合實際的商業模式,壯大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以適應全球化的激烈競爭。2、商務與電子有機結合的原則在電子商務中,電子是手段,商務是核心。網路服務商和電子商務廠商,要適應企業的商務選擇和利益判斷,防止過度技術化傾向,避免追求表面的商務「電子化」而忽視商務活動本身的需求。我國最早涉足電子商務的一般是IT企業,它們利用技術上的優勢建立起電子商務系統,然後開始銷售傳統的產品。由於IT企業沒有成熟的商業渠道和商業經驗,並受制於網路支付、配送和網民數量等因素,到目前為止真正贏利的電子商務網站極少。這都是沒有以「商務」為核心的結果。因此,要把電子與商務有機地結合起來,以商務應用為根本,信息技術和信息網路要立足於為傳統產業服務,促進傳統產業結構的優化與升級;傳統企業要積極發展新的商業模式,適應信息革命的要求。3、務實與跨越有機結合的原則要根據我國目前的商務需求、技術手段和經濟環境實際,制訂發展電子商務的規劃和計劃,確定切實可行的商務模式,設計和開發實用有效的技術解決方案,在現有條件下最大限度地推動企業管理水平和經營效益的提高;另一方面,要著眼未來的發展需求和趨勢,以世界眼光和戰略思維,推出創新的電子商務體系,能夠跨越的大膽跨越,以適應全球電子商務發展的需要。我國未完成工業化就開始進行信息化,面臨工業化和信息化同時發展的雙重任務,這與已經完成工業化並步入信息社會的發達國家有很大不同。這既是一個嚴峻的挑戰,也為我們發揮後發優勢,實現跨越式發展提供了可能和機遇。首先,信息技術和信息網路的開放性、易用性保證其具有廣泛的適用性,多樣化的信息傳遞方式提高信息服務平台,使幾乎所有企業都可以發展不同層次的電子商務;其次,電子商務可以促進粗放經濟向集約經濟的轉變,轉換經濟的增長方式,擴大經濟規模,提高經濟質量。因此,我們要主動抓住機遇和迎接挑戰,按照跨越式發展的思路,加快推進電子商務的發展,實現中央提出的「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實現生產力跨越式發展」的戰略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