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凈水問答 > edi技術在我國的發展

edi技術在我國的發展

發布時間:2020-12-15 11:12:16

① 現在電子商務軟體發展的趨勢是什麼

電子商務已經成為了經濟危機時相對成本較低的宣傳渠道,而且毋庸置疑的是,電子商務將來一定是企業做推廣做市場的主流方式。但是隨著B2B網站的不斷增多,大的小的,良莠不齊,綜合的行業的,分門別類,企業真的應該擦亮眼睛去選擇適合自己公司的B2B網站。
三層:眾所周知,電子商務誕生的時間由來已久,它是互聯網時代傳統經濟與互聯網結合的新經營模式。隨著這種經濟模式的崛起,眾多的信息技術企業、風險投資公司、生產流通企業都紛紛展開了電子商務。但是近年來,企業對信息的需求日益旺盛,企業間的競爭,也開始演化為供應鏈之間的競爭。企業在從事電子商務時,不再是單純的搜索商機、發布信息,還需要建立自己的供應鏈來管理客戶。至此,傳統的電子商務平台顯然已經不能滿足這一變化。
有需求就會有市場。尤其是伴隨信息管理時代的到來,企業開始對ERP有強烈的需求,但是面對高昂的成本又望而卻步,於是「軟體即服務」的概念呼之欲出。作為電子商務與互聯網的寵兒SaaS開始頻繁出現在企業視線中,就這樣,SaaS這個出現時間並不長的名詞,以中小企業IT「救世主」的面貌迅速席捲全球軟體產業,我國的SaaS市場甚至出現了更快的發展速度。
但事實上,作為網路時代產物的電子商務,與SaaS是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的。一方面,新時代的電子商務希望藉助SaaS模式快速打開中小企業市場,而另一方面,SaaS同時也希望藉助新型的電子商務模式有更好的發展,二者的結合也必將成為一種新的趨勢。特別是經濟危機的降臨,我國市場經濟結構的不斷調整與變化,企業對電子商務的期望,使得傳統電子商務及單一SaaS模式都不能滿足企業的需求。新的市場環境要求企業擁有自己的電子商務平台,通過與SaaS模式軟體的結合,實現企業內部的管理流程信息化與初級階段的信息發布、產品展示的無縫對接。
其實,早期的類似於GE這樣的超大型公司,在自己的周圍已經形成了一個穩定的包括供應商、分銷商、客戶在內的商圈,因此也建立了屬於自己的電子商務平台。可以說,這種平台已經具備了電子商務與SaaS結合的雛形。如今,市場上已經出現的電子商務與SaaS結合的產品有包括「必聯采購網」在內的多家管理系統。這種全新的商務模式,幫助企業站在供應鏈的高度進行資源的分配和管理,有效的拓展了市場發展空間。處於危機中的企業,選擇創新經營模式進行提效,是企業抵禦外部風險、降低采購及銷售成本做出的主動選擇。「必聯采購網」等采購管理系統滿足了企業信息獲取、管理監控、業務數據化、一站式在線服務等多方面需求,已經收到眾多企業青睞,也是值得采購企業考慮的。

② 我國電子商務起步與什麼時候

《中國電子商務》是創刊於2000年1月,由國家信息產業部主管,中國電子企業協會、中國電子器材總公司主辦的國家級綜合性期刊,以促進中國電子商務發展和國際國內電子商務交流為己任,是目前國內第一本專注於全面研究國際、國內各行各業採用信息技術所帶來的商務新理念、經營新模式、管理新思維和市場新機遇的新商務媒體。
《中國電子商務》主要面向從事電子商務、信息化、計算機、科學管理、創新業務的科研人員、工程技術人員、各大專院校師生、IT愛好者等。致力於創辦創新、專業、實用為特色的綜合性專業期刊,在內容上力求突出綜述性、科學性、實用性,及時報道國內外電子商務、信息化在科研、管理、應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發展動態,為國內電子商務和信息化同行提供學術交流的平台。
創辦於2000年1月的《中國電子商務》,是國內第一本專注於全面研究國際、國內各行各業採用信息技術所帶來的商務新理念、經營新模式、管理新思維和市場新機遇的綜合性媒體。在中國已經進入數字化時代的今天,《中國電子商務》將攜手經濟領域和信息化領域的管理人員、科研開發人員、高校師生一起解讀信息化給中國經濟、管理、教育、醫療等方方面面帶來的進步和繁榮。

信息化:信息科學、IT技術、網路技術、信息安全、電子商務、支付與結算、流通科技、案例分析、資料庫與資料庫管理
經濟研究:國際經貿、物流論壇、商業研究、物流平台、供應鏈管理、資本運營、區域經濟、投資分析、產業經濟、網路營銷
企業管理:企業管理、經營管理、營銷策略、品牌戰略、市場調研、人力資源、企業文化、財務審計、財經論壇
教育及教學研究:教學研究、教育生活、課程與教學、教育信息化、信息化教學

③ 我國EDI的發展的概況怎樣

EDI技術是一種新的抄純水和超純水制備襲技術。該技術將電滲析技術和離子交換技術相融合,通過陰、陽離子交換膜對陰、陽離子的選擇性透過作用與離子交換樹脂對離子的交換作用,在直流電場的作用下實現離子的定向遷移,從而完成水的深度除鹽,水質可達15MΩ.cm以上。
我國的EDI技術已經有了很大的發展,但在生產上不沒有規模化。主要還是使用美國ionpure,通用GE的E-CELL ,美國electropure等公司的EDI模塊。

④ 我國連鎖經營企業在網路的發展如何

目前我國的連鎖經營企業在的網路建設主要為以下兩種,雖然起步較晚,但由於積極學習國外企業的先進經驗,因此現在發展勢頭相當不錯。
1.EDI系統
物流EDI系統是物流電子數據交換系統,是指貨主、承運業主及其他相關單位之間進行數據交換的平台,它使信息的格式和處理方法更加標准化,從而提高了信息的分享效率以及降低了物流成本。
2.B2B商務平台
B2B商務平台是藉助網路來進行查詢、議價或下單的企業的交易平台。它連接起了供貨傷和零售商,以及企業內部各門店運營系統、付款系統等。
國內最早進行自己網路建設的是上海聯華,1999年3月其EDI系統正式投入使用。初期由於沒有規模效益,EDI產生的回報微乎其微。聯華也只與上海家化、達能餅干、雀巢公司、寶潔、聯合利華等十多家大型供貨商之間聯網,直到2001年2月在對其EDI系統進行改進後才使供貨商提升到3000餘家。以下舉例說明EDI的優勢:
在2002年11月,聯華與光明乳業建立了EDI系統。聯華各門店每晚匯總當天光明乳業的牛奶銷售和庫存信息,並將該資料傳送到聯華總部EDI系統,這些數據經處理後立即載入到光明乳業有效客戶反應系統(EDI系統的一部分)。光明乳業根據信息進行訂單預測,而後做發貨准備,同時將訂單資料發送到聯華總部EDI系統。聯華收到信息後即准備收貨,此過程總共不超過30個小時。
在B2B方面聯華是與IBM合作,耗資1.2億RMB。然而首批僅30餘家供貨商試用,直到3年後才上升到600餘家。
所以說國內連鎖經營企業的網路初期建設是步履蹣跚的,不過現在似乎整體發展都不錯,基本上比較上規模的企業都具備了與供貨商進行網路信息交換的能力,個別企業的B2B系統已經建設的比較完善了。

⑤ 採用電子數據交換系統有什麼好處它對我國傳統企業有什麼提示

一、EDI的基本概念

電子數據交換系統(EDI)是指將企業間交易往來的資料由從前的文書、傳票等傳統的交換方式改變成依循標準的表格及規約,利用電腦網路傳送的表達方式。EDI是一種對處理數據格式要求很嚴的報文處理系統。它通過通信網路、按照協議在商業貿易夥伴的計算機系統之間快速傳送和自動處理訂單、發票、海關申報單、進出口許可證等規范化的商業文件。

EDI的應用包括兩方面的標准:一個是經濟信息的格式標准;另一個是網路通訊的協議標准。

EDI可以使其他公司的電腦處理結果直接透過網路傳送至自己的電腦中。產生的效益有以下幾點:(1)縮簡訊息傳達的時間; (2)免紙張式的傳票處理作業,削減轉記作業等流程;(3)減少轉記所造成的失誤;(4)使資料輸入合作更省略、更迅速並提高資料的精確度。

二、應用EDI的效果及意義

EDI將計算機應用技術、現代通信技術和現代化科學管理融為一體,它將引起影響深遠的結構性商業革命。

1.EDI技術首先在世界上的經濟貿易行業,得到迅速的應用和發展,它絕不僅僅是業務操作方式的變化。發達國家的實踐表明,它的廣泛運用直接干預和影響著諸如企業行為、經濟效益、商業觀念、經營運行模式、市場甚至整個國民經濟的運行等,使這些方面產生根本性的變化。

EDI與企業內部的管理信息系統相結合,將成為一種威力強大,集信息處理、管理和通信於一體的手段。例如一個生產企業的 EDI系統,通過網路收到一份訂單,系統便可以自動地處理該訂單,檢查訂單是否符合要求,若符合要求,就向供貨方發送確認報文,通知企業內部管理系統安排生產,向零配件供應商訂購零配件,向交通運輸部門預定貨運集裝箱,向海關、商檢等有關部門申請出口許可證,通知銀行結算並開具EDI發票,從而將整個訂貨、生產、銷售過程連為一體。這里表明,EDI和MIS結合在一起,能自動地完成整個商業貿易和生產過程的信息處理和管理。

EDI的使用能降低企業經營成本,增強市場競爭力。據有關方面研究分析,應用EDI後,可使商業文件傳遞速度提高81%,文件成本降低40%。由於錯誤造成的商業損失減少40%,文件處理成本下降38%,競爭力增加34%。由此可見,EDI所帶來的效益是明顯的。美國通用汽車公司採用EDI之後,每生產一輛汽車的成本可減少250美元。東芝公司在使用EDI之前,每一筆交易的文件處理費用是1500日元,實施EDI後則降低到375日元,每張訂單的處理費用由125美元降到32美元。新加坡全國貿易網 Tradenet,一份進出口許可證可在15分鍾之內完成審批工作,大大縮短了貿易周期,提高了效率。間接效益是通過使各EDI夥伴間的業務環節,更加密切協調和一致,從而促進了資金流動,庫存;成本和客戶服務等方面情況的改善而獲得的。這些間接效益主要來自於將原來分散的業務綜合統一而取得的規模經濟效益;

2.美國商務部和海關已明確規定,對使用EDI技術的進口許可證和報關文件優先審批和處理,對紙面文件推後處理。這對那些尚不具備使用EDI技術的國家,無疑意味著貨物壓倉時間增大、增加倉儲費用、遲滯資金周轉、減少貿易機會等帶來許多方面的損失,實際形成了一種新的貿易壁壘,將進一步削弱這些國家在國際貿易競爭中的能力和地位。

EDI不僅能用於外貿交易,也可用於內貿交易。它實質上是利用電子技術進行商務活動的重要手段,它的標准數據交換格式將成為處理定貨、發貨以及支付等業務的通用媒介,車物資經銷業、倉儲與批發業、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等方面都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它具有反應快速、簡化手續;提高資金周轉等優勢,已被越來越多的國家所重視,並逐漸成為市場競爭中必不可少的有力武器。流通企業應大力提倡使用EDl並結合EOS,建立適合我國流通業商務活動特點的EDI標准與規范。

⑥ EDI目前在我國處於什麼地位互聯網的發展對EDI有何影響

EDI(Electric Data Interchange,電子數據交換)是一種利用計算機進行商務處理的新方法,它是將貿易、運輸、回保險、銀行和海關等行業的信息,答用一種國際公認的標准格式,通過計算機通信網路,使各有關部門、公司和企業之間進行數據交換和處理,並完成以貿易為中心的全部業務過程。由於EDI的使用可以完全取代傳統的紙張文件的交換,因此也有人稱它為「無紙貿易」或「電子貿易」。
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各種貿易量逐漸增大,為了適應這種形勢,我國將陸續實行「三金」工程,即金卡、金橋、金關工程,這其中的金關工程就是為了適應貿易的發展,加快報關過程而設立的。

⑦ 目前我國EDI技術在哪個行業領域的應用比較廣泛

目前我國EDI技術在商業領域的應用比較廣泛。
何為EDI,EDI是英文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的縮寫,中文可譯為「電子數據交換」。EDI商務是指將商業或行政事務按一個公認的標准,形成結構化的事務處理或文檔數據格式,從計算機到計算機的電子傳輸方法。簡單地說,EDI就是按照商定的協議,將商業文件標准化和格式化,並通過計算機網路,在貿易夥伴的計算機網路系統之間進行數據交換和自動處理。
EDI的發展背景
當代世界,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社會經濟日新月異。特別是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新技術革命浪潮的猛烈沖擊下,一場高技術競爭席捲世界,使人類社會的一切領域正在飛速地改變著面貌。國際貿易也空前活躍,市場競爭愈演愈烈。
在國際貿易中,由於買賣雙方地處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因此在大多數情況下,不是簡單地直接地面對面地買賣,而必須以銀行進行擔保,以各種紙面單證為憑證,方能達到商品與貨幣交換的目的。這時,紙面單證就代表了貨物所有權的轉移,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講「紙面單證就是外匯」。
全球貿易額的上升帶來了各種貿易單證、文件數量的激增。雖然計算機及其它辦公自動化設備的出現可以在一定范圍內減輕人工處理紙面單證的勞動強度,但由於各種型號的計算機不能完全兼容,實際上又增加了對紙張的需求,美國森林及紙張協會曾經做過統計,得出了用紙量超速增長的規律:即年國民生產總值每增加10億美元,用紙量就會增加8萬噸。此處,在各類商業貿易單證中有相當大的一部分數據是重復出現的,需要反復地鍵入。有人對此也做過統計,計算機的輸入平均70%來自另一台計算機的輸出,且重復輸入也使出差錯的機率增高,據美國一家大型分銷中心統計,有5%的單證中存在著錯誤。同時重復錄入浪費人力、浪費時間、降低效率。因此,紙面貿易文件成了阻礙貿易發展的一個比較突出的因素。
另外,市場競爭也出現了新的特徵。價格因素在競爭中所佔的比重逐漸減小,而服務性因素所佔比重增大。銷售商為了減少風險,要求小批量、多品種、供貨快,以適應瞬息萬變的市場行情。而在整個貿易鏈中,絕大多數的企業既是供貨商又是銷售商,因此提高商業文件傳遞速度和處理速度成了所有貿易鏈中成員的共同需求。同樣,現代計算機的大量普及和應用以及功能的不斷提高,已使計算機應用從單機應用走向系統應用;同時通信條件和技術的完善,網路的普及又為EDI的應用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以計算機應用、通信網路和數據標准化為基礎的EDI應運而生。EDI一經出現便顯示出了強大的生命力,迅速地在世界各主要工業發達國家和地區得到廣泛的應用。正如香港TRADELINK公司的宣傳資料所指出的那樣:「當EDI於20世紀60年代末期在美國首次被採用時,只屬於當時經商的途徑之一;時至今日,不但美國和歐洲大部分國家,以至越來越多的亞太地區國家,均已認定EDI是經商的唯一途徑」。
由於EDI具有高速、精確、遠程和巨量的技術性能,因此EDI的興起標志著一場全新的、全球性的商業革命的開始。國外專家深刻地指出:「能否開發和推動EDI計劃,將決定對外貿易方面的興衰和存亡。如果跟隨世界貿易潮流,積極推行EDI就會成為巨龍而騰飛,否則就會成為恐龍而絕種」。
20世紀60年代末,歐洲和美國幾乎同時提出了EDI的概念。早期的EDI只是在兩個商業夥伴之間,依靠計算機與計算機直接通信完成。
20世紀70年代,數字通信技術的發展大大加快了EDI技術的成熟和應用范圍的擴大,也帶動了跨行業EDI系統的出現。80年代EDI標準的國際化又使EDI的應用躍入了一個新的里程。
時至今日,EDI歷經萌芽期、發展期已步入成熟期。英國的EDI專家明確指出:「以現有的信息技術水平,實現EDI已不是技術問題,而僅僅是一個商業問題」。

⑧ EDI在我國發展的必要性

我國發展EDI業務的必要性與緊迫性

(1)外開放的發展,特別是對外經濟貿易活動規模的迅速擴大,導致與國外商業(及其他類型)數據交換量的急劇擴大。根據許多國家統計,單證費用占產品貿易額的7%左右,我國對外貿易每年的單證費用大約是70億美元,如果採用EDI技術,估計每年僅此一項就可節省數十億美元。

此外,由於歐、美等發達國家海關均已採用EDI,我國的亞洲鄰國或地區(如「四小龍」等)也已開展了EDI,因此不論是從創造國際貿易夥伴條件,提高通關效率,或是有效地參加國際商業競爭和創造巨大外貿效益考慮,EDI的開發與應用都已成為我國經濟貿易發展的一項急忙待解決的重大課題。據我國外貿部門反映,美國海關規定,遠洋船到港前7天,必須報關,否則作滯後處理,一切責任由運輸部門負責。資料分析得知,一般裝載2700箱集裝箱的遠洋輪,如壓港一天,便要損失5~6萬美元,由此延安誤交貨日期所付的違約損失就更高。僅以1991年我國出口歐洲的紡織品為例,由於壓關、壓港和非法分子的活動所造成的經濟損失就達幾千萬美元,不僅如此,由於與世界各國和地區信息交換不通或不及時,帶來的無形損失,喪失的機會更是無法統計。由此可見,未來貿曳⒄的先決條件是誰擁有EDI手段,誰才有資格成為國際貿易夥伴。

(2)國內經濟的快速增長,特別是各類市場,對EDI系統有著潛在的需求,以生產資料市場為例,過去,重要的生產資料完全由國家分配,每年召開一次或兩次定貨會議,生產廠家和用戶代表在會上供需見面,落實訂貨,其結果是一方面庫存總量高得驚人,另一方面是規格品種不對路現象嚴重,企業還需派出大批采購人員設法尋找,近年來,生產資料市場里逐步放開,但重要生產資料庫存總量過高和采購人員滿天飛的現象仍沒有得到實質性的改變,這里原因很多,但是,信息交換少而且時效性差,缺少像EDI這樣的信息交換系統不能不說是一個重要原因。

(3)香港的迫切要求,香港和大陸是緊密的貿易夥伴,大陸80%的出口貿易都是通過香港轉口的,年產值達數百億美元,香港是亞太地區「四小龍」之一,為了保持這個地位,香港必須努力與其它三小龍競爭,鑒於1997年香港回歸祖國後更應繼續保持其繁榮與穩定,為加強香港的外貿競爭能力,其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與大陸緊密合作。為此香港的企業家已反復強調「...雙方沒有高度的合作,沒有兼容的貿易手段,大陸與香港緊密的經濟關系便不能充分發揮作用。因此,當務之急是大陸與香港雙方都應該發展EDI,實現電子資料聯通(EDI),這是一個能使人們更加緊密和諧全作的極佳機會。」為此,我們應在充分考慮目前香港EDI工作的復雜性的同時,從長計議,認真研究並做出積極響應。

(註:我國香港、台灣地區EDI業務的發展情況:香港1988年由華潤和匯豐等11家大公司投資1400萬港元隨便成立了「貿易通國際貿易電腦服務有限公司」簡稱「貿易通」。1990年3月又與政府攜手合作在香港全面推行EDI服務計劃,SPEDI計劃(shared project for EDI)該項目耗資900萬港元,歷時8個月才完成,它的完成為在全港范圍內實現EDI,5年後有關EDI設備交給政府。目前香港現有的商業性EDI服務網路主要有航運業的GssertreNet,香港電訊有限公司的Intertrade,以及若干以英國及北歐為基地的網路如GE網,IIN網等。

台灣EDI雖然起步晚,但發展也很快,1991年7月成立了由標准局、經貿部、海關、交通及信息加工業等14個單位組成的EDIFACT委員會,並於1992年11月開通了「海關通關系統」)。

(4)「復關」的要求。關稅及貿易總協定(general agrecoment On tairffs adn Trade,縮寫為GATT)是推動世界多邊貿易和貿易自由化的帶有總括性的多邊貿易協定,它於1947年10月由23個國家的代表在瑞士日內瓦簽字成立,並於1948年元旦正式生效。目前,關貿總協定(關貿總協定已於1995年1月1日被新的世界貿易組織WTO所代替,)已成為世界各國在國際貿易領域中共同遵守的國際貿易准則,並起著貿易組織的作用。它被稱為「經濟上的聯合國」,是調節民辦經濟的三大支柱(其餘兩個為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已有108個正式締約方之間的貿易額已佔世界貿易總額的90%左右。

中另即將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一方面意味著我國國內市場已經納入了世界大市場,另一方面也意味著我們的生產要面向世界的大循環中。因此,在未來世界貿易組織活動中,我們要想在況爭激烈的國際貿易市場中站穩腳跟,全面推廣、採用EDI技術已成為我國一項重要的技術政策。它對促使我國消除國際貿易中的技術壁壘,推進產品和企業步入國際統一的大市場,無疑有十分深遠的影響。

總之,隨著計算機通信事業的發展和電算化科學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加上國際交往、國際貿易的發展、EDI市場需求勢在必行。如果我們不採用EDI技術,就會像當初集裝箱和條形碼技術不被認識,不被付諸實施一樣,會削弱我們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以致喪失更多的甚至現有的貿易機會。

EDI的影響正逐步擴大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對外貿易已有了長足的發展,1992年的進口總額已達到1560億美元,占國民生產總值的38%,躍居民辦第十一位,其中出品額為840億美元。面對國際EDI潮流的興起,開發和應用EDI技術已引起各級領導和有關部門、專家的高度重視。

一般認為,EDI的概念是在1990年元月份傳入我國內的。當時在新華社香港分社的支持下,香港電腦協會與國家技術監督局在蛇口進行了一次中文EDI標准座談會,揭開了國內研究EDI的帷幕。

幾年來,我國的EDI研究、試驗都有了一定的發展。EDI的應用和開發也已初步納入了國家計委和各部委的「八五」計劃,各地也相繼舉辦了各種EDI研討會。同時,國家技術監督局與經貿部計算中心能力合作,翻譯整理了聯合國《貿易數據元目錄》和《用於行政管理、商業、運輸領域的電子數據交換規則》兩本EDI標準的基本文獻,並在此基礎上准備擬定《經貿部EDI標准化體系表》。1991年8月,由原國務院電子信息系統推廣應用辦公室牽頭,成立了有國家科委、經貿部、海關總署、國家技術監督局、中國人民銀行、保險公司、交通部、國家商檢局、中國貿促會等部門參加的「促進EDI應用協調小組」(CEC),並以該組織的名義加入了「亞洲EDIFACT理事會」。隨後成立了中國EDIFACT理事會秘書級和EDI標准化組。1992年5月又召開了「中國EDI發展戰略與標准化」研討會,草擬了「中國EDI發展戰略總體規劃建議」。會議指出EDI系統建設是一薦技術工程2和社會工程相結合的大型系統工程,同時決定建立國家EDI試驗系統(海關總署、中國遠尖運輸集團公司),地區EDI試驗系統(廣東、山東、江蘇、上海、福建)和行業EDI試驗系統(山東抽紗企業集團公司、中國電子工業總公司行業EDI試點工程)等。1993年4月,國家技術監督局、外經貿部、海關總署、中國遠洋運輸總公司、中國人民保險公司、郵電部、電子部、全國信息技術標准經技術委員會、復旦大學以及中國標准化與信息分類編碼研究所等部門召開了《EDI標准化總體規范》編制工作組第一次工作會議。會議明確了《規范的目的和意義,討論通過了《規范》的編制提綱。並對編制任務進行了分工。1993年底拿出初稿,今後此《規范》就作為EDI技術開發和系統建設的依據,購置系統設備的參考以及坐標培訓的資料。

目前,外貿部門正積極推進適應EDI的「經貿系統計算機應用和聯網工作」的五年計劃。銀行系統則擬在現有的SWIFT系統的基礎上,為EDI創造條件。海關已把報關自動化列為工作重點,在先後開發了海關貿易統計程序,征稅程序和新貿合同備案核銷程序的基礎上,又開發了「自動化報關處理系統」(H883工程「。同時海關已提出未來EDI應用計劃:即1993~1994年試點階段,主要是修改相應報關制度,允許EDI申報;完成15個海關標准報文子集的制定;開通痃、上海國際機場EDI通關試點等。1995~1996年擴大試階段,主要工作;將EDI通關系統擴大到10個主要口岸;探索與境外海關EDI信息交換業務;開發通關業務以外的應用試點。1997~1998年推廣階段,全國海關普遍開展EDI應用。運輸部門,特別是中國遠洋運輸(集團)公司從1990年起開始使用計算機處理單證,進行統計分析查詢;並於1991年5月正式使用CHINAPAC網和英國GE公司的網路,開展了代理公司之間的電子數據互換。電子工業部已決定把推廣應用EDI作為一項重大信息系統工程,弄為近期的重點任務,經過三至五年的努力,在一些重要的經濟和工業部門訓,有計劃、有步驟地建立起具有初步規模和功能的EDI系統。力爭到2000年初步建立起覆蓋全國的通用EDI系統。

郵電部門已越來越重視EDI的發展,並積極投資建設EDI通信系統,為EDI提供良好的通信平台,1992年10月,青島市郵電局和美國SPRINT國際通信公司簽訂合同,投資138萬美元購習該公司電子信箱3000個,EDI功能信箱1000個,傳真轉發功能信箱3000個,EDI功能信箱1000個,傳真轉發功能信箱500個,另外,美國SPRINT公司負責開發適合中國EDI標準的介面。同時,青島市郵電局還及時投資20萬美元,引進了一個帶有交換功能的PAD,為山東抽紗公司、銀行、海關和保險部門分別提供了一個分組交換網的同步介面。此外,上海市長途曜局亦投資90萬美元,引進美國SPRINT公司的EDI信箱4000個,傳真存儲轉信箱1000個;廣東在DGPAC網的基礎上建立了廣東省信息處理系統(GDMHS),該系統首期在廣州、深圳、江門共設立三個主機系統,可心容納9000個電子信箱用戶和1500個EDI用戶。所有這些都將為本地區EDI的發展提供一個良好的通信環境。

1995年6月9日,山東省郵電管理局與美國通用電氣資訊服務國際公司(GEIS)就山東郵電EDI系統平台達成協議,山東省郵電管理局採用國際標准介面,並與國際EDI網路相聯的山東郵電EDI系統,1995年8月該系統投入商業運行。

中國公用分組交換網(CHINAPAC)的發展為我國EDI的應用提供了廣闊的前景

1992年6月,郵電部引進加拿大北方電訊公司的DPN-100分組交換系統組建了我國新一代分組交換骨幹網CHINAPAC。新組建的CHINAPAC網包括一個網控中心、32台節點機及相關設備,頒在全國31個省會城市,見圖6.3。建網初期,全網埠總容量為5800多。目前該網已覆蓋全國大部分地、市以上城市和部分縣級城市。通過公用電話網PSTN還可以覆蓋到已開通電話的所有地區。

同時該網通過北京、上海、廣州節點機與國際及我國港澳地區的44個分組交換數據網相聯,CHINAPAC骨幹網中繼電路主要採用PCM數字電路(光纜、數字微波和衛星電路)和部分電路,通信速率為64kb/s~256kb/s和9.6kb/s~19.2kb/s。北京、上海、廣州、武漢、沈陽、南京、成都、西安為匯接點,它們之間採用全網狀結構,保證了高速度、高質量、大吞吐量、低延遲等性能。

CHINAPAC網具有靈活的接入方式,接入的用戶可以是非同步字元型終端、同步SDLC終端或主機、同步分組式終端或主機,其入網方式分專線(x.25/X.28)和電話撥號(X.28/X.32兩種。該網已於1993年9月建成並投入使用。

CHINAPAC網與國內各專用分組交換網的互聯均採用ITU-T建議X.25規程,接入地點不受限制。在CHINAPAC骨幹網建設的同時,許多省、市也積極籌建本地區分組交換網,逐步形成CHINAPAC網向省內延伸的趨勢。到現在在除西藏外,其餘各省均已建立了自己的分組網(不包括台、港、澳)。今後CHINAPAC將以更大的規模覆蓋全國廣大區域,一些省、市甚至覆蓋至縣。它必將為我國EDI業務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我國專用計算機網路的發展

發展和應用EDI技術,充分發揮EDI效益,完備的計算機通信網路是不可缺少的先決條件之一。「七五」期間,我國為大力發展信息技術,推動計算機、資料庫及信息資源的共享,各種專用計算機網路發展很快。國務院確定重點建設的12個大型電子信息系統也已初具規模,到目前為止,銀行、鐵路、民航、航天、電力、農業統計、新華通訊社、海關、公安等部門已基本建成全行業的專用計算機網路系統,在為本部門提供計算機數據業務、聯網資料庫資源共享及通信方面發揮了很大作用。

「八五」期間,各部門將重點開發和興建本行業的專用數據通信網,組網形式以自建專用網和利用CHINAPAC聯網為主,這些也為我國EDI業務的發展提供了保證。

文章出處:中國製造業
文章作者:中國製造業

閱讀全文

與edi技術在我國的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蒸餾慢什麼情況 瀏覽:913
食品污水臭氣 瀏覽:152
15t反滲透設備供應 瀏覽:608
f6021w6b污水 瀏覽:583
工業廢水監控 瀏覽:299
反滲透開水器的漏水怎麼處理 瀏覽:233
洗浴中心怎麼安裝凈水 瀏覽:993
凈水器反滲透濾結晶是怎麼回事 瀏覽:241
純凈水機濾芯什麼時候能更換 瀏覽:787
米家空氣凈化器3怎麼拆風扇 瀏覽:934
凈水器反滲透膜安裝 瀏覽:489
生活污水處理廠佔地指標 瀏覽:805
凈水器的設備怎麼選擇 瀏覽:965
污水處理系統中的微生物有什麼基本特點 瀏覽:66
費森尤斯4008s超濾系統故障 瀏覽:973
油煙凈化器編號怎麼編的 瀏覽:226
大班設計清水污水標志 瀏覽:361
凈水器燒水壺怎麼放進去 瀏覽:296
對污水處理廠違規排水處理 瀏覽:321
樹脂結合劑砂輪 瀏覽: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