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水過濾膜的極限目數是多少
篩網用目數表示。
水過濾膜一般用孔徑表示,
0.45μm,1μm使用較多,
能過濾掉大部分微生物和全部的懸浮物顆粒。
孔徑小於等於0.22μm的過濾膜,一般用於無菌過濾。
2. 中國葯典無菌檢查法的供試品處理及接種培養基
除另有規定外,按下列方法進行。 薄膜過濾法應優先採用封閉式薄膜過濾器,也可使用一般薄膜過濾器。無菌檢查用的濾膜孔徑應不大於0.45μm。直徑約為50mm。根據供試品及其溶劑的特性選擇濾膜材質。抗生素供試品應選擇低吸附的濾器及濾膜。濾器及濾膜使用前應採用適宜的方法滅菌。使用時,應保證濾膜在過濾前後的完整性。
水溶性供試液過濾前先將少量的沖洗液過濾以潤濕濾膜。油類供試品,其濾膜和過濾器在使用前應充分乾燥。為發揮濾膜的最大過濾效率,應注意保持供試品溶液及沖洗液覆蓋整個濾膜表面。供試液經薄膜過濾後,若需要用沖洗液沖洗濾膜,每張濾膜每次沖洗量一般為100ml,總沖洗量不得超過1000ml,以避免濾膜上的微生物受損傷。
水溶液供試品取規定量,直接過濾,或混合至含適量稀釋液的無菌容器內,混勻,立即過濾。如供試品具有抑菌作用或含防腐劑,須用沖洗液沖洗濾膜,沖洗次數一般不少於3次,所用的沖洗量、沖洗方法同方法驗證試驗。沖洗後,如用封閉式薄膜過濾器,分別將100ml硫乙醇酸鹽流體培養基及改良馬丁培養基加入相應的濾筒內。如採用一般薄膜過濾器,取出濾膜,將其分成3等份,分別置於含50ml硫乙醇酸鹽流體培養基及改良馬丁培養基容器中,其中一份做陽性對照用。
(註:《中國葯典》2010版三部附錄ⅩⅡA無菌檢查法為「取規定量,每支(瓶)供試品裝量為5ml及以下者,全部轉移至含適宜稀釋液100ml的無菌容器內,混勻,立即過濾。如供試品具有抑菌作用或含防腐劑,須用沖洗液沖洗濾膜,沖洗次數一般不少於3次,所用的沖洗量、沖洗方法同方法驗證試驗。沖洗後,2個濾器中加入硫乙醇酸鹽流體培養基各100ml,另一濾器中加入改良馬丁培養基100ml。」)
可溶於水的固體制劑供試品取規定量,加適宜的稀釋液溶解或按標簽說明復溶,然後照水溶液供試品項下的方法操作。
(註:《中國葯典》2010版三部附錄ⅩⅡA無菌檢查法為「水溶性固體供試品」)
β-內醯胺類抗生素供試品取規定量,按水溶液或固體制劑供試品的處理方法處理,立即過濾,用適宜的沖洗液沖洗濾膜。再用含適量β-內醯胺酶的沖洗液清除殘留在濾筒、濾膜上的抗生素後接種培養基,必要時培養基中可加少量的β-內醯胺酶;或將濾膜直接接種至含適量β-內醯胺酶的培養基中。接種培養基照水溶液供試品項下的方法操作。
(註:此類供試品處理方法為《中國葯典》2010版二部附錄ⅩⅠH無菌檢查法添加項目)
非水溶性制劑供試品取規定量,直接過濾;或混合溶於含聚山梨酯80或其他適宜乳化劑的稀釋液中,充分混合,立即過濾。用含0.1~1%聚山梨酯80的沖洗液沖洗濾膜至少3次。濾膜於含或不含聚山梨酯80的培養基中培養。接種培養基照水溶液供試品項下的方法操作。
(註:《中國葯典》2010版三部附錄ⅩⅡA無菌檢查法為「用含0.1~1%聚山梨酯80的沖洗液沖洗濾膜,沖洗次數一般不少於3次。」)
可溶於十四烷酸異丙酯的膏劑和粘性油劑供試品取規定量,混合至適量的無菌十四烷酸異丙酯①中,劇烈振搖,使供試品充分溶解,如果需要可適當加熱,但溫度不得超過44℃,趁熱迅速過濾。對仍然無法過濾的供試品,於含有適量的無菌十四烷酸異丙酯中的供試液中加入不少於100ml的稀釋液,充分振搖萃取,靜置,取下層水相作為供試液過濾。過濾後濾膜沖洗及接種培養基照非水溶性制劑供試品項下的方法操作。
注①:無菌十四烷酸異丙酯的制備 採用薄膜過濾法過濾除菌。選用孔徑為0.22μm的脂溶性濾膜,在140℃乾熱滅菌2小時。
無菌氣(噴)霧劑供試品取規定量,將各容器置至少-20℃的冰室冷凍約1小時。以無菌操作迅速在容器上端鑽一小孔,釋放拋射劑後再無菌開啟容器,並將供試液轉移至無菌容器中,然後照水溶液或非水溶性制劑供試品項下的方法操作。
裝有葯物的注射器供試品取規定量,排出注射器中的內容物置無菌容器中,若需要可吸入稀釋液或標簽所示的溶劑溶解,然後照水溶液或非水溶性制劑供試品項下的方法操作。同時應採用直接接種法進行包裝中所配帶的無菌針頭的無菌檢查。
(註:《中國葯典》2010版三部附錄ⅩⅡA無菌檢查法為「取規定量,將注射器中的內容物(若需要可吸入稀釋液或標簽所示的溶劑溶解),直接過濾,或混合至含適量稀釋液的無菌容器內,混勻,立即過濾。然後按水溶性供試品項下方法操作。」)
具有導管的醫療器具(輸血、輸液袋等)供試品取規定量,每個最小包裝用50~100ml沖洗液分別沖洗內壁,收集沖洗液於無菌容器中,然後照水溶液供試品項下方法操作。同時應採用直接接種法進行包裝中所配帶的針頭的無菌檢查。
(註:此類供試品處理方法為《中國葯典》2010版二部附錄ⅩⅠH無菌檢查法添加項目) 直接接種法即取規定量供試品分別接種至各含硫乙醇酸鹽流體培養基和改良馬丁培養基的容器中。除另有規定外,每個容器中培養基的用量應符合接種的供試品體積不得大於培養基體積的10%,同時,硫乙醇酸鹽流體培養基每管裝量不少於15ml,改良馬丁培養基每管裝量不少於10ml。若供試品具有抑菌作用,可加入適量的無菌中和劑或滅火劑,或加大每個容器的培養基用量。供試品檢查時培養基的用量和高度同方法驗證試驗。
(註:《中國葯典》2010版三部附錄ⅩⅡA無菌檢查法為「直接接種法適用於無法用薄膜過濾法進行無菌檢查的供試品。取規定量供試品,等量分別接種至硫乙醇酸鹽流體培養基和改良馬丁培養基中(2種培養基的接種支數或瓶數之比為2:1)。除另有規定外,每個容器中培養基的用量應符合接種的供試品體積不得大於培養基體積的10%,同時,硫乙醇酸鹽流體培養基每管裝量不少於15ml,改良馬丁培養基每管裝量不少於10ml。供試品檢查時,培養基的用量和高度同方法驗證試驗。」)
混懸液等非澄清水溶液供試品取規定量,接種至各管培養基中。
固體制劑供試品取規定量直接接種至各管培養基中。或加入適宜的溶劑溶解,或按標簽說明復溶後,取規定量接種至各管培養基中。
非水溶性制劑供試品取規定量,混合,加入適量的聚山梨酯80或其它適宜的乳化劑及稀釋劑使其乳化,接種至各管培養基中。或直接接種至含聚山梨酯80或其它適宜乳化劑的各管培養基中。
敷料供試品取規定數量,以無菌操作拆開每個包裝,於不同部位剪取約100mg或1cm×3cm的供試品,接種於各管足以浸沒供試品的適量培養基中。
(註:此類供試品處理方法為《中國葯典》2010版二部附錄ⅩⅠH無菌檢查法添加項目)
腸線、縫合線等供試品腸線、縫合線及其它一次性使用的醫用材料按規定量取最小包裝,無菌拆開包裝,接種於各管足以浸沒供試品的適量培養基中。
(註:此類供試品處理方法為《中國葯典》2010版二部附錄ⅩⅠH無菌檢查法添加項目)
滅菌醫用器具供試品取規定量,必要時應將其拆散或切成小碎段,接種於足以浸沒供試品的適量培養基中。
(註:此類供試品處理方法為《中國葯典》2010版二部附錄ⅩⅠH無菌檢查法添加項目)
放射性葯品取供試品1瓶(支),接種於裝量為7.5ml的硫乙醇酸鹽流體培養基和改良馬丁培養基中。每管接種量為0.2ml。
(註:此類供試品處理方法為《中國葯典》2010版二部附錄ⅩⅠH無菌檢查法添加項目) 上述含培養基的容器按規定的溫度培養14天。培養期間應逐日觀察並記錄是否有菌生長。如在加入供試品後或在培養過程中,培養基出現渾濁,培養14天後,不能從外觀上判斷有無微生物生長,可取該培養液適量轉種至同種新鮮培養基中,細菌培養2天,真菌培養3天,觀察接種的同種新鮮培養基是否再出現渾濁;或取培養液塗片,染色,鏡檢,判斷是否有菌。
(註:《中國葯典》2010版三部附錄ⅩⅡA無菌檢查法為「將上述接種後的硫乙醇酸鹽流體培養基平均分成兩份,一份置30℃~35℃培養14天,另一份與接種後的改良馬丁培養基置20℃~25℃培養14天,培養期間應逐日觀察並記錄是否有菌生長。如在加入供試品後或在培養過程中,培養基出現渾濁,培養14天後,不能從外觀上判斷有無微生物生長,可取該培養液適量轉種至同種新鮮培養基中及營養瓊脂斜面和改良馬丁瓊脂斜面培養基上,細菌培養2天,真菌培養3天,觀察接種的同種新鮮培養基及營養瓊脂斜面和改良馬丁瓊脂斜面培養基上是否有菌生長;或取培養液(物)塗片,染色,鏡檢,判斷是否有菌,必要時做菌種鑒定。) 陽性對照管應生長良好,陰性對照管不得有菌生長。否則,試驗無效。
若供試品管均澄清,或雖顯渾濁但經確證無菌生長,判供試品符合規定;若供試品管中任何一管顯渾濁並確證有菌生長,判供試品不符合規定,除非能充分證明試驗結果無效,即生長的微生物非供試品所含。當符合下列至少一個條件時方可判試驗結果無效:
⑴無菌檢查試驗所用的設備及環境的微生物監控結果不符合無菌檢查法的要求。
⑵回顧無菌試驗過程,發現有可能引起微生物污染的因素。
⑶供試品管中生長的微生物經鑒定後,確證是因無菌試驗中所使用的物品和(或)無菌操作技術不當引起的。
試驗若經確認無效,應重試。重試時,重新取同量供試品,依法檢查,若無菌生長,判供試品符合規定;若有菌生長,判供試品不符合規定。
3. 超濾膜能過濾掉水中的細菌和病毒嗎
一般現在抄採用超濾膜或襲RO膜作為過濾介質的比較多。當然,這兩樣過濾膜出來的水都是可以達到無菌的,因為他們的過濾孔徑都是比細菌小10倍以上,細菌經過膜的時候,是沒辦法鑽過過濾孔的,這個原理就跟家裡的蚊帳一樣,因為蚊帳的孔一般都小於蚊子,這樣蚊子就沒辦法進入裡面,
4. 0.45的濾膜除菌效果好嗎
自然界中的大部抄分細菌尤其是襲致病,其尺寸都大於0.45微米,所以絕大部分細菌都能被0.45微米的膜截留,而且微孔濾膜並非篩孔,而是一個復雜的通道,標稱的孔徑是指最大的孔的等效孔徑,所以即使是小於0.45微米的細菌也是絕大部分都能被截留,一般情況下截留粘質沙雷氏菌的能力測試HRV大於7,其假陰性的風險已經遠遠低於無菌檢測其他過程(如取樣\恢復生長等等)可能導致的風險.所以各國葯典對無菌檢測的膜都選用0.45微米孔徑.
5. 無菌檢查薄膜過濾器需要用0.22um濾膜嗎
1、滅菌方法
培養基的滅菌方法主要有兩種,高壓除菌及0.22um微孔濾膜過濾除菌。與過濾相比,高壓滅菌的工作強度小,成本較低,但易造成營養成分的流失,而且在多次加樣(無菌谷氨醯胺溶液,無菌碳酸氫鈉溶液等)過程中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大多數培養基採用0.1~0.2μm孔徑的微孔濾膜進行過濾滅菌,並且已成為培養基除菌的發展方向,它可低限度地減少培養基的營養損失。
1.1 高壓滅菌
某些培養基(如MEM)可進行高壓滅菌,例如清大天一的MEM培養基中的MD605、MD609等。這類培養基一般不含有L-谷氨醯胺和碳酸氫鈉,一般是在培養基高壓滅菌後加入L-谷氨醯胺和碳酸氫鈉的無菌的液體。另外可高壓的谷氨酸鹽(如L-丙氨醯-L-谷氨醯胺)可代替L-谷氨醯胺。
可高壓滅菌的培養基在121℃、15psi,15分鍾的條件下完全可達到滅菌效果及營養成分的最小損失,不需將滅菌時間延長。為保證高壓滅菌的效果,滅菌設備的驗證很關鍵。
1.2 過濾滅菌
可供過濾滅菌使用的濾膜很多,其材料多為polyethersulphone(PES)、尼龍、多聚碳酸鹽、醋酸纖維素、硝酸纖維素、PTFE、陶瓷等。一般情況下採取正壓過濾,正壓過濾較之負壓過濾具有流速高、過濾快、不易污染,可避免蛋白質產生大量氣泡等優點。一般使用過濾器可參照各供應商的產品說明書。
目前大多數實驗室和制採用微孔濾膜濾器(如Zeiss濾器)或立式微孔濾器(Millipore、Pall)除菌。微孔濾膜濾器為不銹鋼,中間可夾放0.22um濾膜。使用這種濾器最重要步驟是安裝濾膜及無菌過濾過程。如在使用Zeiss濾器時,先要用培養用水將濾膜充分潤濕,在安裝濾膜時可在其上放置一層定性濾紙再固定。消毒時旋鈕不要扭太緊,凡與空氣接觸部位都要包好(可用牛皮紙、紗布、無紡布等);高壓滅菌後,在無菌環境中立即將旋鈕扭緊。過濾除菌結束後,要打開濾器,檢查濾膜是否完整,如果濾膜破裂,需重新進行過濾除菌過程。立式微孔濾器可以選用不同的微孔濾柱體積,因為濾膜的折疊,膜面積顯著增大,液體處理量大,而且不容易發生堵塞現象。
6. 對有菌材料進行無菌處理時,一般選擇多大孔徑的濾器過濾除菌
過濾除菌法復是用物理阻留的方法將制液體或空氣的細菌除去,以達到無菌目的。所用的器具是含有微小孔徑的濾菌器。主要用於血清、毒素、抗生素等不耐熱生物製品及空氣的除菌。常用的濾菌器有薄膜濾菌器(0.45μm和0.22μm孔徑)、陶瓷濾菌器、石棉濾菌器、燒結玻璃濾菌器等
7. 請問φ90過濾器,過濾空氣的,孔徑大小
如果是壓縮空氣機管路上的,已經有整套標準的過濾器,可向供應商查詢。如果需要無菌壓縮空氣,要使用孔徑不大於0.22um的除菌過濾芯。